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5 M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整体理解 做实研究 规范使用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与使用建议
主要内容
理解
研究
规范
1理解 2研究 3规范
Ø 教材的追求
Ø 修订的背景
Ø 修订的内容
Ø 编写的原则
Ø 呈现方式
Ø 构建逻辑
Ø 栏目使用
Ø 教学建议
教材的追求
1.一套说真话的教材
2.以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材
3.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材
4.走向深度学习的教材
2001
2010
2011
教育改革的
新形势与新
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义教阶段修订课程标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
——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
2012
党的十八大 立德树人
20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华优秀文化
2014
3月《完善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4月《全面深化课程改
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的意见》
——五个统筹、核心
素养、学业标准
2014
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
全会 把法治教育纳
入国民教育体系
2016 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Ø 编写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统领
课程性质与功能
的坚守
育人规律的
遵循
优秀传统文化的
体现
u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在国家意志、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
少年生命成长之间,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
活需要之间找到一种既科学又艺术的联结与
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
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有专题、有渗透,显隐结合、多维展开,
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发生变化
在西方国家中,政府仅仅是“守夜人”,个人
和企业才是社会的核心利益,因此,很难形成代表
全民长远利益的社会诉求,一切从市场出发、从私
人企业是否赢利出发,不知要绕多少弯子,在金钱
万能的作用下形成社会公约,而这样得来的社会公
约几乎不可能代表社会的最大利益和长远利益。但
在中国,全社会的长远利益可以通过一个被人民高
度信赖的政治核心立刻转变为社会行动。这种超市
场的社会决断力必然深刻影响经济发展进程,并引
导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和激发态生产方式,孰优孰
劣将在人类历史的演变中一见高下。
中国梦是好日子
价值观是好活法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
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
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u课程性质与功能的坚守
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
专设课程,它与日常德育以及学校党团少先
队组织教育成为并驾齐驱的三条德育工作路
径。
它必须依托相关知识,但根本在于价值
观教育,在于影响人的情感态度行为的改变,
影响人的德性与人格健全。
教材设计及教学归宿是超越知识,指向
价值教育。
• 核心价值:这是一门进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
(政治立场、方向)
• 基本功能:这是一门提高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课程。
(思想与心理品质)
• 培养目标:这是一门培养当代中国公民思想道德素
养的课程。(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
◆ 就课程性质的把握而言,纵然课程名称一再改变,
即便现在叫《道德与法治》,其课程设置的根本意义
和价值,一脉相承、初心不改。
u育人规律的遵循
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道德学习与法
治学习的规律。
既要和其他学科一样遵循学生身心
发展的规律,又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
成与发展的规律。
采用开放式
提问、开放
式讨论、开
放式留白
满足多样化
的需求
u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教
材,以丰富和提升教材的思想性与人文
性。
选择适合的、在现代生活中富有生
命活力的材料。
正文和资源类素材使用了思想深邃、
语言凝练的古文句来表达。
l
你知道有哪些
不同的筷子吗?
你知道筷子
的禁忌吗?
你知道我们常
用的筷子是怎
样来的吗?
你知道筷子的
标准长度是多
少吗?代表的
意义?
你知道筷子为
什么是一头方
一头圆吗?
你知道使用筷
子的好处吗?
你知道吗?
筷子的标准长度应是七寸六分,代表了人
的七情六欲。
筷子是一头方一头圆,代表了天圆地方的
寓意,体现了我国的精深的哲学思想。
许多筷子具有优雅的造型,考究的制作,
完全可称之为艺术品,展现出我国古代先进的
科技工艺。
使用筷子也有很多禁忌和礼仪,体现出深
刻的道德伦理。
与看上去“动刀动叉”式的西方餐具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 多了一份
“和为贵”的蕴意,不仅体现了和谐的东方美学,更寓意白头偕老、永不分
离。
就筷子本身使用结构而言,其暗含“一曰要直,二曰要齐,三曰要和”
的为人处世道理。从形状上来说,天圆地方,天长地久,历来就是人们心中的
美好愿望。
从使用上来说,一旦人手执筷子,那么筷子和手就融为一体,筷子就是
手的延伸,筷子就发挥了手的功能,仿佛是“天人合一”。同时也反映了中
国人注重力求万事万物合于自然之理,即“合乎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
和谐关系。
筷子虽小,但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
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经济竞争 制度竞争 文化竞争
在西方,政客为了选票,对选民“诉之于利”,不负责任地开
出根本无法兑现的民生承诺,这是一些欧洲国家入不敷出、债务危
机的重要根源;
在中东,一些宗教团体为了争夺民心,“诉之于仇”,不惜挑
起或扩大宗派仇恨来分裂国家,这是当地战乱频繁的重要诱因;
在亚洲,一些地区的政客、政党“诉之于拆”,为了一己私利,
在本是团结和融的社会中,硬生生,甚至无中生有地撕开裂口、放
大利益对立。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民主的运作
要求“一人”贡献“一份”(经济)。如果说,人性的
光辉(追求自我实现的理想)决定了“一人一票”不可
避免,人性的弱点(不变的自私本质)决定了“一人”
贡献“一份”的不可能。只要存在着任何可能性,人们
便会追求实现“政治权利”,而不会做经济贡献,用政
治权利来挟持政府,得到经济利益。这样便出现政治权
利和经济贡献之间的结构不对称。这个不对称便是西方
民主危机的核心根源。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思想战线上的竞争有两
大任务,第一,要解构所谓“普世价值”,把一个药方应付
百病的荒唐道破;第二,要实事求是地总结中华民族的生存
方式,给出关于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阐述和理论解释。一
个是破,破一个国际性的霸权话语系统;一个是立,在我国
确立对自己生存方式的自觉,也就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自觉。
对他们(迷信西方“普世价值”和“西方体制”的所谓
精英)来说,改革不是改良,不是完善行政体制,而是从
“专制”改成“民主”,是拆房子——拆掉“故宫”建“白
宫”。然而,世界上只有一个白宫,中国即使建成“白宫”,
也是假的。假白宫不是自由的标志,是被真白宫奴役的标志。
布热津斯基则根据当今社会的实践断言:“归根
结底,控制人类共同命运努力的成败取决于具有极端
重要意义的哲学和(或)文化层面,正是它形成了指
导政治行为的重要观念和思想。”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
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老子的意思是
说: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战胜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
的力量能穿过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
呈现方式 隐含寓意 行为引导
有生命力
思想深邃
语言凝练
符合教育理念
契合新课标和规划纲要倡
导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发
展,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思想教育;诚实、负责、
奉献等传统美德教育;平等、
进取、开放、竞争等现代观
念教育,使学生逐步适应现
代社会的发展。
关注学生成长
有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树
立、积极生活态度的培养,
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基
础性作用;能有效激发学生
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更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品德
形成规律,便教利学。
在问题的分析、
观点的呈现等方面,
力图给学生提供思
维、判断、选择的
条件,让学生结合
所学、所感,结合
自身的经验作出正
确的选择。
教材的设计以学生
不断扩展的生活为背景,
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出发、解决学生面
临的生活问题、注重从
学生生活感受中总结提
高。
依照课标要求,以“德
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为出发
点,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
生活为基础,遵循学生品德
形成规律,全面统筹三个年
级的教学内容。
选择性
生活化
整体性
层次性
实践性
整体内容构建注重学生
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由
近及远、由浅入深地设计教
材体系结构,各年级内容分
布各有侧重,体现螺旋上升。
教材观点的形成借助于
实践活动,使课文生动形象,
具有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
性。
设置观点交锋,
重视价值澄清
坚持育人为本,强调思想性
学科整合,家校合作,
实现综合性与实践性
贴近社会实际,
强调与时俱进
关注人文素质,
体现人文性
2研究
Ø 呈现方式
Ø 构建逻辑
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
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
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
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
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
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
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
总体设计
七年级上册
成长的
节拍
中学时代
学习新天地
发现自己
友谊的
天空
友谊与
成长同行
交友的智慧
师长情
谊
师生之间
亲情之爱
生命的
思考
探问生命
珍视生命
绽放
生命之花
七年级
下册
青春时光
青春的
邀约
青春的
心弦
青春的
证明
做情绪
情感的主
人揭开
情绪的
面纱品出
情感的
滋味
在集体
中成长
“我”
和“我
们”共奏
和谐乐
章美好
集体有
我在
走进
法治天地
法律
在我们
身边法律
伴我们
成长
八年级上
册
走进社会生
活
丰富的社
会生活
网络生活
新空间
遵守社会规
则社会生活
离不开规
则社会生活
讲道德
做守法的
公民
勇担社会责
任
责任与角
色同在
积极奉献
社会
维护国家利
益
国家利益
至上树立总体
国家
安全观建设美好
祖国
八年级下
册
坚持宪法
至上
维护
宪法权威
保障
宪法实施
理解权利
义务
公民权利
公民义务
人民当家
作主
我国
基本制度
我国
国家机构
崇尚法治
精神
尊重
自由平等
维护
公平正义
九年级上
册
富强与创
新
踏上强国
之路
创新驱动
发展
民主与法
治
追求民主
价值
建设法治
中国
文明与发
展
守望精神
家园
建设美丽
中国
和谐与梦
想
中华一家
亲
中国人
中国梦
九年级下册
我们共同的世
界
同住地球村
走向和平与
发展
世界舞台上的
中国
与世界紧
相连
与世界共发
展
走向未来的
少年
少年的担
当
我的毕业
季
从这里出
发
品德教育必须超越知识传递性的学习,必须改变简单告
知对与错的方式,必须改变成人单方面的说教,走向双向、
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
教材不再是学生用来记诵、应对考试的工具,要改变简
单、表浅、枯燥的呈现形式,这是探索道德价值观学习、法
治意识形成、品德和人格形成的规律与机制。
品德发展是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循环
往复的复杂过程,教材搭建了教和学的脚手架,在形态上不
以对知识进行系统理论阐释为主,而是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
贴近、喜爱的活动,在探究、体验、反思与分享中展开思维
和情感过程,涵养品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Ø 建构逻辑
01
02 03
内容组
织逻辑
呈现的
逻辑
思维的
逻辑
世界
国家
社会
学校
我
内容组织的逻辑
同心圆
我
自己
他人
和集
体
世界
国家
和社
会
关系轴
呈现的
逻辑
思维的
逻辑
创设情境
经验引入
直面矛盾
和困惑
道德判断
价值选择
体验道德
成长
相关行为
和行为能
力及方法
的指导
运用你的经验
正文观点
探究与分享
阅读感悟
相关链接
方法与技能
拓展空间
创设情境 引发思考
体验 思考
碰撞 分享
生成观点 指导行为
教学的逻辑
2研究
Ø 呈现方式
Ø 构建逻辑
追求:
• 坚持依托知识,并超越知识,
导向价值认同和行为实践。
• 体现思想性与人文性,坚持
价值引导。
• 注重行为指导。做到具体、
易操作,提倡行为实践与改
善,激发学生用行动去改变
的意愿。
2研究
Ø 呈现方式
Ø 构建逻辑
启示:
• 不避讳用教材,利用教材开
展教学。
• 要给学生讲观点,千万不要
给学生讲概念,在研读教材
时要提取核心观点。
• 关注思维,设问的开放,实
现思辨能力的培养。
用教材 讲观点
用教材 重生成
用教材 重思辨
用教材 重反思
3规范
Ø 栏目使用
Ø 教学建议
Ø 栏目使用
栏目 功能定位 呈现形式 使用建议
运用你的
经验
承认、接受个
体化的生活经
验,鼓励表达
与分享
情境+问题 教学导入使用
探究与分
享
揭示矛盾或不
同经验的碰撞 活动+问题 学生活动使用;基于
活动生成观点
拓展空间 指导实践 问题思考型
操作指南型
课内深化讨论的情境
课后拓展延伸的作业
相关链接
相关知识帮助
理解、深化认
识
理论性资源 让学生自主阅读,也
可集体阅读后教师补
充问题,变成活动探
究阅读感悟 拓展经验 故事性资源
方法与技
能
行动策略,导
向实践的脚手
架
可操作的策
略与方法
自主阅读 课堂讲解
操作模拟
应对问题
Ø 教材中留白的处理
教材留白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
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学生
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根据自
己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切入,提出自
己的解决办法,从而呈现出教材的开放性、生成性。
教材中的留白留下的并不是一块空白,它是教
材与学生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看到了学
生成长的足迹,留白使教材更加精彩。
思考的痕迹 成长的足迹
多角度 多层面
操作
层面
运用
层面
t
ex
t
结果
层面
*作为教与学
的资源
*作为过程评
价的成果
*随教学过程完成*
作为作业课前或
课后完成
*有助于教学过程的推进
*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
Ø 拓展空间的落实
突出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积
极参与教学活动,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感悟
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思考
操作
实践
内容、
时间、
活动
的整合
有取
舍
01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小组合作方式,通盘考虑,灵活安排。 有指
导
02
为学生提供思考的
资源或获得资源的
途径,提出学习活
动明确而具体的要
求。 有评
价
03
提供展示、检查、
交流活动成果的机
会,并作为过程性
评价依据。
Ø 名言的正文化处理
名人名言,以其精炼的语言和精深的教育作
用对正文的观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易于被学生
接受,也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准确解释 正确解读 挖掘内涵
取舍
整合
借力
取舍
整合
借力
* 对教学的有效性
* 对学生思考的价值
* 教学时间安排
* 相近内容的栏目
使用可以相互整合,
精选一个栏目的活
动,做实做深
* 有些栏目的内容,在课堂上
不好处理时,要有借力的思想。
新教材
内容
方式
资源
启示
ü 研究是为教
学服务的;
ü 研究的课题
来源于教学
中的问题;
ü 伴随研究更
成长;
……
Ø坚守新教材鲜明的理念与特色;
Ø德育回归生活,关注价值引领;
Ø活动中情感体验的追求,注重思想提升!
新教材实验是一个挑战,
更是一个机遇;
新教材实验是一片耕耘的园地,
更是一个成长的平台!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