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卷 (2) 27页

  • 118.00 KB
  • 2021-11-10 发布

中考语文试卷 (2)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 生命之美源于自然,自然之美焕发àngrán生机。触摸一缕阳光,你会感受生命的绚烂;采撷一束鲜花,你会嗅到生命的芬芳;lingtīng 一声鸟鸣,你会领略生命的qièyì;A          ,          。与自然亲近,你会(心旷神怡/心安理得);与生命相拥,你将充实丰盈。‎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的成语是           。‎ ‎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2分)‎ ‎4.江洲中学拟举行“生命与自然相爱”系列活动,请你参加。(9分)‎ ‎(1)八年级将举行郊游活动,请你从爱护自然方面给同学一句温馨提醒。(2分)‎ ‎                        ‎ ‎(2)《汤姆·索亚历险记》多次写到汤姆在大自然中的感受,请具体说说汤姆经历“海盗生活”时,大自然让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                        ‎ ‎(3)请你以学校文学社的名义,为5月23日的“生命与自然相爱”征文活动写一则启事。(80字左右)(5分)‎ ‎                        ‎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八则》)‎ ‎(2)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5)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表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的句子是:“          ,           ”。‎ ‎(6)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展望中俄关系的未来,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坚信中俄关系一定能够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二(6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 望江南①‎ 李煜 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①望江南:词牌名。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6.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        、      、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 ‎          的景色。(3分)‎ ‎7.有人评价这首词“朴素自然,没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试以末句“笛在明月楼”为例,加以赏析。(3分)‎ 答: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①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②,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③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④洛阳,树园圃,为逸老⑤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⑥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 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选自《续资治鉴》卷五十二,有删节)‎ ‎【注】①矫厉:振奋。②重肉:两种以上的肉。③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④治第:建府宅。⑤逸老:安享晚年。⑥形骸:形体、身体。‎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一 时 士 大 夫 矫 厉 尚 风 节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每感激论天下事:        ‎ ‎(2)吾今年逾六十:       ‎ ‎(3)乃谋治第树园圃:     ‎ ‎(4)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 译文:        ‎ ‎11.文章结尾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用意何在?(4分)‎ 答:            ‎ ‎1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说说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上文中的具体表现。(4分)‎ 答:            ‎ ‎(三)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16题。(17分)‎ ‎【A】(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儿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 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她/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B】‎ 人一生的时间表 ‎(以平均年龄72岁计算)‎ 项目 吃饭、睡觉 学习、工作 娱乐休闲 交通 做家务 共它 年限 ‎29年 ‎18年 ‎12年 ‎6年 ‎6年 ‎1年 占比 ‎40.3%‎ ‎25%‎ ‎16.7%‎ ‎8.3%‎ ‎8.3%‎ ‎1.4%‎ ‎(根据新浪网材料整理)‎ ‎【C】‎ ‎①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科学家从三个方面解释了这种现象?‎ ‎②‎ 首先从人的生理变化上来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生物钟变慢了。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路边随机找一些年轻人和老人,让他们估测一分钟有多长。结果是:年轻人估测的时间比较快,通常还没有到一分钟,他们就认为已经到一分钟了:而年长的人,他们通常过了一分钟,才觉得这是一分钟的时长。对年长的人来讲,时间就这么“漏”掉了。在衰老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   ③第二个原因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似乎要短得多。原因是,去时走这段路对你来讲是崭新的经历,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路很长。而回来是,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变少了,时间似乎过得就快 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 ‎    ④人生也是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少了一些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是精神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这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因而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⑤第三个原因则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五岁的孩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占他生命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就会觉得很快。‎ ‎(有删改)‎ ‎13.围绕“时间去哪儿了”,三则材料表达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请逐一概括。(3分)‎ 答:         ‎ ‎14.指出材料C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           ‎ ‎15.比较材料A与材料C画线句主要表达方式及效果的不同。(4分)‎ 答:           ‎ ‎16.请结合材料A与材料B,联系生活实际,分别谈谈你得到的启示。(6分)‎ 答:           ‎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22分)‎ 曾经有过的落日 陆平 ‎①不经意间,望着天际那一轮正在沉沉下坠的落日,忽然心头怦然一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遥远,很亲切,好像在潜意识中已经驻留了好久,感受着一种靠近归宿的温暖,就像一个疲惫的行人,终于在朦胧的暮色间看见了远处可以落脚的村落。而那个时候,你或许正伫立在高楼层自家温馨的窗前,或许正漫步在旷野宁静的小道,或许正骑着车子在下班的人流中。‎ ‎②记忆中确实有过那样一刻,扶着把铁锹,痴痴地望着遥远的那轮落日,大地是一片温和得无法表达的金黄。一只不安分的鸟雀盘旋在空中,叫着“归去,归去”。而那里,炊烟早已经袅袅飘起,一盆清冽的凉水,小桌上一海碗汤面,一盘浓浓醋味的洋芋丝,还有一夜甜美的梦。‎ ‎③那回出差回来,邻座的小女孩奶身奶气地唱起一支熟悉的歌:“……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听着脚步噼啪噼啪响/伴随着声声亲切的呼唤/带我走进童年的时光……”‎ 童稚的歌声天真、质朴。车窗外又是那一轮亲切的落日。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 ‎④几年前,在西又版纳的一个傍晚几年前, 一车 游人已经疲惫地靠向座,连导游也是一副恹恹的模样。这时,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展开一幅迷离的情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正如朦胧之中的的月牙,还如闪闪烁烁的星辰……这从群贤天独厚的大自然的赐予,这种灵犀相通的感应,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只是属于我的一个人的专利,历为同行者沉溺于旅途的困顿,不再生成这种雅兴。‎ ‎⑤落日没有太多的记忆,落日下的世界却已走过千年万年。‎ ‎⑥二千多年前的屈原,在找到最后归宿地汩罗江之前,无疑也经历过大多的日出日落,也承受到的沐浴,他在《天问》中感喟“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日出日落也给他的心灵带来深长的震动。‎ ‎⑦当乔尔丹诺·布鲁诺被捆到那高高的十字架上,木柴在他的足下熊熊燃烧起来时,殉道者吐出的最后一句话是:“火焰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而当他最后一次在阴暗的牢房里看到落日的余晖,一定在心里想着: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 ‎⑧落日的故事太多,没有人能够记得住每一个发生在落日下的故事。‎ ‎⑨可是每个活着的人都会面临落日,即使千百年以后的日子里,落日依旧。后人无法记得太多的前人,哪怕最亲爱的长者,可是每一个后人都将经历落日,都会想到曾经有过的落日——最美、最热烈地燃烧。 ‎ ‎(有删改)‎ ‎17.通读全文,思考作者由眼前的落日联想到哪些曾经有过的落日?(4分)‎ 答:            ‎ ‎1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 ‎19.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答:        ‎ ‎20.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⑦段中“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的深刻含意。(4分)‎ 答:        ‎ ‎21.【甲】【乙】两个片段同写落日,请从作者情感的角度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甲】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 ‎(陆平《曾经有过的落日》)‎ ‎【乙】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感情,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不论是初生的红日还是即将消失的落日,都是红彤彤的巨大的火轮,披着五光十色,一瞬万变的彩霞,给天下万物以无限生机和柔美的抚爱。即使落日给我们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没有什么可怕,那闪光的星星,仿佛是太阳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种。‎ ‎(柯蓝《飞红滴翠记黄山》)‎ 答:        ‎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满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 ‎ 南通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1.盎然  聆听  惬意  【解析】此题考查拼音拼写以及汉字书写,完成时,注意不要将“盎”误写成“昂”;不要将“聆”误写成“领”,不要将“惬”误写成“怯”。‎ ‎2.心旷神怡  【解析】此题考查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心旷神怡”指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心安理得”指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根据语境,应该是与自然亲近,内心会感到心情舒畅,所以用“心旷神怡”。‎ ‎3.示例:汲取一口清泉,你会感受生命的起源。【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注意句式相同。‎ ‎4.(1)示例一:爱护自然,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示例二:我们不当大自然的统治者,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  (2)在摆脱了成人世界的禁锢后,享受大自然中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没有人为制造的命令,没有约束人的规矩,充满着永无止境的新奇和快乐,大自然的温馨和快乐使他忘记了人世间的一切烦恼。(3)略  【解析】(1)此题考查对广告专题知识的把握,内容围绕爱护自然即可。(2)此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把握。比较简单。(3)此题考查综合表述,考查对启事这一应用文的把握,完成时注意格式和内容即可。‎ ‎5.(1)思而不学则殆(2)带月荷锄归(3)落红不是无情物(4)在星辉斑斓里放歌(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此题考查对名句的背诵和积累。(1)-(4)是一般性默写填空,完成时注意书写即可。特别要注意现代诗歌的背诵和积累。(5)是理解性默写填空。完成时抓住题干中的“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来思考。(6)是运用性默写填空。完成时,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乘风破浪”即可得出答案。‎ ‎6.芦花  孤舟 肃杀、凄寒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比较简单。‎ ‎7. 在营造的静谧气氛中,忽闻短笛声声,弥散在明月之下,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过笛声的凄清反衬出囚居生活的孤寂之感 ,亡国之恨。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这首词是后主被俘入宋的追忆和回想,借助梦中的美景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亡国之恨,追思之情。完成时,要联系诗人的遭遇。‎ ‎8. 一 时 /士 大 夫 /矫 厉 尚 风 节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完成时,在理解语句含义的基础上,把主谓宾分开,同时注意划分两处。‎ ‎9.(1)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2)超过(3)种植 (4)担心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含义的理解。完成时可联系已学知识。比如(1)“感激”可联系《出师表》中的“由是感激”;(2)“逾”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不敢稍逾约”;(4)“患 ”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 》中的“无冻馁之患矣”。‎ ‎10.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呢?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应抓住句中关键词“苟”“况”“乎”。‎ ‎11.运用侧面描写,描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突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之心。   【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把握,此文描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意在表现范仲淹。‎ ‎12.①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志向;②把衣食施舍给别人,设立义庄赡养族人;③不愿意为颐养天年而修建住宅。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具体”两字,在文中找出能体现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事迹。‎ ‎【附译文】‎ 范仲淹年少时(就)有非凡的志向,对于(个人的)富有、贫贱、赞美或诋毁、快乐或忧愁,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每当慷慨激昂讨论天下事的时候,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一时之间士大夫风气大大振奋,纷纷崇尚风格品节,这是范仲淹首先倡导的啊。‎ ‎(范仲淹)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喜欢施舍给予别人,在里巷中设义庄,来赡养族人。他做杭州知府的时候,家中的晚辈就知道他有退隐的理想,趁着空闲的时候请求在洛阳建住宅,栽种树木花圃,作为他安享晚年的地方。范仲淹说“人如果有道义 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啊?我现在超过六十风度,生命将没有几年了,竟然考虑建住宅种植园中的树木,但肯定住不上了。我所担心的是在高位上很难退下来,而不是退下来没有住的地方……”‎ 等到他死后,谥号文正。安葬以后,皇帝亲手在他的墓碑上写着“褒贤之碑”。范仲淹为政主张忠厚,所到之处皆有恩义。他死后,羌族首领几百人,为他恸哭如推动父亲,斋戒三天才离去。‎ ‎13.材料A抒发了对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的感慨。材料B则清楚地告诉人们一生时间分别去了哪里。材料C说明了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的原因。 【解析】此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筛选和概括,涉及不同的文体,完成时,应围绕“时间去哪儿了”。‎ ‎14.举例子、作比较  说明时间的长短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来说是不同的。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完成时,首先应知道说明方法的种类,然后再进行分析。‎ ‎15.材料A运用的是抒情的表达方式,材料C运用的是是说明的表达方式。虽然表达的内容是相同的,但是材料A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具感染力,使人深思。材料C则清楚地让读者知道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解析】此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把握,表达方式有记叙、抒情、议论、说明、描写等五类。‎ ‎16.示例:要懂得感恩,要把时间花在学习和工作上而不是娱乐和休闲上。  【解析】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完成时,应结合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比如材料A主要是写母亲对照顾小孩过程的回忆,然后抒发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所以可以得出我们要懂得感恩这一启示。‎ ‎17.①出差回来,在火车上看到的亲切的落日。②几年前,在西双版纳看到的若有若无的落日。③两千年前,屈原投江时的落日。④布鲁诺被捆到十字架上看到的落日。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完成时,注意概括清楚时间和人物。‎ ‎18.承上启下。由上文对记忆中的落日过渡到对千百年前落日的描写;点题,照应文章第⑧段。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语句作用的理解和把握。我们一般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由于该句是在文章中间,所以结构上承上启下。‎ ‎19.示例: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落日比作月牙、星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间迷离的情境,抒发了作者对落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从题干可以知道,该题要求从语言特色方面进行分析,所以,可从修辞或者语言的整散角度进行分析。‎ ‎20.“今天的落日”和“明天的旭日”其实是同一个太阳,只是形态不同而已。这句话表现布鲁诺心中的坚定信念:今天(现在)在火刑架上的布鲁诺和明天(未来)得到认同的布鲁诺其实是同一个生命,只是存在方式不同而已,应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不要悲观。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完成时,应弄清楚“旭日”和 “落日”其实就是同一个太阳。‎ ‎21.相同点:都表达了对落日的赞美。不同点:甲抒发了自己对家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乙抒发了对太阳让自然万物生机勃发的赞美。  【解析】此题是一道比较类题目。完成时,注意从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 ‎22.思路点拨:此题是一道全命题作文。作文题目“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其实是一个倒装句,按一般逻辑应为“我流连这样的画面”,前者突出了“这样的画面”,所以我们审题时,要注意此文应以记叙为主,抒情议论为辅。其次,“这样的画面”可以写“我”成长过程中,对“我”人生产生影响的画面,也可以写父母对“我”平平淡淡、若有若无却从不间断的关爱之情等画面。还有师生情、同学情、社会上陌生人的关爱之情等画面。“流连”的意思是不愿意舍弃或离开,有依依惜别之意。所以,这篇文章,必须要有感而发,有情可抒。要求语言有文采,形象生动,凝练含蓄,感情色彩浓厚,能描绘出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 分享: ‎ ‎2015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 ‎4.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岁月总会在我们心中播下深深的烙印。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荣辱成败,或给我们深深的   A   (启蒙/启迪),或给我们重重的mòliàn……直面内心,我们的目光更为mǐnruì;畅诉心曲,我们的心灵更加chúnjìng。‎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横 线上。(1分)‎ A处的成语是           。‎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                                                                            ‎ ‎4.文韬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请你参加。(9分)‎ ‎(1)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仿照示例,写出活动名称。(2分)‎ 示例:聆听名人故事 ‎                                                                        ‎ ‎(2)请你以文学社社长的身份给著名女作家秦文君打电话,邀请她于6月20日下午两点到学校礼堂作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4分)‎ ‎                                                                        ‎ ‎(3)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阿长与〈山海经〉》    《父亲的病》     《藤野先生》‎ ‎                                                                        ‎ ‎5.用课文原句填空。‎ ‎(1)蒹葭苍苍,                   。(《诗经》)‎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4)远远的街灯明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杜甫《望岳》中“                   ,                   ”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 ‎(6)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美好的高尚情操都不能改变,应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                   ,                   。”‎ 二(6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 天平山中 ‎[明]杨  基 细雨茸茸湿楝①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6.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3分)‎ ‎                                                                             ‎ ‎7.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 “妙”在何处。(3分)‎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云阳洞北小刚记 赵垣 ‎①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 箨①,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②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若棋居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②,之址也。‎ ‎③峰之阳不散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③初启然。遂徇崖而下,临水坐。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同游人相顾错愕。始知陆士云所记小语小隐,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语极真也。随山东折,即港之阳。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④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 ‎④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 惟留此丛祠,报赛⑤奔走。野老村童,其亦知勤事⑥之酬耶?太息而返。‎ ‎(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 ‎【注】①解箨(tuò):脱壳。②庆忌塔:塔名。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串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⑤报赛:祭祀。⑥勤事:尽职。‎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其   亦   知   勤   事   之   酬   耶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    (        )‎ ‎(2)临水坐                  (        )‎ ‎(3)即港之阳                (        )‎ ‎(4)太息而返                (        )‎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来源:学科网]‎ ‎                                                                            ‎ ‎11.文章第③段分别从          、          角度写出了小港景色         、         的特点。(4分)‎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与上文最后一段文字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                                                                            ‎ ‎(三)阅读下 面三则材料,完成13-16题。(17分)‎ ‎【A】漫画《少一点》‎ ‎ ‎ ‎【B】电视连续剧《虎妈猫爸》对白(节选)‎ ‎(虎妈一毕胜男,猫爸一罗素)‎ 毕胜男:你说咱们这两年为孩子做了什么呀?跟别的家长相比,我们根本不够资格。‎ 罗  素:咱原来不是说好了吗?让孩子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所有的风雨都咱俩扛。‎ 毕胜男:那咱俩要死了呢?‎ ‎……‎ 毕胜男:从前我太大意了,以为竞争只是在大人之间,根本没把孩子当回事,没想到咱们孩子比别人落了那么远。‎ 罗  素:怎么远了?‎ 毕胜男:还不远吗?茜茜到现在说话还跟动画片里似的。‎ 罗  素:那她天天看动画片,她可不就是跟里头学嘛,等她到了不看动画片的年龄,她自然说话就正常了。‎ 毕胜男:罗素,我已经决定了,从现 在开始,我们两个自己带茜茜。我不要她再生活在童话世界里 了,我要把她带进现实。‎ ‎(第二天早晨,毕胜男坚决制止了罗素为茜茜刷牙的行为。茜茜哭闹无效,自己刷牙。)‎ ‎【C】                                                                                            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 ‎—再论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杨东平 ‎①与当今许多家长不同,不少名人、伟人对子女的期望是很“低”的。鲁迅反对孩子做“空头文学家”;老舍对孩子的期望则是粗通文墨,自食其力。这样的认识,是基于一种通达、透彻的人生观,即做一个好人、正直的人是最重要的,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是很有价值的,而这恰恰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 ‎②那么,如何实现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呢?‎ ‎③首先,必须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身体第一”不是一句空话。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让他们热爱户外活动。而身体健康、热爱户外活动的孩子,往往心理也比较健康,这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 ‎④其次,必 须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 ‎,培养他们阅读和探究的兴趣。孩子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儿童读物是孩子的“精神母乳”,会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影响孩子的终生成长。‎ ‎⑤孩子的“精神成长”还包括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艺术教育对性格陶冶、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学琴的孩子不会学坏”。但是,艺术教育要从孩子的兴趣和条件出发,顺其自然,而非强加。逼一个爱画的孩子去学琴,不可能有好结果。俞平伯的教子方法,叫“大水养鱼”,池子越大,水越多,才可能长成大鱼。即便对那些表现出某一方面天赋的孩子,也不宜过早地进行专业定向;否则,杨振宁将会是个称职的会计师,而齐白石则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⑥再次,必须关注符合儿童特点的学习。儿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灌输知识、培养技能,而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和滋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可惜的是,我们很多早期教育急功近利,以培养“小大人”为目标,以挫伤、摧毁孩子的童心和创造力为能事。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还有许多途径,除了阅读和艺术教育,还包括与同龄儿童的游戏和交往,以及走进和热爱大自然等。‎ ‎⑦龙应台有一本畅销书,叫《孩子你慢慢来》,我觉得书名就很有道理:孩子是不会真正输在起跑线上,输掉的,只能是家长的耐心、信心和平常心。‎ ‎(有删改)‎ ‎13.材料【A】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4分)‎ ‎                                                                           ‎ ‎14.材料【B】对白中父母二人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分歧是什么?(4分)[来源:学科网ZXXK]‎ ‎                                                                           ‎ ‎15.材料【C】中画线句写俞平伯的教子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 ‎16.对于“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这一问题, 材料【B】中毕胜男的观点与材料【C】中作者的观点是不同的。你同意哪一方的观点?请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                                                                           ‎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22分)‎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李  娟 ‎①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②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 管科。‎ ‎③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有时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哪年?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⑤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臂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运动,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⑥‎ 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我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父亲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父亲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 ‎⑦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来源:学科网ZXXK]‎ ‎⑧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父亲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⑨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昔日,回忆往事,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⑩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7.文章多处将父亲的现在与过去作对比,请写出其中两组对比。(4分)‎ ‎                                                                           ‎ ‎18.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                                                                           ‎ ‎19.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⑨段文字。(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4分)‎ ‎                                                                           ‎ ‎20.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⑩段画线句“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的深刻含意。(4分)‎ ‎                                                                           ‎ ‎21.【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作者为父亲流泪,请具体说说流泪的原因。(6分)‎ ‎【甲】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这句话,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李娟《爸爸的白发不是老》)‎ ‎【乙】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甲】                                                                     ‎ ‎【乙】                                                                     ‎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 ‎ ‎ ‎ ‎ ‎ ‎2015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3分)‎ ‎1.磨练  敏锐   纯净(每词 1分)‎ ‎2.启迪(1分)‎ ‎3.将“播下”改为“刻下”;或将“ 烙印”换成“种子”。(2分)‎ ‎4.(1)示例:阅读文学名著、观看励志电影、参观英雄故居等。(2分,写出一个即可)‎ ‎(2)示例:秦老师,您好。我是本校文学社社长,很冒昧打扰您,想邀请您在百忙之中来我校做一个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2分)时间初定为6月20日下午两点,地点是学校礼堂。不知道您是否方便?(2分)‎ ‎(3)示例一:《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作者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使他看到了劳动人民的善良,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阿长买来的《山海经》,使童年的鲁迅逐步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乃至在文学上影响了他一生。(3分)‎ 示例二:《父亲的病》   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到人生的 伤悲。‎ 示例三:藤野先生是鲁迅在 留学时的老师。在日本留学学医期间,日本“举国上下都弥漫着鄙视中国人的风气”,藤野先生不但不歧视他,反而对他这个中国学生特别热情、友好与尊重;藤野先生还特别理解和尊重他,尊重他的人生选择。这令饱受歧视的鲁迅终生怀念与感激。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生活习惯、治学态度和日本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分)(选择一个回答即可)‎ ‎5.(1)白露为霜   (2)会挽雕弓如满月   (3)江山代有才人出   (4)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5)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6)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每空1分)‎ 二(6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 ‎6.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3分)‎ ‎7.“送”字是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回家路上“莺啼”相伴的情景;(1分)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8.其/亦知/勤事之酬耶(2分,每处1分)‎ ‎9.(1)向北  (2)靠近   (3)水的北面   (4)叹气(每个1分)‎ ‎10.这山峰大概是庆忌塔的旧址。(3分)‎ ‎11.视角   听觉   高峻    空旷(每空1分)‎ ‎12.《小石潭记》中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凄凉抑郁的心情;(2分)本文表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抒发了物是人非,壮志难酬的感慨。(2分)‎ ‎(三)阅读下 面三则材料,完成13-16题。(17分)‎ ‎13.父母只顾自己的玩乐,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不管不问,但却要求孩子考出好的成绩。(4分)‎ ‎14.父亲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2分)母亲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把孩子带进现实。(2分)‎ ‎15.俞平伯的教子方法是事实论据。(1分)论证了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促进孩子“精神成长”。(2分)‎ ‎16.提示:可以同意材料B中毕胜男的观点,也可以同意材料C中作者的观点。能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22分)‎ ‎17.(1)过去父亲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现在却变得健忘、迟钝。(2)过去父亲健步如飞,现在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3)过去父亲是“我”的依靠、“我”的保护神,现在父亲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4分,每点2分,写出两组即可)‎ ‎18.情景交融,(1分)渲染了雪夜里“我”跟随父亲去接母亲时的欢快的心情,(1分)为下文的叙事和抒情做铺垫。(1分)‎ ‎19.示例:把父亲比喻为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写出了父亲的老迈,排比句一气呵成,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怜惜之情,有淡淡的忧伤。(4分,意对即可)‎ ‎20.时间的流逝是无情和沧桑的,唯一不变的是亲情,它就像是“雪中送炭”,给我们带来温暖,又像是“锦上之花”,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慰藉和温馨。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亲情,善待亲人。(4分,意对即可)‎ ‎21.【甲】作者看到爸爸满头白发,想到父亲一生的辛劳沧桑,对父亲充满着怜惜而流泪。(3分)【乙】“我”读了父亲的来信,想到了父亲的艰难和困顿,流的是伤心之泪,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3分)(意近即可)‎ 江苏省南通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 逐题解析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 行走丰盈生命。在澄明的清晨或ɡuīlì的黄昏,走过卓尔不群的泰山,走过 A (浩浩汤汤/肆无忌惮)的长江;走过云烟氤氲,走过月色ménɡlónɡ。听斜风细雨,  B   ,赏桃红柳绿,让心灵行走在新雨后的空山,轻舞飞扬。细数阳光,chéndiàn在心的依然是生命留下的嫣然。‎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参考答案】瑰丽、朦胧、沉淀 ‎【试题解析】“瑰”是形声字,要注意偏旁;因为是形容月色,所以要用“朦胧”;因为是“chéndiàn在心”,自然应该是比喻凝聚、积累的“沉淀”。‎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的短语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浩浩荡荡 ‎【试题解析】形容长江的水势浩大、浩淼壮阔,自然是“浩浩荡荡”,而且与前面的“卓尔不群”照应。虽然“肆无忌惮”有点拟人味道,但“放肆到什么都不顾忌”的贬义特点与“丰盈”“澄明”“瑰丽”“卓尔不群”等词营造的语境实在不相称。‎ ‎3.结合语境,在B处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2分)[来源:Z。xx。k.Com]‎ ‎【参考答案】看山清水秀、观莺歌燕舞 ‎【试题解析】“仿写”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仿写”的“恰当”主要要求“仿”的句子在结构上、内容关联和逻辑联系上与上下句“有较高的一致性”。“听斜风细雨”、“赏桃红柳绿”句式结构上是动宾结构:单音节(一字)动词 + 四字并列短语(仔细推敲的话,“斜风细雨”是两个偏正词组构成的并列短语,“桃红柳绿”是两个主谓词组构成的并列短语)。内容上,前后句动词用的是“听”和“赏”,写的是“斜风”“细雨”“桃红”“柳绿”,“仿”的句子要在内容上与其相关,又要避免与这些词语重复。‎ ‎4.知行中学学生会拟举行“中华经典伴我行”活动,请你参加。(9分)‎ 活动一:且行且读,重温经典。‎ 请你简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孙悟空去火云洞解救唐僧,他变成的牛魔王是如何被红孩儿识破的,最终唐僧又是怎么得救的。(4分)‎ ‎【参考答案】红孩儿问孙悟空自己的生辰八字,孙悟空回答不上来,说忘记了,因而被红孩儿识破。最后,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降服了红孩儿,救出了唐僧。‎ ‎【试题解析】“火云洞事件”是取经团队与牛魔王家族结仇的首发事件。孙悟空变化的牛魔王来得太快,又推三阻四不肯吃唐僧肉,于是,乖巧的红孩儿便用比较私密的“生辰八字”问题难倒“假魔王”,矛盾升级,最后,悟空被迫请来观音菩萨,降服了红孩儿,救出唐僧。‎ 活动二:边走边唱,歌咏家国。‎ ‎5月4日举办“家国情怀”篝火晚会,需向学校总务处借 三只无线话筒。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则借条。(5分)‎ ‎【参考答案】                       借    条 因举办“家国情怀”篝火晚会之需,特向学校总务处借无线话筒三只。晚会结束后立即归还。‎ 学生会 ‎5月4日 ‎【试题解析】要注意应用文的一般格式。“借条”是一种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性文书。“借”嘛,至少要写清楚“借”的事物及其特征、数量,归还的约定(时间、方式等),严格地说还有违约责任、处理方式等。当然,落款(含借东西的人姓名、借款日期)必不可少。另外,语言要简洁、准确,不得有歧义。‎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    (《<论语>八则》)‎ ‎(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4)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5)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启迪人们正视艰难,勇于开拓。‎ ‎(6)范仲淹《岳阳楼记》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自己的远大志向。‎ ‎【参考答案】(1)不亦乐乎  (2)浅草才能没马蹄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 )犹有花枝俏  (5)山重水复疑无 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6)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来源:学.科.网Z.X.X.K]‎ ‎【试题解析】古诗文名句默写主要考查识记和书写,切忌记忆混淆和书写潦草。本题中要注意“不亦乐乎”和“山重水复”不要和其他词句混淆;题中易错字较少,要注意“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剪”字。‎ 二(6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6分)‎ 昼居池上亭独吟 ‎[唐]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①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②已息,几杖复何铭③。‎ ‎【注】①法酒: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②机:心意,心愿。‎ ‎③几杖……铭:给几、杖作铭文(含自警或劝诫意)。‎ ‎6.这首诗抒发了刘禹锡________、______的心绪。(2分)‎ ‎【参考答案】不被重用的失意不平,追求高尚人格和高雅志趣 ‎【试题解析】“心绪”即心思、心情。其实是一个范围较大的词语,答题时要仔细推敲。同时,要注意“独吟”“蜂教诲”“闲想”“鹤仪形”“清琴”“已息”等词的内涵,还要对刘禹锡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昼居池上亭独吟》应该抒写的是作者对政治上失意的感慨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情怀。‎ ‎7.诗人“闲想鹤仪形”,他心中鹤的形象与下面第(1)联还是第(2)联所描写的鹤形象相似?请结合本诗颈联或尾联,说说你的理解。(4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2)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参考答案】与第(2)联鹤的形象相似。“闲想鹤仪形”中的“鹤仪形”指君子的仪形,表达了作者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尾联“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做达观之语,正好与“鹤仪形”相契合,表明不失为君子风度。白居易笔下的“池鹤”也是这样一个坚守君子风度的形象。‎ ‎【试题解析】这一题是前一题的延伸。首先我们要知道“闲想鹤仪形”中的“鹤”是怎样的形象:品德高 尚、卓然不群、志趣高雅的君子形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而“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表现了鹤不事权贵的孤高品格和超凡风姿,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沉浮、官场黑暗的厌倦和无奈。比照诗歌“独吟”“静”“闲”“息”“清琴”等词的语境,“闲想鹤仪形”应该与第(2)联所描写的鹤形象更接近、更相似。‎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烟艇记 ‎[南宋]陆游 陆子寓居,得屋二楹①,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客曰:“异哉!屋之非舟,犹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②逾于宫室者矣。遂谓之屋,可不可耶?”‎ 陆子曰:“予少而多病,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盖尝慨然有江湖之思,而饥寒妻子之累劫而留之,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之间,未尝 一日忘也。使加数年,男胜锄犁,女任纺绩,衣食粗足,然后得一叶之舟,入松陵,上严濑,历石门、沃洲,而还泊于玉笥③之下。醉则散发扣舷为吴歌,顾不乐哉!虽然,万钟之禄,与一叶之舟,穷达异矣,而皆外物。吾知彼之不可求,而不能不眷眷于此也。其果可求欤?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④,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一日记。‎ ‎(选自《渭南文集》,有删改)‎ ‎【注】①楹:间。②高明奥丽:高大明亮,幽深华美。③玉笥(si):山名。‎ ‎④棹(zhao):桨,文中代指船。‎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则 寄 其 趣 于 烟 波 洲 岛 之 间 ‎【参考答案】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之间 ‎【试题解析】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的技巧和方法很多,简言之,不破句,即不破坏句子意思表达的结构。如“寄其趣”是一个动宾短语,“于烟波洲岛之间”是一个介宾短语,不宜断开。‎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若小舟然                      然: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      计: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泊于玉笥之下                泊:____________________‎ ‎(4)纳烟云日月之伟观              观: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 ‎【参考答案】(1)……的样子  (2)想着、盘算着  (3)停泊  (4)景象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词义的理解。字词解释重在积累,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类比分析,注意词义的变化(尤其是特殊用法,如古今异义、通假、活用等)。一般来说,仔细分析句子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解释。如,“泊于玉笥之下”是一个动补结构,“泊”必须是动词(解释为“停泊”);“烟云日月之伟观”前面的“之”可 解释为助词“的”,因此,“观”必然是名次;“自计”是主谓结构,所以“计”是谓语动词,可参考“计之曰”(《黔之驴》);“然”在“若……然”的句式中基本都是“……的样子”。‎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思。(3分)‎ 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 ‎【参考答案】(既然)这样,你怎么能知道这小屋就不是烟艇呢?‎ ‎【试题解析】句子翻译要求“信、达、雅”,即准确、流畅、优美。要结合语境准确把握关键字词的含义和句式特点(有时体现在标点符号上),直译为主,必要时添上句子在原来的语境中省去的内容。“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一句中“安”“果”“非”几个字比较重要,同时,句子用的是感叹号,是一个有着否定句句式、反问语气得感叹句。‎ ‎11.请用原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第①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代了小屋得名的缘由。(2分)‎ ‎【参考答案】甚隘而深  若小舟然 ‎【试题解析】用原文内容填空考查的是文言文理解,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根据“名之曰烟艇”可判定。‎ ‎(2)第②节“穷达异矣”中“穷”指“___________”,“达”指“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一叶之舟、万钟之禄 ‎【试题解析】《孟子·尽心上·忘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往往指不得志、仕途不通,“达”往往指得志、仕途通达。因为要求“用原文内容回答”,在“万钟之禄,与一叶之舟,穷达异矣”句中,可分别用“一叶之舟”“万钟之禄”指代。‎ ‎12.请谈谈你从下面两句中读出的弦外之音。(4分)[来源:学科网]‎ ‎(1)醉则散发扣舷为吴歌,顾不乐哉!‎ ‎(2)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 ‎【参考答案】(1)作者描写自己醉乐的自由状态,其实是内心痛苦不平和怀才不遇而无奈的感叹。(2)浪迹江湖的意念使作者的心胸变得浩大空阔,足以容纳云霞日月的伟丽胜景,能够包揽雷霆风雨的奇异变幻。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之悲。‎ ‎【试题解析】“醉则散发扣舷为吴歌,顾不乐哉!”表面上写的是“醉”与“乐”,但陆游的“乐”必不仅在此,他的“乐”主要还是“铁马冰河”、收复失地,因此他的“醉”必不仅因为“酒”,“扣舷为吴歌”实为愤慨。因此,也可想见第二句旷达胸襟的深层无奈。‎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一16题。(17分)‎ 大自然是上帝的互联网 周国平 ‎①计 算机和无线传播技术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人类的生活。今天,几乎人人随身携带手机,随时通过互联网获取和转 发海量信息,也发送自己对一切事情的主张和每一分钟的心情。互联网占据了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虽然距今不久,却仿佛已是遥远的过去了。‎ ‎②我突然想,上帝也有它的互联网,就是大自然。可是,自从人类的互联网兴旺发达后,人们就很少去上上帝的互联网了。‎ ‎③大自然是上帝的互联网,上帝一直在通过它向人类传递丰富的信息。我们祖先中心智敏锐的人,是善于接收这些信息的。释迦牟尼、摩西、耶稣接收到了信息,于是人类有了宗教;苏格拉底、柏拉图、老子、孔子接收到了信息,于是人类有了哲学;荷马、莎士比亚、李白、苏东坡接收到了信息,于是人类有了文学。[来源:学,科,网]‎ ‎④天生万物,人是万物之灵。然而,人的灵魂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大自然的灵气的凝聚,它必须和万物保持天然的联系,那凝聚的灵气才不会飘散和枯竭。不在高原上、大海边、森林里住几个月,我们不会懂得什么是神圣。不曾独自一人在空旷处仰望星空,我们会误以为哲学只是晦涩的学术。因为看不见壮丽的山川和辽阔的草原,我们就常在富人的散发着铜臭的庭院里寻找美。‎ ‎⑤你今天上网了吗?一个庸俗的问题。我问的是,你有多久没上上帝的互联网?如果你只是沉溺于人类的互联网,就永远接收不到一切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在人类的互联网上,许多人是在用眼睛、耳朵、食指、无聊的好奇心和偷窥欲上网,接收到的是过眼烟云的新闻、八卦和凡人琐事。在大自然中,你的灵魂苏醒了,和天地万物交谈,你有了哲学家的头脑,你有了诗人的心灵,你的灵魂中充溢着造物主的感情。‎ ‎⑥爱默生说:科学的动机原本是要拓展人类生活的空间,从而能够与世间万象心心相印,而现在却走上了相反的方向。他以博物学家为例打比方说:博物学家把蛇类和蜥蜴装进了他的药瓶,而科学也如此对待他,把他装进了一只瓶内。互联网是个好东西,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然而,倘若我们用人类的互联网排挤掉上帝的互联网,其结果就是我们都被装进了一只瓶内——也就是说,被装进了一只手机内。请想一想,不论手机里传播着多少信息,和大自然相比,它不是一只小小的瓶又是什么呢?‎ ‎(选自《新读写》,有删改)‎ ‎13.阅读全文,请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3分)‎ ‎【参考答案】大自然是上帝的互联网,人类应亲近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取信息。‎ ‎【试题解析】作者提醒我们在上互联网的同时,千万别忘了还要上“上帝的互联网”(也就是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否则,就如同作茧自缚,把自己装进了一个“小小的瓶”里,“永远接收不到一切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特别提醒,论点一般应为肯定陈述句。‎ ‎14.第③节末尾使用了句号,有人认为此处最好用省略号,你认为该使用哪一种标点符号?请简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使用省略号。本段论述心智敏锐的人善于接收大自然的信息。作者以人类拥有宗教、哲学和文学为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实际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用省略号更好。‎ ‎【试题解析】“我们祖先中心智敏锐的人,是善于接收这些信息的。”接着作者列举了几个先贤,自然不应该用句号,因为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 ‎15.请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文末画线句。(4分)‎ ‎【参考答案】运用了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大自然的信息远远多于手机传播的信息,引导人们应该亲近大自然,用反问的句式作结,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试题解析】“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自然要先找修辞方法:“和大自然相比,它……”——对比,“它不是一只小小的瓶又是什么呢?”——‎ 反问。对比和反问各起什么作用?结合对比和反问各自的特点,便可以“赏析”划线句了。‎ ‎1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说“上帝的互联网”与“人类的互联网”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再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感悟。(6分)‎ 我问的是,你有多久没上上帝的互联网了?如果你只是沉湎于人类的互联网,就永远接收不到一切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 ‎【参考答案】上帝的互联网是指上帝通过大自然传递信息,大自然是上帝的互联网;人类的互联网是现实生活中的互联网,是通过手机等媒介接收信息。上帝的互联网使人亲近自然,获得精神生命,人类的互联网接收到的是过眼烟云的新闻、八卦和凡人琐事。人类要亲近自然,从大自然的怀抱中获取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试题解析】把握词句含义要注意结合上下文,单看“下面这段文字”,是难以准确答出两个“互联网”的含义的。“理解与感悟”自然要求我们比较这两个“网”,要反映作者的观点,毕竟这是一篇议论文。同时,谈“理解与感悟”时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22分)‎ 大  印  象 刘建超 ‎①老 街把给人画像的营生称作印象。‎ ‎②老街,能把画像这门手艺做得精绝的是八角楼下的大印 象。遇到个急事,有人会拿着照片,找到大印象的店里,说给印象一张。大印象便按照顾客的要求,把照片上的人像放大绘到纸版上,装裱好,保证和照片上的人物表情一模一样。‎ ‎③去老街找大印象,老街人都会告诉你,大印象啊,好找。去八角楼,宽脸,短眉,眼睛不大,特有精神。‎ ‎④大印象不只是活儿做得好,为人也正直实诚。大石桥段家老爷子意外去世,家人没有找到老人遗照,便找到大印象,央求去家里给老爷子画像。做印象生意的,极少上门给人画像,用照片印象,可借技术工具帮助,登门画像却全凭手上功夫,况且给故去的人画像,是晦气生意。但大印象二话没说,收拾起家什就到了段家。大印象对躺在棺木中的段老爷子鞠了三个躬,支起画板开始下笔。正是三伏天,屋内闷热,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大印象连续八个小时不吃不喝,在灵棚搭建起前,画完了肖像。大印象谢绝了段家的优厚酬金,说能给老爷子画像也是有缘啊,算我送了老爷子一程。‎ ‎⑤老街有个环卫工人,大家都称他韦老头。他每天推着架子车,沿街清理垃圾。韦老头闲时,爱坐在大印象店前,吸着烟,看大印象画像,拉扯些家长里短。韦老头吧嗒吧嗒地吐着烟雾,也不管埋头做着活计的大印象听没听,自己只管说。说他和老婆的恩恩怨怨,说因为他没有照顾好妮子,十二岁的妮子溺水死了,老婆子也离家走了。我那妮子啊,长得可带劲了,瓜子脸,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笑起来,俩酒窝,学习好着哩。都怨我,都怨我啊。韦老头过足了烟瘾,也叨叨够了,拿起扫把仔细地将店铺前清理干净,推着车子走了。韦老头退休那天早晨,去找大印象道别,大印象的店铺没开门,门上挂着一幅女孩的画像,瓜子脸,大眼睛,双眼皮,长睫毛,俩酒窝,天啊,这是我妮子,是我妮子啊。韦老头把画像搂在怀里,老泪如珠,对着大印象的店铺拜了又拜。‎ ‎⑥生意清闲的时候,大印象端着一杯茶,眯缝着一双小眼看来来往往的行人。有人说 大印象的本事是过目不忘。曾经有人打赌,带着四个男女在大印象眼前过了一趟,让他把这四个男女画下来。他眯缝着眼,一杯茶的工夫,画像就出来了。四个男女瞪着惊讶的眼睛,各自拿着画像离去。‎ ‎⑦‎ 那年冬天,流窜盗窃团伙到了老街一带,警察通知商家注意防范。没几天,老街的一家珠宝店失窃。警察走访时,大印象拿出了几张画像,说这几个人在老街转悠几天了。警察按图索骥,果然抓获了三名盗窃嫌疑人,只是让团伙的头子逃脱了。老街人把大印象画像擒贼的事都传神乎了。原想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没曾想,春节前夕,逃跑的盗窃团伙头子竟然又潜回了老街。节前商家生意旺,店铺关门也晚。天擦黑,大印象起身去关门,一个黑衣人裹着寒气闯入店里,反手扣上门。大印象正疑惑,一把冰冷的匕首抵住他的咽喉。大印象即刻明白了怎么回事,平静地坐到椅子上。黑衣人匕首向上一划,大印象两眼模糊。‎ ‎⑧翌日,正在饭馆里喝酒的黑衣人,被警察逮个正着。黑衣人挣扎着又哭又嚷,说警察冤枉人。被带到派出所后,黑衣人忽然安静了,他看到案桌上一张用血绘出来的画像,画像上的人分明就是自己啊。黑衣人瘫倒在案桌前。‎ ‎⑨大印象眼睛致伤,不能再给人画像了。‎ ‎⑩老街人提起大印象 还是那句话:大印象啊,宽脸,短眉,眼睛不大,特有精神。‎ ‎(选自《广西文学》,有删改)‎ ‎17.浏览全文,依次概括有关大印象的四件事。(4分)‎ ‎【参考答案】①大印象上门为大石桥段家老爷子画遗像,谢绝了段家的优厚酬金。②在环卫工人韦老头退休时,为他溺水死去的女儿妮子画了一幅像。③四个男女在大印象眼前过了一趟,大印象便把他们画了出来。④大印象用画像帮助警察破了案,但自己的眼睛被歹徒所伤。‎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内容一般先找出或划分事件段落(题目要求四件事,应该有四大部分),再提炼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语言表达上一般以主人公作为陈述对象),最后看看有没有字数要求,当然简洁、明确是语言表达得重要标准。本文层次清晰、事件“分明”,不再赘述。‎ ‎18.体会第④节画线句“大印象不只是活儿做得好,为人也正直实诚”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大印象不只是活儿做得好”,承接上文大印象“把画像这门手艺做得精绝”等,同时用“为人也正直实诚”启下,引出下文对大印象“正直实诚”美好品质的叙写。‎ ‎【试题解析】一个句子主要用两大作用: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本题只考查“结构上的作用”, 那就要看它在“结构”中的哪一个环节,即哪一个位置、哪一个段落,因为,在开头、文中、文尾的作用是不一致的。“大印象不只是活儿做得好,为人也正直实诚”在第④节中,段落上前三后六,自然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因为要“体会”一下,自然应该分析一下“承了什么‘上’”,有“启了哪些‘下’”。‎ ‎19.本文第⑤节用较多笔墨写韦老头是否合适?请简要说说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写韦老头的目的是为下文大印象为他溺死的女儿妮子画像做铺垫,从侧面衬托大印象为人的正直实诚。‎ ‎【试题解析】本题不是考查“为什么要写韦老头”,而是“为什么要用较多笔墨写韦老头”。实则因为韦老头的女儿早已溺亡,所以,“用较多笔墨写韦老头”可以更自然、更清晰地交代韦老头的女儿的外貌特征。大印象正是从韦老头的絮絮叨叨中准确把握了人物特征,并给韦老头的女儿画了一幅惟妙惟肖的画像。作用:①可以更自然、更清晰地交代韦老头的女儿的外貌特征,②为下文大印象为韦老头溺死的女儿妮子画像做铺垫,③更好地突出了大印象的技艺精湛,④也更巧妙地衬托了大印象为人的正直实诚。‎ ‎20.请将本文第③节和第⑩节对大印象的两处外貌描写与下面对于勒的两处外貌描写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在描写内容与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6分)‎ ‎(1)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2)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 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参考答案】从描写内容上看,本文第③节和第⑩‎ 节对大印象的两处外貌描写突出了大印象的脸部特征,刻画了他的眼睛,突出了“特有精神”;而对于勒的描写不但突出了脸上和手上的皱纹,而且强调了他的愁苦和不堪。从情感上看,本文的外貌描写写出了人们对大印象的印象深刻,表现了人们对大印象的喜爱和敬意;而从对于勒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生活的艰辛,写出了作者对人物的同情和对“我”父母亲的不满。‎ ‎【试题解析】从“描写内容和情感表达上”找“不同点”。“描写内容”就是描写的对象及其特征等,人物不同,这些方面的内容往往是不同的。如写于勒,就抓住他的“手”和“脸”,“手”是“满是皱痕”,“脸”是“满脸皱纹”“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写他的“狼狈不堪”。至于“情感表达”嘛,则需要我们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 ‎21.大印象把画像手艺做得精绝,南通人传承悠久的民间工艺,把蓝印花布、板鹞风筝等做到极致,南通仿真绣更是五度成为国礼。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5分)‎ ‎【参考答案】大印象把画像手艺做得精绝与他的人品是分不开的,要想技艺精湛,做人很重要。我们也要做“正直实诚”的人,在磨炼中提升水平,将南通悠久的民间工艺和“工匠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试题解析】“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启示”已经规定或提供了答题的思路和内容。大印象手艺精绝,……“南通仿真绣更是五度成为国礼”。有什么“启示”呢?关键是“南通人……国礼”一句起什么作用呢?于是,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大印象手艺精绝,为人正直实诚。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和工艺水平,将南通悠久的民间工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世间万物,彼此分享,将生命千丝万缕地关联。高山流水,春华秋实,我们分享自然的馈赠;诗书礼乐,衣食住行,我们分享人类文明,至爱亲情。‎ 分享与成长一路相伴。分享知识、见解、体验,激活思维,启迪了智慧;分享美食、雅趣、乐事,升华情谊,斑斓了岁月。分享是爱的给予式,令幸福加倍,痛楚减半,还原了生命原本的亮丽。‎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试题解析】审题上,“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要求“分享”的是“成长”过程中的某一次或某几次“分享”。因为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所以,我们要注意与谁“分享”,尤其是“分享”了什么(其实是“分”了什么,又“享”了什么),是什么为“成长”“添一抹亮色”,因此构思与写作的重点不在于“分”,而在于“享”,在于“成长”与“亮色”。‎ ‎ ‎ 南通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23分)‎ 阅读下面一 段文字,完成1-4题。(14分)‎ 敬畏经典,我们以丰厚的素养zīrùn灵魂;敬畏传统,我们以独特的文化yì lì东方;敬畏科技,我们以创新的姿态yōng bào未来;敬畏自然,我们以深刻的感悟积淀人生……通过心怀敬畏,使智慧的品质得以提升。心怀敬畏,不能只是   A   (高谈阔论/谈笑风生);心怀敬畏,梦想才能飞得更加高远。‎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 ‎ ‎ ‎ ‎ ‎ ‎ ‎ ‎ ‎ ‎ ‎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的短语是                ‎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                                                                                ‎ ‎4.文华中学九(1)班开展“阅读者•走进《水浒传》”专题学习活动。(8分)‎ 活动一:合作交流(3分)‎ 小文同学在小组内介绍故事情节时说:当宋江等人上山遭到王伦拒绝时,林冲忍无可忍,奋起火并王伦,扶宋江坐了第一把交椅。‎ 你在倾听后,委婉指出小文同学的错误:                                           ‎ 活动二:组内辩论(3分)‎ 针对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正方观点:林冲是<水浒传》中反抗精神最彻底的人。反方观点:林冲不是反抗精神最彻底的人。你赞同哪方观点?请结合具体情节阐述理由。‎ ‎                                                                ‎ 活动三:成果展示(2分)‎ 编辑一份“水浒人物谈”专题手抄报,请分别用四字短语写出两个栏目名称。‎ ‎                                           ‎ ‎5.用课文原句填空。(9分)‎ ‎(1)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 ‎(2)老骥伏枥,                  。     (曹操《龟虽寿》)‎ ‎(3)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 《饮酒》)‎ ‎(4)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七律•长征》)‎ ‎(6)王维《使至塞上》中“                 ,            ”描绘了古丝绸之路上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             ”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福。‎ 二(6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6.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首词描会的是       ‎ ‎    (填写节日名称)的场景。(2分)‎ ‎7.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你认为有道理吗?请主说理由。 (4分)‎ 答: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崇明老人记 ‎[请]陆陇其 ‎①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 而共养父母焉。‎ ‎②伯仲叔季②,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日:“‎ 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日:“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乃以一餐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④献寿。率⑤以为常。‎ ‎③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⑥。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老人胜,辄踊跃归。亦率以为常。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 ‎【注】①鬻(yu):卖。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③率(lǜ):文中指频次。④称觞(shāng):举杯。⑤率(shuài):大致,一般。⑥樗蒲(chū pú):古代一种游戏。‎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遂 同 居 而 共 养 父 母 焉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及四子长         (         )‎ ‎(2)方得侍奉颜色     (         )‎ ‎(3)则明日蚤餐季     (         )‎ ‎(4)老人每食毕       (         )‎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译文:                 ‎ ‎11. 文中两次写到“率以为常”,请依次分别概括所指的两件事。(4分)‎ ‎(1)第②节中“率以为常”指                                                   ‎ ‎(2)第③节中“率以为常”指                                                   ‎ ‎1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崇明老人的子女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中华美德。(4分)‎ ‎ 答:                                                    ‎ ‎(三)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16题。(17分)‎ ‎【A】记者专访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秘书长杨宇光(节选)‎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天舟一号。‎ 杨宇光: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它总长1Q..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约13吨,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其有效载荷比例在目前所有的货运飞船中是最高的。‎ ‎【B】消息 《天舟天宫顺利对接》(节选)‎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据了解,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天舟一号,它的上行载货比、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综合能力比肩甚至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快递货物经济实惠。此次与天官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来源:Zxxk.Com]‎ ‎【C】天舟一号瘦身记 ‎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近我承接了一项艰巨又光荣的任务,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②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 ‎③减过肥的人都知道,腰部的赘肉是很难减下去的。而我的腰部是一个个连接框,为了将我高大的身躯牢固连接 ,这些连接框原先做得很厚实,显得臃肿。因此,教练决定第一步就要帮我减腰部赘肉。‎ ‎④经过多次试验,教练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保留结构受力部分,去除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重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丝毫没有影响腰部的结实程度。[来源:学科网]‎ ‎⑤我的教练十分严格,不仅不放过肉眼可见的腰部赘肉,连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我的外部是一种壁板结构,壁板连接完成后,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装货物的肚子了。虽然壁板厚度只有不到3毫米,但是在教练看来,依然有减重的空间。他们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切削速度等参数,尽量使壁板厚度贴近设计人员给出的公差下限。通过去除“皮下脂肪”,尽可能让壁 板变薄。由于壁板面积很大,即使去除A4纸那样薄的一层“脂肪”,整舱的重量也会下降很多。这不,我的体重因此又减少了30千克左右。‎ ‎⑥为了装更多的货物,设计人员用货架将我的肚子分成了许多区域。我的教练连这些货架也没放过,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货架面板”——仪器板,使用的是铝合金蜂窝板;“货架框架”——立梁,使用的是碳纤维材料。每一项改进都运用了先进而复杂的制造工艺。为此,研制人员采用了“无应力”装配的方式,保证了货架装配误差不超过2毫米。这些“锻炼”让我的肌肉又轻又强壮,我的瘦身计划圆满完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阅读材料【B】,说说天舟一号要完成哪些任务。(3分)‎ 答:                                                                            ‎ ‎14.材料【A】【C】都介绍了天舟一号,它们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答:                                                                           ‎ ‎15 .阅读材料【C】,回答下面问题。(6分)‎ ‎(1)有人认为第⑤节画线句多余,应删去。你赞同吗?请简述理由。(3分)‎ 答:                                                                                    ‎ ‎(2)科研人员采用哪些方法为“快递小哥”“瘦身”?(3分)‎ 答:                                    ‎ ‎16.阅读三则材料,谈谈你从中领悟到的科学精神。(4分)‎ 答: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22分)‎ 魔  季 张晓风 ‎⑴我沿着革坡往山上走,春草已经长得很浓了。唉,春天老是这样的,一开头,总惯于把自己藏在峭寒和细雨的后面。等真正一揭了纱,却又谦逊地为我们延来了长夏。‎ ‎⑵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有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我慢慢走着,绿在我里,我在绿里。‎ ‎⑶那边,清澈的山涧流着,许多浅紫、嫩黄的花瓣上下飘浮,像什么呢?我似乎曾经想画过这样一张画——只是,我为什么如此想画呢?是不是因为我的心底也正流着这样一带涧水呢?‎ ‎⑷我们已把窗外的世界遗忘得太久了,我们总喜欢过着四面混凝土的生活。我们久已不能想象那些溪畔草地上执竿的牧羊人,以及他们仅避风雨的帐棚。我们同样也久已不能想象那些在垄亩间荷锄的庄稼人,以及他们只足容膝的茅屋。我们不知道脚心触到青草时的恬适,我们不晓得鼻腔遇到花香时的兴奋。真的,我们是怎么会疾驰得那么厉害的!‎ ‎⑸忽然,走来一个小女孩。如果不是我曾看过她,在这样薄雾未散尽、阳光诡谲闪烁的时分,我真要把她当作,一个小精灵呢!她慢慢地走着,好一个小山居者,连步履也都出奇地舒缓了。她有一种天生的属于山野的纯朴气质,使我不自已地。想逗她说几句话。‎ ‎⑹ “你怎么不上学呢?凯凯。”‎ ‎⑺ “老师说,今天不上学。”她慢条斯理地说,“老师说,今天是春天,不用上学。”‎ ‎⑻啊,春天!噢!我想她说的该是春假,但这又是多么美的语误啊!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去念一册册的山,一行行的水。去速记风的演讲,又数骤云的变化。春天春天,春天来的时候我们真该学一学鸟儿,站在最高的枝柯上,抖开翅膀来,晒晒我们潮湿已久的羽毛。‎ ‎⑼那小小的红衣山居者好奇地望着我,稍微带着一些打趣的神情。‎ ‎⑽我想跟她说些话,却又不知道该讲些什么。终于没有说——我想所有我能教她的,大概春天都已经教过她了。‎ ‎⑾慢慢地,她俯下身去,探手入溪。花瓣便从她的指间闲散地流开去,她的颊边忽然漾开一种奇异的微笑,简单的、欢欣的、却又是不可捉摸的笑。我又忍不住叫了她一声——我实在仍然怀疑她是笔记小说里的青衣小童。我轻轻地摸着她头上的蝴蝶结。‎ ‎⑿ “凯凯。”‎ ‎⒀ “嗯?”‎ ‎⒁ “你在干什么?”‎ ‎⒂ “我?”她踌躇了一下,茫然地说,“我没干什么呀!”‎ ‎⒃多色的花瓣仍然在多声的涧水中淌过,在她肥肥白白的小手旁边乱旋。忽然,她把手一握,小拳头里握着几片花瓣。她高兴地站起身来,将花瓣往小红裙里一兜,便哼着不成腔的调儿走开了。‎ ‎⒄我的心像是被什么击了一下,她是谁呢?是小凯凯吗?还是春花的精灵呢?抑或,是多年前那个我自己的重现呢?在江南的那个环山的小城里,不也住过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吗?在春天的时候她不是也爱坐在矮矮的断墙上,望着远远的蓝天而沉思吗?她不是也爱去采花吗?爬在树上,弄得满头满脸的都是乱扑扑的桃花瓣儿。等回到家,又总被母亲从衣 领里抖出一大把柔柔嫩嫩的粉红。啊,那个孩子呢?那个躺在小溪边打滚,直揉得小裙子上全是草汁的孩子呢?她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⒅啊,春天多叫入迷惘啊!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谁负责管理这最初的一季呢?他想来应该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家了,当他的神笔一挥,整个地球便美妙 地缩小了,缩成了一束花球,缩成了一方小小的音乐匣子。他把光与色给了世界,把爱与笑给了人类。啊,春天,这样的魔季!‎ ‎(选自《张晓风自选集》,有删改)‎ ‎17.阅读全文,概括文中实写的两幅主要画面。(4分)‎ 答:             ‎ ‎18.请为第②节中加点词写一段赏析性批注。(4分)‎ 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 批注:                    ‎ ‎19.结合语境,理解第⑧节画线句的深刻含意。(3分)‎ 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 答:             ‎ ‎20.文章标题为“魔季”,为什么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个小女孩?(5分)‎ 答:            ‎ ‎21.第⑥‎ 节用了十个问号,可是读起来一点也不显得单调,反而别有韵味。仔细阅读这节文字,说说这样表达的作用,并分析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6分)‎ 答:           ‎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22.作文(60分)‎ 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 ‎ 南通市2017年中考语文参考答案 ‎1.滋润  屹立  拥抱  【解析】此题考查汉字的书写。完成时,要看清拼音,联系上下文明确是哪一个词语,不要写成同声词。‎ ‎2.高谈阔论【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完成时,要明确词语的含义,并看它在上下文中使用是否适合。‎ ‎3.句子缺少主语;可在“通过”前加上“我们”,或删除“通过”。 【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修改。“使”是一个使令性动词,所以前面必须有一个主语,而“通过”是介词,不能作主语。这个病句犯了成分残缺的错误。‎ ‎4.活动一:示例:宋江和王伦没打起来,晁盖先要跟他打了。 ‎ 活动二:示例:我赞同正方观点。因为林冲经历了妻子被调戏, 误闯白虎堂,发配充军被暗杀等一系列情节,真正看清了朝廷的腐败和黑暗。因此对朝廷招安最不会妥协。‎ 活动三:示例:人物性格人物小传【解析】此题考查名著阅读。活动一考查对<水浒传》情节的了解。上山被王伦拒绝的是晁盖,不是宋江。完成时,要注意题干中要求的“委婉”指出错误。活动二考查对人物相关情节与性格的分析,完成时要注意结合具体情节阐述。活动三考查取栏目名,要注意用四字短语。‎ ‎5.(1)地利不如人和(2)志在千里(3)悠然见南山(4)小桥流水人家(5)红军不怕远征难(6)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积累,解答时注意上下句之间的衔接,并结合括号内的作家作品解答。注意书写的正确和规范。‎ ‎6.端午【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把握。题目是“竞渡”,契合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深深杨柳”也说明树荫浓密,暗示着夏季。‎ ‎7.(1)有道理,“冲”比“飞”好。“冲”字更能表现出在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气势冲天,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气概,照应题目“竞渡”中的“竞”字,也照应下文的“惊退万人争战气”的“争”字,更加地生动形象有气势。 【解析】此题考查对字词的赏析能力。首先要能辨别两字之间不同的表现力,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把两个字分别放在上下文中去体味推敲,看哪个字更能符合全诗豪迈有气势的意境。‎ ‎8.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解析】“遂”是发语词,发语词后面要停顿;“而”前面往往要停顿。‎ ‎9.(1)等到……的时候(2)才(3)第二天(4)完,完毕  【解析】这四个字的解释皆出自课本,要求熟记课本中重点字词解释。在此基础上再联系上下文活学活用。‎ ‎10.橱中的钱少了,那么他的儿子就偷偷地补上缺的钱串,不让老人知道。 【解析】翻译句子要在把握句子大意的基础上,紧扣关键词的解释。比如“则”“潜”等,做到字字落实不扣分。‎ ‎11.(1)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  (2)四子让老人不缺钱花,老有所乐。  【解析】第(1)处概括可用第②节的中心句“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扣住一个“养”字。第(2)处的概括扣住一个“乐”字。‎ ‎12.(1)能自立(2)兄弟和睦(3)曲尽孝道(4)用心使老人快乐【解析】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可用文章原文直接作答,不能直接作答的就紧扣文本进行提炼概括。‎ ‎【参考译文】‎ 崇明县有一位姓吴的老人,已经九十九岁了,他的妻子也已九十七岁。老人生了四个儿子,年轻时家里穷,把这些儿子卖了后才能养活自己,于是四个儿子都成了富户家里的奴仆。等到四个儿子长大,都能独立了,各人就都自己赎身娶妻成家,于是一大家人又共同扶养父母亲了。‎ 兄弟几个有五阃门店,每个儿子一个店铺,中间留出一间,作为一家人出入的地方。四子赡养父母,百般孝敬。开始准备每家过一个月,按顺序轮转,他的媳妇们说:“父母都老了,如果一个月一家的话,那么要过三个月后,我们才能侍奉老人,太久了。”准备每天去一家,再按顺序轮流,媳妇们又说:“父母年纪大了,如果一天去一家,要过三天才能侍奉老人,也还是太长了。”于是以一餐为标准,如果早餐在大儿子家,那么午餐在二儿子家,晚餐 就在三儿子家,明天早餐就在四儿子家,这样轮流。如果碰上逢五或十,四个儿子就在中堂聚餐,父母朝南坐,东边是四个儿子和孙子们,西边是媳妇和孙媳妇们。都按辈分坐好,按照次序斟酒祝寿,大概都是这样的。‎ 在老人饮食地方的后面,放一个壁橱,壁橱里每家各放一串五十文的钱。老人吃罢了饭,手反过去在壁橱里随便拿一串钱,就捌街上去游玩,买些水果糕饼吃。壁橱中的钱少了,儿子们就偷偷补上缺的钱串,不让老人知道。有时,老人到朋友家去下棋,或赌钱,四个儿子知道了,便派人悄悄拿了二三百文钱,放在老人所游玩的人家,并且告诉那人家,假装输给了老人,老人自己也不知道。老人胜后,常常很快乐地回来,这样也成了习惯了。大概有几十年没有变更过。‎ ‎13.(1)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实验。(2)空间应用实验。(3)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实验。  【解析】尽量用原文作答,直接提取更准确高效。‎ ‎14.【A】的语言特点是朴实无华,多用数字,表达效果是更准确更科学。【C】的语言生动形象,多用比喻拟人,表达效果是不枯燥,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吸引人去阅读,通俗易懂。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文语言的两大特点以及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一般说明文和文艺说明文(即科学小品)之间的不同是我们说明文学习的一个重点。‎ ‎15.(1)不赞同。这句话的存在,起到了以下几点作用:①在文章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段落之间的衔接更紧凑。②在文章内容上,它提示了本段下文要说明的对象是“皮下脂肪”,指的是壁板的厚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俗易懂。③同时赞扬了科研人员严格、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所以不能删去。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的作用。一般来说,句子的作用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结构上的作用;(2)内容上的作用;(3)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 ‎(2)①将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重量降低到原来的一半,但不影响结实程度。②严格控锚加工温度、切削速度等参数,使壁板厚度尽量贴近设计人员给我的公差下限,使体重再次30千克左右。③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④采用了“无应力”装配的方式,保证了货架装配误差不超过2毫米。  【解析】此题考查的提取信息的能力,可直接在原文中进行筛选提炼,找到每段的说明对象和中心句,加以提 炼概括。‎ ‎16.略。‎ ‎17.(1)绿色的谷和清澈涧水里的花瓣。(2)我与小山居者凯凯相遇的画面。 【解析】这题考查概括文本的能力,注意审题,要求概括的是实写的画面,一个是大自然的画面,一个是人在自然中的画面。‎ ‎18.“清瘦”‎ 这里用来形容去年的秋天,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山之萧瑟景象,从而反衬出春天山上的丰盛之美。“退潮”这里是写白绒绒的芦花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时芦花繁茂和美丽,像白色的浪花一般,而到了春天,满山是绿色,通过这样的颜色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解析】这题考查的是对修辞的赏析能力。结合上下文理解修辞在这里所起到的表达效果即可。‎ ‎19.春天的时候我们人类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  【解析】这题考查的是句子的含义。通过联系上下文把握句子里比喻词的深层含义。“另一所学校”在文中指的是大自然。‎ ‎20.(1)通过小女孩凯凯对春的反应和大自然景物的照应来衬托出春的美妙。(2)通过小女孩的话,自然引出作者的观点“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3)小女孩的纯朴快乐就像春天一样美好。(4)小女孩的年纪就正处在人生中的春天。(5)小女孩让作者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春天的故事。 【解析】解答这个题目,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来回答,理解小女孩和景物之间的关系,小女孩和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小女孩自身的象征含义。‎ ‎21.(1)运用了多个疑问句和反问句。多个疑问句连用表现了作者联想的过程,构成了悬念,使读者被带领吸引着往下读,引出了下文写童年自己,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2)紧接着是几个反问句,回忆了童年对自己春天的生活,非常强烈地表达了对江南的怀念,对童年的追忆,对母亲的爱。(3)最后又是两个疑问句,表现了作者对童年不再的怅然若失之情。  【解析】十个问句,较多,可以根据内容和情感的不同进行划分,逐个解答,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去条分缕析,就会漏掉要点失分。‎ ‎22.略【解析】题目中“我的”这一限定性词语限制了文章必须要写自己,规定了叙述人称是第一人称,要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舞台”有两层含义。一是真实的舞台,即提供演出的平台。二是它的引申义,即展露身手,展示才华的地方。写的时候要注意重点突出自己的成长,关注细节,进行刻画和描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