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MB
  • 2021-11-10 发布

部编版中考历史复习_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明朝君权的加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中考历史复习_蒙古的兴起 与元朝的建立+明朝君权的加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卷--附详细参考答案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不属于隋、元两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国家统一 B.都开凿过运河 C.都创设过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D.都属于短暂而繁荣的王朝 2、元朝时期松江农家妇女黄道婆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棉纺织业 D.印刷术 3、下列图 1、图 2、图 3 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 3 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4、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忽必烈 B.成吉思汗 C.渥巴锡 D.阿保机 5、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 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 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A.阿骨打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6、某王朝疆域空前辽阔,始设“十省分天下之治”。这个王朝应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7、西藏成为国家正式行政区,由中央政府对其任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是在 A.两汉时期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8、与下图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统一蒙古 B.统一全国 C.建立元朝 D.统一女真 9、元朝对台湾进行管辖的行政机构是: 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福建省 D.市舶司 10、“起朔漠,并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逐天下,合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 的是哪个王朝的兴起( ) A.唐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辽阔。为 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内阁制 D.行省制 1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3、元朝时,有位粮商从杭州收集到一批大米,欲通过海路运往大都销售,途中不可能经过 A.刘家港 B.会通河 C.直沽 D.通惠河 14、下图中人物的主要贡献是 A.反抗辽的压迫 B.灭西夏、金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D.定国号元,统一全国 15、我们可爱的家乡威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如果回到了元朝,它属于哪一机构管 A.辽阳行省 B.山东行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 16、“有的事件是正义的,但却可能不具备进步意义。”下列哪一项与此相符? A.文天祥抗元 B.元朝开凿运河 C.蒙古灭金 D.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17、少数民族曾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上写下灿烂的篇章。你知道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 是哪一个吗?( ) A.辽 B.金 C.元 D.清 18、下列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书省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B.中书省只管辖大都地区 C.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D.行中书省简称为“行省” 19、“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经过长期融 合而形成的新民族 A.回族 B.维吾尔族 C.苗族 D.土家族 20、“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 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 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唐太宗 B.成吉思汗 C.忽必烈 D.朱元璋 二、填空题() 21、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7 分) 1、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 2、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的灌田工具是 3、北宋司马光编写的 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4、宋代先后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5、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6、明朝中期,__________到浙东沿海抗倭,取得了九战九捷的战绩 7、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22、下图印章是我国古代某朝代中央政府对某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见证,这个边疆地区是 A.台湾 B.海南 C.新疆 D.西藏 23、无锡的______是与抗元英雄文天祥有关的古迹。 24、有人说,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历史。 为加强对地 方控制,元朝实行 ;为强化皇权专制,清朝雍正皇帝设立了 。 25、(20 分)“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一代天骄”是指谁?他分别于什么时候统一了蒙古和建立蒙古汗国?(6 分)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都城在哪里?这个王朝是 在哪一年统一中国的?(6 分) (3)你认为促成当时国家大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 分) 26、 是元朝的政治中心,还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也是元朝的戏剧中心。 27、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与汉蒙等族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即 _______。 28、1271 年, 建立元朝, 1272 年,定都大都;明朝末年,蒙古族 在首领 渥巴锡领导下,冲破重重阻挠,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同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29、元朝通过_________管理西藏,清朝设置____________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30、元朝在中央设置__________________,管理全国的宗教和吐蕃地区的事务;清康熙接见西藏宗教首领 并封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乾隆皇帝颁令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将 选定喇嘛教活佛人选的权力收归中央。 五、问答题() 3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统一于何时?﹙2 分﹚ (2)汉武帝是如何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的?﹙6 分﹚ (3)西汉是怎样加强对新疆(西北地区)的管辖的?(2 分) (4)近年来以“达赖”为首的少数藏独分子企图策划西藏独立,请你用元朝和清朝前期各一件历史史实, 批驳达赖集团的藏独言论。﹙4 分﹚ 32、马可·波罗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请你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家居住了 17 年,他是哪国人?当时中国是哪一个朝代? (2)他后来口述了一本什么书?此书有什么作用? 七、综合题() 33、为了加强统治,历代统治者都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制度,请回答有关问题: (1)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的统治制度是什么?(1 分) (2)商鞅变法时在地方建立_________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1 分) (3)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管理,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元朝行省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 分) 34、观察下面四幅地图,回答问题。 图一 西周形势图 图二 秦朝疆域 图三 西汉初年局部示意图 图四 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图四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地方行政制度(2 分) (2)图一中的地方行政制度的积极作用如何?(1 分) (3)图三中的地方行政制度造成了什么问题,统治者采用了什么方式解决的?(2 分) (4)图四和图二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关系?(1 分) (5)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你得到什么认识?(1 分) 35、(6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 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三 忽必烈即位之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推行重农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君”是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改革的性质。(2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实行这些改革的主要历史作用?(1 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说明忽必烈重视农业的主要表现。(2 分) (4)综合上述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 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 敢南下而牧马……。”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 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哪些信息?(2 分) (2)上图中西北狭长地带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 义?(2 分) (3)依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评价?它创设于哪一朝代?(2 分) (4)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请你列举一项清政府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1 分) 37、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古代各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1 分) (2)唐朝与吐蕃关系友好的两个事例(2 分) (3)辽、西夏、金、元是少数民族政权,两宋政府与它们的关系特点是什么?(3 分) (4)与两宋同时并存的政权有哪些?怎样看待它们之间的政权并存?(5 分) (5)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1 分) (6)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2 分) 38、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写道:“......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 大雕。”据所学知识回答: (1)词里面涉及了哪几位中国封建帝王?(3 分) (2)他们中有一位是少数民族,他是谁?属于哪个民族?(2 分) (3)任选一位帝王说说他的历史功绩。(1 分) 39、【材料一】:“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毛泽东。(13 分)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 (1)结合材料一,写出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名字。(3 分) (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人的功绩。(6 分) (3)根据材料二,写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执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1 分)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方式?(2 分)他被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1 分) 40、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材料二:元末反映草原地区蒙汉民族生活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时期的谚语?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有何变化? (2)材料二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它与元朝统一有何关系? 41、阅读下列材料: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 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 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 40 请回答:①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 ②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③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42、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 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劾纠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徽之事者,则置宣慰 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请回答: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世祖皇帝”指的是谁?(4 分) (2)材料中的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4 分) (3)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它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影响?(4 分) 43、仔细观察《元朝疆域图》( 图在答题卡上)请将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大都; B、琉球 44、材料 ……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依据材料,判断这是对我国古代哪 一制度的评价? 试卷答案 1.D 2.C 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方的行政制度,在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实行行省制度,所以 D 项正确,BCA 错误,属于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 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建立,根据课本即可选出。 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历史上的人物,其中努尔哈赤曾经统一女真,打败明朝,属于基础知识的考 查。 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方行政,题目中的“省”是关键词语,根据所学在元朝时期设立的是行省制度, 所以 C 项正确,其他错误。 7.【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吐 蕃之境”,又在宣政院下设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管理政务和宗教,辖境包括今天的西藏全境、青海 大部、四川一部和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的部分地区。 自此西藏成为中国一个行政区,由中央政 府对其任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本题选 D。 考点: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元朝是我国民族关系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实践 证明,西藏自古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行省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在一定的 历史时期内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天的 省制和县制就是沿用中国古代的制度而来,同学们要细心把握和理解。 8.【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公元 1206 年,在斡难河畔,蒙古 各部首领召开了大会,一致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尊号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BCD 项不 符合题意,本题选 A。 考点: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成吉思汗是一个军事天才,他的军事扩张,推动 了蒙古部族的统一;但是他又过于崇尚武力,在占领大片土地之后大肆屠杀,也没有能够主观的去推动社 会生产力、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而是用游牧部落的模式去统治这些领土,客观上又阻止了社会的发展,同 学们要学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9.B 10.B 11.D 12.B 13.B 14.C 15.C 16.A 17.C 18.B 19.A 20.C 21.1、开元盛世 2、筒车 3、《资治通鉴》4、市舶司 5、回族 6、戚继光 7、驻藏大臣 22.D 23.黄埠墩 24.行省制 军机处 25.(1)铁木真 12 世纪 1206 (6 分) (2)元朝 大都 1279 (6 分) (3)大统一因素:元朝时经济的发展;饱受战乱的人民群众希望统一;几百年来民族间的不断融合;元 朝统治者的不懈努力等。(8 分) 26.大都 27.回族 28.忽必烈 土尔扈特部 29.宣政院、驻藏大臣 30.宣政院、班禅额尔德尼、金瓶掣签制 31.(1)秦(秦朝),公元前 221 年。(2 分) (2)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的爵位,解决王国问题;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统一铸造五 铢钱;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兴儒学教育,加强思想统治。(6 分) (3)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2 分) (4)元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2 分) 清朝建立中央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1727 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后来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 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2 分,答对一点即可) 32.【解析】 试题分析:(1) 马可·波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家居住了 17 年,他是意大利人,当时中国是在元朝统治时 期。 (2) 马可·波罗后来口述了一本书是《马可·波罗游记》,又称《东方见闻录》,此书介绍了东方许多国家 的地理及奇闻异事,让西方人开始了解东方,了解中国,引起了西欧人对中国的向往。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马可·波罗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还要知道,马可·波罗来华,受到了 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让他在元朝做官。马可·波罗在中国做了 17 年官,去过许多大城市。在《东方见 闻录》书中,马可·波罗把当时繁荣富庶的东方向西方人作了生动详细的介绍。该书对西方人追求财富、 在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产生了很大影响。马可·波罗来华属于古代文明之间的和平交流。 33. (1)分封制(1 分) (2)县制(2 分) (3) 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4 分) 34.(1)郡县制、行省制度。 (2)作用: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统治。 (3)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王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4)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5)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分封制在中国古代的消极作用大 于积极作用,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郡县制和行省制度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各民族 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影响深远。(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35.【解析】本题考查的古代的改革,(1)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及其性质(2)考查的是孝文帝改革的意义(3) 根据课本答出忽必烈的重农措施即可(4)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合理即可。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再现, 难度不大。 36.(1)秦朝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巩固边疆(2 分) (2)西域都护的设置。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2 分) (3)行省制度 。元朝 (2 分) (4)确立了册封达赖、班禅制度;设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设置伊犁将军;妥善安置重返祖 国的土尔扈特部等;加强对台湾的管理;雅克萨之战。(1 分,答出其中任意一项即可得分) 37. (1)昭君出塞(或汉元帝将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1 分) (2)7 世纪前期,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8 世纪,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2 分) (3)特点:有战有和,和为主流。(3 分) (4)西夏和金。(2 分) 看待并存:它们之间的并存是国家的一种分裂,不利于统一,但是这种分裂是暂 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3 分) (5)回族 (6)和睦相处,友好交往,和为主流。(2 分) 38.(1)李世民、赵匡胤、铁木真 (2)铁木真,蒙古族 (3)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或宋太祖建立北宋结束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局面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 汗国。 39. (1)李世民(1 分),赵匡胤(1 分),铁木真(1 分) (2)李世民:协助建立唐朝,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2 分) 赵匡胤:建立北宋,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2 分)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2 分) (3)平等,一视同仁(1 分),和亲、册封、赏赐、武力(2 分)(答出两点即可得分)天可汗(1 分)(酌 情扣分,以增加区分度) 40. (1)南宋,(1 分)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2 分) (2)蒙汉两族的差异越来越小,(2 分) 元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3 分) 41. ①行省制度。 ②“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③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用下来。 42. (1)元朝的行省制度。元世祖 (2)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附近地区 (3)有利用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管辖。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元朝 43.从左到右 A、B 44.行省制度。 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卷-- 明朝君权的加强附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 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2、在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请问到明末时,位居第二的是哪一个阶层( ) A.商人 B.知识分子 C.农民 D.手工业者 3、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4、观察《放榜图》,规定科举考试命题的范围在《四书》《五经》之内的是 A.唐朝政府 B.北宋政府 C.元朝政府 D.明朝政府 5、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 1 到图 3 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图 1 (汉)坐而论道 图 2 (宋)站议时政 图 3 (清)跪受笔录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6、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专制统治的加强 C.思想控制的加强 D.文化专制的强化 7、据史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 年),皇帝八天共批阅奏章 1660 份,处理国事 3391 件。皇帝自己也说,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A.废除宰相制 B.大兴文字狱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8、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从本质上反映了 A.皇权统治的加强 B.文化专制的加强 C.思想控制的强化 D.近代化因素萌发 9、“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 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诛杀异己者 C.强化君主专制 D.监控臣民举动 10、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清朝大兴“文字狱”,这些措施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理 解; 0.84) A.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B.防止人民反抗 C.加强思想控制 D.压制知识分子 11、明朝继续推行科举取士制度,同时规定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A.诗赋与算术 B.时务策 C.文学与时政 D.四书五经 12、下列措施中属于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有: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 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③实行八股取士 ④缔结“澶渊之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出 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A.八股取士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4、“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这里“罢丞相”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雍正帝 D.乾隆帝 15、1995 年,江泽民出访欧洲,在同中国驻外使馆同志说话时回忆说起了扬州的一位历史英雄。而“数点 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的楹联就是对他的崇高的民族气节的称赞。“他”是指: A.史可法 B.李庭芝 C.姜才 D.韩世忠 16、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 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③实行八股取士 ④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7、如图,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军机处内景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18、他出生贫苦,给地主放牧牛羊,做过和尚,但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1368 年在应天建立新政权后, 将应天改称为 A.北京 B.西安 C.杭州 D.南京 19、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A.秦朝和隋朝 B.秦朝和清朝 C.秦朝和宋朝 D.秦朝和明朝 20、下列哪项关于八股取士的说法不正确 A.以明清两朝为盛 B.采用八股文的形式写作 C.考试题目取材广泛,涉及诸子百家 D.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发展 二、填空题() 21、1616 年,___________ 称汗,建都赫图阿拉,国号金,史称后金。1635 年, 改女真族名为满 洲,并在 1636 年改国号金为清 。 22、1368 年, 以应天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1421 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 。 23、明朝时期,君主专制逐渐强化,如思想文化方面实行“八股取士”,考试题目只能来自 ;而在政治方 面, 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 五、问答题() 七、综合题() 24、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 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2 分)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2 分)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 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2 分)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 分)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3)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2 分)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 目的是什么?(2 分)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参决。——摘自《史职官志》 (4)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2 分)文中的“帝”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2 分) (5)上述四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 分) 25、【巩固封建统治】(5 分) (1)请列举秦朝、西汉、明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分别是什么?(2 分) (2)清朝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做了很多努力,请从平定叛乱、反抗 外来侵略、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三个方面各列举一例。(3 分) 26、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 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2 分)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 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哪些机构行使宰相的权力? (4 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4 分) (3)材料三记载的官制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2 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界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 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种制度的反映?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唐朝对这一制度是怎样 完善的?(写出一条即可)(3 分) (2)材料一中,唐太宗大力推行的这一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3 分) 28、中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而古都可谓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古都”是西安、,南京、洛 阳、北京。还有“六大古都”“七大古都”“九大古都”的说法。其中,西安、北京可谓其中最著名的代表。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的图一,请写出唐都长安城的突出特点。(1 分)图二是城北大明宫的一座著名宫殿,请写出 它的名称。(1 分) (2)据材料二写出今天的北京在辽代、金代的名称。(2 分)元大都的繁华景象在一位意大利旅行家的什么著 作中有生动的描述?(1 分)到了明代,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哪一位皇帝修建了北京城?(1 分) 29、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 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据此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 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 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 力中心。” 材料三:下图明朝科举考生看榜 材料四: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 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5 分)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5 分)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6 分)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2 分) 30、历史诊所(每题 2 分,共 8 分) 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对话,他们犯了知识性的错误,请你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并在诊所里给他们一一治疗, 好吗? (1)小雪:明朝加强了宰相的权力,明成祖时还设锦衣卫监视臣民。 (2)小飞:1433 年,郑和开始出使西洋,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3)小林:1553 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图 1 (汉)坐而论道 图 2 (宋)站议时政 图 3 (清)跪受笔录 材料二: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怎样的演变趋势?(1 分) (2)、 “天上神仙府,地上宰相家”,丞相位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皇帝威胁最大,丞相制是被谁废除 的?(1 分) (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是哪三省?(1 分) (4)、元朝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首创了什么制度?(1 分) (5)、内阁的设置和军机处“跪受笔录”分别是哪个皇帝的创制?(2 分) 32、(16 分)明朝中期,广州一举人欲赴京赶考。但究竟从内河前往,还是沿海北上,他举棋不定。听说 海边不够太平,考虑再三,终于打定主意,欣然北上。 请回答: ⑴他走的应是哪条路线?为什么?(6 分) ⑵为了时常温习功课,这位举人的书箱里会放哪类书?为什么?(6 分) ⑶你觉得明朝的科举考试有什么危害?(4 分) 33、(11 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请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三 2010 年 1 月 1 日,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在贺词中称,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更好的造福两岸同胞。 (1)材料一中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人物是__(只填序号)。改变自 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__(只填序号)。(2 分) (2)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元朝、明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3 分) (3)材料二是___(人物)的名言(只填序号),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2 分) (4)为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康熙帝作出了哪些努力和斗争?(2 分) (5)结合材料三,展望 21 世纪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看法。(2 分) 34、(14 分)材料一: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比较严格, 不少人从少年考到了白头仍未中进士。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 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 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在哪一个朝代形成的?(1 分)唐朝科举制度有什么变化?(3 分) (2)科举制度对扩大封建统治基础有何作用?(2 分) (3)结合材料二,说明明朝时的科举制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2 分)造成了何种影响?(2 分) (4)明朝改变科举制度和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其相同目的是什么?(2 分)清朝前期,为达到同样的目的,采 取了什么措施?(2 分) 35、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焚书”和“咸阳”之郊指的是秦朝的哪一事件?(2 分)此事件是哪一位皇帝所为?(2 分) (2)“八股之害”指的是明朝的什么措施?(2 分)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2 分) (3)秦朝和明朝在文化上的措施有何影响?(4 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 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作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到新 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矣。”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请回答: (1)两则材料都与科举制度有关,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在哪个朝代形成?(3 分) (2)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唐朝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除唐太宗外还有哪些人物?(3 分) (3)分析材料二,说明明朝的科举制度又有什么变化?(3 分) (4)明朝改变科举制度和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其相同的目的是什么?清朝前期统治者为达到相同的目的, 采取了什么措施?(6 分) 相同的目的是 采取的措施是 37、如图,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本题 8 分)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 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1 分)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思想措施 是什么?(1 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1 分)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特 别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2 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 分)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1 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 38、明朝前期从那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2 分) 39、明清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封建专制空前强化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 (1)简述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 分) (2)清朝军民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在平定国内叛乱和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方 面都做了大量的努力,请各举一例。(2 分) (3)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近 200 年,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 分) 4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材料二:完备及发展科举制度的几位帝王 帝王 唐太宗 ② 唐玄宗 朱元璋 措施 ① 增设殿试和武举 ③ ④ 材料三:杭州徐一夔的贺表里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这样几句话,朱元璋读了大怒,说“‘生’ 者,僧也,骂我当过和尚;‘光’者”是剃发,骂骂我是秃子;‘则’的读音与贼相近,骂我做过贼!徐一夔因 此就被杀了。——选自吴晗先生的《朱元璋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有关?这两位皇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工作? (4 分) (2)请你结合科举制度方面的知识把材料二中表格的空白内容补充完整。并请你谈一谈明朝时期科举制 度考试的弊端是什么?(10 分) (3)从材料三中徐一夔被杀的原因可推断明朝统治在文化方面具体实行了怎样措施?请你利用所学知识, 客观评价一下明朝这种文化措施。(4 分) (4)在明清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2 分) 4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 (1)简述明朝时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8 分) (2)清朝时,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有何影响?(4 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 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 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谓之八股文。 材料三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四 下面是两同学对科举制的看法 甲: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材的好办法。 乙:不对。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 请回答:(1)中国的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什么时候逐渐完善? (2 分) (2)科举考试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变化?(2 分) (3)结合材料三,想一想材料四中两位同学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 分) 43、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政治制度,自秦朝创立后不断被强化,明清时极度膨胀。请根据 提示填写下表:(12 分) 朝代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 思想文化 明朝 ① ② ③ ① ② 清朝 ① 试卷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材料中没有涉及的是答卷的问题, 涉及的是命题范围、科目和方法,选择 A 项。 2.【解析】 试题分析:明朝以前,中国商人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力 量壮大了,其社会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位于士之后,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明朝商人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还要知道,明朝以晋商、徽商为代表 的商帮的产生使得大量的资本可以在同一领域流通,也使得他们有更集中的力量左右政局,人才和舆论, 这种情况下,商人地位的提高成为了必然。 3.D 4.D 5.D 6.B 7.A 8.A 9.C 10.A 11.D 12.D 13.D 14.A 15.A 16.D 17.A 18.D 19.D 20.C 21.努尔哈赤 皇太极 22.朱元璋 北京 23.四书五经 厂卫特务机构 24. (1)分封制。(2 分)周天子的亲属、功臣。(2 分) (2)公元前 221 年。(2 分)郡县制。(2 分) (3)主父偃;(2 分)目的是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2 分) (4)明朝(2 分);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2 分) (5)国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说法合理即可得分,2 分) 25. (1)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明清:八股取士、文字狱 (2)平定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反抗外来侵略:两次雅克萨之战;对西藏: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 设置驻藏大臣。 26.(1)隋朝(1 分);门下省(1 分)、中书省(1 分)、尚书省(1 分)。 (2)行省制度 (2 分);西藏、台湾(或琉球)、云南、辽阳、岭北(答出 2 个即可给分,2 分)。 (3)明太祖(或朱元璋)(1 分);雍正(1 分)。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2 分)。 27. (1)(3 分)科举制度、隋朝。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制度”;唐玄宗:诗 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科目。(完善的内容写出一个即可) (2)(3 分)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8.(1)规划整齐(1 分) 含元殿 (2)辽南京(1 分) 金中都(1 分)(1 分) 《马可·波罗行纪》(1 分) 明成祖朱棣(1 分) 29. (1)皇帝:明太祖(或朱元璋)。(2 分)变化: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设锦衣 卫。(任答两条即可,照抄材料者不得分,3 分) (2)机构:军机处。(2 分)评价: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答加强了君主专 制;提高了办事效率;官员没有政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等,可适当给分,3 分) (3) 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4 分)加强思想控制;禁锢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等。(2 分) (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或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2 分) 30. (1)明朝废除了宰相,明成祖时还设锦衣卫监视臣民。 (2)1405 年,郑和开始出使西洋,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3)1553 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31.(1)君权(或皇帝权力,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2)朱元璋(或明太祖) (3)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4)行省制度 (5)明成祖(或朱棣):雍正帝 32.(1)由内河前往。因为东南沿海有倭寇搔扰。(4 分) (2)四书五经。因为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只从四书五经内出题。(4 分) (3)使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人们 的思想,危害极大。(4 分) 33.(1)A;C。(2 分) (2)秦朝:推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废行中书省,设三司。(3 分) (3)D;抗击倭寇,平定倭患。(2 分) (4)册封“班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答出两点即可)(2 分) (5)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言之有理即可)。(2 分) 34.(1)隋朝(1 分)唐朝时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唐太宗时扩大国学规模,增加学舍和学员;武则天时 增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3 分) (2)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扩大了中央政 权的社会基础。(2 分) (3)明朝时的科举考试只要求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实行严格的八股取士 (2 分) 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 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2 分) (4)相同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2 分),清朝前期采取的措施是大兴文字狱。(2 分) 35.(1)焚书坑儒(2 分)秦始皇(2 分) (2)八股取士(2 分);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2 分) (3)加强了思想控制,摧残了文化,使许多读书人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健康发展。(4 分) 注: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6.(1)隋朝。(3 分) (2)唐玄宗等(3 分) (3)八股取士(3 分) (4)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或都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3 分) 文字狱(3 分) 37.(1)秦朝、“焚书坑儒” (2 分) (2)行省制度;西藏、琉球(答“台湾”不得分) (3 分) (3)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2 分)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1 分) 38.①明太祖为加强君权,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在中央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 负责。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②为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明太祖时成立锦衣卫,明成祖时设立东厂, 由皇帝直接控制。 ③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采用"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④推行削藩政策,以加强君权。 39.(1)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把朝廷的政务分别交给六部处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利用厂卫制度实 行恐怖专政;设立内阁;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每点 1 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但总分不超过 2 分。) (2)平定国内叛乱: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抗击外来侵略:郑成功收复台湾; 抗击沙俄 人侵等。(2 分,任答其中一例即可,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 2 分。) (3)闭关锁国政策虽曾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的长期推行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 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2 分,其它符合题意的 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 2 分。) 40.(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2)扩充国学,培养人才;武则天;增加诗赋;八股取士;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只致力于 四书五经,脱离实际,使科学技术落后。 (3)文字狱;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思想控制,但造成了社会的恐怖,知识分子不烦过问政治,不利于社会 经济的发展 (4)科举制不适应时代发展而被废除 41.(1)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设锦衣卫、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侦 查;迁都北京,执行削藩政策;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每点 2 分,共 8 分,只需答到其中 4 点即可) (2)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大兴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 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4 分) 42.(1)隋朝(1 分);唐朝(1 分) (2)内容:“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1 分);形式:八股文(1 分) (3)甲同学说法不对,乙同学说法正确。(1 分)因为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 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奴仆,危害极大。(2 分) 43. 朝代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 思想文化 明朝 ①废除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2 分) ②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侦办官民言行。(2 分) ③设立廷杖制度,树立皇帝绝对权威。(2 分) ①实行八股取士。(2 分) ②大兴文字狱。(2 分)清朝 ①设立军机处,加强皇权。(2 分) 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卷—附详细参考答案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袁浩同学要制作介绍古代中医学成就的网页,下列人物可以选作素材的是 ①张仲景 ②华佗 ③ 李时珍 ④宋应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以查阅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3、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 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A.帝国的繁盛 B.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 C.近代的曙光 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4、“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翻开扬州的古代文化史 的画卷,像以上讴歌扬州、赞美扬州的文化艺术作品可谓乱花迷眼,应接不暇。下列扬州历史人物中以兰 竹书法闻于当时的是( ) A.李庭芝 B.郑板桥 C.朱耷 D.石涛 5、下图为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对它的正确评价是( ) A.是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6、我国古代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 )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千金方》 D.《伤寒杂病论》 7、“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 产技术,曾在“中国 17 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史记》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8、如果外国友人要想参观明朝时期的北京遗址,他选择参观的地方是明朝皇帝居住的地方,你应当带他 游览 A.紫禁城 B.皇城 C.大城 D.外城 9、明朝时期书法艺术大放光彩,有“颜骨赵姿”之美称的书法家是 A.徐渭 B.郑板桥 C.董其昌 D.吴道子 10、一位导演要拍摄一部医学家《李时珍》的影片,下列哪一部文化典籍是导演的必选资料?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1、《红楼梦》中会出现的情节是 A.三顾茅庐 B.大闹天宫 C.黛玉葬花 D.武松打虎 12、被外国称为“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资治通鉴》 D.《红楼梦》 13、十九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了 A.诗书已没有阅读的价值了 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 得一读 C.当时很流行《红楼梦》 D.《红楼梦》已经成为了一门学问 14、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红楼梦》 15、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突出表现在 ( ) A.诗歌方面 B.小说方面 C.散文方面 D.戏剧方面 16、大胆批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学者是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羲之 D.朱熹 17、此书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描述此书的关键词有:“明末出现”、 “ 总 结 农 业 和 手 工 业 技 术 ” 、 “ 百 科 全 书 ” 等 。 该 书 为 18、扬州历史上人文荟萃,清代有“扬州八怪”之说。其中有一位人称“诗书画三绝”,其书法被誉为“乱 石铺街”、“六分半书”。他是( ) A.金农 B.汪世慎 C.郑板桥 D.阮元 19、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竹工书法。他用汉八分杂入楷草行,自称“六分半书”,主张“十分学七要抛 三”“不泥古法”……他是 A.米芾 B.黄庭坚 C.唐伯虎 D.郑板桥 20、21 世纪以来,“非典”、“H7N9”等肆虐全球。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可以参考的“东方医学巨典”是 : A B C D 21、聚焦中国作家莫言获得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 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22、潍坊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园林建筑,融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被誉为“鲁东明珠” 的是 A.偶园 B.十笏园 C.云门巨寿 D.金宝乐园 23、官清艺绝的清代名相——刘墉已成为人们心目中智慧和正义的化身。他编撰的著作中,举世瞩目、影 响最大的一部丛书是 A.《西域图志》 B.《日下旧闻考》 C.《四库全书》 D.《学书偶成》 24、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B.《甘石星经》 C.《天工开物》 D.《九章算术》 25、鲁迅认为明朝小说有两大主题,其中之一是讲神魔之争,下列小说中讲神魔之争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明朝末年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27、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 的是 A.草船借箭——《三国演义》 B.大闹天宫——《西游记》 C.武松打虎——《聊斋志异》 D.黛玉葬花——《红楼梦》 28、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A.贾思勰 B.郦道元 C.宋应星 D.徐光启 29、明朝时,我国传统科技成果显著,小刚同学学习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内容后, 概括出如下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注重科技研究与创新 B.宣传西方先进科技 C.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D.总结传统科技成果 30、从春秋战国到明代,长城的修建经历了两千多年。其中明长城蜿蜒六千多公里,东起鸭绿江,西至 A.山海关 B.临兆 C.葱岭 D.嘉峪关 二、填空题() 31、东汉张仲景的《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明朝李时珍的《 》 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32、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 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 33、 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 是我国 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34 、 我 国 第 一 部 编 年 体 通 史 是 《 》; 我 国 第 一 部 长 篇 历 史 小 说 是 《 》。 35、明长城东起________,西到嘉峪关,蜿蜒 6000 余千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36、一本由宋应星编写,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共工艺百科全书”的书叫做________。 五、问答题() 七、综合题() 37、下列文字中有四处错误,请把它找出来并改正:(共 4 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科技文化辉煌灿烂。例如:春秋时期孟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唐朝诗歌繁荣,其 主要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苏轼;北宋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代表作《天 工开物》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1)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3)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4)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38、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 3 世纪到 13 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 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据此回答:(13 分) (1)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的标志性成就,请列举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两项宋代科 技成就。(4 分) (2)棉布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始于哪一朝代谁的重大革新?(2 分) (3)被誉为“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什么?与科技繁荣相辉映,明清小说中讲“神魔之争”的 是哪部作品?(4 分) (4)“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试从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两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3 分) 39、下列六句话都与所学史实相矛盾,请你对每句话中错误的地方作出判断并改正。 (1)隋朝皇帝隋文帝,于 605 年下令开凿大运河。 错误: 改正: (2)唐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 错误: 改正: (3)11 世纪中期,北宋平民郭守敬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错误: 改正: (4)1636 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族。 错误: 改正: (5)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全长约 6300 千米。 错误: 改正: (6)清乾隆时,明确规定伊犁将军和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错误: 改正: 40、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科技文化辉煌灿烂。例如,唐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世界止最古 老的一座石拱桥;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唐朝末年广泛应用于军事;唐代诗歌繁荣,其影响最大, 成就最高的诗人是李白和杜甫;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宋代词 人苏轼和李清照是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元杂居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为《窦娥冤》; 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明代中后期,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 文学勃兴;明清时期小说广泛流传,其中《水浒传》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②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③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④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⑤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⑥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41、连连看。下列两列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完成这一活动。用直线相连即可。 42、在唐朝,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一位书生对同伴说:“我的八股文甚好,必能金榜题名。” 错 误 : 。 理 由: 43、下面是明长城示意图,观察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明长城东起 ,西至 ,全长约 公里。(3 分) (2) 识别图 A 是 关。(1 分) (3) 秦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明长城与其目的相比有何不同?(4 分) 44、学校开展编排历史短剧活动,七一班的同学找来了 A《本草纲目》、B《资治通鉴》、C《水浒传》、D《送 子天王图》等书做道具,请你帮忙分派给下列演员。直接在破折号后写序号即。(4 分) (1)剧中的钱一是位医生,喜欢钻研中医中药书,你分派给他—— (2)剧中的赵二爱好书画,想临摹“画圣”的作品,你分派给他—— (3)剧中的张三是个书迷,对明清时期的小说很有研究,你分派给他—— (4)剧中的李四是个史学家,想研究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你分派给他—— 45、在北宋都城东京的瓦子里,青天大人包拯看到了小说《红楼梦》。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请列举出我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名称。(4 分) 47、(9 分)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在学完中国古代史后,想围绕“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制作知识卡, 并探究经济与政治、社会生活、科技文化的关系,请你来参与。 (1)请将上图中的知识卡补充完整。(6 分)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 分) (3)两宋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城市里出现了固定性的娱乐场所,被称作 什么?(1 分) (4)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请举出 一例。(1 分) 48、材料一 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 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1)上述材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种制度的反映?(2 分)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2 分) (2)唐朝对这一制度是怎样完善的?(至少说出 2 点,4 分) (3)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会对这一制度得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的结论?(2 分) (4)随着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考试形式由闭卷改为开卷,这说明了什么?(2 分) 49、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最近某校拟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邀请您 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请回答: 展览一:思想 2009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第四届孔子学院大会在北京召开。目前全球 88 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 282 所孔子学院和 272 个孔子课堂。 (1) 要想了解孔子的思想,可以查阅( )(1 分) A.《道德经》B.《论语》C.《庄子》 D.《孙子兵法》 展览二:文学 (2)从 2008 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列入法定的休息日。传说端午节 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一位遭到楚王流放的爱国诗人而产生的,这位爱国诗人是 ( )(1 分) A.屈原 B.李白 C.伍子胥 D.杜甫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中秋望月怀念的佳句,该词作者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请写出这位著名文学家的名字。(2 分) (4)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的电影《赤壁》,再现了赤壁之战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请问该电影取材于我国 古代那不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2 分) 展览三:美术 (5)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在这一时期哪位画家的什么作品是我国美 术史上的不朽作品?元朝哪位画家的画被人称为“神品”?(3 分) 展览四:科技 (6)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什么?(2 分) 展览四:综合 (7)下表是对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总结性成果的一重要著作的介绍,请完成空白部分。(3 分) 书 名 项目 《 》 编修时期 明朝末年 编修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特点 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 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外国学者称它为 “ ” (8)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持怎样的辩证态度?(2 分) 50、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7 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 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材料一中,各个学派间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儒家学说从哪 一时期开始被确立为封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2 分) 材料二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 1000 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列举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两项宋代科技成就。(2 分) 材料三 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材料三中提及“李杜诗篇万口传”,其中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谁?明清时期独领风骚的文学形式(体 裁)是什么?(2 分) 材料四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 增 100 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 办,挡都挡不住。” ——中国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不超过 20 字)(1 分) 试卷答案 1.C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的科学著作,题目中要求的是关键词语是明朝和农业手工业,要求学生解题 要高度注意,所以符合题意的是 C 项,B 是北魏时期的 DA 项是医学方面的。 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文明,根据所学在此时期一方面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同时其统治政策日 益腐朽,逐渐落后于世界,所以概况全面的是 D 项,ABC 表述不全面。 4.B 5.A 6.B 7.C 8.A 9.C 10.B 11.C 12.B 13.B 14.B 15.B 16.B 17.C 18.C 19.D 20.C 21.B 22.B 23.C 24.A 25.C 26.B 27.C 28.C 29.A 30.D 31.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32.《三国演义》 《金刚经》 33.赵州桥 故宫 34.资治通鉴 三国演义 35.鸭绿江 36.天工开物 37.(1)孟子改为孔子 (2)苏轼改为白居易 (3)雕版印刷术改为活字印刷术 (4)《天工开物》改为《本草纲目》 38.(1)活字印刷术(2 分);指南针(2 分)。 (2)元朝(1 分);黄道婆(1 分) (3)《天工开物》(2 分);《西游记》(2 分) (4)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1 分)文化政策: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钳制 了知识分子的思想(2 分) 39.1. 错误: 隋文帝 改正: 隋炀帝 2. 错误: 唐朝 改正: 隋朝 3. 错误: 郭守敬 改正: 毕昇 4. 错误: 满族 改正: 满洲 5. 错误: 临洮 改正: 嘉峪关 6. 错误: 伊犁将军 改正: 驻藏大臣 40.错误一 唐朝 改成 隋朝 错误二 唐朝末年 改成 宋代 或 广泛应用 改成 开始应用 错误三 纪传体 改成 编年体 错误四 李清照 改成 辛弃疾 错误五 《天工开物》 改成 《本草纲目》 错误六 《水浒传》 改成 《红楼梦》 41.1.C 2..D 3.A 4.B 42.错误:八股文 理由:八股文形成于明朝。 43.(1)鸭绿江 嘉峪关 六千 (3 分) (2)山海关 (1 分) (3)秦修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匈奴族,明长城是为了抵御蒙古族。(4 分) 44.1.A 2..D 3.C 4.B 45.青天大人包拯看到了小说《红楼梦》 《红楼梦》是清朝小说,宋朝包拯不可能看到。 46.《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4 分) 47.(1)①商鞅变法 ②圆形方孔 ③江南地区 ④开元盛世 ⑤临安(今杭州) ⑥闭关锁国 (2)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 (3)瓦子 (4)《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或《农政全书》) 48.(1)科举制(2 分) 隋朝(2 分) (2)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制度; 唐玄 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答任两点均可,4 分) (3)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参加科考的读书人只攻读经书,不求实际学问,严重阻碍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 展。(2 分) (4)有助于改变单纯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培养历史学习能力等。(言之有理即可,2 分) 49.(1)B(1 分) (2)A(1 分) (3)苏轼。(或“苏东坡”) (2 分) (4)《三国演义》(2 分) (5)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赵孟頫。(3 分) (6)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2 分) (7)(3 分) 书 名 项目 《天工开物》 编修时期 明朝末年 编修作者 宋应星 内容特点 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 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外国学者称它为“ 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8)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50.(1) 百家争鸣;汉朝; (2)印刷术;指南针; (3)杜甫;小说; (4)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