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9 MB
  • 2021-11-10 发布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共93页)

  • 9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此部分内容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饶有趣味且又带有一定想象力的美好愿望,指出这些美好愿望“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从具体事例出发,先是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向学生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展示等,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重点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难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 多媒体、NaOH溶液(用啫喱水瓶盛装好)、用酚酞试液写有“化学大世界”字样的纸(表面为白纸)。‎ 一、导入新课 请三名学生分别上台表演:‎ 甲:(展示A、B两种无色液体)请大家猜测,如果把这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呢?‎ ‎(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 甲:[向盛有A液体(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B液体(AgNO3溶液)。]‎ ‎(在同学们惊讶的目光中)‎ 甲:我表演的节目叫“清水变牛奶”,可是不能喝!‎ 乙:这有什么稀奇,我也会表演(展示C、D两种无色液体),我也请大家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混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呢?‎ ‎(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 乙:[向盛有C液体(NaOH溶液)的烧杯内,逐滴滴入D液体(无色酚酞)。]‎ ‎(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 乙:我的节目叫“我为液体添色彩”。‎ 93‎ 丙:我是一个制造商,产品是什么呢?(展示蓝色的E液体和无色的F液体)‎ 丙:[向盛有E液体(CuSO4溶液)的试管中倒入无色的F液体(NaOH溶液),倒出试管上层清液后,将蓝色沉淀物移到一个小果冻盒内。]‎ 丙:同学们,我的产品是什么呢——“果冻”,但这种假果冻是不能吃的。‎ 师:谢谢三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同时感谢所有同学的积极参与。这些有趣的现象都与化学密切相关(将啫喱水瓶内液体向一张白纸喷去,白纸显示出红色的“化学大世界”字样)。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神秘的“化学大世界”。‎ 二、推进新课 ‎1.介绍什么是化学 教师播放课前制作的有关化学的一组图片。‎ 让学生边欣赏图片边思考问题:什么是化学?‎ ‎(针对上面的问题,让学生自学课本1—2页内容,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尝试能否做出比较科学的解释。)‎ 教师给出准确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教师简单介绍化学的发展史 ‎(1)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学科。‎ ‎(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学科。‎ ‎(3)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可循。‎ ‎(4)纳米技术:标志着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5)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 ‎3.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展示图片:‎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4.组织活动 ‎(1)小组竞赛 ‎①列举生活、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 ‎②说出你所知道的化学家。‎ ‎③展示搜集的相关资料。‎ ‎(2)图片展示 ‎①印度漏油造成孟买海岸污染。‎ ‎②一些尾气排放不达标的巴士,成为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③泰国首都曼谷拥挤的汽车排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④堆积如山的工业有害废物。‎ ‎⑤工业废料“红尘”滚滚。‎ 93‎ 教学意图:通过化学对环境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未来化学将是朝着“绿色化学”的方向发展,同时树立社会责任感,立志学好化学造福人类。‎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衣料需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 ‎(2)粮食、蔬菜的丰收需要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合理使用 ‎(3)水泥、钢材、玻璃、塑料等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4)汽油、柴油是许多现代化交通工具的燃料 本节课是化学的起始课,知识性不强,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通过学习化学的发展史和重要作用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多多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来展示化学对人类社会的重大作用,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和研究产生无限的向往。同时,教师还可以提醒学生在网上搜集有关化学的资料,进行网上自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本单元是学习化学的开端。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但对于化学及其特点和应用并不太熟悉,只是感性的、表面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教材编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出发,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范围和特点,体会学习化学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生活中的典型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识别哪些是化学性质,哪些是物理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相关信息,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化学实验为媒介,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的现象美,激发学习兴趣,‎ 93‎ 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重点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分。‎ 难点 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一、导入新课 师:化学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我们知道,大到宇宙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了我们这个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变化。正确认识物质的这些变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下面我们来观察几个小实验。‎ 二、推进新课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1(2)‎ 首先展示胆矾,再把蓝色块状固体研碎成为蓝色粉末,然后进行实验。‎ ‎[演示]实验1-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1(4)‎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师:实验1-1(3)、1-1(4)有什么共同特征?‎ ‎[结论]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变化,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1—1(3)、1—1(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 ‎(比较各物质性质的异同,归纳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概念)‎ ‎[结论]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蜡烛(纸张、木材)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等。‎ 93‎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让学生自学课本第8页关于物理性质的内容)‎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规范表达的能力。‎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眼: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 ‎(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3.实践活动 ‎[演示]实验1-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结论]物理性质:两者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一般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怎么区分它们,并将自己的看法和同学进行交流。‎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本节课的实验多、现象多、概念多,学生初次接触这么多的实验和概念,需要用举出实例、相互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去找出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区别,不可直接去告诉学生,否则学生不能理解,即使知道了它们的本质区别,碰到了具体的问题还是不会分析。‎ 其中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区分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确变化是一个有结果的过程,而性质则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如“铁生锈”和“铁易生锈”。其中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因为结果是铁变成了铁锈;而铁易生锈则属于铁的化学性质。因为它只说明了铁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为铁锈,并没有确定的结果,所以是铁的化学性质。‎ 93‎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知识与技能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 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难点 学会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蜡烛、火柴、玻璃杯(烧杯)、玻璃导管、澄清石灰水 一、导入新课 师:观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学会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在化学科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利用人体感觉器官——视、听、嗅、触来进行观察体验。下面我们以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推进新课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2页的“探究”内容。‎ 学生完成阅读后,引发思考:‎ ‎1.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2.蜡烛燃烧后的物质到哪里去了?如何验证?‎ 师:现在我们就来观察实验,解决我们的问题。‎ 学生分组(两人一组)实验,边做实验边记录。‎ ‎1.点燃蜡烛前 教师引导每组学生观察分发给各个小组的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闻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看其是否沉入水底。‎ 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 ‎[小结]燃烧前蜡烛是白色圆柱状固体,略有气味,硬度较小,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点燃蜡烛中 教师巡回指导,各小组学生观察燃烧过程,记录燃烧现象。‎ ‎(1)取一根火柴梗迅速放入火焰中,1秒钟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前后的情况。‎ ‎(2)取一只干冷的玻璃杯或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杯壁出现的现象;取下玻璃杯或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1)蜡烛熔化并发光发热,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里层最暗,火柴梗从中间到两端逐渐变黑。(2)玻璃杯壁上出现水珠,石灰水变浑浊。‎ ‎[小结]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蜡烛熔化说明石蜡的熔点较低。火柴梗两 93‎ 端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玻璃杯壁出现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3.熄灭蜡烛后 ‎[现象]熄灭后冒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点燃。‎ ‎[小结]烟是固体小颗粒,并且可以燃烧,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结论]‎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颜色白色、状态固体、形状圆柱、硬度小、略有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着时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里层最暗;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水生成,再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后 熄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冒白烟;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后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实验结论 石蜡点燃后生成了水、二氧化碳;外焰温度最高 ‎  教学意图: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表达能力。‎ 学生讨论,信息反馈,填写实验报告。‎ ‎[总结]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以及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蜡烛受热时是否熔化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 ‎[探究]1.对教材第13页图1-11操作的改进。‎ ‎(1)用冷而干燥的玻璃片,在火焰外不同距离可观察到不同的现象。‎ ‎(2)用石灰水润湿烧杯内壁。如教材图1-11罩在火焰上方……‎ ‎2.对用火柴梗做实验的异议。‎ 改用洗净干燥的“雪糕”木片削成细木条来代替火柴梗。‎ 结论:①有的组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烧杯内气体扩散,使石灰水变混浊现象不明显。‎ ‎②火柴梗短不安全,有的同学未去掉火柴头就更不安全。‎ ‎3.填写实验报告 教材第13页“探究(或实验)报告”,仅供同学们参考。‎ 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实验报告。‎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本节课成败的关键是让学生动手实验并从实验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在学生实验前,教师要将实验的注意事项告知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学生自主探究,‎ 93‎ 教师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作好预判,以便及时应对一些突发的事件。‎ 本节课的实验选择了蜡烛这一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对它 本身的构造、性质及其燃烧过程进行了探究,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兴趣高涨,但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和顺序操作,切实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如蜡烛的固定问题、火柴梗的处理等。在课前,要安排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实验操作及其注意事项,以便于在实验时省时省力。同时,要提醒学生边做实验边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认真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知识与技能 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学会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 正确完成实验操作过程。‎ 难点 正确得出实验结论。‎ 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饮料管、澄清石灰水、滴管、火柴梗(或细木条)、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若干、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若干。‎ 一、导入新课 师: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呼出的是什么?吸入的又是什么呢?‎ 生1: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生2:吸入的是空气 师:大家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吗?如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究竟有什么不同?‎ 二、推进新课 ‎1.在进行实验室探究之前,给学生提供三条信息:‎ ‎(1)二氧化碳可以使过量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液,白色浑浊物越多,说明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2.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将实验仪器放好,然后让学生收集“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具体步骤如下:‎ 93‎ ‎(1)“呼出的气体”——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然后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至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呼出的气体”就收集好了。‎ ‎(2)另取两个空的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吸入的空气”就收集好了。‎ ‎(教师演示,让学生根据示范收集“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 ‎3.组织学生组内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并提醒学生作好实验记录。‎ ‎(1)分别向一瓶吸入的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两个瓶子中分别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滴入澄清石灰水后,吸入的空气瓶中无现象,呼出气体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更高。‎ ‎(2)将燃烧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现象]插入人体吸入的空气集气瓶中的小木条比插入人体呼出气体集气瓶中的小木条燃烧更旺,且燃烧时间要长。‎ ‎[结论]说明了空气中氧气含量大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个玻璃片呼气,有什么现象产生?说明了什么?‎ ‎[现象]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后,玻璃片上会产生极小的水珠。‎ ‎[结论]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4.引导学生结合上述实验,思考:以上实验说明了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有什么不同?‎ ‎[总结]‎ 吸入的空气 呼出的气体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 少 多 氧气(能供给呼吸,也能支持燃烧)‎ 多 少 水蒸气 少 多 ‎5.按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本节课的实验难度并不是太大,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进一步明确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在学生进行自主实验的同时,教师要做好指导,以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实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93‎ 第1课时 药品的取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2.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3.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重点 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 难点 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锌粒、食盐、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等药品,教科书附录I中的常用仪器及药匙、镊子、试管架等仪器(纸槽学生自制)。‎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畅谈厨房中的液体与固体物质、模仿感悟倒水、倒食用油、倒醋、倒黄油、取食盐、取味精等动作。‎ 让学生回忆家中厨房食品柜内生活品的摆放。‎ 师: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室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因此要想学好化学,就必然先要了解化学实验室。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室”相关图片。‎ 二、推进新课 师: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它们是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室规则”图片。‎ 指导学生阅读附录I中的药品取用规则,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分类介绍药品的取用规则。‎ ‎1.固体药品的取用 师: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展示广口瓶),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展示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展示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1)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 ‎[分析]常用工具:镊子。‎ 取用方法: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 ‎(2)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分析]常用工具:药匙或自制的纸槽。‎ 取用方法: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自制的纸槽,小心送至试管底部,‎ 93‎ 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 教师演示实验1-6和实验1-7后,让学生分组操作。‎ ‎[强调]固体药品取用时,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分析]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里(展示细口瓶)。‎ 演示:液体的倾倒。‎ ‎[讨论]①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②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倒还是缓慢地倒?‎ ‎③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标签的一面一定要朝向手心?‎ ‎④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 师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做出具体解答:‎ ‎①由于细口瓶塞子上沾有试剂,如果正放在桌面上,可能会腐蚀桌面。‎ ‎②为了防止液体外洒或飞溅,试剂瓶口应紧挨着试管口,应该由慢到快地倒。‎ ‎③为防止试剂顺瓶口流出腐蚀标签,所以有标签的一面一定要朝向手心。‎ ‎④有些试剂有挥发性,有些试剂吸水,还有些试剂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这些都将导致原试剂浓度发生变化或变质,因此倒完液体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3.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 演示:用量筒取用液体。‎ 注意事项:(1)量筒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当接近刻度时,可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至刻度。‎ ‎(3)取用液体,当不说明用量时,一般取1~2毫升。‎ ‎[讨论]量取液体时,如果读数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结论]仰视将导致读数偏小,俯视将导致读数偏大。‎ ‎(4)取用少量液体时还可以用滴管。‎ 演示:滴管的使用 注意事项:①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帽。‎ ‎②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③滴管用过后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以备再用。‎ ‎④严禁用未经清洗、润湿的滴管吸取别的试剂。‎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药品的取用 量筒和滴管的使用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要进行认真、严 谨的示范,学生要进行反复练习直至掌握。‎ 初次接触操作较为复杂的量筒、滴管,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较多的错误,如滴管的拿法有些同学就会出错。对待学生的错误首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事先多强调,再就是如果学生还是犯了这些错误,也要心平气和地纠正,不可大声斥责,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93‎ 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方法与技巧对学习化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故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认真遵守化学实验规则和实验操作要求,形成严肃认真、科学求实的实验态度。‎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和洗涤玻璃仪器 知识与技能 ‎1.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2.能正确地给液体物质进行加热。‎ ‎3.学会常见仪器的洗涤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总结规律,形成一定的实验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重点 药品的加热、洗涤仪器的操作要点。‎ 难点 相关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形成 酒精灯、教科书附录I中的常用仪器及药匙、镊子、试管架等仪器。‎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烧水做饭和洗刷碗碟是很平常的事情,相信同学们都做这些事情。但是生活中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应用到化学实验中来吗?在实验室中给物质加热和洗涤仪器时,所用的器具和生活中是不相同的,因此有些不同的注意事项,需要我们牢记并遵守,否则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事故。为了我们的人身安全和实验的成功,就让我们快些来学习这些知识吧!‎ 二、推进新课 物质的加热 ‎(一)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或播放课件,学生讨论分析出图中提供的知识信息和技能要求。‎ ‎1.引导学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处理,归纳出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加入酒精,以免失火。‎ ‎(2)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酒精灯从“点灯到熄灯”的全过程。‎ ‎[思考]如果酒精洒出失火怎么灭火?并分析灭火的原理。‎ ‎(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与空气隔绝)‎ ‎3.让学生先阅读教材[实验1-9],然后分组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的分层情况,尝试判断各层温度高低的方法。‎ ‎4.请学生代表汇报实验观察到的酒精灯火焰的分层情况?以及各层温度不同的验证方法和理由。‎ 93‎ ‎(对于火柴伸入的方式不同,造成的异常现象,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给物质加热 ‎1.由瓦特观察水壶内蒸汽将壶盖冲起、掀开提出假设:‎ ‎(1)若水壶内的水只有壶容积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会有什么现象?若达到五分之四又会怎么样?‎ ‎(2)若将水壶的壶嘴堵上一个软木塞,并盖紧壶盖,可能有什么现象出现?‎ 让学生结合日常的生活经验讨论、分析。‎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21页“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弄清实验的内容和操作要求。‎ 学生分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3.小组汇报 ‎(1)实验的结论;(2)四个讨论题的结果;(3)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结论]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住试管(大约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加热前要擦干试管的外壁;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材[实验1-6]进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强调规范操作。‎ 洗涤仪器 ‎1.学生自由交流生活中洗玻璃杯、碗、盘等的方法,并说说洗干净的标准是什么?‎ ‎2.学生自学仪器洗涤有关内容。‎ ‎[思考](1)试管洗涤的一般程序;‎ ‎(2)使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应注意的问题;‎ ‎(3)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什么;‎ ‎(4)洗净的玻璃仪器如何存放。‎ ‎3.让学生尝试用试管刷刷洗试管,并学会观察试管是否已经洗干净。‎ ‎4.同学交流仪器洗涤的体验。‎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和洗涤玻璃仪器 一、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2.给物质加热: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二、仪器的洗涤 ‎1.方法 ‎2.标准:玻璃容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酒精灯是初中化学实验中最主要的热源,它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使用不当可能造成危险;同样给液体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也较多,如果操作不当也会造成比较危险的后果。因此教师除了正确演示并严格要求外,最好事先培训5-7名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助手,让他们先掌握了正确操作,在其他学生练习时,帮老师来巡视指导,以确保实验安全、成功。‎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93‎ 空气和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又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对空气到底是什么不十分清楚。因为在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流动形成风等,所以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气作为初中化学中学习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此外,还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天然物质。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课题1 空 气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理解什么是纯净物、混合物,并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了解空气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多媒体、燃烧匙、酒精灯、集气瓶、水、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红磷。‎ 一、导入新课 师:空气在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可对空气的组成,相信大家都不十分的清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 ‎[过渡]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 空气的主要成分 师: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借助天平,以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用定量的方法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图片展示]‎ 93‎ ‎[分析]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探究 ‎1.实验导入 师:下面仿照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实验2—1]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没有物质。‎ 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进行实验,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2.分析讨论 师: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提问](1)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红磷熄灭,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3)烧杯中的水为什么会倒流?‎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a:实验成功,描述现象;‎ b: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1)水面上升不满的原因可能有:①装置漏气;②红磷量不足;未充分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 ‎(2)没有,如果还有氧气,红磷还能继续燃烧。‎ ‎(3)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 ‎[结论]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强调]特别注意各成分的含量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可以理解为每100体积的空气中含氮气78体积,氧气21体积。另外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 ‎3.纯净物和混合物 93‎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28页最后两段内容,填写下表:‎ 混合物 纯净物 定义 组成 表示 性质 联系 ‎  注意:自然界的海水、河水中均存在一些除水以外的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而蒸馏水则属于纯净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分析]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如氧气、氮气;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就各自保持了自己的性质。‎ 课题1 空 气 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探究 ‎(1)实验方法 ‎(2)实验现象 ‎(3)实验原理: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4)实验结论 ‎2.混合物与纯净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教学时,应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2)从回忆小 学自然课中关于空气的小实验引入;(3)引导学生阅读。阅读前可以提出几个具体问题来加以指导。‎ 要引导学生分析“大气污染”的漫画。此图的中部表示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些原因和做法,下部是大气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上部是大气污染引发的三大环境问题。也可以结合美术课,让学生自己画出身边的环境,然后开辟专栏,供大家展示。使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得以提高。‎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保护空气 93‎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及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重点 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 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有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作用的图片以及大气污染的图片。‎ 一、导入新课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所离不开的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我们都知道性质决定用途,那么空气中的氮气、氧气及稀有气体等都有哪些性质?‎ 同时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保护空气,也会对人类造成较大的危害,那么哪些不当做法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如何防治大气的污染呢?接下来,我们就空气的用途以及保护进行学习。‎ 二、推进新课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教师请各小组出示所收集的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的资料图片。结合图片,师生共同讨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的用途。‎ 学生代表交流发言。‎ ‎1.氧气 ‎[分析]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 ‎[主要用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2.氮气 ‎[提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在装入零食的食品袋中充入氮气吗?‎ ‎[回答]生甲:为了防止食品被挤碎或压碎。‎ 生乙:为了掩盖袋里食品量比较少的真相。‎ 生丙:为了防止食品变质。‎ ‎[分析]氮气之所以能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性质非常稳定;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焊接金属用氮气作保护气,都是利用了氮气性质稳定这一性质。除此之外,氮气还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保护气、提供低温环境。‎ ‎[主要用途](1)重要的化工原料 (2)保护气 (3)提供低温环境 师:从氮气可作保护气这一事实可知,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你能从下面的讨论中获得氮气的性质吗?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93‎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 ‎[结论](1)能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可以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如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但却不能在氮气中燃烧)。‎ ‎[提问]通过上面的讨论,并结合物理性质的概念,你能描述出氮气的物理性质并完成下表吗?‎ 物 质 颜 色 状 态 气 味 标准状况 下的密度 熔点 沸点 是否易 溶于水 氮 气 无 色 气 体 无 味 ‎1.251‎ g·L-1‎ ‎-209.9℃‎ ‎-195.8℃‎ 不易 溶于水 ‎  3.稀有气体 师: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一类很重要的气体就是稀有气体。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稀有气体的有关知识。‎ ‎[分析]稀有气体曾被叫做“惰性气体”。这是由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人们在发现它们的时侯普遍认为这些气体不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有些惰性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于是又把它们改叫为稀有气体。在空气的成分中,稀有气体所占比率虽然不大,但却很重要。‎ 通过阅读,让学生总结稀有气体的用途。‎ ‎[主要用途](1)保护气(2)电光源(3)激光技术(4)制造低温环境(5)麻醉剂 ‎(二)保护空气 师:空气是地球上的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动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都离不开空气,同时也是人类生产、生活所离不开的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保护空气成了人类新的课题。‎ ‎[展示]环境较好的一组图片,环境被污染的一组图片。‎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之后,教师提出问题:‎ ‎(1)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事件?‎ ‎(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讨论后回答:(1)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等。‎ ‎(2)温室效应会使海平面上升、酸雨使建筑物被腐蚀、臭氧空洞使人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易得皮肤病和影响视力等等。‎ ‎(3)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爱护花木,‎ 93‎ 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及保护空气应采取的措施。‎ ‎[思考]假如你当了环境局局长,你会如何去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呢?‎ ‎[回答](1)大量植树造林,鼓励市民种草养花。‎ ‎(2)把工厂建在人口不太集中的地区。‎ ‎(3)使用和开发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能源。‎ ‎(4)汽车不再用汽油,而用燃气。‎ ‎(5)加大检测汽车尾气的力度,禁止没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保护空气 保护空气 教师在课前应有意识地收集一些有关大气污染事件的报道资料,尤其是一些与本地大气污染有关的事件,让学生感觉到环境问题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此外,教师可组织学生阅读书中提供的《空气质量日报》,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保护空气的知识。‎ 课题2 氧 气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3.认识硫、磷、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4.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化学变化中,体验从化学中学到的知识,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重点 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难点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四瓶)、火柴梗、硫粉、木炭、铁丝等。‎ 93‎ 一、导入新课 ‎(1)检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等气体充满试管的时,取出试管迅速把快要熄灭的木条伸进试管中(如图所示)。‎ ‎(2)学生观察比较木条在空气中和在纯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思考:此现象说明什么?‎ 二、推进新课 ‎[展示]出示一瓶制好的氧气。‎ ‎(1)请学生观察。‎ ‎(2)闻一闻:氧气有气味吗?‎ ‎(3)思考: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于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总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g/L,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升水中只能溶解约30毫升氧气。在压强为101千帕时,氧气在-180℃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在-218℃下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 ‎(二)氧气的检验 ‎[演示]实验2—2‎ ‎[现象]带火星的火柴梗复燃 ‎[结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梗复燃 ‎[提问]如何检验是否为氧气?‎ ‎[回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如复燃则为氧气。‎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1.能与硫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演示]实验2—3‎ ‎[现象]在空气中:(1)淡蓝色火焰,(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在氧气中:(1)蓝紫色火焰、火焰更明亮,(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分析]硫燃烧生成的这种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叫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是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这个反应可用下式表示:硫+氧气二氧化硫 ‎2.能与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实验]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现象]在空气中:(1)发出红光,燃烧不剧烈,(2)放热,‎ 93‎ ‎(3)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在氧气中:(1)发出白光、剧烈燃烧,(2)放热,(3)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火焰更明亮。这个反应可用下式表示:碳+氧气二氧化碳 ‎3.能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演示]实验2—4‎ ‎[现象]铁在空气中红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结论]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这个反应可用下式表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讨论](1)实验前为什么先加入少量的水?‎ ‎(2)火柴梗起什么作用?‎ ‎(3)为什么待火柴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氧气中?‎ ‎[回答](1)防止集气瓶爆裂。(2)引燃。(3)以免火柴梗燃烧消耗氧气。‎ ‎[总结](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 ‎(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即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四)化学反应 ‎1.化合反应 ‎[提问]实验2-3、木炭与氧气的反应和实验2-4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在填完课本中的空白表格后,经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2)反应物中都有氧气。‎ ‎(3)都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都是化学反应。‎ ‎(4)反应物都是两种物质,生成物都是另一种物质。‎ ‎[结论]以上三个反应都是生成了另一种物质。像这种由多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就叫做化合反应。‎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 ‎(1)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3)氢气+氧气―→水 ‎(4)氢氧化亚铁+氧气+水―→氢氧化铁 ‎[答案](1)(3)(4)为化合反应。‎ ‎2.氧化反应 ‎[分析]在上述练习中的(1)(3)(4)三个反应还有另一个共同点:即反应物中都有氧气。像这种有氧参加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强调]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这里的“氧”包括“氧气”,不等同于“氧气”。‎ ‎[结论]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把别的物质氧化,由此可见氧气具有氧化性。‎ 93‎ ‎[分析]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那样剧烈、显而易见。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叫做缓慢氧化。生活中有很多缓慢氧化的例子,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小结]缓慢氧化和燃烧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但缓慢氧化不发光。‎ ‎3.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你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吗?‎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 ‎(1)概念;‎ ‎(2)有无氧气参加。‎ 讨论分析后,完成下表:‎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反应分类 的依据 从外部形成来划分一般为A+B+…=E 从是否有氧参加来划分,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共同处 都属于化学反应 相互联系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 课题2 氧 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二、氧气的检验 把带火星的火柴梗伸入集气瓶中(操作),火柴梗复燃(现象),证明该气体是氧气(结论)‎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1.硫和氧气 ‎2.木炭和氧气 ‎3.铁丝和氧气 四、化学反应 ‎1.化合反应 ‎2.氧化反应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反应分类 的依据 从外部形成来划分一般为A+B+…=E 从是否有氧参加来划分,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共同处 都属于化学反应 相互联系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 93‎ 本课题的实验较多,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本课题有丰富的联系实际的内容,教师可利用此点帮助学生理解实验中的一些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讲解或推荐课外阅读资料。‎ 课题3 制 取 氧 气 第1课时 制取氧气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重点 氧气的制取原理。‎ 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试管(5支)、酒精灯、铁架台、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硫酸铜溶液、小木条、火柴等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到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在反应中放出热量。氧气可用来供给病人呼吸,供给登山、潜水运动员呼吸;还用于气焊、气割,还用于火箭的发射等等。上节课,我们已经利用氧气做了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在这些实验中,我们所用的氧气从何而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法。‎ 二、推进新课 制取氧气有两种方法: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方法:分离液态空气 ‎[思考]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 ‎[回答]属于物理变化,因为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并没有生成新物质。‎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师参照教材37页图2-14,引导学生说出仪器名称和用途,观察药品颜色。‎ 93‎ ‎[课件展示]实验2-5内容 师: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出什么气体?‎ 生:氧气。‎ 师:对!生成了什么?‎ 生: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实验2-5的另一项内容。‎ 实验编号 现象 原因 快慢 ‎①过氧化氢溶液 ‎(不加热)‎ ‎②过氧化氢溶液(加热)‎ ‎③单独加热二氧化锰 ‎④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  学生按表格内容做实验并观察、记录、分析。‎ ‎[分析]①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 ‎②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受热时能产生氧气。‎ ‎③加热二氧化锰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 ‎④不加热,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 ‎[结论]实验室可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或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师:从上面的实验中可以看出,有二氧化锰时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可产生氧气,没有二氧化锰时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也能产生氧气,那么二氧化锰是一种反应物,还是起别的作用呢?‎ ‎[实验]待上述实验④中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本已不产生气泡的试管,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不进行加热,又会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复燃。‎ ‎[结论]产生的气体还是氧气。‎ ‎(提示: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还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分析]说明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既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那么它的质量有没有改变呢?科学家们经过精确的实验,得出了“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未变”的结论。‎ ‎(提示: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过滤、洗净、干燥,再称量,比较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发现没有变化)‎ ‎[提问]既然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那么它在这里到底起一个什么作用呢?‎ ‎[分析]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加热才能产生氧气,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氧气,可见二氧化锰起了一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小结]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这样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如二氧化锰就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分析]通过上面的实验可知二氧化锰不是一种反应物,而是一种催化剂。如果我们要把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这个反应用文字表示出来,二氧化锰应写在什么位置呢?‎ 师:催化剂应算作一个反应条件,写在箭头的上方,如:‎ ‎1.过氧化氢水+氧气 93‎ ‎[分析]实验室可用多种方法制取氧气,如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大家对于高锰酸钾其实并不陌生,医院里常用的紫药水,事实上就是高锰酸钾和水形成的溶液。它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过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情况下能分解出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个实验下一课我们专门安排实验探究。‎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析]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氯酸钾也可以分解出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请同学们用文字表达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 ‎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提问]上述三个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回答]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而上述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讨论]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订正。‎ 师:总结 ‎1.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 ‎2.可以从形式上进行比较。‎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课题3 制 取 氧 气 第1课时 制取氧气的原理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过氧化氢水+氧气 ‎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4.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时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现象和熟悉的物质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迅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明确氧气制取时的注意事项。此外,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93‎ 第2课时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知识与技能 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会动手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手操作,让学生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重点 氧气制取的操作方法。‎ 难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及实验注意事项。‎ 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 仪器:大试管、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坩埚钳、小烧杯、火柴。‎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这节课我们来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二、推进新课 根据实验台上所给仪器,要求组内同学自行设计、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并讨论出装置的使用范围。‎ ‎1.选择装置 展示各组设计的装置,组间互相评判其优缺点。‎ 由上述探讨,归纳出制取氧气的可行性装置(如下图):‎ 图一:适合于固体(液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图二:适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 ‎[提问]现在我们能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吗?‎ ‎[回答]不能,还需要确定收集装置。‎ 讨论后,确定两种收集方法及装置。‎ 方法一: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图三);‎ 93‎ 方法二: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图四)。‎ ‎2.指导学生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 师:确定了收集装置后,下面我们重点学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演示][实验2-7]‎ ‎[思考](1)在图2-15和2-17所示的装置中,都有哪些仪器?‎ ‎(2)哪部分是气体的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的收集装置?‎ ‎(3)实验步骤是怎样的?‎ ‎(4)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刚开始产生气泡时能立即收集吗?为什么?‎ ‎(6)实验最后应该怎样操作?最后两步能颠倒吗?为什么?‎ 让学生阅读教材“活动与探索内容”,并总结如下:‎ 制取氧气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气体发生装置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 ‎2.装药品。‎ ‎3.固定仪器,试管口要塞棉花。组装顺序:先下后上,从左到右。‎ ‎4.给试管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5.收集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6.①如果用排水法收集,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②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要验满。‎ 验满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总结]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操作步骤简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讨论]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回答]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或反应中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氧气流带着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试管炸裂。‎ ‎(强调: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如果这时候就进行收集,会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所以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再收集)‎ 93‎ ‎3.氧气的性质 师:下面我们进行“氧气的性质”的实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6页上的内容,并按课本上的步骤完成实验,然后完成问题与交流。‎ 第2课时 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 一、选择装置 二、操作过程 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收集方法:①排水法②向上排空气法 本课题的活动与探究,实际上是由学生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由于制取氧气的实验技能要求比较高,注意事项多,仍有必要在实验前向学生充分交代清楚。某些操作,例如,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有必要让学生事先练习,以免实验时慌乱,导致较多的氧气在空气中逸散而损失。在由两个学生组成的实验小组中,可让一个学生用一根导管缓慢而连续地吹气以代替气体发生器,另一个学生做排水法收集气体的练习,要求达到能连续地收满2~3瓶气体。然后两人交换练习,直到都能较熟练地操作为止。对于铁架台、铁夹、铁圈等,学生也是第一次亲自操作,因此应让他们做几次操作练习。‎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本单元内容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本单元教材共分为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与化合价四个课题,它们包括原子结构模型、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核外电子排布、离子、化学式、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及有关计算等内容。本单元既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感性知识也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故在教学时教师要多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方便学生理解、接受。‎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 93‎ 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重点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难点 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烧杯(大小各5只)、试管、酒精灯、品红、浓氨水、酚酞溶液、酒精、水等。‎ 一、导入新课 投影四幅Flash动画画面 ‎1.小明站在阳台上想: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2.路过花店时,小丸子对小英子说:我闻到了花香,你闻到了吗?‎ ‎3.冲糖水时,小刚感到迷惑,把白砂糖放入开水中,为什么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 ‎4.小强指着马路问爸爸:马路为什么要隔成许多小泥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何不一样宽?‎ 以上四种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相信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以后,你一定会解释以上现象。‎ 二、推进新课 ‎(一)分子及其特点 ‎[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你看见了什么?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结论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播放动画: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投影:1.苯分子的照片;2.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活动与探究 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试剂,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讨论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获得结论1:‎ ‎(1)氨水能使酚酞试剂变红。‎ ‎(2)C烧杯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A烧杯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颜色变红。‎ 拓展结论并投影 结论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小。‎ 93‎ 考一考你 ‎1.苯分子照片中两个相邻苯分子间黑色的部分是什么?‎ ‎2.“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二)分子与原子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Flash动画对比两种变化,并归纳相关内容。‎ 水蒸发 水通电分解 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分子 没有改变 发生改变 化学性质 没有改变 发生变化 ‎  [分析](1)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没变,水的化学性质没变;‎ ‎(2)H2O分解生成H2和O2,水分子发生改变,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H2O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提问]为什么不能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物质性质包括哪些?‎ ‎[回答]因为在物理变化中,虽然分子不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物理性质却发生了变化。除了化学性质外,还包括物理性质,如色、味、态、熔点、沸点等。‎ ‎[讨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这些分子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呢?水由水分子构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水和酒精的化学性质相同吗?氧气、液氧、固态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 ‎[结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析]我们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它是由氧气、氮气等纯净物组成的,而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可见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由此可以得出,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展示]播放通电分解水和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模拟动画。‎ ‎[提问]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怎样变化?‎ ‎[回答]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分析]在水电解的微观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同样,在氧化汞分解的微观过程中,氧原子和汞原子也没有发生变化。‎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提问]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结论]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是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3.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93‎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一、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小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四、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例如水的蒸发:水分子未变,分子间隔增大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 这一节教学内容几乎是全新的,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内容。在明确了本课题的教学任务后,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切勿任意“拔高”。‎ 在这一节的教学中,主要是以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为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93‎ 课件及相关图片 一、导入新课 师:可能同学们都不熟悉原子,但是提起原子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在1945年抗日战争的末期,美国空军将两颗原子弹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使这两个城市遭受了灭顶之灾。可见原子弹的巨大威力。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的重大作用。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使用科技为人类造福。那么原子和核武器原子弹之间有什么关系?原子是一种怎样的微观粒子?相信同学们对它非常感兴趣,那就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下吧。‎ 二、推进新课 师: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题的第一个问题: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 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53页内容“原子的构成”,在阅读的基础上讨论问题。‎ ‎[投影]打出下列讨论题:‎ ‎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 ‎4.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 讨论结束后,由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 师: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它在原子中的体积如何?占很大一部分吗?‎ 生: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但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 师:刚才说的这些都比较抽象,接下来我们看“原子的构成示意图”,看一下原子核在原子中到底能占多大。‎ 师:展示“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生:观看挂图,说出自己从挂图上得到的有关信息。‎ 生:陈述自己得到的有关信息。‎ 师:1.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 ‎2.质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 ‎3.电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 生: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更小,那么电子在哪里进行运动呢?‎ 生: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高速地进行运动。‎ 师:我们知道,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谁来介绍一下?‎ 生1: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 师:很好!谁再来介绍一下电子的分层?‎ 生:离核最近的为第一层,次之为第二层,依次为第三、四、五、六、七层,离核最远的也叫最外层。‎ 师:这又叫什么现象?‎ 生:这又叫分层排布。‎ 师:已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几层?最多的有几层?‎ 生:最少的有一层,最多的有七层。且最少的电子数不超过2个,最多的不超过8个。‎ 93‎ 师:原子的质量怎样计算?‎ 生:因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所以原子的质量应等于质子质量、中子质量、核外电子质量之和。‎ 相对原子质量 师: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质子、中子、电子数目不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也不同。‎ 师: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9 93千克,即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6 57千克,即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92 88千克,即9.288×10-26千克。‎ 师:原子的体积小,质量轻(举例1个碳原子的质量),书写和使用都非常不方便,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呢?‎ 师:想一想生活中,面对类似的问题我们怎样解决的?举例:日常生活中,药片服用方法用几片/次表示比0.25mg/次方便得多。‎ 师: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小麦的质量一样。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直接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师:我们引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讲解一下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我有一堆水果。有人让我记住每个水果的质量,我选取了一个苹果作为参照物,称其质量为100克,现称得梨的质量为300克,猕猴桃的质量为500克,分别将这二者的质量与100克相除,所得倍数即为梨和猕猴桃相对于苹果的质量,我只要记住梨是3,猕猴桃是5就可以了。‎ 师: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吗?‎ ‎(课本最后的附录就是相对原子质量表,让学生知道如何查表。)‎ 师:观察表中几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发现数据有何规律吗?‎ ‎(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还是“相对原子质量=电子数+中子数”为题,引发学生的讨论。)‎ 师: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中子数。‎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在原子内作高速的运动 ‎2.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 93‎ 三、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构成”这一课内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在课堂上通过运用图片、动画创设情景,通过形象的描绘、科学的推理、史料的论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将原子的结构直观而形象地展示出来。在解决“原子构成”问题中,采用了设想、讨论交流、动画启示来逐步完善思维过程的群体探究方式,使学生体验到探究发现的乐趣。‎ 教学中运用了一系列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体会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不但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较好的体现。‎ 课题3 元 素 第1课时 元 素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的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及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能力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 元素的概念。‎ 难点 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课件、相关图片 一、导入新课 师:水中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吗?‎ 生:前几节课做实验时用的药品高锰酸钾、过氧化氢都含氧元素。‎ 师: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 师: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后,我们该如何给元素下一个定义才比较确切呢?‎ 生: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93‎ 元素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师: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前面我们有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师: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下一节大家就会学到),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 师: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 生: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师:搞清楚了“元素”的概念。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 ‎2.特点 师: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师:既然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请看下列练习。‎ 师:投影并展示下列练习。‎ 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1)水是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2个元素。‎ 生:(1)错误。改正: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2)错误。改正:二氧化硫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师:地球上的物质有千千万万种,是不是元素也有千千万万种呢?‎ 生:应该不是。‎ 师:物质的种类很多,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师:放映教材图4-4的放大图。(分析该图并由学生说出从该图中得到的信息)‎ 生:(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 ‎(3)氢、碳、氮等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对较少。‎ 师:通过分析可见,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师:那么,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分布情况又怎样呢?‎ 师:请学生拿出准备的食品、药品的说明,查找其组成元素。‎ 生:(1)阿莫西林的组成元素为碳、氢、氮、氧、硫。‎ ‎(2)罗红霉素的组成元素为碳、氢、氮、氧。‎ 师:很多的资料表明,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物质,均由有限的一百多种元素经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可见,正是这100余种元素组成了我们周围绚丽多彩的世界。‎ 师:请大家结合前面有关分子的知识与本节课有关元素的知识,共同来看下面的讨论。‎ ‎4.化学反应的实质 师:投影并展示“讨论”。‎ 师:下述化学反应中:‎ 93‎ 水氢气+氧气 ‎(H2O)  (H2) (O2)‎ 硫+氧气二氧化硫 ‎(S) (O2)    (SO2)‎ 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学生分组讨论后,由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有不同意见者补充说明)‎ 生:上述两个反应,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都发生了变化,元素没有发生变化。‎ 师:第一个反应中,反应物是水,由水分子构成;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分别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第二个反应中,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分别由硫原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生成物是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 在第一个反应中,水中的氧和氧气中的氧同属于氧元素,水中的氢和氢气中的氢同属于氢元素。第二个反应中,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硫中的氧同属于氧元素,硫和二氧化硫中的硫同属于硫元素。‎ 师:可见,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元素并没有发生变化。‎ 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师:前面我们学过物质的构成可用原子表示,现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 用原子表示物质的构成和用元素表示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区别呢?‎ 生: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原子时只能对应微观粒子,而用元素时只能对应宏观物质。请看下列表格:‎ 师:投影并展示下列表格:‎ 元素 原子 概念间的联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 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及举例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如可以说,“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师: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 ‎(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师:投影并展示下列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a.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 b.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c.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生:a.错误。改正: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和汞元素。‎ b.错误。改正: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93‎ c.错误。改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师: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构成”,描述物质宏观组成时一般用“组成”,对应关系如下:‎ 宏观→物质→元素→组成 微观→分子→原子→构成 课题3 元 素 第1课时 元 素 一、元素 ‎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特点 结论:(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为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但中子数不一定不相同 ‎(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元素的种类 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 ‎4.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 二、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通过前一课题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同类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而不同类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核内所含质子数不同,因此,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给元素下一个定义。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从分析具体物质的组成出发,使学生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同种类的原子,然后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第2课时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2.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93‎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学生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 重点 元素符号的意义以及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难点 能利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元素符号的卡片、水分子等模型卡片 一、导入新课 师:为了书写和交流方便,通常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表示各种元素。‎ 二、推进新课 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 活动1:‎ 师: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提示:阅读课本第62页“资料卡片”。)‎ 师:书写规则:“一大二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师: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元素符号,若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加一个小写字母区分。‎ 活动2:‎ 生:集体朗读课本第62页表3-4“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名称。‎ 生:说出老师出示的写有元素名称的卡片的符号。‎ 师:介绍你记忆元素符号的妙方。‎ ‎2.化学符号的意义 活动3:‎ 师:元素符号有何意义?‎ ‎(举例说明:如“H”、“N”。)‎ 师: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一个原子。‎ 活动4:‎ 师:怎样表示2个氢原子?n个氢原子?‎ 生:表示多个原子,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对应的数字。‎ 师: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只有微观意义。‎ ‎3.元素的种类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和意义,再来想想元素中文名称有什么特点。‎ 师:投影:‎ 93‎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62页的“资料卡片”后进行交流、讨论、总结)‎ 师: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钅”字旁,非金属元素按其单质在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氵”、“气”等偏旁。我们可从它们的偏旁判断它们属于哪类元素。‎ 师:超市里的商品有成百上千种,为了便于顾客选购,所有商品均分类、有序进行摆放。同样,物质世界中的100余种元素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呢?‎ 元素周期表 师: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含有的信息有哪些?‎ 生: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师:关于核电荷数我们学过什么等量关系?‎ 生: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原子序数和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将上面的等量关系拓展为如下等量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几个横行和纵行,分别叫什么?‎ 生: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 师: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记忆:横是周期,纵是族)‎ 师:元素周期表上有几种颜色?不同颜色表示的元素有什么区别?‎ 生:共有两种颜色,一种颜色表示的元素全部为金属,另一种颜色表示的元素全部为非金属。‎ 师:每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结尾是什么类型的元素?这说明元素之间存在什么规律性的联系?“元素周期表”这一名称与这个规律有什么关系?‎ 生:每周期开头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 93‎ 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这说明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出现了周期性的变化。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也就是“元素周期表”名称的来源,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师: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1)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2)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的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第2课时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符号 ‎1.书写:一大二小 ‎2.意义 ‎3.元素的分类 二、元素周期表 ‎1.每一格,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2.周期: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3.族: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8、9、10三个纵行为一族)‎ ‎4.原子序数=核电荷=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5.元素周期表按颜色分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 元素符号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以后学习离子、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等的基础,对化学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面对一百多种元素,彼此间无明显关联的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好元素符号的内容呢?教师采用了读、议、讲、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组探究并借助多媒体展示,使整个教学重难点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切实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本单元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力图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情景。因此,本单元的特点是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穿插于紧密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内容之中。从知识结构上看,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水,包括水在自然界的作用、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等;二是一些化学基本概念;三是几项化学实验操作。其中重点内容是:‎ ‎1.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能动作用。‎ ‎2.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等化学基本概念。‎ ‎3.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93‎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现状。‎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3.了解如何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短缺。‎ 重点 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难点 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关于水的相关图片以及影像、文字材料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师:请问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图标?‎ 生:节约用水的图标。‎ 师: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生: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 师:一切生命活动都起源于水,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连坚硬的骨骼里也含水22%。‎ 师:地球上的水虽然储存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缺水状态。我国人均水资源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一些地区严重缺水。水体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 二、推进新课 ‎(一)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68~70页,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有多少被水覆盖?‎ ‎2.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3.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4.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5.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93‎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哪个?‎ ‎7.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哪个?‎ ‎8.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9.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组织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 ‎(1)储量约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3.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二)爱护水资源 师:爱护水资源,首先要做到的是节约用水,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后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并向周围的人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1.节约用水 师:为了使整个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好风尚,我国于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8年7月1日在全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了引起每一位公民的重视,还颁发了节约用水标志。‎ 师:你知道世界水日是哪一天?中国水周是哪几天吗?‎ 生:世界水日是每年的3月22日。1994年起,中国水周改为每年3月22日至3月28日。‎ ‎2.防止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放到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等造成损失和污染的情况。‎ ‎[投影]水污染的一组图片 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师:针对以上污染来源,我们应该如何防治水体污染?‎ 生:(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 ‎2.淡水资源极度缺乏 ‎3.我国属于严重缺水国家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 93‎ ‎(2)水体污染源 本节课与过去明显的不同在于:把单纯的教师传授式改为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学生感到很新奇。课堂上所探讨的问题就在身边,更重要的是,不论课前、课中,都是学生唱主角,比给教师当听众要有趣得多。整个教学过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谐、轻松。‎ 课题2 水的净化 知识与技能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2.自来水生产流程及水的净化方法: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初步学会过滤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 ‎3.硬水与软水的区别、硬水的危害和软化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水的净化方法与自来水厂的净化流程,了解净化水的方法。‎ ‎2.通过对硬水危害的调查报告、讨论交流,让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必要性,并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水的净化处理过程,懂得卫生健康饮水和节约用水,体会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通过探究活动(过滤),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细心标准操作的科学品质。‎ 重点 1.知道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沉淀、吸附、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难点 熟练掌握过滤、蒸馏的操作方法。‎ 纯净水、浑浊的河水、肥皂水、硬水、软水;准备过滤、蒸馏所用的仪器以及代用品。‎ 一、导入新课 请三位同学分别头戴标有“浑浊的河水”、实验室中的“自来水”和“纯净水”的帽子,手拿各自所代表的水样品,走到讲台上来,教师请同学给他们定出合适的价格。‎ 定价引发三位同学的不满,都要“讨回公道”‎ 请“物价管理员”解释其中原因。‎ 这几位同学心悦诚服退场。‎ 游戏材料:(自来水取当地价,纯净水取零售价)‎ 种类 浑浊的河水 自来水 纯净水 价格 ‎1.5元/吨 ‎2000元/吨 93‎ 原因 受到污染,没有杀菌 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和消毒 ‎(广告词)经过27层提纯 ‎  分析农村和城镇饮用水的来源及了解水净化的常识。‎ 问题1:我们班上有的同学家住农村,请问你们家的饮用水是什么水?‎ 生:我们家用的是“压井水”或池塘中的“沉淀水”。‎ 追问1:这些水与我们原来直接用的河水、湖水比,有哪些优点?‎ 生:清洁、干净得多!‎ 追问2:你们知道清洁、干净的原因是什么吗?‎ 生:满脸疑惑不解的神态。‎ 教师点拨:用干净的沙子、小卵石过滤。‎ 问题2:有的同学家住集镇,请问这些同学家庭饮用的是什么水?‎ 生:饮用的是自来水。‎ 追问:这些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呀?‎ 生:自来水是水厂从水源处取来自然水后经过加工,也就是过滤、消毒后得到的。‎ 教师评价: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自来水厂的净水原理和家住农村的同学们家用水的过滤原理差不多,但自来水厂净水的工艺规范得多,也复杂得多。‎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自来水厂的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小结:请同学们看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回顾我们刚才共同分析和讨论的问题和方法,概括“干净、清洁的水是怎样得到的?”‎ 二、推进新课 ‎1.河水中杂质的分类 让学生观看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示意图,并讨论河水中有哪些杂质。‎ ‎[结论]不溶性的杂质和可溶性的杂质 ‎(教师演示)取一个烧杯,盛大杯浑浊的河水。向其加入3勺的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止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一下烧杯有什么现象产生?‎ ‎[现象]烧杯底部有大量沉淀物出现。‎ ‎2.不溶性的杂质净化方法 ‎(1)沉淀(加絮凝剂,如明矾可加快沉淀的速度)。‎ ‎(2)过滤(把不溶物过滤)。‎ ‎(教师边讲边演示)‎ 过滤器的制作方法:取一张滤纸把它对半折再对半折,然后打开,三层滤纸放在一起,把它放在漏斗上,使之紧贴在漏斗壁,并且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过滤的步骤:用少量的水润湿滤纸,使它们之间没有气泡(否则会影响过滤的速度),架好漏斗后使漏斗的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过滤时盛浑浊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并且玻璃棒的一端要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液体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明确过滤操作的要求:“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是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是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是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污浊的河水经过过滤后是否变得澄清了?‎ ‎[回答]变得澄清了。‎ ‎[提问]那变得澄清了的河水,能不能饮用呢?‎ 93‎ ‎[分析]虽然,现在河水是澄清了,事实上我们只是除去了看得见的杂质,而水中还有许多看不见的杂质。我们还要做进一步的净化。‎ ‎(3)吸附:将水通过活性炭层(除去臭味)。‎ ‎(4)消毒:加入次氯酸钙或通入氯气。‎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经过吸附、消毒后的河水,可以饮用了吗?‎ ‎[分析]还是不能,因为水中还有许多可溶性物质,如钙镁化合物,还需将它们除去。‎ ‎3.可溶性杂质的净化方法 ‎(1)让学生先阅读课本,明确什么是硬水和软水,以及如何鉴别它们。‎ ‎[结论]硬水:含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演示]分别向两杯同样清澈透明的水中加入肥皂水,并不断地搅拌。‎ ‎[现象]一杯产生的泡沫多,另一杯产生的泡沫少。‎ ‎[结论]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 ‎[讨论]为什么要将硬水软化?硬水有什么危害?‎ ‎(2)硬水的危害 让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 ‎[结论]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衣服,时间长了衣服会变硬;硬水会使锅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引发爆炸。‎ ‎[思考]硬水如何转化为软水?‎ ‎(3)硬水的软化 ‎(小结)生活中通过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而在工业上和实验室用水的蒸馏来降低水的硬度。‎ 生活上:煮沸 工业上和实验室:蒸馏:液气液(蒸馏水)‎ ‎(4)课外活动 制作一个简易的净水器 课题2 水的净化 一、纯水与自然界中的水 ‎1.纯水:纯净物(H2O)‎ ‎2.自然界中的水:混合物(河水、湖水、江水等)‎ ‎3.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 A.明矾的净水作用 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二、水的净化方法 净化水的方法 原 理 作 用 沉淀 静置,使不溶性的杂质沉降下来并与水分层 除去不溶性杂质 吸附 利用活性炭或木炭的吸附作用,把自然水中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溶解性杂质吸附在表面 除去部分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臭味等 93‎ 蒸馏 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后冷凝成水 除去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 ‎  三、硬水与软水 ‎1.硬水和软水的定义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硬水和软水的检验 A.肥皂水法 B.加热法 ‎3.硬水的危害 ‎4.硬水软化的方法 生活中——煮沸 实验室——蒸馏 工业上——离子交换法和药剂法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在课前让学生预习本课题中的活动与探究,准备过滤实验的代用品,课上进行实际操作,鼓励他们互相学习、交流,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课题3 水的组成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重点 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难点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条、酒精灯、小试管。‎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对,是水。从太空上观察。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 93‎ 这种蔚蓝色物质是什么呢?对,是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约,所以有人戏称地球为“水球”。水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必需物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二、推进新课 师: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金、木、水、火、土)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息。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演示实验4-25]水的电解实验 教师先进行演示,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所示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示](1)提示学生观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象](1)通电后,正负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2)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提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猜想:可能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师:下面,我们就来检验这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 ‎2.实验验证 ‎(1)(教师演示实验):用带火星的火柴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将试管2移近火焰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 ‎[提问]试管1和试管2中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现象]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试管2中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②试管2中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通过预习可知是氢气。‎ 师:试管2中产生的这种无色气体是叫氢气,也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3)水可以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93‎ 师: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产生了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师:对,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这个反应中,水为反应物,反应条件为通电,生成物为氢气(H2)和氧气(O2),所以可表示为:‎ 水(H2O)氢气(H2)+氧气(O2)‎ 师:从上面这个反应式中可以看出,水中含哪些元素?‎ 生: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 师:电解水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生:分解反应,因为水分解生成了两种物质。‎ ‎3.认识新的气体——氢气(H2)。‎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氢气,大家对氢气了解多少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出氢气的相关性质。‎ ‎[结论](1)无色无味;(2)可以燃烧,火焰呈淡蓝色;(3)密度小,难溶于水;(4)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二)单质和化合物 ‎[提问]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你们能说说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吗?‎ ‎[回答]氢气(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而水(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小结]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①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H2。‎ ‎②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CO2、Fe3O4。‎ ‎③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CO2。‎ ‎[强调]单质和化合物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来进行分类的。‎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的实验 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二、验证实验 结论: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水(H2O)氢气(H2)+氧气(O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氢气(H2)‎ ‎1.物理物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四、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93‎ 本课题的内容分两部分展开,一是水的组成,二是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这一点学生比较感兴趣,也很容易掌握。对于单质、化合物以及氧化物的概念,教师毋须讲的过多,可借助水的组成引导学生理解它们的概念,然后通过练习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1课时 化学式与化合价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化学式的本质。‎ ‎2.让学生掌握化合价中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熟记一些常见的化合价,并学会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学习能力,并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学习,使学生领会必须根据客观事实和化合物的组成写化学式,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会用化学式表示某物质的组成。‎ 难点 化学式的正确书写,会利用化学式写化合价。‎ 投影片以及课本第83页的图4-27和第84页的表4—1‎ 一、导入新课 师:各个学科都有自己学科的独特语言,同样化学也有自己的语言,并且世界通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化学用语——化学式。‎ 二、推进新课 ‎(一)化学式 师:什么是化学式?‎ ‎1.化学式定义:见课本第83页 ‎2.化学式的写法、读法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读法 师:什么是单质?单质的化学式怎样书写?‎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读法 师:什么是化合物?‎ 生:化合物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而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书写化合物化学式的关键在于抓住:元素符号排列顺序的规定;原子个数、原子个数(角码)的书写部位。‎ 93‎ 师:①氧化物:如:HgO、SO2、Fe3O4‎ 写法:另一元素在前,氧元素在后 读法:氧化某、几氧化几某 ‎②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ZnS、KCI 读法:某化某 练习:课本第83页“活动与探究”‎ ‎3.化学式的意义 师:O2的意义?(追问:2O2的意义,再进一步追问符号O、2O表示的意义)‎ 师:‎ 师:H2O表示的意义?‎ 生:H2O表示:水,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还表示一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师:2H2O所表示的意义?‎ 生: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 师:下列符号各表示什么意义?‎ H、2H、H2、2H2‎ 生:元素符号前边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原子个数;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原子个数。构成两个氢分子的原子个数的计算:构成一个分子的原子个数与分子个数的乘积。如:两个氢分子是由4个氢原子构成。又如:两个水分子中(2H2O)中,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二)化合价 师:投影:展示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并展示氢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 ‎(以硫化氢为例让学生理解化合物形成过程,并初步建立物质在化合过程中原子个数比不变的观念,并由此引申出化合价的概念。)‎ ‎1.化合价:用来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左符号右数目,注意和离子的表示方法相区别(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的电荷,通常数值相等,正负相同;位置不同,写法相反)‎ 师:请写出铝离子、氯离子、氧离子的化学符号,并标出三种元素的化合价。‎ 师:离子所带电荷有正有负,同种原子可能形成不同离子,那么,元素的化合价有正负吗?一种元素是否只有一种化合价?‎ ‎3.化合价规则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2)金属通常显正价,非金属通常显负价 ‎(3)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93‎ ‎(4)在化合物里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 ‎(5)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6)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化合价 师: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金属显正价,非金属显负价;‎ ‎(2)在化合物H2O中,氧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 ‎(3)在氧气中,氧元素显-2价。‎ 师:投影:常见元素化合价表,要求学生背诵,学生感到非常困难。‎ 生:教师给出化合价口诀,并将常见元素化合价谱曲,要求学生合唱,这时候学生学习热情得到鼓舞,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四六硫要记清;‎ 二三铁;二四碳;单质为零铜正二;金正非负和为零。‎ 老师趁机提出,在化学反应中,虽然原子是最小粒子,但有时几种原子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原子之间不再发生变化,我们把这种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的原子集团称作原子团。‎ 师:投影:六种常见原子团和化合价 顺口溜:一价硝酸氢氧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 三价只有磷酸根 正一价的是铵根 师:我们学习化合价有什么实际应用呢?‎ ‎4.化合价的应用 ‎(1)已知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知价写式)‎ ‎[例题]已知磷为+5价,氧为-2价,写出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1)写出组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符号,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 P      O ‎(2)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 ‎5×2=10‎ ‎(3)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 最小公倍数  正价数(或负价数)  原子数 P: 10÷      5=      2‎ O: 10÷      2=      5‎ ‎(4)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右下方,即得化学式:P2O5‎ ‎(5)检查化学式,当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0时,化学式才算是正确的。‎ ‎(+5)×2+(-2)×5==+10-10=0‎ 答:这种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P2O5。‎ 师:“知价写式”一般步骤:‎ ‎(1)写出元素符号,正价在左,负价在右。‎ ‎(2)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 ‎(3)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4)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右下方,即得化学式。‎ ‎(5)按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检查化学式。‎ 师:写出溴化钠、氧化钙、氧化铝、二氧化氮的化学式。‎ 生:NaBr、CaO、Al2O3、NO2‎ 93‎ 师: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 一排序,二标价,三约简,四交叉,五检查 例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化铝   硫化氢   水   氯化镁 A23   2   2   MC2‎ 师: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化钠氯化钡氯化银 生:Na2O、BaCl2、AgCl 师:已知化学式书写化合价(知式写价)‎ 例: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元素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里硫的化合价。‎ 解: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 师:标出下列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S、SO3、H2SO4、NO、NO2、N2O5、NH4NO3‎ 生:、O3、H2O4、O、O2、2O5、H4O3‎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1课时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化学式的读法、写法 ‎3.化学式的意义:包括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 二、化合价 ‎1.定义 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也叫根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3.化合价规则 ‎(1)氧元素通常显负2价 ‎(2)氢元素通常显正1价 ‎(3)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4)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里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4.应用 ‎(1)已知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2)已知化学式书写化合价 93‎ 本节内容既抽象又难以理解,学生不容易接受,所以在教学时应充分分散难点,逐个突破。在讲解理解的同时,可以向学生说明只要知道“是什么”就可以了,如果一味追求“为什么”,反而会使自己陷入重重困难。对于化学式的书写、化学式与化合价的互求等问题,可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书写、计算能力。‎ 第2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知识与技能 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交流,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重点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比和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 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求。‎ 相关计算题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式与化合价,知道了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化合价能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每一个化学式中元素原子的个数比是一定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原子质量比是一定的,原子所占的比例也是一定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二、推进新课 讲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利用化学式的意义引出相关的习题类型。‎ 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1:计算N2、Fe3O4、H2SO4、Cu(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N2的相对分子质量=14×2=28‎ Fe3O4的相对分子质量=56×3+16×4=232‎ 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2+32+16×4=98‎ Cu(OH)2的相对分子质量=64+(16+1)×2=98‎ ‎[练习]课本第89页习题7‎ 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2:计算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H2O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 ‎1×2∶16=1∶8‎ ‎[练习]课本第89页习题7第(2)题 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3:计算化肥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93‎ 解:先根据化学式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 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14+16×3=80‎ 再计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100%=35%‎ ‎[练习]1.计算氯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2.课本第87页习题9‎ 化合物的质量与所含元素质量的互算 例4:为满足生产需要,要使每公顷土地增加2 kg氮元素,问50公顷的土地上应需施加硝酸铵(NH4NO3)肥料多少千克?‎ 解法一:2÷×50=285.7 kg 解法二:50公顷土地需氮元素:50×2 kg=100 kg 设50公顷的土地上应需施加硝酸铵(NH4NO3)肥料的质量为x。‎ 则:x×35%=100 kg   x=285.7 kg 答:略 例5:若改用碳酸氢铵,多少千克碳酸氢铵与285.7 kg硝酸铵含氮量相当?‎ 解:设与285.7 kg硝酸铵含氮量相当的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 x×=285.7 kg×  x=564.3 kg 答:略 ‎[练习]课本第89页习题9‎ 介绍:药品、食品等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常常用质量分数来表示物质的成分或纯度,请同学们根据收集来的说明书对药品、食品的有关情况做记录。‎ 第2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化学以来第二次进行计算,学生有较强的学习欲。教学过程中都是呈现比较简单的练习题。学生通过简单运算了解了化学物质组成的特点,知道了物质组成中元素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掌握的也比较好,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从本单元起,‎ 93‎ 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即量)的方面展开。本单元有3个课题。课题1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课题3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及关系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 从微观角度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广口瓶、玻璃棒、酒精灯、气球、吸管、打磨铁钉用的砂纸等 药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铁钉、碎鸡蛋壳、稀盐酸、石灰水等 一、导入新课 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究一桩血案。此时,福尔摩斯往大烟斗中装烟丝,并将烟斗送入嘴里,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地吸烟,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华生问:“聪明的福尔摩斯先生,你知道青烟的质量是多少吗?”聪明的福尔摩斯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容易回答。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福尔摩斯认为: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为什么?在一个化学反应里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推进新课 质量守恒定律 活动与探究一:白磷燃烧 师:观察下列现象并思考:‎ ‎(1)白磷的燃烧现象;(2)m(P)+m(O2)=m(P5O5)?‎ 生:(1)白磷燃烧现象跟红磷燃烧的现象相同。‎ ‎(2)m(P)+m(O2)=m(P5O2)‎ 即: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师:利用上述装置,将白磷改为木炭实验是否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否是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间都存在以上质量关系?这种质量关系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师: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比较实验结果,是否有m(CuSO4)+m(NaOH)=m(Cu(OH)2)+m(Na2SO4)?‎ 师:根据实验事实得出:‎ 93‎ m(CuSO4)+m(NaOH)=m(Cu(OH)2)+m(Na2SO4)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师: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见课本第92页 师:1.必须是真正参加反应的物质 ‎2.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师: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利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师:这是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师: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是什么?学了该定律,对我们有什么用?‎ 生: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可运用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师: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我们以电解水为例再从微观角度来研究一下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请看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师投影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引导学生归纳出化学变化的实质,并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营造探究氛围,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前提。教学时,我积极营造了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在学生与同伴、与教师的交流中获得了对化学的最真感受,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化学方程式。‎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能从化学方程式中了解到有关反应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9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 什么叫做化学方程式。‎ 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课件及相关图片 一、导入新课 师:1.你知道:“碳+氧气二氧化碳”这个式子的含义吗?但是如果是一个不懂汉语的外国人看到这个式子呢?‎ ‎2.如何把一个化学反应用一些通用的符号表示出来以便于国际交流呢?‎ 二、推进新课 师:前面我们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能给我们一些什么信息?(以碳在氧气中燃烧为例讲解文字表达式的意义)‎ 碳+氧气,sdo4(反应物)) 二氧化碳,sdo4(生成物))‎ 生:反应物是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 师: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很直观,表示出了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但书写起来麻烦,且不能表示出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如何简便地表示化学反应呢?‎ 师:国际上为了便于交流,化学家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就是:‎ C+O2CO2‎ 师:前面我们学过原子和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分子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今天我们又知道了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那么,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2CO2能提供给我们什么信息呢?‎ 生:(1)反应中反应物为碳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进行。‎ ‎(2)该反应中碳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三者的个数比为1∶1∶1。‎ ‎(3)表示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如该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为m(C):m(O2):m(CO2)=12∶32∶44=3∶8∶11。‎ ‎2.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3.读法 师:化学方程式如何读呢?以C+O2CO2为例。‎ 93‎ 生:(1)宏观读法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式应读成物质的名称)‎ ‎(2)微观读法如: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数量读法如: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师:化学方程式与数学方程式有什么不同?‎ 生:(1)化学方程式中的加号(“+”)和等号(“”)有特定的化学意义:反应物间的“+”号表示物质间有“反应关系”,即用“+”号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故应将“+”号读成“与”、“和”或“跟”;生成物间的“+”号表示物质的“并存关系”,即反应后同时有这样几种物质生成,故应将“+”号读成“和”;“”号则表示“反应生成”和“质量守恒”的意思,即左边那些物质“反应生成”了右边那些物质。例如,化学方程式:CuO+H2Cu+H2O应读成:在加热条件下,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生成了铜和水;而不应读成:氧化铜加氢气等于铜加水。‎ ‎(2)由于化学方程式中等号(“”)左右两边所表示的是物质的转化关系,故左右两边不能像数学方程式那样可以倒写或移项。‎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3.读法 ‎“+”不读“加”而是读“和”‎ ‎“”不读“等于”而是读“反应生成”‎ 化学式应读成物质的名称 反应条件也要读出 化学方程式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继元素符号、化学式之后又学习的一种化学用语。本节课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课题2的学习作好知识铺垫。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兴趣盎然,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93‎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课件及相关图片 一、导入新课 师:假如你在一个陌生的国家旅行,尽管语言不通,但是看到一些通用标记,比如厕所标志,公用电话标志,自行车标志,垃圾桶标志等,你肯定不难猜出它们的含义。‎ 借助符号,我们可以用一种简短的形式表示一个概念。“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这句话可以描述氢气与氧气的反应,但是写法又慢又繁琐。如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就简便多了。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化学方程式呢?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有什么准确而快捷的方法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本课的学习。‎ 二、推进新课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师: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哪些原则呢?‎ 生:化学方程式是反应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的,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师: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遵守书写原则?‎ ‎①C+O2CO2‎ ‎②C+OCO ‎③H2+O2H2O 生:①遵守;‎ ‎②违背了客观事实;‎ ‎③没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左右两边原子个数不相等。‎ 师:现在我们来看木炭燃烧这个化学方程式:C+O2CO2,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原子数目变化了没有?H2+O2―→H2O这个反应呢?‎ 生:前一反应原子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变化;后一个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相等,‎ 93‎ 氧原子的数目不相等,不符合质量守恒的要求。‎ 师:如何使H2+O2―→H2O这个式子两边氢、氧原子个数相等呢?‎ ‎     H2+O2―→H2O H原子个数:2     2‎ O原子个数:2     1‎ ‎……………………………………‎ 原子总个数:4     3‎ 师:投影展示课本第99页上面一幅图。‎ 师:在这个式子中,右边的氧原子数少于左边的,这时为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就需要配平,即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师:投影:课本第99页下面一幅图包括图上面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师:在H2前配上2,在H2O前配上2,式子两边的H原子、O原子数目都相等了。可见,若要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就需要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这个过程称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师:概念:要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就需要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这个过程称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师:这里只介绍比较简单、方便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详情请查看课本第100页“方法导引”。‎ 师: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NaOH+H2SO4——Na2SO4+H2O ‎(2)Fe+O2——Fe3O4‎ ‎(3)P+O2——P2O5‎ 生:(1)2NaOH+H2SO4===Na2SO4+2H2O ‎(2)3Fe+2O2===Fe3O4‎ ‎(3)4P+5O2===2P2O5‎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师:书写化学方程式具体的步骤是怎样的?‎ 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然后指定学生回答问题。‎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 P+O2——P2O5‎ ‎2.配平化学方程式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系数。(根据是质量守恒定律)把短线改为等号。‎ ‎4P+5O2===2P2O5‎ ‎3.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4P+5O22P2O5‎ ‎(介绍“△”“↑”“↓”等符号表示的意义,及“↑”“↓”符号的使用范围)。‎ 生:反应条件常见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符号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例如:CuSO4+2NaOH===Na2SO4+Cu(OH)2↓‎ 93‎ 师:书写化学方程式具体步骤(口诀)‎ 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好化学式,方程要配平;短线改等号,条件要注明;生成气沉淀,箭头来分清。‎ 强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和难点是方程式的配平,并要注意其规范化。‎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最小公倍数法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线或箭头连接 ‎2.配平化学方程式,把短线或箭头改为等号 ‎3.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严格把握教学的深广度。练习要讲求质,也要讲求量。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是本节的难点之一,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设计练习时要既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要考虑问题的典型性。在训练中要反复强调反应进行的条件、生成物的气体符号、难溶物的沉淀符号都要书写完整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保证练习质量。练习的形式尽可能多一些,像文字符号、简单配平、错题纠正等;独立练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教师评价、小组互评、板演众评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定的训练量。‎ 本节的一些内容是需要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理解才能掌握的。在现阶段,要把握好教学的深广度。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不能企图一次完成,而要在以后的不断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切忌一开始就做难度很大的练习,又讲多种配平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增大学习难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93‎ 重点 解题的格式和步骤。‎ 难点 体会化学计算题的格式与物理、数学学科的区别。‎ 课件及相关练习题 一、导入新课 师: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 二、推进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师:投影展示例题1。‎ 例题1: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解:设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2×158           32‎ ‎6.3 g            x =    x==0.6 g 答案: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师: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补充。‎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例题1中采用的是纵列,即:=‎ 93‎ eq f(32,x)‎ 还可以采用横列,即2×158∶32=6.3 g∶x。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如用158 g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采用纵列法使计算非常简便,即=。‎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如例题1中就是。‎ 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题2。‎ 例题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56‎ x    5.6 t =    x==10 t 答案:需要碳酸钙10 t。‎ 师: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师:投影展示课堂练习:‎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师: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应物或者生成物)‎ 生: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 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H2 + Cl22HCl ‎2    71   73‎ ‎100 g x y =,   x==3550 g,‎ =,   y==3650 g。‎ 答:需要氯气3550 g,生成氯化氢气体3650 g。‎ 师:1.因为此题有两问,所以一个未知数设为x,另一个未知数设为y。‎ ‎2.仍和前面例题一样,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 ‎3.不管有几个未知数,列比例式和前面例题一样。根据已知量求出一个未知量,另一个未知量可以根据已知量求出,也可以根据求出的未知量来求。如此题中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也可以这样求出:‎ 93‎ =,    代入x=3550 g,‎ =,    解得y=3650 g 师:由此可知,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同理,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共有四种类型。‎ 师: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师:通过前面例题的讲解,大家总结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生: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1)三个要领:‎ ‎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2)三个关键:‎ ‎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师:应注意什么呢?‎ 生:1.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计算中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是体积,须根据密度换算)。‎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写出化学方裎式 ‎(3)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明写出答案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4)已知—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1)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2)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例题和做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掌握新知。课堂教学时应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93‎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等。课题2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课题3探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在《课程标准》中,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分散提出的。例如,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有损人体健康;认识物质的多样性等等。本单元根据全书体系结构的设计,采取了集中编排、集中处理的方式。这样安排主要基于以下设计思想:‎ 第一,碳单质非常重要,有必要介绍。‎ 无论是从教材内容现代化、反映化学学科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物质组成多样性的角度都应该介绍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等。‎ 第二,碳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尤其是有机化合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碳的氧化物(CO和CO2)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初中化学的许多反应都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因此,本单元课题3介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可为学生后续阶段化学的学习打基础。‎ 第三,课程改革倡导科学探究。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制取气体的实验技能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本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在学生已学过的氧气的制取的基础上,探究气体的制备问题。‎ 本单元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注意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例如,课题2在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以后,引导学生在制取氧气的基础上,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铅笔芯和无轨电车等。‎ ‎3.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例如,教材中介绍了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C60、管碳和温室效应等内容。‎ ‎4.图文并茂;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93‎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C60的发现及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树立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重点 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以及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难点 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仪器:金刚石的分子模型、石墨的分子模型、C60的分子模型、玻璃刀、铅笔芯、干电池、石墨电极、导线、灯泡、小锥形瓶、试管(大小各1个)、铁架台、酒精灯、网罩、带导管的塞子、足球 药品:红墨水、烘烤过的木炭(活性炭)、木炭粉、CuO粉末、澄清石灰水 一、导入新课 师:我佃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能组成单质,那么同种元素能否组成不同的物质呢?研究表明,透明的金刚石、灰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展示玻璃刀、C60的分子模型、铅笔)。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推进新课 碳的单质 ‎1.金刚石 师:展示金刚石及模型:‎ 生:学生观察金刚石样品后,尝试描述有关金刚石的物理性质:‎ 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呈现正八面体结构。‎ 师:金刚石可以用来切割玻璃、水泥,甚至大理石等建筑材料,制作钻头用于地质钻探、开采石油和打井等。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物质。‎ ‎2.石墨 师:金刚石对光有折射和散射作用,但是同为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相比外表要暗淡许多。‎ 师:展示石墨及模型:‎ 93‎ 师:(1)用手触摸一下石墨,有什么感觉?(2)用石墨在纸上划一下,会有什么现象?‎ 生:(1)石墨很软、有滑腻感。‎ ‎(2)留下深灰色的痕迹。‎ 师: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常用石墨作铅笔芯。此外,石墨还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来制作石墨电极。‎ 师:展示石墨的用途。投影课本上图6-2。‎ 实验探究1: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 在两个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将研细的木炭倒入其中一个小锥形瓶里,塞上塞子,充分振荡后过滤,注意观察带红色的水中颜色的变化。再与另一个小锥形瓶中未加木炭的原溶液对比。‎ 现象:红色消失,液体变无色。‎ 结论:红墨水颜色的褪去是因为木炭的吸附作用。‎ 师: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因此能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还强。‎ 师:利用这一性质,活性炭会有什么用途?‎ 生:制作防毒面具。‎ 师:展示防毒面具图片(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 师: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还有哪些用途呢?‎ 生:冰箱的除味剂、制糖工业的脱色剂、净水器等。‎ ‎3.C60‎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形态的碳单质逐渐被人们发现,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另外还有碳纳米管。‎ 师:展示C60分子模型:‎ 师:(1)C60的分子结构和什么相似?‎ ‎(2)C60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93‎ ‎(3)C60中60表示什么?‎ 生:(1)C60分子结构和足球相似。‎ ‎(2)它是一种单质。‎ ‎(3)一个C60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师: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目前,人们正在迸一步地研究C60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其在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的应用。‎ 师:出示资料:C60在以下几个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①气体的贮存;②有感觉功能的传感器;③增强金属的强度;④新型的催化剂;⑤光学应用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单质不断被发现,碳单质的用途也将不断扩大。除C60外,一些新的单质碳也相继被发现,如:C70、C240、C540等。20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又致力于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纳米碳管的研究。‎ 师: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生:三种碳的单质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造成了性质上的差异。‎ 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不活泼 师:投影资料: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师:若升高温度,又如何呢?‎ 师: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生:C+O2CO2‎ 师:当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 师:跟氧气反应:C+O2CO2(充分燃烧)‎ ‎2C+O22CO(不充分燃烧)‎ 师:碳在高温时还有重要的性质。‎ 师:把经过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如下图),用酒精灯(可加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生:交流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粉末中有红色物质。‎ 93‎ 分析得出产物为二氧化碳、铜。‎ 师:上述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条件都已确定,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生:2CuO+C2Cu+CO2↑‎ 师:从分子组成上看CuO转变为Cu,发生了什么变化?是谁导致了这种变化?‎ 生:CuO转变为Cu失去了氧,是碳夺走了CuO中的氧。‎ 师: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还原性:能夺走含氧化合物里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练习:焦炭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 ‎2Fe2O3+3C4Fe+3CO2↑‎ 师:这个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若属于还原反应,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生:此反应是还原反应,其中碳具有还原性。‎ 师:工业上常利用碳的还原性,制取多种金属。‎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 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 ‎2.石墨 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 ‎3.C60‎ 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结构性质用途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高温下,碳能跟多种物质反应。‎ ‎(1)跟氧气反应:C+O2CO2(充分燃烧)‎ ‎2C+O22CO(不充分燃烧)‎ ‎(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2Fe2O3+3C4Fe+3CO2↑‎ ‎2.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还原性:能夺走含氧化合物里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93‎ 本节课以碳的知识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本节课采用的是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引导,进而提出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以及一种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2.初步懂得所选药品、装置的原因。‎ ‎3.提高和锻炼学生收集加工简单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气体制取的过程和方法。学会通过实验、讨论、阅读、实验方案等探究式学习,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解释收集到的信息——得出结论”整个参与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认识体会过程性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继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激发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严谨、合作的科学品质,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 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实验装置及收集方法。‎ 难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 仪器:小试管、药匙、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大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导管)、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酒精灯。‎ 93‎ 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条。‎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一幅“二氧化碳的循环”的示意图。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测图中参与循环的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组织学生交流)‎ ‎[过渡]二氧化碳被绿色植物吸收,通过光合作用提供了我们生存需要的氧气和有机物。二氧化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那么我们在实验室里如何得到它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 二、推进新课 师:化学家发现常温下含有碳酸根的物质与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如: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钙。‎ 探究活动1:制取CO2反应原理 师:现有碳酸钠粉末和石灰石等固体药品,以及稀盐酸和稀硫酸。请你从中选择适当的药品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步骤 现象 ‎1‎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2‎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3‎ 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4‎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 开始有气泡产生,反应逐渐减弱直至停止 师:碳酸钠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十分剧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反应太快,生成的二氧化碳不便于收集。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比碳酸钠缓和,速率适中,也能生成大量气体;用硫酸代替盐酸跟石灰石反应难于进行。因此,实验室里通常是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都是CaCO3)跟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的。‎ 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原理,那么实验室该用何种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呢?‎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确定 师:投影实验室制取O2的两套发生装置。‎ 93‎ 师:讨论下列几个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收集气体一般有哪几种方法?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生: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师:投影: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的比较:‎ 反应物 的状态 反应 条件 气体密度 ‎(比空气 大或小)‎ 是否与 水反应 氧气 ‎(加热高锰酸钾)‎ 二氧化碳 ‎  (解答疑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异同,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制取二氧化碳 师: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入药品。‎ ‎3.制取并收集气体。‎ 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 师:1.如何验证所制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如何验证集气瓶中已收集满?‎ 生:1.检验方法: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师:实验室制气体的思路是什么?‎ 生:1.选择反应原理。‎ ‎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93‎ CaCO3+2HCl===CaCl2+CO2↑+H2O 二、装置的确定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三、制取CO2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入药品。‎ ‎3.制取并收集气体。‎ 四、验证CO2气体的方法 ‎1.检验方法:将导管通人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CO2已收集满。‎ 五、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选择反应原理。‎ ‎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本课题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制取气体时实验仪器和收集方法的选择。鉴于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过氧气的制法,具备一些制取气体的简单知识,可以在实际操作中让他们自己去选取实验装置,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地选择。本节课基本上是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实施的,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二氧化碳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93‎ 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 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的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等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二、推进新课 二氧化碳的性质 师:1.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 ‎(3)能溶于水。‎ 师: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 师: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饮料瓶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引导学生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木条的变化。‎ 师:固体二氧化碳又叫“干冰”,易升华。‎ 前面的蜡烛熄灭,现在的木条熄灭,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步骤: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一朵和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现象:‎ Ⅰ Ⅱ Ⅲ Ⅳ 遇醋酸或盐酸变红色 加热红色未褪去 遇水 不变色 遇二氧 化碳也 不变色 93‎ 同时接触水和二氧化碳后变成红色 加热红色褪去,又恢复为紫色 ‎  师:①石蕊是一种色素,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显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 ‎②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纸花,纸花易烧焦变黑,影响观察,可用灯泡发光提供的热量完成这个反应。‎ 师:①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②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类似醋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不稳定,加热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师: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呢?‎ 生:CO2与H2O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受热时分解更快。‎ H2CO3===H2O+CO2↑‎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 实验步骤:打开雪碧瓶盖,塞上导气管,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师:说明雪碧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Ca(OH)2)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a(OH)2+CO2===CaCO3↓+H2O,这个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1)做灭火剂: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不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与空气同时存在时,二氧化碳在下层,从而隔绝空气与物体的接触,所以二氧化碳可用做灭火剂。‎ ‎(2)做制冷剂、人工降雨。‎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3)因为易溶于水,所以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4)二氧化碳是温室肥料。‎ ‎2.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无 气体 无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93‎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1)做灭火剂 ‎(2)做制冷剂、人工降雨 ‎(3)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4)温室肥料 ‎2.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它的化学性质并不难掌握。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宗旨,教学中运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氧化碳,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主要用途。‎ ‎2.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以及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氧化碳性质的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习惯。‎ 重点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 一氧化碳的的还原性。‎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新鲜鸡血、抗凝血剂、氧化铜等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CO2的性质,还有一种与CO2在组成上非常相似的气体CO,它们的性质是否也很相似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 二、推进新课 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93‎ ‎2CO+O22CO2‎ 师: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2)一氧化碳有剧毒 师:用煤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吗?‎ 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 生: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师: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讨论:①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②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 ‎③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 ‎④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生:①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②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CO难溶于水。‎ ‎③首先房间里应装烟囱,其次应注意睡觉时头不要靠墙边,因为CO的密度略小于空气,它会沿着墙壁慢慢地向上飘。‎ ‎④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然后开窗通风。‎ 师:我们探究了一氧化碳的两大性质,它还会有什么性质呢?‎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演示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玻璃管中放入氧化铜,通入一氧化碳赶走玻璃管内的空气后,加热。观察现象并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作对比。‎ 生:现象: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这个现象和结论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相同。‎ 师:同学们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CO+CuOCO2+Cu 师:该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若是还原反应,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生:含氧化合物CuO中的氧被CO夺去,因此该反应是还原反应。CO能夺走CuO中的氧,所以CO具有还原性。‎ 师: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要求“两先两后”,即先通气再点燃,先熄灯后停气,‎ 93‎ 这是为什么?‎ ‎②该实验装置不同于碳还原氧化铜装置的一个主要部位是:用酒精灯点燃尾气。为什么?‎ ‎③从图中看到把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但是怎样证明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呢?‎ ‎④一氧化碳有毒,在尾气处理时还可用什么方法?‎ 生:①先通入一氧化碳,赶出试管内空气,避免一氧化碳跟管内的空气混合,受热而引起爆炸;停止反应后,先熄灭酒精灯,仍继续通一氧化碳,防止灼热的铜遇到进入管内的空气又生成氧化铜。‎ ‎②一氧化碳有毒,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是防止未与氧化铜充分反应的一氧化碳散失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③在气体进入硬质玻璃管前先通入澄清石灰水。‎ 改进装置:‎ ‎④可用气球收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实验后的尾气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用途——冶炼金属 师:工业上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在炼铁厂把铁矿石还原成铁。‎ Fe2O3+3CO2Fe+3CO2‎ 师: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CO+O22CO2‎ CO2+C2CO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2CO+O22CO2‎ ‎(2)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中毒 ‎(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93‎ CO+CuOCO2+Cu 二、一氧化碳的用途 如作为能源、冶炼金属等 鉴于学生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故在课堂教学上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又可以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认识。总的来说,学生掌握的较好,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使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备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的过程以及教师演示的有关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以及相互交流协作能力。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与之有关的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2.在设计实验装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 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检验及验满。‎ 难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子)、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等。‎ 一、引入新课 师:二氧化碳是一种有着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种能够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1.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2.蜡烛燃烧。‎ ‎3.木炭燃烧。‎ 93‎ ‎4.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5.木炭还原氧化铜。‎ ‎6.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7.碳酸受热分解。‎ ‎8.人或动物的呼吸。‎ ‎9.高温煅烧石灰石…‎ 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实验室制法的条件是:‎ ‎1.制取应简便迅速。‎ ‎2.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实验的需要。‎ ‎3.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现。‎ 学生评价每一种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讲授新课 师: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方法之前,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实验室是如何制备氧气的?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才能顺利地制出氧气?‎ 学生回忆、讨论、写出大纲。‎ 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1.研究生成该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适当的药品、反应条件、化学反应方程式)‎ ‎2.选择合适的装置。(发生装置:主要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收集装置:主要由该气体的物理性质定)‎ 师:我们可以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来讨论如何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所使用的药品以及反应原理。‎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详细分析。‎ 师:为什么该药品可以制出二氧化碳,用其他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物质与酸反应可以制出二氧化碳吗?‎ 家庭常用的纯碱可以代替大理石吗?实验室常用的稀硫酸可以代替稀盐酸吗?‎ 教师演示: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放有大小一样的石灰石各一块,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让学生观察到开始都有二氧化碳生成,随后加入硫酸的试管,反应速率越来越慢,最后停止)‎ 结论:不能用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教师讲解: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需要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备二氧化碳呢?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状态等对实验装置有较大的影响。碳酸钙是块状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装置呢?(必要时教师可以讲解制氧气、氢气的装置特点)‎ 教师展示大理石、纯碱面、小苏打、稀盐酸、稀硫酸等药品。指导探究方法、组织探究活动。‎ 全班分为六个小组,自主选择不同药品进行探究。并由每组组长负责向全班通报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束的时间(以没有气泡放出为准)。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用那种药品最合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教师巡视二指导学生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提醒学生认真观察现象。‎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用哪种药品最合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比较多。我们要根据反应的速率、收集的难易、药品的价格等多方面来选择何合适的药品。教师演示实验,‎ 93‎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以下问题:‎ ‎1.怎样组装仪器?怎样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教师演示并讲解)‎ ‎2.当大理石与稀盐酸接触后时,看到了什么现象?‎ ‎3.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为什么?‎ ‎(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用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4.怎样验满?为什么?‎ ‎(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回答,如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5.怎样检验所收集的就是二氧化碳?为什么?‎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变浑浊。)‎ 学生听讲并思考回答问题。‎ 在回答问题3、4、5时,对照氧气,找出不同处。‎ 师:二氧化碳与氧气在制备和性质上有哪些相同点、不同点?(从药品、反应条件、装置、收集、检验、验满等方面分析)‎ 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与交流。‎ 师:空气中含有0.03%的二氧化碳对地球的生态是必须的。但是否二氧化碳越多越好呢?‎ 教师简单介绍“温室效应”,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拓展知识面,增强环保意识。‎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在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三)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比空气密度大 ‎(四)验满方法 ‎(五)检验方法 这节课教学内容容量大,设计的师生互动活动较多,强调了新课标指导下新型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即教师不再是负责“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而是一个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和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合作伙伴,不仅不包揽所有问题答案,还会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找答案。‎ 本节课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实验、提问等众多手段的运用,体现了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寓教于乐,以情激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记忆和理解的水平差异还很大,所以连续和反复依然很重要。‎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93‎ 本单元分为三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以及燃烧的条件。本单元从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之后介绍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燃烧和灭火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2.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的一般方法。‎ 重点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 多媒体、镊子、酒精、白磷、红磷、水、蜡烛、玻璃杯、火柴、木条、烧杯、薄铜片等 一、导入新课 师:1.我们对物质的燃烧现象并不陌生(如图1),那么什么叫燃烧?物质的燃烧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 ‎2.同学们见过“火三角”吗(如下图2)?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3.同学们还能设计出其他探究燃烧条件的方案吗?‎ 二、推进新课 燃烧的条件 师: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93‎ 猜想(1):要有可燃物。‎ 猜想(2):要有氧气,氧气越多燃烧越旺。‎ 猜想(3):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师:你能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证实你的猜想吗?‎ 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7-1)‎ 实验步骤: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用硬纸圈圈住的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现象:热水中的白磷未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未燃烧。‎ 说明:通常状况下,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白磷的着火点是40℃。‎ 师: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为什么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生:薄铜片上的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而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它没有与氧气接触。‎ 师:水中的白磷怎样才能燃烧?‎ 生: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它没有与氧气接触,只要想办法使它与氧气接触就可以使其燃烧。‎ 实验步骤: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如下图),观察现象。‎ 现象:白磷在热水中燃烧。‎ 师: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生:需要氧气。‎ 师:注意事项:(1)白磷和红磷不要放得太近。如果红磷和白磷放得太靠近了,白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温度升高,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也会燃烧。‎ ‎(2)烧杯中的热水不能太少。因为热水太少,会使得传递的热量不足,温度低于白磷的着火点,白磷也不会燃烧。‎ 师: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师:燃烧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93‎ 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都能给人类带来益处的。火灾也时时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如果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师:观看火灾图片。‎ 师:如何灭火?‎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从而得到灭火的原理或方法)‎ 生:灭火可通过以下方法:‎ 三者选其一即可灭火 生:观看实际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及其原理。‎ 师:1.如何熄灭酒精灯?‎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3.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力什么?‎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灭火器是比较常见的。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灭火器。‎ 生:阅读《灭火器及其使用方法、灭火原理》。(课本第131页表7-2)‎ 师:阅读了表7-2我们知道,不同的物质燃烧需要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灭火。只要控制物质燃烧的任一条件,都可达到灭火目的。‎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的条件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三者选其一即可灭火 本节课所选材料,都取自于我们身边看似不起眼、不经意的东西。通过在课堂上的演绎、变化,实现了由现实生活向科学世界的回归,让学生感到化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本课内容和生活联系密切,在教学时教师要多给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让学生愉快地进行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和喜悦。‎ 第2课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爆炸的含义。‎ ‎2.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过程与方法 93‎ 能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重点 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难点 如何防火、防爆。‎ 蜡烛、火柴、金属罐、小塑料瓶、面粉、橡皮管等 一、导入新课 师:氢气在点燃前要验纯,是因为不纯的氢气燃烧容易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爆炸方面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 爆炸 师: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 实验探究:粉尘爆炸。(实验7-2)‎ 实验步骤: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口(如图7-11)。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 现象:发生了爆炸。‎ 师: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并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师: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能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等。‎ 师:由上可知,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和什么有关?‎ 生:氧气的浓度和接触面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师: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面粉厂附近是要严禁烟火的。为了使警钟长鸣,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一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师:为了防止火灾以及爆炸事故发生,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常看到以下图标。‎ 师:投影展示:‎ 93‎ 师:这些图标向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生:(1)当心火灾——易燃物质;(2)禁止放易燃物;(3)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4)当心火灾——氧化物;(5)禁止烟火;(6)禁止带火种;(7)禁止燃放鞭炮;(8)禁止吸烟。‎ 师:根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在哪些地方应该贴“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生:油库、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矿井等。因为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地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师:请阅读“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课本第134页“资料卡片”)‎ 师: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为了生命、财产的安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第2课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爆炸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鉴于学生对燃烧与爆炸的现象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探究爆炸的奥秘,并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 燃料和热量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2.知道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和合理开采和节约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的重要性。‎ ‎4.知道石油炼制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93‎ 自己动手做盐酸与镁条反应的实验,体会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增强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燃料不充分燃烧对空气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重点 1.甲烷的燃烧及产物的检验。‎ ‎2.石油分馏的产物及用途。‎ 难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有关化石燃料的录像资科,导气管、烧杯、火柴等。‎ 一、导入新课 师:播放一段Flash录像:(特写)烧得很旺的炭火和一支温度为20℃的温度计。然后向炭火上加上一铲新煤,红红炭火变暗,温度计示数随之下降到16℃。过了一段时间,炭火又变得红热,温度计示数又上升至20℃。‎ 师:生活中的这个常见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不需要学生立即回答)‎ 二、推进新课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师:我们都知道燃料燃烧时产生了热量,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的呢?下面我们来做教材上的实验7-3。‎ 师: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 师:这种化学反应放热现象在许多化学反应中都会发生,大家请思考:‎ ‎(1)化学反应都是放出能量的吗?请举出生活中你见过的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的例子。‎ ‎(2)我们一开始播放的Flash录像中的现象如何解释?凡是反应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吗?‎ 师:演示硫粉在空气中和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播放煤块和煤粉在空气中燃烧的录像,让学生比较反应现象的不同,并思考原因。‎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煤的形成 师:植物或植物枯萎后被埋于土中,经长期复杂变化成煤。‎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 师:大多数的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生:煤。‎ 师:(1)煤是纯净物吗?‎ ‎(2)那它含有哪些元素?‎ 93‎ ‎(3)你知道煤作为燃料的原理是什么?‎ 生:(1)是混合物。(2)煤主要含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H、N、S、O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硅、铅、钙、铁等元素)。(3)原理是利用碳元素和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师:知道人们怎么综合利用煤的吗?煤加工后的主要产品有哪些用途?‎ 生:煤 煤气的主要成分:‎ 氢气(H2)  甲烷(CH4)  一氧化碳(CO)  其他气体 师:我国的主要油田有哪些?‎ 生: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 师: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吗?石油产品中有哪些是常用燃料?‎ 生:不能!石油中除了含C、H元素外,还含S、O、N等元素。如果把石油直接作燃料的话,石油会燃烧不充分,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生成大量的黑烟和含S、含N等有害气体。‎ 生: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都是常用的燃料。‎ 师:煤气泄露会造成什么危害?使用灌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什么?‎ 生:危害到人体和财产的安全;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不能加热,不能猛烈撞击等。‎ 煤 石 油 炼制方法 隔绝空气加热 利用沸点不同,将它们加热炼制 产品与用途 焦炭、煤焦油、煤气等 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 ‎  天然气 师:有人说天然气就是甲烷,甲烷就是天然气,对不对?‎ 生:不对,因为虽然天煞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但与纯甲烷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师:说得对,下面我们来看看天然气的成分。‎ ‎1.构成:主要是碳和氢元素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 ‎2.主要成分:甲烷(CH4)‎ ‎3.甲烷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4.CH4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 ‎(注意:点燃之前要验纯)‎ CH4+2O2===CO2+2H2O 师:出示一块蜂窝煤,然后提问:蜂窝煤有许多孔洞,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工业上使用煤等固体燃料,怎样做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 燃料和热量 93‎ 课本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形象地认识当今世界的三大化石燃料。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地去认识和探索。最好设计成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对于使燃料充分燃烧的现实意义,可以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切实让学生体验到节能的重要性。‎ 第2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做好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明确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空气质量的恶化和水土流失等事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 煤和汽车用燃料的燃烧产物对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措施;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集气瓶、二氧化硫相关图片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家里做饭时用的是什么燃料?‎ 我们烧水时为什么要开窗或开换气扇?‎ 走在路上,一辆汽车从你身边经过你有什么感觉?‎ 师: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能量、带来方便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推进新课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师:1.三大化石燃料是什么?煤中含有哪些元素?‎ 93‎ ‎2.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呢?‎ 师:组织小组实验: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组织讨论、观察:原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时,就形成了酸雨。‎ 师:市区内几乎不使用煤作燃料,可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什么也会如此恶劣?这是什么引起的?目前,多数汽车都使用什么作为燃料?‎ 汽油和柴油作为多数汽车的燃料,它们燃烧时产生的尾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我们如何才能减少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呢?‎ 正如同学们所说,解决空气污染的根本方法就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师:你所知道的清洁燃料有哪些?‎ 生:1.乙醇(俗称酒精)‎ 是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经过发酵、蒸馏等过程得到的。‎ ‎(多媒体出示乙醇的化学式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师:乙醇作为燃料有哪些优势?‎ 生:放热量大,无污染,可再生。‎ ‎2.氢气 师:你对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的认识有哪些?‎ 生: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放热量大、燃烧产物是水。‎ 师:氢气虽然是最清洁的燃料,但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目前,对氢能源的开发已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师:其实,我国在许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努力寻找新的办法,同时开发新的能源来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了,比如著名的“西气东输”。‎ 师: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我国各地区及世界各国也都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你知道有哪些能源是可被人类利用的吗?‎ 生: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 师:出示能源图片,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希望同学们将来长大了,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开发和利用更理想更实用的清洁能源方面,为人类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2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煤的燃料 二、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93‎ 本节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教学时在充分运用录像和图片资料,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知道什么是可燃物、什么是不可燃物?‎ ‎3.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 ‎2.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 重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 难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木条纸等。‎ 一、引入新课 师: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用火历史,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火,同学们请你们谈一下火都有什么作用?‎ 生:火的用途。‎ 师:在化学上我们把着火的现象称为燃烧,火可以造福人类,同时也带来灾难,但如果我们知道了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火灾,‎ 93‎ 让燃烧更有利的为我们服务。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板书)燃烧的条件 二、活动探究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桌子上有几种物品:棉花、酒精、蜡烛、水、木条、纸、小乒乓球、滤纸、铜片和一些化学实验仪器:酒精灯(简单介绍它的使用方法)、火柴、坩埚钳(教师简单介绍它在这节课上的使用方法)。‎ 师: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物质来做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请同学们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此实验中,出现了什么现象?‎ 生:蘸酒精的棉花着火了,蘸水的棉花没有着火。‎ 师: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 生:物质必须是可燃物。‎ ‎(板书)1.燃烧的条件:‎ 师:那么,可燃物燃烧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刚才的实验同学们清楚的看到了纸、小木条和煤都在可以在空气燃烧,到底是空气的什么物质在支持它们燃烧呢?‎ 生:纸、酒精都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在支持它们燃烧。‎ 师:那么同学们所说的氧气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同学们觉得回答起来很困难,是吗?在科学上,真理是要用实验来证明的,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证明它。‎ 演示:燃着的纸和小木条在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 师:纸、酒精等之所以能在空气中燃烧就是因为空气中有21%的氧气。‎ ‎(板书):2.和氧气或空气接触。‎ 师:那么有了氧气或空气、可燃物就一定能够燃烧吗?‎ 演示:把纸或木条不点燃就放在氧气瓶中。‎ 师:它们不能燃烧。这说明燃烧还缺什么条件?‎ 生:缺少可燃的温度。‎ 教师:你为什么说是温度?你说是因为缺少温度又有什么依据?‎ 生:因为在燃烧条件的三要素中只缺温度了。‎ 师:刚才同学们点着纸比点着木条用的时间短,证明了点燃纸所需的温度比点燃木条所需的温度低。实验证明每一种可燃物燃烧除了需要氧气还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我们把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板书)3.温度达到着火点。‎ 着火点: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第3课时 燃烧的条件 燃烧需要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本节课借助于比较熟悉的变化来使学生初步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根据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实验设计,而且是较为感兴趣的试验,学生的激情是很高的。虽然最初的实验方法设计并不多,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会积极动脑探讨除了更多的方法,从中也反映出探究性学习的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也很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93‎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