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2.45 KB
  • 2021-11-10 发布

备战2021 中考科学 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2(教师版)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备战 2021 年浙江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科学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 8 页,有四大题,37 小题。全卷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Cu-64 Zn-65 5.本卷 g 取 10N/kg 卷 I 客观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2H2:4 个氢原子 B. Fe2+:一个铁离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 C. 2O:2 个氧元素 D. Ro t :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 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 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 表示 2 个氢分子,4 个氢原子可表示为 4H,故选项错误; B、当铁元素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的时候读作亚铁离子,故选项错误; C、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 2O 表示 2 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 D、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 R t o 表示在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故选 项正确; 故选 D 2.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K2CO3 B. O3 C. Al2O3 D. FeCl2 【答案】 C 【解析】【解答】A、K2CO3 是由钾、碳、氧三种元素组成;故 A 不正确; B、O3 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故 B 不正确; C、Al2O3 是由铝、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 C 正确; D、FeCl2 中不含氧元素;故 D 不正确; 故选 C.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每年 4〜5 月有些桂花树上长着紫蓝色的果子(如图)。桂果是一种中药原材料,有润肺止疼等功效。桂花 树在分类上属于( ) A. 被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苔藓植物 【答案】A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又名绿色开花植物,在分类学上常称为被子植物门。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 是地球上最完善、适应能力最强、出现的最晚的植物。被子植物是果实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解答】桂花能够开花、结果的一种植物,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A。 4.“生命是珍贵的、健康是快乐的”,生命和健康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下列人们日常行为习惯中,需要作出 调整的是( ) A. 在购买食品时,我会注意查看保质期 B. 低碳生活:积极参与 3 月 27 日“地球一小时”活动日﹣﹣家庭自愿熄灯一小时 C. 遇到好玩的网络游戏时,我会抛弃所有、废寝忘食地连续数日去攻关 D. 公共汽车上发现有人吸烟时,我会友善提醒“禁止吸烟” 【答案】 C 【解析】【解答】A、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可能已经变质,食用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购买食品时,我 会注意查看生产厂家和保质期,A 不符合题意; B、低碳生活:3 月 27 日世界“地球一小时”活动日﹣家庭自愿熄灯一小时,属于健康生活方式,B 不符 合题意; C、游戏可以适当的玩,但不能沉迷,更不能抛弃所有去玩,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影响身心 的发展和学习,C 符合题意; D、吸烟对人的身体不好,我们也要制止二手烟,在公共场合发现有人吸烟时,我会友善提醒“禁止吸 烟”,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 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 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 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5.下列估测中,最可能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我们上课的教室面积约为 260 平方米 B. 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 40℃ C. 一袋装牛奶的体积为 0.2L D.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 1800mm 【答案】 C 【解析】【分析】教室的面积=长×宽;人体的正常体温大约 37℃;常见袋装牛奶的体积大约 200mL; 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 20cm。 【解答】A.我们上课的教室,长大约 10m,宽大约 8m,因此面积约为 80 平方米,故 A 不合实际; B.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 37℃ ,40℃太高了,故 B 不合实际; C.一袋装牛奶的体积为 200mL=0.2L,故 C 符合实际;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 20cm,而 1800mm=1.8m,太长了,故 D 不合实际。 故选 C。 6.某同学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他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时,污点都不动, 则污点可能在什么结构上?( ) A. 目镜上 B. 物镜上 C. 玻片上 D. 反光镜上 【答案】 B 【解析】【分析】(1)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 (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 污点.(2)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 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解答】解:小红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较大的污点.经转动目 镜、移动玻片后污点都没有动,表明污点不在目镜和玻片上,因此污点最可能在物镜上. 故选:B. 7.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若作示踪调查,那么最先发现药物的是( ) A. 右心房 B. 右心室 C. 左心房 D. 左心室 【答案】 A 【解析】【分析】(1)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2)肌肉注射先进入的是体循环,体循 环的起点是血液由左心室经主动脉输送到全身,终点是血液经上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 【解答】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药品溶于组织液后,进入毛细血管网再汇入静脉或者直接进入小静脉或 者进入淋巴液再汇入大静脉,随静脉血进入右心房,再入右心室,经肺循环后回到左心房,再左心室, 进入体循环,到达肝脏,代谢出活性成分,再随血流达到全身或病灶.若不需代谢即有活性,就不需进 入肝脏就能直接到全身.所以心脏中最先发现药物的是右心房,A 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8.“十一”国庆节期间,小科和父母一起到四明山玩,他看到山上有一些刻满了字画的大树枯死在路边。你认 为可能导致树木死亡的原因是( ) A. 切断了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 B. 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C. 切断了向上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D. 切断了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通道 【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相关知识解题,水分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运输;有机物通 过树皮中的韧皮部向下运输。 【解答】山上有一些刻满了字画的大树枯死在路边,主要是因为大量的刻画,导致植物体树皮遭到破 坏,树皮中的韧皮部被切断,从而切断了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道,导致植物被“饿死”。 故答案为:B 9.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山在水中的“倒影” B. 月食 C. 筷子好像被水“折断”了 D.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答案】 B 【解析】【解答】A、山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B、月食的形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 B 符合题意; C、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把文字放大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 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 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 际位置浅等. 10.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变化;再把甲放到乙的硫酸盐 溶液中,甲表面析出乙。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答案】A 【解析】【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 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 顺序。 【解答】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变化,说明甲、乙 的活动性比氢强,丙的活动性比氢弱,即金属活动性甲、乙>丙;再把甲放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甲 表面析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即甲>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 序是甲>乙>丙。 故答案为:A 11.车厢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内一水平桌面上放着质量分别为 M 和 m 的两个物体,且 M>m。 设物体与桌面之间无摩擦,当车突然停止运动时,两个物体在离开桌面之前将( ) A. 一定相碰 B. 一定不相碰 C. 不一定相碰 D. 无法判断是否相碰 【答案】 B 【解析】【分析】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就是惯性。当车突然停止时,惯性会 使物体 M 和 m 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但能否相碰就要看它们原来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了。物体 由于惯性会保持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关键取决于它原来的运动状态,这种状态既包括运动的方向 也包括运动的速度。 【解答】解:车停止前,物体 M、m 和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两物体和车具有共同的速度,当 车突然停止时,由于物体在光滑的桌面上,因此两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大小不变的速度做匀 速直线运动,因此两个物体间的距离不变,一定不会相碰。 故答案为:B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沙眼病人使用的毛巾是沙眼病的病原体 B. 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是通过和患者在一起吃饭传染的,是消化道传染病 C. 一个家庭中,父亲、母亲都患有高血压,女儿也患有高血压,所以高血压是传染病 D. 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 【答案】 D 【解析】【分析】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 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人类传染病可分为五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解答】人类常见的传染病分为以下五类: A、沙眼病人是传染源,引起沙眼的致病菌是病原体,沙眼病人使用过的毛巾是传播途径而不是病原体, A 错误。 B、甲型肝炎是消化道传染病,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染病,B 错误。 C、父母和子女都患的疾病不一定是传染病,遗传病也可以家族共患,高血压就是一种可以遗传的疾病, 但不是传染病,C 错误。 D、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等传播,D 正确. 故选:D 13.在一定量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下列相关变化曲线,一定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1)此题中涉及到的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2)金属活动性排在前面 的金属能从后面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3)根据上面两点可确定铁先置换出银,银置换完后铁再 置换铜。 【解答】A.根据金属活动性特点,铁粉先置换出金属 Ag,AgNO3 反应完后再置换出铜,曲线正确, A 错误; B.随铁的不断加入,最后溶液中没有硝酸铜,故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应该为 0,曲线错误,B 正确; C.铁置换银和铜时,进入溶液的铁少置换出的银与铜多,且等量的铁置换出的银相对铜更多,所以溶 液质量开始减少多,曲线正确,C 错误; D.铁加入量少量溶液中有银离子、铜离子、铁离子,随铁继续加入,银离子没有了,溶液中有铜离子、 铁离子,再加入铁,铜全部置换出,溶液中只剩下铁离子,曲线正确,D 错误。 故答案为:B 14.图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了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 B. 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 C. 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 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 【答案】 B 【解析】【分析】(1)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采用尽量光滑的水平面,可以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2) 实验时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择质量小的小车,可以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3)调整两边的托 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4)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 探究二力平衡时,二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是用静止的物体进行探究的,匀 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是推理得到的。 【解答】A、为了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可以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选项正确,不 符合题意; B、质量较大的小车对桌面的压力大,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对实验影响较大.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选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是否在同一直线 上.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爆米花是将玉米放人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 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 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 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答案】 B 【解析】【分析】玉米粒爆开前吸收铁锅的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爆开时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解答】A、玉米爆开前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不是做功改变内能,不符合题意; B、玉米爆开前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符合题意; C、玉米膨胀对外做功,水分内能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D、玉米膨胀对外做功,玉米粒内能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 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B. 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 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 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答案】 B 【解析】【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 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据此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正确选择. 【解答】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逸出气体的质量<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 液质量增加,故 A 不适合; 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铁和铜,因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置换出的铜的 质量>参与反应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少.故 B 适合; C、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增加了氯化铁的质量.故 C 不适合; 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逸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加入的碳酸氢 钠粉末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增加.故 D 不适合. 故选 B. 17.如图所示,墙壁清洁机器人在竖直玻璃墙面上的 A 点沿直线匀速“爬行”到右上方 B 点。对机器人在竖直 平面内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分析】(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清洁机器人的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即可。 【解答】清洁机器人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平衡力,即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 上的摩擦力,故 B 正确,而 A、C、D 错误。 故选 B。 18.某人骑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 20N,则通常情况 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 A. 1W B. 10W C. 100W D. 1000W 【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功率的计算,人骑车的功率可以利用功率的变形公式 P=Fv 进行求解,因为 题目已经知道了阻力的大小,此题关键是结合生活常识估测自行车前进的速度,结合生活常识可知, 人骑车的速度大约 v=5m/s,代入公式,即可解题。 【解答】当车子匀速前进时,动力等于阻力,即 F=f=20N,结合生活常识可知,人骑车的速度大约 v=5m/s, 由功率公式 P=Fv=20N×5m/s=100W,故选 C。 19.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 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可能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溶液最终可能显无 色 ④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⑥若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 量,其质量可能大于放入前的锌粉的质量. A. ②④⑥ B. ①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有铁,如果加入的锌是过量的,还可 能为铁、锌混合物.根据锌会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硫酸亚铁中的亚铁离子,不会置换出硫酸镁中的 镁进行分析. 【解答】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有铁,如果加入的锌是过量的,还可能为铁、 锌混合物.根据锌会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硫酸亚铁中的亚铁离子,不会置换出硫酸镁中的镁,所以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故错误;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可能有锌,故正确;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 酸,溶液最终可能显无色,故正确;④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故正确;⑤滤液的颜 色不可能为浅绿色,故错误.⑥根据化学方程式 Zn+CuSO4═Cu+ZnSO4 , Zn+FeSO4═Fe+ZnSO4 可知: 若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可能小于放入前的锌粉的质量,姑错误. 故选:C. 20.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体左侧为 N 极,右侧为 S 极,磁体下方从 N 极到 S 极磁性强弱变化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分析】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条形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解答】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在它的两端,而中间磁性最弱。所以从 N 极到 S 极的过程中,磁性会先 由 强变弱然后再由弱变强。选项 C 的图象能正确的反映从 N 极到 S 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C。 卷Ⅱ 主观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题;共 26 分) 21.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 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 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 CO2 的量),光合作用强度 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 a 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 (2)b 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_______(填“CO2 浓度”或“O2 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 T 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 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答案】 (1)光照强度(2)CO2 浓度 (3)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植物种类;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据图判 断,光照强度低于 a 时,甲、乙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可知:光照强度低于 a 时,影响甲、乙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b 光照强度下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 因素,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解答】(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 a 时,甲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可知: 光照强度低于 a 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2)根据给出的两个选项判断:氧气浓度主要影响植物的呼吸速率,因此 b 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 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 CO2 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 T 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 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乙组光 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 故答案为:(1)光照强度;(2)CO2 浓度;(3)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 引起的, 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 22.人体 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如图中所示 A、B、C 为不同温度环境中人体皮肤血管的 口径。请据图回答: (1)人处在低温环境中时,血管为图________中的形状。 (2)人在情绪激动时往往会“面红耳赤”,此时的血管为图________中的形状。 (3)当外界环境的温度高于体温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 (4)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答案】 (1)C(2)A(3)汗液蒸发散(4)皮肤 【解析】【分析】皮肤包在身体表面,直接同外界环境接触,具有保护、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 激等作用的一种器官,是人的身体器官中最大的器官。 【解答】(1)人在低温环境中,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血管会收缩,减少血流量,即 C 图符合; (2) 人在情绪激动时往往会“面红耳赤”,则说明血液流动加快,血管舒张,即 A 图符合; (3) 当外界环境的温度高于体温时,需要大量散热,这是汗腺会分泌汗液加快热量的散失; (4)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散失的; 故答案为:(1)C;(2)A;(3)汗液蒸发散热;(4)皮肤。 23.物质王国举行击鼓传花的游戏。某学习小组由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钠、氯化 铜七名成员组成。游戏的规则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成员安排在 A-G 的相 应位置上,使花束能从 A 传到 G。其中 A 为组长,其固体俗称为干冰,F 为副组长,其为黑色固体,请 回答: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________上。 (2)C 和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 A 到 G 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 (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 (4)当 G 换成另一个与 G 同类别的物质时就能将花束传回起点 A,它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 【答案】(1)B(2)CuCl2+Fe= FeCl2 +Cu;置换(3)2NaOH + H2SO4= Na2SO4 + 2H2O(4)碳 【解析】【分析】(1)根据 A 的固体为干冰,可确定 A 是二氧化碳。F 为黑色固体,F 可能是铁可能是 氧化铜,通过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将 A-G 与七种物质相互对应。七种物质中的相互反应关系为:铁能与 稀硫酸和氯化铜反应;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应;氧化铜能与氢气和稀硫酸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 反应;稀硫酸能与铁和氧化铜反应;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稀硫酸和氯化铜反应;氯化铜能与氢氧 化钠和铁反应。(2)根据上题确定的 C 和 D 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确定反应类型。(3)根据(1)中的 分析可知,氢氧化钠能与另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而图中只表示了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所以还有一种 就是此题的答案。(4)所选物质要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且要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据此可确 定物质。 【解答】(1)由分析可知,A、G 分别只能与一种物质发生反应,A 为二氧化碳,G 为氢气。F 黑色固 体氧化铜。B 为氢氧化钠。氧化铜能与氢气和稀硫酸反应,所以 E 为稀硫酸。所以 D 是铁,C 为氯化 铜。 (2)由上题可知,C 是氯化铜 D 是铁所以 C 和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Fe= FeCl2 +Cu。反应 中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所以为置换反应。 (3)从分析中可知,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稀硫酸和氯化铜反应,所以除了发生从 A 到 G 的化学 反应外,还能相互发生反应的是: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之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H2SO4= Na2SO4 + 2H2O。 (4)图中 G 为氢气,是一种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还有 CO 和 C,满足要与 CO2 能发 生反应的应该是 C,所以它是碳。 故答案为:(1)B;(2)CuCl2+Fe= FeCl2 +Cu;置换;(3)2NaOH + H2SO4= Na2SO4 + 2H2O;(4)碳 24. 已知 A﹣I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图体现了化合物 F 四种不同的化 学性质,其中 B 溶液呈蓝色,I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C 分别与 A 反应均有不溶于稀硝酸的同种白色沉 淀产生,E 与 F 反应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C 与 E 反应产生氨味气体.(“﹣”表示两物质 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I 的化学式分别为 ________ 、________ . (2)E 与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3)B 与 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答案】AgNO3;CO2;H2SO4+Ba(OH)2=BaSO4↓+2H2O;CuCl2+Fe=FeCl2+Cu 【解析】【解答】(1)A﹣I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体现了化合物 F 四种不同的化学性质,E 与 F 反应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氯化银和硫酸钡,B 溶液呈蓝色, 所以 B 溶液中含有铜离子,B 可以是硫酸铜或氯化铜,C 与 E 反应产生氨味气体,所以 C、E 中有一种 铵态氮肥,一种碱,E 会与无色气体 I 反应,所以 E 是碱,I 是二氧化碳,H 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H 会与 E 反应,所以 H 可以是碳酸钠,E 和 F 会生成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 E 就 是氢氧化钡,B、C 分别与 A 反应均有不溶于稀硝酸的同种白色沉淀产生,所以 C 是氯化铵,A 是硝 酸银,B 就是氯化铜,F 会与氢氧化钡、碳酸钠反应,所以 F 是硫酸,D 会与 F 反应,D 会转化成氯化 铜,所以 D 是氧化铜,F 会与硫酸、氯化铜反应,所以 G 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A 是 AgNO3 , I 是 CO2; (2)E 与 F 的反应是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OH) 2=BaSO4↓+2H2O; (3)B 与 G 的反应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CuCl2+Fe=FeCl2+Cu. 故答案为:(1)AgNO3 , CO2;(2)H2SO4+Ba(OH)2=BaSO4↓+2H2O;(3)CuCl2+Fe=FeCl2+Cu. 【分析】根据 A﹣I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体现了化合物 F 四种不同的化学性质,E 与 F 反应 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氯化银和硫酸钡,B 溶液呈蓝色,所以 B 溶液中含有铜离子,B 可以是硫酸铜或氯化铜,C 与 E 反应产生氨味气体,所以 C、E 中有一种铵态 氮肥,一种碱,E 会与无色气体 I 反应,所以 E 是碱,I 是二氧化碳,H 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H 会与 E 反应,所以 H 可以是碳酸钠,E 和 F 会生成生成另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 E 就是 氢氧化钡,B、C 分别与 A 反应均有不溶于稀硝酸的同种白色沉淀产生,所以 C 是氯化铵,A 是硝酸 银,B 就是氯化铜,F 会与氢氧化钡、碳酸钠反应,所以 F 是硫酸,D 会与 F 反应,D 会转化成氯化铜, 所以 D 是氧化铜,F 会与硫酸、氯化铜反应,所以 G 是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25.如今城市普遍存在着停车难的问题,图甲是集存车、绿化、景观、防盗、户外广告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路 边空中绿化存车亭”;存车时只需 40 秒就可以把车子从地面升起停在 2 米高空.图乙为“路边空中绿化存 车亭”的工作原理图,其中 A 为存车架,O 为杆 OB 的转动轴,杆的 B 端固定悬挂泊车装置,BC 为牵引 OB 杆转动的钢丝绳,由电动机牵引.存车时,汽车开到存架上,电动机通过钢丝绳 BC 将杆 OB 拉到一 定高度固定;取车时,OB 杆放下使存车架落回地面。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忽略 OB 的重力和 机械各部分的摩擦力): (1)图乙中,C 轮的作用是________.杠杆 OB 属于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 杠杆。 (2)如图乙所示,若此时汽车的质量为 1.2t,B 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3m,车的重心距离地面 2m,OB 长为 5m,BC 间距离为 1m,此时钢丝绳所受到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 N。 【答案】(1)改变力的方向;省力(2)9600 【解析】【分析】此类问题要结合定滑轮的特点、杠杆的分类、杠杆平衡的条件以及功的计算公式进行 分析解答。(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为省力 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为等臂杠杆; (2)先画出作用 在杠杆上的阻力和阻力臂以及动力和动力臂,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中各边间的关系求出阻力臂,再利 用杠杆平衡的条件求出钢丝绳所受到的拉力; 根据 W=Gh 求出做的功。 【解答】(1)图乙中使用了定滑轮,定滑轮的特点是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根据图乙中的杠 杆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杠杆为省力杠杆; (2)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阻力臂以及动力、动力臂,如下图所示: 已知直角三角形 OBE 中,OB=5m,BE=3m,故 OE= t t =4m, 由 F1L1=F2L2 可得,F1= tt tࣞࣞɽⰠࣞࣞ엸ɽⰠ 香䁕ࣞࣞࣞ 。 故答案为:(1)改变力的方向;省力;(2)9600; 26.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块体积为 V0 的物块漂浮于 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 如图甲所示。当温度改变时(假设物块和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析出晶体的体积忽略不计),物块排开液 体的体积随温度发生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试分析: (1)硝酸钾溶液温度从 60℃降至 30℃的过程中,其密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 (2)若物块在 50℃和 40℃时,所受浮力分别为 F1 和 F2 , 则 F1 ________F2(选填“>”“=”或“<”); (3)若硝酸钾溶液在 40℃和 30℃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1 和 p2 , 则 p1 ________ p2(选填 “>”“=”或“<”)。 【答案】 (1)变小(2)=(3)> 【解析】【分析】(1)当浮力保持不变时,根据公式 F 浮=ρ液 gV 排可知,液体的密度与 V 排成反比; (2)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分析; (3)根据公式 p=ρ液 gh 可知,当深度不变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解答】(1)根据右图可知, 硝酸钾溶液温度从 60℃降至 30℃的过程中, 物体的 V 排增大;因为 它始终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根据公式 F 浮=ρ液 gV 排可知,硝酸钾溶液的密度变小; (2) 物块在 50℃和 40℃时,始终漂浮在液面上,那么它们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重力,即保持不变, 也就是 F1=F2;(3) 硝酸钾溶液在 40℃和 30℃时, 液体密度变小,而液面高度不变,根据公式 p=ρ 液 gh 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即 p1>p2。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6 题;共 42 分) 记录时间(分) 0 5 1015202530354045 27. 科研人 员利用红外测量仪可以灵敏地测量一个密闭的 小室中 的 CO2 浓度。现进行如下实验:在密闭但可透 光的两 相同小室中分别放置叶面积都是 10cm2 的 A、 B 两种植物的叶片,小室的容积均为 1 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测量 CO2 的浓度,测量结果记录于下表: (CO2 的浓度单位:毫克/升) 根据表中记录到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可以看出密闭小室中的 CO2 浓度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原因是________。 (2)从记录的结果看,当 CO2 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了,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其原因是________。 (3)如果将大小、长势相似的 A 种植物和 B 种植物培养在同一个密闭的钟罩内进行实验,其他条件相同, 一段时间后,生长较良好的是________种植物。(填 A 或 B) (4)假定植物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是葡萄糖,经测定:在光照下密闭容器内 CO2 的质量每减少 44 克, 植物体内葡萄糖净增加 30 克,则实验中的 B 种植物叶片在 25 分内净增加的葡萄糖的质量为________ 毫克。 【答案】 (1)CO2 被叶片光合作用吸收 或光合作用速率比呼吸作用速率大 (2)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3)B(4)90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 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的过程。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 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二氧化碳浓度在降低说明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且比呼吸作用强;故答案为:CO2 被叶片光 合作用吸收 或光合作用速率比呼吸作用速率大; (2)当 CO2 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了,说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平衡了;故答案为:叶 片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3)B 中二氧化碳浓度减少的多,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强,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多;故答案为:B; (4)0--25 分钟: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了:150-18=132mg/L;二氧化碳的质量减少了:132mg/L 1L=132mg; m(葡萄糖)= tⰠ ࣞࣞࣞⰠ ࣞ ࣞࣞࣞⰠ 90mg;故答案为:90mg; 故答案为:(1)CO2 被叶片光合作用吸收 或光合作用速率比呼吸作用速率大;(2)叶片光合作用强度 A 种植物叶片1501138358504848484848 B 种植物叶片 150110755035188 8 8 8 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3)B;(4)90。 28.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I-)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 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金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 1 步:取 2 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第 2 步:在 2 支试管中各加入 1 毫升稀释唾液,然后摇匀。 第 3 步:将 2 支试管同时进行 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 1 2mL 0 1mL 2 滴 2 2mL 1mL 0 2 滴 (1)小金的对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的实验设计合理吗?说明理由。 ________。 (2)小金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 ________ 。 (3)如果硫酸根离子(SO42-)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金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 ________ 。 (4)第 3 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柯把 2 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 请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 ________ 。 【答案】 (1)不合理,稀硫酸呈酸性,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有影响(2)将 1 毫升 1%稀硫酸改 为 1 毫升 1%硫酸钠(3)2 号试管蓝色先褪去(4)操作简便,无需水浴加热,利用手心温度接近 37℃ 即可完成实验 【解析】【分析】(1)稀硫酸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有一定影响; (2)加入稀硫酸不但增加了硫酸根离子还增加了氢离子; (3)淀粉遇碘变蓝,只要淀粉消失则蓝色就会褪去,据此解答; (4)从操作的过程分析该实验简单易行。 【解答】(1)由于稀硫酸呈酸性,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有影响,因此小金设计的实验不合理; (2)将 1 毫升 1%稀硫酸改为 1 毫升 1%的硫酸钠即可; (3)淀粉遇碘变蓝色,如果淀粉消失则蓝色会褪去,因为硫酸根离子能够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 率,所以 2 号试管蓝色先褪去; (4)人体的温度接近 37℃,用手握住试管即可加热,这样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无需水浴加热,利 用手心温度接近 37℃即可完成实验; 故答案为:(1)不合理;稀硫酸呈酸性,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有影响;(2)将 1 毫升 1%稀硫酸 改为 1 毫升 1%的硫酸钠;(3)2 号试管蓝色先褪去;(4)操作简便,无需水浴加热,利用手心温度接 近 37℃即可完成实验。 29. 实验室抽样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探究反应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玉素甫同学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 CaCl2; 阿依古丽同学认为: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CaCl2 , 和 HCl. 【查阅资料】CaCl2 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玉素甫同学做对比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无色 废液中溶质只有 CaCl2; 猜想正确 取少量 CaCl2 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无色 【实验评价】 (2)你认为玉素甫同学的实验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 . (3)如果你要证明阿依古丽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________ (填宇母:A.紫色石蕊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盐酸)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___ ; (4)若实验证明了阿依古丽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人过量的________ ,反应完成后过滤就可 得到只含 CaCl2 一种溶质的溶液.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不能;酚酞试液遇酸性、中性溶液不显色,遇碱性溶液才显红色 (3)A;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显红色(4)碳酸钙 【解析】【解答】(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2)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显酸性,也不能使酚酞溶液 变色,因而酚酞溶液呈无色,两种猜想都有可能.因此不能采取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的方法 进行检验其猜想; (3)盐酸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而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 (4)要加入过量的某物质将盐酸转化为氯化钙,该物质一定不溶于水,若溶于水的话,虽然除去了盐 酸,溶液中还会有剩余的该物质,那么该物质可以是碳酸钙.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 (2)不能;酚酞试液遇酸性、中性溶液不显色,遇碱性溶液才显红色; (3)A;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显红色; (4)碳酸钙. 【分析】(1)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酚酞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中颜色都不会改变进行分析; (3)根据阿依古丽同学的猜想是: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CaCl2 和 HCl,酸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进行分 析; (4)根据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钙固体,也就是要将盐酸转化为氯化钙,盐酸与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 钙反应都能生成氯化钙进行分析. 30.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 .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________ (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3)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B,也无法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 . (4)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 A 的像. (5)此实验应在________ (填“较暗”或“较亮”)环境进行. 【答案】 (1)确定像的位置 (2)未点燃 ;像和物大小相等 (3)玻璃板没有与平面垂直放置 (4)不能 (5)较暗 【解析】【解答】解: (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 A 的像和蜡烛 B 重合,既能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B 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成的像和蜡烛大小相等; (3)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所以 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4)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当移去蜡烛 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 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平面镜成像时,环境越黑暗,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物体越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越清晰.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像和物大小相等;(3)玻璃板没有与平面垂直放置;(4) 不能;(5)较暗. 【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成的像和蜡烛大 小相等. (3)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使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蜡烛的像不能完全 重合. (4)根据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来解答此题. (5)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物体越亮,物体在平面镜成像越清晰. 31.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 6V,小灯泡 L1 额定电流为 0.2A,电阻小于 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________。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位于________(填“A”或“B”)端。 (4)实验电路连接完毕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产生此现象的可 能原因是 ________(写一条即可) (5)示向同学移动滑片 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 I-U 图像,根 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________ W。 (6)用上述电路测量了 L 的额定功率后,再测定一个额定电流为“0.4A”的灯泡 I2 的额定功率,L2 的电阻 略小于 10Ω,需更改表的量程,且更换成 L2 后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原来的位置往________(填“A” 或“B”)移动,使 L2 正常发光。 【答案】 (1)断开 (2) (3)A(4)小灯泡处短路(5)0.3(6)B 【解析】【分析】(1)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断开,可以防止接线过程中电流忽通忽断,烧坏用电器; (2)分析各个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然后将缺少的部分补充即可; (3)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阻值要调到最大,保护用电器不被烧坏; (4)灯泡不亮,可能是电路断路,也可能是自己被短路,然后结合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进行判断 即可; (5)从图 2 中找到灯泡的额定电压,根据公式 P=UI 计算额定功率; (6)比较两个灯泡额定电流的大小,从而判断变阻器的阻值大小变化方向。 【解答】(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除了电压表与灯泡并联外,其它的都是串联。电流表的量程以灯泡的额定电流为准,因此选 0~0.6A 的量程,电压表以额定电压为准,即 U=IR=2V,选 0~3V 的量程;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如下图: (3) 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位于 A 端,这时阻值最大; (4)灯泡不亮,可能是电路断路,也可能是自己被短路;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不可能是断路, 只能是小灯泡短路; (5)从图 2 可知,当灯泡电流为 0.2A 时,它的额定电压是 1.5V,那么它的额定功率为: P=UI=1.5V×0.2A=0.3W; (6)此时电流是 0.3A,而 L2 的额定电流是 0.4A,因此电流要增大,而电阻要减小,因此变阻器的滑 片应该向 B 端移动。 故答案为:(1)断开;(2)同解析;(3)A;(4)小灯泡短路;(5)0.3A;(6)B 32.小明看到家中买了一个多月的面粉,怀疑不能吃,可母亲说,面粉还是好好的,为什么不能吃呢。他决 定对家中的而粉做一次新鲜度的检验。他育先收集了有关信息: ①久置的面粉由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和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会分解成醇和各种有机酸,导致变质,变 质的面粉中有机酸的含量增多。 ②有机酸和盐酸一样可用 NaOH 溶液中和,根据面粉中酸的含量可以确定面粉是否新鲜或变质。 ③如果要测定的面粉消耗的 NaOH 与同等质量的新鲜面粉消耗的 NaOH 相仿,说明是新鲜的,如果消耗 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是标准液的 2.5 倍以上,说明面粉已经变质,不能食用。若在 2.5 倍以下,则面粉 不够新鲜,不过还能食用。 (1)小明实验探究的目标是________。 (2)以下是小明同学对自己家中面粉的检测: ①在 150 毫升的烧杯中加入 40 毫升纯净水,再加入 5 克新鲜的面粉,滴几滴无色酚试液,混合搅拌均匀, 到没有任何面团存在为止; ②往烧杯中滴入 1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直到混合物呈浅红色,并在 1~2 分钟内不褪色为止, 消耗 NaOH 溶液 10 毫升; ③取 5 克家里的面粉,用同样的办法同样的氢氧化钠溶液滴人面粉与 40 毫升水的混合物中,消耗了 NaOH 溶液 15 毫升。 请你帮他解决一些问题: 实验中酚酞的作用是________。 (3)把而粉放进水中时,你可以用家中________来搅拌;面粉与水形的是溶液吗________? (4)小明在实验时,自家面粉消耗的 NaOH 溶液的体积是新鲜面粉消耗的________倍,你认为他可能得 出的结论是________。 【答案】 (1)探究家中面粉的新鲜度,确定能否食用(2)指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3)筷子;不 是 (4)1.5;家中面粉不够新鲜,不过还能食用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 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 非实验因子。 【解答】(1)由信息可知,小明的实验是为了探究家中面粉的新鲜程度,同时确定是否能够食用; (2)氢氧化钠溶液与有机酸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可以观察的现象,所以需要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来确定有机酸是否消耗完成; (3)家里厨房中的筷子可以用来搅拌;面粉在水中形成的悬浊液,不是溶液; (4)由实验可知,新鲜的面粉消耗的 NaOH 溶液是 10 毫升,而小明家中的面粉消耗的 NaOH 溶液是 15 毫升,是新鲜面粉的 1.5 倍,所以小明家中的面粉变质了,但是还可以食用; 故答案为:(1) 探究家中面粉的新鲜度,确定能否食用 ;(2) 指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筷 子;不是;(4)1.5; 家中面粉不够新鲜,不过还能食用。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5 题;共 32 分) 33.如图甲所示电路,电动机内阻 r0=0.5Ω;电源电压 U=3V,内阻 r=1Ω(电源可以等效为图乙中的理想电 源和电阻的串联);闭合开关后,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为 0.2A.则电动机工作 1min 时间内: (1)电流通过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 (2)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 (3)电动机产生的机械能。 【答案】 (1)解:线圈产生的热量 Q=I2r0t=(0.2A)2×0.5Ω×60s=1.2J (2)解: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 W=UIt=3V×0.2A×60s=36J (3)解:由于电源内部有电阻,则电源内部电阻产生的热量为 Q′=I2rt=(0.2A)2×1Ω×60s=2.4J 产生的机械能:E 机械=W-Q-Q′=36J-1.2J-2.4J=32.4J 【解析】【分析】电流的热效应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做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 电流的热效应,根据 Q=I2Rt 即可计算电流通过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利用 W=UIt 即可计算整个电路消 耗的电能;利用 Q=I2Rt 计算电源内部电阻产生的热量;电动机产生的机械能为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减 去电源内部产生的热量和线圈产生的热量; 【解答】(1)线圈产生的热量 Q=I2r0t=(0.2A)2×0.5Ω×60s=1.2J ; (2)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 W=UIt=3V×0.2A×60s=36J; (3)由于电源内部有电阻,则电源内部电阻产生的热量为 Q′=I2rt=(0.2A)2×1Ω×60s=2.4J,产生的机 械能:E 机械=W-Q-Q′=36J-1.2J-2.4J=32.4J; 故答案为:(1)1.2J;(2)26J;(3)32.4J。 34.如图所示,一小型牵引车通过滑轮组打捞深井中的重物,物重为 1.2×103N,密度为 1.6×103kg/m3。测得 物体在出水面前、完全出水面后牵引车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之比为 1:2,不计绳重、轮绳摩擦及水的阻 力。试分析计算回答: (1)滑轮组在此次打捞重物体现的特点有 (选填)。 A. 只省力 B. 只改变力的方向 C. 省力且改变力的方向 D. 不省力、不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少 N? (3)重物在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4)若重物在出面后上升的速度为 0.6m/s,则牵引车的拉力功率为多少 W? 【答案】(1)C(2)解:m=G/g=120kg,V=m/ρ=0.075m3 ,F 浮=ρ水 V 排 g=750N, 绳拉重物的力为 F1=G-F 浮=1200N-750N=450N 2(450+G 动)/3=(1200+G 动)/3 G 动=300N (3)解:W 有=F1S=450h,W 总=(450+300)h η= W 有/ W 总=450/750=60% (4)解:F 车拉=(1200N+300N)/3=500N,V=3×0.6m/s=1.8m/s P=FV=500N×1.8m/s=900W 【解析】【分析】滑轮用来提升重物并能省力的简单机械;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作用方向的目的;机械效率是指机械在稳定运转时,机械的有用功量与机械 总功的百分比;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解答】 (1)、滑轮组是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方向的;故答案为:C; (2)、解:m=G/g=120kg,V=m/ρ=0.075m3 ,F 浮=ρ水 V 排 g=750N, 绳拉重物的力为 F1=G-F 浮=1200N-750N=450N 2(450+G 动)/3=(1200+G 动)/3 G 动=300N; (3)、解:W 有=F1S=450h,W 总=(450+300)h η= W 有/ W 总=450/750=60%; (4)、解:F 车拉=(1200N+300N)/3=500N,V=3×0.6m/s=1.8m/s P=FV=500N×1.8m/s=900W; 故答案为:(1)、C;(2)、300N;(3)、60%;(4)、900W。 35.如图所示为一吊运设备的简化模型图,图中虚线框里是滑轮组(未画出),电动机转轴可拉动滑轮组绳子 自由端,使重物上升。在把质量 400kg 底面积为 2000cm2 的重物匀速竖直向上提升的过程中(g 取 10N/kg)。 求: (1)电动机未施力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2)若物体上升高度为 10m,整个装置做的有用功。 (3)若绳子自由端拉力 F 的功率为 500W,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80%,物体上升的速度。 (4)若电动机两端电压 220V,电流 2.5A,绳子自由端拉力 F 的功率 500W 时。工作 1 分钟电动机线圈 电阻产生的热量是多少?(不计电动机摩擦消耗的能量) 【答案】 (1)G=mg=400kg×10N/kg=4000N P=F/S=4000N/2000×10-4m2=2×104Pa (2)W 有=mgh=400kg×10N/kg×10m=4×104J (3)P 有=500W×80%=400W P 有=Fv=Gv v=P 有/G=400W/4000N=0.1m/s (4)W 电=UIt=220V×2.5A×60s=33000J W 输出=Pt=500W×60s=30000J Q=W 电-W 输出=33000J-30000J=3000J 或 P 总=UI=220V×2.5A=550W P 热=P 总-P=550W-500W=50W Q=P 热 t=50W×60s=3000J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 F=G=mg 计算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然后根据压强公式 计算压强; (2)整个装置克服物体重力做有用功,即 W 有=mgh ; (3)首先根据 有 总 计算出有用功率,然后再根据 P 有=Fv=Gv 计算物体上升的速度; (4)方法一:首先根据 W 电=UIt 计算消耗的电能,然后根据 W 输出=Pt 计算出输出的机械功,最后 根据 Q=W 电-W 输出 计算产生的热量; 方法二:首先根据 P 总=UI 计算出输入功率,然后根据 P 热=P 总-P 计算出发热功率,最后根据 Q=P 热 t 计算产生的热量。 36.某 Na2CO3 样品中混有一定量的 Na2SO4 , 小明想测定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 20 克放入 烧杯,加入 100 克水使样品全部溶解,再向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当滴加的稀硫酸质量为 50 克时,恰好完 全反应,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是 165.6 克. 请通过计算回答: ①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该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0g+100g+50g﹣165.6g=4.4g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 x,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y 则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106 98 44 x y 4.4g ࣞ䁕 香 tⰠx=10.6g y=9.8g ①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香tⰠ ࣞⰠ 100%=19.6% ②该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 ࣞt䁕Ⱐ tࣞⰠ 100%=53% 答:①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9.6%;②该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 53%. 【解析】【分析】因反应中只有二氧化碳是气体,则根据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差来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 将二氧化碳的量代入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及碳酸钠的质量.本题考查学生利用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利用物质的状态及质量守恒来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7.电瓶车因使用方便受到嘉兴市民喜爱。但随着电动车数量增加,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我市启动了“珍 爱生命,铁拳护航”交通安全大会战,进行集中整治电动车统一行动。 (1)酒后驾驶超标电动自行车,会承担和酒后驾驶机动车一样的法律责任。酒后不能开车主要是因为酒 精会麻痹人的 ________(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其具有调节人体平衡的作用。酒精是一种有 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C2H6O,请列式计算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我市规定,驾驶电动车最多载一名未满 12 周岁的小孩。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同时驾乘电动车, 必须佩带安全头盔。 (3)小红妈妈一天骑电动车下班,从公司匀速回家,刚到家发现当晚要完成的文稿忘记在公司,于是马 上以更快的速度匀速原路返回公司。在这一情景中,速度和时间的函数图象(不考虑图象端点情况) 大致是 。 A. B. C. D. (4)伦伦自称为“老司机”。伦伦在马路上驾驶电动车以 5m/s 的速度匀速骑行时,电动机实际功率为 180W, 此时,电动车骑行时受到的阻力有多大? 【答案】 (1)小脑;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tt 䁕 ࣞࣞ ttt答: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2.2% (2)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容易造成事故(3)A(4)因为 P=Wt=Fst=Fv, 所以,电动车的牵引力:F=Pv=180W×5m/s=36N, 电动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阻力 f=F=36N. 答:此时,电动车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 36N。 【解析】【分析】元素质量分数指某种元素在物质中所占的质量分数是元素质量与物质质量之比。 小 脑是运动的重要调节中枢,有大量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大脑皮质发向肌肉的运动信息和执行运动时来 自肌肉和关节等的信息,都可传入小脑。小脑经常对这两种传来的神经冲动进行整合,并通过传出纤 维调整和纠正各有关肌肉的运动,使随意运动保持协调。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 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 【解答】(1)人体躯体平衡的调节主要由小脑来完成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即为碳在酒精中占有的比 例; tt tt䁕䁕 ࣞࣞ ttt ;故答案为:小脑; 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tt 䁕 ࣞࣞ ttt ;答: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2.2%; (2)规定 驾驶电动车最多载一名未满 12 周岁的小孩,因为电动车带人越多,其总质量就越大,电 动陈的惯性也就越大,越难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较容易发生事故;故答案为: 物体质量越大,惯 性越大,容易造成事故; (3)由题意可知,小红妈妈 骑电动车匀速回家,发现忘记带文件了, 以更快的速度匀速原路返回 公司 ,所以电动车的速度图像是两条水平的直线,且后一段的速度要大于前一段的速度;故 A 符合; 故答案为:A; (4)电动车在路上匀速行驶,其处于二力平衡状态,即电动车的牵引力等于其受到的阻力;再知道 电动车的功率和速度时,可以根据 P=Fv 进行计算即可;故答案为: 因为 P=Wt=Fst=Fv, 所以,电动车的牵引力:F=Pv=180W×5m/s=36N, 电动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阻力 f=F=36N. 答:此时,电动车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 36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