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 M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请将每个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唯一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
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下列各数中,比 2 小的数是( )
A. 0 B. 1 C. 3 D. 3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大于 0 的数是正数,而负数小于 0,排除 A、D,而-1>-2,排除 B,而-3<-2,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根据正负数的定义,可知-2<0,-2<3,故 A、D 错误;
而-2<-1,B 错误;
-3<-2,C 正确;
故选 C.
【点睛】本题目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较容易,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2.2019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 92700 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92700 是
( )
A. 50.927 10 B. 49.27 10 C. 392.7 10 D. 2927 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10 na 形式,其中1 10a ,n 为整数.确定 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 a 时,
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 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
值<1 时,n 是负数.
【详解】解:92700=9.27×104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10 na 形式,其中1 10a ,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确定 a 的值及 n 的值.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2 2( ) B. 2 2 2( )x y x y C. 2 3 5 D. 2 2( 3 ) 9a a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法则,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依次判断即可得到
答案.
【详解】A、 2( 2) 2 ,故该选项错误;
B、 2 2 2( ) 2x y x xy y ,故该选项错误;
C、 2 3 中两个二次根式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该选项错误;
D、 2 2( 3 ) 9a a ,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法则,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熟
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是由 4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水平放置的立体图形,其箭头所指方向为主视方向,其俯视图是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找到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俯视图中.
【详解】解:从上面往下看,上面看到两个正方形,下面看到一个正方形,右齐.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掌握物体的三视图是解题的关键.
5.从长度分别为1cm 、 3cm 、5cm 、 6cm 四条线段中随机取出三条,则能够组成三角形的概率为( )
A. 1
4 B. 1
3 C. 1
2 D. 3
4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验发生包含的基本事件可以列举出共 4 种,而满足条件的事件是可以构成三角形的事件,可以列举出共 1
种,根据概率公式得到结果.
【详解】解:∵试验发生包含的基本事件为(1cm,3cm,5cm);(1cm,3cm,6cm);(1cm,5cm,6cm);
(3cm,5cm,6cm),共 4 种;
而满足条件的事件是可以构成三角形的事件为(3cm,5cm,6cm),共 1 种;
∴以这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1
4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成立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数出组成三角形的个数,要做到不重不漏,
6.已知 AOB ,作 AOB 的平分线 OM ,在射线 OM 上截取线段OC ,分别以 O、C 为圆心,大于 1
2 OC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 E,F.画直线 EF ,分别交OA于 D,交OB 于 G.那么, ODG 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知 EF 垂直平分 OC,由此证明△OMD≌△ONG,即可得到 OD=OG 得到答案.
【详解】如图,连接 CD、CG,
∵分别以 O、C 为圆心,大于 1
2 OC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 E,F
∴EF 垂直平分 OC,
设 EF 交 OC 于点 N,
∴∠ONE=∠ONF=90°,
∵OM 平分 AOB ,
∴∠NOD=∠NOG,
又∵ON=ON,
∴△OMD≌△ONG,
∴OD=OG,
∴△ODG 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基本作图能力:角平分线的做法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做法,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定理及性质定理,由此解答问题,根据题意得到 EF 垂直平分 OC 是解题的关键.
7.已知正比例函数 1y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2y 的图象相交于点 ( 2,4)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比例函数 1y 的解析式是 1 2y x
B. 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交点坐标为 4, 2
C. 正比例函数 1y 与反比例函数 2y 都随 x的增大而增大
D. 当 2x 或 0 2x 时, 2 1y y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可以分别求得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1 = 2y x 和 2
8=-y x
,可判断 A 错误;两个函数
的两个交点关于原点对称,可判断 B 错误,再根据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可判断 C 错误,
D 正确,即可选出答案.
【详解】解:根据正比例函数 1y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2y 的图象相交于点 ( 2,4)A ,即可设 1 1=y k x , 2
2 = ky x
,
将 ( 2,4)A 分别代入,求得 1 2k , 2 8k ,
即正比例函数 1 = 2y x ,反比例函数 2
8=-y x
,故 A 错误;
另一个交点与 ( 2,4)A 关于原点对称,即 2 4, ,故 B 错误;
正比例函数 1 = 2y x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而反比例函数 2
8=-y x
在第二、四象限的每一个象限内 y 均随 x 的
增大而增大,故 C 错误;
根据图像性质,当 2x 或 0 2x 时,反比例函数 2
8=-y x
均在正比例函数 1 = 2y x 的下方,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目考查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是中考的重要考点,熟练掌握两种函数的性质是顺利解题
的关键.
8.如图, PA 、 PB 为⊙O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A、B, PO 交 AB 于点 C, PO 的延长线交⊙O 于点 D.下
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PA△ 为等腰三角形 B. AB 与 PD 相互垂直平分
C. 点 A、B 都在以 PO 为直径的圆上 D. PC 为 BPA△ 的边 AB 上的中线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连接 OB,OC,令 M 为 OP 中点,连接 MA,MB,证明 Rt△OPB≌Rt△OPA,可得 BP=AP,∠OPB=∠OPA,
∠BOC=∠AOC,可推出 BPA△ 为等腰三角形,可判断 A;根据△OBP 与△OAP 为直角三角形,OP 为斜边,
可得 PM=OM=BM=AM,可判断 C;证明△OBC≌△OAC,可得 PC⊥AB,根据△BPA 为等腰三角形,可
判断 D;无法证明 AB 与 PD 相互垂直平分,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连接 OB,OC,令 M 为 OP 中点,连接 MA,MB,
∵B,C 为切点,
∴∠OBP=∠OAP=90°,
∵OA=OB,OP=OP,
∴Rt△OPB≌Rt△OPA,
∴BP=AP,∠OPB=∠OPA,∠BOC=∠AOC,
∴ BPA△ 为等腰三角形,故 A 正确;
∵△OBP 与△OAP 为直角三角形,OP 为斜边,
∴PM=OM=BM=AM
∴点 A、B 都在以 PO 为直径的圆上,故 C 正确;
∵∠BOC=∠AOC,OB=OA,OC=OC,
∴△OBC≌△OAC,
∴∠OCB=∠OCA=90°,
∴PC⊥AB,
∵△BPA 为等腰三角形,
∴ PC 为 BPA△ 的边 AB 上的中线,故 D 正确;
无法证明 AB 与 PD 相互垂直平分,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的性质,掌握知识点灵活运
用是解题关键.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矩形 ABCD 的顶点 A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矩形的另一个顶点 D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矩形的边 , ,AB a BC b DAO x .则点 C 到 x 轴的距离等于( )
A. cos sina x b x+ B. cos cosa x b x+ C. sin cosa x b x+ D. sin sina x b x+
【答案】A
【解析】
【分析】
作 CE⊥y 轴于 E.解直角三角形求出 OD,DE 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作 CE⊥y 轴于 E.
在Rt△OAD 中,
∵∠AOD=90°,AD=BC=b ,∠OAD= x ,
∴OD= sin OAD sinAD b x ,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DC=90°,
∴∠CDE+∠ADO=90°,
又∵∠OAD+∠ADO=90°,
∴∠CDE=∠OAD= x ,
∴在 Rt△CDE 中,
∵CD=AB= a ,∠CDE= x ,
∴DE= cos CDE cosCD a x ,
∴点 C 到 x 轴的距离=EO=DE+OD= cos sina x b x+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矩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0.已知二次函数 2y ax bx c 图象的对称轴为 1x ,其图象如图所示,现有下列结论:① 0abc ;
② 2 0b a ;③ 0a b c ;④ ( ),( 1)a b n an b n ;⑤ 2 3c b .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⑤ C. ③④ D. 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像判断出 a<0,b>0,c>0,即可判断①;根据 b=-2a 可判断②;根据当 x=-1 时函数值小于 0 可判断③;
根据当 x=1 时,y 有最大值,y=a+b+c,当 x=n 时,y=an2+bn+c 即可判断④;当 x=3 时,函数值小于 0,
y=9a+3b+c<0,且 b=-2a,即 a=
2
b ,代入 9a+3b+c<0 可判断⑤.
【详解】∵抛物线开口向下,
∴a<0,
∵对称轴 x= - 2
b
a =1>0,
∴b=-2a,
∴b>0,
∵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在正半轴,
∴c>0,
∴abc<0,①错误;
∵b=-2a,
∴b-2a=-2a-2a=-4a>0,②错误;
由图像可得当 x=-1 时,y=a-b+c<0,③错误;
当 x=1 时,y 有最大值,y=a+b+c,
当 x=n 时,y=an2+bn+c,
a+b+c>an2+bn+c,
即 a+b>n(an+b),(n≠1),④正确;
当 x=3 时,函数值小于 0,y=9a+3b+c<0,
∵b=-2a,即 a=
2
b ,
代入 9a+3b+c<0 得 9(
2
b )+3b+c<0,
3
2
b +c<0,
-3b+2c<0,即 2c<3b,⑤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图像和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熟知抛物线图像和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
关系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
11.— 1
3
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3
【解析】
【分析】
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解答.
【详解】解:- 1
3
的绝对值是 1
3
故答案为 1
3
.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
对值是 0.
12.分解因式: 22 2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 1)( 1)m m .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22 2m = 22( 1)m = 2( 1)( 1)m m .
故答案为 2( 1)( 1)m m .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13.若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 2 倍,则该多边形是_____边形.
【答案】六
【解析】
【分析】
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n ,根据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公式,列出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n ,
∴ 2 180 2 360n ,
解得: 6n ,
故答案为:六.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公式.
14.不等式组 13
1 2 1
x
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x
【解析】
【分析】
分别解不等式即可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
【详解】解: 13
1 2 1
x
x
①
②
,
解不等式①得: 3x ,
解不等式②得: 1x ,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x ,
故答案为: 1x .
【点睛】此题考查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正确解每个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熟记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
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
15.如图,直线 AE ∥ BC , BA AC ,若 54ABC ,则 EAC ___________度.
【答案】36 .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解 ,BAE 利用 BA AC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 AE∵ ∥ BC ,
180 ,B BAE
54 ,B
180 54 126 ,BAE
,BA AC
90 ,BAC
126 90 36 ,EAC
故答案为:36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6.从甲、乙两种玉米种子中选择一种合适的推荐给某地.考虑到庄稼人对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十分
的关心,选择之前,为了解甲、乙两种玉米种子的情况,某单位各用了 10 块自然条件相同的试验田进行试
验,得到各试验田每公顷产量(单位:t)的数据,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是 x 甲 7.5 , x 乙 7.5 ,方差
分别是 S 2 甲 0.010, S 2 乙 0.002 ,你认为应该选择的玉米种子是_________.
【答案】乙
【解析】
【分析】
通过平均数和方差的性质判断稳定性即可.
【详解】∵ x 甲 7.5 , x 乙 7.5 ,
∴ x 甲= x 乙,
∴甲,乙的每公顷产量相同,
∵ 2S甲 0.010 , 2S乙 0.002 ,
∴ 2S甲 > 2S乙 ,
∴乙的产量比甲的产量稳定,
故答案为:乙.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和平均数,掌握方差和平均数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点 (6,0)A ,点 B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 30ABO .矩形 CODE 的
顶点 D,E,C 分别在 , ,OA AB OB 上, 2OD .将矩形 CODE 沿 x 轴向右平移,当矩形 CODE 与 ABO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6 3 时,则矩形 CODE 向右平移的距离为_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先求出点 B 的坐标(0,6 3 ),得到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3 6 3y x ,根据点 D 的坐标求出 OC
的长度,利用矩形 CODE 与 ABO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6 3 列出关系式求出 2 3D G ,再利用一次函数
关系式求出OD =4,即可得到平移的距离.
【详解】∵ (6,0)A ,
∴OA=6,
在 Rt△AOB 中, 30ABO ,
∴ 6 3tan30
OAOB ,
∴B(0, 6 3 ),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3 6 3y x ,
当 x=2 时,y= 4 3 ,
∴E(2, 4 3 ),即 DE= 4 3 ,
∵四边形 CODE 是矩形,
∴OC=DE= 4 3 ,
设矩形 CODE 沿 x 轴向右平移后得到矩形 C O D E , D E 交 AB 于点 G,
∴ D E ∥OB,
∴△ AD G ∽△AOB,
∴∠ AGD=∠AOB=30°,
∴∠ EGE =∠ AGD=30°,
∴ 3GE EE ,
∵平移后的矩形 CODE 与 ABO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6 3 ,
∴五边形C O D GE 的面积为 6 3 ,
∴ 1 6 32O D O C EE GE ,
∴ 12 4 3 3 6 32 EE EE ,
∴ 2EE ,
∴矩形 CODE 向右平移的距离 DD= 2EE ,
故答案为:2.
【点睛】此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矩形的性质,图形平移的性质,是一道综合多
个知识点的综合题型,且较为基础的题型.
18.观察下列结论:
(1)如图①,在正三角形 ABC 中,点 M,N 是 ,AB BC 上的点,且 AM BN ,则 AN CM , 60NOC ;
(2)如图②,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M,N 是 ,AB BC 上的点,且 AM BN ,则 AN DM , 90NOD ;
(3)如图③,在正五边形 ABCDE 中,点 M,N 是 ,AB BC 上的点,且 AM BN ,则 AN EM ,
108NOE ;……
根据以上规律,在正 n 边形 1 2 3 4 nA A A A A 中,对相邻的三边实施同样的操作过程,即点 M,N 是
1 2 2 3,A A A A 上的点,且 1 2A M A N , 1A N 与 nA M 相交于 O.也会有类似的结论.你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N nA M , ( 2) 180
n
nNOA n
【解析】
【分析】
根据正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出(1)、(2)、(3)的结论,根据以上规律可得
出正 n 边形的结论.
【详解】(1)∵正三角形 ABC 中,点 M、N 是 AB、AC 边上的点,且 AM=BN,
∴AB=AC,∠CAM=∠ABN= 2 180 3 2 180 603
n
n
,
∵在△ABN 和△CAM 中,
AB AC
ABN CAM
BN AM
,
∴△ABN≌△CAM(SAS),
∴AN= CM,∠BAN=∠MCA,
∴∠NOC=∠OAC+∠MCA =∠OAC+∠BAN =∠BAC=60°,
故结论为:AN= CM,∠NOC=60 ;
(2)∵正方形 ABCD 中,点 M、N 是 AB、BC 边上的点,且 AM=BN,
∴AB=AD,∠DAM=∠ABN= 2 180 4 2 180 904
n
n
,
同理可证:Rt△ABN Rt△DAM,
∴AN= DM,∠BAN=∠ADM,
∠NOD=∠OAD+∠ADM =∠OAD+∠BAN =∠BAC=90°,
故结论为:AN= DM,∠NOD=90 ;
(3)∵正五边形 ABCDE 中,点 M、N 是 AB、BC 边上的点,且 AM=BN,
∴AB=AE,∠EAM=∠ABN= 2 180 5 2 180 1085
n
n
,
同理可证得:Rt△ABN Rt△EAM,
∴AN= EM,∠BAN=∠AEM,
∠NOE=∠OAE+∠AEM =∠OAE+∠BAN =∠BAE=108°,
故结论为:AN= EM,∠NOE=108 ;
∵正三角形的内角度数为:60°,
正方形的内角度数为:90°,
正五边形的内角度数为:108°,
∴以上所求的角恰好等于正 n 边形的内角 2 180n
n
,
在正 n 边形 1 2 3 4 nA A A A A 中,点 M,N 是 1 2 2 3,A A A A 上的点,且 1 2A M A N , 1A N 与 nA M 相交于 O,
结论为: 1A N nA M , ( 2) 180
n
nNOA n
.
故答案为: 1A N nA M , ( 2) 180
n
nNOA n
.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 n 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发现 1A N 与 nA M
的夹角与正 n 边形的内角相等.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个题目都要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写出计算、解答或证明
的主要步骤)
19.计算: 2cos45 ( 2020) | 2 2 | .
【答案】3
【解析】
【分析】
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运算及去绝对值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 2cos45 ( 2020) | 2 2 |
=2× 2
2
+1+2- 2
= 2 +1+2- 2
=3.
【点睛】本题考查零次幂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性质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是正
确计算的前提.
20.化简:
2
2
211 1
a aaa a
.
【答案】 1
2
a
a
【解析】
【分析】
先计算括号内异分母分式的减法,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继而约分即可得.
【详解】解:原式=
2 2
( 1) 11 1 )
1 2
(
a a a
a a a a
= ( 1)(1
1
1)
2
a a
aa
= 1
2
a
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记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各类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1.如图,在正方形 ABCD 的外侧,作等边角形 ADE ,连接 BE 、CE .
(1)求证: BAE CDE△ ≌△ ;
(2)求 AEB 的度数.
【答案】(1)见解析;(2)15°.
【解析】
【分析】
(1) 利 用 正 方 形 的 性 质 得 到 AB=CD , ∠BAD=∠CDA , 利 用 等 边 三 角 形 的 性 质 得 到 AE=DE ,
∠EAD=∠EDA=60°即可证明;
(2)由 AB=AD=AE,得到△ABE 为等腰三角形,进而得到∠ABE=∠AEB,且∠BAE=90°+60°=150°,再利
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B=CD,且∠BAD=∠CDA=90°,
∵△ADE 是等边三角形,
∴AE=DE,且∠EAD=∠EDA=60°,
∴∠BAE=∠BAD+∠EAD=150°,∠CDE=∠CDA+∠EDA=150°,
∴∠BAE=∠CDE,
在△BAE 和△CDE 中:
AB CD
BAE CDE
AE DE
,
∴ ( )△ ≌△BAE CDE SAS .
(2)∵AB=AD,且 AD=AE,
∴△ABE 为等腰三角形,
∴∠ABE=∠AEB,
又∠BAE=150°,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
∠AEB=(180°-150°)÷2=15°.
故答案为:1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二问中能得出△ABE 是等腰三角
形且∠BAE=150°是解题关键.
22.为加强安全教育,某校开展了“防溺水”安全知识竞赛,想了解七年级学生对“防溺水”安全知识的掌握情
况.现从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 50 名学生进行竞赛,并将他们的竞赛成绩(百分制)进行整理、描述和分
析.部分信息如下:
a.七年级参赛学生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数据分成五组:50 60x ,60 70x ,70 80x ,80 90x ,
90 100x )如图所示
b.七年级参赛学生成绩在 70 80x 这一组的具体得分是:70,71,73,75,76,76,76,77,77,78 ,
79
c.七年级参赛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七 76.9 m 80
d.七年级参赛学生甲的竞赛成绩得分为 79 分.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测试中,七年级在 75 分以上(含 75 分)的有______人;
(2)表中 m 的值为__________;
(3)在这次测试中,七年级参赛学生甲的竞赛成绩得分排名年级第______名;
(4)该校七年级学生有 500 人,假设全部参加此次测试,请估计七年级成绩超过平均数 76.9 分的人数.
【答案】(1)31;(2)77.5;(3)24;(4) 270 人
【解析】
【分析】
(1)根据条形图及成绩在 70≤x<80 这一组的数据可得;
(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3)七年级参赛学生甲的竞赛成绩得分为 79 分在 70≤x<80 这一组的数据的最后 1 位,据此可得到答案;
(4)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七年级成绩超过平均数 76.9 分的人数所占比例可得.
【详解】(1)成绩在 70≤x<80 这一组的数据中,75 分以上(含 75 分)的有 8 人,
∴在这次测试中,七年级 75 分以上(含 75 分)的有 15+8+8=31(人),
故答案为:31;
(2)七年级 50 人成绩的中位数是第 25、26 个数据的平均数,而第 25、26 个数据分别为 77、78,
∴m= 77 78
2
=77.5,
故答案为:77.5;
(3)七年级参赛学生甲的竞赛成绩得分为 79 分在 70≤x<80 这一组的数据的最后 1 位,
即 15+8+1=24(名)
∴在这次测试中,七年级参赛学生甲的竞赛成绩得分排名年级第 24 名,
故答案为:24;
(4)估计七年级成绩超过平均数 76.9 分的人数为 500 4 15 8 27050
(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中位数及样本估计总体,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直方图得出解题所
需数据及中位数的定义和意义、样本估计总体思想的运用.
23.某口罩生产厂生产的口罩 1 月份平均日产量为 20000,1 月底因突然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市场对口罩需求
量大增,为满足市场需求,工厂决定从 2 月份起扩大产能,3 月份平均日产量达到 24200 个.
(1)求口罩日产量的月平均增长率;
(2)按照这个增长率,预计 4 月份平均日产量为多少?
【答案】(1)10%;(2)26620 个
【解析】
【分析】
(1)设口罩日产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 x,根据 1 月及 3 月的日产量,即可列出方程求解.
(2)利用 4 月份平均日产量=3 月份平均日产量×(1+增长率)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1)设口罩日产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 x,依据题意可得:
20000(1+x)2=24200,
解得:x1=0.1=10%,x2=−2.1(不合题意舍去),
∴x=10%,
答:口罩日产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 10%;
(2)依据题意可得:
24200(1+10%)=24200×1.1=26620(个),
答:按照这个增长率,预计 4 月份平均日产量为 26620 个.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中增长率的知识.增长前的量×(1+年平均增长率)年数=增长后的量.
24.如图, AB 是⊙O 的直径, AC 是⊙O 的切线, BC 交⊙O 于点 E.
(1)若 D 为 AC 的中点,证明: DE 是⊙O 的切线;
(2)若 6CA , 3.6CE ,求⊙O 的半径OA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O 的半径OA的长为 4
【解析】
【分析】
(1)连接 AE 和 OE,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易得∠OED=90°,可得 DE 是⊙O 的切线;
(2)在 Rt△ACE 中求得 AE 的长,证得 Rt△ABE ~ Rt△CAE,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解.
【详解】(1)连接 AE,OE,
∵AB 是⊙O 的直径,
∴∠AEB=90°,
∵AC 是圆⊙O 的切线,
∴AC⊥AB,
在直角△AEC 中,
∵D 为 AC 的中点,
∴DE=DC=DA,
∴∠DEA=∠DAE,
∵OE=OA,
∴∠OEA=∠OAE,
∵∠DAE+∠OAE=90°,
∴∠DEA+∠OEA=∠DEO=90°,
∴OE⊥DE,
∴DE 是⊙O 的切线;
(2)∵AB 是⊙O 的直径,
∴∠AEB=∠AEC=90°,
在 Rt△ACE 中, CA=6, CE=3.6= 18
5
,
∴AE=
2
2 2 2 18 246 5 5AC CE
,
∴∠B+∠EAB=90°,
∵∠CAE+∠EAB=90°,
∴∠B=∠CAE,
∴Rt△ABE ~ Rt△CAE,
∴ AB AE
AC CE
,即
24
5
186
5
AB ,
∴ 8AB ,
∴⊙O 的半径 OA= 1 42 A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5.问题背景:如图 1,在四边形 ABCD 中, 90BAD , 90BCD , BA BC , 120ABC ,
60MBN , MBN 绕 B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 AD 、 DC 于 E、F.探究图中线段 AE ,CF ,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小李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 FC 到 G,使CG AE ,连接 BG ,先证明
BCG BAE△ ≌△ ,再证明 BFC BFE△ ≌△ ,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就是_______________;
探究延伸 1:如图 2,在四边形 ABCD 中, 90BAD , 90BCD ,BA BC , 2ABC MBN ,
MBN 绕 B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 AD 、 DC 于 E、F.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直
接写出“成立”或者“不成立”),不要说明理由.
探究延伸 2:如图 3,在四边形 ABCD 中,BA BC , 180BAD BCD , 2ABC MBN , MBN
绕 B 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 AD 、 DC 于 E、F.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实际应用:如图 4,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 处)北偏西30°的 A 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
偏东 70的 B 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 75 海里/小时的
速度前进,同时舰艇乙沿北偏东50 的方向以 100 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1.2 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
乙两舰艇分别到达 E、F 处,且指挥中心观测两舰艇视线之间的夹角为 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
【答案】EF=AE+CF.探究延伸 1:结论 EF=AE+CF 成立.探究延伸 2:结论 EF=AE+CF 仍然成立.实际
应用:210 海里.
【解析】
【分析】
延长 FC 到 G,使CG AE ,连接 BG ,先证明 BCG BAE△ ≌△ ,可得 BG=BE,∠CBG=∠ABE,再证
明 BGF BEF△ ≌△ ,可得 GF=EF,即可解题;
探究延伸 1:延长 FC 到 G,使CG AE ,连接 BG ,先证明 BCG BAE△ ≌△ ,可得 BG=BE,
∠CBG=∠ABE,再证明 BGF BEF△ ≌△ ,可得 GF=EF,即可解题;
探究延伸 2:延长 FC 到 G,使CG AE ,连接 BG ,先证明 BCG BAE△ ≌△ ,可得 BG=BE,
∠CBG=∠ABE,再证明 BGF BEF△ ≌△ ,可得 GF=EF,即可解题;
实际应用:连接 EF,延长 AE,BF 相交于点 C,然后与探究延伸 2 同理可得 EF=AE+CF,将 AE 和 CF 的
长代入即可.
【详解】解:EF=AE+CF
理由:延长 FC 到 G,使CG AE ,连接 BG ,
在△BCG 和△BAE 中,
90
BC BA
BCG BAE
CG AE
,
∴ BCG BAE△ ≌△ (SAS),
∴BG=BE,∠CBG=∠ABE,
∵∠ABC=120°,∠MBN=60°,
∴∠ABE+∠CBF=60°,
∴∠CBG+∠CBF=60°,
即∠GBF=60°,
在△BGF 和△BEF 中,
BG BE
GBF EBF
BF BF
,
∴△BGF≌△BEF(SAS),
∴GF=EF,
∵GF=CG+CF=AE+CF,
∴EF=AE+CF.
探究延伸 1:结论 EF=AE+CF 成立.
理由:延长 FC 到 G,使CG AE ,连接 BG ,
在△BCG 和△BAE 中,
90
BC BA
BCG BAE
CG AE
,
∴ BCG BAE△ ≌△ (SAS),
∴BG=BE,∠CBG=∠ABE,
∵∠ABC=2∠MBN,
∴∠ABE+∠CBF= 1
2
∠ABC,
∴∠CBG+∠CBF= 1
2
∠ABC,
即∠GBF= 1
2
∠ABC,
在△BGF 和△BEF 中,
BG BE
GBF EBF
BF BF
,
∴△BGF≌△BEF(SAS),
∴GF=EF,
∵GF=CG+CF=AE+CF,
∴EF=AE+CF.
探究延伸 2:结论 EF=AE+CF 仍然成立.
理由:延长 FC 到 G,使CG AE ,连接 BG ,
∵ 180BAD BCD ,∠BCG+∠BCD=180°,
∴∠BCG=∠BAD
在△BCG 和△BAE 中,
BC BA
BCG BAE
CG AE
,
∴ BCG BAE△ ≌△ (SAS),
∴BG=BE,∠CBG=∠ABE,
∵∠ABC=2∠MBN,
∴∠ABE+∠CBF= 1
2
∠ABC,
∴∠CBG+∠CBF= 1
2
∠ABC,
即∠GBF= 1
2
∠ABC,
在△BGF 和△BEF 中,
BG BE
GBF EBF
BF BF
,
∴△BGF≌△BEF(SAS),
∴GF=EF,
∵GF=CG+CF=AE+CF,
∴EF=AE+CF.
实际应用:连接 EF,延长 AE,BF 相交于点 C,
∵∠AOB=30°+90°+(90°-70°)=140°,∠EOF=70°,
∴∠EOF= 1
2
∠AOB
∵OA=OB,∠OAC+∠OBC=(90°-30°)+(70°+50°)=180°,
∴符合探索延伸中的条件
∴结论 EF= AE+CF 仍然成立
即 EF=75×1.2+100×1.2=210(海里)
答: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为 210 海里.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6.已知直线 2y kx 与抛物线 2y x bx c (b,c 为常数, 0b )的一个交点为 ( 1,0)A ,点 ( ,0)M m
是 x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
(1)当直线 2y kx 与抛物线 2y x bx c (b,c 为常数, 0b )的另一个交点为该抛物线的顶点 E
时,求 k,b,c 的值及抛物线顶点 E 的坐标;
(2)在(1)的条件下,设该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为 C,若点 Q 在抛物线上,且点 Q 的横坐标为 b,当
1
2EQM ACES S△ △ 时,求 m 的值;
(3)点 D 在抛物线上,且点 D 的横坐标为 1
2b ,当 2 2AM DM 的最小值多 27 2
4
时,求 b 的值.
【答案】(1)-2,2,-3, 1, 4 ;(2)3 或 7;(3)3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可知直线 2y kx 经过 ( 1,0)A ,因而把 ( 1,0)A 代入直线 2y kx 即可求出 k 的值,然
后把 ( 1,0)A 代入抛物线得出含 b 的代数式表达 c,再根据直线 2y kx 与抛物线 2y x bx c (b,c
为常数, 0b )的另一个交点得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E
24,2 4
b c b
,并代入直线 2 2y x ,解方程
即可求出 b 的值,代入即可求解;
(2)由(1)可知直线的解析式是 2 2y x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 2 3y x x ,根据题意使 0x 求
出 C 的坐标,使 2x b 求出 Q 的坐标,根据已知条件作图,延长 EQ 交 x 轴于点 B,因为点 D 在 y 轴上
且在直线 2 2y x 上,所以令 0x 时求出点 D 的坐标,看图可知 AO 是△ACE 以 CD 为底的高,设 E
到 y 轴的距离为 1l ,是△CED 以 CD 为底的高,因此可以求出 ACES ,根据 1
2EQM ACES S△ △ 求出 EQMS△ ,
设点 E 和 Q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y ax c ,求出点 B 的坐标,设点 Q 和点 E 到 x 轴的距离分别为 2 3,l l ,
2l 是△EMB 以 MB 为底的高, 3l 是△BQM 以 MB 为底的高,再根据 EQM EMB BQMS S S 求解,即可求
出 m 的值;
(3)将点 D 的横坐标 1
2b 代入抛物线 2y x bx c (b,c 为常数, 0b ),根据点 A 的坐标得到含 b
的代数式表达 c,求出点 D 的纵坐标为 3
2 4
b ,可知点 D 1 3,2 2 4
bb
在第四象限,且在直线 x b 的
右侧,取点 (0,1)N ,过点 D 作直线 AN 的垂线,垂足为 G,DG 与 x 轴相交于点 M,过点 D 作 QH⊥x 轴
于点 H,则点 H 1 ,02b
,在 Rt△MDH 中,可知 45DMH MDH ,由题意可知点 ( ,0)M m ,
用含 b 的代数式表示 m,因 27 22 2 4AM DM ,可得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1)∵直线 2y kx 经过 ( 1,0)A ,
∴把 ( 1,0)A 代入直线 2y kx ,可得 0 2k ,解得 2k ;
∵抛物线 2y x bx c (b,c 为常数, 0b )经过 ( 1,0)A ,
∴把 ( 1,0)A 代入抛物线 2y x bx c ,可得 1c b ,
∵当直线 2y kx 与抛物线 2y x bx c (b,c 为常数, 0b )的另一个交点为该抛物线的顶点 E,
∴顶点 E 的坐标为
24,2 4
b c b
,把 E
24,2 4
b c b
代入直线 2 2y x ,
可得
242 22 4
b c b ,
∴ 24 12 22 4
b bb ,解得 2b ,
∵ 0b ,∴ 2b ,∴ 2 1 3c ,
∴顶点 E 的坐标为 1, 4 .
(2)由(1)可知直线的解析式是 2 2y x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 2 3y x x ,
∵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为 C,
∴令 0x ,C 的坐标为 0, 3 ,
∵点 Q 在抛物线上,且点 Q 的横坐标为 b,
由(1)可知 2b ,∴ 2x ,
∴Q 的坐标为 2, 3 .
延长 EQ 交 x 轴于点 B,如图 1 所示,
∵D 在 y 轴上,且在直线 2 2y x 上,
∴当 0x 时,点 D 的坐标为 0, 2 ,
∵AO 是△ACE 以 CD 为底的高,设 E 到 y 轴的距离为 1l ,是△CED 以 CD 为底的高,
∴ 1
1 1 1 11 1 1 1 12 2 2 2ACE ACD CEDS S S CD AO CD l ,
∴ 1 1 112 2 2EQM ACES S .
设点 E 和 Q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y ax c ,
把点 E 1, 4 和点 Q 2, 3 代入,解得: 1
5
a
c
,∴该直线的解析式为 5y x ,
令 0y ,求得点 B 的坐标为 5,0 .
设点 Q 和点 E 到 x 轴的距离分别为 2 3,l l , 2l 是△EMB 以 MB 为底的高, 3l 是△BQM 以 MB 为底的高,
∴ 2 3
1 1 1 15 4 5 3 12 2 2 2EQM EMB BQMS S S MB l MB l m m ,
解得: 3m 或 7,.
(3)∵点 D 在抛物线 2y x bx c (b,c 为常数, 0b )上,且点 D 的横坐标为 1
2b ,
∴
21 1
2 2Dy b b b c
,
∵ ( 1,0)A 在抛物线 2y x bx c (b,c 为常数, 0b )上,
∴ 21 0b c ,即 1c b ,
∴
21 1 31=2 2 2 4D
by b b b b
,
可知点 D 1 3,2 2 4
bb
在第四象限,且在直线 x b 的右侧.
∵ 22 2 2 2AM DM AM DM
,
∴可取点 (0,1)N ,
如图 2,过点 D 作直线 AN 的垂线,垂足为 G,DG 与 x 轴相交于点 M,
∴ 45GAM ,得 2
2 AM GM ,
则此时点 M 满足题意,过点 D 作 QH⊥x 轴于点 H,则点 H 1 ,02b
,
在 Rt△MDH 中,可知 45DMH MDH ,
∴ , 2DDH MH M MH ,
∵点 ( ,0)M m ,
∴ 3 10 2 4 2
b b m
,解得: 1
2 4
bm ,
∵ 27 22 2 4AM DM ,
∴ 1 1 1 27( 1) 2 22 4 2
22 2 4 4
b bb
,
∴ 3b .
【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学会使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相关文档
-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大全+中2021-11-10179页
- 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课件第6讲 质2021-11-1068页
- 中考化学全程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2021-11-1030页
- 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上册课件25-6相似2021-11-1015页
- 杭州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专题10物2021-11-109页
- 湖南省郴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2021-11-1020页
-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训练2021-11-105页
- 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数学试卷2021-11-1023页
-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1033页
-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2021-11-10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