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9.00 K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m乙 58 C.p甲>p乙 m甲>m乙 D.p甲>p乙 m甲=m乙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先比较甲与乙密度的大小关系: 第二步比较变化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运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高度。 第三步用P'=P原来-△P比较切割后压强的大小 第四步根据P=F/S判断质量的大小。 【例题2】如图2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2 甲 乙 A.P甲′可能小于P乙′ B.P甲′一定大于P乙′ C.P甲′可能大于P乙′ D.P甲′一定小于P乙′ 【答案】D 【解析】此题的关键是比较切去部分质量(压力)的大小关系。 方法一:物理公式推导。 ①因为它们均为实心正方体,且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b, 58 根据p=ρ gh可得 ρ甲ga=ρ乙gb 即ρ甲a=ρ乙b △ m甲 △ m乙 图 3 乙 △h △h ②设切去的质量分别为△ m甲、△m乙,切去的厚度为△h(如图3所示), 则△ m甲:△ m乙=ρ甲△V甲:ρ乙△V乙=ρ甲aa△h :ρ乙bb△h = a/b>1 即△ m甲>△ m乙。 ③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时(图4),则此时 图 4 甲 乙 △m乙 △m甲 对于甲:增加的压力为△m乙g小于切去的压力△m甲g,对于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与原来比变小,因为底面积S甲不变,根据p甲=F甲/S甲所以甲的压强与原来的比要变小。 同理叠放后乙的压强与原来的比变大。 故选D。 方法二:物理公式推导。 ①由于它们均为实心正方体,且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b,切去的厚度为h。 根据p=ρ gh可得 ρ甲ga=ρ乙gb ρ甲a=ρ乙b ① 甲切去部分的重力 G甲切=ρ甲gV甲切=ρ甲ga2h ② 乙切去部分的重力 G乙切=ρ乙gV乙切=ρ乙gb2h ③ 由①、②、③可得 G甲切 :G乙切 =ρ甲ga2h :ρ乙gb2h =a/b>1 即 G甲切>G乙切 ③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时,则此时 对于甲:增加的压力为G乙切小于切去的压力G甲切, 所以甲对地面的压力与切去前比较 F甲<F甲前,因为底面积不变,所以压强p甲=F甲/S甲变小。 同理乙的整体产生的压强p乙=F乙/S乙变大。 故选D。 方法三:利用转化法比较切去部分的压力大小。 58 图 5 乙 △甲 △乙 乙 △甲 △乙 如图5所示,设切去的部分分别为△甲、△乙,然后转动90。后立在水平地面上,此时他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因为还是原来的高度),由于△S甲>△S乙,所以对水平面的压力F=PS为DF甲>DF乙。 图 6 甲 乙 △乙 △甲 叠放后如图6所示,再运用方法一(或二)即可比较甲与乙对水平面压强的大小关系。 【例题3】(2019年上海中考题)如图3所示,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S > S'),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 S,关于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 乙 图3 A.P甲<p乙, △ P甲>△p乙 B.P甲<p乙, △ P甲<△p乙 C.P甲>p乙, △ P甲>△p乙 D . P甲>p乙, △ P甲<△p乙 【答案】B 【解析】 ①由题意可知现将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的受力面积变大,故对地压强变小。乙的受力面积变小,对地压强变大。而原来二者的对地压强相等,所以可得p甲
ρ乙
b. 根据p=F/S可知:因为S甲ρ乙 所以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m乙
即甲与乙的压力关系为:F甲′> F乙′
③比较原来与现在的相同的物理量即可得出结果。像本题:
原来甲与乙的压力关系为:F甲< F乙
现在(切去部分后)甲与乙的压力关系为:F甲′> F乙′
故压力的变化量 △F甲一定小于△F乙。
【例题5】(2018年上海中考题)如图5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的高度相同,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 、 ρ乙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 < ρ乙,m甲 > m乙 B.ρ甲< ρ乙,m甲 < m乙
C.ρ甲 >ρ乙,m甲 >m乙 D.ρ甲 > ρ乙,m甲 < m乙
58
图5
【答案】D
【解析】①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的高度相同,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F= G= mg,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m甲=m乙。对于剩余部分,甲剩余的体积小于乙剩余部分的体积V甲<V乙,根据ρ=m/V可知:ρ甲 >ρ乙。
②再根据h甲= h乙 m甲=m乙的结论进行推理可得:当h甲<h乙时,m甲<m乙。因为切去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即△h甲<△h乙所以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所以选D。
【例题6】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和乙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若把它们都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两个正方体剩下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D. 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C
【解析】①甲和乙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m甲=m乙,即ρ甲V水=ρ乙V乙,因为ρ甲>ρ乙,所以甲、乙的体积关系为 V甲<V乙,其大小关系如图6所示。
图6
甲
乙
②如图6 所示,底面积的大小关系为S甲<S乙,m甲=m乙,压力的大小关系为F甲=F乙,
根据p=F/S=G/S=mg/S,原来甲、乙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甲>p乙。
③若把它们都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两个正方体剩下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都不变,还是p甲>p乙。
所以选C。
【例题7】如图7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使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剩余部分的厚度hA′、hB′及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A′、pB′的关系是
A.hA′>hB′,pA′<pB′ B.hA′>hB′,pA′>pB′
C.hA′<hB′,pA′>pB′ D.hA′<hB′,pA′<pB′
58
图7
A
B
【答案】A
【解析】①由原来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可知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即hA=hB时,mA<mB。
②现在剩余部分的质量是mA′=mB′,可推导出剩余部分的厚度hA′>hB′。
③剩余部分的质量是mA′=mB′,压力FA′=FB′,A的底面积大于B的底面积。根据p=F/S,可以得出pA′<pB′。
这道题的关键是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比较。
(三)练习题
1.(2020宝山一模)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2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
图2
甲
乙
A.p1+p2 B. p12+p22 C. D.
【答案】D
2.(2020崇明一模)8、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同的部分并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压强、比较,正确的是( )
甲
乙
图3
A.可能是 B.一定是
58
C.可能是 D.一定是
【答案】B
3.(2020虹口一模)8.如图4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p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甲、Δp乙。若Δp甲>Δp乙,则( )
图4
乙
甲
甲
乙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答案】A
4.(2020嘉定一模)8.如图3所示,质量和高度都相等的均匀实心圆柱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现按不同方法把甲、乙分别切下一部分,并将切下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其中可能使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的方法是( )
A.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质量
图3
甲
乙
B.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体积
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的厚度
D.沿竖直方向切去相等的质量
【答案】B
5.(202闵行一模)10.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甲、乙均顺时针翻转90°,如图5所示。若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 )
A.Δp甲一定小于Δp乙 B.Δp甲一定等于Δp乙
C.Δp甲可能等于Δp乙 D.Δp甲一定大于Δp乙
甲
乙
图5
【答案】D
58
6.(2020普陀一模)8.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截去一部分,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正方体( )
甲
乙
图3
A.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可能∆p甲<∆p乙
B.剩余部分的底面积一定相等
C.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可能相等
D.剩余部分的体积可能相等
【答案】D
图2
甲
乙
7.(2020青浦一模)8. 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正方体上方截去,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同,如图2所示,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关系是( )
A.m甲一定大于m乙 B.m甲一定小于m乙
C.m甲可能小于m乙 D.m甲可能等于m乙
【答案】A
8.(2020松江一模)8.如图4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
图4
甲
乙
A.ρ甲>ρ乙,⊿F甲<⊿F乙
B.ρ甲>ρ乙,⊿F甲>⊿F乙
C.ρ甲<ρ乙,⊿F甲<⊿F乙
D.ρ甲<ρ乙,⊿F甲>⊿F乙
【答案】A
9.(2020徐汇一模)9.如图4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d后,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变为p甲、p乙,则( )
A.p甲一定大于p乙
B.p甲可能小于p乙
C.p甲一定等于p乙
D.p甲可能等于p乙
58
【答案】A
A
B
甲
乙
图4
10.(2020杨浦一模)10. 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将圆柱体A、B分别置于它们的上方,甲、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如图4所示。现将A、B位置互换,互换前后甲、乙上表面受到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pA、∆pB,互换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
A.∆pA=∆pB,p甲>p乙
B.∆pA>∆pB,p甲=p乙
C.∆pA=∆pB,p甲
p乙 B.p甲=p乙 C.p甲
m乙
C.p甲>p乙 m甲>m乙 D.p甲>p乙 m甲=m乙
【答案】C
【解析】
①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p=ρ gh可得ρ甲gh甲=ρ乙gh乙
因为h甲>h乙 所以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甲<ρ乙。
②切去的相同厚度为△h时,减小的压强为△P=ρg△h
△P甲:△P乙=ρ甲g△h:ρ乙g△h=ρ甲:ρ乙 故△P甲<△P乙
③比较剩余部分的压强:因为剩余部分的压强为P'=P原来-△P
所以P´甲>P´乙。
④根据 F=PS比较剩余部分的压力:因为 P甲>P乙 S甲>S乙
所以 F甲´>F乙´,m甲>m乙。
所以选C。
15.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
△F甲、△F乙的关系是
甲
乙
图5
A.△F甲一定大于△F乙 B.△F甲可能等于△F乙
C.△F甲一定小于△F乙 D.△F甲可能小于△F乙
【答案】A
【解析】
①因为它们均为实心正方体,且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b,
58
根据p=ρ gh可得 ρ甲ga=ρ乙gb 即ρ甲a=ρ乙b
②设切去的质量分别为△ m甲、△ m乙,切去的厚度为△h,
则△ m甲 :△ m乙=ρ甲△V甲 :ρ乙△V乙 = ρ甲aa△h :ρ乙bb△h = a/b>1
△ m甲>△ m乙,对地面减小的压力 △F甲>△F乙。
所以选A。
16.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ρ甲>ρ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等质量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A.p甲一定大于p乙 B.p甲一定小于p乙
C.p甲可能大于p乙 D.p甲可能等于p乙
【答案】B
【解析】
①因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b,
根据p=ρgh可得 ρ甲ga=ρ乙gb 因为ρ甲>ρ乙 所以a<b。如图6所示:
图6
甲
乙
②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等质量后,减小的压强为
△P=△F/ S=△G/S=△mg/S,因为S甲< S乙 所以 △P甲>△P乙 ,
③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剩余= p原来-△P,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p甲<p乙。
所以选B。
17.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密度比乙大,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
A.p甲<p乙,m甲<m乙 B.p甲<p乙,m甲>m乙
C.p甲=p乙,m甲>m乙 D.p甲=p乙,m甲=m乙
【答案】A
【解析】
因为均匀正方体甲的密度比乙大,给的已知条件少,本题只能逐个选项进行判断。
①选项A,若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即ρ甲gh甲<ρ乙gh乙 因为ρ甲>ρ乙
所以h甲<h乙,S甲<S乙,根据 F=PS可知,F甲< F乙 m甲<m乙 。该选项正确。
②选项B。由A可知,是错的。
58
③选项C。若p甲=p乙,即ρ甲gh甲=ρ乙gh乙 因为ρ甲>ρ乙 所以h甲<h乙,S甲<S乙,
根据 F=PS可知,F甲< F乙 m甲<m乙 选项C错。
同理选项D也错。
所以选A。
18.如图8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高度部分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原来的压强P甲、P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8
甲
乙
A.ρ甲>ρ乙,P甲=P乙 B.ρ甲=ρ乙,P甲=P乙
C.ρ甲>ρ乙,P甲>P乙 D.ρ甲<ρ乙,P甲>P乙
【答案】C
【解析】
①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高度部分后,剩余部分的高度为h甲<h乙,因为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p=ρ gh可得ρ甲gh甲=ρ乙gh乙 因为h甲<h乙 所以ρ甲>ρ乙。
②切去的厚度为△h时,减小的压强为△P=ρg△h
△P甲:△P乙=ρ甲g△h:ρ乙g△h=ρ甲:ρ乙 故△P甲>△P乙
③原来的压强等于剩余部分的压强加切去部分的压强 P原来=P剩余+△P
所以P甲>P乙。所以选C。
19.如图9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9
甲
乙
A.ρ甲<ρ乙,m甲>m乙 B.ρ甲<ρ乙,m甲 P乙 D.F甲>F乙 P甲>P乙
【答案】D
【解析】
①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p=ρ gh可得ρ甲gh甲=ρ乙gh乙
因为h甲>h乙 所以ρ甲<ρ乙。
②切去相同的体积V甲=V乙 因为ρ甲<ρ乙,根据m=ρV所以切去的质量△m甲<△m乙
③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对于甲:受力面积不变,对地面的压力为
F'甲= F甲余+△m乙g-△m甲g 比原来的变大,由P=F/S知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同理,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④根据F=PS可知:P甲>P乙 S甲>S乙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 F甲>F乙。
58
故选D。
29.如图19所示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对地面的压强相同,沿竖直方向从右侧分别切去相同比例,并将切除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面,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图19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
①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因为S甲>S乙所以对桌面的压力
F=pS,F甲>F乙,质量m甲>m乙,
②当沿右侧分别切去相同比例n时,设甲截取一部分为△m甲,设乙截取一部分为△m乙,因为切去相同的比例,所以切去的质量△m=nm △m甲>△m乙。
③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甲、乙增大的压强关系:
△ P甲=△F甲/ S甲=△m乙g/S甲
△ P乙=△F乙/ S乙=△m甲g/S乙
因为△m甲>△m乙 S甲>S乙 所以△ P甲<△ P乙
④原来沿竖直方向将甲、乙按相同的比例截取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压强仍然相等;
所以叠放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P'=P原来+△P。
一定是p甲<p乙。
故选A。
30.如图20(a)所示,质量、高度均相等的甲、乙两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各自沿水平方向割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割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20(b)所示。若此时切去部分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甲、F′乙、p′甲、p′乙,则
甲
乙
(b)
(a)
图20
△乙′
△甲′
58
A F′甲=F′乙,p′甲>p′乙。 B F′甲=F′乙,p′甲=p′乙。
C F′甲>F′乙,p′甲>p′乙。 D F′甲<F′乙,p′甲>p′乙。
【答案】B
【解析】
①甲、乙两圆柱体的质量、高度均相等,即h甲= h乙 时 m甲=m乙 进行推理:当割去相同的厚度时△h甲=△h乙,△m甲=△m乙 。
②当将割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时。此时切去部分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压力等于切去部分的重力,因为△m甲g=△m乙g 所以 F′甲=F′乙。
③因为图(b)受力面积均为甲的横截面积,所以切去部分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压强p′甲=p′乙。
所以选B。
31.如图21所示,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立方体各切除质量相同的一部分,再将切除部分分别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面,则水平地面受到甲、乙的压强
图21
甲
乙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答案】A
【解析】
①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立方体各切除质量相同的一部分时,DF甲=DF乙 。因为DF=pDS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p甲=p乙,所以切去部分的底面积为DS甲=DS乙,甲与乙剩余的底面积为S甲>S乙。
②将切除部分分别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面,增大的压强为△P=△F/ S
因为DF甲=DF乙 S甲>S乙 所以△ P甲<△P乙
③现在水平地面受到甲、乙的压强P'=P原来+△P。即p甲<p乙
故选A。
32.如图22所示,把质量为m1、m2的实心正方体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
ρ铁>ρ铝),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若在铁块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放在铝块上面,此时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1,铝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2,则m1、m2及△P1、△P2的大小关系为
58
图22
A.m1>m2 △P1>△P2 B.m1﹤m2 △P1>△P2
C.m1>m2 △P1﹤△P2 D.m1﹤m2 △P1﹤△P2
【答案】B
【解析】
①由图可知,S1<S2,因实心正方体铁块和铝块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所以,由F=pS可得:F1<F2,因水平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G=mg,
所以,G1<G2,m1<m2,故A、C不正确;
②在铁块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放在铝块上面时,两者的受力面积不变,
设铁块截取的质量为△m,则
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变化量△ P1=△F / S1=△mg/S1
铝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2=△ P2=△F / S2=△mg/S2
因S1<S2,所以 △p1>△p2,故D不正确,B正确。
故选B。
33. 甲、乙两个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23(a)、(b)所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将它们沿竖直方向切下相同比例的部分后,再把甲切下部分放在甲剩余部分的下方,把乙切下部分放在乙剩余部分的上方,如图23(c)、(d)所示,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变为P甲'、P乙'。若P甲'=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 图23 (c) (d)
(c) (d)
A P甲一定小于P乙' B P甲'一定大于P乙
C P甲可能大于P乙 D P甲'可能等于P乙
【答案】B
【解析】
①把甲切下部分放在甲剩余部分的下方,把乙切下部分放在乙剩余部分的上方时,如图(c)(d),压力都没有变,而乙的受力面积变小,故乙的压强变大;而甲的受力面积未变,故压强未变。
58
②现在P甲'=P乙',则原来P甲'一定大于P乙。
故选B。
34.甲、乙两个等高的实心均匀圆柱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前和p乙前,如图24所示。把它们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厚度后,甲剩余部分质量大于乙;再将甲截下部分置于乙上方中央,乙截下部分置于甲上方中央,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后和
p乙后。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24
甲
乙
A.p甲前可能等于p乙前 B.p甲后一定等于p乙后
C.p乙前可能大于p甲后 D.p甲前一定大于p乙后
【答案】D
【解析】
A、根据甲、乙等高,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厚度后,V甲 S乙)。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注入相等高度的甲、乙两种液体后,则以下关于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及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甲、p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3
乙
甲
A.ρ甲>ρ乙,p甲>p乙 B.ρ甲>ρ乙,p甲 p乙 D.ρ甲<ρ乙,p甲 p乙;F甲> F乙 B.p甲 F乙 D.p甲=p乙;F甲< F乙
【答案】A
【解析】
①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p=ρ gh可得ρ甲gh甲=ρ乙gh乙
因为h甲>h乙 所以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甲<ρ乙。
②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减小的压强为△P=ρg△h。因为ρ甲<ρ乙,
所以△P甲<△P乙。
58
③剩余液体的压强P剩余= P原来−△P,因为△P甲<△P乙,所以p甲>p乙。
故选A。
5.底面积不同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被置于水平桌面上,它们原先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如图5所示。若从这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A 、pB的大小关系是
图5
甲
A
乙
B
A.抽出相等质量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B.抽出相等体积的液体后,p甲可能大于p乙。
C.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甲可能大于p乙。
D.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答案】B
【解析】
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即m甲=m乙,因为V甲>V乙 ,所以甲与乙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ρ甲<ρ乙。
A.抽出相等质量的液体后,剩余的质量仍相同,即m甲余=m乙余,液体的压力相同,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同。
因为S甲>S乙, P=F/S,所以p甲一定小于p乙。
B.抽出相等体积的液体后,因为△V甲=△V乙 ,ρ甲<ρ乙,所以减小的质量为△m甲=△m乙,
剩余液体的质量为m甲>m乙,根据P=F/S=G/S=mg/S 可知p甲可能大于p乙,p甲可能小于p乙,,p甲可能等于p乙,故B正确。
C.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P =ρgh ρ甲<ρ乙可知,p甲一定小于p乙。故C、D均错。
故选B。
6.如图6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此时两液面齐平。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两液面仍保持齐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A. pA<pB, FA=FB。 B. pA<pB, FA>FB。
58
C. pA>pB, FA=FB。 D. pA>pB, FA<FB。
图6
甲
A
乙
B
【答案】A
【解析】
①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即m甲=m乙,
因为V甲>V乙,所以甲与乙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甲<ρ乙。
②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两液面仍保持齐平,根据原来h甲= h乙 m甲=m乙的结论进行推理可得:现在h甲´=h乙´时,m´甲=m乙´,液体的压力相等F´甲=F乙´。
③根据P=F/S S甲>S乙,可得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
所以选A。
7.如图7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现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部分液体,液面仍保持相平,若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A
B
图7
甲
乙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答案】D
【解析】
①原来两液面相平,现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部分液体,液面仍保持相平,可得出液体减小的深度相同。甲对A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大于乙对B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即深度相同时,甲的压力大于乙的压力,即△h甲=△ h乙 F甲>F乙。
②剩余液体的深度相同,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的关系是FA>FB。
③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 的关系是P=F/S S甲>S乙,所以pA>pB。
所以选B。
8.如图8所示,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已知
58
ρ水>ρ酒),其中 a、b两点深度相同,a、c两点距容器底部的距离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8
A.甲盛的是酒精,乙盛的是水
B.在a、b两点水平面以下,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
C.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上,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
D.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下,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
【答案】D
【解析】
①因为m水 =m酒 ρ水>ρ酒,所以 V水<V酒,甲盛的是水,乙盛的是酒精。A错。
②在a、b两点水平面以上时,V水=V酒,以上的质量为m水>m酒 ,在a、b两点水平面以上时,V水=V酒,以上的质量为m水<m酒 。B、C错。
③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下时,V水=V酒,以下的质量为m水>m酒 。
故选D。
9.如图9所示,两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使甲、乙剩余部分的深度均为h,若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抽出部分的质量△m甲、△m乙及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图9
甲
h
乙
A.△m甲=△m乙 △p甲<△p乙 B.△m甲>△m乙 △p甲<△p乙
C.△m甲<△m乙 △p甲>△p乙 D.△m甲<△m乙 △p甲<△p乙
【答案】D
【解析】
①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甲、乙剩余部分的深度均为h,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F甲=F乙,液体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液体的质量相等:即m甲 =m乙。 因为V甲>V乙 所以甲与乙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58
ρ甲<ρ乙。
②根据h甲= h乙 m甲=m乙的结论进行推理可得原来是h甲<h乙时,m甲<m乙。
③因为甲、乙抽出部分的质量△m =m原来− m余,m原甲<m原乙。m余相同,所以△m甲<△m乙。④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F甲<△F乙。S甲>S乙,根据△ P甲=△F甲/ S甲所以△p甲<△p乙。
所以选D。
10.如图10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经下列变化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A和pB,其中可能使pA = pB的是
甲
A B
乙
图10
① 甲、乙各自抽取相同体积的原有液体
② 甲、乙各自抽取相同质量的原有液体
③ 甲、乙各自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④ 甲、乙各自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A.① B.①与②与③ C.①与③ D.①与③与④
【答案】C
【解析】
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即m甲=m乙,因为V甲<V乙 ,
所以甲与乙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甲>ρ乙。
因为F甲=F乙, S甲<S乙 ,根据P=F/S知两容器中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A>pB。
①抽出相等体积的液体后,因为△V甲=△V乙 ,ρ甲>ρ乙,所以减小的质量为△m甲>△m乙,
剩余液体的质量为m甲<m乙。剩余液体的压力为F甲<F乙。
根据P=F/S可知剩余液体的压强p甲可能大于p乙,p甲可能小于p乙,,p甲可能等于p乙,故①可能。
② 甲、乙各自抽取相同质量的原有液体后,原来即m甲=m乙,现在剩余的质量仍相同。
根据P=F/S可知剩余液体的压强p甲大于p乙,故②不行。
③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的深度h甲<h乙,根据P =ρgh ρ甲>ρ乙可知,p甲可能大于p乙,p甲可能小于p乙,,p甲可能等于p乙,故③可能。
④ 甲、乙各自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增大的压强△P =ρg△h △P甲>△P乙,原来的压强为pA>pB
58
。所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A>pB。故④不可能。
故选C。
11.如图11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都的压力F甲<F乙。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则抽出液体的质量Dm甲、
Dm乙的关系是
图11
甲
乙
A.Dm甲一定小于Dm乙 B.Dm甲可能小于Dm乙
C.Dm甲一定大于Dm乙 D.Dm甲可能大于Dm乙
【答案】A
【解析】
原来甲、乙两种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都的压力F甲<F乙,质量m甲<m乙,但是h甲>h乙。
进行推理: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即Dh甲=Dh乙时,抽出液体的质量
Dm甲<Dm乙。
所以选A。
12.如图12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的质量相等,若从容器内分别抽出部分液体甲和乙,使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则
图12
乙
甲
A V甲可能等于V乙 B V甲一定大于V乙
C V甲可能小于V乙 D V甲一定小于V乙
【答案】B
【解析】
①甲、乙两种液体,液体的质量相等,即m甲=m乙,因为V甲>V乙,
所以甲乙密度的关系 ρ甲<ρ乙。
58
②抽出部分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根据压力F=PS
因为 S甲>S乙 P甲>P乙, 所以F甲>F乙,剩余液体的质量 m甲>m乙。
因为甲、乙液体: ρ甲<ρ乙,m甲>m乙,根据ρ=m/V 所以V甲>V乙。
所以选B。
13.如图13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 、pB和压力FA 、FB的关系是
A
B
图13
甲
乙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答案】C
【解析】
①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即h甲= h乙 m甲=m乙。
②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根据h甲= h乙 m甲=m乙进行推理:
若Dh甲= Dh乙 则 Dm甲=Dm乙。则此时液体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
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FA 、FB的关系是FA =FB。
根据P=F/S 因为FA =FB, SA>SB,所以PA>PB。
所以选C。
14.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原先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如图14所示。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则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图14
甲
A
乙
B
A.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质量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B.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甲可能大于p乙。
58
C.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体积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D.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答案】C
【解析】
A.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质量的液体后,剩余部分的压力仍相等,根据P=F/S 因为FA =FB, SA>SB,所以PA<PB。故A错。
B.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质量相等:m甲=m乙但h甲<h乙。
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根据m甲=m乙 h甲<h乙进行推理:若△h甲= △h乙 则 △m甲>△m乙。剩余液体的质量m甲<m乙,剩余液体的压力量F甲<F乙,据P=F/S 因为FA <FB, SA>SB,所以PA<PB。故B错。
C.原先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P甲=F/S=G/S=m甲g/SA=ρ甲V甲g/SA
P乙=F/S=G/S=m乙g/SB=ρ乙V 乙g/SB
P甲/ P乙=(ρ甲V甲g/SA) /ρ乙V 乙g/SB=ρ甲SB/ρ乙SA
则抽出相等体积的液体后,剩余液体的体积仍相同,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
P '甲/ P '乙=(ρ甲V甲'g/SA) /ρ乙V ' 乙g/SB=ρ甲SB/ρ乙SA
即P '甲=P '乙所以C正确。
D.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p=ρ gh可得ρ甲gh甲=ρ乙gh乙
因为h甲<h乙 所以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甲>ρ乙。
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减小的压强△P =ρg△h
因为 △h甲=△h乙,ρ甲>ρ乙。,所以△P甲> Ph乙
剩余的压强p甲一定小于p乙。故D错。
所以选C。
15.如图15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压力F的关系是
图15
乙
甲
A.p甲>p乙;F甲> F乙 B.p甲 F乙 D.p甲=p乙;F甲< F乙
58
【答案】A
【解析】
①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p=ρ gh可得ρ甲gh甲=ρ乙gh乙
因为h甲>h乙 所以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甲<ρ乙。
②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减小的压强△P =ρg△h
因为 △h甲=△h乙,ρ甲<ρ乙。,所以△P甲< Ph乙
③剩余的压强P剩余= P原来−△P,因为△P甲<△P乙,p甲一定大于p乙。
剩余液体的压力为F=PS 因为p甲>p乙 S甲>S乙,所以F甲>F乙。
所以选A。
16.如图16所示,水平面上的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现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去部分液体,抽去液体后,使两容器中液体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剩余部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两容器中甲、乙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
F甲、F乙的关系是
图 16
A.p甲<p乙, F甲>F乙 B.p甲<p乙, F甲<F乙
C.p甲>p乙, F甲>F乙 D.p甲>p乙, F甲<F乙
【答案】B
【解析】
①两容器中液体的高度均为h时,此时甲、乙剩余部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质量相等。即h甲= h乙 m甲=m乙。
②根据h甲= h乙 m甲=m乙的结论进行推理可得:原来h甲<h乙时,m甲<m乙。所以原来液体的质量m甲<m乙,压力F甲<F乙。
③根据P=F/S 因为F甲 <F乙, SA>SB,所以P甲<P乙。
所以选B。
17.已知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S甲和S乙,且S甲<S乙,先将两种不同液体分别倒入甲、乙容器中且使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再将两容器中的液体全部交换倒入对方容器中,液体没有溢出。设两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甲和△P乙,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58
A.甲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减小,△P甲一定小于△P乙
B.乙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P甲可能小于△P乙
C.甲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P甲一定大于△P乙
D.乙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减小,△P甲可能等于△P乙
【答案】C
【解析】
①由题干可知: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因为S甲 F乙。
②若从甲、乙中抽取液体的体积相同,减小的质量为 △m=ρ△V 因为ρ甲<ρ乙,
所以△m甲<△m乙 减小的压力为△F甲<△F乙
58
③剩余液体对甲、乙底部的压力F甲>F乙。
④减小的压强为△ P=△F/ S 因为△F甲<△F乙, S甲>S乙,
所以△P甲<△P乙
⑤剩余液体的压强P剩余= P原来−△P,因为△P甲<△P乙,所以p甲>p乙。
故选C。
23.如图23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若在两容器中再分别加入部分原液体(液体不溢出),小明认为:若加入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等于乙;小红认为:若加入的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大于乙。你认为:
A.两人的观点均正确 B.两人的观点均不正确
C.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 D.只有小红的观点正确
图23
【答案】A
【解析】
①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甲、乙两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可知G甲=G乙,在两容器中再分别加入质量均为△m的原液体所受重力均为△G,加入液体后,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G甲+△G,F乙=G乙+△G,即F甲=F乙,两容器底面积相等,即S甲=S乙,由P=F/S得,压强相等,故小明的说法正确;
②两容器底面积相等,即S甲=S乙,由图可知h甲G乙后,
S甲前p乙后,故D正确。
故选D。
35.如图25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后,若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仍相同,则关于切去的质量△m和高度△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8
图25
甲
乙
A.△m甲>△m乙。 B.△m甲=△m乙。
C.△h甲>△h乙。 D.△h甲=△h乙。
【答案】B
【解析】
①原来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 P甲=F甲/ S甲=G/S=m甲g/S
P乙=F乙/ S乙=G/S=m乙g/S乙 m甲/S甲=m乙/S乙。
②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后,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仍相同,则现在甲与乙的质量关系为m´甲/S甲=m´乙/S乙。
因为甲与乙的底面积不变,所以 m甲:m乙=m´甲:m´乙 m甲+m乙=m´甲+m´乙
所以△m甲=△m乙
故选B.
36.如图26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现从两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使它们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
图26
甲
乙
A.F甲′一定小于F乙′ B.F甲′一定大于F乙′
C.F甲′可能小于F乙′ D.F甲′可能大于F乙′
【答案】B
【解析】
①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质量相等m甲=m乙,因为V甲<V乙
所以甲与乙密度的关系ρ甲>ρ乙。
②它们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时,因为ρ甲>ρ乙,根据m=ρV可知:m甲>m乙,所以F甲′一定大于F乙′
故选B。
37.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正方体上截去一部分,且截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如图27所示,则所截去的高度h甲、h乙的关系是
58
图27
h
A.h甲一定大于h乙 B.h甲一定小于h乙
C.h甲可能大于h乙 D.h甲可能等于h乙
【答案】B
【解析】
①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p=ρ gh可得ρ甲gh甲=ρ乙gh乙 因为ρ甲<ρ乙 所以h甲>h乙,如图27(a)所示。
图27(a)
甲
乙
②现截去部分的质量相等,设甲、乙的边长分别为a、b,切去的质量分别为△ m 甲、△ m乙,切去的厚度为△h甲、△h乙,
△ m甲=△ m乙 ρ甲△V甲=ρ乙△V乙 ρ甲aa△h甲=ρ乙bb△h乙
因为ρ甲a=ρ乙b 所以a△h甲=b△h乙
因为a>b 所以△h甲<△h乙
故选B.
38.如图28所示,正方体物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二者剩余的体积、压强均相同,则切去的质量∆m甲、∆m乙和切去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
p乙的关系是
乙
甲
图28
A.∆m甲>∆m乙 p甲>p乙 B.∆m甲>∆m乙 p甲<p乙
C.∆m甲<∆m乙 p甲>p乙 D.∆m甲<∆m乙 p甲<p乙
【答案】D
【解析】
①甲、乙二者剩余的体积、压强均相同,因为S甲<S乙 所以甲余的高度h甲>h乙。根据P=ρgh可得ρ甲gh甲=ρ乙gh乙 因为h甲>h乙 所以ρ甲<ρ乙。
②因为二者切去的体积为∆V甲<∆V乙 ρ甲<ρ乙 所以∆m甲<∆m乙。
58
③当剩余的高度h甲>h乙时,p甲=p乙。进行推理:
原来h甲=h乙时,p甲<p乙
故选D。
39.如图29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的关系是
图29
甲
乙
A.∆F甲一定大于∆F乙 B.∆F甲一定小于∆F乙
C.∆F甲可能大于∆F乙 D.∆F甲可能小于∆F乙
【答案】B
【解析】
①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设甲、乙的边长分别为a、b,根据p=ρ gh可得ρ甲ga=ρ乙gb。
②设切去的质量分别为△ m甲、△m乙,切去的厚度为△h,
△ m甲:△ m乙 =ρ甲△V甲:ρ乙△V乙 =ρ甲aa△h:ρ乙bb△h = a:b
因为a<b 所以△ m甲<△ m乙
即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的关系是∆F甲一定小于∆F乙
故选B。
40.如图30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对地面的压强
p甲=p乙。现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则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变化量ΔF甲和ΔF乙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Δp甲和Δp乙 关系正确的是
甲
乙
图30
A.ΔF甲>ΔF乙,Δp甲>Δp乙 B.ΔF甲=ΔF乙,Δp甲=Δp乙
C.ΔF甲<ΔF乙,Δp甲>Δp乙 D.ΔF甲>ΔF乙,Δp甲=Δp乙
【答案】D
【解析】
58
①原来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 因为S甲>S乙 所以 F甲>F乙。
②因为原来甲、乙的体积相同时,F甲>F乙。现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时(切去的比例n相同),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变化量均为原来的n倍,ΔF甲=nF甲
ΔF乙=nF乙 所以ΔF甲:ΔF乙= F甲:F乙
ΔF甲>ΔF乙 。
③因为底面积未变,所以甲与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Δp甲和Δp乙均为原来的n倍,
Δp甲=ΔF甲/S甲=nF甲/S甲=np甲
Δp乙=ΔF乙/S乙=nF乙/S乙=np乙
Δp甲:Δp乙= np甲:np乙=1
所以Δp甲=Δp乙
故选D.
41.如图31所示,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比例,则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 、p乙的关系是
图31
甲
乙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答案】D
【解析】
①正方体甲、乙的质量相同,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
②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比例,则减小的压力也相同,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仍相同
F甲=F乙。
③根据p=F/S F甲=F乙,S甲>S乙。所以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 、p乙的关系是p甲<p乙。
故选D.
42.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甲>ρ乙。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使剩下的高度相同,它们剩余部分质量为m甲、m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的大小为ΔF甲、ΔF乙,则
A.m甲>m乙,ΔF甲>ΔF乙 B.m甲>m乙,ΔF甲<ΔF乙
C.m甲Gb水,
又因为Ga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