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36 KB
  • 2021-11-06 发布

北京市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无答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00分;‎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运用(共 14 分)‎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许多普通人成为了“最美逆行者”。学校开展以“致敬最美逆行者”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①庚子鼠年来临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武汉湖北、 ① 延华夏大地,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一声令下,数万名白衣战士、解放军官兵和党员干部,义无反顾、迎难而上,驰援武汉、湖北,打响了疫情防控的阻击战。这是一场众志成 ② 、感天动地的人民战争,这也是一场斗智斗勇、化危为安的新时代大考。无数逆行者,用忠诚践行初心,用奉献履行使命,用生命保护生命,用大爱战胜磨难,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谱写出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支持。‎ ‎②“医者仁心、治病救人”的职业精神在逆行者身上树立起伟岸丰碑。防控疫情,就是同时间赛跑、与病魔 [甲] ,等不得,也慢不得,必须分秒必争,必须 [乙] 。在和疫情斗争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投身抗“疫”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担当。在斗争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层层压实责任,深入防控一线研究解决问题,才能 [丙] 。 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坚守一线,任劳任怨。从宣传防疫知识到加强疫情监测,从卡口执勤到调配医疗物资,从服务隔离人员到保障复工复产复学,他们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构筑了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架起了贯彻防控政策和服务基层群众的暖心桥梁。‎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冠(guàn)状病毒 调(diào)配 B.冠(guàn)状病毒 调(tiáo)配 C.冠(guān)状病毒 调(diào)配 D.冠(guān)状病毒 调(tiáo)配 ‎(2)在第①段的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①蔓延 ②众志成诚 B.①曼延 ②众志成城 C.①曼延 ②众志成诚 D.①蔓延 ②众志成城 ‎(3)结合语境,在第②段文字的[甲][乙][丙]处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甲]决斗 [乙]雷厉风行 [丙]不孚众望 B. [甲]较量 [乙]雷厉风行 [丙]不负众望 C. [甲]决斗 [乙]令行禁止 [丙]不负众望 D. [甲]较量 [乙]令行禁止 [丙]不孚众望 ‎2.在众多“逆行者”中,有一位耄耋老人,让我们无数次感动,又给疫情中的人们以镇定 和方向,他就是钟南山教授。有位同学给钟教授写了一段颁奖辞,请仔细阅读,并完成 ‎(1)-(2)小题。‎ 颁奖辞【甲】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不仅年近耄耋,而且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在抗击“非典”和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回一个个生命,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人。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时他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乙】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他就是钟南山院士,他是为中国请命之人,是载入中国史册之人,他所做的一切令我们肃然起敬!‎ ‎(1)在这段文字【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甲】: 【乙】 ”! B. 【甲】: 【乙】 !”‎ C.【甲】—— 【乙】 !” D. 【甲】—— 【乙】 ”!‎ ‎(2)文段中画线句表达欠妥,请加以改正。(2 分)‎ ‎ ‎ 第 8 页 (共 8 页)‎ ‎ ‎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同学们看了新闻中关于“逆行者”的报道,纷纷发表感想,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是他们,在国家危难时刻,不惧危险,勇敢逆行,用冷静的头脑,在生命的战场上与病痛作争斗。‎ B.他们,或白衣请缨,或军装入列,或千里驰援,或坚守岗位,一个又一个普通人,涌现在这逆行之路上。‎ C.他们摘下口罩,脸上的勒痕诚惶诚恐,但我要说,口罩背后的容颜,是这世上最美的脸。‎ D.身着白衣逆行,心似莲花绽放,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也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4.下面是某同学为“逆行者”的事迹所感动写的一幅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哪些词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灭疫除瘟,不计报酬, ① 生死,钦也!国家忠士;‎ 赴汤蹈火,岂云凶险,何言 ② ,赞哉!民族脊梁。‎ A.①无论 ②荣誉 B. ①即使 ②荣辱 C.①无论 ②荣辱 D. ①即使 ②荣誉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默写。(共4分)‎ ‎5.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1分)‎ ‎6. ,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1分)‎ ‎7.在以“坚守志向,注重方法”为主题的初三学习交流活动上,主持人在开场白中引用了 ‎ ‎《论语》中的“ , ”来强调此次活动的主题。(2分)‎ ‎(二)阅读《使至塞上》,完成 下面小题。(共 6分)‎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其代表作有《山居秋暝》《相思》等。‎ B.本诗本五言律诗,其中押韵的字是“边”“延”“天”“圆”“然”。‎ C.全诗写到了出使路线、沿途所见风光以及与都护交谈时的场景。‎ D.诗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展现了壮丽的大漠风光。‎ ‎9.请从画线诗句中选出你感受最深的一联,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你的阅读体验。(2 分) ‎ ‎ ‎ ‎10.古代诗歌中常出现“月”有时是自然之月,有时是借月感叹时光流逝,寄托思念之情,象征 哲理的启迪…下列诗句中,与“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月”表意相近的一项是(2分)‎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习题。(共8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 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集》)‎ ‎【乙】‎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 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①,谓武后②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 第 8 页 (共 8 页)‎ ‎ ‎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③?花王之封,允④宜肇⑤于此日。 ‎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①《事物纪原》:宋代高承编撰的一部书,专记事物的原始归属。②武后:指武则天,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做过正统女皇帝的人,称帝期间多权略,能用人,治国 有方,但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所以才会有下文所记“她冬天到后花园游玩,百花惧怕其威严都改在冬天开放”的这一传说。③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不给它以花王的荣耀,又怎么能洗清它被贬到八千里以外的耻辱呢?这句是李渔自己领悟到牡丹品格高贵,不该受屈,堪当花王。“八千”出自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句,借指被降职流放到边远地区。④允:确实,果真。⑤肇:开始。‎ ‎11.解释【甲】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分)‎ 濯清涟而不妖 濯: ‎ ‎12.“强项”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解释【乙】文中加点词“强项”的意思,最恰 当的一项是(1分)‎ A.强横。 B.强,通“僵”。颈项僵直,不能随意转动。‎ C.指有竞争力的项目。 D.刚正,不为威武所屈。‎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共2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2)予初不服是论。 ‎ ‎14.【甲】文和【乙】文都谈到了牡丹,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这两篇文章作者分别借牡 丹表达了怎样的看法。(4分)‎ 答: ‎ ‎ 三、名著阅读(5分)‎ ‎15.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文学名著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海底两万里》等外国文学名著虽表现不同国家的文化,但都能够体现出对美好精神品质的赞美与追求。请分别从你读过的中外文学名著中各选一部,结合其中的具体形象,简要谈谈你对上述说法的理解。(100字左右)‎ 答: ‎ ‎ ‎ ‎ 四、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共7分)‎ ‎【材料一】‎ ‎2019年2月19日,新华社联合搜狗公司在京发布站立式AI合成男主播“新小浩”的全新升级版,同时推出全球首个AI合成女主播——“新小萌”。“AI”是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搜狗公司将AI主播背后的技术称为“AI分身”技术,该项技术采用人脸识别、人脸建模、语音合成以及深度学习等多项前沿科技,只需提取少量真人主播的音视频数据,再进行一系列语音、图像等信息的联合建模训练,就能“克隆”出真人主播的音像动作。该项技术能够将所输入的文本信息自动生成相应的主播播报视频,展现与真人主播无异的播送效果。‎ ‎3月4日,“新小萌”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正式上岗,有外国媒体称,除了嘴唇动作稍显僵硬外,她几乎可以 ① 。这位女主播一上岗就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她的出现预示着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材料二】‎ 中国国民对AI未来发展的期望度调查数据统计图 据《人工智能影响力报告》显示:中国国民对人工智能时代的信心指数高达83,而高指数的背后,也有着国民的理性和审慎。该信心指数是从概念普及度、使用普及度、对AI未来发展的期望度三个维度做出的。从概念普及度上看,有90%以上的国民对AI已有认知,然而人们了解AI的主要渠道只是新闻和电影;从使用普及度上看,尽管大多数人对AI的认知度很高,但是只有不到一半的国民认为自己使用过AI产品。从未来发展的期望度看,( )。‎ 第 8 页 (共 8 页)‎ ‎ ‎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材料三】‎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是能够和机器人协调工作并且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复合型人才。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从“优化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 ② 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制度”和“ ③ 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三个方面提出18项重点任务,着力促进高校开展人工智能创新行动。‎ ‎16.依据文意,在【材料一】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以假乱真 ②推动 ③完善 B.①如假包换 ②完善 ③推动 C.①以假乱真 ②完善 ③推动 D.①如假包换 ②推动 ③完善 ‎17.对于调查图表,我们应该用全面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请根据【材料二】文段与图表的 内容,对图表进行全面客观的解说,放入该段结尾的括号中。(2分)‎ ‎18.请结合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谈谈你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看法。(3分)‎ ‎(二)阅读《沙漠奇遇》,完成下题。(共10分)‎ 沙漠奇遇 ‎[俄] 伊•罗索霍瓦茨基 ‎①起伏的地平线上残留着一抹血红,夕阳西沉,放射出几束长长的余晖,和大地告别。‎ ‎②考古学家米哈伊尔站在巨大无比的两座雕像脚边,他环顾四周的沙丘,隐隐地感到:这儿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究竟是什么呢?他却无法确定。惶恐不安的感觉占据了他的心头。米哈伊尔端详着巍巍耸峙的雕像,竭力回忆当时的情景。‎ ‎③五年前,正在准备学位论文答辩的米哈伊尔有机会参加沙漠考察队,在前往沙漠古城遗址的途中,他和另一名考察队员因掉队而在沙漠中迷了路。就在这时候,他们偶然在沙丘之间发现了这两座雕像。‎ ‎④米哈伊尔清楚地记得,那两座雕像的脸是用粗线条雕刻出来的,几乎分辨不出鼻子,也看不清耳朵,宽阔的嘴巴只是一个窟窿。一对轮廓分明的眼睛在整个脸上显得异常突出,极不协调,菱形的瞳仁、虹膜上的青筋、直愣愣的梳状睫毛十分醒目。‎ ‎⑤米哈伊尔无论如何也忘不了自己乍一看见雕像的眼睛时的感受 —— 他呼吸急促,呆若木鸡,无法把视线从这对眼睛上移开。他受着某种莫名其妙的外力的驱使,伸开双臂,像梦游似地向雕像走去,直至他的胸口撞到一座雕像的腿,才停了下来。‎ ‎⑥他定了定神,朝四周扫了一眼,发现他的同伴正在干一件考古工作最忌讳的事情——他从女人雕像的脚上敲下了一小块标本,打算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以确定这些雕像取材于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显然不同寻常——它有着某种涡形的纹路,表面还蒙着一层天蓝色的液滴。‎ ‎⑦几天之后,一架飞机发现了米哈伊尔和他的同伴。在飞回大本营时,两人立下了早日重返沙漠研究这些雕像的志愿。‎ ‎⑧可是不久,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了,米哈伊尔上了前线;而他的同伴在研究那些雕像物质时,实验室发生了爆炸,他在事故中不幸身亡。‎ ‎⑨战争结束后 ,米哈伊尔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 , 他打算重新开始那些原先没有完成的研究。他很快组织了一支新的考察队,向沙漠进发。‎ ‎⑩考察队的一架飞机终于在沙漠上空发现了寻觅已久的雕像。现在米哈伊尔正站在雕像面前。‎ ‎⑪落日尚未全部从地平线上隐去。天地尽头,沙砾似乎正在熔化,形成一条奔腾的火龙。一阵风吹过,沙子簌簌作响。‎ ‎⑫只有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仿佛比这沙漠更缺乏生气。‎ 第 8 页 (共 8 页)‎ ‎ ‎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整整五年,它们就这样一动不动矗立着,狂风泄怒于这些高大的障碍,从四面八方侵蚀它们。时光像沙子 第 8 页 (共 8 页)‎ ‎ ‎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一样从它们身边流逝,带走人间的欢乐和痛苦。但米哈伊尔总感觉这儿发生了某些变化,却又说不出变化在哪里。为此,他既感到生气,又有些惶惑。他从口袋里掏出钱夹,取出一张照片,那是五年前他在雕像前的留影——这是怎么回事?这不可能!不可能!‎ ‎⑬米哈伊尔把目光从照片移向雕像,然后重又移回照片。照相机是不可能出差错的,莫非是他的眼睛看花了不成。他走近一些,又退后几步。不,眼睛并没有看花。照片上,那座女雕像笔直地站着,两手下垂;而眼前, 她已改变了姿势:两膝微屈,一只手伸向脚边,伸向被敲掉一块的那个地方。而那座男雕像则向前跨了一步,朝那女雕像侧过半边身子,仿佛在庇护她,右手伸向前方,握着一件武器一样的东西。‎ ‎⑭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对于米哈伊尔来说,周围的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他的脑海里除了雕像,再没有其他任何事物。‎ ‎⑮一个中心思想已经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即使就地球上的生物而论,其生命的基本过程所持续的时间也相去极远,以致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相比,差异就像一天与十年或一百年相比那样悬殊。老鼠把食物全部消化掉,至多不过需要一至一个半小时,而蛇却要几个星期。某些细菌的细胞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发生分裂,而许多高级组织的细胞却要好几天才能分裂一次。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 ‎⑯两座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矗立在那儿,但米哈伊尔已经领悟到这种静止不动只是一种假象,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雕像,而是来自其他行星,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生物,他们由另一种材料构成,他们有自己的时间。我们这儿的一百年,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瞬间。显然,他们那儿非生物界的运动过程,也是按照另外一种节律,一种较慢的节律进行的。这个女人感到脚上疼痛,并开始对此作出反应,这竟用了五年时间;那个男人则用了五年时间才向前跨了一步。‎ ‎⑰米哈伊尔的脑海里一下子涌现出许多问题。那男人拿的是什么样的武器?它的杀伤力强吗?要过多少年那男人才射击呢? 想到这里 ,他忽然发现前面的两个问题是多么无足轻重,地球上的居民要对付这些天外来客是轻而易举的,他们可以击落那男人手中的武器,也可以用钢缆把这些生物捆绑起来。谁的时间推移得快,谁就能取得胜利。‎ ‎⑱米哈伊尔接下来考虑的是:怎样去和这些天外来客交往?怎样去了解他们的故乡,并向他们介绍地球?要知道,今天向他们提出问题,要过几十年才能为他们所理解;等他们对此作出答复,那又要过去几十年、几百年。何况,地球居民和天外来客要取得哪怕是最起码的相互了解,也必须提出许多问题,这样就需要几千年时间……‎ ‎⑲沙漠尽头火红的地平线正渐渐暗淡下去,一堵墙垣似的火烧云已隐没在沙丘后面,唯有一长束橘红色的余晖告诉人们,太阳是这样被不可抗拒的时间送走的。‎ ‎19.小说的情节围绕沙漠中的两座雕像展开,请你按照时间顺序,将下面的情节补充完整。‎ ‎(3分)‎ ‎ ① ,贸然取下样本 → 获救离开雕像,因故中断研究 → ② , ③ →明白雕像实质,引发时空感悟。‎ ‎20.第⑯段米哈伊尔发现那两座雕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外星生物,前文对此其实早已有 多处暗示,请简述其中三处。(3分)‎ ‎21.第⑰⑱段中,主人公的提问把读者引入沉思。请你从中选择一个米哈伊尔提出的、值 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结合文意,说一说他提出这个问题的由来。(2分)‎ 问题:‎ 由来:‎ ‎22.下面是对这篇科幻小说的阅读理解,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米哈伊尔是一位热爱科学、有执着研究精神的考古学家,他两度来到沙漠,都是为 了探求两座雕像的奥秘。‎ B.文中的几段景物描写,写出了沙漠落日的壮丽苍凉,表现出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 种神秘的气氛,既串联起情节的发展,又暗示文章蕴含的深意。‎ C.第⑮段中用老鼠与蛇对比, 又用某些细菌细胞与高级组织细胞对比,是为了让读 者易于理解“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 第 8 页 (共 8 页)‎ ‎ ‎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目要求。(共6分)‎ ‎ ‎ 假如说话有艺术,听话当然也有艺术。说话是创造,听话是批评。说话目的在表现,听话目的在了解与欣赏。‎ 听话包括三步:听、了解与欣赏。听话不像阅读能自由选择。话不投机,不能把对方 两片嘴唇当作书面一般啪的合上,把书推开了事。 我们可以 “听而不闻”,或者“不听不闻”更妥当些。当然,听话而要逞自己的脾气,又要不得罪人,需要很高的艺术。可是我们如要把自己磨揉得海绵一般,能尽量收受,就需要更高的修养。因为听话的时候,咱们的自我往往像接在盒子里的弹簧人,忽然会“哇”的探出头来叫一声“我受不了你”。要把它制服, 只怕千锤百炼也是徒然 。除非听话的目的不为了解与欣赏,而另有作用。‎ 听人说话,最好效仿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若要细加注释,未免琐细。不过,不求甚解,总该懂得大意。 如果自己未得真谛,反一笔抹煞,认为一切说话都是吹牛拍马撒谎造谣,那就忘却了说话根本是艺术,并非柴米油盐类的日用必需品。责怪人家说话不真实,等于责怪一篇小说不是构自事实,一幅图画不如照相准确。‎ 谁都知道艺术品的真实并不指符合实事。亚里士多德早说过:诗的真实不是史实。而最普遍的创造是说话。不过我们看戏听故事或赏鉴其他艺术品,只求“诗的真实”。虽然明知是假,甘愿信以为真。听话的时候恰恰相反:“诗的真实”不能满足我们,我们要知道的是事实。这种心情可叫做“宁可不信”。同时我们总借用亚里士多德“必然与可能”的原则来推定事实真相。举几个简单的例。假如一位女士叹恨着说:“唉,我这一头头发真麻烦,恨不得天生是秃子。”谁信以为真呢!依照“可能与必然”,推知她一定自知有一头好头发。假如一个人当面称谀, 那更需违反心愿,宁可不信。他当然在尽交际的责任,说对方期待的话;很可能他看透了你意中的自己。‎ 听话而如此逐句细解,真要做到“水至清则无鱼”了。我们很不必过分精明。虽然人人说话,能说话的人和其他艺术家一般罕有。辞令巧妙,只使我们钦慕“作者”的艺术,而拙劣的言词,却使我们喜爱了“作者”自己。‎ 说话的艺术愈高,愈增强我们的“宁可不信”,使我们怀疑,甚至恐惧。笨拙的话,像亚当夏娃遮掩下身的几片树叶,只表示他们的自惭形秽,愿在天使面前掩饰丑陋。譬如逢到蛤蟆般渺小的人,把自己吹得牛一般大,我们不免同情怜悯,希望他天生就有牛一般大,免得他如此费力。逢到笨拙的谄媚,至少可以知道,他在表示要好。老实的骂人,往 往只为表示自己如何贤德,并无多少恶意。一个人行为高尚,品性伟大,能使人敬慕,而他的弱点偏得人爱。我们钦佩羡慕巧妙的言辞,而言词笨拙的人,却获得我们的同情和喜爱。大概说话究竟是凡人的艺术,而说话的人是上帝的创造。‎ ‎23.为文章拟一个标题,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理由。(2分)‎ ‎ ‎ ‎24.在年级举办的主题为“会说话重要还是倾听重要”的辩论会上,正方已提出了自己的 观点和材料,请你运用文中的相关文字,为反方辩手提供帮助。(2分)‎ 正方:‎ 观点:说话的艺术越高,就越能打动听众的心,获得认可。‎ 材料:邹忌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为喻成功劝服齐王纳谏。 ‎ ‎ ‎ 反方: ‎ 观点: ‎ 材料: ‎ ‎25.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听人说话了,过后自己却多数回忆不起来。请结合本 文内容,为改善这种状况提两条建议。(2分)‎ 第 8 页 (共 8 页)‎ ‎ ‎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五、作文(40分)‎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眼前这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 脸,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最近非常流行的歌曲《少年》,唱出了很多初三学子的心声。经历了疫情,你们更会懂得,挑灯夜战的岁月、书声琅琅的日子、奋勇拼搏的年华、突破自我的瞬间……都是“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的难忘少年时光。请以“加油,少年”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写作任务。‎ 根 牛汉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 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 听不见枝头鸟鸣,‎ 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 但是我坦然并不觉得委屈烦闷。‎ 开花的季节,我跟枝叶同样幸福 沉甸甸的果实,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 读了这首小诗,请你自选角度,或联系现实抒写生活,或感悟哲理发表观点,或发挥想象虚构故事,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本(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第 8 页 (共 8 页)‎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