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2.17 K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2.“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分封制 B.推行郡县制 C.实行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
3.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4.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5.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理,充满着艰辛。今天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淸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A.伊犁将军 B.台湾府 C.宣政院 D.驻藏大臣
6.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而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自强”的具体做法是创办( )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8.《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9.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0.习近平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指( )
A.城市领导农村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城市武装起义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纷纷发表评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评论的主要含义是( )
A.国内反动势力被彻底清除
B.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2.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C.大跃进时期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13.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
①经济特区 ②包产到户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经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
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常态
B.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
15.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蛟龙下海”、“墨子”升空等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凝聚了中国力量,弘扬了中国精神。由此让我们联想到创业年代的英模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16.“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她”是指( )
A.古代中国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代印度
17.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8.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正处于古典文明再生的时代,他们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有上帝,也逐渐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这表明当时“知识分子”追求的是( )
A.自由主义思想 B.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人文主义思想 D.民主平等思想
19.16世纪初,欧洲奴隶贩子乘船到达非洲后,首先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俘获黑人,然后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给种植园主,返回时将美洲的黄金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这反映的是( )
A.欧洲国家对非洲的殖民统治
B.“三角贸易”
C.美洲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
D.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20.17世纪中期开始,人类历史上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在英国、美国和法国爆发。这三次革命的共同影响是( )
A.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实现了新兴国家统一
C.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1.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 )
A.莱特兄弟 B.本茨 C.史蒂芬孙 D.瓦特
22.列宁以一种”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这一“改良主义的办法”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23.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了重要转折。此次会战是(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诺曼底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凡尔登战役
24.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
①萨拉热窝事件②印度独立③纳米比亚独立④“非洲独立年”⑤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5.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这反映了( )
A.国家之间的对抗加剧 B.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4分)古今中外,改革一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诸北语(鲜卑语),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延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两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材料三:如图是1925﹣1945年美国的失业率。
材料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材料一中史书的记载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自救运动?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急剧上升”是因为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何特点?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中体现“群众的首创精神”的一个典型事例。
27.(12分)十九大报告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挫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党的历史上,发出了许多代表时代主题的“声音”。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新纪元的宣告]
(1)上述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两件开辟新纪元的事件?
[民主革命的呐喊]
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材料二:“民族统一战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2)材料一的这首诗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中国取得了哪次战争的胜利?
[制度建立的回声]
(4)以上图片反映出的是什么事件?其实质是?
[伟大转折的声音]
材料三:“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
(5)材料三所述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请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会议上作出了什么样的伟大决策?
28.(12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基于对世界形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传统文化理念]
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文明交流互鉴]
材料二: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
[文明冲突重建]
材料三:15世纪后期,从欧洲出发的航海家们逐渐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经过几次艰难的航行,探险家们开辟了新的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
[外交合作共赢]
材料四: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外交上反映出中国不是追求狭隘的国家安全、国家利益,而是追求世界共赢和共同安全。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思想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孔子、孟子体现“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条路”指的是哪条商路?它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
(3)材料三中“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的进行需要哪些客观条件?
(4)为了“合作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原则和方针分别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由“对抗”到“合作”的典型事件有哪些?
29.(12分)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度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怎样的特点?
(3)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2020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分析】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2.“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分封制 B.推行郡县制 C.实行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点,应把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C、科举制形成于隋朝时期。
D、元朝时期推行行省制。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3.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为弘扬佛法,鉴真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历时17年,带回大量佛学经典,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为中印中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因此鉴真和玄奘的共同贡献是都弘扬传播了佛教文化;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相关知识点。
4.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
【解答】据题干“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可知,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北宋东京。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商业尤为发达,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北宋东京)和杭州,杭州改为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城内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北宋时期,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既有铜钱,也有铁钱,但是金属货币使用不方便。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
5.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理,充满着艰辛。今天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淸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A.伊犁将军 B.台湾府 C.宣政院 D.驻藏大臣
【分析】本题以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理,充满着艰辛为依托,考查驻藏大臣。
【解答】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淸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驻藏大臣。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6.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而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领土。俄国是近代从清王朝手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解答】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而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俄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俄国是近代从清王朝手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自强”的具体做法是创办( )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分析】本题以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答】“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反映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军事工业的内容,在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是军事工业。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8.《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解答】据所学知,在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这一条也最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
故选:D。
【点评】应特别注意记忆《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9.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解答】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中“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的只有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
10.习近平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指( )
A.城市领导农村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城市武装起义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分析】本题考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或者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之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
【解答】
据“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故“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的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1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纷纷发表评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评论的主要含义是( )
A.国内反动势力被彻底清除
B.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重点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解答】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百年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故选:B。
【点评】要理解记忆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重点理解其历史意义。
12.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C.大跃进时期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分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解答】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故选:D。
【点评】本题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一五计划实行的时间、取得的成就和意义。
13.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
①经济特区 ②包产到户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经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采取的方式。①②④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
故选:B。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事物。
14.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
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常态
B.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海峡两岸的交往的有关内容。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自从海协会和海基会成立后,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富春山居图》“山水合璧”就反映了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A说法不符合事实,B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说法与材料相违背。
故选:C。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海峡两岸的交往的有关内容。
15.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蛟龙下海”、“墨子”升空等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凝聚了中国力量,弘扬了中国精神。由此让我们联想到创业年代的英模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分析】本题以“两弹元勋”为切入点,考查邓稼先的相关知识。
【解答】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第二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两弹元勋”邓稼先。
16.“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她”是指( )
A.古代中国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代印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及影响。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给出的“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可知“她”是指古代希腊。古代希腊的雅典城邦拥有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一笔富贵的政治遗产。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雅典民主政治及影响。
17.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分析】本题考查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
【解答】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8.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正处于古典文明再生的时代,他们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有上帝,也逐渐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这表明当时“知识分子”追求的是( )
A.自由主义思想 B.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人文主义思想 D.民主平等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
【解答】据题干“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正处于古典文明再生的时代,他们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有上帝,也逐渐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这表明当时“知识分子”追求的是人文主义思想。结合所学可知,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19.16世纪初,欧洲奴隶贩子乘船到达非洲后,首先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俘获黑人,然后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给种植园主,返回时将美洲的黄金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这反映的是( )
A.欧洲国家对非洲的殖民统治
B.“三角贸易”
C.美洲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
D.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贸易”。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解答】16世纪初,欧洲奴隶贩子乘船到达非洲后,首先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俘获黑人,然后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给种植园主,返回时将美洲的黄金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这反映的是“三角贸易”。奴隶贩子带着廉价的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然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三角贸易”的大致方向是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三角贸易”的航线。
20.17世纪中期开始,人类历史上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在英国、美国和法国爆发。这三次革命的共同影响是( )
A.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实现了新兴国家统一
C.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应重点掌握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解答】英国和法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美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选:D。
【点评】本题把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
21.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 )
A.莱特兄弟 B.本茨 C.史蒂芬孙 D.瓦特
【分析】本题以马克思的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据所学知,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蒸汽机,即纽科门蒸汽机,但它的耗煤量大、效率低。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获得成功,它的效率大为提高,大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
22.列宁以一种”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这一“改良主义的办法”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
【解答】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等知识,重点识记内容、特点及影响。
23.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了重要转折。此次会战是(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诺曼底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凡尔登战役
【分析】本题以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为依托,考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了重要转折。此次会战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24.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
①萨拉热窝事件②印度独立③纳米比亚独立④“非洲独立年”⑤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注意题目强调的时间。
【解答】①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一战前,不属于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的事例,据此可排除ABC三个选项。
故选:D。
【点评】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25.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这反映了( )
A.国家之间的对抗加剧 B.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由材料“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可知,在两极格局瓦解后,除美国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外,世界上还存在欧盟、俄罗斯、中国等几个重要力量中心,在这些力量中心的推动下,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多极化只是发展趋势,还没有最终形成。
故选:C。
【点评】注意识记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及其推动因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4分)古今中外,改革一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诸北语(鲜卑语),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延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两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材料三:如图是1925﹣1945年美国的失业率。
材料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材料一中史书的记载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自救运动?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急剧上升”是因为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何特点?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中体现“群众的首创精神”的一个典型事例。
【分析】本题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兴起,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要求组织答案。
【解答】(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的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彼此影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2)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清政府采取的自救运动是洋务运动;它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体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致材料三图中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急剧上升,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包括: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中体现“群众的首创精神”的典型事例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或“大包干”);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等。
故答案为:
(1)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3)经济大危机;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或“大包干”);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兴起﹣﹣,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27.(12分)十九大报告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挫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党的历史上,发出了许多代表时代主题的“声音”。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新纪元的宣告]
(1)上述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两件开辟新纪元的事件?
[民主革命的呐喊]
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材料二:“民族统一战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2)材料一的这首诗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中国取得了哪次战争的胜利?
[制度建立的回声]
(4)以上图片反映出的是什么事件?其实质是?
[伟大转折的声音]
材料三:“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
(5)材料三所述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请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会议上作出了什么样的伟大决策?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秋收起义、西安事变、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上述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遵义会议和开国大典,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材料一的这首诗反映的是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3)材料二中“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图片反映出的是三大改造的完成,其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采取的是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的是公私合营的方式。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材料三所述内容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的伟大决策。
故答案为:
(1)遵义会议和开国大典。
(2)秋收起义。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战争。
(4)三大改造的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5)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的伟大决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秋收起义、西安事变、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相关史实。
28.(12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基于对世界形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传统文化理念]
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文明交流互鉴]
材料二: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
[文明冲突重建]
材料三:15世纪后期,从欧洲出发的航海家们逐渐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经过几次艰难的航行,探险家们开辟了新的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
[外交合作共赢]
材料四: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外交上反映出中国不是追求狭隘的国家安全、国家利益,而是追求世界共赢和共同安全。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思想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孔子、孟子体现“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条路”指的是哪条商路?它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
(3)材料三中“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的进行需要哪些客观条件?
(4)为了“合作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原则和方针分别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由“对抗”到“合作”的典型事件有哪些?
【分析】本题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主线,主要考查了孔子、孟子体现“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丝绸之路以及影响、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条件、中国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原则以及方针、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1)根据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孟子体现“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分别是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这条路”指的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的标志性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边为一个整体,世界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这一事件的进行需要的客观条件有造船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等。
(4)为了“合作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方针是求同存异。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由“对抗”到“合作”的典型事件有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故答案为:
(1)孔子:“仁”;孟子:“仁政”。
(2)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新航路的开辟。造船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等。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孔子、孟子体现“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丝绸之路以及影响、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条件、中国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原则以及方针、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等知识。
29.(12分)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度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怎样的特点?
(3)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分析】本题以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度上得到解决为切入点,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
【解答】(1)由材料一中的的出处《废除农奴法令摘录》可知,这一“法令”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从材料一中“农奴制度永远废除”可以概括为该法令的核心内容是废除农奴制。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果;日本通过改革从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由材料二中“1869年”可以推断,日本这次改革是明治维新,是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次改革发布的一系列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的措施,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跻身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调整。罗斯福新政之“新”在于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来克服自由经济的弊端,这一措施的结果是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实现了经济复苏的目的。
(3)结合所学知,这些改革的共同的积极作用是促进了社会发展。
故答案为:
(1)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2)明治维新;日本通过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促进了社会发展。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