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 M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专题 04 光现象
一.选择题
1.(2020•常州)夏夜,溧阳萤火虫生态园内,月光皎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
颇有“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的意境此情景中( )
A.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B.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C.月亮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D.月亮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答案】A
【解析】
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而看起来很亮的,不是自身发光,月亮不是光源;
萤火虫是自身发光,是光源,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2.(2020•宿迁)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露珠下的叶脉 B. 雨后的彩虹
2
C. 阳光下的影子 D. 拱桥的倒影
【答案】C
【解析】A、露珠相当于凸透镜,露珠下的叶脉被放大,因此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 A 不
符合题意。
B、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B 不符合题意。
C、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C 符合题意。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成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故 D 不符合
题意。
故选:C。
3.(2020•徐州)自行车尾灯能将照射过来的光原方向反射回去,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过反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然后
过二次反射点作法线,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的方向,二次反射光线
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即将射来的光逆向射回。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4.(2020•盐城)6 月 21 日,一场“超级日环食”震撼登场,这次日环食是 21 世纪以来食
分最大的一次。下列现象成因与之相同的是( )
3
A. 地面上的影子 B. “弯折”的铅笔
C. 水中的倒影 D. 放大的“熊猫”
【答案】A
【解析】日环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地面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符合题意;
B、“弯折”的铅笔,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B 不符合题意;
C、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放大的“熊猫”,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0•无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由 E、F 两部分组成,可以绕
ON 翻折,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光线 AO 与 ON 的夹角
B.沿 ON 向后转动纸板 F
C.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D.沿 ON 向后转动纸板 E
【答案】A
【解析】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为了得出普遍的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
4
角的大小,这样才能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应进行的操作是改变光线 AO 与 ON 的夹角,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6.(2020•扬州)2020 年 6 月 21 日在我国部分地区观察到日环食现象。日环食现象是由于
( )
A.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
B.月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
C.太阳光经过小孔后形成的
D.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后形成的
【答案】B
【解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射出的光线被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射不到地球上,所
以地球上的人们看不到太阳,这样就形成了日食或日环食,故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7.(2020•南京)如图是 2020 年 6 月 21 日出现的日环食现象,下列图中的光现象成因与此
相同的是( )
A. 雨后“彩虹” B. 山的“倒影”
5
C. 水中“折筷” D. “手影”游戏
【答案】D
【解析】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都在同一直线上,日环食是由于月球处于
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线而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A 不合题意。
B、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不合题意;
C、水中“折筷”,是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缘故,故 C 不合题意;
D、“手影”游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0•泰州)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答案】B
【解析】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019•镇江)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 10cm 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
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15cm,则( )
A.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
B.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 10cm
6
C.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
D.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 10cm,铅笔像的位置不变
【答案】C
【解析】A、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铅笔不动,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
的像的位置不变。故 A 错误;
B、平面镜无论大小,都可以成物体完整的像,因为平面镜再小,也可以反射光线,能够
成像。故 B 错误;
C、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
笔的像也转动相同的角度,故铅笔与它的像平行。故 C 正确;
D、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 10cm,
铅笔像也水平向右移动 10cm。故 D 错误。
故选:C。
10.(2019•徐州)把万花筒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并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图案,
这是因为万花筒内放置的(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答案】A
【解析】万花筒是靠平面镜反射而成的。它是由三面平面镜组成一个三棱镜,再在一头
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这些碎片经过三面平面镜的反射,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
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故选:A。
11.(2019•盐城)雷雨天,小王观察到某次闪电经历的时间为 t1,听到这次闪电发出的雷声
持续时间为 t2(不计云层和山峰间回声时间),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雷声的时间
为 t3,声音和光传播速度分别为 v 和 c,则( )
A.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 vt3
B.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 vt3
C.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 vt3+ct1
7
D.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 vt3+ct1
【答案】A
【解析】因为闪电与雷声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所以它们持续的时间应该是相同的,故
t1=t2;
因此,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需声的时间为 t3,声音的速度为 v,又因此光的传播
时间可忽略不计,故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 vt3。
综上所述,只有 A 符合题意。
故选:A。
12.(2019•苏州)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
C.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
【答案】B
【解析】A、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
B、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 B 符合题意;
C、玻璃幕墙对阳光发生镜面反射造成了“光污染”。故 C 不符合题意;
D、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偏折,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
光的折射现象,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B。
13.(2019•盐城)下列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
A.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B. 人在阳光下形成
影子
8
C. 放大镜把字放大 D. 拱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答案】B
【解析】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再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
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A 错误;
B、人在阳光下形成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 正确。
C、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 错误;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拱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 D 错误;
故选:B。
14.(2019•泰州)“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光学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答案】B
【解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意思: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
穿戴得端正,
铜当镜子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
故选:B。
15.(2019•南京)如图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
木”的光路图是( )
9
A. B.
C. D.
【答案】B
【解析】看到水中“树木”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
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成的是虚像,而 AC 两
图中光线从水中发出,D 图中光线由眼睛处发出,故 ACD 错误,只有 B 正确;
如图所示:
故选:B。
16.(2019•扬州)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透过玻璃杯看楼房 B. 水中倒影
C. 用放大镜看指纹 D.. 日食
10
【答案】D
【解析】A、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透过玻璃杯看楼房属于光的折射,故 A 错误。
B、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故 B 错误;
C、用放大镜看指纹时,指纹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 错
误。
D、日食的形成,是利用光沿直线播形成的现象,故 D 正确。
故选:D。
17.(2019•无锡)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
面镜( )
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
【答案】C
【解析】A、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
所以反射光线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 A 不符合题意;
B、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所以反射
光线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 B 不符合题意;
C、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
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反射光线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 C 符合题意;
D、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
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反射光线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18.(2018•常州)浙江大学柏浩研制出一种神奇织物,给白兔身体披上该织物,如图甲所示;
用红外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照片上,兔子身体“隐形”了,如图乙所示,兔子身体“隐形”
是因为该织物( )
A.呈洁白色 B.隔热性好 C.导热性好 D.密度较小
【答案】B
【解析】由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不
受物体亮暗的影响,用红外照相机能拍摄到清晰的照片。当给白兔身体披上织物,再用
红外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照片,兔子身体“隐形”了,说明兔子辐射的红外线被织物隔离
了,即织物的隔热性好。
故选:B。
19.(2018•常州)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
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
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所示,则( )
A.像是实像
B.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D.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45°
【答案】D
【解析】
12
(1)由题意可知,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且像与驾驶
台上的仪表显示等大;故 ABC 错误;
(2)车辆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
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45°(如下图所示),故 D
正确;
故选:D。
20.(2018•苏州)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且比入射光线弱
C.红黄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D.红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答案】B
【解析】
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 A 错误。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向法线;由于一部分入射光
线被反射,所以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弱,故 B 正确;
C、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这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后才能得到白光;而红黄蓝三种色光
等比例混合,不可以得到白光,故 C 错误;
D、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故 D 错误;
故选:B。
21.(2018•泰州)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13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立杆见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正确;
B、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是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B 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为 7 种单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是
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 错误;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故 D 错误。
故选:A。
22.(2018•无锡)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棋子 A、B 应该等大
B.茶色玻璃板可以用来成像
C.方格纸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
D.棋子 A 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会变大
【答案】D
【解析】A、为了比较 A 的像与 A 大小相同的结论,棋子 A、B 应该等大,故 A 正确;
B、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找到棋子 A 的像的位
14
置,又看到玻璃板后面的棋子 B,故 B 正确;
C、方格纸每个方格距离相同,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故 C 正确;
D、棋子 A 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不变,故 D 错误。
故选:D。
23.(2018•盐城)下列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
A.沙滩上出现的海市蜃楼 B.水面上小树的倒影
C.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D.树荫下太阳的光斑
【答案】D
【解析】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水面上小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树荫下太阳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D。
24.(2018•盐城)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
一个光斑 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答案】B
【解析】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光斑右移,故 A 错误;
BC、向水槽内注水,水位升高;光的折射的光路图分别如 B、A 图所示:
15
比较可知,水位升高,光斑向左移动,故 B 正确,C 错误;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变大,光斑右移,故 D 错误。
故选:B。
25.(2018•扬州)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1)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而 BD 图都是
光从空气射向水里,故 BD 错误;
(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向水面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
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 A 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 C 正确。
故选:C。
26.(2018•扬州)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
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16
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答案】B
【解析】A、光屏能承接实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故 A 错误;
B、由于玻璃板是透明的,所以用玻璃板既能反射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这样可以
方便的确定像的位置,故 B 正确;
C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故 CD 错误。
故选:B。
27.(2018•扬州)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 )
A.树叶的虚像 B.树叶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
【答案】D
【解析】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
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D。
二.填空题
28.(2020•徐州)如图所示是医用笔形手电筒的小灯泡,它的玻璃泡前部中央厚,边缘薄,
请你解释这样做的物理道理: 中央厚边缘薄构成了一个玻璃凸透镜,灯丝位于该凸透
镜的焦点上,发出的发散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能够射的远,光线集中
强度大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玻璃泡前部的中央厚、边缘薄构成了一个玻璃凸透镜,灯丝位于该凸透镜的焦
17
点上,发出的发散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能够射的远,光线集中强度大。
故答案为:见解答。
29.(2020•扬州)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
理知识:看到“绿树”是树叶 反射 (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绿光;“倒
影”是正立、 等大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虚 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因此,我们
看到树叶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它们反射绿光的缘故;
(2)楼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影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反射;等大;虚。
30.(2020•连云港)如图所示,让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在三棱镜后放置一凸透镜,将光屏
放在 B 处时,观察到色光的颜色是 白色 ,光屏先后在 A、C 两处时,观察到的现象有
何不同: 光屏上彩色光带的顺序相反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让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白光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七种颜色的光经过凸
透镜后,会聚到 B 点,所以 B 点为白色的光;
根据图象可知,经过 A 和经过 C 的光线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光屏上彩色
光带的顺序是相反的。
故答案为:白色;光屏上彩色光带的顺序相反。
31.(2020•苏州)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
光源 A,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 反射 (吸收/反射)
18
了黄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 红 色。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反射黄色光。
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白色背景板反射红光,故区域呈现红色。
故答案为:反射;红。
32.(2019•徐州)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纸板要 竖直 放
置在平面镜上;图中反射角度数为 45° ;能不能因此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
垂直的结论 不能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要水平放置,白纸板要竖直放置在平
面镜上;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 45°;只有入射角为 45°时,反射角为
45°,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垂直,只凭一次实验存在偶然性,不能得出反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总是垂直的结论。
故答案为:竖直;45°;不能。
33.(2019•淮安)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的 虚 (选
填“虚”或“实”)像。人靠近幕墙,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我国已经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 镜面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造成光污染。
19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因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人们可以通过大厦的外部安装的平板玻璃幕墙看
到自己的虚像;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故人远离幕墙时像的大小不变;
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
故答案为:虚;不变;镜面。
34.(2019•扬州)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找来两枚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
了比较像和物的 大小 关系;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应该选择 玻璃板 来代替平面镜;
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还应准备的器材是 光屏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要演示实验,至少要找两根完全相
同的棋子,一个作为物体,还有一个作为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像平面镜一样成像,还能透过平面镜观察对面的物体;
实像是可以呈现在光屏上的,虚像不能。因此要探究是实像还是虚像,应该用一个光屏
接受像;
故答案为:大小;玻璃板;光屏。
三.作图题
35.(2020•常州)如图所示,AB、CD 是点光源 S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 MN 反射后的两条反射
光线,请在图中作出点光源 S.(保留作图痕迹)
20
【答案】 或
【解析】
方法 1:先过 A 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在法线右侧指向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注意反射角
要等于入射角,同理画出反射光线 CD 的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 S 即为发光点的
位置,如图所示:
方法 2:先将两条反射光线 AB、CD 反向延长交于一点 S′,在通过平面镜作出 S′的对称
点 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连接 SA、SC 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36.(2020•镇江)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中点光源 S 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
线。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过镜面作出点 S 的对称点 S′,即为点光源 S 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 S′O 并延
21
长则 OA 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37.(2020•南通)如图,请作出入射光线在玻璃砖 AC 面上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先过入射点作光线射到 AC 面上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根据光
由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另一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如
图所示:
38.(2020•无锡)请在图中画出木棒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由于 A 点在平面镜上,所以 A 的像 A'也在平面镜上,与 A 重合;过 B 点作出 B
22
相对于镜面的对称点 B',则 B'为 B 的像,然后用虚线连接 A'B',A'B'为 AB 的像,如图
所示:
.
39.(2020•南京)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 AO 射向平面镜,画出反射光线 OB 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首先做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30°,入射角为 90°﹣30°=60°.根
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 60°,如图
所示:
40.(2020•宿迁)作出图中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23
【解析】
①作 A 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 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
符号)
②作 B 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 B′;
③用虚线连接 A′B′,A′B′就是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41.(2020•徐州)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A′B′。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分别作出物体 AB 端点 A、B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B′,用虚线连接 A′、B′
即为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42.(2019•南通)如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4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过界面的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水中作出反射
光线;在空气介质中法线的左边大致作出折射光线,且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
示:
43.(2019•苏州)图中,一条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请标出它的入射角α并大致画出折射光
线。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首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法线的
由此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
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如图所示:
25
44.(2019•盐城)在图碗中加满水后恰好看到硬币右边缘,画出恰好看到右边缘的一条光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由图知,碗里无水时,人眼通过碗的边缘刚好能看到空碗底部硬币的左边缘;
由题知,当碗中加满水后恰好看到硬币右边缘,说明由右边缘点射向水面的光线折射后
进入了人的眼睛;
所以,作图方法为:先画出水面,与图中虚线相交点为入射点 O,过 O 点作法线,连接硬
币右边缘与 O(该连线为入射光线),则 O 到人眼的连线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45.(2019•连云港)如图所示,小明在房间的 A 点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客厅沙发上 B 点的
爸爸,请画出此现象的光路图。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由题知,小明的眼睛在 A 点,爸爸在 B 点,小明在 A 点通过平面镜看到了 B 点
的爸爸,
作 B 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 B′,即为像点,连接像点和 A 点与镜面相交于一点 O,即为入
射点,连接 BO、OA,则 BO 是入射光线,OA 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6
46.(2019•淮安)画出图中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 OB。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使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OB 即可,如图所示:
47.(2020•盐城)请在图中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A′B′。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先作出端点 A.B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B′,用虚线连接 A′、B′即为物
体 AB 的像,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48.(2020•泰州)如图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27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 像的位置 ,玻
璃板应 竖直 放置;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只棋子 A,再拿一只相同棋子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棋子
A 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 像与物大小 的关系;若将光屏放在棋子 B 所在的位置,
直接观察光屏,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选填“实”或“虚”)
像;
(3)实验时小明发现棋子 A 的像较暗,很难使棋子 B 与之重合,用手电筒对着玻璃照射
棋子 A 的像, 能 (选填“能”或“不能”)使像变亮。
【答案】(1)像的位置;竖直;(2)像与物大小;虚;(3)能
【解析】
(1)平面镜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既能成像又能透光,成像虽没有平面
镜清晰,但能观察到玻璃板后面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玻璃板必须与水平桌面垂直,即保证玻璃板竖直放置,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才能与所
成的像重合,才可以比较物像大小。
(2)拿相同棋子 B 与棋子 A 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虚像。
(3)用手电筒对着玻璃照射棋子 A 的像,能使像变亮。
故答案为:(1)像的位置;竖直;(2)像与物大小;虚;(3)能。
49.(2019•常州)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小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 A 位置放置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如图
甲所示,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她在图甲所示位置观察 仍然 (选填
28
“仍然”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像是由于光的 反射 (选填“反射”或
“折射”)形成的。
(2)撤去不透明纸,小华又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发现它跟
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平面镜成 等大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
记录物像的位置 A、A′。
(3)经过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
的距离相等 。
(4)小明自备器材做该实验,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
的两个像,这是因为 玻璃板太厚导致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发生了反射,两个表面都成
虚像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1)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
板与像之间,她在图甲所示位置观察仍然看到蜡烛的像。
(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 B 与前面的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
体是等大的;
(3)根据图乙可知,A 和 A′、B 和 B′、C 和 C′都是关于玻璃板所在位置对称的,则
可得到: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论是厚玻璃板还是薄玻璃板,玻璃板两个表面都能成像,太厚的玻璃板会导致两个
像距离较远,人眼能看出来两个像,而薄玻璃板成的两个像几乎重合,所看上去是一个
像。
29
故答案为:(1)仍然;反射;(2)等大;(3)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玻璃
板太厚导致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发生了反射,两个表面都成虚像。
50.(2019•盐城)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
在白纸上画出表示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的位置 MM′和 NN′。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玻璃板的厚度,其读数为 0.30 cm。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 A,观察到棋子在玻璃板中有两个像,一个较亮、另一个较暗,
较亮的像是光线经 MM′ (MM′/NN′)面反射形成的。
(3)为验证“像是虚像”的猜想,小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 像 的位置, 直接 (直
接/透过玻璃板)观察卡片上有无棋子 A 的像。
(4)将棋子 B(图中未画出)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较亮的像重合,并测量棋子 A 的右
端到 MM′的距离 lA 和棋子 B 的左端到 NN′的距离 lB,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1 2 3 4
lA/cm 5.40 7.15 9.80 12.50
lB/cm 5.20 6.96 9.61 12.32
分析数据可得:像到反射面的距离 大于 (小于/大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
(5)实验中,像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存在差值。小明对此很感兴趣,他想探究影响这一
差值大小的因素。请帮小明提出一条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 像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
存在差值与玻璃板的厚度有什么关系?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由图知: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 1 个小格代表的是 0.1cm=1mm,即此剩尺的
分度值为 1mm;
30
玻璃板左端与 0.00cm 刻度线对齐,右端与 0..30cm 对齐,所以玻璃板的厚度为 L=0.30cm
﹣0.00cm=0.30cm。
(2)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前面的玻璃
MM′表面反射的光较多成的像较亮,后面的玻璃 NN′表面由于光的反射后,物体反射的
光减弱,故成的像较暗。
(3)为验证“像是虚像”的猜想,小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棋子 A 像的位置,可以直接观
察光屏上是否有棋子 A 的像,如果有,则为实像,否则,为虚像。
(4)玻璃板的厚度为 0.3cm,像到反射面的距离 lB+0.3cm,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知 lB>
lA,即像到反射面的距离大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
(5)实验中,像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存在差值,原因是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则提出有
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为:像与物到反射面的距离存在差值与玻璃板的厚度有什么关系?
故答案为:(1)0.30;(2)MM′;(3)像;直接;(4)大于;(5)像与物到反射面的距
离存在差值与玻璃板的厚度有什么关系?
51.(2019•泰州)在“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和“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 P 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
光斑的位置将 向左移动 (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不动),这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
传播方向 会 (会/不会)发生偏折。实验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并不清晰,为解决
此问题,他在水面上方喷了一些 烟雾 。
(2)如图乙,小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他使用可折转的光屏,
是为了研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在同一平面内 。如图丙,他将光沿着 AO
31
方向射向水面上的 O 点,光在水中沿着 OB 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逐步偏向法线,
折射光也逐步偏向法线,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减小,折射角随之 减小
(增大/减小/不变)。当光沿着 NO 方向射入时会沿 ON′方向射出,此时折射角为 0 度。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
P 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
将向左移动,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②实验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并不清晰,为解决此问题,他可以在水面上方喷一些烟
雾。
(2)①小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他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
了研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②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夹角是折射角,入射光线靠拢法线,
说明入射角减小,折射光线靠拢法线,说明折射角也减小。
③当光沿着 NO 方向射入时会沿 ON′方向射出,此时光线垂直入射不改变传播方向,则此
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等于 0 度。
故答案为:(1)向左移动;会;烟雾;(2)在同一平面内;减小;0。
52.(2019•苏州)“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
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 ABCD,能绕垂直于 CD 的 ON 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
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 垂直 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 O 沿
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顺 时针方向转动;
32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 45°,测得反射角也为 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 ON 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
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 CD 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 C 。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白色纸板 ABCD 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
如图甲,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 O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
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将会顺时针转动;
(2)因为一次实验具有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
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 ON 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
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 CD 向后倾斜,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
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所以可知反射光束在纸板前
方,故应选 C。
故答案为:(1)垂直;顺;(2)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3)反射光线、入射
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C。
五.解答题
53.(2020•淮安)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如图甲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将 未点燃 (选填“点燃”或“未
33
点燃”)的相同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 B 可以与 A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
合,此现象表明像与物的 大小相等 。
(3)经过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蜡烛 A、蜡烛 B 在纸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沿玻璃板在
纸板上的位置将纸板对折,发现 B1 与 A1、B2 与 A2、B3 与 A3、……位置重合,表明像与物
到镜面的 距离相同 。
(4)将光屏竖直放到蜡烛 B 的位置,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蜡烛 A 所成的像,说明所
成的像是 虚 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
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
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 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3)用沿玻璃板在纸板上的位置将纸板对折,发现 B1 与 A1、B2 与 A2、B3 与 A3、……位置
重合,这表明 B1 与 A1、B2 与 A2、B3 与 A3 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即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大小相等;(3)距离相同;(4)虚。
54.(2020•苏州)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 垂直 。实验中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棋
34
子 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大小 的关系;
(2)若在棋子 A 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不能 (能/不能)呈现出像;
(3)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 B 一侧翻转 90°,则在此过程中,棋子 A 的像大小变化情
况是 不变 。棋子 A 顶端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 先变大后变小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和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玻璃板应该垂直放置;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两棋子的规格是完全相同的,目的是通过比较看出像与物大小的关
系;
(2)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
(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
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所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 B 一侧翻转 90°,则在此过
程中,棋子 A 的像大小变化情况是不变。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 B 一侧翻转 90°,则在
此过程中,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棋子 A 顶端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先变大
后变小。
故答案为:(1)垂直;大小;(2)不能;(3)不变;先变大后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