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 M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雪》
1. 了解词的一般特点,体会本词语言的准确性;
2. 掌握本词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
掌握本词中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通过分析与诵读,体会作者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
一、课前导入
岑参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欣喜,李白有“燕山雪花大如雪,纷纷
吹落轩辕台”的豪迈,柳宗元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无奈。雪在诗篇里是诗人情
趣的寄托,人格的化身,今天我们也要一起去感受一篇气势恢弘的词——《沁园春•雪》。
二、相关文体知识和写作背景
1. 关于词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源于唐代,盛于宋代。
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每首词都有固定的
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
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那么,现在你能结合词的相关知识说说对“沁园春•雪”这个题目的认识吗?
答:“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2. 如何朗诵《沁园春•雪》?
你是如何朗读这首词的?下面请同学们听一听这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再次体会作者所要
表达的情感。
听完了朗读录音,同学们想不想读得和老师一样好甚至比老师还好呢?
你知道怎样读一首词才能读出感情和和谐的节奏吗?
①要读准字音理解文意;
②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③在理解品味诗歌的基础上把握朗读的语调和语速。
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注意停顿和重读哦!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分外妖娆。”以豪迈的语调来朗读。“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
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要用赞颂、高昂的语气来朗诵。但,是不是要一
味的激情澎湃呢?不是的,“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就要用稍带批评的口吻来
朗诵。
3. 了解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诗词内容
写作背景: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是 1936 年 2 月。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
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1925 年在长沙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后,面对生机勃勃的辽阔大
地,他感慨万千,写下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 11 年后,也就是 1936
年 2 月,毛泽东准备率领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最前线,渡河前适逢大雪,他于雪后
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观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胸中豪情激荡,满怀战
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作了有力的回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1945 年 8 月,抗战胜利后,毛主席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
毛主席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在《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并迅速在人民当中
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这首诗词分为上下两阕,你知道上阕重点写的是什么?下阕重点写的是什么?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下阕:纵论古代英雄,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继续思考:
问题一:这首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但上、下两阕各有侧重,上阕侧重于什么,
下阕又侧重于什么?
问题二:上阕写的是什么地域什么景色?试按对景色的概括写、具体写、想象写的脉络,
把它分为三个层次。
问题三:下阕如何引入对人物的评论,评论了哪些古人?又评论了哪些今人?试按此线
索也将它分为三个层次。
问题一答:上阕侧重于写景,下阕侧重于抒情、议论。
问题二答:上阕写北方的雪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
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问题三答:下阕评论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这些古代帝王,又评论了今天的
人民大众。分三层:第 1 层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两句。第 2 层从“惜秦
皇汉武”到“只识弯弓射大雕”。第 3 层从“俱往矣”到结束。
三、品读词的上阕
1. 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出了视野的辽
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2. “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
怎会像白象在奔跑?
“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句。“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
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
地域的辽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
动态,说山在“舞”、原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 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
景色壮观无比!
是什么原因让作者能有“山舞原驰”的感觉呢?总结起来有两方面因素:(1)视觉因
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2)精神因素。作
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的眼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
3. 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
境。
“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
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的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红花翠柏,郁郁青青。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4. 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作者在上阕想要抒发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赞美之情,以及坚信中国革命必定胜利的感情。诗人王维
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沁园春•雪》就是借景来抒发革命豪情的代表作。
四、品读词的下阕
1. 当年柳亚子先生读过这首词后,曾经写过一首和词,对它进行了高度赞赏,其中有
两句“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同学们想想看,它是由哪两句演化而来的?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联系上下阕的内容,分析此句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一个“引”字巧妙地由描写祖国壮丽河山引出“无数英雄”,过渡到对古今
人物的评论。
2. 正因为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诗人又是如何评价这
些英雄的呢?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3. 第二层紧扣一个“惜”字,“惜”字统领第二层。这一层涉及了很多历史知识,如
何理解“惜”字包含的意味?
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了帝王们的丰功伟绩,认为他们是显赫一时的大英雄,同时
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
才华欠缺的不足;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的;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
上的伟大气概。
4. 全词的主旨句是什么?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是对历代帝王的否定。那么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是谁呢?作者庄严宣告: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就是今天的人民大众才是时代的主人。一笔定乾坤,收束全
词,这是点睛之笔。
5. 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
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拓展:全词主旨句除突出表现了今朝是由无产阶级大众来主宰世界的主题之外,还有赞
颂及总结历史经验的意思。毛主席强调中国的命运必须掌握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手里。所
以在词的末尾宣告: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写景:北国风光 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
山舞原驰 红装素裹
抒情:江山如此多娇
议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五、小结
1.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
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
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2. 毛泽东一生酷爱古典诗词,他的一生,不仅在临窗伏案时,就是在戎马倥偬之间也
不断地默诵吟哦,写诗作词。据中南海毛泽东图书管理员统计,毛泽东生前认真批注、圈画
过的诗词总计在 1590 首以上,一般性翻阅、欣赏的至少在 2000 首以上,凭记忆手书的有
117 首,其中有许多长篇叙事诗。毛泽东不仅鉴赏古诗词,而且也挥笔创作了多首诗词,并
自成一家。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1)完成课后练习。
(2)体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
明确:说明过去的历史人物毕竟有很大的局限性,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是今天的无
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只有他们,才是祖国河山的真正主人,才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学生积极的调动不尽如人意。
2.学生诵读指导不够细致和充分。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改进:进一步缩减教学内容,重点放在朗读上,
并将朗读与关键词的品味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问题设计上少提一些问题,也没有必要引导
学生从上片说到下片,而是将上下片的品读任务分配给各小组,由他们先品再读,在这个过
程中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我想这样的话,品和读会结合得更好,既将课堂还给了学生,
又能提高课堂的效率,效果可能会更好。 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可以先给学生充分的时
间先读先品,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品和读的实践,谈朗读处理,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提高,
学生由于有了说的实践,课堂发言可能也会积极和精准一些。
2 我爱这土地
1.了解艾青,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把握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3、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理解关键诗句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象征的表现手法和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一、课前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
我也爱我们的祖国,那你平时有机会大声的说,我爱我的祖国吗?
可能平时我们很少有机会表达我们的这种情感,那么今天我们机会来了,你愿意大声
地说,我爱我的祖国吗?
谁愿意说?
我们一起大声的有激情的说!
师:很好!爱需要表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些图片,请同学们认真地看,
看完之后,请同学们用“我爱我的祖国,因为我的祖国 ”,这个句式来说话好吗?
(生看图片)
师适时解说:1997 年香港回归,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008
年的中国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让世界为之惊叹! 2009 年的阅兵式,强
大的中国国力接受世界的检阅!
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这是我们中国人首次承办的世博会,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
大的一次世博会,百年世博,展示的人类文明的辉煌。
师:在重温了这几件令国人为之自豪骄傲的大事之后,哪位同学能用“我爱我的祖国,
因为我的祖国 ” 这个句式来说话。
师: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她是我们的母亲。回眸历史,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过了 60 多年
的光辉历程,但是我们也无法忘记那曾经的血雨腥风,更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
教训。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伟大的诗人艾青写于 1938 年的《我爱这土地》。(屏显:标
题作者)聆听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二、认识作者
说一下你对艾青的了解。(屏显)
他在 1933 年写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当他将蒋字的“艹”字头写下
后就停了笔,他想起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曾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苦
难,他耻于与蒋介石同姓,为了报复蒋介石,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乂”,这恰
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便以“艾”为姓。又因为艾青生于十二月,刚好农村里面十二月是
青的季节,“海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之后“艾青”
这个名字轰动全国,家喻户晓,然而他的真名倒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
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他以前是学画画的,后来被捕了,
在狱中他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与闻一多、郭沫若齐
名。
三、出示目标
师:认识了作者,让我们再来明确一下本节课学习的目标
(屏显)
1.了解艾青,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把握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3、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四、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用大声的朗读一遍诗歌,并用心感受一下诗歌的感情基调。开始吧!
2.指生朗读,指生评价
师:诗中有一个词语形容诗人的情感程度很深,谁找出来了?(深沉) 师:那针对这
一种情感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去读呢? (整体来看我们应该用激昂的、深沉的)。
师: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诗?
师:请同学们酝酿一下自己的感情,为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诗。 师:谁能点评一下这位
同学的朗读。
3.教师范读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这一首诗,大家想不想听!
4.全班齐读
师:请大家再把语速放慢一些,饱含深情的给大家朗读一遍。
五、品读悟情
师:其实,要想通过朗读把听众带进诗歌的意境中去,必须真正的理解诗歌。我们说:
“作诗本乎情”,情感是诗歌的生命。那么,我们就进入第二环节:品读悟情
诗歌是诗人在特定背景下情感的流露。我们说:知人论世,才能准确地把握诗人所表
达的情感。
师:这首诗写于 1938 年,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抗日战争时期)
师:其实早在 1931 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已经践踏了我们的国土。谁愿意把这段背景
资料给大家朗读一遍。
(屏显)知人论世:早在 1931 年,日本帝国主义就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
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四个月内,黑、
吉、辽三省全部沦陷!1937 年 7 月 7 日,随着卢沟桥的轰然炮响,日本帝国主义掀起
了妄图灭我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 年 12 月,日本攻陷南京!他们所到之处疯狂肆虐,
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
屈不挠的抗争。
师:那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屈辱史,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给我们留下了永远无
法抹去的民族之痛。请同学们再看一组图片。
(屏显)勿忘国耻 无法抹去的民族之痛
师: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陷了南京,进行了长达 6 个星期的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致使 30 多万同胞惨遭杀害。南京这一座六朝古都,成了一个血腥的人间地狱。看着这样一
组照片,此时此刻,你的感想如何?
生答
师:那如果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你会怎么做?我想听听男同学的心声。 生:我一定
会誓死报国。生:反抗报仇,与日本鬼子斗争到底。
师: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甘心做亡国奴。作为诗人的艾青,他也坚定的涌进
了民族解放的洪流中,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诗人是借助哪些
的意象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的学习这首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带着这几个问题,自由朗读
诗歌,先自主思考,如果有疑难就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1.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请说说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意象是渗透了诗人的情感的具
体形象)
明确: 意象
暴风雨打击的土地 -----遭受侵略蹂躏的祖国
汹涌着悲愤的河流 -----郁结在人们心中的悲愤(强烈愤怒的中国人) 无止息的激怒
的风 -----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来自林间的温柔黎明 -----对光明的向往和希望 生死眷
恋土地的鸟 ---- 对祖国挚爱的诗人 ? 土地——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 ? 河流——人
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 风 ——郁积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悲愤
? 黎明——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师:我们说:“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
式”,诗人往往借助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所借助的具体形象在文学上叫做“意象”。
(屏显)意象即寓“意”之“象”,指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师:
它本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因为带上了诗人主观情感,那么在文学上他就称之为“意象”,那在
这首诗中诗人选用了哪些意象?
生:土地、河流、风、黎明、鸟
师:那么这种通过具体事物来暗示另一种事物,以表达某种抽象概念、思想和感情的
写法叫什么呢?
生:象征
师:我们在高尔基的海燕中曾经学到过这种写作手法,那么诗人所借助的这几个意象
有什么象征意义。
师:同学们,使用象征这种手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象征体和本体之间一定要有相似
之处,不求形似,但求神似。要使人能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被“暴风雨打击的土地”我们
就能够想到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祖国。那“土地上的河流汹涌着悲愤”它象征着什么?你
能联想到什么呢?联想到谁?
生:当时人们心中的悲愤。
师:人们心中的悲愤就如同河流一般汹涌着。 师:那“无止息的激怒的风”你能联想
到什么? 生:
师:这种“激怒”无止息的吹刮着,刚才咱们同学看南京大屠杀图片的时候,老师注
意到很多同学的眉头紧锁着,神情凝重,可见你的心中也充满着一种愤怒,对不对?这种愤
怒代代相传,不会停止。“无止息的吹刮着”不用“吹拂”而用“吹刮”,你感受一下,程
度一样吗?
这种愤怒非常强烈。那这三句话,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用什么样的语调、语气去读?
生:悲愤
师:谁能带着强烈的愤怒再给我们读一下。 师:那黎明的温柔它又象征着什么? 生:
光明的到来
师:在艾青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是“土地”“太阳”,那么黎明无比温柔,
而且还是来自林间的,在这里他为什么不用太阳这个意象呢?
生:仅仅是胜利的曙光,但是人对胜利仍充满着渴望。 师: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过: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我们说:“黎明来了,胜利还会远吗?”那我们再读这句
话时候,一定要读出深深的向往之情。闭上眼,仿佛就看到了喷薄而出的太阳,谁愿意给大
家读一下这句话,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句话所营造出的诗的意境。
2.诗中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如何理解这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明确:这只鸟生命耗尽,将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寄寓
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师:诗人对祖国的这种爱可以用哪个成语可以形容?
师:至死不渝。这种深沉的爱国之情,诗人借助意象抒写的淋漓尽致,这种爱不仅来
自诗人的内心深处,更是当时全民族普通的爱国情绪的浓缩,是当时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师板书)
3.谈谈第二节在全诗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主题升华,感情深化,呼应标题。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是爱国者目睹满
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练和升华,
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对祖国爱的深切。
师:我们要饱含深情的去读才能产生动情的效果,让我们齐读这一小节。再一次感受
一下诗人的深切的爱国感情。
鸟生与死 眷念土地
我爱这土地 对祖国深沉的爱
我对土地 爱得深沉
完成课后练习。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进而进行朗读训
练是非常关键的。在朗读中,生生之间互相进行评价,使师生双方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3 乡 愁
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
2.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和感情线索。
3.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4.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朗读中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
培养学生联想、想象思维和运用诗歌来表达情感的能力。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离开过爸爸妈妈吗?当离家三五天,或半个月的时候,你们回
想家吗?
我们想家时,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在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
同胞,因海峡两隔,长期不能见到亲人们,那才是真正的愁,真正的痛啊!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余光中那浓浓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学者,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 年去台湾,是当代台湾
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
三、朗读,整体感知
1.听录音磁带范读课文,注意感情基调、语速、节奏、重读。
2.指定学生诵读全诗,看谁读得好,教师作简要点评。
3.全班齐读。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深情朗读,我们体味到了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
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四、小组讨论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乡愁萦绕了诗人一生?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教师小结: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概括了诗人整个人生,浓浓的乡愁牵动了
诗人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小时候(少年)──母子分别 家愁(亲情)长大后(青年)──夫妻离愁 家愁(爱情)
后来(中年) ──丧母哀愁 家愁(亲情)
现在(老年) ──思归浓愁 国愁(祖国情)
3.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的?
邮票──写信可寄家愁船票──乘船可解相思坟墓──生死隔绝,哀思难诉海峡──海
水无尽,忧思无尽
小结:这首诗,诗人借助四个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抒发了自
己浓浓的乡愁,子思母念,乡愁可人;夫妻爱恋,乡愁动人;祭母奠土,乡愁感人;愁绪祖
国,着笔惊人!所以,读《乡愁》这首诗,我们能感到诗人余光中心灵深处一个执著的主导
情感不仅仅是乡愁,还有对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4.这首诗诗人借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形象具体的事物来表达看不见、摸不
着的抽象的乡愁离绪。其实呢,除了这些形象的事物,还有很多物象能触动你心中的痛,
触发你的情感,引起你的愁绪。请你以“乡愁是……”为乡愁打个比方。
例:乡愁是一根长长的电话线。
乡愁是一封小小的 E-mail。 乡愁是一缕轻烟,缭绕在游子心头。
5. “乡愁”应该是一样很有份量的感情。同学们找找看诗歌中形象的前面都用了哪些修饰
语,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它们又突出了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着什么表达效
果?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
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
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6.(1)“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些有什么目的?
节与节之间完全均衡对称,每一节均为四行,第一行三字,第二行十字,第三行四字,
第四行五字,各节对应,位置上的诗行字数相等
乡愁在保持节与节之间的均齐对称时,注意到每节内部诗句的长短参差变化,从而透出自由
错落的活泼感:整齐而不僵化,自由而不芜杂。
(2)“乡愁”的结构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结构的复沓升华了这首诗的思想意义,使这首清浅明朗的小诗显得既深情绵邈,而又庄
严正大。
五、延伸拓展,深化积累:
“乡愁”从古到今都困扰着羁旅他乡的游子们,因而也成为文学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
我们学过的作品中还有哪些是反映乡愁这个主题的?大家能背出来吗?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古诗中有许多象余光中的这首“乡
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最后,让我们一齐来
吟诵这首深情的恋歌,再一次体会诗人内心涌动的思乡爱国情感。
乡愁
余光中
(1)背诵《乡愁》。
(2)完成课后练习。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 ,我认为朗读非常重要。因为《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
情的诗歌,教师用心去教,用感情教,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入作者浓浓
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振。 因此学生对这篇诗歌非常喜爱,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1.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内涵。
2.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及诗歌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1.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
2.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
理解诗歌运用的意象和写作手法。
一、课前导入
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仿佛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
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她走过北平的尘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
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店,低眉沉思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她就是中国
现代历史上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
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新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板书)
二、自我研学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中国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中国第
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和丈夫梁思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
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2)背景链接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 年 4
月 5 日)。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
而作。对此,其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
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2.生难字词
(1)字音
娉婷..(pīng tínɡ) 鲜妍..(xiān yán) 冠冕..(guān miǎn)
呢喃..(ní nán) 轻灵..(qīng líng) 柔嫩..(róu nèn)
(2)词义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柔嫩】指质地柔和鲜嫩。
【冠冕】文中是王冠的意思。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
王的礼帽。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朗读指导
1.《你是人间四月天》通常理解为是林徽因写给她儿子的一篇精美的诗歌,要诵读得
优美、深情,充满爱和希望。
2.第一遍朗读基调为深沉;第二遍朗读基调为喜悦。
3.节奏划分。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
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
三、合作探究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诗歌以什么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
明确:以“四月天”为喻; 特点: 轻灵、软、娉婷、鲜妍、天真、庄严、柔嫩,
等等。
2.本诗使用了一种我们不常用的表达方式,叫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明确:句法偏离。句法偏离是指违背常规的表达方式,这其中有句法结构的倒装、前置
和混乱。句法偏离比常规句法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有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修辞效果,起到
强调作用,能更好地表达文意。
步骤四 深层探究 领悟感情
1.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是什么关系?有何作用?
明确:本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重复,首尾照应,有一种循环往复之感。第一行中诗人
直接提出“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个主题,但“我说”二字表明诗人的态度是含蓄而矜
持的,通过中间一系列的比喻论证,最后诗人非常直接而肯定地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重复强调,再次表明主题。
2.第三节的描述了怎样的画面?试作简要描述。
明确:第三节的描述让人觉得“你”仿佛是一个带着花冠的婷婷少女,姿态婀娜,在四
月的万花丛里翩翩起舞,那种娉婷轻盈之美给人以无限遐想。“你”不仅有天真可爱的一面,
也有庄严肃穆的一面。“夜夜的月圆”有一种庄严且朦胧的感觉。
3.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说说它们带给你的阅读感受是怎样的。
明确:第四节中,“鹅黄”与“绿”两种明亮的颜色放到了一起,给读者提供了视觉转
化和想象的空间。“雪悄然融化”与“嫩芽静静绽放”的情景浮现眼前。
四、当堂演练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林徽因,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传奇女子,以其优雅娴熟的文字给
我们描绘了一幅人间四月天的美丽画卷,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情感流露,有着道不
尽的真情礼赞,诉不完的绵绵爱怜,让我们尽情领略了爱的无限美丽。
2.拓展延伸
读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觉得很美,简析它的美在何处。
明确:三个方面: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林徽因
云烟 百花——绘画美
天真 庄严——建筑美
呢喃 喜悦——音乐美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首新格律诗,该诗充分体现
了新诗创作的“三美”原则——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本着以人为本、对学生发展负责
的精神,今后要深入研究学情,依据学情,更加有效地选择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地设计教学
环节,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增强教学针对性,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科学化、效益最大化,
促进学生的最大最快发展。
5 我 看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从语言、意象、内涵等方面学习鉴赏诗歌。
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从语言、意象、内涵等方面学习鉴赏诗歌。
一、课前导入
一年四季,最美的要数春天。阳光明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希望。古往
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
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诗人穆旦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
二、自我研学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生于天津。 诗人、翻译
家。
(2)背景链接
从 1937 年 10 月,穆旦开始听燕卜荪的《当代英诗》课,对叶芝、艾略特和奥登为代表
的英国现代诗,有了精确的了解。1938 年 6 月创作了《我看》。《我看》借鉴的是英国现
代诗的“玄学思辨”,即一种思辨想象力。是一种对自然意象和意境的感悟,对社会现代生
活的思辨。但这种思辨,又不同于纯理性的思辨,而是充满着肉体感觉和情感。即所谓的“思
想知觉化”。
2.生难字词
(1)字音
丰润. (rùn) 沉醉.. (chén zuì) 凝.望 (níng) 忧戚. (qī)
枉.然 (wǎng) 飘逸..(piāo yì) 勃.发(bó) 摇曳. (yè)
(2)词义
【丰润】(肌肤等)丰满滋润。
【沉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摇曳】摇荡,晃动。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2)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1)抽生读课文,读出一定的感情。
(2)齐读课文,揣摩每节的意思。
(3)教师小结:全文共五节,每节为一层。
三、合作探究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明确:春风吹拂,春草荡漾,仿佛春潮涌动,描绘出一幅绿油油的晚春图。
2.为什么说青草是丰润的?
明确:因为草长得茂盛。
3.“悄悄揉过”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风的轻柔。
4.第三节里的“你”指什么?
明确: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5.“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季节的更替,时间流逝得快。
步骤四 深层探究 领悟感情
1.“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明确: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作用:使句子更有张力,显得生动、形象。
2.诗人把“生命的飞奔”比喻成什么?
明确: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3.诗人在诗中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发出怎样的愿望?
明确:诗人写这首诗时是抗战的第二年,他愿中国大地只有鸟语花香,生机勃发,远离
战争。
4.体会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
明确: 一是对春天的着色自然明亮,意象的选择贴近春天的丰满气质,另一方面却布
满诗人心灵里的荒寒,这使诗中的词句呈现出跌宕之美,丰富张力,具有丰富错落的层次感。
5.穆旦的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
6.默读诗歌,体悟诗歌感情。
7.再次回顾全诗内容,轻声地自由朗读诗歌。
8.闭上眼睛,体味诗人题目中的“看”。
四、 当堂演练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春天里到处是诗歌,大自然里到处是诗歌。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的风、草、鸟、天空、
流云等美景,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命的敬畏,对
万物的期待。
(1)完成课后练习。
(2)搜集写春天的诗句。(至少 4 句)
明确: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
南春》)
②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
③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④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王涯《春游曲》)
整个教学过程,我尽量用诗意的语言,撩拨学生诗意的情怀;用诗人的情怀,拥抱孩子
纯真的想象;用丰富的想象,碰撞学生创作的灵感;用创作的灵感,编织烂漫的诗篇。学生
们笔下涌动的是自己的思想,抒写的是焕发生命色彩的诗句。
第二单元
6 敬业与乐业
1.学习“总——分一总”的结构。
2.学会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引用材料)。
3.明确文章中心论点。
4.通过诵读和合作研讨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
点。
5.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建立快乐学习观:尊敬学习,就是尊敬自己。
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人生是短暂的,如同一颗闪烁即逝的流星。在你有限的生命里,你最向往的、最能体现
你人生价值的职业是……
人各有志,那你的志向是什么?如果让你选择下面的职业你会选择什么?(展示图片)
利用证俨法师的话“真正的光明在我们的心里,该点燃的是我们的心灯。”导入。
二、析题、明确目标、了解作者及背景。
1.考考你:题目中哪两个字是题眼?(敬、乐)
敬业——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发愤忘食”)
乐业——把学习工作当作一件乐事(“乐以忘忧”)
2.应该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即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
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3.展示目标
①对本文论证层次的梳理和论证方法的辨别。
②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③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促进学生学习精神与生活态
度的转变与升华。
4.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他兴趣广泛,学
识渊博,在政治、经济、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 148 卷,1000 余万字。
5.背景资料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 70 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
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
业学校。该校 1918 年 5 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
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
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
三、文学常识介绍
1.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
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既要有针对性。
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
演讲的主旨。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2.议论文常识简介
A.表达方式:议 论
B.三要素:论 点、论 据、论 证。
(1)论点: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2)论据:提出论点的理由和根据。①事实论据 ②道理论据
(3)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C.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D.结构:(三部分)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提出论点——-------------分析论点——------------得出结论
四、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的字词读音、意思。
2.听朗读思考问题
A.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有业 敬业 乐业
B.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C.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D.依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划分文章结构。
见板书
五、研读课文
阅读 2——5 节课文合作讨论: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的?举了哪些例子?
先谈有业的原因:有业是敬业的基础
无业的害处 反面论证 用孔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有业的重要 正面论证 用百丈禅师做事实论据
六、拓展延伸作业
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请写一段文字补充论证有业之必要。(讨论可能会一晃而过,要求
学生写出来,有助于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放
听写词语: 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理至易明、饱食终日、言行相顾、心无旁骛、趋之若鹜、
亵渎、发愤忘食、老之将至、强聒不舍。
二、继续研读课文
1.课文是如何论述敬业之重要的?请勾划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
(1)首先解释什么是敬?
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2)接着论证“为什么该敬呢?”作者用了一个极具感情的词语来说明职业是可敬的。
明确:“神圣”。
(3)作者还举了事例来证明“职业的神圣”。
明确:“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4)“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觉得哪些人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示例:
①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勤奋工作,提炼出了镭,获得了诺贝尔奖,她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梁启超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他演讲到紧张处,
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叹息,狂笑等,梁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讲就如他所说,做一种劳作做到
了圆满,所以他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邰丽华自小失聪,但这并没有阻挡她对舞蹈的热爱。她始终不渝地舞蹈着,一场《千手观
音》向世界展示了灵动优美的舞姿,使世界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
(5)接下来作者又讲到“如何敬”的问题,体现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6)《庄子》“佝偻丈人承蜩”是什么意思呢?请讲述这个故事。
(7)接下来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
信得过……同一价值。”
(8)你们赞同这个观点吗?
示例:
①我认为这几件事并非有同样的价值。比如说,一个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极少数人受益,
当它消失之后,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一个共和国的存在与否却关系广大人民群
众的切身利益。价值是不等的。
②我同意梁启超的观点。价值是不能有职业的高低来衡量的,同样是为社会作贡献,虽然功
劳不一样,但价值是等同的。如果人们的职业有价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洁工辛勤工作一辈
子,他的价值就不如其他人吗?每一个敬业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同一价值。
(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培养质疑精神。名家的观点也不一定全面,我们应该有怀疑精神,要敢
于说“我认为”。不同的职业创造的价值也许会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不能用
价值来判定职业的高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树是可敬的,小草同样装点着春天。)
2.课文是如何论述乐业之重要的?
(1)朗读课文,体会演讲的特点。
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注意结合现场气氛。“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
结合前文,看看还有什么特点,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
③引用名言,通俗注解。
(2)乐业之重要。
梁先生首先说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人应该“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然后从四个方面
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四个方面可概括为:睹其变化乐、奋斗前行乐、竞争得胜
乐、杜绝游思乐。(加点字板书,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请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教师可以自己的教育快乐观证明职业是有趣味的:“在浅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今天,语文给
了我一片宁静的天空,一颗自由的心灵,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袭自然的情感。在语文园地里
耕耘,我快乐!”
三、拓展延伸
请结同学们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段文字,谈谈如何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1)完成课后练习。
(2)关于论点的中考题型:“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答题技巧: 看题目——看开头语段——看结尾——看中间过渡句
这篇课文教学后,我在课外又设置了关于立足本职工作和树立远大理想的辩论,激发了
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兴趣,效果很好,是本节课的延伸和补充。在辩论中,大多数学生更赞
成应有远大理想,认为二者相矛盾。我做了点拨纠正,启发他们,如果不扎扎实实地做好本
职工作,远大理想就会成为空谈,启发学生要全面具体地看问题。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了解这封书信的内容,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2.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3.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体会作者对远征中国的态度和感情。
一、课前导入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先生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同学们都听说过圆明园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的,
现在又变成什么样了?
18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抢掠,并将这个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烧成了一堆废墟。作为当时法国统帅将领之一的巴特勒上尉称这次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
的,并征求雨果的意见。那么雨果对这个事件持怎样的态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
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作者介绍
雨果,(1802--1885)是 19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
越的资产阶级民主左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
“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三、书信格式
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字词
2.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五、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雨果评价圆明园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
明确:奇迹
2.圆明园作为奇迹,它的价值体现在哪?
明确:(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3.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
明确:大理石,玉石,青铜,瓷器,异兽,花园,水池,喷泉,成群的天鹅、朱鹭、孔雀等。
4.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
明确: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5.“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它是怎样消失的?
明确:被两个强盗--法兰西、英吉利毁了
6. 两个“强盗”在圆明园犯下了哪些罪行?
明确:洗劫,放火,行窃
7.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谁?
明确:小额尔金(对照书下注释,区分两个额尔金的所作所为)
8.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明确:谴责的态度
9.他是用很激烈的言辞从正面谴责的吗?
明确:不是,是用反语(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也称“倒反”、
“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10.雨果使用了哪些反语?
明确: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赞誉
11. 雨果批判所有英国人与法国人吗?
明确: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或答“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
远不会是强盗”亦可算对。
12.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
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
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
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
13.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
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明确: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
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反映了他是站在人类的立场、
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件事。
14.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
的讥讽点明主旨,体现了作者明确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六、拓展延伸
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
步?
七、结语
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它的毁灭,
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也要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
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能允许别人欺侮我们,只有强盛的国家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
尊严。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好好学习,为我们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完成课后练习。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发现了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读文、读人、读出自己。掌握了
这个方法,就好像拿到了一把打开语文大门的钥匙。雨果先生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反
语嘲讽,何等睿智;正直无私,何等珍贵。其实这也是我们全班同学写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8 论 教 养
1.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2.学习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3.努力改正没有教养的行为,学习做个有教养的人。
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课前导入 生成问题
经常听见有人在骂:“你真是没教养!”那么,教养是什么呢? 教养来自哪里? 体现
在哪里?教养,离我们有多远呢? 教养和礼貌、教养和风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今天,
我们就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去一探究竟。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20 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
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 岁时进入大学学习人类学与
语言学。1938 年,进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1946~1953 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
教授。1971 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在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 年,他开始重新寻找
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
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 20 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生难字词
(1)字音
彬.彬有礼(bīn) 贸.然(mào) 涵.养(hán) 恪.守(kè)
矫.揉造作(jiǎo) 箴.言(zhēn) 絮絮叨叨....(xù xù dāo dāo)
(2)词义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恪守】严格遵守。
【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课文中作者认为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
明确: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2.课文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
明确: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
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3.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1)在家里,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家里有人在看书或做功课,也总是把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放得很响,或高声说话。(2)对
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3)进入成年后,仍
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4)当
着外人的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
步骤四 深层探究 质疑问难
1.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有教养的表现有哪些。试着列举出来。
明确:(1)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2)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 (3)
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4)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5)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不会
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2.作者谈论“教养”又转向谈论什么?
明确:谈论“风度”。
3.“教养”和“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它们是一脉相承的,风度主要体现在外表,它是教养的一个方面。风度是教养的
表现形式之一。
4.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简述作者的论证过程。
明确: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 本文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
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针对性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亲切而生动。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
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2.拓展延伸
一个讲礼貌的人,是不是就是个“有教养”的人?
明确: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经过训练和刻意就可以装出来的。而教养是发自内心
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也就是说一个人表面有礼貌,讨人喜欢,
但他可能内在是自私虚伪的。但当说一个人有教养时,不仅说明他的外在行为好,还说明这
个人的内涵、道德品质是好的。
开门见山,引入论题:什么是教养
论教养 无教养的表现
具体论证,深入剖析
有教养的表现[中国教育#出&
%版
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进行“教养”方面的学习教
育是很有意义的。俗话说“人有教养行走八方,无教养寸步难行”。提升教养不仅是对人格
的培养,也是进入社会的“必修课”。同时,学生们也学到了本文对比论证的写法。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3.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理解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
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园圃,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让它
荒废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植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
俄国大文豪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
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没有知识或知识不多就难免愚昧;不习惯思维就会造成粗鲁或莽
撞;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被称之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
不是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体能够体会得到的。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
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
作用的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
屋》。
二、作者简介
毕淑敏(1952——),女,国家一级作家。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祖籍山东。中学就
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
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毕淑敏17岁便来到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当兵,历任卫生员、
助理军医、军医。在苍茫的高原上,她亲眼看到一些年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富强永远长眠在
冰层中的悲壮。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死亡”使她对生命有着特别的关注。1980年转
业回北京。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
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获庄重文文学,
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
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
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
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
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
等。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请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梳理字义。
1.生字注音
宽宥(yòu)游弋(yì)轻觑(qù)麾(huī)下广袤(mào)
赘(zhuì)余窗棂(líng) 坍(tān)塌 要诀(jué)困厄(è)
襟(jīn)怀灼(zhuó)晃自惭形秽(huì) 憎恶(zēng wù)
俯拾即(jí)是驰骋(chěng)
2.词语解释。
自惭形秽:“惭”,惭愧;“形秽”,容貌丑,形象不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
感到羞愧。后泛指因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遭受困窘或处境为难时心神慌乱。
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杂乱众多。
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鸠占鹊巢:斑鸠占据喜鹊的巢。比喻强者欺凌弱者,获得现成的东西。
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僵死。比喻兄弟相爱相助,患难与共。后用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
过。
襟怀:胸襟、胸怀;心胸。
广袤:土地的面积。东西的宽度为广,南北的长度为袤。
驰骋:①骑马奔跑,奔驰。②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
坍塌:崩塌。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二)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第7——17自然段)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一层(第7——8自然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第9——13自然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第14——17自然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8——19自然段)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
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呢?
A.第一间小屋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B.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C.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
2.第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第1——3自然段: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引出对精神空
间的理解。
第4——6自然段: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对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
3.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
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
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
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4.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
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
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首先是寻找阶段,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高瞻远瞩,确立远大目标。
其次是耕耘阶段,再苦再累,在所不惜,只要努力达成目标。
最后境界是收获阶段,已经为追寻目标精疲力尽,快要放弃时,却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获
得了成功。
5.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告诫人们:
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6.理解本段的重难点是“自身”,如何理解文中“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意
见”?
通过举例分析说明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向这个个体生命所具有
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7.概括第18、19自然段的内容:
总结全文,指出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提出扩大精神空间的建议。
第二课时
五、文本细读
(一)第1-6自然段
①文中有哪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为什么说我们面对名言与古话时会自惭形秽、不知所
措?
明确:文中“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和“宰相肚里能撑船”两句话
对人的 心灵进行了描述。“自惭形秽”是 因为“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积累
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同样的“不知所措”是
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终是可望而不可及,便以位卑宽宥
了自己”。
②第1自然段中的“泥土”、“浪花”、“云霓”分别对应的是什么?
明确:“泥土”、“浪花”、“云霓”分别对应的是“大地“海洋”和“天空”。
③本部分哪几段话表明由人需要物质空间自然转换到人需要精神空间?作用是什么?
明确:有“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这几句话自然转换显得
不露痕迹。
④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明确:“宜选月冷风清竹木潇潇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⑤在本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阐述?
明确:主要是打比方,最典型的就是用“小屋”来比喻“心灵空间”。
(二)阅读第7-8自然段
①第一间小屋中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之时,作者着重强调的是什么?
明确:在第一间精神的小屋中,作者着重强调的是“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
够的容量,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个
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假如爱比很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
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大的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
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②本部分的文字形象、生动,飞扬,鲜明,新奇,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作用是什么?你能
举例说明吗?
明确:本部分作者所运用的方法还是比喻,还有拟人等。此种修辞方法的 运用,使得作者
笔下的文字真如繁花盛开,奇英缤纷,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也使得说理的文字具有了情感的
力量。也使得说理的文字具有了情感的力量,生动又悦耳,在扩大感染力的同时,必然会增
强说服力。如文中将“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比喻“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既贴切又奇特而鲜明。再如文中“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象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
鲤鱼游弋”,就温馨而活泼,新鲜极了,非常有感染力与说服力。
③“无师自通”、“净手焚香”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无师自通”这里指自然发生。“净手焚香”,这里指去除尘埃,营造净化的仁爱心
境。
(三)第9-13自然段
①人生工作“七万个小时,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大多数人会有怎样的反应?为什么?
明确:大多数人的反应“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这是因为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
年的时光,假如你从事的工作时你的爱好,这7万个小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
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7万小时,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
衣,针芒在身。
②大多数人在谈到工作时是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作者认为事业对精神有濡养或腐蚀作
用,上文中有这样的形象表述,你能否指出来,并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明确:在谈工作时表情是乏味麻木。这是因为找对了工作的幸运儿不多。其“濡养”或“腐
蚀”作用是“快活和充满创意”或“花容磨损日月无光”。
③为什么说适合你的事业,如同“白桦林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找寻”?
明确:主要靠自我寻找,不但是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象雨后白桦林中的菌子一样,俯拾即
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④为什么你很“难预知将来”?很难“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
明确:很难预知,是因为很难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还因为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尚
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
也许会灼晃了我的眼睛。
⑤当我们“可能已耗费半生”,“费事弥久”才“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
纯可爱的本质时”,还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明确:当我们可能“耗费半生”,“费时弥久”才“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
的单纯可爱的本质时”,我们还要在“精神小屋”,“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
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⑥建造“坚固优雅”的第二间精神小屋,它的“要诀”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建造“坚固优雅”的第二间精神小屋,它的“要诀”是“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
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这是因为“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
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⑦“鸠占鹊巢”、“桃代李僵”在这里分别指什么?
明确:“鸠”与“李”这里代指“事业之外的赘生物”。
(四)阅读第14-17自然段
①为什么作者会说安放我们自身好像一个怪异的说法?
明确:之所有“怪”就是因为人们根本还未认识到我们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而是住着所
有我们认识的人是不正常的。
②文中16自然段说我们认识的人具体指哪些?
明确:我们所认识的人指他人思想、最新信息、别的喉咙都囔过的,别的手指圈划过的、世
界万物。
③文中16自然段表达对人对己迥然不同的态度的语句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明确: 表达对人对己迥然不同的态度的语句是“我们把自己的头脑……找不 到自己曾经生
存的证据”。作用: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对比,深刻的印象,刻骨铭心的震撼。
④文中17自然段开头说“如果真是那样”,这里的“那样”指的是什么?“如果真是那样”,
“我们的精神小屋”又会怎样?
明确:“那样”即第16自然段中鲜明对比的有关情况。“如果真的那样”则“我们的精神小
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白雪的
顶棚变作泥泞,露水的地面成了沼泽,江米纸的窗棂破裂,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你的精
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五)阅读第18-19自然段
①为什么说“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明确:因为相对于人类而言,它涉及的都是个人的喜怒哀乐、事业与生活;相对个人而言,
它的意义可能比大地、海洋、天空都要宽广。
②文中“我们……但我们……”这一组排比句指出了什么?
明确:指出我们建筑美观结实的“精神小屋”需要的条件分别是:拥有健康、庄严、努力、
真诚。
③当我们完成了自己精神小屋的建造后,应当再如何?
明确:不妨扩大疆域,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
六、主题
这是一篇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
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七、写作特点
1.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
2.构思新颖独特。
3.语言朴实,意蕴深厚。
4.文笔细腻。
怎样理解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交流】第一境界是寻找阶段,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高瞻远瞩,确立远大目标;第二
境界是耕耘阶段,再苦再累,在所不惜,只要努力达成目标;第三境界是收获阶段,已经为
追寻目标筋疲力尽,快要放弃时,却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获得了成功。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的思想境界有了变化,他们明白了这里的“自身”
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向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
态,更是一种心灵的纯净与精神的超越,甚至是一种不为形役,高远圣洁的人生境界。所以,
我们只有学会珍视自我,这间小屋才会更加独特与安稳。
第三单元
10 岳阳楼记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品味优美语言,学习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培养高尚情操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
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把握全文思路,理解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
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
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
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
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滕子京简介
1.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文正是
他死后封给他的谥号。
在朝廷做官时,多次上书议论国政,要求改革时弊,任副宰相时曾针对当时的政治时弊,
提出了十条改革意见,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吏治,推选法制,减轻徭
役等,并先后颁布了具体的方案。但不久,推行受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不幸被
贬到邓州做太守。《岳阳楼记》就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的邀请而写。
2.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的进士,两人的友谊也从此开始。滕子京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
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由于范的推荐,滕在泾州做知守,再在庆州做知守,在庆州任上
被人诬告擅自动用官钱 16 万贯,终于被贬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担心他惹出祸来,
便借“作文”之机,写出自己的理想,以规劝好友。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录音,细听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2.注意字音
滕.(téng)谪.(zhé) 日星隐曜.(yào) 浩浩汤.汤(shāng) 淫.雨(yín)
薄.雾冥.冥(bó míng) 偕.(xié) 樯.倾楫.摧(qiáng jí) 岸芷.汀兰(zhǐ)
心旷神怡.(yí)
3.通假字
百废具兴(通“俱”,都、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4.朗读指导。
第一段以叙为主,应读得舒缓、庄重。
第二段写洞庭湖景的文字,气势雄壮,应读得开朗雄浑。“前人之述备矣”语调转入
平缓,“然则”引出新意境,语调应升高。“得无异乎”应读出疑问语气。
第三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以下的写景文字,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
意境悲凉,应读出愁苦凄楚的情味来。
第四段“至若”领起,引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应读得高亢嘹亮,节奏明
快而有力。以下的写景文字,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色彩明丽,生机盎然,应读出欢乐
和畅的韵味。“此乐何极!”一句把喜悦的感情推向高潮,“登斯楼也,则有……”应读
出超脱、挥洒自如的情味来。
第五段以“嗟夫”开启,带来抒情和议论的意味,注意三句疑问句,语调应上扬,“噫”
一句,应读出悲凉慷慨、一往情深的意味。
5.学生大声练读,尝试表情朗读,力求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6.分组按要求诵读。
○诵读叙述写作缘由的段落(第 1 段,标志性句子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诵读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第 2 段,“衔远山……气象万千”;标志性句子:“予
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指代什么?)
○诵读描写阴雨天气时洞庭湖景象的句子(“若夫淫雨霏霏……虎啸猿啼”)
○诵读描写天晴时洞庭湖景象的句子(“至若春和景明……此乐何极”)
○诵读描写由阴雨天引发的情绪句子(“登斯楼也……”)
○诵读抒写天晴时喜悦心情的句子(“登斯楼也……”)
○诵读议论抒怀段(标志性词语:“嗟夫”)
(三)理解文章层次结构
讨论并归纳: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 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 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 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 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
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 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四)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1.复述各段大意并作简要概括。
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
作者先提出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重修并扩建了岳阳楼,在楼上刻了唐代先贤和今人的诗赋,并
嘱托作者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
第二段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作者认为巴陵的美景集中在洞庭湖上,先从空间上写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然后
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晨昏之间的万千气象,然后用“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一句小结。接下
来,作者转写登楼览物之情,设想迁客骚人观洞庭时的主观感受。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
假若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一连几个月不放晴;天空阴风怒号,湖上浊浪排空;太阳
和星星隐藏了它们的光辉,山岳也隐蔽了它们的形体;商旅不敢出行,船只全被损坏;当
黄昏时分一切都笼罩在昏暗之中,只有那虎啸猿啼之声不断传入耳来。这时登上岳阳楼,
满目萧然,触景伤情,更会感到离开京城的哀伤和怀念家乡的忧愁,并且会忧心忡忡,畏
惧小人的毁谤和讥刺,感伤到极点而悲恸不止。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
遇到春天温和的日子,明媚的阳光照射在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丝儿波澜。天色衬着
湖光,湖光映着天色,上下是一片碧绿。天上的沙鸥飞飞停停,水里的鱼儿游来游去。岸
边的花草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在夜间还可以看到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
月光普照千里;月光水波一起荡漾,金光闪烁,水中的月亮宛如一块温润的璧玉。渔歌的
对唱,洋溢着无边的欢乐。这时候登上岳阳楼,一定会心旷神怡,把一切荣誉和耻辱都忘
掉了。举杯畅饮,临风开怀,那是多么的欣慰和欢喜啊!
第五段对前两段所写的两种览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表现了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点
明了文章的主旨。
作者十分感慨地说,我曾经探求过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上述两种心情
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当高居庙堂
之上做官的时候,就为人民忧虑,唯恐人民有饥寒;当退居江湖之间远离朝政的时候,就
为国君而忧虑,唯恐国君有阙失。那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必定这样回答: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表达了对这种人的向往与敬慕:倘若没有这种人,我追
随谁去呢?
(五)合作探究
1.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则喜气
洋洋。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细读这两段写
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
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引导要点: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 3 自然段为例:雨是“淫雨”,
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
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
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
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曜”“潜形”“不行”“倾”“摧”等
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第 4 自然段的特点与第 3 自然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体会。)
2.第 3.4 自然段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
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
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
么?
引导要点:这两个抒情句是文章思路发展的中心环节:前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而悲,后句
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喜。联系上文看,是为了落实“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联系下
文看,是以迁客骚人随物而变的心情,衬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从
而引发出“先忧后乐”一段正论。如果把两个抒情句删去,文章思路中断,文章的内在联系
也被破坏。
3.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引导要点:首先是散文里具有整齐句式,如有很多四字句,有一些对偶、排比、错综手
法,使文章既有气势又富于错综变化。要注意,真正好的散文都是跟不散相对称的。其次,
在炼字上也很有特色,如“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和“吞”把客观事物写活了,把视觉
跟感觉结合起来了。又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的“观”字用得准确,因为“观”
是集中目力看,用“望”,用“视”,用“看”,都不合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一句是千古传诵的警句名言,值得仔细体会。
(六)课堂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
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人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
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
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
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画意、诗情、理趣溶为一体,不但给予我们美的享受,而且
先生那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读先生的文章,我们好像站
在岳阳楼上,那浩瀚无涯的洞庭湖水,给予我们恢宏的气势,也给予我们一种责任。让我
们点燃精神的圣火,去照亮时代天空的一角。
岳
阳
楼
记
叙述 作记缘由
描写
抒情
景物
概述外景
引起下文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迁客骚人,
登楼有感
淫雨霏霏,感极而悲
春和景明,喜气洋洋
议论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
字。
【交流】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
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
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朗读文章,解读文章,欣赏文章,分三部分学习本文,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语言特
色及深刻内涵。
重点放在文章内容理解上,少有对文本字词的关注,这对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不利。
11 醉翁亭记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学习景物描写的方式,体会其作用。背诵全文。掌握常见的文言知
识。
2.感受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理解“与民同乐”的内涵。
3.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背诵翻译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和景物描写的方法。
理解作者寓于景中的复杂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介绍醉翁亭和文章的由来。
1.亭子现况
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市区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
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
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
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解放后,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2.布局
醉翁亭前有“让泉”,泉请客送礼是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清澈见底。琅琊山不仅山色
淡雅,而且文化渊源久远;自唐宋以来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王安石、梅尧臣、宋濂、
文征明、曾巩、薛时雨等历代无数文豪墨客,赋诗题咏,皆在山中。醉翁亭中有宋代大文豪
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称为“欧文苏字”,亭后最高处有一高台,名曰“玄帝宫“,
登台环视,只见群山滴翠,百鸟齐鸣,令人心旷神怡!
3.历史由来
宋庆历五年(公元 1045 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
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中建造了一座亭子,欧阳修亲自为它作记,
由此写出了《醉翁亭记》这一名篇。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
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
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有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二、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 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
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
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
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
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
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
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中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
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三、文言知识
(一)虚词注解
“而”的用法:
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
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
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
8.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
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
10.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
11.临溪而渔:【有争议】Ⅰ.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Ⅱ.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
12.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13.泉香而酒洌:表并列
14.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15.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
1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
17.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二)“之”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
3.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
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
5.山水之乐:助词,的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
7.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
8.宴酣之乐:助词,的
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三)词类活用
1. 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
3. 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 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5.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6. 至于负者歌于途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7. 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8. 太守宴也宴:设宴,名词作动词
(四)古今异义词
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
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五)一词多义
1.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暮而归:回来
2.谓:
太守谓谁:为,是
太守自谓也:命名
3.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
临溪而渔:靠近
4.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
5.乐
山水之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
6.而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杂然而陈前者;表修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
(六)特殊句式
倒装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状语后置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2.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庐陵欧阳修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3.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七)成语
【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峰回路转】亦作「山回路转」。
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
②今常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后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
喻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
完全显露。
【山肴野蔌】野味和野菜。亦作「山肴野湋」。
【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四、学生口头翻译全文,课堂交流,老师点拨。
五、课文分析前提问,学生自学,整体感知后边思考:
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2.文中写出了谁“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
太守之乐在里边?
6.本文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7.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8.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也写到了“饮酒”。同是写“饮酒”,两篇文章所体现出的情趣
与境界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1.“乐”字。
2.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3.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4.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5.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
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
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
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6.(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7.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具体表现在:
(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
“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
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
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
是相当出色的。
8.答案略。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
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教师检查翻译情况,给出译文供校对。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
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
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
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
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
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
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
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
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
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
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
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
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
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
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
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
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
阳修吧。
二、教师主持分析课文内容,提炼文章主旨。
(一)课文脉络:
第一段:概括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鸟瞰全景。
第二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第三段:写人游琅琊之乐,分为四层。
1.滁人游。到此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前面的写景转到写人,背着东西的人边走边歌,可见
乐在其中;行路人在佳木繁阴之下休息,确实心旷神怡。不直接写老人小孩而用“伛偻提携”,
把弯腰驼背的老人挽着走的小孩的特征刻画了出来。前呼后应往来不绝,写出了踊跃热闹的
场面。只写游而不写乐,但读者却可以感触到欢乐的气氛。先写游人,既是从亭外的大环境
写起,也流露出了愿与民同乐的心愿。
作者是被贬到滁州来的,但以自己的才能与政绩,使滁州人民乐于山野之间,这样写来既有
真正自得之乐,也含蓄地表露了有才能和抱负而遭贬谪,在失意之中而又可自慰的复杂心情。
2.太守宴。琅琊山有佳木、溪流,这里专门写太守就地取材,以肥鱼、冽酒、山肴野蔌宴
客。从上文写滁人游的大环境,一下子收缩到亭子里边筵席陈设的近景镜头,虽是记叙事物,
但充满了超脱于尘俗的欢乐之情。
3.众宾欢。围着筵席的众宾是在闹中取乐,虽然没有丝弦竹管的音乐,但是有投壶、下棋的
游戏,“觥筹交错”,可见酒喝得欢畅,坐着的或站起来的都在高声玩笑,在太守面前无拘
无束,写出了太守与僚属之间的良好关系。写的虽是众宾的欢乐,但透出了太守内心的欣慰。
4.太守醉。特写镜头。“苍颜白发”,写出太守形象,(其实欧阳修本年仅三十九岁,绝对
不会“苍颜白发”)“颓然”,写太守醉醺醺的样子,与前面“饮少辄醉”相呼应。这两笔
形神俱备的速写,把太守突出在大小环境及众多人物的中心,非常醒目。
第四段:写宴散人归。
用“已而”承接上文表示过了一些时候,照在山间的夕阳映着回去的人们。散乱,归,从,
去,精确简练而形象地写出了宴散和宾客随着太守回去的情景。人们已兴尽而返,飞鸟也得
享山林之乐,尽情地在树林阴翳之中飞鸣了。
个人仕途失意固然可以寄情山水,但那只能强颜欢笑,而欧阳修在滁州施展了自己的政
治才能,短期内已得到百姓安乐的政绩,这证明朝廷对他的排斥打击是多么不公正。
作者在公务之暇,带着众宾客,流连宴饮于山水美景之中,这样虽然也排遣了失意郁闷的心
情,但他的感情到底也只有他自己才能理解。这就是人们“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深刻含
义。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
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
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
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
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三、文章的重点语句,请学生在课文字里行间做批注。
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①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②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
④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
⑤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⑥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
⑦写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
⑧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⑨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⑩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⑾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⑿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
⒀从句子“水落而石出者”中找出一个成语:水落石出。
⒁“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 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⒂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 “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⒃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四、教师总结: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作者的“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在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下文又承“山水之
乐”稍稍展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人佳境。但这种“乐”
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
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
民同乐”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
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
“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详见第 7 题)
3、本文是山水游记,但抒情气氛很浓。作者的欣慰和悲苦都含蓄地蕴藏在风景的描绘和气
氛的渲染当中。为了增强风神情韵,通篇采取说明句式,共用二十一个“也”字,造成一种
从容婉转的咏叹句调。在写景和叙事上,文章写得既明晰简洁,又丰满生动,勾划了一幅色
泽鲜明、声态毕现的图画。它的层次利落分明,自远而近,由大及小,在疏朗的背景中鲜明
地突出醉翁亭和作者的中心位置。至于语言的概括准确,自然流畅,多用排偶而不失于板滞,
以及音节的响亮和谐等,都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度技巧和特殊风格。
五、教师指导背诵:
可以根据内容要点,将一段分成几个层次来背诵。
1.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交流】两人都有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
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2.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交流】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欧阳修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
襟豁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
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
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应该把教学过程还给学生,教师作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
作者,是教授本节课的主导思想。《醉翁亭记》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从内容到思想都与学生
的理解存有差距,但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课堂效果较好。从此案例中,我得
到启示,在平常的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辨析、评析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使之能更敏锐、更全面地感知文章的特色。
12 湖心亭看雪
1.诵读积累,理解课文大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品读赏析,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反复朗读课文,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品味写景语句,把握文中的白描手法,体味小品文于细微处见情致的特点。
一、课前导入
导语设计 1:
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西湖,无数文人墨客曾为它留下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我们
耳熟能详的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
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见,拥有不同的情感世界就能看见不同
的西湖。
导语设计 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
诗中“寒江独钓”的清奇意境令人神往,孤高情怀叫人赞叹。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的《湖
心亭看雪》则营造了另一番意境,抒发了别样的情怀。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走进西湖,去
湖心亭看看雪。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更(gēng)定 拥毳(cuì)衣 崇祯(zhēn)
沆砀(hàng)(dàng) 余舟一芥(jiè) 铺毡(zhān)对坐
余挐(ná)一小船 喃喃 nán 雾凇(sōng)
2.生词注解
(1)通假字
余挐一小舟 挐:通“桡”,撑船。
(2)一词多义。
一:①上下一白 全 ②长堤一痕 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大写是“壹”
更:①更定 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②更有痴似相公者 还
是:①是日更定 这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表示肯定的判断或解释
绝:①绝 消失 ②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
(3)古今异义。
①余住西湖 古:我。今:剩余,多余。
②余挐一小舟 古:撑、划。今:捉拿、手拿、拿腔拿调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酒杯。今:颜色、光亮、没有效果、无报偿
④是日更定 古:这,代词。今:用于判断,或与“非”相对
3.作者名片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
江绍兴)人。寓居杭州。著作颇丰,今存有《琅奈募》《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
等。
4.背景追溯
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悠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
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
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
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学生听读,再跟读。留意文章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景。
2.思考回答几个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告诉了我们什么?(点明时间、地点。)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从哪种感觉来写?(从听觉来写。)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突出大气的严寒;也为下文更定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笔,突出游兴
强烈。)
(3)“是日,更定矣,余籋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雪。”
这么冷的天气,才凌晨时分,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孤怀雅兴,
孤高自赏。)
(4)“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几句写雪景,有什么特点?(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
朴素,不加渲染。)
齐读第 1 自然段。
(5)齐读第 2 自然段。
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已经有人在自己到之前到了。)
(6)齐读第 3 自然段。
作者看到了什么?和这些人有些什么交往?(即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翻译这段内容。)
(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
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
饮了三大杯,然后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作者和这些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境,使我想起两句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作者不善饮酒,却“强饮三大白”,真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啊。
(7)“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尾声,你怎样理解
这个“痴”字?(舟子说作者“痴”,又说还有像作者一样“痴”的人,实际上是突出作者
的“痴”。)
“喃喃”一词,你看出了什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状态。)
(二)深层理解
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交流点拨】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势思维:看雪就是写雪
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
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
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结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
有痴似相公者”,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
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三)走进语言
1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
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写景使用了白描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突出
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
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表现出悠
远脱俗的情味。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
伤感。
2文章开头说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这里又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谈谈
你的理解。
【交流点拨】不矛盾。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是为伍,一个“独”字表现了文人雅士的孤
傲。
(四)走进写法
人与景相融合。 人与景的融合是本文的特色之一,如第2自然段写景,作者抓住了夜色中
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作者以其精准的
感受,体会到隐藏在简单背后的震撼力,使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
因此有了内容。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是“看雪”行动
的延伸。人的参与,给本来显得有些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
(五)走进主题
本文通过对西湖壮观的雪景的描写及湖心亭奇遇的记叙,表现了作者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和遗
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
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以朗读穿插全文,既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同时通过朗读把握文意,有利于提升
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探究性问题比较详尽,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重能力训练,缺少对文言基本知识的把握,不利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
13 诗词三首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金樽、歧路”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诗词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和展示课外资料,学会对诗歌进行赏析,并深入了解诗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诗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1.学会如何鉴赏古诗词。
2.学习古人诗歌唱和的习惯,理解诗中典故的内涵。
3.结合生命细节,感受作者情怀,感悟人生规律,懂得得失与取舍。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中国历来被誉为诗的国度,而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
有一个人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他是谁呢?我们通过一副对联猜猜看。(大
屏幕展示对联内容,指名读出,学生猜测)对,他就是李白!(大屏幕展示李白的四幅图片,
感知李白的外在形象。)诗圣杜甫曾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确,李白一生诗酒相依,
与酒缘定终生,难舍难分。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他与酒有关的诗——《行路难》。
二、自主预习
1. 背景资料
天宝元年,李白 42 岁,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准备大显身手,建立
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
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近两年,一直
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逐出长安。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
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于是写下《行路难》。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本诗是李白《行路难》组
诗的第一首,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金樽.(zūn) 投箸.(zhù) 冰塞.川(sè) 歧.路(qí) 济.沧海(jì)
(2)词语释义
金樽:金酒杯。
斗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
羞:同“馐”,美味的事物。
箸:筷子。
歧路:叉路。
长风破浪:比喻远大抱负得以实现。
云帆:像白云一样的船帆。
济:渡过。
沧海:大海。
三、朗读指导
1.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
[停顿指导]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四、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读过本诗后,你知道它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是什么吗?
答案示例:诗作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坎坷、崎岖不平。反映了诗人面对黑暗污浊
社会的苦闷、忧郁和不平,表现了一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从词语运用的工整和夸张修辞的运用的角度分析诗的第一句。
答案示例: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可见,亲朋好友为诗人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但,诗人的心情是和宴饮的氛围一致
地欢乐吗?
(2)第二句中有哪些典型动词和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停” “投”“拔”“顾”这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
形成鲜明的对比,与“茫然”放在一起,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难平的心情。
(3)试分析第三句中的想法手法和夸张修辞的运用。
答案示例:“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
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
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
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性格的人,从“拔剑四
顾”开始,他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4)请说说第四句中典故的出处,并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答案示例:垂钓碧溪: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吕尚(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后来
遇到周文王,被重用。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在受成汤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
“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诗人对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
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5)请简要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诗人用“长风破浪”比喻其宏伟抱负,接以“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
展的时候。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直爽!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
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
生的宏伟蓝图。
最后的诗句中诗人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
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
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2.主题理解
结合赏析过的内容,理解全诗的情感。
答案示例: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
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
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五、课堂小结
李白作诗,以情纬诗,以才赋诗,以神取胜。情饱、才满、神足,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
色彩。作品中,诗人合一,天人合一,他那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执着精神,将永远鼓舞着积极
向上的人们昂首前行,那人们中一定有我、有你、有他……
最后,让我们高声吟诵诗的最后一句,并以此互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海。”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小石潭记》,这是一篇著名的贬谪文学作品,其作者是谁?是柳
宗元。柳宗元有个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也被贬官,也写出名篇。他们在诗坛上并称“刘柳”。
他是谁?
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刘禹锡。刘禹锡多
次遭贬后,还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后人称他们是“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
有了本诗的故事。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本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
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
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
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2.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
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怀旧:怀念故友。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三、朗读指导
1.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
[停顿指导]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 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四、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本诗各联各写了什么?
答案示例:首联:抒情——凄凉、弃置——辛酸愤懑
颔联:用典——向秀作赋、王质烂柯——悲痛感叹
颈联:比喻——沉舟、病树——开朗豁达
尾联:点题——歌一曲、长精神——坚忍不拔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理解课文注释中的典故及其内涵、表达作用。
答案示例: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
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
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
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
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
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 23 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
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
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答案示例: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
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
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也有人认为这句是
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
(3)你是如何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的现实意义的?
答案示例:示例一:作者将自己喻为“沉舟”“病树”,但依然可以用欣慰的眼光去看
待“千帆”与“万木”,这是一种很难得的积极心态,对我们现代也有很现实的意义。在我
们的生活中,有些人或许由于年龄、或许由于能力等等的原因,在事业上不能有太高的成就
了,在社会上不能起先锋作用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多见的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态呢?不
管当事人愿不愿意承认,他们多多少少都希望别人干得不如自己,干砸点什么,以此来向领
导、向社会说明:没有我不行!自己已经是“病树”了,也希望别人比自己更“病”!而作
者却能够克服自己这种狭隘的心胸,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从自己这艘“沉舟”身边迅速掠过的
“千帆”,在自己这棵“病树”前面生长得郁郁葱葱的“万木”,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高度,
欣然接受自己的命运。
示例二:感悟此诗句还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着眼于“万木春”“千帆过”,就能认识
到事业的发展,社会的前进,绝不会因困难、挫折而止步不前,以四化大业为例,改革、开
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尽管也有失误、波折,但总的形势令人欢欣鼓舞。
示例三:如果从“病树”“沉船”的角度切入,也能给人深刻的启示,我们不能忽视这
些失误和教训:要找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认真分析,加以总结,更要认识到,蝼蚁之穴,
溃堤千里的危害,小的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力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写法探究
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答案示例: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
悼念战友,写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
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
全诗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堪称刘禹锡的代表作品。
五、课堂小结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又表现了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
的豁达襟怀。表现出刘禹锡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体现了刘
禹锡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这就是刘禹锡。
第三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
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
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
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万物在作家笔下都是一首浪漫的歌、一首美丽的诗。团
圆之中秋佳节、浩瀚深蓝天空中那轮明月本就牵动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赏月玩月便成了人
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时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苏轼的怀秋思绪吧。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这首词是公元 1076 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
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
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
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 1074 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
仍无法实现。公元 1076 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
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2.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宫殿。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不胜:经受不住。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照无眠: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何事:为什么。
三、朗读指导
1.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
[停顿指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四、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分别概括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答案示例:上阕:对月饮酒,在天上与人间之间徘徊。
下阕: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
(二)研读分析
1.主题理解
在词作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示例: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2.突破重难
(1)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答案示例:把酒问月,引出思念。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无眠”:因思念而难以成眠。
“何事长向别时圆”,从月圆想到人圆,再想到分别。
“但愿人长久”,渴望团圆。
(2)除了借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词人还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联系背景:虽然苏轼一心报国,最后还是被贬密州。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心情
十分悲痛。因此,本词除了表达他怀念子由,更传达了他政治上的失意。
(3)“我欲乘风归去”可以体现出诗人政治上的失意,那诗人是不是要远离官场?他
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不是,苏轼借助月亮表达了充满矛盾的心情: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
廷中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所以说苏轼这首词中月亮代表了两种情感:思念和失意。
(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几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答案示例:“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写:明月你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
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
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
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
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
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
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
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
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
就是代指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
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
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
人结合在一起。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词通过写作者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
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
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2)背诵默写这三首诗词。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名篇
佳作浩如星河,更有许多经典成为千古绝唱。这些诗词不但有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而且蕴含
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学习它们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
长,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追求。
第四单元
14 故 乡
1.学习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2.学习小说采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
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
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与感受。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1.新课引入:
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不能随口就涌出几个写“故
乡”的诗词名句来?
(学生发言)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
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
力。
2. 介绍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
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
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 1921 年 1 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
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 年 12 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
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
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
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
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
念。
3. 作家、作品介绍: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
浙江绍兴人。选自《呐喊》(小说集)。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熟悉课文。
2.讨论课文段落: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 “渐近故乡--
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一片破败 萧索的景象
及当时的感触,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从“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经一扫而光了”:“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着重刻
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是小说的主干部
分。
第一层(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写“我”到家时的情况。
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天真无畏、深厚友谊;对杨二嫂的比照--小市民习性更厉害
第二层(到“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写“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全文重点)
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社会根源)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 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现实
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线索和情节,对课文已比较熟悉,现在我们来讨论闰土的形
象塑造。
二、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朗读第 12 自然段-30 自然段;第 55 自然段)
《故乡》写闰土着重的是前后对照的方法。作品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突出了
什么?
明确:
(1)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
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
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
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
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2)动作、对话对照: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猹,“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4 个省略号(5 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
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
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9 个省略号(5 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迅哥儿”改称“老爷”,
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
“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
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4)小结: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
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
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
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
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
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
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
的神佛保佑。
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
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
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三、杨二嫂人物形象:
(外貌、对话、动作描写。朗读 39 自然段-52 自然段)
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外貌描写——“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
规”。
对话描写——“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啊呀啊
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
动作描写——“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
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她的说话和动作表现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
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
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
病。
故乡
鲁迅
少年 中年
外貌: 结实健康 饱经风霜
动作语态: 活泼刚健 迟钝麻木
对“我”: 纯真友好 隔着障壁
对生活: 天真无虑 悲苦无奈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并分析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这节
课,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丰富的语言内涵,从而理解作品表现
的主题。
二、讲读第三段,离开故乡:
这一段主要写“我”离别故乡时的怅惘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
(学生读第 78-85 自然段)
(1)“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
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明确:
“我”只感到“有些惘然”,“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而且一想到在故乡所遇到的
人和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高墙”
就是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再想起闰土今昔的巨变,“又
使我非常的悲哀”。
由于有感于这复杂的世事变化,因而“我”对未来想得很多。
“我”无法消除与闰土之间的隔阂,但对未来是抱热烈的希望和急切的憧憬的。希望宏儿
和水生能够一气,不再像“我”和闰土一样隔膜起来。作者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转”、
“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这里的三个“辛苦”含义各不相同,第一个是“奔波、劳碌”
的意思,是“我”的生活;第二个有“辛勤、劳苦”的意思,指闰土的生活;第三个有“钻
谋、妄为”之意,指官、绅一类人物及杨二嫂们的生活,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是“我
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学生齐读 86~88 自然段)
(2)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明确:闰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态度虔诚,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切近”
的;而“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茫远”
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
便成了路”。这段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
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
现。这段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三“我”的人物形象:
(心理描写。主要采用内心独白,直抒胸臆的方法。小说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小说中的
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我” 不是作者。是一个线索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
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非常失望,从
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
闰土的巨大变化,与“我”的思想隔阂刺痛了“我”的心,思想上引起极大震动、悲哀、
愤慨。哀其不幸,寄予无限同情。
杨二嫂的变化,“我”感到讨厌。
离别故乡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更使我们认识到“我”热切要求推翻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
革命精神,并能认识到改造旧社会实现新生活的艰苦性、复杂性,表现了“我”对革命任务
艰巨性的深刻认识和实现理想的信心、决心。小说最后闪光的一笔,一扫全篇沉闷的气氛,
反映积极谋求社会变革的进取精神,鼓舞人们为新社会的出现而斗争的信心,同时把小说的
主题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问: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
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
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
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
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
社会现实。
小说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
的想象、憧憬。
五、小说的主题思想: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
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
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农村,十几年间也看到了故乡的变化,但我们的家乡不是变坏了,
而是变美了:天蓝了,路宽了,人富了,心情舒畅了,家乡人经济上富裕了,政治上平等了,
有了做人的尊严。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现在,请大家拿起笔,
以《家乡变了》为题,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些变化,抒发自己的感想。
(学生朗读自己写的文段,班内交流。)
【交流】生甲:湛蓝的天,湛蓝的水,涌起了朵朵浪花。“哗哗的水声”那是欢乐的歌
唱。你还记得吗?以前我们村里人喝的都是一些不卫生的池塘水、水沟水,现在喝的是比清
泉还甘甜的地下水,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家乡的变化吗?
生乙:瞧,洋溢着温馨气息的图景,是居民房,啊,多气派。以黄、粉红为主色的房子,
周围种满生机盎然的树木,犹如雨后春笋竞相拔地而起,原先低矮破旧的瓦房已经旧貌换新
颜了,在树荫下有孩子的笑脸,时常传出老人们的欢笑声。
这篇课文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处境,由闰土联想到自己,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和自我好
胜的心情。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他们掌握的比较好。但是,一些背景知识虽然讲了,学生
理解的也不深,因而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还不很全面。
15 我的叔叔于勒
1.知识与能力:
⑴学习并掌握小说的主题与作者的写作目的 。
⑵通过人物的情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
⑶体会莫泊桑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他的匠心独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圈点,整体感知人物的命运、态度、性格,结合社会实际,理解小说的主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
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体会文章主题,认识社会现象。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
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但是,亲情也时时经受着考验,
在金钱、荣誉、利益面前,我们是否依然能够守护亲情,关爱亲情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法
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共同探讨这个话题。(板书课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著名
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
匠的美称。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
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除了《羊脂球》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
家人》、《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
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创作了《一生》等 6 部长篇。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 1883 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
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
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
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
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听课文录音,然后请一位同学叙述故事情节。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⑴要求在每个自然段落前标上相应的序号,同时把课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称呼的
词语圈点出来。
①坏蛋、流氓、无赖;②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③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
⑴学生们分组讨论发言:小说前前后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
教师小结。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 意还
他们钱,而且还可 以多给他们钱——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要回来花他们的钱。
(2)学生讨论:从上面的这些不同的称呼中,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态度是如何
变化的?
教师引导小结: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3)学生根据上面的这条感情线索,归纳出本文的情节。(情节的每部分用一个字来概括)
教师引导小结:盼----------赞----------见---------躲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4)层次分析:
开端(1—4 段):盼于勒——望眼欲穿
发展(5—19 段):赞于勒——吹捧至极
高潮(20—47 段):遇于勒——咫尺不认
结局(48—49 段):躲于勒——如避瘟神
三、研读课文,归纳主题
1.小说开头菲利普夫妇如此盼望于勒的归来,结局却是千方百计躲开于勒,原因是什
么?(结合情节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金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其根本
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2.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揭示了什么主题?教师出示四种主题说。学生分析讨论,说出自
己的观点
“金钱关系“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
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同情”说:小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于勒被整个社会遗弃的悲惨
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虚荣”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表现了
他们爱慕虚荣的丑态。
“势利”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渴望见到已经发大财的于勒和在船上遇到的贫困潦倒
的于勒后极力躲避的心理的刻画,深刻揭示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低级庸俗的势利心态。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给予以肯定。
教师点拨: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其片面性。我们可以概括为: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
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表现了在现实社会里金钱关系对人、对人性的扭曲和
破坏,对|“金钱至上”的思想进行了批判。
四、布置作业,认识生活,学生反思
1、菲利普夫妇身上除了自私冷酷外,究竟有没有一两点闪光点?如果你身边也有象菲
我
的
叔
叔
于
利普夫妇这样的人,你是如何看待他的?
2、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身边也有像于勒这样的亲戚,你会怎样看待他?
第二课时
一、研读赏析,分析人物写法,感知人物形象
1.教师提出要求:找出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地方,在课文中做批注。然后我
们来概括:
我认识了一个___________(人物性格特点)的_________(人物),你瞧,_________
_____(人物表现),运用了______________(描写方法)。
示例:我认识了一个自私的菲利普,你瞧,他在船上认出弟弟时“神色很狼狈,低声嘟
哝着:‘出大乱子了。’”运用了神态和语言描写。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对人物进行的描写、烘托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自主或指明回答。
对菲利普夫妇的认识:精明、刻薄、泼辣、虚伪、有主意、富有心计、自私势利、为女
儿着想……
对于勒的认识:糟蹋钱、自作自受、不知悔改、怀念亲人、令人同情……
(以上都要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提示:重点研读第 25 到 38 段)
总结:出示表格,要求学生填写并简要分析
于勒生活的
变化
菲利普夫妇的态度 菲利普夫妇的特征
语言 行动
贫 坏蛋、流氓、无赖 打发 虚伪、卑鄙自私、贪心
势利、冷酷、精明、刻
薄
富 正直的、有良心的人,有办
法的好心人
衣冠楚楚地在
海边守侯
贫 卖社蛎的这个小子、这个家
伙、那个家贼、那个讨饭的
骂、躲避
2.文中的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尝试从课文内容中归纳于勒的“简历”。
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钱,
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
里做生意赚了钱,并且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同住。于是,哥哥嫂子把他
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又潦倒落魄,沦落成
了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成为哥嫂的“恐怖”,
被弃之家门外。
3.作者对菲利普是同情,还是批判?自由谈谈。
甲生:我认为作者对菲利普的态度以同情为主。如对父亲的描写,在见到于勒后,他“突然
好像不安起来”,后来则是“脸色早巳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神色十分张皇狼狈。
但他对自己的弟弟从来没有恶言相向,而且以前对弟弟也十分宽容。在课文中作者对菲利普
夫妇二人是区别对待的,我们觉得对菲利普颇有些“哀其不幸”的味道。
乙生:这篇小说发表于 1883 年,当时的社会里金钱侵蚀了人的一切。于勒是菲利普的亲弟
弟,在于勒穷困不堪,差不多成了乞丐的时候,菲利普竟然视而不见,后来则干脆躲开于勒。
从作者对菲利普诸多方面的描写也可看出对他是持批判态度的。
丙生:我认为作者对菲利普的态度是同情之中又有批判。菲利普并不是那么冷酷的人,不然
不会让弟弟占用自己应得的家产。但他又毕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个小人物,为了女儿的
婚姻以及自己的家庭生活等,他不得不躲避于勒,于这点作者是同情他的。但对落难而漂泊
在外的亲弟弟置若罔闻,金钱之欲望大于骨肉之情深,于这点作者是批判的。
4、分析明快个性化的语言
(1)“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揭示了菲利普夫妇附庸风雅的庸俗心理,表现了他想上上流社会的性格特征。
(2)“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菲利普夫妇神态异常,说话语无伦次,生动的描写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慌。虚荣、势利、
自私的个性跃然纸上。
(3)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势利刻薄泼辣的个性毕露无遗。
(4)”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三个称呼强调了我于于勒叔叔的骨肉关系,表现了我的善良、纯真,对穷困潦倒的叔叔
的同情,反衬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
第三课时
一、辨析研讨,谁是主人公
1.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于菲利
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主人公呢?
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发财归来是叙事明线,而于勒(离家到
美洲冒险 10 年经历)为暗线,略写了他的过去和现在,“我”-----若瑟夫,一个十几岁的
男孩,在父母不把穷水手当作兄弟看待后,仍认为于勒是“我”的叔叔,作者用这一标题道
出了一个孩子的不满,同时,这个标题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妇受金钱腐蚀的灵魂,
而在“我”身上,表达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小说集中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态度的骤
然变化,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
格特征,从而揭示全文主题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
关系”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2.“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我对叔叔的同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不受父母的影响,仔细观察叔叔;
(2)心中叔叔;
(3)给了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
这默念的话中“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我的叔
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
心的,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其中却加上一个“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
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包含粉讽刺意味的心里话。
形象:我是一个涉世未深,比较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与父母的表现形成鲜明
的对比。
作用: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
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
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
节,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说是线索性的人物。
二、曲折多变情节安排和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
1.曲折多变情节安排
这篇小说的主题并不深奥,情节却曲折多变,小说采用大开大合的手法铺排故事,于勒
出场前,渲染其在菲利普夫妇一家人心目中的地位,接着,笔锋一转,写菲利普夫妇一家旅
游,情节舒缓下来,在船上,又加了一段吃牡蛎的小插曲描绘嘲讽菲利普夫妇附庸风雅和克
拉丽丝既怕丢脸,又怕花钱的尴尬处境,使读者哑然失笑,然后,故事高潮迭起菲利普发现
迈牡蛎的象弟弟并惊恐告诉妻子,情节推向高潮,气氛顿时紧张,但此时作者并没有立刻揭
开谜底,而是让菲利普夫妇去打听,情节又松缓下来,直到证实确实是于勒,情节似乎最终
跌落闭合了。不料,作家又妙笔生花,交代菲利普夫妇一家改乘船只,躲避于勒,把人们引
入沉思和回味之中。情节真是有张有弛。
2.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
悬念一:小说开头写我家生活状况,在读者熟悉家庭之后,笔锋一转,引出人物于勒,
我们不禁要问:于勒是谁?
悬念二:我回答了于勒是谁后,作者说“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
的恐怖”,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
悬念三:小说描述了于勒年轻时怎样浪荡败家,怎样到美洲发了财,我们不禁要问:于
勒回来了吗?
悬念四:小说笔锋一转写菲利普夫妇一家旅游,在船上见到很像于勒的卖牡蛎的老水手。
我们不禁要问:这真是于勒吗?
悬念五:但此时作者并没有立刻揭开谜底,而是让菲利普夫妇去打听,直到证实确实是
于勒,高潮出现。我们不禁要问:菲利普夫妇一家怎么办?
三、拓展迁移,联系生活
1.学生演课本剧,场景:在轮船上,人物:“我”、菲利普夫妇、于勒,情节:从菲利
普夫妇吃牡蛎到发现于勒直到离开这部分。要求细致分析利普夫妇的行动,语言和性格。
2.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
学生自由发言。点拨:
1.不要把实现理想寄托在别人身上,应该通过自己去奋斗,去努力,去争取。
2.在亲情和金钱上,应该珍惜亲情,淡泊名利。
3.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同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表情言行会怎样?用 200 个左
右字来完成。
2.如果你是文中的若瑟夫,你见到了分别十年之久,穷困不堪的于勒叔叔时想说些什么
呢?用 150 个字来完成。
附:“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
活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哭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左拉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
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
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引导学生主动地提出自己的疑惑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
重要。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设置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能积极主
动地质疑和释疑,在参与讨论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16 孤独之旅
1.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等词语。
2.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3.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4.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5.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 听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同学们,歌词意蕴丰富。的确,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与泪水,
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
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
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
二、资料链接
曹文轩,1954 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 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
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
堂草》《草房子》《红瓦》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电影《草房子》
获第 19 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 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 4 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
14 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三、整体感知
1.疏解下列字词。
(1)注音
轩.(xuān) 嬉.闹(xī) 凹.地(āo)
雍.(yōnɡ) 掺.杂(chān) 胆怯.(qiè)
撅.(juē) 给予..(jǐ yǔ) 觅.食(mì)
撩.逗(liáo)
(2)释义
厚实:丰富、富裕。
嬉闹:嬉笑打闹。
撩逗:挑逗、招惹。
驱除:赶走,除掉。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2.学生自由诵读,用小说的三要素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小说讲述了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3.学生默读文中有关杜小康的语段,体味有关的细节描写,思考:
(1)请找出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2)题目中的“旅”字有什么深层含义,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1)如“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从未见过的面孔”“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
空旷” “寂寞”“已无一户人家”“唯一的炊烟”“想听到声音,牛叫或者狗吠。然而,
这不可能”“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一连十多天遇不
到一个人”“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
独”“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离乡背井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空旷
浩茫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对于已遭受家道中落、生活境遇产生大反差打击的
小小少年杜小康而言,随父放鸭生活中还要承受这种种孤独无异于雪上加霜。他内心的苦痛、
迷惘与挣扎,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2)“旅”字不仅仅是放鸭之旅,更是成长之旅。如在暴风雨后有一段描写:“杜小康
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
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少年杜小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
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的鸭群遭遇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
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成熟、坚强了。他意识到了
这一点,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欣慰的泪,领会了成长真谛的泪。
四、品味语句
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
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
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
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2)有关芦荡的描写。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
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
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
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
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
舞台。
五、体验拓宽
学生合作交流下列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扩展语文学习。
讲述你所体验的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说说你是如何应对的。
六、课堂小结
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
成长是永恒的主题。祝愿我们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
请以“成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对文本有真“感受”,真“体
验”,一定要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极为珍贵的对文本的第一感受和体验。
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本来就应该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师与生、生与
生的“对话”的。
第五单元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驳论文的文体知识,学习反驳论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品味关键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快速浏览,通过圈点勾画,学习迅速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的方法;
2.通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3.通过自读、跳读、品读等多种方式,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争做“中国的脊梁”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
自豪感,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1.了解驳论文的文体知识,梳理论证结构,学习反驳论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理解“中国的脊梁”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力。
品味关键语句,体会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鲁迅,新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他那优美的散文,精湛的小说,尤其是冷峻辛辣的杂
文,一直吸引着我们。难怪文学评论家赞誉鲁迅先生的杂文“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学的奇葩,
而且是世界文学中的奇葩”。作家唐弢在《琐忆》一文的开头就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
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这一伟大的人格精神也充分
体现在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慨.叹:kǎi,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xuán,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诓.骗:kuāng,说谎话骗人。
渺茫:本课是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摧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2.文体链接
(1)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
例如随感、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
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
法,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
“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写得“生动、泼辣,有益,
而且也能移人情”。
(2)杂文的特点: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战斗性。
3.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写于 1934 年 9 月 25 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日本帝国主
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主宰
了一部分人的头脑。8 月 27 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
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
鲁迅在他 53 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泛读,初步把握文章思路、情怀。说说与立论不同,驳论写法的特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驳论的写法是先树靶,后射靶,最后得结论。
2.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探究下面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的?
【交流点拨】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论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希望国联;现在,求神拜佛。
(2)作者为什么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交流点拨】直接反驳(3—5 段):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6—8 段):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
梁”。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交流点拨】正面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者论据: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今有有
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斗士。
(4)作者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交流点拨】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二)深层探究
速读第 1—5 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交流点拨】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
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2.第 4 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即“一到求神拜佛……麻
醉着自己”,这说明什么?
【交流点拨】“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
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
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
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请你谈谈近几年来中国之盛事,感受今日中国之自信。
【交流】例如:2008 年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现太空漫步;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广州亚运会;2011 年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交会对接等。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驳论文不仅要反驳敌论,还应该树立自己的论点。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又是如何提出,
如何证明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深层探究
1.学生齐读第 1—5 段,回顾上节课内容。
2.品读第 6—9 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交流点拨】“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
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
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
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
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
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交流点拨】“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
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
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
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茨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
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3)“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
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
【交流点拨】①“埋头苦干的人”:主要指广大劳动人民,也指历史上那些科学家、文
学家等。如:李时珍、毕昇、蔡伦、祖冲之、徐霞客、司马迁、曹雪芹、蒲松龄、华罗庚、
袁隆平……
②“拼命硬干的人”:指历史上起义反对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如:陈胜、
吴广、岳飞、文天祥、辛弃疾、李自成、洪秀全、关天培、邓世昌、戚继光……
③“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如:杜甫、范仲淹、白居易、王安石、
柳宗元、包拯、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鲁迅……
④“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佛法教理的人。如:玄奘、鉴真……
(4)“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交流点拨】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
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
力。
(二)语言品析
1.揣摩第 1 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
“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
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
“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
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
【交流点拨】“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
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3.这篇文章的论述性语言好在哪里?
【交流点拨】本文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了”,充满着嘲讽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
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
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
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
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
忘。
(三)写作特色
1.总体思路:本文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批驳:
(1)揭露“一部分人”,他们对民族悲观失望,“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只能
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2)用历史和当今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又“驳”又“立”,紧密结合: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以偏概全。鲁迅从驳斥对方的论证入手,又“驳”又“立”,
二者紧密结合。
3.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
(1)开头揭示敌论,就有讽刺意味。极其简练地勾画出三种形象、三种脸谱:始而妄自
尊大,继而仰人鼻息,最后竟至乞灵于泥塑木雕的偶像。三者互相映衬,又从变化中显现出
悲观论者精神节节败退,每况愈下。
(2)仿照“自信力”,提出“他信力”“自欺力”,进行嘲讽,可谓入木三分。
请运用驳论就以下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勤能补拙
2.失败是成功之母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
的能力,而不是对课文进行逐段串讲。这堂课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读的
过程中整体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存在的不足: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的多,学生主动质疑问题的少,这个问题必须解
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8 怀疑与学问
1.读懂课文,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过渡句的作用,理解本文层层深入的论证思路。
2.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的特点及在文中的作用。
3.发扬大胆质疑的精神,并锻炼创造性能力。
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以及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在
论说中的作用。
体会本文语言的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特点。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一个人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
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成
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存在这种
情况。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这个问题,
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值
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我国当代史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
任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通信研究员和院士。
(2)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论述的是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作用。顾先生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
伪,有不少创建。据说他幼年读书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顾先生读书总喜欢
把自己的主张批注在书上,书上写不下了,便记入笔记本里。
2.生难字词
(1)字音
顾颉.刚(jié) 程颐.(yí) 腐草为萤.(yíng) 师塾.(shú) 停滞.(zhì)
(2)词义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
责问。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启迪】开导;启发。
【盲从】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来用“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辨伪去妄】辨别虚伪的,清除去掉不合理的。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 1~2 段):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
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 3~5 段):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三部分(第 6 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教师小结:本文的结构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课文第 1、2 段的破折号后注明了作者,这表明了什么?
明确:是完整的引用格式,体现了作者治学严谨的风格。
2.引用这两句名言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并证明中心论点。
3.课文第 1、2 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
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就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4.朗读课文,找出第 3、4 段中举的三个事例,说说它们要证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的传说,“三皇”“五帝”
的传说和“腐草为萤”的传说。第一个事例论证的是传说不一定可靠,不能随便相信;第二
和第三个事例论证的是“对于传说要善于怀疑”的论点,告诉人们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
5.对课文第 3 段中四句话之间的层次关系怎样理解?
明确: 因果关系:因为(1)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2)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
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靠)(3)譬如国
难危急的时候……,所以(4)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这
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一种是别人的传说,这种材料不一定可靠)。
6. 课文第 3 段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类比论证?
明确: 这句是类比论证,通过跟做学问有相同特点的事例来进行类推,从而说明“事
实和证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如果是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
此句中“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
7.第 3 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明确: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个作用:
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连。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
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
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铺石奠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心议题的
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
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奠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8.课文中第 5 段“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人只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只有思索才可能辨别是非,三个步骤是按
人对事物进行怀疑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进行调换后就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了。
步骤四 深层探究 领悟写法
1.课文中第 5 段和第 4 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 4 段还写第
5 段?两段的内容有何不同?
明确:(1)第 4 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的精神对待,第 5 段则说“我们对于不
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
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
陷。写了第 4 段,又写第 5 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2)第 4 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 5
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
‘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2. 课文第 5 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明确:本段用了对比论证(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和引用论证(引用名言: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
3.课文第 6 段的第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起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内容上前半句归结上一部分所论述的论点,后
半句提出本段的论点。
4.课文第 6 段中共有三个“这样”,把它们找出来,说说它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这样”指代“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第二个和第三个“这
样”指代的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
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5.本文中论据的种类有哪些?
明确:本文中共用了两种类型的论据: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体现在第 1、2、
5、6 段中。事实论据体现在第 4 段和第 6 段中。
6.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
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
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
养品。”高尔基曾经说过:“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对于过去的文化,毛泽东曾经
说过:“要批判地吸收。”邦达列夫(苏联)曾经说过:“那些大人物一生都在怀疑,在探索。”
正因为他们的怀疑,才有了后来的学问。凡事多问些“为什么”吧!
2.拓展延伸
你一定有过不少怀疑的经历。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以《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中心论点:做学问“会疑”与“须疑”。(举例论证)
分论点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2)美国一家工厂的大型机器发生了故障,许多人都未能修好,老板请来一位专家。专
家仔细检查后用粉笔在机器的某个地方画了一条横线,机器很快修好了,老板为此付给这位
专家一万美元。有人不服气,这位专家说:“画一条线,只值一美元;知道在哪画,值九千
九百九十九美元。”
问:从这则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有价。
本文思路清晰,深入浅出,语言简洁,由学生自主积极动笔读书,圈点批注完成对课文
内容和思路的初步自学,探究本文的论点;在教学中创设作者、学生、教师民主平等的对话
交流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在质疑和交流中明确怀疑
与学问的关系,明确怀疑对学问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树立怀疑的学习精神。在
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对学生的启发不够,老师就急着说出了答案。学生对议论文结构上
层层深入的论述理解还不到位,需进一步练习提升。
19 谈创造性思维
1.把握本文论点,学习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2.了解、掌握设问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理解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思路。
品味设问句的表达效果。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回答问题。(出示图画和问题) 这幅图也隐含着一种生活的
道理:世界是千变万化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角度不同,问题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
正如苏轼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
“谈创造性思维”。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 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
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
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生难字词
(1)字音
汲.取(jí) 根深蒂.固(dì) 锲.而不舍(qiè)
孜.孜不倦(zī) 不言而喻.(yù) 持之以恒.(héng)
(2)词义
【汲取】吸取。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 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
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读一读,把握观点。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说一说作者论述了哪些主要的观点,是怎样论述的。
(2)教师出示阅读提示。
明确:阅读全文,勾画关键句子,分清问题和观点,在阐述“作者是怎样论述”时可以
用“首先”“然后”等词语使自己思路清晰。阅读时,特别关注关联语、总结性的词语等关
键性语句,它们将帮助你快速把握观点。
2.速读课文,按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归纳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2 段):提出问题: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
论题。
第二部分(第 3~12 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第 3 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第 4~5 段):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三层(第 6~8 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
第四层(第 9~12 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第三部分(第 13 段):解决问题:总结,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的关键所在。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课文开头的图形揭示了一个什么问题?开头有什么特点?
明确: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从生活中的现象谈起,开门见山,通俗易懂。
2.作者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
明确: 因为这个问题很具体,生动形象,又富有针对性,极易引起读者兴趣。
3.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明确: 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4.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
明确:①渊博的知识。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
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1.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关键在哪里?
明确: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
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2.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
答案?
明确: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关于创造性必需的三个要素,经过课文逐
层论述,最后才给出答案,这合乎“分→总”这种思维规律,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3.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
明确: (1)例证法:谷登堡的事例(第 7 段);罗兰·布歇内尔的事例(第 8 段)——都是
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 5 段和第 10 段。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这个中心论点。创造
性思维不是名人的专利,让我们大家也来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吧。
2.拓展延伸
请把你所崇拜的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伟人介绍给大家。 如: 德国最伟大的乐曲家贝多
芬,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等。
完成课后练习。
在授课过程中先整体理解,理清行文思路,然后分析论证方法,品味文章语言,最后进
行拓展训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意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拓展想象的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创造性思维仍是抽象概念,文本很难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践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
性。
20 创造宣言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关注文本中哲理性的语句。
3.重视创造的力量,培养自主、自信的创造能力。
1.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
引导学生了解运用典型事例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创造。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或别人的经历具体说说你对“创造”
的理解。(学生纷纷回答)
那么生活在上个世纪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又是怎样理解“创造”的呢?对于“创造”,
他又有着怎样精妙的话语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陶行知和他的创作。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
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2)背景链接
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
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他是为世界所知晓的
中国教育家。
2.生难字词
(1)字音
彝.(yí) 遁.(dùn) 钝.(dùn) 曾参..(zēng shēn)
懦.(nuò) 玄奘.(zàng) 创.造(chuàng)
(2)词义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文章如何划分层次?划分依据是什么?
明确: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第 2~4 段):我们的人类最值得崇拜的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事物。
第三部分(第 5~11 段):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结论。
第四部分(第 12~14 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
第五部分(第 15~16 段):总结全文。
依据:根据每段开头的句子来划分以上层次。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看完整篇文章后你的感觉是什么?
明确: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人、事和很多经典的句子。
2.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说明它在文中
的位置。
明确: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
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即使我们“走两步退一步”,也应该“向着创造之路迈
进”。它在文章的中间部分。
3.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明确: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美术家(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1.“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
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课文中这句话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这句话怎么理解?
明确:“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
教育对象成才。 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
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2.课文中第 5~10 段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竟能主
持开挖苏伊士运河;粮水断绝、众叛亲离的哥伦布,却是欧洲人中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人,
开辟了欧洲通向美洲的新航道……作者用这些例子来驳斥五个错误观点:(1)环境平凡;(2)
生活单调;(3)年纪大小;(4)太无能了;(5)陷入绝境。
结论: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创造。这种论证方法是
驳论文章的写法。
3.东山樵夫的故事是怎样的?(快速看这个故事,然后让学生复述)这个故事说明什么?
这个人物还让你想到谁?
明确:他将泰山的茅草连同树苗带回家里焚烧取火。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
创造力的可悲下场。让我想起了相比之下富有创造精神的愚公。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陶行知用生动的事例证明了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懒惰者、平庸者却不屑于创
造,还为自己找出种种借口。先生用教育家的口吻告诫我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
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2.拓展延伸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渴望创造,热切呼唤创造的感情。
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
思考探究:“创造”一词,我们已经在《谈创造性思维》一文中略有涉及,在本文中,
相信你对“创造”有了更深的认识,请你结合这两篇课文的学习经验,说说“创造”于当今
社会的重要性。
由文体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重视学法的指导,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使学
生更好地理解驳论的特点。注重联系生活,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重视自己的创
造能力。
由于本文是略读课文,没有做深入研讨,其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哲理性语句,学生难以深
度把握。
第六单元
21 智取生辰纲
1. 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 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 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了解施耐庵和《水浒》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古今含义。
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难点)
第一课时
一、 课前导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
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勇夫’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
叫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二、介绍作者及相关背景
1.本文是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2.《水浒》又称《忠义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
描写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中许多剧情都是妇孺皆知的。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
民反、替天行道为主,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语言以口语为基础。
三、检查预习、复述课文
四、分析小说情节
1.生辰纲是什么?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被搜刮来的不义之
财。
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杨志;智取。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
4.请大家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出明、暗两条线索的故事情节。
一是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上路──中计──失纲
一是好汉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定计──施计──劫纲
5.明、暗双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6.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小说题目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吴用等人如何安排的,并没有直接写,
这一方面照应了小说前一情节中吴用设计,另一方面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7.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
杨志与军健、虞候、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
四、教学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小说的情节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主要学习人物的就是小说中
的人物形象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画出小说中能够表现杨志思想性格的语句,归纳其性格特点;找出小说中的环境
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第二课时
一、揣摩体会、合作探究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
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
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
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
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2)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
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
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
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
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 、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
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吴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伏击圈”。
(3)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
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
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
虞候、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
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 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
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4)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
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
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
弹不得。
2.杨志最终失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杨志并非无“智”。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
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
歹人也不愿活动。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时间及次数,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
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
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等,
以上诸多方面都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这一关键症结就在杨志内部分化,而晁盖内部团结一心。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
应了军汉、虞候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吴用的“智”下,有诸多的外在因素。
总之,通过“智”的“决斗”,我们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又较准确地把握
了个体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
4.写杨志处处小心,除了突出杨志的性格特征外,对刻画其他人物形象与展开故事情节
有什么帮助?
(1)反衬出老都管、虞候与众军健的无知与草率;
(2)突出了吴用的“计”高一筹;
(3)为后文逆转作好反面的伏笔,使情节更富有趣味性。
5.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
起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是指天气酷热,伏下文的众人行动困难,伏下文的军士买酒解渴;是指黄泥冈上
松树林内,交代劫生辰纲的地方。
社会环境:一方面是指当时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
孙把扇摇”;另一方面是指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个遭死的军人”“芥菜
子大小的管职,值得恁地逞能”,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代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
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
小说的环境描写,在作品中一方面为推动情节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则烘托人物性格与暗示
人物命运。
二、教学小结
《智取生辰纲》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
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它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 与
“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
文章围绕“生辰纲”而展开,杨志等人是千方百计地保护生辰纲,而晁盖等人则是想方
设法夺取生辰纲。那么,生辰纲到底该不该被晁盖等人夺走?说说你的看法。
《智取生辰纲》是从文学名著《水浒传》中节选出来的文章,在课本中是篇幅比较长的
课文,并且文白参半,方言较多,这些都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另一方面,文章情节跌宕
起伏,饶有趣味。整节课围绕“智”字进行,让学生在理清情节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双方的
智慧所在,在故事中双方智慧碰撞的同时,学生的智慧也在课堂中激荡,体会到了智慧带来
的乐趣。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特点,激发兴趣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阅读方法的点拨。例如,在理清情
节的时候,提醒学生学习在较长篇幅的文章中筛选信息。这样,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吸收有效
信息,在实际阅读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22 《范进中举》
1.学会比较阅读,从比较中欣赏文学作品,感知艺术形象。
2.了解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的艺术。
3.采用引伸法,让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培养他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进一步了解。
1.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学习对比写法。 难点: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理解范进发疯的原因及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金榜题名”可以说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终生梦
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很多人数十年苦读依旧美梦落空。有的人能美梦成真,从此踏上富贵
之路,也有的人为科举演出了一幕幕悲喜剧。今天,我们来学习《范进中举》这一课,让我
们一起看看范进究竟命运如何,范进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解.元(jiè) 作揖.(yī) 兀.自(wù)
带挈.(qiè) 绾.了(wǎn) 相.公(xiàng)
细丝锭.子(dìng) 醉醺.醺(xūn) 腆.着肚子(tiǎn)
啐.在脸上(cuì) 星宿.(xiù)
2.解释下列词语
作揖:拱手行礼。
倒运:事情不顺利,倒霉。
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
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
商酌:商量斟酌。
3.作者简介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儒
林外史》。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
进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于家族的影响,吴敬梓少时曾热衷于科举,早年入学为
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他虽曾发奋制艺,但科举
并未成为他人生的唯一追求。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在他嗣父母及生父
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吴敬梓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吴敬梓由愤世
嫉俗激发为纵情悖礼,放浪形骸,大肆挥霍遗产,不上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经历了由
富贵到贫贱的不平常变化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
清了清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正因为吴敬梓的个人经历,使他了解儒生的生
活和精神状态,故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4.作品简介
关于《儒林外史》:“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
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全书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
人物,大都以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没有一个主干,由许多故事连缀而成,但有一个贯穿
全书的主题,即揭露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
伪恶劣的社会风气。全书用白话写成,语言准确、生动、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
栩栩如生,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5.背景链接
本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范进是一
个广东的老童生,从 20 岁开始应考,考了 20 多次,可谓屡试屡败,但他屡败屡试,终于在
54 岁那年得到学官周进的赏识,考中了秀才,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关于封建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代,明代开始实行八股取士,考试限定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写文章
必须“代圣人立言”,不许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形式上讲究起承转合等八股格套,钳制人
民的思想,培养忠顺的奴才。许多读书人都把举业当作人生第一要义。他们寒窗苦读,皓首
穷经,精神空虚,百无一能,成了科举考试的奴隶。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小说三要素:
【交流点拨】主要人物:范进、胡屠户、张乡绅、老太太等
情节: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不同的态度
环境: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
2.讨论并归纳文章结构:
【交流点拨】(1)全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l~2 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
情况。
①第一层(1 段):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②第二层(2 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
(2)第二部分(3~11 段):写范进中举后的情景。
①第一层(3~5 段):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②第二层(6~9 段):写胡屠户治疯。
③第三层(10~11 段):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3.情节梳理:
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交流点拨】开端(范进被胡屠户教训及向他借钱赴考遭拒)
发展(范进放榜当日因高兴过度而疯了)
高潮(范进被胡屠户打了一巴掌清醒了)
结局(范进醒后人们对他的巴结)
(二)深层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适时入组点拨。)
1.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见板书设计。
2.小说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胡屠户?表现出胡屠户怎样的性格?课文从哪几个方
面写出这些变化?表现出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态度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
【交流点拨】(1)从语言描写:
中举前:“现世宝”“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尖嘴猴腮”
中举后:“贤婿老爷”“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2)从动作描写:
中举前:“吃的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
喷头”
中举后:“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通过对比,对人物进行准确、逼真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表
现胡屠户欺贫爱富、视钱如命、趋炎附势、贪财虚伪的市侩性格。反映出当时社会上那种趋
炎附势的现象。时人对权贵阿谀逢迎,对寒士则加以白眼。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且初步感知了胡屠户的性格特点。这节课,我
们将继续探究文本,品析文章的人物形象,并学习对比和夸张的写作手法。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文本探究
1.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范进的语句,指出这些语句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想想造
成这种性格的成因。
【交流点拨】(1)中举之前
①对胡屠户的教训,他“唯唯连声”,还说“岳父见教的是”。(语言描写)
②为参加乡试去借盘缠,又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他的表现
只是“摸门不着”。(行动描写、心理描写)
性格:已习惯于对人低三下四,对来自周围的轻蔑、嘲笑甚至侮辱都默默承受,不敢有
丝毫反抗,卑怯屈辱到了极点。
成因:这种性格其实是在三十多年场屋困顿的生涯中形成的。三十多年来,他怀着对功
名的热切期望不断地应试,又不断地失败,除了周围人们的轻蔑和嘲弄外,他什么也没有得
到。因此他的性格才会被如此地扭曲。
(2)中举之后
①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动作描写)
(写出了范进未中举前穷困潦倒的程度,说明科考已让他家徒四壁。)
②范进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动作描写)
(写出了范进不敢相信自己中举的心理,这曲折地反映了他自 20 岁开始应考以来一连串
的失败在他心头留下的沉重的屈辱感。)
③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
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
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
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
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小说高潮部分的描写,反复写范进拍手、大笑,且口中反复说着“噫!好!我中了!”
活画出了他神魂颠倒、亦痴亦狂的丑态。)
④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语言描写)
⑤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语言描写)
⑥“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语言描写)
性格:世故圆滑
【教师点拨】①典型意义:通过范进这一典型形象的刻画,小说对于科举制度的批判入
木三分。②成因: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摧残,摧残到人不像人的样子,摧
残到丧失了人格的地步。
2.中举前后范进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各是怎样的?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原句来。
【交流点拨】中举前:经济状况非常恶劣,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小菜饭”“不
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去乡试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
社会地位非常低下,胡屠户骂他“现世宝”“癞虾蟆”“尖嘴猴腮”,“啐”他唾沫,
他还“唯唯诺诺”。
中举后:
经济状况明显好转: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
两只鸡来的……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张乡绅送银赠房。
社会地位也有显著提高:邻居都来帮忙,称之为“范老爷”;胡屠户称之为“文曲星”
“贤婿老爷”;张乡绅与之称兄道弟。
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呈现出世人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势利虚伪的丑态。
3.范进中举前、中举后在性格上有了怎样的改变?
【交流点拨】由极度不自信、自卑到喜极而疯,但从中可以看出范进本质的善良,更揭
示了科举制度对人的摧残以及科举制度的罪恶之大。
4.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未中举前穷愁潦倒,
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因此,这是
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
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5.乡邻们的变化说明了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表现了怎样的社会风气?
【交流点拨】嫌贫爱富,冷漠势利。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冷漠炎凉的气息。
6.张乡绅是个怎样的人?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道貌岸然,老奸巨猾。他和范进称兄道弟,为的是攀附范进来巩固和扩大
自己的权势,好为将来仕途的发展做铺垫。
7.张乡绅对待范进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交流点拨】反映了当时官场结党营私、官官勾结、互相舞弊的事实。
(教师小结:从小说中三类人的变化,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奉承,
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表现出了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这正是范进所生活的社会环
境。)
8.主题归纳:小说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癫
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真实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
的荼毒以及在科举制度下的炎凉世态。
(二)写法探究
作者是怎样运用讽刺手法的?
【交流点拨】(1)夸张手法。
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夸张
手法虚构出来的。当时士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惊喜若狂,更何况范进 20 岁开始
应试至今已有 35 年,在如此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又怎能不惊喜得发
疯呢!中举,对范进来说自然是荣耀之至,但挨巴掌却是受辱,荣而后辱,这是作者有意鞭
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
(2)对比手法。
文中写胡屠户用的是对比手法,通过他对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揭示他嗜
钱如命、欺贫爱富、庸俗自私的市侩性格。
(3)运用典型细节揭露人物的矛盾。
例如,写范进的疯态: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
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
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
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他要向所有的人宣布自己的夙愿已经实现,所以往门外飞跑,跑
到集上。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失败者,头发跌散,两手黄泥,遍身是水,如同落汤鸡一样。
这就是强烈的讽刺。
学习《范进中举》中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用几句话写一写身边的同学,不要出现所写同
学的名字。(可以是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
通过阅读,感知文章大意;通过品读,体会本文的艺术手法,对讽刺艺术有较深的认识。
学生对科举制度对士人的影响的认识尚有不足,因此难以理解范进中举后的“喜极而疯”。
23 三顾茅庐
1.梳理文章,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品味精练畅达的语言。
2.学会抓文章塑造人物的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感受刘备的贤明与诸葛亮的智慧,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初步学会详略得当、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分析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
一、新课导入
诸葛亮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任何时候提到诸葛亮,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会有一
种由衷的自豪感。因为,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百分之百的中国的智多星。今天,我们将学
习的“三顾茅庐”不过是诸葛亮众多故事之一,但是,仅仅从这一个故事中,诸葛亮的足智
多谋我们就可见一斑。(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积累生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拜谒.(yè) 纶.巾(guān) 末胄.(zhòu)
愧赧.(nǎn) 倾颓.(tuí) 存恤.(xù)
殆.尽(dài) 疏懒.(lǎn) 鄙.贱(bǐ)
如雷贯.耳(guàn) 顿开茅.塞(máo)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窗外日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未审.得入览否:明白,知道。
不胜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屏人促.席:靠近。
奸臣窃命..:篡夺国家权力。
而不知存恤..:爱惜,体恤。
总揽..英雄:广为延揽。
惟将军图.之:考虑。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了百万军队,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高低。
②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土地,是物产丰富的地方,高祖依靠它成就了帝王之业。
2.作者链接
罗贯中(约 1330-约 1400),山东东原(今山东东平)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
《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回答:谁“三顾茅庐”干什么?
【交流点拨】刘备三顾茅庐寻求智者诸葛亮的帮助。
2.以各种形式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通过读课文,了解刘备、诸葛亮分别是什么样
的人。
【交流点拨】刘备求贤如渴、礼贤下士;诸葛亮满腹经纶,智慧过人。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刘备准备第三次去拜见诸葛亮。
第二部分(2-3):刘备与诸葛亮见面的情形。
第三部分(4):诸葛亮随刘备出山。
(二)深层探究
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交流点拨】第二段中张飞、刘备的对话以及“下马步行、徐步而入、拱立阶下、等了
半晌、又立了一个时辰”等细节描写;第四段中“在庄中共宿一宵”等情节。
2.文章主要写刘备与诸葛亮的见面,却多次写到张飞,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交流点拨】文章多次写张飞与刘备的对话,是通过写张飞的急躁、鲁莽来反衬刘备三
顾茅庐的耐心与诚心,表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美好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文章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交流点拨】小说通过典型的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刘备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为了见到诸葛亮,他甘愿立上“半晌”“一个时辰”,态度十分恭敬,
张飞则是粗犷豪放,莽莽撞撞。诸葛亮则是一个经天纬地之才,从他未出茅庐而能对天下形
势正确分析即可看出。
1.学了《三顾茅庐》后,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呢?
【交流】①我们对人一定要诚心诚意;②当今社会也要形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风气;
③要学习诸葛亮,平时刻苦攻读,关心天下事,立志成才。
2.课后阅读《三国演义》或观看相关影视作品。
介绍背景,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了有效的铺垫,降低了难度。重视学法的指导,从小
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的特色等方面培养了阅读能力。
由于部分学生对名著本身未进行全文阅读,对“隆中对”中的谋略不能详尽知悉,是一
大遗憾。对于本文语言特征,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做更细致的分析。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
1.读懂课文,把握小说的结构和内容,整体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3.亲近经典名著,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把握课文的结构内容。
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一、新课导入
(运用多媒体插播视频《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通过视频我们对本文的主人公有了一个初
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积累生字词
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潇.湘(xiāo) 篾.片(miè) 发怔.(zhèng)
麈.尾(zhǔ) 砒.霜(pī) 蓼溆..(liǎo xù)
岔.气(chà) 促.狭(cù) 戗.金(qiàng)
秋爽斋.(zhāi)
2.作者链接
曹雪芹(约 1715—约 1763 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出身清代内
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颙之子(一说曹北页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
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
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
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
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
《红楼梦》。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通过各种方式诵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交流点拨】
第一部分(开头——“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李纨笑劝道——又放了一桌):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部分(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结尾):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
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3.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她们为什么要导
演这场“笑”剧?
【交流点拨】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
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取笑,以哄贾母开心。
4.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
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同时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
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二)深层探究
1.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
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交流点拨】这是凤姐让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情形:鸽子蛋本来就小,筷子沉且滑,刘
姥姥在大观园这样的场合又很怯懦,于是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就可想而知。
“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
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
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
蛋掉下时速度之快。总之,这些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可笑而又憨
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
2.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
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
人的性格特点;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
性格特点;林黛玉的笑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宝玉笑时钻
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
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
性格特点。
3.结合刘姥姥的言谈举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交流点拨】“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
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强的过他。’……也照样换上
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老刘,
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
出大家’。”“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
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
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因为这些内容完全不同于贾府平日的生活体验,大家觉得新鲜有趣!
至于刘姥姥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与举动,虽引人发笑,但那是因为她以前从没见过这些人事
物,当然处处透露着新鲜无知,好奇多问,处处引起哄堂大笑。不过,她对每项新奇东西所
引出来的神态,流露的每一句言词,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其分,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
矫揉造作。所以她俗虽俗,却俗得可爱。
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
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所以,
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
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刘姥姥面对贾家生活的豪奢,却不是表现出羡慕的情状,
反而只是一心一意计算着平实的居家生计的方便和舒适;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合用,
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1.下面是《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请说说分别写的是谁?
(1)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
未启笑先闻。
(2)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3)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面若银盆,眼如水杏。
(4)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交流】(1)王熙凤 (2)林黛玉 (3)薛宝钗 (4)晴雯
2.课后阅读《红楼梦》。
重点突出,抓住了细节描写和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分析人物形象,注重读写结合,学以
致用。
由于学生对原著缺乏一定的了解,难以理解刘姥姥人物形象在全书中的作用,同时,学
生的思想尚不成熟,难以解读全文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