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7.36 K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市中一模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9~11题。(共8分)
治国之道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①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②,安乡重家则敬上③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④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
注释①奚以:即“以奚”,根据什么。②重家:看重家业。③敬上:服从上司。④陵同“凌”,凌辱
9.用“/为下面这个句子断句。(画一处)(2分)
民 富 则 易 治 也 民 贫 则 难 治 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11.本文作者主张治理国家的方法是什么?(3分)
评分意见:1---5 每题 4 分;6--8 每题 3 分。
(二)9.民 富 则 易 治 也/ 民 贫 则 难 治 也 评分意见:2 分。
10. 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定先使人民富裕,然后再好好治理。评分意见:3 分。注意关键词“是以”“为”“富”解释。
11. 作者主张治理国家的方法是使老百姓先富裕起来(或“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或“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评分意见:3 分。用原文或自己总结皆可。
译文:
大凡治理国家的方法,一定要首先使人民富裕起来。人民富裕了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怎么知道这个道理的呢?人民富裕,就安于居住在家乡,看重自己的家业。安于居住在家乡,看重自己的家业,就会服从上司,害怕犯罪。服从上司,害怕犯罪,那么国家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居住在家乡,看轻自己的家业。不安于居住在家乡,看轻自己的家业,就会反抗上司,违反法令。反抗上司,违反法令,那么国家就难以治理。所以说,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强的,而混乱的国家必然是贫弱的。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定首先要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好好治理。
市中二模
13
9.故 以 法 治 国/ 举 措 而 已 矣 评分意见:2分。
10.法令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争辩。 评分意见:本题3分,注意关键词“辞”“争”的解释。
11.(1)亡国(2)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 评分意见:3分。
译文: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强大,也不可能永远衰弱。君主依法办事,国家就强大;君主不依法办事,国家就衰弱。如今这些国家都衰败了,是因为群臣官吏都去干那些使国家动荡而不是使国家安定的事情。这些国家本已经混乱衰弱了,他们的群臣又都丢掉国法而营私舞弊,这好比背着干柴去救火,国家会更加混乱和衰弱。所以用法令来治国,就是用法令作为标准衡量事物罢了。法令不偏袒权贵,绳墨不迁就曲木。法令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争辩。
槐荫一模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
慧庆寺玉兰记 戴名世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
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
先生①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
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
茂密如曩时② 。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③ 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 ④ 有可感者,故记之。
【注释】①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太史官;②曩时:往时,以前;③幽潜:指幽居避世。
④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13
15.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2分)
余 昼 闲 无 事 独 行 野 外 因 叩 门 而 入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
17.请结合选文内容填空。(3分)
选文通过两处玉兰花的 ① (手法),表达了 ② 的感悟。
15.示例: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 评分意见:本题2分。每处1分。
16.示例:然而(如果)不是朱先生因为(或凭借)太史的身份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寺的玉兰,终究没有人知道。
评分意见:本题3分。“以”“竟”翻译各占1分,语句通顺占1分。
17.示例1:对比 不要被虚名所迷惑示例2:对比 要靠自己的观察体悟来认识事物 示例3:对比 只有潜心钻研,凭借真才实学才能走得久远 评分意见:本题3分。“对比”1分;感悟2分,意思对即可。
槐荫二模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8分)
9.况 天 下 之 务 / 其 能 遍 知 乎
10.示例:我才领悟,先前(对弓箭)的认识是不精准的。
重点词“始”“向者”“辨”翻译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11.示例:①比美(或家事、闺房小事)②弓矢 ③广开言路(或虚心纳谏、励精图治)
评分意见:本题3分,每空占1分,第三个空意思对即可。
天桥一模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1 题。(共 8 分)
13
周敦颐为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薄②。有狱③久不决,敦顾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④手版⑤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因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狱:案件。④委:抛弃,扔弃。⑤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9.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2 分)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有狱久不决,敦顾至,一讯立辨
11.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周敦颐是个怎样的人。(3 分)
9.逵 /酷 悍 吏 也/众 莫 敢 争
10.有一个案件很久都没有解决,周敦颐到了,一问询便立刻分辨出真相。
11.有智有谋,聪明的人。有想法,有原则,正直的人。
天桥二模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1 题。(共 8 分)
同敞不降
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城中虚无人, 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子无城守责, 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 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令为僧,亦不从。乃幽之民舍。虽异室,声息相闻, 两人日赋诗倡和。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注释】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9.请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处.)(2 分)
每 出 师 辄 跃 马 为 诸 将 先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
11.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同敞有哪些可贵品质。(3 分)
13
9.示例: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
评分意见:本题 2 分。错画、漏画、多画均不得分。
10.示例:古人以独自做君子为耻辱,你怎么能不允许我与你一起赴死呢?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耻”“许”翻译准确占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11.示例:从同敞作战时一马当先,毫不后退,看出他热爱国家、英勇善战;从他被捕后不 投降,临刑前不变色,可以看出他视死如归、从容不迫。 示例一:从同敞作战时一马当先,毫不后退,看出他热爱国家、英勇善战; 实例二:从他被捕后不投降,临刑前不变色,可以看出他视死如归、从容不迫。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结合内容 1 分,品质 2 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张同敞具有文武才能,为人慷慨,意气奋发。每次随军出征,他都冲锋在众将的前面,有时 战争失利溃退时,张同敞端正地坐着不离开,众将见之又杀了回来,有时获得胜利,军中将 士因此敬服张同敞。顺治七年,大军攻破严关,众将都放弃桂林离开,城中空虚无人,唯有式耜端正地坐在府中,恰逢张同敞从灵川赶到,见到式耜。式耜说:“我是留守,应当为守 城牺牲,你没有守城的责任,为什么不离开?”同敞态度严肃地说:“古人以独自做君子为 耻辱,你怎么能不允许我与你一起赴死呢?”矍式耜大喜,拿酒与其同饮,一直到天亮。第 二天早晨被俘,敌人劝他们投降,不听从;又劝他们削发为僧,又不听从。于是敌人将他们 幽居在民房里,虽然处于不同的屋子,但能听到彼此的声息,两人每天都赋诗唱和。经过四 十多天后,张同敞整理好衣帽,准备就义,毫不改色。
天桥三模
9.示例:其 在 朝 /君 语 及 之 /即 危 言
评分意见:本题2分。
10.示例:(他)因为节约俭朴,尽力做事,而受到齐国人的尊重。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1.形象特点概述:节约俭朴,正言直行,富有政治家的才华。
评分意见:本题3分。结合原文1分,人物形象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附译文: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因为节约俭仆,尽力做事,而受到齐国人的尊重。他做了齐国宰相,吃饭不吃两道荤菜,妾不穿丝绸衣服。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到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的话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办事。国家有道的时候,他就顺从命令去做事。无道的时候,他就衡量之后才实施。因此他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名声显扬于各国诸候。
太史公说:晏子直言进谏,敢于冒犯国君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进就想到竭尽忠心,退就想到弥补过失”的人啊!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即使替他挥动着鞭子赶车,也是非常高兴和十分向往的啊!
13
历城一模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1 题。(共 8 分)
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释】①颠踬(diān zhì):被东西绊倒。 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9.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处)(2 分)
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1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3 分)
9.公 犹 夷 不 能 决 /事 又 寝
10.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11鲁公畏手畏脚,犹豫不决,最终导致修园失败。我从中获得的启示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有决 心,有毅力,不怕困难,勇往直12.前,坚持到底就会成功,否则将一事无成。【评分标准】3 分 内容概括 1 分,围绕“目标”“毅力”“不怕困难”等关键词语分析 2 分。
【参考译文】
鲁公修理菜园,想挖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土可以堆成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他的妻子说:“你就不怕小女儿摔断脚吗?”鲁公又停下来了。(又)有人说:“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做。家里又有人阻止他,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没有了,值得考虑啊.”鲁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就放下来了。
历城二模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妄不衣帛,马不食栗,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国语·鲁语》)
[注释]①宣成:指春秋时期售宣公和份成公。②上卿:占代最高的官衔。⑧爱:客膏。④华:使.....有光彩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2分)
无 衣 帛 之 妾 无 食 栗 之 马
13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C3分)
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要与马。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季文子有哪些“德”是值得称颂的。(3 分)
9.无 衣 帛 之 妾 / 无 食 粟 之 马
评分意见:本题 2 分。
10.示例:况且我听说凭借高尚的德行及荣誉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婢女穿得好和马匹吃得好可以为国争光的。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重点词 “ 且 ”“ 以 ”“ 闻 ” 翻译正确,语句通顺 ,即可得分。
11.从“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中可知,季文子身为上卿,他忧国忧民,心系百姓,体恤民生疾苦;并且以身作则,反对奢华,这些都是值得赞颂的。评分意见:本题 3 分 ,结合内容得 1 分,写出赞颂点得 2 分,意思对即可。
【附译文】 参考译文:
季文子任鲁宣公和鲁成公相国,没有一个穿丝绸衣服的婢女,没有一匹吃粮食的马。仲孙它劝谏他说:“您担任鲁国的上卿,辅佐了两代国君,婢女不穿绸衣,马不吃粮食,人们或许会认为您是吝啬的,况且这样又使国家不光彩啊!”文子说:“我也愿意那样。然而我看到国家的百姓,那些父老兄长吃着粗粮又穿着破衣的很多啊,我因此不敢不节俭。人们的父老兄长吃粗粮穿破衣,而我让婢女和马匹穿好的吃好的,恐怕不是辅助君主的人该做的事吧?况且我听说凭借高尚的德行及荣誉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婢女穿得好和马匹吃得好为国争光的。”
历城三模
9.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评分意见:本题 2 分。
10.示例:老百姓安于政治,然后君子才能安居上位。评分意见:本题 3 分。
11.从“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中,我们可以看出,荀子以舟与
水的关系比喻君与民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现了荀子可贵的以民为本的政治观。评分意见:本题 3 分 意思对即可。
【附参考译文】
马在拉车时受惊了狂奔,那么君子就不能稳坐车中;老百姓在政治上受惊了乱干,那君子就不能稳坐江山。马在拉车时受惊了,那就没有比使它安静下来更好的了;老百姓在政治上受惊了,那就没有比给他们恩惠更好的了。选用有德才的人,提拔忠厚恭谨的人,提倡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收养孤儿寡妇,补助贫穷的人,像这样,那么老百姓就安于政治了。老百姓安于政治,然后君子才能安居上位。古书上说:“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船,水也能翻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3
历下区一模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1 题。(共 8 分)
爱子者慈于子,重① 生者慈于身,贵 ② 功者慈于事。慈母之于弱子也务 ③ 致其福;务致其福,则事除其祸;事除其祸,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必成功,则其行之也不疑④ ;不疑之谓勇。圣人之于万事也,尽如慈母之为弱子虑也,故见必行之道。见必行之道则其从事亦不疑,不疑之谓勇。不疑生于慈,故曰:“慈,故能勇。”
(选自《韩非子·解老》)
【注释】①重:重视。②贵:看重。③务:致力于。④疑:犹豫不决。
9.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2 分)
慈 母 之 于 弱 子 也 务 致 其 福
慈母之于弱子也/务致其福
【 评分意见 】 本题 2分 。 错画、漏画、多画均不得分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见必行之道则其从事亦不疑,不疑之谓勇。
看到—定要实行的道理(就明察),他干事情就不犹豫,不犹豫叫做勇敢。
【 评分意见 】 本题 3 分 。
11. 本文运用了_________的说理方法,阐明了圣人对待事物的态度,最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 分)
类比(推理) 因为慈爱,所以就能勇敢(或“慈,故能勇”)
【 评分意见 】 本题 3 分 。 第 一空 空 1分 , 第 二空 空 2 分 。
【 参考译文 】
喜欢孩子的对孩子慈爱,重视生命的对身体爱惜,看重功业的对事务珍惜。慈母对
于幼子,致力于给他幸福;致力于给他幸福,就会为使他免除祸害而努力;为使他免除
祸害而努力,就考虑周详;考虑周详,就获得事理;获得事理,就必定成功;必定成功,
实行起来就不犹豫;不犹豫叫做勇敢。圣人对于万事万物,全部都像慈母为幼子考虑一
般,所以看到了一定要实行的道理。看到一定要实行的道理就明察,他干事情就不犹豫,
不犹豫叫做勇敢。不犹豫产生于慈爱,所以说:“因为慈爱,所以就能勇敢。”
历下区二模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8分)
郑子产①有疾。谓子太叔②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③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④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故曰:“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注释】①子产:即公孙侨,春秋时郑国正卿。字子产,为郑执政,有政绩。②子太叔:即游吉,春秋时郑国正卿继子产后执政。③狎(xiá):轻视,轻悔。④取:同“聚”。⑤萑苻(huán fú):湖泊名。
13
9.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2分)
太 叔 为 政 不 忍 猛 而 宽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11.阅读这篇短文,可以看出子产倡导的为政之道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结合文章内溶容分析他的主张是否得到印证。(3分)
9.太 叔 为 政 /不 忍 猛 而 宽
【评分意见】本题 2 分。错画、漏画、多画均不得分。
10.(比如)火猛烈,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那里的。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每分句 1 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1.第一问:“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或“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 和”或“宽以济猛,猛以济宽”。
第二问:得到了印证。后来子太叔治理国家,不忍用严厉的方法而是用宽厚的政策,导 致了郑国盗匪猖獗,子太叔非常后悔。子太叔后来出兵将盗贼全部杀掉,才稳定了局面。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第一问 1 分,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第二问 2 分,言之成理
即可。【参考译文】
郑国子产得了病。(他)对子太叔说:“我死(以后),您必定执政。只有道德高尚 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严厉更有效的了。(比如) 火猛烈,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众亲近它并和它嬉戏, 就会有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很难实施。”子产病了几个月后就死去了。子 太叔执政,不忍心采用严厉的政策而用宽厚的政策。郑国于是出现很多盗寇,他们在萑 苻湖畔招集人手。子太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夫子的话,不会到这种地步。”于是发 步兵去攻击萑苻的盗寇,将他们全部杀灭,盗寇才稍微被遏止。所以说,用宽厚的政策 来调和严厉的政策,又用严厉的政策来补充宽厚的政策,政事因此而调和。
历下区三模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8分)
齐助楚攻秦,秦患王患之,使张仪见楚王。仪曰:“大王苟能闭关①绝齐,臣请秦王献六百里之地。”楚王大说。陈轸②谏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楚王不听,使人绝齐。
楚国使一将军受地于秦,仪曰:“仪固以小人③,安得六百里?”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复谏,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大败楚兵于杜陵④。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①闭关:泛指断绝某件事情。②陈轸(zhěn):战国时期谋士。③小人:指地位低。④杜陵;地名。
9.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处)(2分)
夫 秦 所 以 重 王 者 以 王 有 齐 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3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秦王献六百里之地。
11.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文章所阐述的道理。(3分)
9.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
【评分意见】本题2分。错画、漏画、多画均不得分。
10.如果大王您能与齐国断绝邦交,我就会劝秦王献给您方圆六百里的土地。
【评分意见】本题3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1.示例一:从两次“楚王不听”并最终导致楚国大败可以看出,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不要固执己见、刚愎自用。
示例二:从楚王为占有土地背信弃义而遭受失败可以看出,为人处事要讲诚信,重承诺。
【评分意见】本题3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分析2分。
【参考译文】
齐国帮助楚国进攻秦国,秦惠王为此甚感忧虑,于是派遣张仪去见楚王。张仪说:“如果大王您能关起国门跟齐断绝邦交,我就会劝秦王献给您方圆六百里的土地。”楚王非常高兴。陈轸进谏说:“秦王所以重视大王的原因,是因为有齐国这样一个强大盟邦。如今秦国还没把地割给大王,大王就跟齐国断绝邦交,如此就会使楚国陷于孤立状态,秦国又怎会重视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楚王没有听从,派人与齐国断绝了关系。
楚国后来派一名将军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说:“我在秦国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怎么能说有方圆六百里呢?”楚王听了大怒,就想要发兵去攻打秦国。陈轸又进谏劝阻,但楚王依然没有听,发兵攻打秦国。秦、齐两国联合起来,在杜陵把楚军打得惨败。
长清一模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①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②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③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④其衣服节俭而众说⑤也。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⑥,庶⑦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⑧之深而不止,则与民为仇矣。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注释】①服:穿。②法:效法。③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情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④若:这,这就是。⑤说:同“悦”,愉悦。⑥成治:成就治理。⑦庶:表示揣测或希望。⑧污池:蓄水池。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二处)(2分)
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
11.晏子认为景公“致诸侯,不亦难乎”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为此,他向景公提出了 的建议。(3分)
9.答案:法 其 服 /居 其 室/ 无 益 也
【评分意见】本题2分。只画1处,画错或者多画均不得分。
13
10.示例: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而称王,不是因为衣服使诸侯归服的。
【评分意见】本题3分。两个“王”“以”关键词翻译错误各扣1分,语言通顺1分。
11.答案:生活奢侈 效法古代圣王的节俭或者法其节俭。
【评分意见】本题3分。第一个空1分,第二空2分。
【参考译文】
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都会来吗?”
晏子回答说:“效法古圣王的节俭那么就可以,效法穿衣服,居其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而统一天下,不是因为衣服使诸侯归服的,诚心于爱护人民,果断地推行善政,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恩德,而归服于他们的道义,这就是他们的衣服节俭而人民大众高兴的原因。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不效法他们的制度,如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还没有成就治理,希望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楼台亭榭的高耸,竭尽蓄水池的深度而没有止境,那么就是与民为仇敌了。就像我的忧虑,恐怕国家的危险,而主公您也不平安呀。主公希望招徕诸侯, 不是很难吗?”
长清二模
9.答案:吴 方 攻 梁/ 梁 急/ 请 救
【评分意见】本题2分。只画2处,画错或者多画均不得分。
10.示例: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肯去救。
【评分意见】本题3分。两个“日”“使”关键词翻译错误各扣1分,语言通顺1分。
11.答案:示例一:面对梁地和汉景帝的请求,周亚夫“守便宜,不肯往”“坚壁不出”展现了他不与敌人正面交锋,以守为攻的军事谋略。(或保存实力,善于利用有利条件。)
示例二:周亚夫在坚守的同时,派兵“绝吴楚兵后食道”,展现了他切断敌人粮道,迫使敌人出击,速战速决的军事谋略。
示例三:吴兵挑战失败后“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展现了周亚夫识破敌人声东击西的诡计的军事谋略。
【评分意见】本题3分。结合内容1分,分析人物军事谋略2分。
【参考译文】
太尉周亚夫把各路军队会合到荥阳之后,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国形势危急,请求援救。而太尉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深沟高垒守不出。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肯去救。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随即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仍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由弓高侯等人率领去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士兵饥饿,屡次挑战,可是汉军始终也不出来。后来吴军朝汉军军营东南角奔来,太尉让人们注意防备西北。接着吴国精兵果然奔到了西北,但不能攻入。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于是各将领都认为太尉的计谋是对的。
章丘一模
13
7.(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初,阳武人陈平,家贫,好读书。里①中社,平为宰②,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及诸侯叛秦,平事魏王咎于临济,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平亡去。后事项羽,赐爵为卿。殷王反楚,项羽使平击降之。还,拜为都尉,赐金二十镒。
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将吏。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 而挺身间行,杖剑亡,渡河,归汉王于脩武,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赐食,遣罢就舍。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是日,即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讙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资治通鉴•汉纪》
注:①里: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②宰:主持割肉的人。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处)
人或谗之平亡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
(3)根据文意,请分析刘邦在用人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分析】参考译文:
起初,阳武人陈平,家境贫寒,喜好读书。乡里中祭祀土地神,陈平担当主持分配祭肉的人,将祭肉分得非常均匀。里中的父老们于是便说:“好哇,陈家的小子做主分祭肉的人了!”陈平却道:“唉呀,如果我能够主持天下,也会像分配这祭肉一样公平合理的!”到诸侯国反叛秦朝时,陈平在临济事奉魏王魏咎,任太仆。他曾向魏王献策,但是魏王不听。有的人就在魏王面前恶语中伤他,陈平于是逃离魏王而去。后来陈平又为项羽做事,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殷王司马反楚时,项羽派陈平去攻打并降服了殷王,陈平领兵返回,项羽就授任他都尉之职,赏赐黄金二十镒。
过了不久,汉王攻占了殷地,项羽发怒,准备杀掉那些参与平定殷地的将领和官吏。陈平很害怕,便把他所得的黄金和官印封裹好,派人送还给项羽。随即毅然持剑抄小路逃亡,过黄河,到脩武去投汉王,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刘邦,汉王于是召陈平进见,赐给他酒饭,然后就打发他到客舍中去歇息。陈平说:“我是为要事来求见您的,所要说的不能够延迟过今日。”汉王即与他交谈,颇喜欢他的议论,便问道:“你在楚军中任的是什么官职呀?”陈平说:“任都尉。”刘邦当天就授陈平都尉之职,让他做自己的陪乘官,负责监督各部将领。将领们因不服气都喧哗鼓噪起来,说:“大王您得到一名楚军的逃兵才一天,还不了解他本领的高低,就与他同乘一辆车子,且还反倒让他来监护我们这些有资历的老将!”汉王听到这种种非议后,却更加宠爱陈平了。
答案:
(1)人或谗之/平亡去。
(2)陈平很害怕,便把他所得的黄金和官印封裹好,派人送还给项羽。
(3)刘邦选拔人才不拘一格,敢于大胆选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平阴二模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8分)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13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①染:熏陶,沾染。②与:赞许。③狎:亲昵,亲近。
9.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2分)
近 之 则 不 见 其 非 远 之 则 莫 知 其 是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11. 选文运用 ① 论证的方法,点明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关系到“ ② ”(用原文语句回答),表明了魏征希望陛下 ③ (用自己的话回答)的建议。(3分)
9.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10.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
11. ①正反对比或对比 ②立身成败(立身成败,在于所染) ③亲近重用君子
南山一模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9~11题。(共8分)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①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甚敬重,与决筹策。
注释:①殖:经营。 (选自《资治通鉴》)
9.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2分)
丈 夫 为 志 穷 当 益 坚 老 当 益 壮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
11.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3分)
9.丈 夫 为 志/ 穷 当 益 坚 /老 当 益 壮
评分意见:本题2分。每处1分。
10.凡是经营财富,可贵之处在于能够赈济(救济)施舍,否则的话,不过是守财奴罢了!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1.示例:因为马援(1)能体谅家人,自力更生(或不怕困难,自主创业)。从“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看出(2)志向坚定(或常常对宾客说“穷当益坚”等);从马援常对宾客说的话“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看出。(3)赈施钱财(或分送财产给亲友故旧)。从文中马援说的话“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和他把全部家产送给亲友故旧,可以看出。
【参考译文】:
马援年轻时,因家庭贫困,辞别哥哥马况,准备到边郡一带种田放牧。马况说:“你是大器晚成的人,能工巧匠不把未雕琢的玉石拿给人看。权且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于是马援到北地种田放牧。他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困的时候应当更坚定,年老的时候应当更雄壮。”后来,他拥有数千头牲畜,数万斛粮食。不久又叹息说:“凡是经营财富,可贵之处在于能够赈济施舍,否则的话,不过是守财奴罢了!”于是把全部家产分送给亲友故旧。得知隗嚣礼贤下士,就去投奔他。隗嚣十分敬重马援,让他参与筹划决策。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