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1.65 K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
历下四模
二、(3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肉食者鄙 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B.忠之属也 属:属于
C.齐师败绩 败绩:大败
D.彼竭我盈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何以战 撰长书以为贽
B.公将鼓之 已而之细柳军
C.公问其故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战于长勺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出自《左传》,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的编年体史书。
B.作者将曹刿与乡人进行对比,突出了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
C.鲁庄公资质平庸,但知人善用、任人唯贤,并且虚怀若谷、谦虚好学。
D.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B【解析】属:类。
7、D【解析】A、凭借/把;B、补足音节/到,往;C、代词,取胜的/表选择;D、在
8、D 【解析】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南山三模
二、(3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6~8题。(共9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5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B.客之美我者 美:美丽
C.期年之后 期:满一年 D.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吾妻之美我者 马之千里者
B.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奉命于危难之间
C. 皆以美于徐公 徒以有先生也
D. 窥镜而自视 人不知而不愠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妻、妾、客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邹忌以自身经历与齐王“之弊”进行类比,能够以小见大,由浅入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威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句话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6.B 美:认为……美
7.B (A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 B 在 C 认为/因为 D 表修饰/表转折)
8.C 不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
天桥三模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6.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卿今当.涂.掌事 当道,当权 B.但当涉.猎. 粗略地阅读
C.见.往事耳 了解 D.即更.刮目相待 更加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君为长者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已而之.细柳军
C.蒙乃.始就学 乃.记之而去 D.结友而.别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本文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C.课文主要通过鲁肃和吕蒙的对话,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生动。
D.从孙权的话中,看出他的善劝,及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6.D(更:重新)
7.C(A.用/把;B.助词,取独/动词,去,往;C.于是,就;D.表承接/表转折)
8.C(侧面描写)
历下三模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8 题。(共 9 分)
15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
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
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
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
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
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
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朝服.衣冠 服:服装
B.徐公来,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C.私.我也 私:偏爱
D.王之蔽.甚矣 蔽: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窥镜而.自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齐国之.美丽者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
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D.皆以.美于徐公 以.中有足乐者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邹忌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体现了他的治国之才。
B.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中可看出妻子对邹忌的偏爱,反问句更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C.选文第二段写邹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推己及人,单刀直入规劝齐王除蔽纳谏。
D.文章别具匠心,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有详有略,有同有异,富于变化。
6.A【解析】服,穿戴。7.B【解析】B选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8.C【解析】应该是含蓄委婉地规劝齐王。
平阴一模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B. 非学无以广.才. 广才:广大的才能
C. 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精:振奋精神 D. 年与时驰. 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君子之.行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B. 静以.修身 以.刀劈狼首
C. 年与.时驰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 淫慢则.不能励精 思而不学则.殆
8.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信,表现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
B.“静以修身”强调了安静的环境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C.“学须静也”表明只有心无旁骛,潜心专一,才能深入思考,精研学问。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静”的重要性。
6.B 7.D 8.B
15
平阴二模
二、(3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快乐 B.影布.石上 布:映照
C.斗折蛇.行 蛇:像蛇爬行那样 D.悄.怆.幽邃 悄怆:忧伤的样子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境过清 咨臣以.当世之事 B.隶而.从者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不可知其.源 安陵君其.许寡人 D.乃记之.而去 马之.千里者
8.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文字从小丘到篁竹,从篁竹到水声,再从水声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B.文章描写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衬托出潭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
C.作者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感受,意在突出小石潭景色幽静、冷寂的特点。
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山水的描绘之中,委婉地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之情。
6.C 7.B 8.C
高新一模
二、(33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8 题。(共 9 分)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丈夫之冠. 冠:行冠礼 B.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C.与民由.之 由:遵循 D.往之女.家 女:女子
7.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一怒而.诸侯惧 结友而.别 B.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始一反焉.
C. 以.顺为正者 无从致书以.观 D. 行天下之.大道 吾妻之.美我者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选文讨论“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B. 孟子善用类比来说理,选文就是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
C. “焉得”一语不仅是对景春所持观点的否定,也包含了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
D.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身居高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从“安居而天下熄”中可以看出。
6.D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 7.A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 8.D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
长清二模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1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8 题。(每题 3 分,共 9 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
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
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
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
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尝趋.百里外 趋:趋向,趋势 B.礼愈至. 至:周到
C.穷.冬烈风 穷:极 D.右备容臭.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以.中有足乐者 以.其境过清 B.余因.得遍观群书 罔不因.势象形
C.当余之.从师也 已而之.细柳军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险躁则.不能治性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送东阳马生序》作者是宋濂,本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B.第二段“同舍生”的华丽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对比,突出作者的自卑与羡慕。
C.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求书之难、求师之难、求学之艰。
D.作者讲述求学经历时,写了求学时对老师毕恭毕敬,谦逊有礼,表现出他对知识的渴求和
对老师的尊重。
6.A 【解析】“趋”应为:疾走,跑。【评分意见】本题3分。
7.A 【解析】都是连词,因为 【解析】B 连词 因此 / 动词 顺着,就着 C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动词 去,往 D连词 表转折 却 / 连词 就【评分意见】本题3分。
8.B 【解析】第二段“同舍生”的华丽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对比,突出作者的勤学专心,没有“自卑与羡慕”。【评分意见】本题3分。
长清一模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8 题。(共 9 分)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阅.十余岁 阅:经过、经历 B.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啮:侵蚀、冲刷
C.竟.不可得 竟:竟然 D.可据理臆.断.欤 臆断:主观地判断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其.反激之力 安陵君其.许寡人
15
C.然则天下之.事 无丝竹之.乱耳
D.山门圮于.河 尝射于.家圃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文章语言简洁传神。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简述打捞经
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 深层思考。
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6.C【解析】 “竟”应为“终了、最后”。【评分意见】本题3分。
7.D【解析】D 项中“于”都是介词“在”。 (A项:介词“被” 介词“对、向” ;B项:代词,水 加强语气的副词,一定; C项结构助词“的”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评分意见】本题3分。
8.D【解析】寺僧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讲学家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评分意见】本题3分。
市中一模
二、 (32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8 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 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 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 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6.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3 分)
A. 上自劳.军 劳:慰问
B. 介.胄.之士不拜 介胄:铠甲
C. 将军亚夫持兵揖. 揖:拱手行礼
D. 改容式.车 式:同“轼”,扶轼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B.成礼而.去 博学而.笃志
C.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久而乃.和 D.请以.军礼见 以.塞忠谏之路也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选文节选自《史记》,记叙了汉文帝细柳营劳军的故事。
B.选文首段交代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礼、徐厉、周亚夫的三军驻地。
C. 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汉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 军纪严明。
D. 周亚夫面对天子,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侧面表现了他的刚正不阿。
6.B 评分意见:3 分 7. C 评分意见:3 分 8. D 评分意见:3 分
天桥二模
二、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1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予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证,天大寒,硯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梢降辞色。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履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合,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縕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御之后,日待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6.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3 分)
A.走送之 跑 B.门人弟子填其室 挤满
C.色愈恭,礼愈至 到达 D.腰白玉之环 在腰间佩戴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足肤皲裂而不知 安居而天下熄 B.以中有足乐者 以其境过清
C.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 入则无法家拂士 D.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尝射于家圃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项是( )(3分)
A.本文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君则的一篇临别赠序,意在劝勉马生刻苦学习,有所成就。
B.“俯身倾耳以请”从细节处入手,写出了作者虚心求教的情态
C. “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温袍敏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作者对物质生活的羡慕。
D. D.选文以记叙为主,讲述作者艰苦求学的经历,充溢着真情实感,达到了很好的劝学效果。
6.C (至:周到) 评分意见:本题3分。
7.B (A 表转折 表顺承; C连词,却 连词,如果;D 比 在)评分意见:本题3分。
8.C (体现作者内心的强大和充实,虽然学习条件恶劣,但作者仍然专注于读书。)评分意见:本题3分。
历城二模
二、(33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8 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时候
B.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憎恨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选拔
15
7.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人不知而.不愠
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C.以.塞忠谏之路也 皆以.美于徐公
D.悉以咨之. 何陋之.有
8.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 作者建议,皇宫中和朝廷中处理事情的标准应该有所区别。
C. 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D. 选文第五段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给刘禅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6.C【解析】C选项 痛恨:痛心、遗憾【评分意见】本题3分
7.A【解析】A选项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评分意见】本题3分
8.B【解析】B选项作者建议,皇宫中和朝廷中处理事情的标准不该有所区别。【评分意见】本题3分
槐荫二模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8 题。(共 9 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表示原因
B.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
C.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德行低下
D.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庶:期望、希望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愿陛下亲之.信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咨臣以.当世之事 以.刀劈狼首
C.受任于.败军之际 皆以美于.徐公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人不知而.不愠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诸葛亮北上伐魏,临行前写下此表,意在劝谏后主刘禅励精图治,兴复汉室。
B.选文第一段,作者就国内政治向刘禅提出“亲贤远佞”的重要建议。
C.选文第二、三段作者分别追忆了先帝“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等往事。
D.本文既饱含对先帝知遇的感激,也对后主循循善诱,不卑不亢,敢于直言批评。
6.C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 【解析:C.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7.B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 【解析:A 项 代词;音节助词。B 项 用、拿;用、拿。C 项 在;比。D 表承接;表转折】 8.D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 【解析:D 项 没有“直言批评”,以规劝的口吻,言辞恳切、得体。】
高新二模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1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8 题。(共 9 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
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右备容臭. 臭:香气 B.腰.白玉之环 腰:在腰间
C.缀.公卿之后 缀:跟随 D.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穿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以.衾拥覆 以.其境过清
B.则.又请焉 入则.无法家拂士
C.而承天子之.宠光 专诸之.刺王僚也
D.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所欲有甚于.生者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一项是( )(3 分)
A.此篇赠序是明初文学家宋濂写给他的同乡晚生马君则的。
B.选文中作者连用"被""戴""腰""佩""备"几个动词,着力写出富家子弟服饰的华美,与自己破败的衣着形成对比。
C.作者叙述“勤且艰”的求学经历,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6.B 解析:B. 腰:在腰间佩戴 评分意见:每题 3 分
7.D 解析: A 项 以:用;因为 B 项 则:就;如果 C 项 之:助词 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 项于:
比 评分意见:每题 3 分
8. C 解析: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评分意见:每题 3 分
商河二模
二、(33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西方 B.佁然不动 佁然:高兴的样子
C.以其境过清 清:清澈 D.斗折蛇行 蛇:像蛇一样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心乐之 王之蔽甚矣 B.全石以为底 不以己悲
C.其岸势犬牙差互 其一犬坐于前 D.潭西南而望 朝而往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15
A.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借景抒情。全篇流露出作者快乐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B.文章开头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作者抓住石潭形状的特点来描绘,着重写石。
C.第二段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游鱼和潭水,明写“游鱼”,实写“潭水”,动静结合,写近处所见。
D.本文按游览的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再写潭中之景,接着写小石潭源流,然后写潭中气氛和自己的感受。
6.D 7.D 8. A 评分意见:每题3分
南山区二模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6~8题。(共9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惩山北之塞 惩:苦于 B. 虽我之死 虽:虽然
C.寒暑易节 易:更替 D. 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君之力 以塞忠谏之路也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苟全性命于乱世
C.年且九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杂然而前陈者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用智叟来突出愚公的形象。
B.愚公妻子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
C.本文第三段河曲智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而嘲笑愚公自不量力,太不聪明了。
D.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幻想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6.B 虽:即使。评分意见:本题3分。
7.D (A. 凭借/以至于 B. 到/在 C. 将近/尚且 D.表修饰关系)评分意见:本题3分。
8.C 第三段河曲智叟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评分意见:本题3分。
历下区二模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15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兴起,被任用
B.行拂乱其所为 拂:同“弼”,辅佐
C.而后喻 喻:了解、明白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敌:匹敌、相当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
B.必先苦其心志 安陵君其许寡人
C.而后作 一怒而诸侯惧
D.入则无法家拂士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四书”之一。
B. 第一段举例论证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下造就的”这一观点。
C. 孟子散文多用排比,形成了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D. 从“国恒亡”一句可以看出,国家如有忧患就往往会走向灭亡。
6.B【解析】拂:违背。【评分意见】本题3分。
7.C【解析】C选项“而”均为表顺承的连词。【评分意见】本题3分。
8.D【解析】国家没有忧患才会走向灭亡。【评分意见】本题3分。
市中区二模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而的文段,完成6—8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请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满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弱,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云归而岩穴暝 暝:昏暗 B. 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萎靡的样子
C.佳木秀而繁阴 秀:茂盛 D. 树林阴翳 翳:遮盖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3 分)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处处志之
B. 负者歌于途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 醒能述以文者 以中有足乐者
D. 日出而林霏开 启窗而观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本文第一段采用由远及近,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绘了醉翁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15
C.本文通过描绘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景,展现太守被贬滁州知州后的难以排解的苦闷。
D.本文通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6.B 7.BD 8.C
历下区一模
6.(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o”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
B.天子且至 且:将要
C.居无何 居:处于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固:一定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已而之细柳军 何陋之有
B.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乃重修岳阳楼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为宫室、器皿、人物
D.请以军礼见 不以物喜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B.文章记叙周亚夫驻扎细柳营时,汉文帝去劳军被挡的事。
C.其他军营和细柳营的对比,侧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
D.“改容式车”一句,体现天予对周亚夫的管理颇有微词。
【分析】略【解答】(1)C【解析】居:经过。(2)B【解析】B选项均为“于是,就”之意。
(3)D【解析】看出天子对周亚夫治军的赞赏。【点评】略
槐荫区一模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8 题。(共 9 分)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5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
B.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使:假如,假使
C.蹴尔而与之 蹴:踩踏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崇拜
【解析:D评分意见:本题 3 分。D 项 得:同“德”,感恩,感激。】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所欲有甚于生者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B.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入则无法家拂士
D.呼尔而与之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解析:D评分意见:本题 3 分A 项 比;在,对于。B 项 做;表被动。C 项 就;如果。D 项 表修饰;表修饰。】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阐述当生和义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的道理,告诫人们不能见利忘义。
B.本文首段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
C.本文多次运用对比,如“鱼”和“熊掌”;“生”和“死”;“乡”和“今”。
D.孟子的说理散文善用排比,气势充沛,感情强烈,本文就体现了这一语言风格。
【解析:B评分意见:本题 3 分。B 项 应为“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
历城区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共9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6.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
B. 腰白玉之环 腰: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C. 媵人持汤沃灌 汤:汤汁
D.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给予,赠送
7.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当余之从师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以中有足乐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5
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入则无法家拂士
D.言和而色夷 长跪而谢之
8.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作者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B.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是因为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
C.选文通过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
D.作者通过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6.C(汤:热水。)评分意见:本题3分。7.B(B项都是“因为”之意)评分意见:本题3分。
8.C(选文通过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自己是否勤奋。)评分意见:本题3分。
商河县一模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每小题3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中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尾高面下
B.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C.野芳发而幽香 芳:芳香
D.杂然而前陈者 陈:陈列,摆开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云归而岩穴暝 学而不思则罔
B.山间之朝暮也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醒能述以文者 以其境过清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行者休于树
8.下列对文章节选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有误的项是( )(3分)
A.第①段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听觉置换视觉。一“回”一“转”,方见亭子。
B.第⑧段太守颓然与众宾喧哗相映衬,既照应首段太守“饮少辄醉”,又暗含众人不知太守快乐之意,凸显了作者被贬滁州后的愁苦和愤懑。
C.本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骈散句,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运用,把整齐的句子断开,使文章带上了散文的韵味。
15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点睛之笔,“醉翁”之“醉”,不仅因太守酒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重含义。
(一)6.C 7.D 8. B 评分意见:每题3分
天桥区一模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
周亚夫军细柳
①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③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周亚夫军细柳 军:驻军、驻扎
B.上自劳军 劳:慰问
C.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
D.居无何 居:居住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乃不知有汉
B.请以军礼见 以刀劈狼首
C.已而之细柳军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成礼而去 学而不思则罔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出自《史记》,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
B.第②段通过写霸上、棘门与细柳的对比,突出了细柳军的军纪严明,不可侵犯。
C.第③段用正面描写表现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形象。
D.文中的汉文帝是一个深明大义、识人善用的君王。
6.D(居:经过)评分意见:本题3分。7.B(A.于是,就/竟然;B. 用;C.到/主谓之间,取独;D.表顺接/表转折)评分意见:本题3分。8.C(侧面描写)评分意见:本题3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