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2.02 KB
- 2021-11-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4
课时
电流和电路 电压 电阻
第一篇 教材复习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考点一
电荷
1.
摩擦起电
(1)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
叫摩擦起电。
(2)
实质:电子的
。物体失去电子带
电
,
得到电子带
电。
(3)
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能够吸引
。
转移
正
负
轻小物体
正
负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
同种电荷相互
,
异种电荷相互
。
[
注意
]
互相排斥的两个带电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
;
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
,
一个带电时
,
另一个可能带异种电荷
,
也可能不带电。
(2)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
。
①
原理:
。
②
箔片张开的角度越大
,
带电体所带的电荷越多。
(3)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带电量
,
单位是库仑
(C)
。
排斥
吸引
验电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3.
原子的结构
正
中子
不带
电子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4.
物质的导电性
名称
导体
绝缘体
半导体
超导体
定义
容易导电的物体
不容易导电的
物
体
导电性介于
导体
和
绝缘体之间的
物
质
某些物质在很
低
的
温度时
,
电阻
变
为
0
举例
金属、人体、大地、食盐水溶液等
橡胶、陶瓷、
玻
璃
、塑料等
硅、锗、
二极管
等
输电线
(
减少
电能
损耗
)
、发电线圈
(
减少
产生热量
)
联系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
当条件改变时
(
高温、潮湿
)
时
,
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考点二
电流和电压及其测量
电流
(
I
)
电压
(
U
)
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把
定向
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路中有电流
,
就一定有电压
单位及
换算
单位:安培
(A)
1
mA=
A,1 uA=
A
单位:伏特
(V)
1
mV=
V,1 kV=
V
常见值
家庭用节能灯电流约
0.1 A;
家用
空
调
电流约
5 A
一节新干电池电压为
1.5 V;
我国
家庭
电路的电压为
220 V;
人体的
安
全电压
不高于
36 V
正电荷
10
-3
10
-6
10
-3
10
3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
续表
)
电流
(
I
)
电压
(
U
)
测量
仪表:电流表
(0~0.6 A
和
0~3 A)
仪表:电压表
(0~3 V
和
0~15 V)
使用规则:
①
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前必须先
,
用试触法选择
合
适
的量程
②
电流表与被测
元件
,
电压表与被测
元件
③
都是“
+
”进“
-
”出
调零
串联
并联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
续表
)
电流
(
I
)
电压
(
U
)
读数
分度值为
,
示数为
;
若
接
0~0.6 A
的量程
,
则该表示数
为
分度值为
,
示数
为
;
若
接
0~15 V
的量程
,
则该表示数
为
0.1 A
0.6 A
0.12 A
0.1 V
0.3 V
1.5 V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考点三
电路
(1)
电路的三种状态:
、
和
(
分为用电器短路和电源短路
)
。
(2)
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两端有
,
电路为
。
通路
断路
短路
电压
通路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规律
串联
并联
电流
规律
处处相等
,
I
=
I
1
=
I
2
=
…
=
I
n
干路电流等于
,
I
=
I
+
I
2
+
…
+
I
n
电压
规律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
即
U
=
U
1
+
U
2
+
…
+
U
n
电源电压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
相
等
,
即
U
=
U
1
=
U
2
=
…
=
U
n
各支路电流之和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考点四
电阻
1.
定义: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
用
R
表示
,
单位欧姆
(Ω)
。
2.
影响因素:
①
长度: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
,
长度
,
电阻越大。
②
横截面积: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
,
横截面积越小
,
电阻
。
③
温度:大多数导体的温度越高
,
电阻越大。
越长
越大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3.
滑动变阻器
(1)
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2)
接法:滑动变阻器与用电器串联
,
采用“一上一下”接法
,
如图
14-1
所示。
图
14-1
①
当滑片
P
靠近下接线柱移动时
,
阻值
;
②
当滑片
P
远离下接线柱移动时
,
阻值
。
长度
变小
变大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3)
如图
14-2
所示
,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①
;
②
;
③
。
图
14-2
(4)
铭牌“
5 Ω
3 A
”的意义:
①
最大阻值为
5 Ω,②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3 A
。
保护电路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探究一
电荷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1.
甲、乙、丙三个带电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
14-3
所示
,
已知乙带负电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甲带正电
,
丙带正电
B.
甲带正电
,
丙带负电
C.
甲带负电
,
丙带正电
D.
甲带负电
,
丙带负电
图
14-3
[
答案
]C
[
解析
]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都带电
,
因为乙带负电
,
且乙与甲排斥
,
故甲带负电
,
由于乙与丙吸引
,
故丙带正电
,
故
ABD
错误
,C
正确。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2.
[2019
·
江西
]
如图
14-4
所示
,
甲、乙是两个轻小的物体
,
它们见面时相互吸引。由图中对话可以判断:甲物体可能带
电或
。
图
14-4
负
不带电
3.
如图
14-5
所示
,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
则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带
电荷
,
金属杆中的电流方向是
(
选填“金属球到金属箔”或“金属箔到金属球”
)
。
图
14-5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负
金属箔到金属球
探究二
电路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4.
[2018
·
江西
]
简单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给充电宝充电时
,
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
,
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
5.
[2018
·
江西
]
华灯初上
,
路灯的连接方式是
联
;
回到家中
,
按下开关
,
电灯亮了
,
开关与电灯的连接方式是
联。
用电器
电源
并
串
6.
如图
14-6
所示的电路中
,
若同时闭合开关
S
1
和
S
3
、断开
S
2
,
电阻
R
1
与
R
2
是
的
;
若只闭合开关
S
2
,
电阻
R
1
和
R
2
是
的。
(
均选填“串联”或“并联”
)
图
14-6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并联
串联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7.
请根据下表中给出的信息
,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14-7
中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
图
14-7
开关状态
灯泡发光情况
闭合
S,
断开
S
1
、
S
2
L
1
、
L
2
均不发光
闭合
S
、
S
1
,
断开
S
2
L
1
发光、
L
2
不发光
闭合
S
、
S
2
,
断开
S
1
L
1
不发光、
L
2
发光
断开
S,
闭合
S
1
、
S
2
L
1
、
L
2
均不发光
如图所示
探究三
电流、电流的规律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8.
如图
14-8
所示
,
林红同学把两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L
1
、
L
2
连入电路
,
闭合开关
,
两只小灯泡均发光
,
但一亮一暗
,
经测量通过较暗灯泡的电流是
0.4 A,
那么通过较亮灯泡的电流将
(
)
图
14-8
A.
大于
0.4 A B.
小于
0.4 A
C.
等于
0.4 A D.
无法确定
[
答案
]C
[
解析
]
由题图可知
,
两灯泡
L
1
、
L
2
串联
;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
即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
,
均为
0.4 A
。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9.
如图
14-9
甲所示
,
闭合开关
S,
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
(
选填“电源”
“
L
1
”或“
L
2
”
)
的电流
,
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
,
电流表的示数为
A
。
图
14-9
L
2
0.28
[
解析
]
由题图甲可知
,
两灯泡并联
,
电流表与
L
2
串联
,
则电流表测
L
2
支路的电流
,
由图乙可知
,
电流表所用的量程为
0~0.6 A,
分度值为
0.02 A,
示数为
0.28 A
。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10.
在图
14-10
甲所示的电路中
,
闭合开关
S
后
,
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指在图乙所示的同一位置。则通过灯泡
L
1
中的电流
I
1
=
A,
通过灯泡
L
2
中的电流
I
2
=
A
。
图
14-10
0.2
0.8
探究四
电压、电压的规律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11.
[2018
·
益阳
]
在图
14-11
所示的电路中
,
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测量的是
(
)
A. L
1
两端的电压
B. L
1
和
L
2
两端的电压
C. L
3
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D.
电源两端的电压
图
14-11
[
答案
]B
[
解析
]
由图可知
,
三个灯泡串联
,
电压表与灯泡
L
1
、
L
2
并联
,
所以电压表测量灯泡
L
1
和
L
2
两端的电压
,
故
B
正确。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12.
如图
14-12
甲所示电路
,
电源由
4
节新干电池组成
,
则电源电压是
,
其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
,
则灯泡
L
2
两端的电压是
,
通过灯泡
L
1
的电流是
。
图
14-12
6 V
3.7 V
0.48 A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
解析
]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
1.5 V,
电源由
4
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
,
电源电压为
U
=1.5 V×4=6 V
。由题图甲可知
,
电压表测量
L
1
两端的电压
,
由图乙可知
,
电压表示数是
2.3 V;
两灯泡
L
1
、
L
2
串联
,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
,
所以
L
2
两端的电压是
U
2
=
U
-
U
1
=6 V-2.3 V=3.7 V
。由图丙可知
,
电流表示数是
0.48 A,
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
,
所以通过灯泡
L
1
的电流是
0.48 A
。
探究五
电阻、变阻器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过电阻丝的电流越小
,
电阻丝的电阻越大
B.
电压一定的情况下
,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
温度一定时
,
长导线的电阻比短导线的电阻大
D.
将导线
A
剪去一段后
,
再将其拉长到原来的长度
,
其阻值大于导线
A
的原阻值
D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14.
实验室中常用的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电阻的。在如图
14-13
所示的电路中
,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时
,
小灯泡的亮度会变
。
图
14-13
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
暗
[
解析
]
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
由题图知
,
当滑片
P
向右移动时
,
连入的长度变大
,
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电阻变大
,
使得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
小灯泡变暗。
探究六
电路故障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15.
如图
14-14
所示
,
开关
S
闭合后
,
电路正常工作
,
电压表有一定的示数。一段时间后
,
电压表的示数突然变为零
,
则故障可能是
R
1
或
R
2
。
(
均选填“短路”或“断路”
)
图
14-14
短路
断路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
解析
]
电压表测电阻
R
1
两端的电压
,
R
1
和
R
2
串联
,
电压表由有示数变为无示数
,
说明电路出现了断路或短路。如果
R
1
断路
,
电压表就会和
R
2
串联
,
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
不符合题意。如果
R
1
短路
,
电压表也被短路
,
电压表示数为零。如果
R
2
短路
,
则
R
1
正常工作
,
电压表有示数
,
不符合题意。如果
R
2
断路
,
整个电路也断路
,
电压表无示数。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16.
如图
14-15
所示
,
已知灯
L
处发生了断路或短路故障
,
在不拆开电路的情况下
,
利用一个电压表可快速对故障进行判断。具体做法:将开关断开
,
把电压表接在
A
、
B
两点间。如果电压表有示数
,
则灯
L
路
;
如果电压表无示数
,
则灯
L
路。
图
14-15
短
断
[
解析
]
故障出现在灯泡处
,
若
A
、
B
间电压表有电压
,
说明电路是通路
,
因此灯泡短路
;
若没有示数
,
说明灯泡断路。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17.
如图
14-16
所示为林红同学连接的电路
,
她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
,
闭合开关
S,
发现两灯均不发光
,
于是她用一根导线分别连接到
ab
、
bc
、
cd
和
ac
两点
,
灯
L
1
、
L
2
均不发光
,
再用导线连接到
bd
两点时
,
灯
L
1
发光、
L
2
不发光
,
由此判定电路的故障是
(
)
A.
灯
L
1
与开关
S
均开路
B.
灯
L
2
与开关
S
均开路
C.
灯
L
1
与开关
S
均短路
D.
灯
L
2
与开关
S
均短路
图
14-16
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
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
[
答案
]B
[
解析
]
由实物图可知:
L
1
与
L
2
是串联电路
,
在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
,
则灯泡都不能工作。
(1)
当导线分别连接到
ab
、
bc
、
cd
和
ac
两点时
,
灯
L
1
、
L
2
均不发光
,
说明电路都为断路。
(2)
当导线并联在
ac
两点间时
,
灯
L
1
、
L
2
均不发光
,
说明
cd
间有断路
,
即灯
L
2
开路。
(3)
当导线并联在
cd
两点间时
,
灯
L
1
、
L
2
均不发光
,
说明灯
L
1
开路或开关开路。
(4)
当导线并联在
bd
两点间时
,
灯泡
L
1
发光
,
说明灯
L
1
正常。因此电路故障为灯
L
2
与开关
S
均开路。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
设计和进行实验
】
1.
画电路图或连接实物图
,
在连接电路时
,
开关要
断开
。
2.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
“
+
”“
-
”接线柱不能接反
。
3.
电流表、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
为了使读数精确
,
能用小量程的一定不要用大量程
,
可用“
试触法
”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
4.
连好电路后
,
先用开关试触
,
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情况
,
确认无误后
,
方可进行实验。
5.
电表异常原因判断:
①
反向偏转
,
说明
正、负接线柱接反
;②
正向偏转幅度过小
,
说明
量程选择过大
;③
正向偏转幅度过大
,
指针到达右边没有刻度处
,
说明
量程选择过小
。
突破一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6.
更换
不同规格的灯泡
或在电路中接入
滑动变阻器
或改变
电源电压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
实验结论
】
7.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中
各处电流均相等
,
电源电压等于
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
并联电路中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
干路电流等于
各支路电流之和
。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例
1
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实验中
,
林红同学设计了如图
14-17
所示的电路。
图
14-17
(1)
在连接电路中
,
开关应该处于
(
选填“闭合”或“断开”
)
状态。
(2)
连接好电路
,
闭合开关后
,
她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
,
且电压表示数为
0,
若只有
L
1
或
L
2
中的一处发生故障
,
则故障是
(
选填“
L
1
断路”“
L
1
短路”“
L
2
断路”或“
L
2
短路”
)
。
断开
L
2
断路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3)
故障排除后
,
她选用不同的灯泡
,
完成了三次实验
,
并记录了数据。分析下表一中的数据
,
可得出的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表一
实验次数
L
1
两端的
电压
/V
L
2
两端的
电压
/V
串联
总电压
/V
1
1.4
1.4
2.8
2
1.2
1.6
2.8
3
1.1
1.7
2.8
等于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
实验拓展
·
(4)
若林红同学连接好电路
,
闭合开关前
,
她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
14-18
所示
,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同小组的小月同学连接好电路
,
在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压表指针也出现同样现象
,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图
14-18
电压表指针没有调零
电压表
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5)
如图
14-19
所示
,
林红同学在测出
L
1
两端电压后
,
保持电压表的
b
连接点不动
,
只断开
a
连接点
,
并改接到
c
连接点上
,
测量
L
2
两端电压。她能否测出
L
2
两端电压
?
,
理由是
。
图
14-19
不能
改接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就接反了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6)
小月分别测出
ab
、
bc
、
ac
间的电压并记录在下表二中
,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月的做法进行评价:
,
改进方法是
。
表二
U
ab
/V
U
bc
/V
U
ac
/V
2.4
1.4
3.8
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
更换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例
2
林红同学用如图
14-20
甲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1)
请根据电路图甲
,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的电路连接完整。
图
14-20
如图所示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2)
连接电路后
,
林红把电流表接入图甲中的
A
处
,
闭合开关
S
后
,
发现小灯泡
L
1
不亮、
L
2
亮
,
电流表无示数
,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排除电路故障再做实验
,
电流表在
A
处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
请你帮林红把该示数填入下表一中的空格处。然后林红把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的
B
、
C
两处测电流
,
并把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A
处
的电流
I
A
/A
B
处
的电流
I
B
/A
C
处
的电流
I
C
/A
0.15
0.25
林红分析表一中的数据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
。
L
1
支路有断路
0.10
各支路电流之和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3)
林红想
,
要使上述结论更具普遍性
,
还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多次实验
,
于是林红和同学们讨论了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在图甲的基础上
,
反复断开、闭合开关
,
测出
A
、
B
、
C
三处的电流。
方案二:在图甲的基础上
,
只改变电源电压
,
测出
A
、
B
、
C
三处的电流。
方案三:在图甲的基础上
,
在其中一条支路换上规格不同的灯泡
,
测出
A
、
B
、
C
三处的电流。
以上三种方案
,
你认为不可行的是方案
(
选填“一”“二”或“三”
)
。
一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林红选择上述可行方案之一
,
做了三次实验
,
并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二。
表二
请你根据林红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
在拆电路改装时
,
开关必须
。
②
林红选择的是方案
(
选填“一”“二”或“三”
)
。
实验次数
A
处
的电流
I
A
/A
B
处
的电流
I
B
/A
C
处
的电流
I
C
/A
1
0.12
0.18
0.30
2
0.14
0.21
0.35
3
0.20
0.30
0.50
断开
二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
实验拓展
·
(4)
如图
14-21
所示是林红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
,
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
选填“
A
”“
B
”或“
C
”
)
处的电流。
图
14-21
(5)
请在图
14-21
中移动一根导线
,
使电流表测量
B
点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
×
”
,
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C
如图所示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
设计和进行实验
】
1.
实验主要器材:
定值电阻
(
作用:保护电路
)
、电流表
(
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以及电流表指针偏转异常的原因
)
。
2.
实验方法:
①
转换法
(
在电压一定时
,
用灯的亮度或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
判断电阻的大小
);②
控制变量法
(
讨论“电阻的大小与某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
)
。
3.
多次测量的目的:
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突破二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
实验结论
】
4.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
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
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温度
。同种材料
,
长度
越长
、横截面积
越小
,
电阻
越大
。
【
交流、反思与评估
】
5.
用电流表比小灯泡更好
(
原因:
电流表可以检测微小电流的变化
,
而灯泡的亮暗不易区分
)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例
3
林红、小月和小亮在做“探究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时
,
作出了如下猜想。
图
14-22
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三: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实验室提供了
4
根电阻丝
,
其规格、材料如表格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
(m)
横截面积
(mm
2
)
A
镍铬合金
0.25
1.0
B
镍铬合金
0.50
1.0
C
镍铬合金
0.25
2.0
D
锰铜合金
0.25
1.0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1)
如图
14-22
所示电路
,
闭合开关后
,
在
M
、
N
之间分别接上不同导体
,
通过观察相关现象来比较导体电阻大小
,
林红、小月和小勇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林红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
,
观察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
小月认为:灯泡是多余的
,
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
小勇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
,
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
,
从而防止烧坏电流表。
则
(
选填“林红”“小月”或“小勇”
)
的观点更恰当。
小勇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2)
为了验证猜想二
,
可依次把
M
、
N
跟
(
选填“
A
”“
B
”“
C
”或“
D
”
)
的两端相连
,
闭合开关
,
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
分析比较这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3)
依次把
M
、
N
跟电阻丝
A
、
B
两端连接
,
闭合开关
,
电流表的示数不同
,
分析比较
A
、
B
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
可探究电阻跟
的关系
,
其结论是
。
(4)
小琴同学在探究同样的课题时
,
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
,
那么
,
她利用这根电阻丝和上述电路
,
不能够完成猜想
(
选填“一”“二”或“三”
)
的实验验证。
A
、
C
导体的长度
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
,
导体越长
,
电阻越大
三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5)
除转换法外
,
该实验主要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下列四个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
)
A.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
B.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C.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D.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控制变量法
C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6)
若实验中将电路中的电流表去掉
,
通过观察
也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
但不足之处是
。
(7)
林红做了如下实验:将整条镍铬合金丝
A
接入电路
,
闭合开关
,
然后用大功率吹风机先对镍铬合金丝吹一段时间热风
,
再改用冷风挡对镍铬合金丝吹冷风。在整个过程中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
林红所做的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
实验拓展
·
灯泡的亮度
当电路中电阻变化不大时
,
只凭灯泡的亮暗不易区分
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8)
林红认为决定灯泡亮暗的因素只是电流大小
,
跟电阻大小无关
,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电路来否定林红的观点
(
只需在相应的虚线框内画出设计的电路图
)
。
实验材料: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
L
1
和
L
2
,
电池组、开关
S
及导线若干。
图
14-23
实验突破 素养提升
[
解析
](8)
实验中
,
可以将两个不同规格
(
即电阻不同
)
的灯泡
L
1
和
L
2
组成串联电路
,
此时通过两灯的电流是相同的
,
然后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可验证林红的观点。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