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8.67 K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页(共 23页)
2018 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第Ⅰ卷(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分)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
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2.(2 分)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法治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专家们
一致认为,法学界从十九大报告中感受到这些年依法治国的巨大成就。下列哪位思想家
在春秋战国时期也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观点。( )
A.孟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3.(2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 B.西周推行分封制
C.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4.(2 分)“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推恩之令”( )
A.扩大了汉朝的疆域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5.(2 分)“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
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 )
A.地方建立县制 B.实施汉化政策
C.创立科举制度 D.册封鲜卑贵族
6.(2 分)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我国古代的一项政策时,搜集到下列资料,该小组探究主题应
是( )
表现 唐太宗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被称为“天可
第 2页(共 23页)
汗”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
9 世纪初,唐蕃会盟。
影响 有利于民族融合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A.社会风貌 B.中央集权 C.闭关锁国 D.民族关系
7.(2 分)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他建立的地方行
政制度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国制
8.(2 分)反对“台独”,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以下哪项能证
明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A.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B.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
C.康熙帝武力征讨郑成功子孙
D.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9.(2 分)翻开南京的近代史,累累伤疤让人触目惊心近代南京的第一道“伤疤”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0.(2 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掀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其中发生于 19 世纪五六十
年代的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黄海大战
11.(2 分)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
细巧,器械之明显……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
12.(2 分)“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
归属于全体民众。”引文中的“它”指(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13.(2 分)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
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
纽。”“它”是指( )
第 3页(共 23页)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4.(2 分)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
A.锦州解放 B.徐州解放 C.南京解放 D.北平解放
15.(2 分)某记者在报道中写到:“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消息”是( )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海南岛获得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
16.(2 分)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
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7.(2 分)据报道:上任仅一年的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由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而不
得人心,民意支持率已不足百分之三十。这一事实说明( )
A.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
B.“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基础
C.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
D.“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18.(2 分)美国记者芭芭拉•沃尔特在回忆录中说:“尼克松总统说过,中国之旅意义不亚
于登月。”这一评价的依据是因为此次访华( )
A.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使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解决了久悬未决的台湾问题
19.(2 分)以下是某同学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共同点的归纳,
其中正确的是( )
A.时间:发生于 18 世纪 B.目标:反抗殖民统治
C.结果:推翻封建制度 D.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20.(2 分)“工业革命把它从欧洲的边缘带入世界的中心,把这个不起眼的阴暗、潮湿的小
岛变成了日不落的帝国。”文中的“它”指的是( )
第 4页(共 23页)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1.(2 分)电影《林肯》围绕着南北战争展开,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面对种种压力,林
肯和他的团队运筹帷幄,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最主要的贡献是( )
A.实现国家独立 B.废除封建制度
C.维护国家统一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22.(2 分)“不用点火的明灯,不用马匹的车辆,天空飞行的机器……”这些发明最早出现
在(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原子时代
23.(2 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了安排,
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称为( )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一超多强” D.世界多极化
24.(2 分)1933 年 3 月,一位美国总统在就职典礼上说“在此紧急关头…他们选我出来实
现他们的愿望”。他上任后为“实现他们的愿望”实施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科技立国”政策
25.(2 分)二战后,美国凭借超强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发起了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国家的“冷战”。“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铁幕”演说发表 B.“欧洲复兴计划”提出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北约建立
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16 分)材料一:隋朝创立科举制,……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
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
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 5页(共 23页)
(1)依据材料一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2)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面示意图。
材料二: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
的机制……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念》
考试的巨大活力大大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诗、赋的繁荣无不与进士科重视文章辞彩
有关,书法的繁荣也与以书取士相关。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明末清初•顾炎武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
度依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对科举制度做出简要评价。
27.(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锤头撞击,含着十月
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红船
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
迹。
﹣﹣《信念永恒》
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
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
﹣﹣东方红
(1)材料一中的“从上淘的望志路到南湖红船”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材料和
所学知识指出,使党的革命形势“云消雾散霞光闪”的历史事件。
第 6页(共 23页)
村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
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2)村料二中“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什么?
材料三:“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
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
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材料三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
此次会议上做出的哪一伟大决策?
四、(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8.(16 分)材料一:全球化源于何时?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如果从地理与历史
的角度来看,1492 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1)材料一中作者为什么把 1492 年视为“全球化的开始”?早在公元前 2 世纪西汉时
期,我国就曾开辟了一条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陆上通道,这条通道被称为什么?
材料二:多数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三次浪潮。第一次发生在 16 世纪,
第二次从 19 世纪初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第三次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以下是关
于经济全球化第三次浪潮的材料。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
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
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
益,反而造成……富国愈
富,穷国愈穷。﹣﹣卡斯
特罗
(2)依据材料二指出,经济全球化第三次浪潮形成的根本动力、表现和存在的问题。
材料三:
第 7页(共 23页)
英国虽然加入了欧盟,却与之始终保持着若
即若离的关系。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
2016 年 6 月英国开始“脱离欧盟”的全体公
民投票表决,并获得通过;2017 年 2 月,英
国议会批准“脱欧”法案:2017 年 3 月,英
国首相特雷莎•梅致函欧盟,正式开启英国
“反”程序。2017 年 11 月 10 日,欧盟和英
国第六轮“瓦欧”谈判结束。
﹣﹣摘编自凤凰网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
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
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
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蠃
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
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3)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措施不一。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处理和欧洲大陆关系的根本
出发点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标各是什么?
第 8页(共 23页)
2018 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第Ⅰ卷(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分)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
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字演变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
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据所学知识,我国很早就有文字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商朝的甲骨文,
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现在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
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故选: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文字
演变的相关知识点。
2.(2 分)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法治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专家们
一致认为,法学界从十九大报告中感受到这些年依法治国的巨大成就。下列哪位思想家
在春秋战国时期也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观点。( )
A.孟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百家争鸣相关知识的掌握,要抓住“依法治国”这个关键
词进行解答。
【解答】据所学知,战国时期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是韩非,他是法家的代表
人物。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
国君的赏识。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百家争鸣时期主要思想家的主张。
3.(2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第 9页(共 23页)
A.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 B.西周推行分封制
C.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知识点,应把握秦朝封建专制
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秦朝建立了一套封
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览全国一切军政的大权。中央政府
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秦朝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有关内容。
4.(2 分)“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推恩之令”( )
A.扩大了汉朝的疆域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
和思想上实现了大统一,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解答】“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可知其内容是
汉武帝时推行“推恩令”。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
实行推恩令。削弱了王国的势力,只是推恩令实施的结果,从目的来看在当时最大的作
用是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汉武帝大一统与推恩令的
作用。
5.(2 分)“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
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 )
A.地方建立县制 B.实施汉化政策
第 10页(共 23页)
C.创立科举制度 D.册封鲜卑贵族
【分析】本题以“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
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据题干“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
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所学可知,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
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
通婚姻、改姓氏等等。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6.(2 分)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我国古代的一项政策时,搜集到下列资料,该小组探究主题应
是( )
表现 唐太宗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被称为“天可
汗”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
9 世纪初,唐蕃会盟。
影响 有利于民族融合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A.社会风貌 B.中央集权 C.闭关锁国 D.民族关系
【分析】本题以我国古代的一项政策的图表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民族关系的相关知
识点。
【解答】本题是图表题。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对汉族和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被称为“天可汗”。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和亲,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
展,9 世纪初,唐蕃会盟,这些处理民族关系措施都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
发展。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民族关系的有
关内容。
7.(2 分)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他建立的地方行
政制度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国制
第 11页(共 23页)
【分析】本题以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元政府行省制度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行
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结合所学知识:元世祖时期,为加强对广阔疆域的管辖,元政府
实现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制度对我国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一直沿用至今。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
施。
8.(2 分)反对“台独”,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以下哪项能证
明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A.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B.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
C.康熙帝武力征讨郑成功子孙
D.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在台湾建制的相关史实。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解答】1684 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
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题干中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
省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在台湾建
制的相关史实。
9.(2 分)翻开南京的近代史,累累伤疤让人触目惊心近代南京的第一道“伤疤”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
个不平等的条约。
【解答】据题干“翻开南京的近代史,累累伤疤让人触目惊心近代南京的第一道‘伤疤’
是”结合所学可知,是对《南京条约》的描述。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
烟,发动侵华战争。1842 年 8 月,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
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第 12页(共 23页)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0.(2 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掀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其中发生于 19 世纪五六十
年代的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黄海大战
【分析】本题以“19 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切入点,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解答】选项 A 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 1839 年,属 19 世纪三十年代;选项 B 太平天国
抗击“洋枪队”发生在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选项 C 义和团运动发生在 1900 年;选项 D
邓世昌黄海殉国发生在 1894 年,属 19 世纪九十年代。故发生于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是
太平天国运动。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1.(2 分)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
细巧,器械之明显……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洋务运动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
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从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即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
护清朝统治。材料中李鸿章的观点就是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洋务
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12.(2 分)“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
归属于全体民众。”引文中的“它”指(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的相关史实。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宣告了
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
第 13页(共 23页)
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解答】据“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
而归属于全体民众。”可知,引文中的“它”指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
了清政府,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
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
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13.(2 分)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
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
纽。”“它”是指(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分析】本题以金冲及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为依托,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点。注意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
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
纽。”“它”是指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
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
争牵制了大量的日军,有力的支援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大
事件以及意义。
14.(2 分)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
A.锦州解放 B.徐州解放 C.南京解放 D.北平解放
【分析】本题考查南京解放的知识点.1949 年 4 月 21 日,毛泽东、朱德发动渡江战役,
23 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解答】1949 年 4 月 21 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国民党
苦心经营的长江放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 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 22 年的国
第 14页(共 23页)
民党政权垮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中的重大
事件以及意义.
15.(2 分)某记者在报道中写到:“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消息”是( )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海南岛获得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
【分析】本题以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为切入点,考查了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题干信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判断是西藏和平解放。1951 年 10
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
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16.(2 分)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
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分析】本题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基本
完成的意义。
【解答】1956 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相
关史实。
17.(2 分)据报道:上任仅一年的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由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而不
得人心,民意支持率已不足百分之三十。这一事实说明( )
A.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
B.“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基础
第 15页(共 23页)
C.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
D.“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分析】该题考查祖国统一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
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
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解答】依据课本内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中国政
府坚决捍卫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
企图。题干材料充分说明“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基础。
故选:B。
【点评】解答该题需要识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18.(2 分)美国记者芭芭拉•沃尔特在回忆录中说:“尼克松总统说过,中国之旅意义不亚
于登月。”这一评价的依据是因为此次访华( )
A.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使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解决了久悬未决的台湾问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尼克松访华的意义。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解答】1972 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
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这也是尼克松总统评价这次访华为“中国之旅意
义不亚于登月“原因。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理解能力。熟练掌握中美关系的相关知识。
19.(2 分)以下是某同学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共同点的归纳,
其中正确的是( )
A.时间:发生于 18 世纪 B.目标:反抗殖民统治
C.结果:推翻封建制度 D.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注意对比其共同之
处。
【解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A
不符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仅符合美国独立战争,C 仅符合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第 16页(共 23页)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题干相关内容,寻找共同之
处,确定主题。
20.(2 分)“工业革命把它从欧洲的边缘带入世界的中心,把这个不起眼的阴暗、潮湿的小
岛变成了日不落的帝国。”文中的“它”指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分析】本题考查了“日不落帝国”。17 世纪以后,英国走上殖民争夺道路,相继打败西
班牙、荷兰和法国。
【解答】17 世纪以后,英国走上殖民争夺道路,相继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 18
世纪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工业革命把英国从不起眼的阴暗、
潮湿的小岛变成了日不落的帝国。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日不落帝国”﹣﹣英国。
21.(2 分)电影《林肯》围绕着南北战争展开,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面对种种压力,林
肯和他的团队运筹帷幄,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最主要的贡献是( )
A.实现国家独立 B.废除封建制度
C.维护国家统一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应重点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解答】美国的南北战争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当时南北方实行两种制度,两者
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只得诉之以武力。而林肯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废除了黑人奴隶
制,扭转了战局,带领北方军队获胜,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故选:C。
【点评】本题把美国内战和美国独立战争联系起来考查,综合性强,要注意区分这两者
的异同。
22.(2 分)“不用点火的明灯,不用马匹的车辆,天空飞行的机器……”这些发明最早出现
第 17页(共 23页)
在(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原子时代
【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 19 世纪 70 年代.
【解答】“不用点火的明灯,不用马匹的车辆,天空飞行的机器…”这些发明最早出现在
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 19 世纪 70 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
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
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 1879 年研制成功碳丝灯
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其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 1300 种,被誉为“发明大王”。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兴燃料。以内燃机为动
力,本茨在 1885 年试制汽车成功。美国人亨利•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生产汽车。20
世纪初,人们制造出飞艇;1903 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的飞机试飞成功。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
要发明.
23.(2 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了安排,
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称为( )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一超多强” D.世界多极化
【分析】本题考查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知道一战后列强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巴黎和会,列强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形成凡
尔赛体系。通过华盛顿会议,列强确立了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统治的新秩序,形成华盛
顿体系。通过这两次会议,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故这个新的国际关系体
系称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
掌握基础知识。
24.(2 分)1933 年 3 月,一位美国总统在就职典礼上说“在此紧急关头…他们选我出来实
现他们的愿望”。他上任后为“实现他们的愿望”实施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第 18页(共 23页)
C.罗斯福新政 D.“科技立国”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解答】1929 年﹣1933 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后实行了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
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
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故选:C。
【点评】重点识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与影响。
25.(2 分)二战后,美国凭借超强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发起了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国家的“冷战”。“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铁幕”演说发表 B.“欧洲复兴计划”提出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北约建立
【分析】本题以冷战为依托,考查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解答】1947 年 3 月,美国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
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政策的正式开
始。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的
冷战政策和两极格局形成的相关知识。
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16 分)材料一:隋朝创立科举制,……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
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
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2)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面示意图。
第 19页(共 23页)
材料二: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
的机制……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念》
考试的巨大活力大大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诗、赋的繁荣无不与进士科重视文章辞彩
有关,书法的繁荣也与以书取士相关。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明末清初•顾炎武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
度依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对科举制度做出简要评价。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明朝的八股取士,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隋朝创立科举制,……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
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
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可知,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自主报名,择优录取,科举制的作用是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
况。
(2)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朝
进一步完善科举制,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僵化,实行八股取
士,禁锢了人民的思想;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
凭才学做官;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或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明清时期的八股
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的进步(或束缚思想,摧残人才)。到了近代,科
举制度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故答案为:
(1)特点:自主报名或择优录取;作用: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
状况。
(2)
①
进士科;
②
八股取士;
③
1905。
(3)评价: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科举制促进
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或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第 20页(共 23页)
阻碍了科技的进步(或束缚思想,摧残人才);到了近代,科举制度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明朝的八股取士,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7.(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锤头撞击,含着十月
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红船
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
迹。
﹣﹣《信念永恒》
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
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
﹣﹣东方红
(1)材料一中的“从上淘的望志路到南湖红船”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材料和
所学知识指出,使党的革命形势“云消雾散霞光闪”的历史事件。
村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
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2)村料二中“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什么?
材料三:“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
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
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材料三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
此次会议上做出的哪一伟大决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我国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材料一中的“上海的兴业路 76 号和浙江嘉兴的南湖红船”与中共一大有关。
第 21页(共 23页)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35 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
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
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的政策问题,妥善
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
及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
关的转折点。
(2)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可认真分析材料,并联系教材知识从中国共
产党的性质、党的奋斗宗旨以及实现民族复兴等角度回答此题,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927 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
产党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工农红军,建立起农村革命根据
地。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
道路。1949 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
伟大飞跃,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3)依据材料三“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
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
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做出的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故答案为:
(1)事件: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国共产党成立。事件:遵义会议的召开。
(2)道路: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改革开放。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历程、我国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
四、(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8.(16 分)材料一:全球化源于何时?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如果从地理与历史
的角度来看,1492 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1)材料一中作者为什么把 1492 年视为“全球化的开始”?早在公元前 2 世纪西汉时
第 22页(共 23页)
期,我国就曾开辟了一条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陆上通道,这条通道被称为什么?
材料二:多数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三次浪潮。第一次发生在 16 世纪,
第二次从 19 世纪初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第三次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以下是关
于经济全球化第三次浪潮的材料。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
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
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
益,反而造成……富国愈
富,穷国愈穷。﹣﹣卡斯
特罗
(2)依据材料二指出,经济全球化第三次浪潮形成的根本动力、表现和存在的问题。
材料三:
英国虽然加入了欧盟,却与之始终保持着若
即若离的关系。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
2016 年 6 月英国开始“脱离欧盟”的全体公
民投票表决,并获得通过;2017 年 2 月,英
国议会批准“脱欧”法案:2017 年 3 月,英
国首相特雷莎•梅致函欧盟,正式开启英国
“反”程序。2017 年 11 月 10 日,欧盟和英
国第六轮“瓦欧”谈判结束。
﹣﹣摘编自凤凰网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
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
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
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蠃
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
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3)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措施不一。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处理和欧洲大陆关系的根本
出发点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标各是什么?
【分析】本题以三则材料为切入点,考查新航路开辟、丝绸之路、第三次科技革命、经
济全球化。
【解答】(1)1492 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
洲大陆,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西汉时期,开辟的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陆上通道
是丝绸之路。
(2)由“第三次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可知,经济全球化第三次浪潮形成的根本动
第 23页(共 23页)
力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表现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由“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
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
愈穷”可知,存在的问题是拉大了国家间贫富差距。
(3)由“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2016 年 6 月英国开始脱离欧盟的全体公民投票表决,
并获得通过”可以看出,英国处理和欧洲大陆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英国的国家利益。由
“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蠃的利
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形
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故答案为:
(1)理由:1492 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
大陆,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通道:丝绸之路。
(2)根本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存在的问题:
拉大了国家间贫富差距。
(3)出发点:英国的国家利益;最终目标: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
的命运共同体。
【点评】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丝绸之路、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为背景,考查学
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声明:试 题解析著作权 属菁优网所有 ,未经书面同 意,不得复制 发布
日期:2020/9/6 10:38:32 ;用户: 张海燕;邮箱 :lishi0014@xyh.com;学号: 30475252
相关文档
-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0届九年级上2021-11-116页
- 中考历史题型及解题技巧2021-11-1128页
-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总结2021-11-1127页
- 2020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中考历史2021-11-1131页
- 2019-2020学年山东省临沂二十七中2021-11-1136页
-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复习课2021-11-1133页
-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人教部2021-11-1122页
-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2021-11-1114页
-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复习课2021-11-1122页
-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试卷2021-11-1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