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8.50 KB
  • 2021-11-11 发布

2014年江西省抚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2014 年江西省抚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2 分)(2014•抚州)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磨豆成浆 B. 剪纸成花 C. 酿谷成酒 D. 雕石成像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磨豆成浆的过程中分离出豆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剪纸成花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酿谷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雕石成像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 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 分)(2014•抚州)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冰水 B. 海水 C. 盐水 D. 雨水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A、从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去分析解答; B、从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去分析解答; C、从盐水是由盐和水两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去分析解答; D、从雨水在下落的过程中吸收了空气大量的物质,是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去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故 A 正确; B、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故 B 错误; C、盐水是由盐和水两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属于混合物;故 C 错误; 2 D、雨水在下落的过程中吸收了空气大量的物质,是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 3.(2 分)(2014•抚州)去年 10 月,我市多地出现了几次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从而再次引起人们对空气 质量的关注,下列一些行为和举措,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力推火力发电 B.燃放烟花爆竹 C.露天焚烧垃圾 D.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从火力发电一般为燃煤发电,煤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去分析解答; B、从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和粉尘去分析解答; C、从焚烧垃圾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去分析解答; D、从乙醇汽油的使用可有效的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空气的质量去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火力发电一般为燃煤发电,煤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故 A 错误; B、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和粉尘;故 B 错误; C、焚烧垃圾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故 C 错误; D、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使用可有效的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空气 的质量;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 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解答本题关 键是看是否减少了对空气污染. 4.(2 分)(2014•抚州)下列物品中,主要成分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蚕丝被芯 B.塑料凉鞋 C.羊绒披肩 D.纯棉内衣 考点: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 3 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蚕丝被芯是用蚕丝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B、塑料凉鞋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C、羊绒披肩是用羊绒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纯棉内衣是用棉线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 题的关键所在. 5.(2 分)(2014•抚州)下图是今年我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某些学生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 确的是( ) A. 取用锌粒 B. 过滤泥水 C. 加热铜片 D. 检验氧气 考点: 固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从把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试管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 粒放入玻璃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的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 容器去分析解答; B、从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液体溅落到外面去分析解答; C、从加热时应用坩埚钳夹取,不能用手拿,以免烫伤手去分析解答; D、从氧气的检验方法是去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把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试管横放,把药品或金属 颗粒放入玻璃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的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 破容器;故 A 错误; 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液体溅落到外面;故 B 错误; C、由于铜是热的良导体,加热时应用坩埚钳夹取,不能用手拿,以免烫伤手;故 C 错误; 4 D、氧气的检验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果复燃,证明是氧气;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要掌握操作要领, 使操作规范. 6.(2 分)(2014•抚州)发生火灾时,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 ①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②身上着火时,不要乱跑,可以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③人在高层时,迅速跳楼逃离 ④撤离时,可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快速离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着火时的逃生方法来回答此题,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正确判断. 解答: 解: A、火灾时要封闭房门,阻止火势进入房内,而不应打开门窗,故错误; B、身上着火时,不要乱跑,可以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对; C、不能跳楼,由于楼层很高,跳楼会造成可能更坏的结果,故错误; B、火灾时,电路很可能已经中断,无法乘坐电梯,故 B 错误; D、由于燃烧产生大量烟尘,为了防止烟尘被吸入体内,用湿毛巾堵住口鼻,由于温度高烟尘会聚 集在上方,所以要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故对. 答案:C 点评: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 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 7.(2 分)(2014•抚州)下列过程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基本类型都正确的是( ) A.赤铁矿冶炼生铁:Fe2O3+3CO 2Fe+3CO2 置换反应 B.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复分解反应 C.电解水测定水的组成:2H2O═2H2↑+O2↑ 分解反应 5 D.一氧化碳作燃料:2CO+O2 2CO2 化合反应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首先判断反应的实验现象是否正确,若正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 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 式书写正确,再判断反应类型是否正确. 解答: 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 误. B、该化学方程式中 CaCO3 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CO2+Ca(OH)2═CaCO3↓+H2O, 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2H2O 2H2↑+O2↑,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 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8.(2 分)(2014•抚州)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名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水银 银 Ag B.酒精 乙醇 C2H5OH C.石灰石 氢氧化钙 Ca(OH)2 D.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Hg,其俗名、名称、化学式不一致. B、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C2H5OH,其俗名、名称、化学式一致.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 NaCl,其俗名、名称、 化学式不一致. D、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 NaHCO3,其俗名、名称、化学式不 一致. 6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 分)(2014•抚州)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氢原子: B. 钠离子: C. 氯离子: D. 氧原子: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 数,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解答. 解答: 解:A、该结构表示的是氢原子,正确; B、该结构表示的是钠原子,错误; C、该结构表示的是氯离子,正确; D、该结构表示的是氧原子,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2 分)(2014•抚州)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①CO(NH2)2 ②NH4H2PO4 ③KCl ④NH4NO3 ⑤KNO3. A.②⑤ B.③⑤ C.④⑤ D.①②③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 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 解:①CO(NH2)2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②NH4H2PO4 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③KCl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④NH4NO3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⑤KNO3 中含有氮元素 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②⑤属于复合肥. 7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 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11.(2 分)(2014•抚州)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很多学生在完成 1 分钟跳绳项目后,感觉小腿酸痛,这是因 为在剧烈的高强度运动中,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会进行无氧反应,产生乳酸(C3H6O3),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乳酸是一种氧化物 B.1 个乳酸分子是由 3 个碳原子和 3 个水分子构成 C.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与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D.葡萄糖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乳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 个乳酸分子是由 3 个碳原子、12 个氢原子和 6 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 项说法错误. C、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两者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D、葡萄糖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6)≠1: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12.(2 分)(2014•抚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8 ②将氧气压缩后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氧分子变小了 ③盐酸能够导电,是因为 HCl 在水中会解离出 H+和 Cl﹣ ④氢气可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氢气 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①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解答; ②根据氧气压缩后储存于钢瓶中是物理变化,氧分子间隔变化解答; ③根据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解答; ④根据氢气可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氢气具有还原性解答. 解答: 解: ①餐具上的油污可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故对; ②氧气压缩后储存于钢瓶中是物理变化,氧分子间隔变化,故错; ③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对; ④气可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氢气具有还原性,故错. 答案:A 点评: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乳化作用的定义,了解了常见的乳化现象. 13.(2 分)(2014•抚州)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无色酚酞试液 B 检验集气瓶中 CO2 是否收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后过滤 D 除去 CO2 中少量的 HCl 气体 NaOH 溶液 A.A B.B C.C D.D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盐的化学性质;酸、碱、 9 盐的鉴别. 专题: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 A、依据酚酞试液变色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B、依据二氧化碳验满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C、依据氧化钙与水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D、依据二氧化碳和稀盐酸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鉴别即可; 解答: 解: A、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该方法无法鉴别两者; 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可以检验集气瓶中 CO2 是否收集满,故该方法可行; C、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故加水溶解后过滤的方法不能用于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D、因为二氧化碳和稀盐酸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不能用于除去 CO2 中少量的 HCl 气体; 故选:B; 点评: 此题是一道常规的鉴别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组物质的不同性质和特点 14.(2 分)(2014•抚州)往含有 FeSO4 和 CuSO4 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Zn 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 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渣中只有 Cu B.滤渣中一定有 Fe C.滤渣中一定有 Zn D.滤渣中一定有 Cu、Fe、Zn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 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 解: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锌、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所以向 FeSO4 和 CuSO4 的混合溶 液中投入一些锌粉,能发生锌与硫酸铜的反应,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还能发生锌与硫 酸亚铁的反应,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生成的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故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铜;向滤出的不溶物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说明固体中一定含 有铁;可能含有锌. 故选:B. 10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15.(2 分)(2014•抚州)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盐酸中加水 B. 将生锈严重的铁钉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 C.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 H2O2 溶液来制取 O2 D. 将过量的等质量的镁和锌跟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考点: 酸碱溶液的稀释;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A、由于溶液加水稀释,那么溶液的酸性越来越弱,加水越多越接近中性,即 pH 值越接近 7,结 合图象就可以作出判断; B、根据把生锈的铁钉放到足量的稀盐酸中,表面的铁锈先与盐酸反应,当铁锈反应完后,铁继续 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解答;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 D、根据过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分析; 解答: 解: A、将给定的 HCl 溶液加水稀释,那么开始 PH<7,随着慢慢加水,溶液的酸性越来越弱,且 pH 值逐渐增大,即 pH 值越接近 7 但不会大于 7,故错; B、把生锈的铁钉放到足量的稀盐酸中,表面的铁锈先与盐酸反应,当铁锈反应完后,铁继续与盐 11 酸反应生成氢气,一开始不会生成氢气,故错;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所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故 错; D、将过量的等质量的镁和锌跟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 决定,所以二者放出气体相等,但由于镁的活泼性大于锌,反应所用时间少,故对. 答案:D 点评: 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问 题的基础. 二、填空与说明题(共 4 小题,共 24 分) 16.(5 分)(2014•抚州)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电部分 (1) 3O2﹣ ; (2)标出 2O3 ; (3)今年是建设银行成立 60 周年,该行发行了一套四枚的金币,其主要组成为 Au ;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 CH4+2O2 CO2+2H2O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 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 数字.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3)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 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即可. 解答: 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 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 12 应的数字,故 3 个氧离子可表示为:3O2﹣. (2)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 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 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2O3. (3)金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Au.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CO2+2H2O. 故答案为:(1)3O2﹣;(2) 2O3;(3)Au;(4)CH4+2O2 CO2+2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 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17.(4 分)(2014•抚州)抚州是个好地方,修心养生有温泉(临川)、富阳深山出白茶(资溪)、美羹佳肴 源白莲(广昌). (1)临川温泉水富含硫、氟、硅、钙、钾、镁等元素,由此可判断温泉水属于 硬水 (填“硬水”或“软 水”),用 肥皂水 可鉴定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2)山清水秀的生态资溪,产出的白茶具有独特的芳香,泡茶时用纱网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相当于化学 实验操作中的 过滤 ; (3)广昌白莲个大皮白,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淀粉等物质,其中的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 糖类 . 考点: 硬水与软水;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空气与水;化学与生活. 分析: (1)从温泉水富含硫、氟、硅、钙、钾、镁等元素,可知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所 以属于硬水;硬水与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易起浮渣;而软水与肥皂易起泡沫去分析解答; (2)从泡茶时用纱网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相当于把固体与液体分离,把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是 过滤去分析解答; (3)从淀粉属于糖类,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或块茎中去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由于温泉水富含硫、氟、硅、钙、钾、镁等元素,可知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所以属于硬水;硬水与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易起浮渣;而软水与肥皂易起泡沫,所以可用肥皂水 来鉴别硬水和软水;故答案为:硬水 肥皂水; (2)泡茶时用纱网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相当于把固体与液体分离,把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是过 13 滤;故答案为:过滤; (3)淀粉属于糖类,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或块茎中;故答案为:糖类. 点评: 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8.(7 分)(2014•抚州)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1)交点 P 的含义是 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 (2)t2℃时,将 30g 甲物质放入到 5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3.3% (计算结 果保留小数点后 1 位); (3)将 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的是 甲和乙 , 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乙>甲>丙 ; (4)用一定的方法,将某温度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 b.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d.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2)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可以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进一步可以判断 溶液是否饱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4)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情况,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解答: 解:(1)交点 P 的含义是 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故填: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甲的溶解度是 50g,将 30g 甲物质放入到 50g 水中,充分搅拌,只有 25g 溶解,所得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33.3%, 14 故填:33.3%. (3)将 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时,因为甲和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的降低而减小,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丙物质变成不饱和溶液; 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因此乙物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的质量分数; 丙在 t3℃时的溶解度小于 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因此丙物质的质量分数最小. 故填:甲和乙;乙>甲>丙. (4)用一定的方法,将某温度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例如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得到甲物质的饱和溶液,这时溶剂的质量 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b.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例如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得到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不 变,溶质质量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例如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得到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不变, 溶质质量不变,因此溶液质量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d.溶质的质量不一定变大,例如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得到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c. 点评: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 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 响不同. 19.(8 分)(2014•抚州)图中表示的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已知 C 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F 为某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 E 的化学式 H2O ; (2)写出 F 和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3)写出 D 和 I 的溶液反应的现象 溶液变浑浊 ; (4)写出 I 的一种用途 改良酸性土壤 . 15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本题的解题突破口是 C 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故 C 是氯化钠;F 为某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 可以是碳酸钙;D 能和 F 相互转化;故 D 可能是二氧化碳;I 能和 D 反应生成碳酸钙,故 I 可能是 氢氧化钙;A 和 B 能反应生成三种物质,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 A 和 B 的反应可能是碳酸盐和酸 的反应;碳酸钙能与 B 反应,故 B 可能是盐酸,A 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 水和二氧化碳,G 能与碳酸钠反应,故 G 可能是氯化钙,生成的 C 是氯化钠;故 E 是水;碳酸钙 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据此解答. 解答: 解:C 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故 C 是氯化钠;F 为某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D 能和 F 相互转化;故 D 可能是二氧化碳;I 能和 D 反应生成碳酸钙,故 I 可能是氢氧化钙; A 和 B 能反应生成三种物质,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 A 和 B 的反应可能是碳酸盐和酸的反应;碳酸 钙能与 B 反应,故 B 可能是盐酸,A 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 碳,G 能与碳酸钠反应,故 G 可能是氯化钙,生成的 C 是氯化钠;故 E 是水;碳酸钙高温能分解 生成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E 是水,故填:H2O; (2)F 是碳酸钙,B 是盐酸,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 CaCO3+2HCl═CaCl2+H2O+CO2↑; (3)D 是二氧化碳,I 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使溶 液变浑浊,故填:溶液变浑浊; (4)I 是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改良酸性土壤.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推断,完成此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然后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 20.(8 分)(2014•抚州)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集气瓶 ; 16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氢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BE (填序号,下同),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 Zn+H2SO4═ZnSO4+H2↑ ; (3)已知铜和浓硝酸反应可以制取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①制取二氧化氮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将铜片放入试管中的正确操作是 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夹持 铜片放在试管口,慢慢竖起试管 ; ②用图中 F 装置来演示分子运动的实验时,为了缩短演示的时间,NO2 最好放在 上 (填“上”或“下”) 层的集气瓶中,另一瓶是空气,抽去两瓶之间的玻璃片,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上层集气瓶中的红棕色气体 向下层集气瓶中扩散,最终上下层集气瓶中充满颜色相同的气体 .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通常情况下,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3)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可以选择实验装置; 要掌握取用药品的正确方法;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为了缩短演示分子运动的时间,应该把密度大的气体放在上面. 解答: 解:(1)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 故填:集气瓶.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 B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 D 装置收集,氢气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 法收集,即用 E 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氢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纯净; 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故填:BE; Zn+H2SO4═ZnSO4+H2↑. (3)①制取二氧化氮时不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装置; 将铜片放入试管中的正确操作是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夹持铜片放在试管口,慢慢竖起试管. 故填:B;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夹持铜片放在试管口,慢慢竖起试管. ②用图中 F 装置来演示分子运动的实验时,为了缩短演示的时间,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 最好把二氧化氮放在上层的集气瓶中,另一瓶是空气,抽去两瓶之间的玻璃片,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上层集气瓶中的红棕色气体向下层集气瓶中扩散,最终上下层集气瓶中充满颜色相同的气体. 17 故填:上;上层集气瓶中的红棕色气体向下层集气瓶中扩散,最终上下层集气瓶中充满颜色相同的 气体.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1.(10 分)(2014•抚州)某化学兴趣小组要用 80 克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如图是他配 置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 (1)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不能将固体直接放在纸上称量的原因是 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 (2)在配置上述溶液时,下列操作失误,会引起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 a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有少量的水溅出 (3)一周后,化学兴趣小组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上周实验时取用氢氧化钠固体后忘记盖上瓶盖,老师告 知,此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但未知变质程度,为此,该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 探究. 【查阅资料】CaCl2 溶液和 BaCl2 溶液都呈中性 【提出问题】 ①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NaOH+CO2=Na2CO3+H2O ; ②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如何? 【实验设计】 化学兴趣小组分成甲、乙两组进行实验探究. 甲组方案: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入 Ca(OH)2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 为止,静置,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乙组不同意甲组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溶液变红,有可能是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导 致的 . 乙组方案:根据如下提供的药品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完成下表. 提供的药品:酚酞试液,CaCl2 溶液,Ca(OH)2 溶液,稀盐酸,BaCl2 溶液,蒸馏水. 18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a.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于试管中 b.加蒸馏水完全溶解 c. 加入过量的 CaCl2 溶液(或 BaCl2 溶 液) d. 滴加酚酞试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 浊) ; 溶液变为红色 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碱的化学性质;盐的 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科学探究. 分析: (1)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来分析; (2)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 (3)【提出问题】根据氢氧化钠易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来分析; 【实验设计】根据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来分析; 由结论可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也就需要证明既有氢氧化钠的存在,又有碳酸钠的存在. 解答: 解:(1)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易发生潮解,而粘在纸上;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如果仰视读数,量取的水会偏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 小;将量筒内的水倒入烧杯中时,有水溅出,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3)【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实验设计】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证明既有氢氧化钠又有碳酸钠的存在,为避免氢氧化钠的干扰.故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中性氯化钡 溶液或氯化钙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证明有碳酸钠的存在.再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若变红色, 则证明有氢氧化钠的存在.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2)a; (3)【提出问题】2NaOH+CO2=Na2CO3+H2O; 【实验设计】溶液变红,有可能是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导致的;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a.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于试管中 b.加蒸馏水完全溶解 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 浊); 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19 c. 加入过量的 CaCl2 溶液(或 BaCl2 溶液) d. 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为红色 点评: 本题是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探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变质后会变成碳酸钠,验证部分变 质时要知道先把碳酸钠除掉,再验证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因此熟练掌握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 质,并能够根据它们的性质来对碳酸钠及氢氧化钠进行检验. 四、计算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22.(8 分)(2014•抚州)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 x 的高锰酸钾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 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0﹣t1 和 t4﹣t5 时段固体质量都不变,为什么? (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 x 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图 2 坐标中,画出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在 t0﹣t5 时段变化示意图.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 (1)根据图中信息解答; (2)根据图 1 可知,氧气的质量为 3.2 克,根据氧气的质量,利用氧气的质量根据反应的方程式 即可计算出高锰酸钾的质量;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不变解答. 解答: 解: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t0﹣t1 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还未进行;t4﹣t5 时固体质量不变,是 因为反应进行完全; (2)设高锰酸钾的质量是 x,由图象可知该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是 3.2g; 20 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16 32 x 3.2g x=31.6g (3)31.6g 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质量是 31.6g× =11g 答案: (1)t0﹣t1 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还未进行;t4﹣t5 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进行完全; (2)高锰酸钾的质量是 31.6g (3) 点评: 本题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类问题中的基础计算,完整的计算步骤、规律的书写格式是解答此类问 题时需要留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