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 MB
  • 2021-11-10 发布

全国各地2018-2020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详解汇编考点05物态变化含解析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点05 物态变化 ‎★考点列表 序号 考点 考点释义 备注 ‎1‎ 温度与温度计 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 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并能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来区分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及其熔点温度 重点 ‎3‎ 汽化和液化 区别蒸发和沸腾,汽化和液化的方法、措施 ‎4‎ 升华和凝华 判断升华和凝华 ‎★三年真题 一、选择题 ‎1.(2020·四川成都)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起雾”是因为发生了(  ).‎ A. 液化现象 B. 汽化现象 C. 熔化现象 D. 升华现象 ‎【答案】A。‎ ‎【解析】“雾”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暖,遇到冷的眼镜会液化放热。故选A。‎ ‎2.(2020·江苏泰州)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冻衣服晾干;B. 树叶上的露的;‎ C. 湿衣服晾干;D. 蜡烛滴“泪”‎ ‎【答案】B。‎ ‎【解析】A.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B符合题意;‎ C.湿的衣服被晾干这是衣服上的水分蒸发了,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29‎ D.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0·北京)隆冬,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升华 ‎【答案】B。‎ ‎【解析】滴水成冰的过程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选B ‎4.(2020·天津)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这是利用了水(  )。‎ A. 熔化吸热 B. 汽化放热 C. 液化吸热 D. 凝固放热 ‎【答案】D。‎ ‎【解析】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时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这是因为水在凝固时放热,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2020·山东聊城)图甲是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100℃;‎ B. 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含热量增多;‎ C. 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min;‎ D. 加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80℃,故A错误;‎ B.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吸收的热量增多,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故B错误;‎ 29‎ C.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的时间:t=25min-10min=15min;故C正确;‎ D.加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C。‎ ‎6.(2020·山东泰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 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液化现象;‎ C. 冬天教室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 D. 衣柜中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熔化现象 ‎【答案】C。‎ ‎【解析】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 B.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属于熔化现象,故B错误;‎ C.冬天教室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正确;‎ D.衣柜中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属于升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 ‎7.(2020·重庆A)下列热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结气而成露”露是液化形成的;‎ B.“凝气而成成霜”.霜是升华形成的;‎ C.滴水而成冰”,冰中分子陈止运动;D.“融雪自成溪”雪熔化时内能不变 ‎【答案】A。‎ ‎【解析】A选项,露是从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气态变成液态为液化现象,A正确;B选项,霜是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气态变成固体为凝华现象,B错误;C选项,任何物体中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C错误;D选项,雪熔化时温度不变,但是需要吸热,内能增大,D错误。‎ ‎8.(2020·山东济宁)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冰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图所示中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B.C.D.‎ ‎【答案】C。‎ ‎【解析】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中,水变成冰块是凝固过程;‎ 29‎ AB.都是熔化图像,并且A的熔点不是0℃,则AB不符合题意;‎ CD.温度都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像,C的凝固点是0℃,并且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的凝固点不是0℃,则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20·江苏连云港)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 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 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D. 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答案】C。‎ ‎【解析】A.司机向水箱里加酒精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故A错误;‎ 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热,故B错误;‎ C.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小孔,故C正确;‎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C。‎ ‎10.(2020·重庆B)下列事例描述正确的是(  )。‎ A. 仙女山大草原的积雪慢慢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B. 衣柜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是发生了凝华现象;‎ C. 将“便利贴”贴在作业纸上,利用了分子间的斥力;‎ D. 严冬,人们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增加手掌内能 ‎【答案】A。‎ ‎【解析】A.积雪慢慢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故A正确;‎ B.樟脑丸逐渐变小,是发生了升华现象,故B错误;‎ C.将“便利贴”贴在作业纸上,利用了分子间的引力,故C错误;‎ D.人们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来增加手掌内能,故D错误。故选A。‎ ‎11.(2020·山东滨州)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9‎ ‎【答案】C。‎ ‎【解析】A.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正确;‎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D错误。故选C。‎ ‎12.(2020·德州)生活中有许多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烧开时壶嘴周围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B. 炒菜时碘盐和油不宜同时加热,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升华;‎ C. 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高液体沸点低;‎ D. 用保鲜袋装蔬菜并放入冰箱,为了加快蒸发 ‎【答案】B。‎ ‎【解析】A.水烧开时壶嘴周围冒“白气”,这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炒菜时,若碘盐和油同时加热,固态的碘在高温下极易变成碘蒸气,即碘在高温下很容易发生升华现象;故B正确;‎ C.水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时,水的沸点升高,煮饭菜时高压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故C错误;‎ D.用保鲜袋装蔬菜,减慢了蔬菜周围的空气流动;放入冰箱,降低了液体的温度,所以减慢了蔬菜内水分的蒸发,故D错误。故选B。‎ ‎13.(2020·山东泰安)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第5min,晶体开始熔化; B. 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 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D. 晶体的熔点是80℃‎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第10min,晶体开始熔化,故A错误;‎ 29‎ 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t=25min-10min=15min,故B错误;‎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物质的熔点,所以晶体的熔点是80℃,故D正确。故选D。‎ ‎14.(2020·山东滨州)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冰在BC段处于液态;‎ B. 图甲:冰熔化的时间为;‎ C. 图乙:水的沸点为98℃;‎ D. 图乙:实验地点的大气压强高于1标准大气压 ‎【答案】C。‎ ‎【解析】AB.由图甲可知,冰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冰熔化的时间为:10min-4min=6min,故AB错误;‎ CD.通过图乙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液体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此时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15.(2020·黑龙江龙东)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不是放热的是( )。‎ ‎【答案】A。‎ ‎【解析】A.冬天衣服冻干是升华现象,需吸热,故A正确;‎ B、冬天窗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需放热,故B错;‎ C、冬天草上的白霜是是凝华现象,需放热,故C错;‎ D、压缩乙醚成液体是液化现象,需放热,故D错。故选A 29‎ ‎16.(2020·河南)“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霜的形成属于( )‎ A.凝固;B.液化;C.凝华;D.升华 ‎【答案】C。‎ ‎【解析】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 ‎17.(2020·湖南常德)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 B. 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升华现象;‎ C. 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答案】B。‎ ‎【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是吸热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附着在玻璃片上,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固体冰花,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2020·四川南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蒸气引起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 B.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C. 夏天,汽车内开冷空调,被冷气对吹的车玻璃上有小水珠,小水珠主要集中在玻璃内侧;‎ D. 水沸腾时,在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 ‎【答案】C。‎ ‎【解析】A.水蒸气引起的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皮肤再次受到伤害,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冰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夏天,汽车内开冷空调,冷气对吹的车玻璃上的小水珠是气体液化形成,液化过程中,温度高的气体放出热量,外侧气体温度高,因此小水珠主要集中在玻璃外侧,C错误,但符合题意;‎ 29‎ D.沸腾时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水沸腾时,在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 (2020·自贡)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雾的形成 B. 霜的形成 C. 水结成冰 D. 露的形成 ‎【答案】B。‎ ‎【解析】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正确;‎ C、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 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D错误;故选B。‎ ‎20.(2020·四川雅安)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 B.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 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内能减小,不会沸腾;‎ D.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答案】D。‎ ‎【解析】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详解】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水沸腾,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瞬间水的温度还保持在沸点,但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此时停止沸腾;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故选D。‎ ‎21.(2020·贵州黔东南)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29‎ A.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D。‎ ‎【解析】A.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 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 D.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D正确。故选D。‎ ‎22.(2020·四川甘孜州)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是升华现象;‎ B. 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 深秋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 D. 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 ‎【答案】C。‎ ‎【解析】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 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白气”是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深秋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 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 ‎23.(2020·四川雅安)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 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B. 夏季,小卉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一段时间后冰减少, 手感到凉——熔化吸热;‎ C. 秋季,小卉发现清晨操场边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箱——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内,眼镜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 29‎ ‎【答案】B。‎ ‎【解析】A.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加速度快蒸发,故A错误;‎ B.矿泉水瓶中的冰块熔化,熔化吸收热量,故B正确;‎ C.秋季,小卉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 D.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液化放热,故D错误。故选B。‎ ‎24.(2020·山东济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B. 做功一定可以使物体的热量增加;‎ C. 风能、水能和煤都是可再生能源;D. 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也较大 ‎【答案】A。‎ ‎【解析】A.内能由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决定,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动能大,但分子势能不一定大,所以内能不一定大,A正确;‎ B.对一个物体做功时,如果这个物体对外界放出大量的热量,那么这个物体总的热量可以是不变,也可以是减小的,B错误;‎ C.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或能在短周期内再生产的能源成为可再生能源,反正为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是可再生能源,煤是不可再生能源,C错误;‎ D.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D错误。故选A。‎ ‎25.(2020·四川成都)小叶同学用酒精灯对冰块加热,研究冰的熔化现象。图中,甲乙两条图线中的一条,是他依据实验数据绘制而成。已知m冰=0.1kg,c水=4.2×103J/(kg×oC),c冰=2.1×103J/(kg×oC)。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小叶绘制的是乙图线;‎ 29‎ B. 0~1min内冰块吸收的热量为2.1×103J;‎ C. 1~3min内温度不变,说明冰块没有吸收热量;‎ D. 如果酒精完全燃烧,酒精灯的加热效率可以达到100%‎ ‎【答案】A。‎ ‎【解析】AB.0~1min内冰块温度由0oC升高至5oC时,吸收的热量为:‎ ‎3min后冰全部变成水,当温度由0oC升高至5oC时,根据 由于:,‎ 则 即加热时间应为2min,小叶绘制的是乙图线;故A正确、B错误;‎ C.冰属于晶体,1~3min处于熔化阶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 D.即使酒精完全燃烧,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必然有一部分消耗在空气中,加热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D错误。故选A。‎ ‎26.(2020·宁夏)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規律”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该物质在BC段处于液态 B. 该物质在BC段内能不变 C.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约4min D. 该物质是非晶体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物体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中,该过程中物体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物体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中,该过程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物体BC段处于熔化过程中,从第2min时开始熔化,第6min时完全熔化完,熔化时间一共持续了:6min-2min=4min,故C正确;‎ 29‎ D.由图可知,物体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是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27.(2019·哈尔滨)下面对哈尔滨美景描述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 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 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 ‎【答案】A。‎ ‎【解析】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属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 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小水滴形成的,故属于液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形成的,故属于凝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 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是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题意。正确答案是A。‎ ‎28.(2019·苏州)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A.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 B.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 C.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 D.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 ‎【答案】C。‎ ‎【解析】A、清晨枝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水,是液化现象的;故A错误。‎ B、浓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浓雾散去是因为小水珠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 C、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水是熔化现象;故C正确。‎ D、铁丝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了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 ‎29.(2019·邵阳)邵阳新宁崀山是国家5A级景区,2019年春节期间,崀山八角寨风 29‎ 景区山顶出现大量雾凇,十分美丽迷人!雾凇的形成所属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汽化 ‎【答案】C。‎ ‎【解析】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属于凝华现象。故选C。‎ ‎30.(2019·绵阳)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这是由于(  )。‎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 C.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 D.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 ‎【答案】B。‎ ‎【解析】由于从冰箱取出的玻璃杯,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如果马上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玻璃杯表面发生液化,所以一会儿又变湿。故选B。‎ ‎31.(2019·天津)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这主要是因为酒精(  )。‎ A. 凝固放热B. 升华吸热C. 液化放热D. 蒸发吸热 ‎【答案】D。‎ ‎【解析】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凉的感觉。是因为擦在手背上的酒精蒸发时,从手背中吸热,使手背的温度降低,所以感觉到凉。故选D。‎ ‎32.(2019·泸州)对下列自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天,大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农作物上露珠的形成,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需要吸热;‎ D.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需要吸热 ‎【答案】A。‎ ‎【解析】A、大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水滴吸收热量蒸发成为水蒸气,属于汽化过程。故A正确;‎ 29‎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过程,会放出热量。故C错误;‎ D、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是凝华过程,会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A。‎ ‎33.(2019·河北)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答案】B。‎ ‎【解析】A、蜡属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A错误;‎ B、由于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可以使食物降温,防止变质,故B正确;‎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小水滴吸热汽化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故选B。‎ ‎34.(2019·苏州)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答案】B。‎ ‎【解析】A、图甲中,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安装,故A错误;‎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 29‎ 是: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且物质受热均匀,故B正确;‎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晶体在熔化前后以及熔化过程中都要吸热,所以该物质的内能一直增大,故C错误;‎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不是冰,故D错误。故选B。‎ ‎35.(2019·潍坊)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会出现“白气”,“白气”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升华 C.凝华 D.液化 ‎【答案 】D。‎ ‎【解析】“白气”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选D。‎ ‎36.(2019·达州)对下列自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天,大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农作物上露珠的形成,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需要吸热;‎ D.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需要吸热 ‎【答案】A。‎ ‎【解析】A、大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水滴吸收热量蒸发成为水蒸气,属于汽化过程。故A正确;‎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过程,会放出热量。故C错误;‎ D、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是凝华过程,会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A。‎ ‎37.(2019·贵港)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热空气升上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 A.汽化或升华 B.汽化或凝固 C.液化或凝华 D.液化或凝固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云是由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因此,若云由水蒸气变成小水滴形成,则属于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物态变化是液化;若云由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形成,则属于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物态变化是凝华。故应选C。‎ ‎38.(2019·益阳)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29‎ A.早春大地上冰雪的消融 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寒冬草地上霜的形成 ‎【答案】D。‎ ‎【解析】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水,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雾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错误。‎ D、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D。‎ ‎39.(2019·湘潭)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积雪消融 B.湖面起雾 C.瓦上结霜 D.衣服变干 ‎【答案】C。‎ ‎【解析】A、积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湖面起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瓦上结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衣服变干是由液态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汽,是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0.(2019·甘肃武威)小刚发现天气较冷的季节,家里的窗户玻璃上有时是一层小水珠,有时是一层冰花。请简要回答水珠和冰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液化和凝华现象,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答案】水珠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的小水滴;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成的小冰晶。发生这两种现象的条件是室内外有一定的温差,当温差不大时发生液化,当温差较大时发生凝华。‎ ‎41.(2019·广州)在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29‎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由图知,当时环境温度始终为25℃,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当把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的示数先下降,则温度计内的液体的体积先减小,然后温度计的示数保持0℃不变,则即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待冰完全熔化后,水的温度又开始上升直至与环境温度相同即为25℃,这个过程对应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是由0℃变成25℃,最后不变,即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先变大后不变,可见,从计时开始,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小后不变,再变大后不变。故应选A。‎ ‎42.(2019·深圳)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 B. 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象中bc段,晶体内能不变;‎ C. 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 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 ‎【答案】A。‎ ‎【解析】A.温度计读数,液柱所在刻度在0℃下方,且分度值为1℃,故读为−4℃,故A正确;‎ B.此图像为晶体熔化图像,晶体熔化时吸热,故内能增大,故B错误;‎ 29‎ C.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不是凝华,故C错误;‎ D.小狗伸舌头降温是利用水汽化吸热的原理,不是放热,故D错误.‎ ‎43.(2019·盐城)夏天,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的饮料瓶在空气中会“冒汗”。形成“汗”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 B. 汽化 C. 凝华 D. 升华 ‎【答案】A。‎ ‎【解析】饮料瓶壁上出现的“汗”是小水珠,是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而放热液化形成的水珠,这些水珠附着在瓶壁上,看上去像“出汗”。故A正确。‎ ‎44.(2019·泰州)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樟脑丸逐渐消失—熔化;B. 铁水浇铸铁铸件—凝华;‎ C. 擦酒精解暑降温—汽化;D. 秋末屋顶上结霜—升华 ‎【答案】C。‎ ‎【解析】A、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的是升华现象,选项说法错误;‎ B、铁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铁铸件发生的是凝固现象,选项说法错误; ‎ C、擦酒精解暑,利用酒精蒸发时吸收热量,降低温度,蒸发属于汽化,选项说法正确;‎ D、秋末屋顶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45.(2019·无锡)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很快的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是113.7℃,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A. 浸入开水中; B.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 放入冰水混合物中;D. 至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答案】A。‎ ‎【解析】AB、酒精灯火焰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这样碘容易发生熔化和沸腾现象,不利于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用水浴法加热,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但是可以发生升华现象,所以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可以确保碘不会熔化。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29‎ CD、将被密封的碘颗粒放入冰水混合物或在常温下观察碘升华,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故C、D不符合题意。‎ ‎46.(2019·扬州)《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答案】C。‎ ‎【解析】雪和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露珠和雾均为小水珠,为液化形成;故选C。‎ ‎47.(2019·镇江)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冰凌的形成 B. 冰雪消融 C. 雾凇的形成 D. 露珠的形成 ‎【答案】D。‎ ‎【解析】A.冰凌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C.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选D。‎ ‎48.(2019·南京)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1)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2)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 29‎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 C.都正确 D.都错误 ‎【答案】B。‎ ‎【解析】甲图中试管中的冰放在装水的烧杯中,冰会在试管内吸热熔化;图乙酒精灯给“碘锤”中固态碘加热,固态碘吸热升华;升华是指物体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没有液态这一中间状态,故碘没有经历固态到液态的过程。所以,题干中(1)说法错误,(2)说法正确。‎ ‎49.(2018·娄底)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箱,这是( )。‎ 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 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 ‎【答案】C。‎ ‎【解析】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由于猪肉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凝华成固态的霜附着在猪肉表面,凝华时放热过程,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0.(2018·河北)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答案】C。‎ ‎【解析】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但风不能降低室温,故A错误;‎ B、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故B错误;‎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露珠是空气 29‎ 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故C正确。‎ D、下雪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雪,凝华是放出热量的,气温不是很低,故D错误。故选C。‎ ‎51.(2018•广安)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 B.烧开水时看见冒“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C.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屋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答案】B。‎ ‎【解析】A、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干冰升华吸热,故A正确;‎ B、当水烧开时,从壶嘴冒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故B错误;‎ C、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正确;‎ 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暖气装置中用水来供热;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中用水来冷却,故D正确。故选:B。‎ ‎52.(2018•青岛)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 A.初春,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 B.盛夏,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 C.深秋,屋顶和地面出现了霜;‎ D.寒冬,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 ‎【答案】D。‎ ‎【解析】A、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冰化成水属于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杯子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 D、结冰的衣服变干,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过程。故D符合题意。故选:D。‎ ‎53.(2018·自贡)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9‎ A. 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 B.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 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 D. 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 ‎【答案】C。‎ ‎【解析】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B、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D、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 ‎54.(2018·广东)如题4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态;‎ B.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 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 ‎【答案】D。‎ ‎【解析】由图知,该图象反映了冰的熔化过程温度跟时间的关系,也反映了水沸腾时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中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该过程冰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冰处于固液共存态,故AB错误;图中DE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该过程水必须不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不断增加,故C错误;图中AB段表示冰熔化前的过程,CD段表示水沸腾前的过程,由于AB段比CD段更陡,说明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吸热能力比水的弱,即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故D正确。‎ ‎55.(2018·河北)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29‎ 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答案】C。‎ ‎【解析】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但风不能降低室温,故A错误;‎ B、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故B错误;‎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故C正确。‎ D、下雪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雪,凝华是放出热量的,气温不是很低,故D错误。故选:C。‎ ‎56.(2018·滨州)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答案】B。‎ ‎【解析】A、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80℃~60℃;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A错误;‎ B、甲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故B正确;‎ C、“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气,故C错误;‎ D、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故D错误,故选B。‎ ‎57.(2018·南充)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会很快变干;‎ B.北方的冬天水面结冰;‎ 29‎ C.北方冬夜窗子玻璃上出现冰花;‎ D.夏天从冰箱拿出的冰冻饮料一会儿瓶身会出现水珠 ‎【答案】A。‎ ‎【解析】A、夏天洒在室外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故A符合题意;‎ B、冬天水面结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冬天窗子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过一会儿,瓶外壁会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瓶发生的液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8.(2018•枣庄)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答案】B。‎ ‎【解析】A、给头发吹热风,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表面积,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D不合题意。故选:B。‎ ‎59.(2018·潍坊)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29‎ A.固态时是晶体 B.在ab段内能增加 C.在cd段仍需吸收热量 D.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大 ‎【答案】ABC。‎ ‎【解析】A、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50℃不变,所以熔点为50℃,并且为晶体,故A正确。‎ BC、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ab段是熔化过程,晶体熔化时,仍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C正确;‎ D、由图象可知,相同的时间内OA段升高的温度大于BC段升高的温度,由Q=cm△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比热容就越小,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小,故D错误。故选:ABC。‎ 二、填空题 ‎60.(2020·四川成都)做“纸杯烧水”实验时,小科用蜡烛火焰加热盛有适量冷水的纸杯,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C,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他把蜡烛移开,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___________热量。‎ ‎【答案】(1)97.5°C;(2)吸收。‎ ‎【解析】液体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为液体的沸点;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C,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97.5°C。‎ 液体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把蜡烛移开,水没有热量可以吸收,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吸收热量。‎ ‎61.(2020·安徽)冬天,从寒冷的室外走到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夏天,从电冰箱里取出一瓶饮料,饮料瓶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都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 ‎【答案】液化。‎ ‎【解析】冬天室内温度较高,眼镜片温度较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眼镜片发生液化;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温度较低,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故答案为:液化。‎ ‎62.(2020·黑龙江龙东)炎热的夏天,小明从冰箱中拿出冰棒,发现冰棒“冒”“白气”。如图所示,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落?为什么?‎ 29‎ ‎【答案】“白气”是向下落的。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 ‎63.(2020·河南)在通常情况下,许多物质的密度、沸点、凝固点、比热容等都是稳定不变的。这些稳定不变的物理量既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也是自然界平衡与和谐的本质反映。假如这些物理量发生改变,我们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就会发生变化。请仿照示例,就任一物理量发生改变,提出一个相关的物理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想。‎ ‎【示例】问题:如果水的密度变小,轮船的吃水深度将如何变化? 猜想:轮船的吃水深度将增加。‎ 问题: 。猜想: 。‎ 答案:合理即可 ‎①如果水的凝固点变低,会更容易结冰吗?--凝固点变低,冬天会更难结冰 ‎②如果水的密度变大,人会更容易飘起来吗?--水的密度变大,浮力变大,会更容易飘起来 ‎64.(2020·重庆B)他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_______℃;为根据记录数据画出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被测水的沸点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4)56;(5)98;(6)不变。‎ ‎【解析】甲图中的温度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56℃。‎ 29‎ 从图象可以看出,从第6分钟开始,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沸点是98℃。‎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65.(2020•岳阳)“新冠”防控期间,为了缓解长时间戴口罩的不适,小明用卫生纸垫在口罩挂耳处是为了(选题“增大”或“减小”)口罩对耳部的压强;医护人员戴防护护面罩会起“白雾”,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答案】减小、液化 。‎ ‎【解析】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白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故答案为:减小、液化 。‎ ‎66.(2020·江西)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______热量。‎ ‎【答案】(1)液化;(2)吸收。‎ ‎【解析】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是冰淇淋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冰淇淋是固态的,在口中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我们吃冰淇淋觉得凉爽。‎ ‎67.(2020·广东)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图乙是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______(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1)2;(2)不变;(3)增加。‎ ‎【解析】由图甲可知,温度在0℃以上,分度值为1℃,故物质此时的温度是为2℃。‎ 由图乙可知,2-6min时段内,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即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故内能增加。‎ ‎68.(2019·广东)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如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29‎ 离开人体读数。 ‎ ‎【答案】 热胀冷缩;乙;可以。‎ ‎【解析】(1)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体温计是特殊的温度计,它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测量体温结束后,水银柱不能在重力作用下自己流会液泡,因此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69.(2018·广东)炎炎夏日,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在嘴里过了一会儿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液化;汽化;熔化。‎ ‎【解析】小东从空调室内走到室外时,由于眼镜的镜片温度比室外的温度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镜片时放热液化形成水珠附在镜片上,使镜片变模糊;小东从游泳池中走上岸时,由于身体上的水汽化需要吸热,从而导致他感觉有点冷;小东将冰棒含在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因为冰棒在嘴里熔化需要吸热所致。‎ ‎70.(2018·桂林)如图所示,“武江烟雨”是难得见的美丽景色,江面上环绕的雾是由水蒸  ( 填 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液化;放出。‎ ‎【解析】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 故答案为:液化;放出。‎ 29‎ ‎71.(2018·济宁)在某些干早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子接触塑科薄膜前发生了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过程中,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汽化;放出 ‎【解析】解:土壤中的水分先汽化成水蒸汽,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塑料薄膜变成小水滴是液化,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汽化;放出。‎ ‎72.(2018·河南)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   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       成小水滴或直接     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答案】汽化;液化;凝华。‎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江河湖海里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属于汽化,水蒸气遇冷液化化形成小水滴。从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 2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