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7 KB
  • 2021-11-11 发布

人教语文九下诗两首我爱这土地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教案 课题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理解体味本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2、学习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美。‎ ‎2、通过品读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3、通过讨论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和真挚深沉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1、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诗歌的意象,感悟诗歌的意蕴。‎ ‎2、赏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诗句,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 教学难点 通过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抒发的爱国情感。‎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课型 新授 教 学 活 动 教学环节补充 第二课时 一、概括两节诗的内容 第一节诗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诗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二、赏析第一节诗 ‎1.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义。‎ ‎2.诗中三个“这”字所指代的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三个“这”字分别指代后半句的中心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这”字与题目中的“这”字呼应,强化了“鸟”与“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关系,突出了鸟儿护卫祖国的主动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3.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歌唱“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即是虽然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做为一只在炮火中力薄势单的鸟儿,却勇敢地护卫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不但不会弃之而去,而且为它的解放加油呐喊;歌唱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吹刮着“激怒”的“风”,就是在为中国人民满怀悲愤满腔怒火地掀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而呼号礼赞,目的是等到“无比温柔的黎明”来到的那一天。‎ ‎4.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5.诗人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表达强烈地爱国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三、赏析第二节诗 第二节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第一节诗是什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1.揭示全诗主旨。‎ ‎2.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首诗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读了这首诗,相信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那个苦难的年代,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