- 31.22 K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未来道路我选择》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性,慎重对待人生的一些重要选择,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为自己作出明智的选择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人生旅途中的选择
教学重点
如何作出合理的选择
教学难点
要学会如何面对选择带来的相应后果和责任。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自主合作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一:诗朗读。
邀请一名同学朗诵诗《未选择的路》。
(多媒体播放)附: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游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绵延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教师总结:即将初中毕业的我们,也同样面临着选择.是选择升学,还是选择就业?其实是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意味着我们将面临着毕业后的分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究初中毕业话分流这一课。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多媒体播放)我该怎么办?
(多媒体播放)故事梗概:小刘是九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喜欢玩电脑,业余时间常在校篮球队打球。马上面临毕业,填报志愿时,小刘陷入了苦恼:填报重点高中,录取的希望不大;上一所普通高中,万一将来考不上学怎么办?父母要自己上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但是到毕业时这个专业还会这么热吗?而且,社会发展迅速,中专学历也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做个职业篮球运动员可能不错,不过……
师:初中即将毕业,我们都面临着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选择。是升学还是就业?如果升学,读哪一类学校?如果就业,将选择哪一种职业?当你在规划初中毕业后的人生道路时,也会像小刘一样苦恼吗?请你帮帮他。
学生讨论完成。
教师引导:其实,人的一生充满了选择,尽管我们现在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面临的选择会越来越多。人生的道路,有无数的选择,但关键的只有几步。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旅途中出现的岔路口,慎重地进行选择。
教师:在我们规划初中毕业后的人生道路时,常常会听到一些来自周围的不同声音,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时候我们一方面要认真听取父母、老师的建议,另一方面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主动跟父母、老师交流,告诉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及这样想的理由,只要是合理、正确的,相信他们会理解我们。
过渡:初中毕业对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来说,是你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门槛。那么我们如何在人生道路上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呢? 我们通过
活动三:(多媒体播放)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多媒体播放)济源市教体局关于公开招聘中小学教研员的实施方案
招聘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思想解放,求实创新,具有吃苦耐劳、拼搏奉献精神。
(二)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治学严谨,学风朴实,教风端正。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研究和写作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对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等有较深入的研究,能够把握新课程改革方向,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指导广大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四)具有显著的教学教研成绩。教学教研水平较高,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在学科建设中能起到专业引领作用,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成绩显著。
(五)第一学历:幼教为幼师以上毕业(含幼师);小学为中师以上毕业(含中师);中学为专科以上毕业(含专科),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1971年7月以后出生),在基层学校任教8年以上,幼教、小学具有小教一级以上职称(含一级),中学具有中教一级以上职称(含一级)。
问题:1、若干年后,假如你是应聘者,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2、通过以上招聘条件,你认为对你今后升学或就业方面有何帮助?
学生讨论完成
活动四:辩一辩
正方:升学是成功的唯一出路
反方:就业是成功的唯一出路
活动五:择之前,你准备好了吗?
1、全班进行探讨和交流:从现在开始,你认为自己应该为将来就业做好哪些准备?
2、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必须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愿望和现实,个人条件和外在条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接下来请大家填写表格,思考表格后的问题:(多媒体播放)
条件
项目
内容
个人条件
兴趣
能力
性格
学业水平
……
外在条件
和要求
父母
亲友
社会的要求
……
我决定
问题:
○ 在填写上表的基础上,请你进一步分析:
* 我的不利条件和可能遇到的阻力
* 我的优势和可以获得的支持
* 我的决定是
* 我激励自己的话
5、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随时予以指导。
6、引导:除了要了解个人的情况和需要之外,我们还要了解社会的信息和需要。
(多媒体播放)相关链接
在作出选择前,我们还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客观地分析资料。可以从Why、How、Where、Who、What五个方面进行,以帮助自己系统地收集资料。
why?我为什么需要收集资料?
How?想要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或一项理想的工作该如何收集资料?如上网查询、参观,阅读书面资料……
whore?想要收集升学就业资料,哪些地方是你不能错过的?如新闻媒体……
who?哪些人能给你提供相关资料?
What?哪些资料是你需要收集的?
教师总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们在选择中通往不同的道路。不管选择升学还是选择就业,都有各自的理由。
三、结束:
播放《我的未来不是梦》歌曲。
附歌词: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
流着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
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
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是不是像我整天忙着追求
追求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
你是不是像我曾经茫然失措
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
因为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我从来没有忘记我
对自己的承诺对爱的执著
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跟着希望在动
四、送大家三句话共勉:(多媒体播放)
假如你选择了天空 就不要渴望风和日丽;
假如你选择了大地 就不要渴望平坦笔直;
假如你选择了海洋 就不要渴望一帆风顺。
《未来道路我选择》说课稿
一、教材地位
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心理健康教材的中《未来道路我选择》。今天的学生所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青少年不知道如何选择,关键时刻则更加如此。大多数学生在选择升学和就业是都是父母代办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自己要如何进行选择。但本堂课的学习对他们日后高中毕业的选择也有奠基的作用。要让学生明白选择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本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同时部分学生缺乏选择的策略与勇气,选择了逃避。或对自己的选择不敢、不愿去承担后果等。。在升学和就业面前都要充分作好选择的心理准备。要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策略来选择,同时还要勇于承担后果和责任。才能使人生更加积极。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性,慎重对待人生的一些重要选择,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为自己作出明智的选择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人生旅途中的选择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如何作出合理的选择
教学难点
要学会如何面对选择带来的相应后果和责任。
四、学法
这一框内容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联系,学生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初步的有关选择的生活阅历和知识,依据教学要从学生经验和知识的水平出发的教学规律,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和学会选择的方法,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因此本节课采用以合作探究法、学生自主学习法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由诗朗诵《未选择的路》导入新课“未来道路我选择”,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两条路。
(二)讲授新课
1、“如何作出合理的选择”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这一难点主要是设计四活动:(1)我该怎么办,请你帮帮我.
从学生的目前情况出发,大家都初中即将毕业,我们都面临着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选择。是升学还是就业?如果升学,读哪一类学校?如果就业,将选择哪一种职业?对此我们有我们的想法,我们周围的人也会有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全班讨论交流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学生从一则招聘条件中去领会和感悟自己的目前的优势和劣势,学会正确地对待升学和就业(3)辩一辩:升学还是就业是成功的唯一出路
(4)备好了吗”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提出今后自己要适应就业形势需要努力的方向
3、要学会如何面对选择带来的相应后果和责任,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突出这一重点主要是从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并进行总结。
设计活动“我该怎么办,请你帮帮我”将学生分组,讨论在毕业前自己的种种选择会给自己造成哪些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三)结束:(3分钟)
最后播放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在师生共唱“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六、应用与发展(1分钟)
制定一份自己今后努力方向的计划。目的是将课堂内的知识引申到课外,落实到行动中去。
[教学反思]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是我参加2006年浙江省思想政治优质课比赛时所选的课题。前后一个多月的准备,几易其稿,使我对该课感触颇多。这当中既包含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深深感到限于自身水平,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以学生身边事例为内容,力求教育无痕
思想品德课最忌讳说教。要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应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展开讨论,隐化教育痕迹。我在讲述网络优势时,连用三个学生身边的情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又一次感受了网络所带来的种种享受。
二、以时尚内容为话题,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现代社会传媒发达,学生所接受的信息量很大,如果教师还是用很老的材料去教育学生,那效果会大打折扣。我摘录了时下非常流行的网络语言作为我的导课内容,结果刚开始上课就出现了小高潮,学生争先恐后的场景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以精选材料为载体,落实课标各项要求
在《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一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十分注意材料的选择。因为对于初中生来讲,太深了他们无法理解,太浅了他们又不屑参与,无论哪种情况,都会使课堂气氛沉闷,老师教学被动。我选择了QQ信息留言,这样的形式学生很熟悉;我选择了现场投票,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喜欢;我选择了论坛帖子,这样的话题学生感兴趣。同时,也对每一个材料都设计了恰当的问题,把课标的要求都化解到各个材料中去。从而使重点突出,难点破解。
四、以学生活动为落脚点,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我将本框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为编写《网络交往规则》,从形式上讲,体现了一个“新”字。从内容上讲,给学生创设了课堂实践的情境。三步学习法是对小组合作学法的指导,目的是让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有效地进行学习,使小组合作既是活跃的,更是有效的。在最后时刻,将《网络交往规则》合订为《班级网络公约》,课堂达到高潮,也为课堂知识在课外得以延伸埋好伏笔。
以上四点是我这堂课的可取之处,当然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时间把握不够到位。前半整堂课节奏比较快,后半堂课节奏比较慢。这使得整堂课有头重脚轻之感。
二、归纳有余而演绎不足。这堂课基本运用的是归纳法,而对归纳得出的结论缺乏演绎,没有进一步拓展和加深。
其实每次上有关责任的课,我都会觉得自己的责任很重大,甚至有时候会想:如果学生没有责任感,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失败呢?但责任感的培养并不是一两节说教课所能做到的,所以我珍惜每一次课堂教学的机会,希望在每一节课中能给学生留下一些东西,一些有益的启迪或是一些深刻的记忆。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希望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有所感悟,有所触动,从而更深刻的去理解责任,反思责任。怎样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呢?我想只有行为的对比,只有情感的反差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的四个板块时,力争做到一点一点的把学生拉近责任,一层一层的打开学生思维,然后一步一步的走进学生情感,一次一次的冲击学生心灵。实话实说的<角色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和情绪都达到高潮时,先通过对学生回答的引导让学生觉得“有问题”了,再通过对内容的说理让学生觉得“有道理”了,最后通过对情境事例的感受让学生觉得“有责任”了。不管学生心里能够有多少“责任”,我想能够有“责任” 就应该是一个好的开始。
存在的问题:由于课堂45分钟时间有限,总觉得意犹未尽,可能有些问题还没有阐述清楚;有一些同学的思想也来不及倾听;对于大多数学生想放弃学生这一角色,除了学生的主观因素外,其实还有一些是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值得我们教师反思自身的行为;另外,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一些语言表达方面还不够准确;上课时对自已的情绪没有很好的把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希望通过每一次的锻炼,在各位同行和专家的指导帮助下能够不断进步!
过去总觉得现在的孩子在情感上只知获取,不知给予,心中无他人,属于麻木状态,很难触动他们情感的深处。这节课告诉了我一个不争的事实:孩子的情感是很丰富的,他们在内心深处藏着浓浓的爱意,只是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挖掘而已。课后很多家长反映从那一节课后,孩子与他们的关系有微妙的变化:“她好象长大了,和我们意见分歧的时候过激的行为少了很多”;“这节课太及时了,我们母女俩一个月的冷战划上了句号”。由此可见情感目标的落实能把品德教育转变为学生内心的一种愿望、一种动机,进而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
但我知道情感的目标,能力的要求,行为的落实绝对不是靠某一节课、某一周能完成的,它更多的是靠在一个比较长的阶段,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的。如何把这节课的情感目标继续深化、巩固,体现了三维目标真正落实的复杂性,也正是挑战教师的地方,是值得我继续深思和探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