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19 K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中考专题复习二:党的光辉历程
知识要点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 2017 年 10 月 18 日至 10 月 24 日
在北京召开。(链接考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最要会议等)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
章程(修正案)》,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链
接考点:党的指导思想等)
专题解读
线索一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
会议 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共一
大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在上海举行,会议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
了党的奋斗目标,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局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
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遵义会
议
红军长征中(1935 年 1 月)在贵州遵义召开,
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
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七
大
1945 年在延安召开,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
的政治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定毛
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讨论夺取抗战胜
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
备了条件,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
大会”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共十
一届
三中全
会
1978 年 12 月,在北京召开。作出把党和国
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
的序幕
实现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
十二大
1982 年召开,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
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
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中共
十三大
1987 年召开,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
进一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和发展目标
中共
十四大
1992 年召开,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
地位,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
体;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中共
十五大
1997 年召开,通过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
党的指导思想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中共
十六大
2002 年在北京召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为 21 世纪中国的发展指明方向
2
中共
十七大
2007 在北京召开,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
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
中共
十八大
2012 年在北京召开,会议确立了坚持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
改革;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中共十
九大
2017 年 10 月 18—24 日召开,关于《中国共
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规定:将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
的行动指南并写入党章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阶
段,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
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
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
义
线索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事件
时期 概况
国民革命
时期
(1924 —
1927 年)
(1)黄埔军校:1924 年,黄埔军校成立,它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2)北伐战争:1926—1927 年国共合作领导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十年内战
时期
(1927 —
1937 年)
(1)南昌起义:1927 年,周恩来、贺龙、朱德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927 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而后从进攻城市转向
向农村进军,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1928 年,井冈山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1934-1936 年,红军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抗日战争
时期
(1931 —
1945 年)
(1)九一八事变: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开始。中国共产党组
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西安事变:1936 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
发,积极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卢沟桥事变: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
爆发
(4)百团大战:1940 年,彭德怀领导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
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5)中共七大:1945 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
途准备了条件
解放战争
时期
(1946 —
1949 年)
(1)重庆谈判:1945 年 8 月,毛泽东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签订了关于和平
建国的《双十协定》,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
(2)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 年,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离
延安。毛泽东、周恩来等撤离延安后,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彭德
怀等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 年夏,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
进中原、大别山地区,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4)三大战役:1948—1949 年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
主力
(5)渡江战役:1949 年,解放南京,占领总统府,推翻国民政府统治,新民主主义革
命基本取得胜利
3
线索三 新中国各项建设成果
领域 成果
经济方面
(1)农业: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的调
整,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2)工商业:①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现
代化迈进。②“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到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③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民主政治
方面
(1)1949 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立了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2)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后,吸取教训,更加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1982 年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又颁
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义务教育法》《刑事诉讼
法》《环境保护法》等,初步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外交方面
(1)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 年在
中国、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1955 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
团结与合作
(3)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的合法席位
(4)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
(5)2001 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6)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的外交扩展了新的空间
科技方面
(1)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 号,成为继苏、美、
法、日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两弹一星”研究的成功,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
(4)1973 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
(5)1986 年 3 月,中国制定了《国家高新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简称“863 计划”
(6)1999 年至今,我国发射一系列“神舟”飞船,我国航天事业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教育文化
方面
党和政府在 1986 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又提出“科教兴国”
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到 2000 年,全国基本实现了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民族团结
方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国家还实行各民
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快速
发展
祖国统一
方面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1995 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推进新时期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
密切
新中国取得各项建设成果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正确有效的政策;全国人民建
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新中国发展更快;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邓小平
理论的指导;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即经济全球化趋势、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政治多极化趋势
等)
4
线索四 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及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一)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
时期 任务 成果与结果 感想
第 一 次 国
共 合 作 时
期:国民大
革 命 时 期
(1924 —
1927 年)
反 帝
反 封
建,
反 对
北 洋
军
阀 统
治
(1)成果:开展国民大革命,1924
年成立黄埔军校,培养革命军
人,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开
展北伐战争,共产党员叶挺领
导的第四军独立团为第四军赢
得“铁军”称号
(2)结果:1927 年,国民党右派
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革
命者,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第 二 次 国
共 合 作 时
期:抗日战
争 时 期
(1931 —
1945 年)
抗 日
战争
(即民
族解
放 战
争)
(1)成果:初步合作形成标志: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正式合作
形成标志:七七事变后,正式
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配
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最后赢得
抗战胜利
(2)结果:抗战胜利后,蒋介石
挑起内战,国共第二次合作结
束
国共两党历史上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
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两次合作都是
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促成合作的,取得
了较大成果,两次合作最后破裂都是由国
民党挑起的;今天,国共两党代表海峡两
岸民意,相互交流,其任务应当是促进祖
国统一大业,其往来也是有利于促进祖国
统一大业的进程
(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台湾问题的形成:
(1)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2)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1949 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海峡两岸至今分离。
2.新中国成立后两岸关系的发展:
(1) 1949- 1987 年两岸为隔绝状态。
(2)1987 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3)1992 年,“九二共识” 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 1993 年, “汪辜会谈”。
(5)1995 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6)2008 年,两岸“三通”基本实现。
(7)2015 年,“习马会”, 这是 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拓展设问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及建设发展的特点。
(1)都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
国情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曲折发展。革命和建设道路上都有过挫折,如大革命的失败、井冈山及长征初期的“左”
倾错误;建设时期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但发展是主流,新民主主义
5
革命取得成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斐然,综合国力大大提升。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问题。
(1)1924- -1927 年:联合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主力。.
(2)1931-1945 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3)1945 一 1949 年:人民民主统-战线;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统一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3.国共关系演变对我们有何启示?
(1)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2)-合作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
(3)处理问题时应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4)各民主党派应共同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为和平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