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18 KB
  • 2021-11-10 发布

初高中历史通用:抗日战争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复习目标要求 1 、了解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 原因。 2 、知道日本 30—40 年代侵华的主要 史实;知道 中国抗战的重要 史实。 3 、理解国、共、以及国际势力在中国抗战中的 作用 ; 认识 中国抗战的重要 影响;理解 中国抗战在中国历史上的历史定位。 考点 梳理 1 一、日本侵华 原因 重要 史实 影响 1 、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本性、蓄谋已久。 2 、遭遇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军国主义势力膨胀。转嫁危机的需要。 3 、中国内战,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4 、西方列强在初期忙于本国事务无暇东顾,以及推行绥靖政策 。 根本原因 现实需要 契机 考点 梳理 1 一、日本侵华 原因 重要 史实 影响 1 、 1931 年 日本发动 九 • 一八事变,之后迅而占领东三省。 1932 年扶植建立满洲国政权。 东北此后成为其以战养战、进一步侵华的总后方基地。中日民族矛盾开始 上升 2 、 1932 年 日本进攻 上海,攻击十九路军,挑起“一 • 二八”事变以威逼国民政府屈服。 双方签订了 《 淞沪停战协定 》 。取缔一切抗日活动,划上海为非武装区, 日本取的驻军权 。 3 、 1935 年驻华日军为分离和蚕食华北,策动华北各省脱离南京中央政府,实行一系列“自治”事件,史称“华北事变”。 签署 《 何梅协定 》 , 日本取得对华北的实际控制权。民族矛盾上升为第一位,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 4 、 1937 年挑起“卢沟桥事变”,占平津,全面侵华开始。日军制定速战速决计划,分三路对中国发起进攻,相继占领了上海、南京、太原、广州、武汉。 中国丢失了华北 . 华中 . 华南大片领土 . 5 、侵华期间,日军犯下了累累罪行:大屠杀、毒气战、细菌战;对占领区采取“以华治华”、奴化教育、治安 强化、经济掠夺等 残暴统治。 1 、严重破坏了中国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2 、给中国造成巨大的物质、文化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3 、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来重创。 总之, 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严重的滞碍作用 。 4 、但是在 客观 上促使中国政治局势发生变化 —— 国共两党由对峙内战走向合作抗日;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中华民族的抗战 局部抗战 ( 1931-1936 ) 全民族抗战 ( 1937—1945 ) 1 、国民党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 消极 防御 政策 ,依赖国联的调停。 2 、中共:积极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方面以民族大义为先,调整对国民党的政策(反蒋抗日 —— 联蒋抗日);一方面在沦陷区积极领导展开人民抗战活动(如东北抗联、一二九学生运动) 3 、国际:欧美国家奉行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 国民政府的不抵抗和西方国家的绥靖、中立,加剧日军嚣张气焰,使中国抗战失去先机,大批领土沦陷,恶化了中国的抗战形势。但在客观上激化了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和分化,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增强了国人的民族救亡意识,推动了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全面抗战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1 、政治保障: 2 、国民党政府: 3 、中共: 4 、国际合作: 考点梳理 2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 成为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 2 、国民党正面战场:军事上面对日军的速战速决方针,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持久消耗战”方针,坚持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积极组织四次会战。 虽丧师失地,但大大消耗日军兵力,挫败日军计划,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力的相持时期。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 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 3 、中共敌后战场:极力促成并维护、巩固统一战线。军事上,坚持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 敌后战场有力的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对维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局面创造了条件,是抗战后期的中流砥柱。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为中国革命保存和扩大了力量,为抗战的胜利乃至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4 、欧美国家放弃“绥靖”、“中立”政策,与中国结盟,共同反对法西斯,给与中国抗战极大的支援。 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条件 中国积极开辟境外战场,派遣远征军赴缅作战。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 打通国际援华交通线,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基础。并减轻了盟军在印缅地区和太平洋地区的压力,有力支援和配合了盟军的对日作战及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 关注几场重大战役: 淞沪会战 (国民党) —— 挫败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 武汉会战 (国民党 ) —— 中国抗战进入相持时期 平型关大捷 (中共) —— 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 台儿庄大捷 (国民党) —— 是正面战场的首次胜利 百团大战 (中共) —— 以 破袭战、运动战为主要战术, 在 华北 开展 的主动出击 三、 中国 抗战胜利的影响 1 、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壮大了人民的力量,对于 中国 的民主革命和近代化 进程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 提高,收回部分主权。 2 、对世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 考点梳理 3 革命进程 民族精神 国际关系 教材补缺 中共为促成和巩固统一战线做的努力: 促成 : 1 、“九 · 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抗日,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 2 、 1935 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 、 1936 年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表明团结抗日的诚意,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4 、七七事变后,发表抗日通电。红军接受整编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改苏维埃政府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巩固: 政治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根据地民主政权;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双减双交”政策。以此团结各阶层力量,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中中国外交的重要成果 1 、抗战时期,中国政府推行“外求友、少树敌”的 务实外交政策 ,积极 寻求国际援助 。先后促使苏、美、英等国政府采取援华制日的政策和措施,使中国得以坚持抗战,最终推动了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建立。 2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美、英、苏一起领衔签署了 《 联合国家宣言 》 , 取得世界四大国之一的地位。 3 、从 1942 年 10 月到 1943 年 1 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进行谈判,废除了领事裁判权等不平等条约所赋予两国的在华特权,以后又与别国签订了相关条约, 一个世纪以来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基础的不平等条约体系终于崩溃。 4 、 1943 年 12 月,中、美、英三国的 《 开罗宣言 》 向全世界宣告,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群岛都将归还中国。中国人民收复失地的神圣使命, 中国的领土完整由此得到庄严的国际保证 。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中国又与美、英、苏一起参与筹建联合国,并 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5 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这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得到了长远的保障。 教材拓展 抗战时期的高校、民族企业内迁: 伴随日本全面侵华的不断加大,国民政府不断将东部、中部的高校、企业内迁至 川、陕、黔、桂、湘西。 影响: 内迁工厂 给大后方带去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促进大后方工业的发展,奠定大后方工业的门类和发展框架;改变大后方的经济结构,使中国工业布局渐趋合理。 内迁高校 保存了中国高校教育资源,同时对于改变地区文化教育的不均衡状况及推动西南、西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西迁的学校对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风俗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