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3.50 KB
  • 2021-11-11 发布

2020届初中物理章节复习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提升检测卷)(解析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提高检测卷(解析版)‎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2分)‎ ‎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成因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B.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 C.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D.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解析】所谓近视眼是指物体成像在人的视网膜前面,又因为人的晶状体相对于凸透镜,也就是说透镜汇聚光的能力太强,透镜焦距太短造成的。焦距短,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强,故D是正确的。‎ ‎【答案】D。‎ ‎【考点】透镜、透镜的基本概念。‎ ‎2.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的是(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当u>‎2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9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u>‎2f,即‎39cm>‎2f,解得f<‎19.5cm,则选项ABC都符合,只有D选项是不可能的。‎ 故选D。‎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3.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解析】A、已知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则物距u>‎2f,像距‎2f>v>f,而图中的像距v=‎2f,故A错误。‎ B、物距大于‎2f时,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D、由图可知,u=‎20cm,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考点】透镜的概念。‎ ‎4.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屏,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解析】(1)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是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 ‎【解答】A、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30cm=‎10cm,当物体距透镜‎8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故C正确。‎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凸透镜成的是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故D错误。‎ 故选D。‎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解析】(1)(2)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可用来粗测焦距;(3)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4)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 ‎【解答】AB、距离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0cm=‎2f,则f=‎10cm,故AB错误。‎ C、当物距是‎30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故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故C正确。‎ D、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  )。‎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所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物距与像距的关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距离凸透镜‎26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6cm=‎2f,则f=‎13cm;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10cm处时,此时物距u=‎10cm,则物距应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光屏上不会出现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7.(多选题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cm;‎ 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在了照相机上;‎ C.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同,移动蜡烛,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 ‎【解析】(1)(2)当u>‎2f、f<v<‎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3)物距变化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像距也应该发生变化;(4)凸透镜成实像时,若成缩小的像,则像距小于物距;若成放大的像,则像距大于物距。‎ ‎【解答】AB、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30cm,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B正确;若凸透镜的焦距为‎8cm,由图可知物距u=‎30cm,大于2倍焦距,像距为‎20cm,像距位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应,不能满足要求,故A错误。‎ C、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同,移动蜡烛,此时应移动光屏,烛焰才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C错误。‎ D、由图知,此时像距小于物距,所以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此时应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ABD。‎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8.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  )。‎ A.倒立缩小 B.倒立等大 C.倒立放大 D.正立放大 ‎【解析】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利用其可制成照相机;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利用其可制成幻灯机或投影仪;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利用其可制成放大镜。‎ ‎【解答】由图象知,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  )‎ A.像距增大,像变大 B.像距减小,像变大 C.像距减小,像变小 D.像距增大,像变小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物距和像距。然后才能准确判断像的性质。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 ‎【解答】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由于物距减小,则像距变大,像变大。‎ 故选:A。‎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解析】(1)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 ‎【解答】距离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0cm=‎2f,则f=‎10cm;‎ A、若现将蜡烛移至透镜前‎25cm处时,此时物距u=‎25cm,则物距u>‎2f,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C、D、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 处,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应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11.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 ‎ ‎ 甲 乙 丙 丁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解析】甲是近视眼成因原理图;乙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丙是远视眼成因原理图;丁是远视眼矫正原理图。‎ 故选A。‎ ‎12.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 A.倒立、放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C.正立、放大的像;D.正立、缩小的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解答】由图可知,当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则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距凸透镜即像距v>‎2f。‎ 故选A。‎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C.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AB、分析题图,得出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确定成像性质及其应用;C、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利用凸透镜原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位置不动,互换发光物体和光屏的位置,成像性质改变;据此分析C的正误;D、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焦距更小、会聚能力更强,像距更小。‎ ‎【解答】AB、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AB错。‎ C、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当物距等于原来像距时,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 D、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焦距更小、会聚能力更强,像距更小,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故D错。‎ 故选C。‎ ‎14.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控的 ‎ C.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 D.投影仪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析】A、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遥控,故B正确。‎ C、近视镜是凹透镜,因此近视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故C正确。‎ D、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D正确。‎ 故选A。‎ ‎【考点】透镜的应用。‎ ‎15.下列与凸透镜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决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经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正是照相机的原理;(3)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这正是放大镜原理。‎ ‎【解答】A、因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会聚一点,热量集中,温度较高可以点燃纸屑,故A正确。‎ B、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由凸透镜成像原理,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故C正确。‎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D正确。‎ 故选B。‎ ‎16.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考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 ‎【解答】AD、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应用的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D错误。‎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凸透镜,故B错误。‎ C、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肉眼是不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故C错误。‎ 故选A。‎ ‎17.家用放大镜(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  )。‎ A.一定是实像;B.一定是虚像;C.像距一定大于物距;D.像距一定小于焦距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u。‎ ‎【解答】A、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D、当‎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u,由此可得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像距一定大于物距.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 ‎18.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 ‎【解答】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因此凸透镜成实像,由于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变小。‎ 综上分析可得,选项B正确。‎ 故选B。‎ ‎19.光学器件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光学器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B.放大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老花镜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D.近视眼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解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A、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选项正确。‎ B、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选项错误。‎ C、老花镜是凸透镜,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选项错误。‎ D、近视眼镜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选项错误。‎ 故选A。‎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 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A、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f<u<‎2f,v>‎2f,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利用了此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图示不照相机机的原理图.故A错误。‎ B、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远像近像变小,则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故B正确。‎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f<u﹣‎15cm<‎2f,则‎7.5cm<f<‎15cm,当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cm处,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21.小华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按如图调整完毕,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烛焰清晰的像。‎ ‎(1)保持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D.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也能得到烛焰清晰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根据这种成像原理设计的。‎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1)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如果不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透过的光多,像就亮;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透过的光少,像就暗;(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解答】(1)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还是完整的像;只是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亮度会减弱。‎ ‎(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将蜡烛与光屏对调位置后,f<u<‎2f,v<‎2f,因此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1)C;(2)投影仪。‎ ‎22.某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光屏和蜡烛分别在凸透镜两侧。‎ ‎(1)当蜡烛移到‎20cm处时,移动光屏到‎80cm处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凸透镜位置不变,又将蜡烛从‎20cm处移到‎10cm处时,光屏上要成清晰的像,光屏应从‎80cm处向   (填”左“或”右“)移动,则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实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2f;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 ‎【解答】(1)当蜡烛移到‎20cm处时,此时u=‎30cm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80cm处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所以‎2f=‎30cm,即f=‎15cm。‎ ‎(2)凸透镜位置不变,又将蜡烛从‎20cm处移到‎10cm处时,物距大于‎2f,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故光屏应从‎80cm处向左移动,则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 故答案为:(1)15;(2)左;缩小;照相机。‎ ‎23.如图所示,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将蜡烛放在A处时,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B处,再将光屏从P处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晰的放大像,则两次所成的像都是   立的,P位于A的   侧,上述过程中光屏是向   侧移动的,用刻度表示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   。‎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决此题要知道: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物像异侧;‎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解答】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操,将蜡烛放在A处时,位于P处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像;此时物距u>‎2f。‎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B处,再将光屏从P处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晰的放大像,此时物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由此可知,两次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异侧,所以P位于A的右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上述过程中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即光屏是向 右侧移动的;v>‎2f。‎ 蜡烛放在A处时,根据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可知,此时透镜应在‎50cm右边。‎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B处,再将光屏从P处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晰的放大像,此时物距‎2f>u>f,此时透镜应在‎55cm~‎60cm的刻度范围。‎ 综上分析可知,用刻度表示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55cm~‎60cm。‎ 故答案为:倒;右;右;‎55cm~‎60cm。‎ ‎2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 (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解析】(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物距等于二倍焦距,u=‎2f,则f=‎15.0cm。‎ ‎(3)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到适当位置,物距变大,则像距要减小,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主光轴;15.0;靠近。‎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25.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   (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   (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本题要抓住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解答】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焦距变大,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因此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物体的像总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说明此人是远视眼,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的甲图符合,可以用凸透镜的镜片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甲;凸。‎ ‎26.在焦距为‎5cm、‎9cm和‎15cm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若将蜡烛放置在A点通过三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像,则焦距为   ‎ cm的透镜所称的像最大,若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cm。‎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1)为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2)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解答】(1)要调整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才可以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由图可知,A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5cm,即物距为‎25cm;‎ 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因物距大于其2倍焦距,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焦距为‎9cm的凸透镜,因物距大于其2倍焦距,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因f<‎25cm<‎2f,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成的像最大。‎ ‎(3)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即在凸透镜右侧‎5cm~‎20cm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物距为‎25cm,结合前面分析可知:‎ ‎①焦距为‎5cm的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的范围f<v<‎2f,即‎5cm<v<‎10cm,在‎5cm~‎20cm范围以内,在该范围内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5cm;‎ ‎②焦距为‎9cm的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的范围f<v<‎2f,即‎9cm<v<‎18cm,在‎5cm~‎20cm范围以内,在该范围内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9cm;‎ ‎③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的范围v>‎2f,即v>‎30cm,超过了‎5cm~‎20cm范围,在BC间移动光屏时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凸透镜焦距不可能为‎15cm。‎ 综上分析可知,凸透镜焦距不可能为‎15cm,可能为‎5cm或‎9cm。‎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15;(3)5、9。‎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7.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 ‎ ‎ ‎【解析】分析根据入射光线的特点(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解答: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由此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考点】凸透镜作图。‎ ‎28.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 ‎ ‎【解析】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仔细观察入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解答】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12分)‎ ‎29.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   和光屏。‎ ‎(2)蜡烛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cm。‎ ‎(3)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所示的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应向   ‎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小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向   调整蜡烛。(选填“上”或“下”)‎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实验器材安装的知识分析即可解决该题;(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也为2倍焦距,从甲中读出物距或像距,然后求出凸透镜的焦距;(3)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判断光屏移动的方向并判断像大小的变化,凸透镜成像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和物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若蜡烛向上移动,则像向下移动。‎ ‎【解答】(1)从实验器材的安装上考虑:若凸透镜成实像,器材安装必须能保证能像呈现在光屏上,故要将凸透镜放在中间,蜡烛和光屏放在其两侧,故实验前在光具座上由左至右应该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再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当凸透镜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时,物距和像距均为焦距的2倍,由图可知物距或像距为‎20.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3)由“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向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光屏的上方,要向下移动,则需将蜡烛向上移动。‎ 故答案为:(1)凸透镜;(2)10.0;(3)右;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