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2.00 KB
  • 2021-11-10 发布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 3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分)下列各项中,属于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①象形文字 ②楔形文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④巴比伦王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分)“古印度有一户人家,在城里有着自己的住房,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该户人家在种姓制度中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3.(2分)有人说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其“狭隘”之处体现在: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群体只有(  )‎ A.成年男性公民 B.妇女、外邦人 ‎ C.城邦上层贵族 D.五百人会议成员 ‎4.(2分)“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5.(2分)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6.(2分)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法兰克王国(  )‎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 B.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 C.国王与属下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 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第32页(共32页)‎ ‎7.(2分)这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瓦解了封建经济;这里,洋溢着自由的空气;这里,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这里,点亮了冲破中世纪黑暗的曙光。“这里”是(  )‎ A.古希腊雅典城邦 B.中世纪欧洲庄园 ‎ C.中古西欧的城市 D.中世纪罗马教廷 ‎8.(2分)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  )‎ A.幕府制度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工业革命 ‎9.(2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生产方式属于(  )‎ A.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私有制的生产关系 ‎10.(2分)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字传到欧州 ‎ B.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 ‎ C.亚历山大曾经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D.《马可•波罗行记》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 ‎11.(2分)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  )‎ ‎①都诞生于公元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2分)古代文明的交流既有血与火的暴力冲突,也有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交往。下列属于和平交往的是(  )‎ ‎①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②亚历山大东征 ③布匿战争 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2分)如图是某位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 第32页(共32页)‎ A.拿破仑 B.罗伯斯庇尔 C.克伦威尔 D.华盛顿 ‎14.(2分)《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指的是(  )‎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15.(2分)如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它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对“三角贸易”理解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落后 ‎③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 ‎④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英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2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下列图片中的人物是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战将,有关他们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①图一和图二中的人物都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第32页(共32页)‎ ‎②三者都领导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解放 ‎③都属于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 ‎④图三中的人物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7.(2分)美国国土安全部2017年2月4日发布声明称,根据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3日作出的裁决,在全美范同内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国土安全部将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据此可知美国(  )‎ 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 B.总统必须要对联邦法院负责 ‎ C.地方权力高于中央 ‎ D.总统权力受到联邦法院制约 ‎18.(2分)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 ‎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2分)某校初三(1)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革命》,他们设计的情节不合理的是(  )‎ A.美国人首先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 ‎ B.史蒂芬孙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 C.卡尔•本茨向人们展示他制造的汽车 ‎ D.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20.(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该“和约”(  )‎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统治秩序 ‎ B.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 ‎ 第32页(共32页)‎ 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 D.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21.(2分)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 ‎ C.十月革命﹣成立“苏联”﹣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 ‎22.(2分)如图四条折线反映了苏、美、英、法四国1928﹣1936年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示意图,其中,反映苏联工业指数的应该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的运用(坦克、潜艇和飞机)和军队的数量一样,都在急速增长,战争结果表明,能够在先进装备上花费更多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这段话强调了(  )‎ A.军队数量决定战争成败 B.科技影响战争结果 ‎ C.团结是战争决胜的关键 D.战争阻碍社会发展 ‎24.(2分)与二战中相比,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图)其开始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华约组织成立 ‎ C.北约组织建立 D.马歇尔计划实施 第32页(共32页)‎ ‎25.(2分)1993年欧盟成立时,有12个成员国,后来经过几次扩大,2007年成员国已达27个。这说明(  )‎ A.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 B.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无阻碍 ‎ C.“一超多强”的局面已经形成 ‎ D.欧洲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第Ⅱ卷 ‎26.(2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依次是   、   。‎ ‎27.(2分)《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8.(2分)希腊的   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是英国的科学家   。‎ ‎29.(2分)   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缀革命爆发。‎ ‎30.(2分)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三、材料解析题(每题8分,共40分)‎ ‎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材料二: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1)材料一中“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哪一事件?它最早出现在哪里?出现在这里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一位大人物”的作品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与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美洲的发现”是哪一人物的贡献?“绕过非洲的航行”最终到达了哪里?‎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事件是如何“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的?‎ ‎32.(8分)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32页(共32页)‎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1)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一制度对英国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母邦”是指何国。“兵戎相见”是指什么战争?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成立的法律文件名称。‎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这一文献确立了哪些基本原则?‎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 ‎33.(8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中的重要发明分别属于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材料中图4的发明创造是哪种新能源或新动力的应用?‎ 第32页(共32页)‎ ‎(3)材料二中的图3的发明家是谁?图3、图4所处的历史时期的时代标志是什么?从经济结构上看,材料共同反映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什么时代?‎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材料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34.(8分)近现代各强国崛起的过程中,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千差万别,正确的经济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家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 材料二:从1928年开始,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方面,几乎把所有农民的土地都集中到集体农庄或国营农场,开展农业生产,收购的农产品由政府统一分配。工业方面,工厂主要归政府所有、由政府经营。苏联的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 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些成就为二战期间战胜法西斯德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面对这种糟糕的状况,美国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做法,顺利的渡过了难关。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济工作,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时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归纳这种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的“西方经济一团糟”指的是什么?当时领导美国人民渡过难关的总统是谁?其借鉴了苏联经济建设的什么做法?‎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上述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对我国经济建设有怎样的启示?‎ ‎35.(8分)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远去,但是战争所带给我们的伤痛却难以磨灭。阅读下列村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前夕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万人)‎ 第32页(共32页)‎ 英国 ‎14‎ ‎3350‎ ‎39350‎ 俄国 ‎2.6‎ ‎1740‎ ‎3320‎ 法国 ‎6‎ ‎1060‎ ‎5550‎ 德国 ‎16‎ ‎290‎ ‎1230‎ 美国 ‎38‎ ‎30‎ ‎970‎ 材料二:法西斯在全世界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扩张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反法西斯国家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决定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苏联承诺参加对日作战,但提出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材料三: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伤亡人数达到了5000万,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5000万伤亡人数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是因种族、宗教、政治或其他原因被当作“不受欢迎的人”而遭到杀害的。‎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由材料一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怎样的国际关系体系?‎ ‎(3)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是什么会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会议有什么影响?‎ ‎(4)材料三所述的人类灾难是哪次战争造成的?‎ ‎(5)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出现了两大突出变化,这种突出变化在世界经济方面、世界格局方面突出地表现为两大趋势,这两大趋势分别是什么?‎ ‎(6)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第32页(共32页)‎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分)下列各项中,属于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①象形文字 ②楔形文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④巴比伦王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题以两河流域文明为切入点,考查四大文明古国。‎ ‎【解答】依据所学,①象形文字发明者是古埃及人,属于非洲尼罗河文明,排除①.②③④都属于两河流域文明。‎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四大文明古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2分)“古印度有一户人家,在城里有着自己的住房,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该户人家在种姓制度中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解答】印度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这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是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与分工。‎ ‎3.(2分)有人说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其“狭隘”之处体现在: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群体只有(  )‎ A.成年男性公民 B.妇女、外邦人 ‎ C.城邦上层贵族 D.五百人会议成员 ‎【分析】‎ 第32页(共32页)‎ 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解答】有人说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其“狭隘”之处体现在: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群体只有成年男性公民。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4.(2分)“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 ‎【解答】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境内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所以有“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的西方谚语。罗马帝国统治疆域广大,为了加强统治,罗马在其统治地区推行罗马文化,使得被征服地区接受罗马的文化,“像罗马人一样行事”。因此,上述谚语实际上反映了罗马对其统治地区的文化渗透。‎ 故选:D。‎ ‎【点评】本题掌握查古代罗马文化相关知识。‎ ‎5.(2分)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分析】本题考查了庄园。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解答】‎ 第32页(共32页)‎ 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具有自给自足特征。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6.(2分)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法兰克王国(  )‎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 B.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 C.国王与属下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 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分析】本题以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为依托,考查法兰克王国。‎ ‎【解答】法兰克王国国王与属下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法兰克王国的相关知识。‎ ‎7.(2分)这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瓦解了封建经济;这里,洋溢着自由的空气;这里,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这里,点亮了冲破中世纪黑暗的曙光。“这里”是(  )‎ A.古希腊雅典城邦 B.中世纪欧洲庄园 ‎ C.中古西欧的城市 D.中世纪罗马教廷 ‎【分析】本题以题干信息为依托,考查欧洲封建城市。‎ ‎【解答】“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在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在政治上,封建城市拥有城市自治权成为自由的乐土。在文化上,城市成为西欧世俗文化的摇篮,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是中古西欧的城市。‎ 故选:C。‎ ‎【点评】‎ 第32页(共32页)‎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的相关知识。‎ ‎8.(2分)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  )‎ A.幕府制度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故选:B。‎ ‎【点评】注意大化改新内容的识记。‎ ‎9.(2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生产方式属于(  )‎ A.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私有制的生产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了西欧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是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拉者成为这些地区的新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 ‎【解答】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生产方式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第32页(共32页)‎ ‎10.(2分)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字传到欧州 ‎ B.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 ‎ C.亚历山大曾经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D.《马可•波罗行记》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了史实与观点的区别。史实是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 ‎【解答】史实是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ABC都属于纯表述,而《马可•波罗行记》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属于评论观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史实与观点的区别。‎ ‎11.(2分)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  )‎ ‎①都诞生于公元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 ‎【解答】①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伊斯兰教诞生于7世纪初,错误。②佛教诞生于印度;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正确。③三大宗教都让人忍耐顺从,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正确。④三大宗教向外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是不同文化交流融合过程。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四个选项都是三项内容,故本题可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12.(2分)古代文明的交流既有血与火的暴力冲突,也有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交往。下列属于和平交往的是(  )‎ ‎①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②亚历山大东征 ③布匿战争 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分析】本题以古代文明的交流既有血与火的暴力冲突,也有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交往为依托,考查和平交往。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第32页(共32页)‎ ‎【解答】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属于暴力冲突的是亚历山大东征、布匿战争等。属于和平交往的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等。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典型事例和不同影响。‎ ‎13.(2分)如图是某位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 A.拿破仑 B.罗伯斯庇尔 C.克伦威尔 D.华盛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的主要活动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拿破仑是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他加冕称皇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统治时期,拿破仑对内一方面实行独裁统治,加冕称帝,另一方面颁布《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但后来其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损害了被侵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到其反抗。1812年,拿破仑率领军队远征俄罗斯失利,1814年拿破仑被反法同盟赶下台。根据题干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设计的历史人物是拿破仑。‎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拿破仑的主要活动的相关史实。‎ ‎14.(2分)《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指的是(  )‎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第32页(共32页)‎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 ‎【解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推翻封建统治,发展资本主义,英国资产阶级掀起了革命。‎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的理解、记忆能力。‎ ‎15.(2分)如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它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对“三角贸易”理解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落后 ‎③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 ‎④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英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分析】考查三角贸易的知识点。‎ ‎【解答】三角贸易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正确。②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落后,正确。③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正确。④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英国,错误,因为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对三角贸易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16.(2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下列图片中的人物是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战将,有关他们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①图一和图二中的人物都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第32页(共32页)‎ ‎②三者都领导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解放 ‎③都属于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 ‎④图三中的人物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华盛顿、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注意对比其异同。‎ ‎【解答】图一是华盛顿、图二是章西女王、图三是玻利瓦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最终失败,据此可排除含②三者都领导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的ABC三个选项。‎ 故选:D。‎ ‎【点评】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17.(2分)美国国土安全部2017年2月4日发布声明称,根据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3日作出的裁决,在全美范同内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国土安全部将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据此可知美国(  )‎ 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 B.总统必须要对联邦法院负责 ‎ C.地方权力高于中央 ‎ D.总统权力受到联邦法院制约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权分立原则.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美国的诞生,它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解答】美国国土安全部2017年2月4日发布声明称,根据美国华盛顿州两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3日作出的裁决,在全美范同内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国土安全部将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据此可知美国总统权力受到联邦法院制约。1787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三权分立原则.‎ 第32页(共32页)‎ ‎18.(2分)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 ‎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农奴制改革与明治维新的共同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二者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解答】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改革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都从一个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二者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农奴制改革与明治维新的内容和意义,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19.(2分)某校初三(1)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革命》,他们设计的情节不合理的是(  )‎ A.美国人首先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 ‎ B.史蒂芬孙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 C.卡尔•本茨向人们展示他制造的汽车 ‎ D.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分析】本题以某校初三(1)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革命》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9年10月21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史蒂芬孙不可能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故选:B。‎ ‎【点评】‎ 第32页(共32页)‎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 ‎20.(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该“和约”(  )‎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统治秩序 ‎ B.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 ‎ 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 D.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分析】本题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 ‎【解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得出这一判断的主要理由应是《凡尔赛和约》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针对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故选:D。‎ ‎【点评】掌握巴黎和会的相关内容和理解其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2分)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 ‎ C.十月革命﹣成立“苏联”﹣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 ‎【分析】本题考查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 ‎【解答】1917年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后,苏俄又经历了三年国内战争,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提供了物质基础;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因而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选项B和选项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第32页(共32页)‎ ‎【点评】熟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 ‎22.(2分)如图四条折线反映了苏、美、英、法四国1928﹣1936年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示意图,其中,反映苏联工业指数的应该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本题考查苏联工业建设。‎ ‎【解答】依据题干《苏、美、英、法四国1928﹣1936年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示意图》分析可以发现④的工业指数从1928年至1936年逐年递增位居世界第二,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越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国。‎ 故选:D。‎ ‎【点评】重点识斯大林模式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23.(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的运用(坦克、潜艇和飞机)和军队的数量一样,都在急速增长,战争结果表明,能够在先进装备上花费更多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这段话强调了(  )‎ A.军队数量决定战争成败 B.科技影响战争结果 ‎ C.团结是战争决胜的关键 D.战争阻碍社会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科技发展与战争的关系,需要全面分析题干材料。‎ ‎【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的运用(坦克、潜艇和飞机)和军队的数量一样,都在急速增长,战争结果表明,能够在先进装备上花费更多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这段话强调了科技影响战争结果。注意题干强调了“能够在先进装备上花费更多的一方取得了胜利”。‎ 故选:B。‎ 第32页(共32页)‎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4.(2分)与二战中相比,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图)其开始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华约组织成立 ‎ C.北约组织建立 D.马歇尔计划实施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的冷战政策;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即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的对峙格局。‎ ‎【解答】据所学结合图示可知,美苏关系由二战时的合作到二战后走向敌对;图中的易北河会师标志着美军和苏军的合作;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美国走上“冷战”的道路,“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这样,两国出现相互制衡的局面,漫画“较量”是抗衡局面的体现;故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出台。‎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美苏冷战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主要表现与影响。‎ ‎25.(2分)1993年欧盟成立时,有12个成员国,后来经过几次扩大,2007年成员国已达27个。这说明(  )‎ A.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 B.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无阻碍 ‎ C.“一超多强”的局面已经形成 ‎ D.欧洲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 ‎【分析】本题考查了欧盟。欧洲共同体属于经济组织,欧盟是一个政治经济联盟。‎ ‎【解答】1993年欧盟成立时,有12个成员国,后来经过几次扩大,2007年成员国已达27个。这说明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 第32页(共32页)‎ 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第Ⅱ卷 ‎26.(2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依次是 凡尔登战役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分析】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916年爆发的凡尔登战役,双方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屠宰场”,德军进攻被遏止,法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年开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最终以苏联的胜利而告终,极大军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故答案为:‎ 凡尔登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两次世界大战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 ‎27.(2分)《 汉谟拉比法典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1787年美国宪法》 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分析】本题考查古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和《1787年美国宪法》。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第32页(共32页)‎ 故答案为:‎ ‎《汉谟拉比法典》;《1787年美国宪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影响。‎ ‎28.(2分)希腊的 亚里士多德 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是英国的科学家 牛顿 。‎ ‎【分析】本题考查了亚里士多德、牛顿的相关知识。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解答】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是英国科学家牛顿,他在天文学领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领域创建微积分;在力学领域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其中“牛顿三定律”,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故答案为:‎ 亚里士多德;牛顿。‎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29.(2分) 1775 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1789 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缀革命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缀革命爆发的时间。考查识记能力。‎ ‎【解答】1775年的来克星顿枪声打响了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高压政策的第一枪,此后,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北美人民在华盛顿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反殖斗争的胜利。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开始。‎ 故答案为:1775;1789。‎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缀革命爆发的时间的掌握。考查识记能力,难度较小。‎ ‎30.(2分)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庄园 ; 启蒙运动 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分析】本题考查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启蒙运动,知道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第32页(共32页)‎ ‎【解答】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故答案为:‎ 庄园;启蒙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启蒙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三、材料解析题(每题8分,共40分)‎ ‎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材料二: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1)材料一中“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哪一事件?它最早出现在哪里?出现在这里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一位大人物”的作品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与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美洲的发现”是哪一人物的贡献?“绕过非洲的航行”最终到达了哪里?‎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事件是如何“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的共同作用是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解答】(1)据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方面的巨人时代。”可知,材料一中“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文艺复兴。14世纪前后,随着手工工场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越来越发现人的价值和作用,他们提出人文主义思想,反对以神为中心,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材料一中所说的“大人物”‎ 第32页(共32页)‎ 是但丁。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作品体现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代表作《神曲》,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3)据“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可知,与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率开始横渡大西洋,首先发现美洲大陆。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船队沿着这条航道到达印度等地,是第一个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绕过非洲的航行”是指最终到达印度。‎ ‎(4)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使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来,促进了大西洋沿岸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故答案为:‎ ‎(1)文艺复兴;意大利;14世纪前后,随着手工工场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人文主义。‎ ‎(3)新航路开辟;哥伦布;印度。‎ ‎(4)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史实。‎ ‎32.(8分)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1)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一制度对英国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母邦”是指何国。“兵戎相见”‎ 第32页(共32页)‎ 是指什么战争?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成立的法律文件名称。‎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这一文献确立了哪些基本原则?‎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 ‎【分析】本题以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切入点,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解答】(1)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证,英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由“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可以看出,君主立宪制对英国的是为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使英国成为现代化强国。‎ ‎(2)由“美利坚”可知,材料二中“母邦”是指英国。“兵戎相见”是指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3)由“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可知,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人权宣言》。《人权宣言》确立了自由、平等、民主等基本原则。‎ ‎(4)英法美阙革命爆发的根本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因此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故答案为:‎ ‎(1)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君主立宪制对英国的是为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使英国成为现代化强国。‎ ‎(2)英国;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3)《人权宣言》;自由、平等、民主等。‎ ‎(4)发展资本主义。‎ ‎【点评】本题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3.(8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 第32页(共32页)‎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中的重要发明分别属于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材料中图4的发明创造是哪种新能源或新动力的应用?‎ ‎(3)材料二中的图3的发明家是谁?图3、图4所处的历史时期的时代标志是什么?从经济结构上看,材料共同反映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什么时代?‎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材料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分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 ‎【解答】(1)材料中“生产的革命”指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因为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而且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2)图1、图2分别是瓦特的蒸汽机和火车,故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图3、图4分别是爱迪生的电灯泡和汽车,故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材料中图4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的发明创造是石油、内燃机的应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电力逐步代替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3)材料二中的图3的发明家是爱迪生;图3、图4所处的历史时期的时代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美从此进入电气时代;从经济结构上看,材料共同反映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工业文明时代。‎ ‎(4)材料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综合上述材料,我的认识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该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32页(共32页)‎ 故答案为:‎ ‎(1)第一次工业革命或第一次科技革命;因为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而且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2)图1、图2:第一次工业革命;图3、图4:第二次工业革命;图4:石油、内燃机;‎ ‎(3)图3:爱迪生;电力的广泛应用;工业文明时代;‎ ‎(4)环境污染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该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点评】本题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重点分析材料内容。‎ ‎34.(8分)近现代各强国崛起的过程中,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千差万别,正确的经济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家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 材料二:从1928年开始,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方面,几乎把所有农民的土地都集中到集体农庄或国营农场,开展农业生产,收购的农产品由政府统一分配。工业方面,工厂主要归政府所有、由政府经营。苏联的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 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些成就为二战期间战胜法西斯德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面对这种糟糕的状况,美国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做法,顺利的渡过了难关。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济工作,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时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归纳这种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的“西方经济一团糟”指的是什么?当时领导美国人民渡过难关的总统是谁?其借鉴了苏联经济建设的什么做法?‎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上述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对我国经济建设有怎样的启示?‎ ‎【分析】‎ 第32页(共32页)‎ 本题以题干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家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是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的余粮收集制,实现粮食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2)据材料二“从1928年开始,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方面,几乎把所有农民的土地都集中到集体农庄或国营农场,开展农业生产,收购的农产品由政府统一分配。工业方面,工厂主要归政府所有、由政府经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这种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是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强了苏联的综合国力(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为二战中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材料三中的“西方经济一团糟”指的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当时领导美国人民渡过难关的是罗斯福,其借鉴了苏联经济建设的国家干预经济或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实行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逐渐摆脱了危机。‎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处理好计划和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发展规律;保障人民的权益;借鉴别国的经验;制定政策要适合本国的国情。‎ 故答案为:‎ ‎(1)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 ‎(2)高度集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强了苏联的综合国力(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 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为二战中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或实施有计划的经济。‎ ‎(4)启示:处理好计划和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发展规律;保障人民的权益;借鉴别国的经验;制定政策要适合本国的国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 第32页(共32页)‎ ‎35.(8分)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远去,但是战争所带给我们的伤痛却难以磨灭。阅读下列村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前夕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 ‎14‎ ‎3350‎ ‎39350‎ 俄国 ‎2.6‎ ‎1740‎ ‎3320‎ 法国 ‎6‎ ‎1060‎ ‎5550‎ 德国 ‎16‎ ‎290‎ ‎1230‎ 美国 ‎38‎ ‎30‎ ‎970‎ 材料二:法西斯在全世界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扩张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反法西斯国家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决定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苏联承诺参加对日作战,但提出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材料三: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伤亡人数达到了5000万,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5000万伤亡人数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是因种族、宗教、政治或其他原因被当作“不受欢迎的人”而遭到杀害的。‎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由材料一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怎样的国际关系体系?‎ ‎(3)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是什么会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会议有什么影响?‎ ‎(4)材料三所述的人类灾难是哪次战争造成的?‎ ‎(5)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出现了两大突出变化,这种突出变化在世界经济方面、世界格局方面突出地表现为两大趋势,这两大趋势分别是什么?‎ ‎(6)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分析】‎ 第32页(共32页)‎ 本题以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远去,但是战争所带给我们的伤痛却难以磨灭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两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会议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从材料图表“一战前夕1913~1914 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中可以看出,1913年时,美国和德国在工业产量上超越了英国和法国,但所占有的殖民地面积却远少于英国、法国和法国,这种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局势的紧张,最终引发了战争。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国家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材料二描述了1945年2月,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召开了雅尔塔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但雅尔塔会议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体现了大国强权意志。‎ ‎(4)据材料三“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伤亡人数达到了5000万。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5000万伤亡人数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是因种族、宗教、政治或其他原因被当作‘不受欢迎的人’而遭到杀害的”可知,材料中所述的人类灾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如抗日战争中,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5)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出现了两大突出变化,在世界经济方面,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与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人类可以普遍感知的现实,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政治格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称霸世界。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国家联盟实力的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的主要力量,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6)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要加强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面对国际争端,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等等。‎ 故答案为:‎ ‎(1)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32页(共32页)‎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但雅尔塔会议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体现了大国强权意志。‎ ‎(4)第二次世界大战。‎ ‎(5)趋势: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 ‎(6)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要加强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面对国际争端,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等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两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会议的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10/1 7:30:27;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32页(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