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90 K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中考历史阶段特征总结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远古~1840年)
一、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
1.原始社会(远古~BC2070年)——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掌握了农耕技术,过上了定居生活。在原始社会末期,政治上出现了禅让制。
2.夏商西周(BC2070~BC771)——早期国家的产生
政治: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建立分封制。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经济: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铸造业的繁荣时期。
文化:商朝出现了甲骨文。
3.春秋战国时期:(BC770~BC476~BC221年)----动荡和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政治:分封制遭到破坏;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出现。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现使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引发各国变法运动。
文化: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秦汉时期(BC221~22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政治:秦朝开始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经济: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牛耕推广,出现了耧车。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促进了商业(商业可上升为经济)的发展。
10 / 10
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秦朝焚书坑儒;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科技:秦汉科技发达,造纸术发明与改进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
外交: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220~581年)——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政治:北方战乱,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经济: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发展。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文化: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农学 农业)。比较系统、完整地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经验和知识。
四、隋唐时期(581~907年)
总体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科举制打破了按门第选拔人才的标准,通过考
试的办法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实行民族开明平等的政策。
经济:封建经济繁荣,农业方面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方面瓷器取代丝绸成为外贸的代表。唐代商业繁荣,但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实行市坊制度。
文化:唐代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成就突出,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等书法名家和阎立本、吴道子等绘画大师。
科技:科技发达,雕版印刷术和火药技术出现。
五、宋元时期(907~1368)
总体特征: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0 / 10
政治:政治局面发展特点是由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宋代分割相权,削弱地方权力,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大变革。
经济: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城市:市坊界限、经营时间的限制被打破;发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文化:文学形式上出现了词和散曲。艺术上有苏轼等书法家,还有风俗画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元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文化中心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而南移。
科技:宋元时期我国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完成并外传。“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做出重大贡献,对世界文明影响深远。
六、明清时期(1368~1840)
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完成,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浪潮中,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性逐渐显现。
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文化:文学艺术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明显,反封建意识不断增强。
外交:“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
一、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体特征: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国的农耕文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
10 / 10
政治:西方国家开始侵略中国,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倾销工业品,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思想文化: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
二、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政治: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了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义和团运动。
经济:地主阶级开展了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洋务运动诱导下逐渐产生并初步发展。
思想文化:地主阶级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思想。
三、20世纪初至1919年——资产阶级民族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政治:民主革命成为20世纪初的进步潮流。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中国开始出现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
思想文化: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指导思想,与实业救国思想并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传入中国。中国向西方学习开始由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和思想层面。
四、1919~1927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政治: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国共第一次合作后领导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蒋介石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逐渐取代北洋军阀政府。
经济:帝国主义国家在一战后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重新受到压制。
10 / 10
五、1927~1937年——国共的十年对峙
政治:国民党统治开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日本全面侵华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经济:国民政府推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共产党在根据地内实行土改运动,农村经济有所发展。
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六、1931~1937~1945年——抗日战争
政治: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人民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进行抗日。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经济:战乱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严重破坏。日本在沦陷区进行疯狂经济掠夺。
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逐渐成熟,成为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七、1945~1949年——解放战争
政治:1946年内战爆发后,经过了防御、反攻、决战三个阶段,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经济:官僚资本压制民族资本主义,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国民经济凋敝。
以上 四+五+六+七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总体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族独立、人民民主的任务。
具体表现:1、政治: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0 / 10
3、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
中国现代史阶段特征
一、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政治:建立并巩固新生政权,完成土地改革,和平解放西藏。
经济:一五计划初步奠定新中国工业化基础;三大改造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1966年)
政治:中共八大提出的总路线,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经济: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十年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
政治:文化大革命运动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
经济:文化大革命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外交: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
10 / 10
——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政治: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经济:对内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外交: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
思想文化: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远古——16世纪)
一、古希腊文明时代 (公元前8世纪——公元5世纪)
古希腊奴隶制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伯里克利改革——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措施:扩大一般公民的权利,扩大公民的参政范围。 鼓励公民参政
2.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扩大公民的权利。公民大会体现了雅典民主制人民主权的基本特征
3.雅典民主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进步性: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开世界民主的先河,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政治体制。雅典民主制对后世民主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局限性:雅典民主制只是局限于奴隶主阶级中的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制。
二、古罗马文明(公元前6世纪——5世纪)
10 / 10
1.罗马法的形成和发展
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
2.罗马法的影响
后世罗马法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包括公民法、万民法等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三、中世纪时期(公元5世纪——16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
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教权高于王权。
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15世纪至1917年)
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
阶段特征: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西欧等国出现(14、15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政治:欧美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西欧、北美开始确立。英国、美国、法国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相互促进。
国际关系: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并进一步拓展。
二、 蒸汽时代(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
10 / 10
阶段特征: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革命促使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形成一股潮流。
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思想由空想走向科学;达尔文进化论使人们从神学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国际关系:伴随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英国殖民霸主地位最终确立。
三、电气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阶段特征: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政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列宁主义诞生。
国际关系: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爆发了一战。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
一、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1914——1945)
政治: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资本主义也不断完善其政治体制。
经济:苏联形成了斯大林经济模式;美国采用政治干预经济的方式摆脱危机。
文化:相对论的出现推动了物理学和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为现代科技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1991)
总体特征:两极格局对峙,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10 / 10
政治:一方面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在竞争对峙中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两极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经济:苏联不断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三、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1991—— )
总体特征:政治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政治: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主流)。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经济: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主流。随着世贸组织的成立及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加入,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1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