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6.50 KB
  • 2021-11-11 发布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湖南省衡阳(含解析)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测溶液的pH ‎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装置气密性 ‎3.(2分)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食醋 C.生理盐水 D.牛奶 ‎4.(2分)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 ‎ B.化工厂废气及汽车尾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 C.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 D.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5:1‎ ‎5.(2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 ‎ B.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 C.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方式中,其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 ‎ D.自来水是干净、卫生的纯净物 ‎6.(2分)下列设计方案可行,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置换反应 ‎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P+O2P2O5化合反应 ‎ C.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Ca(OH)2+H2SO4=CaSO4+2H2O复分解反应 ‎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CaO+CO2↑分解反应 ‎7.(2分)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8.(2分)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亚硝酸钠(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 B.+3 C.+4 D.+5‎ ‎9.(2分)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空气、二氧化锰、氧气 ‎ B.海水、氯酸钾、氢气 ‎ C.氧化铁、锰酸钾、水 ‎ D.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 ‎10.(2分)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  )‎ A.硝酸钾 B.碳酸钾 C.尿素 D.碳酸氢铵 ‎11.(2分)化学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淘洗后就可以食用 ‎ B.为了出行方便应大力提倡私家车出行 ‎ C.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 D.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2.(2分)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赣州考察时指出,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中的铕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铕元素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铕原子中有63个中子 ‎ B.铕原子核外有89个电子 ‎ C.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 ‎ D.铕是金属元素 ‎13.(2分)2018年夏天,一篇微信爆文,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提出用异烟肼毒狗从而“倒逼中国养狗文明进步”,遭到众多人士著文反击。一种以往不为人所熟知的化学物质﹣﹣异烟肼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下列有关异烟肼(C6H7N3O)说法正确的是(  )‎ A.异烟肼是由17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 B.异烟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7 ‎ C.异烟肼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3:1 ‎ D.异烟肼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4.(2分)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一实验室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实验时发生爆炸。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响实验室安全警钟。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 ‎ C.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D.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隔离贮存 ‎15.(2分)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中,错误的是(  )‎ A.水和白醋﹣观察颜色 ‎ B.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 ‎ C.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 ‎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16.(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 B.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所以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 ‎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D.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 ‎17.(2分)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 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 D.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18.(2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8:1 ‎ B.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会看到白烟,而打开浓硫酸的瓶塞无明显现象 ‎ C.在氧气里点燃细铁丝,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在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锡片,析出红色固体铜单质 ‎19.(2分)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 B.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 C.向足量的锌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 ‎20.(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MnO2‎ C 加水,过滤 B CO2‎ HCl 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 KCl溶液 K2CO3‎ 滴加适量稀硫酸 D CuSO4溶液 H2SO4‎ 过量的CuO,过滤 A.A B.B C.C D.D ‎21.(2分)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丙醇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0‎ ‎14.8‎ ‎0‎ ‎0.4‎ ‎0‎ 反应后质量/g ‎0‎ ‎2‎ ‎7.2‎ ‎9.2‎ a A.表中a的值为2.8 ‎ B.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6:11 ‎ C.X中一定含碳元素、氧元素 ‎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2.(2分)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 ‎ B.滤渣里一定有Cu ‎ C.滤液中可能有CuSO4、H2SO4 ‎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23.(2分)已知FeSO4、Fe2(SO4)3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a% B. C. D.无法计算 二、填空题(本题6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4分.)‎ ‎24.(4分)现有:A.纯碱;B.甲烷;C.水;D.一氧化碳等四种物质,请选用合适物质的代号填空。‎ ‎(1)最简单的有机物   ;‎ ‎(2)被誉为“生命之源”的液体物质   ;‎ ‎(3)具有还原性的氧化物   ;‎ ‎(4)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生产的一种盐   。‎ ‎25.(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2)3个氖原子   ;‎ ‎(3)正二价的镁元素   ;‎ ‎(4)氧化铝   。‎ ‎26.(4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用“甲”、“乙”、“丙”及“>”、“<”或“=”表示)‎ ‎(3)将t3℃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大是   (用“甲”、“乙”、“丙”填空)。‎ ‎(4)现有甲、乙混合物溶液,需要从混合物溶液中提纯乙固体,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   。‎ ‎27.(4分)如图是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请用相应微粒代号填空。‎ ‎(1)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3)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4)表示离子的是   。‎ ‎28.(4分)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化学知识。请按照要求填空。‎ ‎(1)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都是常见的塑料。塑料属于   (填字母代号)。‎ 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 ‎(2)下列生活常识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在室内放一盆清水能够防止CO中毒。‎ B.若人体内缺铁就会导致甲状腺肿大,若缺碘会引起贫血。‎ C.发现家中燃气泄露,应该及时打开排气扇。‎ D.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 ‎(3)超市里出售的麦片中含有微量极细的还原铁粉,饮用这种麦片后,铁在胃液中变为亚铁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9.(4分)某同学配制25g 3%的NaCl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填序号)‎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 ‎(3)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三、简答题(本题2小题,每空1分,共6分.)‎ ‎30.(4分)(1)衡阳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 ‎,金属材料使用极为广泛。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请列举出任意两点):   、   。‎ ‎(2)2019年5月河南某市的“水氢动力汽车”成为新闻的热点,再度吸引人们对新能源开发应用的关注。氢气作为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①氢气作为燃料与正在广泛使用的化石燃料相比,有什么优点?   (任写一条)。‎ ‎②你还能举出另一种新能源的例子吗?   。‎ ‎31.(2分)2019年6月7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我们衡阳地区过端午节有吃盐蛋、粽子、黄糖、肉包的习俗。从健康角度分析,除了水之外你认为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试举一例)。现在人们崇尚健康生活,请你就人们的健康生活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2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共16分.)‎ ‎32.(6分)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②   。‎ ‎(2)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填序号)‎ ‎①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②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 ‎(3)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发生装置先后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氧气,他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选用装置   (填字母代号)收集二氧化碳。收集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 ‎33.(10分)宏宏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宏宏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提出问题1】‎ 该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   产生 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提出问题2】‎ 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 ‎【提出猜想】‎ 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Na2CO3‎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   。‎ ‎【查阅资料】‎ 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有   生成 猜想   成立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变红 ‎(3)【提出问题3】‎ 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 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 ‎②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反思交流】‎ 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 五、计算题(本题1小题,共8分.)‎ ‎34.(8分)小明同学在完成实验室制取CO2后,对回收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不考虑其它杂质)进行以下实验:取2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回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当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B、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梨花开放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分析】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碘酒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 B、食醋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生理盐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 D、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4.【分析】A、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空气的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稀有气体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火箭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化工厂废气及汽车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4: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了解稀有气体的用途、空气的组成成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分析】A、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B、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正确;C、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方式中,其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正确;D、自来水是干净、卫生的纯净物错误。‎ ‎【解答】解:A、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方式中,其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自来水是干净、卫生的混合物,因为自来水中有可溶性杂质,纯净物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 ‎6.【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基本的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解答】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采用的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方法,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由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等。‎ ‎【解答】解:A、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说法不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分子可再分,故说法不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说法正确;‎ D、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硝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9.【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空气属于混合物,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氧气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B、海水属于混合物,氯酸钾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氢气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氧化铁、锰酸钾、水都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都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分析】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含有磷元素的化肥属于磷肥,含有钾元素的化肥属于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属于复合肥。‎ ‎【解答】解:根据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说明必须施用含有N、K元素的复合肥,‎ A、硝酸钾属于含有N、K元素的复合肥,故A正确;‎ B、化学式中只含有营养元素钾的叫钾肥,故B错;‎ C、属于含有N元素的氮肥,故C错;‎ D、化学式中只有营养元素氮属于氮肥,故D错。‎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化肥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化肥的种类做出正确的判断。‎ ‎11.【分析】A.根据霉变在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进行分析;‎ B.根据汽车会产生尾气污染空气进行分析;‎ C.根据灭火的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分析。‎ ‎【解答】解:A.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不能食用,故A错误;‎ B.汽车会产生尾气,生成空气污染,提倡少开私家车,故B错误;‎ C.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隔离空气三种方法进行灭火。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和隔离可燃物,故C正确;‎ D.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2.【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解答】解:A、铕原子中有63个质子,中子数不是6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铕原子核外有63个电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铕是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3.【分析】A、根据异烟肼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异烟肼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异烟肼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异烟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1×7+14×3+16=137,故选项说法正确。‎ C、异烟肼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4×3):(16×1)≠3:1,故选项说法错误。‎ D、异烟肼是由异烟肼分子构成的,1个异烟肼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分析】A、根据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以隔绝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故选项说法错误。‎ C、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以防止发生爆炸,必须隔离贮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5.【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水和白醋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B、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钠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点燃闻气味,产生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6.【分析】A、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B、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荷;D、碱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 ‎【解答】解:A、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故A错;‎ B、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故B错;‎ C、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荷,故C错;‎ D、碱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有机物的判断方法,中和反应的定义,离子的特点。‎ ‎17.【分析】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B、钢是铁的合金,不是纯净的铁;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好;D、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铝作材料。‎ ‎【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故A错;‎ B、钢是铁的合金,不是纯净的铁,故B错;‎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好,故C正确;‎ D、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铝作材料,故D错。‎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地壳中元素含量,知道常见合金的组成和特点。‎ ‎18.【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锡片,析出红色固体铜单质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9.【分析】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碱性溶液稀释时,pH减小。‎ ‎【解答】解:A、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氢氧化钙部分析出,溶液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部分氢氧化钙溶于水,最终溶液质量小于开始溶液质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向足量的锌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较快,需要时间短,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碳、二氧化锰均难溶于水,不能用加水、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K2CO3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H2SO4能与过量的CuO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1.【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a=6.0+14.8+0.4﹣2﹣7.2﹣9.2=2.8,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4.8﹣2):(9.2﹣0.4)=16:11,该选项说法正确;‎ C、X中碳元素质量:6.0g×﹣(9.2g﹣0.4g)×=1.2g,氧元素质量:6.0g×+(14.8g﹣2g)﹣7.2g×﹣(9.2g﹣0.4g)×=1.6g,X中一定含碳元素、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后丙醇、氧气质量减小,是反应物,水、二氧化碳和X质量增大,是生成物,不是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2.【分析】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解答】解:A、在滤液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硫酸铜、硫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因此滤渣中含有铜,该选项说法正确;‎ C、滤液中不含有硫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滤渣中含有铜,不一定含有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3.【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注意要结合题目要求以及使用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和解答。‎ ‎【解答】解:已知FeSO4、Fe2(SO4)3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氧元素质量和为1﹣a%.而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4)=1:2,所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B。‎ ‎【点评】根据化学式计算首先要确保化学式本身正确,其次过程中使用相对原子质量要准确。本题灵活运用巧算。‎ 二、填空题(本题6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4分.)‎ ‎24.【分析】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水是人类和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须的,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结合常见盐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2)被誉为“生命之源”的液体物质是水。‎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属于氧化物,具有还原性的氧化物是一氧化碳。‎ ‎(4)碳酸钠是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生产的一种盐。‎ 故答案为:‎ ‎(1)B;‎ ‎(2)C;‎ ‎(3)D;‎ ‎(4)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5.【分析】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有时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例如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金属,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稀有气体;‎ 元素化合价应该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 在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3,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化铝中铝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3。‎ ‎【解答】解:(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可以表示为O2;‎ ‎(2)3个氖原子可以表示为3Ne;‎ ‎(3)正二价的镁元素可以表示为;‎ ‎(4)氧化铝可以表示为Al2O3。‎ 故填:O2;3Ne;;Al2O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26.【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1)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丙>乙;‎ ‎(3)将t3℃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大是丙;‎ ‎(4)现有甲、乙混合物溶液,需要从混合物溶液中提纯乙固体,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解答】解:(1)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20g:100g:120g=1:5:6;故答案为:1:5:6;‎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丙>乙;故答案为:甲=丙>乙;‎ ‎(3)将t3℃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大是丙,因为降温后甲、乙都有固体析出,丙的溶液质量不变;故答案为:丙;‎ ‎(4)现有甲、乙混合物溶液,需要从混合物溶液中提纯乙固体,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因为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计算和溶液结晶的方法等,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7.【分析】(1)根据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特点进行分析;‎ ‎(2)根据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特点进行分析;‎ ‎(3)根据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进行分析;‎ ‎(4)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解:(1)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小于4个,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①;‎ ‎(2)最外达到8个电子时是一种稳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④和⑤;‎ ‎(3)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属于同种元素的是③和⑤;‎ ‎(4)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时该粒子表示离子,表示离子的是⑤。‎ 故答案为:‎ ‎(1)①;‎ ‎(2)④和⑤;‎ ‎(3)③和⑤;‎ ‎(4)⑤。‎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8.【分析】(1)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 ‎(2)A.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B.根据缺少营养素对人体的影响进行分析;‎ C.根据防止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进行分析;‎ D.根据垃圾分类回收的优点,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1)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都是常见的塑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2)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清水不能够防止CO中毒,故A错误;‎ B.若人体内缺碘就会导致甲状腺肿大,若缺铁会引起贫血,故B错误;‎ C.燃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不能打开排气扇,应先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故C错误;‎ D.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既节约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环境,D正确;‎ ‎(3)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故答案为:‎ ‎(1)B;‎ ‎(2)D;‎ ‎(3)Fe+2HCl=FeCl2+H2↑。‎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与生活相关的安全知识、缺少营养素对身体的影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9.【分析】(1)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解答。‎ ‎(3)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配制25g 3%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其中操作错误的是①,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砝码和食盐放反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②①⑤③④;①;‎ ‎(2)凹液面的最低处;‎ ‎(3)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简答题(本题2小题,每空1分,共6分.)‎ ‎30.【分析】(1)根据保护金属的利用和保护进行分析;‎ ‎(2)①根据氢气的优点进行分析;‎ ‎②根据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1)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的锈蚀,由于金属锈蚀而浪费的金属约占三分之一,要想方设法防止金属生锈;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原料、节省能源,是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否则既浪费了资源,又损害了国家利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减少了金属的使用等;‎ ‎(2)①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热值高等;‎ ‎②新能源除了氢气外还有、风能、地热能、太阳能、核能等。‎ 故答案为:‎ ‎(1)防止金属生锈、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2)①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②地热能。‎ ‎【点评】掌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新能源的种类和优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1.【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盐蛋、粽子、黄糖、肉包中富含蛋白质、油脂、无机盐、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可知食物中缺少维生素。而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主要从营养均衡角度考虑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为:苹果(合理即可);‎ 合理饮食,保证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素的均衡摄入(合理即可)。‎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2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共16分.)‎ ‎32.【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通过控制液体药品过氢化氢溶液的加入速度及加入量,可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选择发生装置、书写化学方程式;‎ ‎(4)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选择收集装置和验满。‎ ‎【解答】解:(1)仪器②的名称是集气瓶;‎ ‎(2)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3)在不需要加热的条件下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都可用B作发生装置,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到木条熄灭,说明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集气瓶;‎ ‎(2)②;‎ ‎(3)B 2H2O22H2O+O2↑;‎ ‎(4)C 木条熄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3.【分析】(1)【提出问题1】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据此分析回答;‎ ‎(2)【提出问题2】若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则溶液中只有碳酸钠;若部分变质,溶液中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据此分析猜想二;‎ ‎【实验探究2】为了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应将碳酸钠完全出去,据此分析回答。‎ ‎(3)【提出问题3】‎ ‎①根据玻璃棒的应用分析回答;‎ ‎②根据迕的转化分析 ‎(4)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钡的反应分析回答。‎ ‎【解答】解:(1)【提出问题1】由于氢氧化钠易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实验探究1】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CO2+2NaOH=Na2CO3+H2O.‎ ‎(2)【提出问题2】‎ 若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则溶液中只有碳酸钠,若部分变质,溶液中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所以猜想二是:该溶液中溶质含有NaOH、Na2CO3;‎ ‎【实验探究2】要探究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应将碳酸钠除干净,所以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二成立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变红 ‎【实验探究3】‎ ‎①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是反映充分进行。‎ ‎②根据实验流程和反应的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大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4)【反思交流】‎ 在【实验探究2】氧探究是否含有含有氢氧化钠,应将碳酸钠除去,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所以与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将碳酸钠完全除去。‎ 故答为:(1)【提出问题1】气泡,CO2+2NaOH=Na2CO3+H2O;(2)【提出猜想】NaOH、Na2CO3;【实验探究2】白色沉淀,二;(3)【提出问题3】①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②大于;(4)【反思交流】将碳酸钠完全除去。‎ ‎【点评】本题考查了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的实验探究,学生明确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并注意结合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固体变质的原因来解答本题。检验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时,可先把碳酸钠变成沉淀并且不生成影响氢氧化钠检验的碱性物质,然后使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 五、计算题(本题1小题,共8分.)‎ ‎34.【分析】(1)根据图象的意义分析生成的沉淀的质量;‎ ‎(2)根据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的方程式及碳酸钠的质量计算回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 ‎(3)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计算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然后再计算出氯化钠的总质量。‎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2)由图中数据可知与HCl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100g×10.6%=106g。‎ 设回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是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 Na2CO3+2HCl=2NaCl+H2O+CO2↑‎ ‎ 106 73 117‎ ‎10.6g 200g×x y 解得:x=3.65g y=11.7g ‎(2)设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m。‎ ‎ Na2CO3+CaCl2=CaCO3↓+2NaCl ‎ 100 117‎ ‎ 10g m ‎ 解得:m=11.7g 当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1.7g+11.7g=23.4g。‎ 答案:(1)10;‎ ‎(2)回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是3.65%;‎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3.4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