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23 KB
  • 2021-11-11 发布

2020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 第一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二 裴子野传 Word版含解析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文精练二 裴子野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晋太子左率康八世孙。兄黎,弟楷、绰,并有盛名,所谓“四裴”也。曾祖松之,宋太中大夫。祖骃,南中郎外兵参军。父昭明通直散骑常侍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少好学善属文起家齐武陵王国左常侍,右军江夏王参军,遭父忧去职。居丧尽礼,每之墓所,哭泣处草为之枯,有白兔驯扰其侧。天监初,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果。乐安任昉有盛名,为后进所慕,游其门者,昉必相荐达。子野于昉为从中表,独不至,昉亦恨焉。久之,除右军安成王参军,俄迁兼廷尉正。时三官通署狱牒,子野尝不在,同僚辄署其名,奏有不允,子野从坐免职。或劝言诸有司,可得无咎。子野笑而答曰:“虽惭柳季之道,岂因讼以受服。”自此免黜久之,终无恨意。二年,吴平侯萧景为南兖州刺史,引为冠军录事,府迁职解。时中书范缜与子野未遇,闻其行业而善焉。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寻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为诸暨令,在县不行鞭罚,民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合境无讼。及齐永明末,沈约所撰《宋书》既行,子野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约见而叹曰:“吾弗逮也。”普通七年,王师北伐,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高祖以其事体大,召尚书仆射徐勉等集寿光殿以观之,时并叹服。俄又敕为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及五鼓,敕催令速上,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既奏,高祖深嘉焉。自是凡诸符檄,皆令草创。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子野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外家及中表贫乏,所得俸悉分给之。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为本,子侄祗畏,若奉严君。末年深信释氏,持其教戒,终身饭麦食蔬。中大通二年,卒官,年六十二。谥贞子。(节选自《梁书·裴子野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昭明/通直散骑常侍/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少好学/善属文/‎ B.父昭明/通直散骑常侍/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少好学/善属文/‎ C.父昭明/通直散骑常侍/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少好学/善属文/‎ D.父昭明/通直散骑常侍/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 少好学/善属文/‎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其门,指后辈学子非常仰慕当时负有盛名的乐安人任昉,从各地到他的门下求学。‎ 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因为古代设官分职,官员都各有专司,所以称作“有司”。‎ C.出,古代对京官外调的一种说法,文中是说裴子野从京城外调,到诸暨县去做县令。‎ D.谥,即谥号,古代指在对某个历史人物盖棺定论时,选用的一个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子野家学相传,家族贤士满庭。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和兄弟们,每一位都才学出众,负有盛名;人人出仕为官,衣锦还乡。‎ B.裴子野知礼重孝。祖母、父亲先后去世,他极其哀痛。居丧期间,极尽礼节。每次前往墓所祭拜,他都会伤心地哭泣。‎ C.裴子野虽受人推重,但为官之路有很多波折。任昉没有推荐他,称赞他的范云在推荐他前去世,范缜对他的推荐未被通过。‎ D.裴子野治政以人为本。他出任诸暨县令时,管理不实行鞭罚,百姓有争执时,向他们明示道理,得到百姓称赞,全境无诉讼事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监初,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果。‎ 译文: ‎ ‎(2)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 译文: ‎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B.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C.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D.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偏孤,指早年丧父或丧母。古人对死很忌讳,故称父母之死为“见背”“弃养”。如《陈情表》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国子博士,学官名。始设于晋朝,最初只有一名,此后历代沿袭此官,唐代时,隶属国子监祭酒,共有六名,分掌六学。‎ C.五鼓,也叫五更或五夜。因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故得名。文中指五鼓时分,即凌晨五点到七点。‎ D.中表,古代称父系血统的亲属为“内”,称父系血统之外的亲属为“外”。内为中,外为表,合而称之“中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子野恪尽孝道,感动苍生。祖母去世时,他才九岁就悲痛泣血;父亲去世,他离职服丧,每到墓所,哭泣处草木都为他枯萎。‎ B.裴子野才华横溢,令人叹服。年少时好学,擅长写文章;尚书仆射范云、撰写《宋书》的沈约甚至高祖,都对其文才赞美有加。‎ C.裴子野施行德政,以理服人。任诸暨县令时,不施行鞭打刑罚,以理服人,以理息讼;大家都称赞他,全县没有诉讼事件。‎ D.裴子野自守操行,舍家济人。家里没有住房,借用官地二亩修建茅屋得以栖身;妻子儿女常挨饿受冻,所得俸禄分给贫困的亲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三官通署狱牒,子野尝不在,同僚辄署其名,奏有不允,子野从坐免职。‎ 译文: ‎ ‎(2)俄又敕为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 译文: ‎ 答案精析 第一组 ‎1.C [本段话的大意为:父亲裴昭明,是通直散骑常侍。子野出生后母亲就去世了,由祖母抚养,九岁那年,祖母去世,他悲痛泣血,家人感到诧异。年轻时好学,擅长写文章。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如“(裴)昭明”,人名;“通直散骑常侍”,官职;“(裴)子野”,传主人名;“为……所”,表被动;“祖母”,称呼名词;“家人”,名词。]‎ ‎2.D [D项“具有褒扬意义”错,“谥号”可褒可贬。]‎ ‎3.A [A项“每一位都才学出众,负有盛名;人人出仕为官,衣锦还乡”与选文内容不符。]‎ ‎4.(1)天监初年,尚书仆射范云称赞他的品行,将要上表向皇上推荐他,恰逢范云去世,此事未成。‎ ‎(2)恰逢范缜升迁为国子博士,(范缜)于是上表推荐裴子野。有关部门认为从裴子野的资历来看,他不符合按惯例提升的条件,没有通过。‎ 第二组 ‎1.B [这个语句主要是叙述子野写文章的特点和他人对子野文章的态度。“速”与“典”,是子野写文章的两个特点,不能断开,排除C、D两项;“古”是动词“法”的宾语,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2.C [C项“凌晨五点到七点”错,“五鼓”指凌晨三点到五点。]‎ ‎3.B [B项“都对其文才赞美有加”以偏概全,据原文“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可知范云是赞美子野的品行。]‎ ‎4.(1)当时廷尉三官共同签署判决文书,裴子野曾不在场,同僚就签署了他的名字,上奏后皇帝不同意,裴子野因受牵连获罪被免官。‎ ‎(2)不久皇帝又命令裴子野写文书让魏国宰相元叉明白自己的意思,当天夜里接到命令,裴子野认为可以等到天亮后再回奏,就没有写这篇文书。‎ 参考译文 裴子野,字几原,是河东郡闻喜县人,晋朝太子左率裴康的第八代孙。兄裴黎,弟裴楷、裴绰,都有盛名,称为“四裴”。曾祖裴松之,是南朝宋的太中大夫。祖父裴骃,是南中郎外兵参军。父亲裴昭明,是通直散骑常侍。子野出生后母亲就去世了,由祖母抚养,九岁那年,祖母去世,他悲痛泣血,家人感到诧异。他年轻时好学,擅长写文章。起家入朝为齐武陵王国左常侍,右军江夏王参军,因父亲去世离职。服丧期间的行为完全符合礼节,每到墓所,哭泣处草都为他枯萎,有白兔顺伏在他身旁。天监初年,尚书仆射范云称赞他的品行,将要上表向皇上推荐他,恰逢范云去世,此事未成。乐安人任昉有盛名 ‎,受到后辈的仰慕,在他门下求学的人,任昉必推荐引进。裴子野是任昉的表兄,却不去拜见,任昉也怨恨他。很长一段时间以后,裴子野被授以右军安成王参军,随即迁任兼廷尉正。当时廷尉三官共同签署判决文书,裴子野曾不在场,同僚就签署了他的名字,上奏后皇帝不同意,裴子野因受牵连获罪被免官。有人劝他去向有关官员说明事实,就可以无过错。裴子野笑答:“我连与世无争的柳下惠的做法都感到羞耻,怎会企求诉讼得胜而受赏呢?”自此被罢免很久,始终没有恨意。二年,吴平侯萧景任南兖州刺史,引进他任冠军录事,萧景调离后他被解职。当时中书范缜与裴子野没有交往,听闻他的品行业迹也褒扬他。恰逢范缜升迁为国子博士,(范缜)于是上表推荐裴子野。有关部门认为从裴子野的资历来看,他不符合按惯例提升的条件,没有通过。不久裴子野被授以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任诸暨县令,在县任时不实行鞭罚,百姓有争执时,向他们明示道理,百姓称赞,全境无诉讼事件。到了齐永明末年,沈约所撰写的《宋书》已经流行,子野将自己所撰写的删改为《宋略》二十卷。他的叙事评论有很多好的地方,沈约见了,感叹说:“我比不上他啊!”普通七年,王师北伐,皇帝命令子野写讨伐魏国的檄文,子野接受了诏书立刻就写好了。高祖因为这件事关系重大,就召来了尚书仆射徐勉等人聚集于寿光殿一起看文章,当时所有人都很叹服。不久皇帝又命令子野写文书让魏国宰相元叉明白自己的意思,当天夜里接到命令,子野认为可以等到天亮后再回奏,就没有写这篇文书。等到五更,皇帝下令催促,让子野赶快把檄文交上去,子野慢慢起床拿起笔,拂晓就写好了。上奏后,高祖十分赞赏他。从此,凡是各种命令檄文,都叫子野起草。子野写文章典雅而迅速,不崇尚华丽的词藻,他的作品多仿效古人,和现在的文章体例不同。刚开始有人指责,到了后来都完全看重他了。裴子野在皇宫任职十多年,静沉缄默,不曾有什么要求,母亲家与父亲家亲戚贫困,就把所得俸禄全分给他们。没有住宅,借用官地二亩,盖草屋数间。妻子儿女经常受饥寒,而他只以教诲为本,子侄敬畏他,像侍奉父亲一样。晚年深信佛教,严守教规,终身只吃素食。中大通二年,在官任上去世,时年六十二岁。谥号为贞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