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30 KB
  • 2021-11-12 发布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12)语段的理解与赏析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3)语段的理解与赏析 ‎●语段的含义和作用:‎ 体味和推敲重要语段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答题技巧:‎ 题型:第X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A、重要段落的作用 ‎①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②过渡段:承上启下。‎ ‎③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言有意而意无穷,画龙点睛,与首段相照应。‎ ‎④其他语段:补充说明,呼应上文,形成对比。‎ B、景物或环境描写语段的作用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气氛。‎ ‎②表现(或烘托)人物的……的心情、……性格。‎ ‎③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④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⑤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018娄底)现代文阅读(17分)‎ ‎(一)父亲数钱 李书霞 ‎①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那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②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分币。虽然工资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母亲笑眯眯地接了,站起身来,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她坐回饭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③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抢过酒壶,给父亲的杯子里,倒上满满一杯酒。父亲笑眯眯地摸摸我的脑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回锅肉,点上几点。得到开饭的信号,我们欢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夹菜刨饭、大快朵颐。‎ ‎④几年后,全家人围着爸爸数钱的乐趣,被工资打卡剥夺了。不过,父亲最近又开始数钱。‎ ‎⑤去年,父亲得了脑梗。治疗了半年,虽然康复了,但他的左手左脚仍然不灵便。受此打击,父亲性情大变,原本爱说爱笑的他变成了一个木讷的老头儿。不开口说话,问话也不回,好像脑梗让他的耳朵也坏掉了。精神的沉沦加速了健康的恶化,他整日蜷在沙发上,基本的活动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开始萎缩。我们对此焦虑万分,却又束手无策。‎ ‎⑥还是母亲有办法,她将买菜的零钱整理起来,央求父亲:"你帮我数数,有多少钱?"‎ ‎⑦父亲坐在沙发上,抬起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会儿母亲,不吭声,伸出右手去拿钱,准备开数。‎ ‎⑧"左手数。"母亲叮嘱道。‎ ‎⑨父亲转头望向窗外,迟疑了一下,顺从地换了左手。他笨拙地将钞票一张张拿过来,把毛票归一类,块票归一类,姿势又吃力又别扭。数完以后,母亲问他:"多少钱?"‎ ‎⑩"没记住。"父亲难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应。‎ ‎⑪"再数数。"‎ ‎⑫父亲又数一次,数过三四次,方才报出钱的数目。‎ ‎⑬整理菜钱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来。一段时间后,父亲精神明显好了很多。他又主动揽下一项任务:拣谷粒。每天上午,父亲就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选出来。隔三岔五,又把母亲"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绿豆分开。‎ ‎⑭父亲和母亲心照不宣地玩着"数钱、选豆"的游戏,三个月后,父亲能独自站立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练习走路。刚开始,只能扶着沙发走;慢慢地,可以拄着拐杖走几步了;现在,活动空间更大了。两个老人家,又能一起到小区里散步了。‎ ‎⑮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 ‎1. 选文第②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效果?(4分)‎ ‎【答案】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当年挣钱的不易和对来之不易的收入的珍惜及兴奋满足之情。‎ ‎【解析】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是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2. 选文第④段画线部分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3分)‎ ‎【答案】承上启下(过渡)。前半句总结前文,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父亲数钱的场景逐渐消失了。后半句设置悬念,引出关于父亲又可以数钱了内容的记叙。‎ ‎【解析】 可从内容和结构上思考:内容上,由前面的描写到本段的抒情议论,引出了文章主题;结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旧土的新的认识的内容。‎ ‎3. 选文第⑬段中画线部分"不小心"三个字有何深意?请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4分)‎ ‎【答案】"不小心"是故意为之,这里表现母亲既要给父亲足够的锻炼机会,又要让他不易察觉的细心。体现了父母之间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深厚淳朴的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含义。揣摩词语内涵,一定要根据语句内容、上下文内容、文章的观点等加以综合分析推断。揣摩出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最后用合适的语句概括出来。‎ ‎4. 选文结尾说:"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请你分别说说两种姿态里饱含着怎样的情分?(6分)4. 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文中袁隆平的品质与课文《邓稼先》中的"邓稼先"有何相似之处?(4分)‎ ‎【答案】年轻时数钱,充满骄傲和自豪,父母一个挣,一个管,把穷困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两个人互相扶持的情分可见一斑;父亲年老患病时数钱,笨拙可笑,这里数钱不再是为了过日子,而是体现了母亲对父亲的理解,对父亲的关心呵护,两个人年老时相互扶持的情分感人至深。‎ ‎【解析】结尾语句常见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完整;深化主题,升华感情;提出问题,引起思考等。‎ ‎(2019四川乐山)现代文阅读(17分)‎ ‎(二)总与一缕炊烟有关 ‎①写下这题目,我仿佛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拂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 ‎②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晚,薄暮冥冥。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由学校回家的路上。而那时,最迫切的意愿,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混着浓浓的柴草香、饭莱香的炊烟啊,就像抒情的花朵,在天空开放,并且歌唱。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灿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③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几缕炊烟的余烬中,默默地守望着。有时,也柔柔地喊一声:"吃饭了噢。"‎ ‎④其实,母亲所能煮的,往往也只是"饭"而已。自每年三月下秧,到八月新谷入仓,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一天三顿,翻来覆去的,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稀粥红苕。有时,我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又是红苕稀粥,又是红苕稀粥!"‎ ‎⑤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黯淡瘦削的脸上,隐现着一丝愁苦和讪然,仿佛她真是不该煮出这样的饭食。偶尔,能听到母亲和父亲焦苦的叹息:"这日子,哎,真是亏了娃们。"声音很低,很低,却沉重如石地砸在我心坎儿上。那时,我才知道,母亲除了如我们一样饥饿外,还承忍了更难以言说的痛苦。‎ ‎⑥现在想来,也真是难为了母亲。那还是大集体时候,父亲体弱多病,不能干重活,便习了理发、补鞋的手艺,常常走村串户去挣钱。挣了钱,交给队里,由队里核算工分、口粮;可是,父亲常常是挣不够工分的。‎ ‎⑦母亲就只好更累了。除缝连浆补,灶火炊饭,洗锅涮碗外,还得风来雨往地忙活队里。母亲很能干,手脚利索,能挣工分换回一些粮食。虽是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 ‎⑧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 ‎⑨那神情里,满是瑟缩,迟疑。每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后来我才明白,母亲那殷勤得有些夸张的举动里,更多的,却是谦卑和愧疚;为她作为母亲却不能煮出更多更好的饭食,喂饱她的孩子。‎ ‎⑩现在,母亲偶尔到我这儿来。吃饭时,仍瑟缩而谦卑地坐在"挂角"的位置。举箸援筷间,也满是小心翼翼。起初还以为是客气,或不习惯。多次让她坐在正位上,说,一家人,用不着那样的。不一会儿,她又不自觉地移到了"挂角"的地方。我才知道,这习惯,跟那时的生活有关,改不了了。便忍不住嘴里发苦,心里发灰,有一种懊然复怅然的感觉,拂之不去。‎ ‎⑪那时,母亲只有过年时最快乐。记得每次煮"年夜饭",母亲总是风风火火地进进出出,嘴里却悠闲地哼着歌儿。饭菜终于上桌了,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罗,开饭罗!"在我们敞开肚子,尽情吞嚼母亲做的丰盛饭菜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凝望着我们喃喃地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⑫终于能够天天都那样了。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了,成家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 ‎⑬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一日三餐地灶火炊饭。我们偶尔回家,母亲总要亲自下厨忙乎。饭菜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父亲来信讲,你妈每顿饭都要念叨,不知娃们吃饭了不;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问你们啥时能回来吃。‎ ‎⑭读信,我的鼻子就酸酸的,喉咙里也又涩又堵。那时,我才明白了"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其实知道,自古以来的母亲,都是这样的良善,慈蔼,无私。只是,我不无遗憾地发现,这种传统的母亲,在我们的生活里,已是越来越少。‎ ‎⑮一代慈蔼而伟大的母亲,或许从此就将渐渐地消失了罢。意识到这一点,我不禁为我们的后人,感到深深的悲伤和彻骨的绝望。"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缠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与夕阳、晚霞、风和过去的岁月融在一起。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灼痛、潮润,仿佛正被那烟火熏燎着。‎ ‎⑯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中,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 ‎⑰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之流的初源。‎ ‎1. 作者几次写了母亲的"讪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1)作者三次写了母亲的"讪然"。(2)第⑤段和第⑨段(前两次)写母亲的"讪然",表现了她无力改变贫困生活的痛苦愧疚自责和无奈心理,体现了母爱的厚重无私;第⑬段(第三次)写母亲的"讪然",表现了母亲对我们的牵挂。(这样反复写,突出了母亲良善慈蔼、朴实无私、传统的乡村妇女形象,表达"我"对母亲的理解、感恩和爱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能力。记叙类文章常用有较强表现力的词语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景物特征,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前两次写母亲的"讪然",表现了她无力改变贫困生活的痛苦愧疚自责和无奈心理,体现了母爱的厚重无私;第三次写母亲的"讪然",表现了母亲对我们的牵挂。‎ ‎2. 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答案】(1)内容上:描绘出农村母亲辛苦操劳、守望盼归的感人画面。(2)结构上: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中心——表达对慈祥母亲的爱;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叙写;紧扣题目"总与一缕炊烟有关",起到了开篇点题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句子作用的理解能力。用在记叙文开头的句子起到如下作用: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1)段描绘了农村母亲辛苦操劳、守望盼归的感人画面,点明文章的中心,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叙写,紧扣题目,起到了开篇点题的作用。‎ ‎3. 本文语言蕴涵丰厚,生动贴切,富有表现力。请赏析第②段中两个画线的语句。‎ ‎①那混着浓浓的柴草香、饭莱香的炊烟啊,就像抒情的花朵,在天空开放,并且歌唱。‎ ‎②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灿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答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混着香味的炊烟"比作"抒情的花朵"(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视觉和听觉互通,炊烟也有了声音,生动地写出了"我们"的欢快与激动),该句形象地写出了炊烟带给"我们"的温情,表现了"我和妹妹"下午放学回家时看到炊烟的欢快与激动。"灿亮",形容光亮耀眼,这里用作动词,有照耀闪亮之意(也可以答:使我们的眼睛发光、脸庞发亮)。用词生动鲜活,形象地写出了饥饿的"我和妹妹",闻到炊烟里的香甜味道而精神振作、神采奕奕的欢乐情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将视觉、味觉、触觉互通,这样,炊烟也有了味道和温度,突出了作者当时那种温馨、愉悦之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句(1)可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2)可以从用词角度赏析。‎ ‎4.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⑮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一代慈蔼而伟大的母亲,或许从此就将渐渐地消失了罢。‎ ‎【答案】 (1)"慈蔼而伟大",指贫困年代里,那种无法让孩子吃饱而心怀愧疚、牺牲自我、承忍痛苦的母爱,弥足珍贵,愈显伟大,表达的是"我"对母亲的感恩、爱戴和怀念;句中的"母亲",既指所有传统、朴实、贫困而又慈蔼谦卑自责农村母亲,又象征了贫困却朴素、传统的乡村生活;"消失"指的是时代变化带来的乡村传统文明的消减。(2)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富裕了,但对母爱、对生活的理解体悟却简单粗浅了,情感也缺乏厚度;表现了作者对乡村传统文明逐渐消失的忧思,抒发了对传统朴素温馨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理解,"慈蔼而伟大",指贫困年代里的母爱,弥足珍贵,愈显伟大,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恩、爱戴和怀念;"消失"指的是人们生活富裕了,但对母爱、对生活的理解体悟却简单粗浅了,表现了作者对乡村传统文明的怀念和对其逐渐消失的忧思。‎ ‎5. 下列对文章的品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⑮-⑰段卒章显旨,点明了写作目的,揭示了文章中心,升华了作者的情感。‎ B. 以"总与一缕炊烟有关"为标题,表明文章写作的是"与炊烟有关"的人和事,有揭示内容和主题的作用;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C. 本文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刻画母亲形象,抒写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D. 文章以母亲从炊烟中走出开头,又以母亲站在炊烟中喊"我"结尾,两个实景首尾呼应。‎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阅读全文,了解文章段落的内容、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写作方法、小说主旨、思想情感等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章中的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仔细阅读文章,可以看出,D项表述错误,文章以母亲从炊烟中走出开头,又以母亲站在炊烟中喊"我"结尾,两个虚景首尾呼应。‎ ‎(2019山东济宁)现代文阅读 (15分)‎ 美丽墓园 刘月新[来%源*:中^&教网#]‎ ‎①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的坟墓。‎ ‎  ②最美的坟墓,不是一座,而是一个墓园。‎ ‎  ③跃上47级台阶,跨过大门,镶嵌在纪念馆血红色外墙上似乎还带着声响的弹壳,加上大炮和坦克,以及征战的雕塑,构成了一部沉甸甸的史书封面,迫不及待地要帮你解读此次战役的惊心动魄。‎ ‎  ④穿过纪念馆的大门向里走,是一片松树林。棵棵松树挺拔峭立,整齐排列,一丝不苟,像列队整装待发的士兵。树下静静地卧着一排排的坟墓。一个个刚离起地面的小土堆,用水泥抹了周边,上面覆盖一块小长方形大理石卧碑,碑面中央镶着一颗醒目的五星。没有墓志铭,甚至没有名字。‎ ‎  ⑤这些数不清的大理石板下面,躺着孟良崮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战士的躯体。他们远离尘嚣,静静地躺在林荫里。这些墓冢只是一个个小长方形的土堆而已。坟墓周围,开满了小小的叫不出名字的鲜花。放眼望去,空旷辽阔,庄严肃穆,青松翠柏掩映的五星点点,点点五星就像一颗颗天上的星辰,每一颗都是一个永垂不朽的英灵。‎ ‎  ⑥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了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你禁不住要屏住呼吸,不敢大声,怕惊扰了这些栖息的灵魂。风抚摸着一座座无名者之墓,树林飒飒作响,几只蜂蝶在林中嬉戏。整个墓园透出一种大美、凄美和壮美,一种少有的朴素之美。‎ ‎  ⑦6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血战,彻底扭转了华东战局,成为解放战争中振聋发聩的经典之战。然而扭转战局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孟良崮纪念馆的烈士墓园,在苍松翠柏间,就安葬着此次战役中牺牲的我军壮士的忠骨,共有2865名。‎ ‎  ⑧"青松挺拔,可是我战友的身姿?"‎ ‎  ⑨"烈士灵前我默默伫立。"‎ ‎  ⑩这是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一位将军说的两句话。然而将军要伫立的陵墓其实不过是眼前的一个个土丘。他们原本是一个个热血男儿,他们的英雄壮举,成就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战争的惨烈致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无名烈士,据说安葬于此的2865名烈士中人与名对上号的只有138名。‎ ‎  ⑪ 来这里拜谒的人很多,男女老幼都有。谁都可以踏进烈士最后的安息地,保护这些英灵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除了人们的敬仰,还有,就是人们鲜花一样的美好生活。不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人们都会想象得到,这每一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里,都安眠着一个最可爱的人,尽管你不知道他们的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无字碑式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他们是为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死,虽死犹生;他们虽然没有豪华坟墓和高大墓碑,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最能代表此刻的心声: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  ⑫ 从这个墓区向左跨出几步远,又有几座坟墓,给人的感觉同样是美丽宏伟,震撼人心。站在墓前,当地朋友问我,你可知中国最小的烈士有多大?有多大?出生10天。10天?啊!刚刚学会吃奶,刚刚睁开蒙眬的眼睛来看世界。当时的世界山河破碎,狼烟四起,抗战的硝烟正浓。在她来到这个世界第10天时,母亲行刑的时日到了。母亲抱过她说,儿啊,你生下来就没吃过妈一口奶,临走了,就喝妈一口血吧。她瞅定女儿,毅然咬破手指,刹那,仿佛给满腔热血找到了奔突的出口,鲜血一滴一滴滴到了小烈士口中……这是何等的壮举?又是何等的惨烈?人世间有多少豪华的坟墓能装得下这种悲壮与豪情?又有多大的石碑能述说得尽他们的英勇与伟大?‎ ‎  ⑬ 又一阵风吹过,在苍松翠柏间留下一丝清凉,就像烈士的英灵在轻语。静静地站在这个墓园里,心,从未有过的平静,从未有过的澎湃。这些整齐排列的小土堆,是人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坟墓,构成了最宏伟、最感人的风景,成为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庄严圣地,成为这本无字史书中最为辉煌耀眼的一页。见过很多陵墓,都不曾给过我如此至纯至美的感觉,都没有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这样能剧烈震撼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  ⑭走出烈士墓园,再次看到门前那棵合欢树,美美地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它撑起巨大的扇面形树冠,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 ‎1.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4分)‎ ‎【答案】明线: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暗线:孟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历史。‎ ‎【解析】本题考査散文的线索。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 。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这是明线,如果有暗线,是与明线共同贯穿全文,也为抒发的感情找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切点。如本文就有明暗两条线索:我瞻仰烈士墓园的过程(明线)和孟良崮战役的血与火的历史(暗线)。‎ ‎2.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3分)‎ ‎【答案】第十一段"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通过对比突出烈士为国捐躯虽为无名,但长留世人心中,永远流传;而有些刻意想要让人注意的人,却更易被人淡忘。‎ ‎【解析】本题考査对比手法的运用。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如:选文第十一段"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通过"不留姓名"和"挖空心思置办奢华装饰"的鲜明对比,突出烈士为国捐躯虽为无名,但长留世人心中,永远流传;而有些刻意想要让人注意的人,却更易被人淡忘。‎ ‎3.第⑿段为什么要交代抗战时期烈土母女临刑前的场景? (4分)‎ ‎【答案】细写这个场景,更能触发人类的共同情感:哺乳的母亲,刚出来的婴儿都没有被放过,可见敌人是何等的残忍和没有人性。这更能激起人们对和平的珍爱,对战争惨酷的痛恨!‎ ‎【解析】本题考査重要情节的作用。作用一般有:1.在内容上: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主旨/揭示小说主题2.在形式上(主要指情节本身上的作用):a.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情节b.设置悬念,引人注意/引起读者关注,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在情节的发展上宕开一笔,使情节曲折起伏有波澜,耐人寻味,造成情节发展的变幻莫测,使情节发展波澜顿生。如文中抗战时期烈土母女临刑前的情节,更让读者感受到敌人的残忍和没有人性,更能激起人们对和平的珍爱,对战争惨酷的痛恨!‎ ‎4.赏析第⒁段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一方面借物喻人,借合欢树表达了作者对那段英雄历史的铭记,对烈士的崇敬和不舍;另一方面连用两个设问,使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文章主旨更突出,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解析】此题考査学生分析段落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及表达效果的能力。表达效果一般从艺术手法、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读者的阅读感受三方面来分析。文本第⒁段是文章的末尾段,艺术手法上采用了借物喻人和设问的手法;作者表情达意上,表达了对烈士的崇敬和不舍;对读者的表达效果是: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2020中考预测)现代文阅读。(13分)‎ ‎(四)父亲送我上大学 梁晓声 ‎①小时候,父亲在我心目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是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的恩人,是令我惧怕的人。‎ ‎②父亲从不抱怨,也不叹气,板着脸任我们"吃"他。用母亲的话说,全家天天都在"吃"父亲。我常常希望父亲也抱怨点什么,也唉声叹气。照我天真的想法,父亲如果唉声叹气,会少发脾气。‎ ‎③父亲就是不肯唉声叹气。‎ ‎④母亲属羊,像羊那么驯服,完全被父亲"统治"。她是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儿,颇识一点文字,期望孩子长大后有出息,是她本能的憧憬。‎ ‎⑤关于"出息",父亲有他独到的理解。一天吃饭时,我喝光了一碗苞谷粥,又想去盛,瞥见父亲在瞪我,我胆怯了,犹犹豫豫地站在粥盆旁。父亲却鼓励我:"盛呀!再吃一碗!"见我只盛了半碗,又说:"盛满!",接着,用筷子指着哥哥和两个弟弟,异常严肃地说:"你们都要能吃,能吃,才长力气!你们眼下靠我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 ‎⑥我十岁那年,父亲随东北建筑工程公司支援大西北去了。父亲离家不久,爷爷死了。爷爷死后不久,妹妹出生了。妹妹出生不久,母亲病了。医生说,母亲生病,妹妹不能吃母亲的奶。哥哥已上中学,每天给母亲熬药。我每天给妹妹打牛奶,在母亲的言传下,用奶瓶喂妹妹。‎ ‎⑦父亲三年没探家,打算积攒一笔钱。父亲虽然身在异地,但企图用他那条"万事不求人"的生活原则遥控家庭。他始终信守自己规定的三年探一次家的铁律,直至退休。父亲第三次探家,正是哥哥考大学那年。父亲对哥哥想考大学这一欲望,以说一不二的威严加以反对。‎ ‎⑧"我供不起你上大学!"父亲的话,令母亲和哥哥感到没有丝毫商量余地。‎ ‎⑨父亲逼着哥哥去挣小钱,回家后交给父亲五角钱。那五角钱是母亲每天偷偷塞给哥哥的。哥哥实则是到公园里或松花江边去温习功课了。骗局终于败露,父亲对这种"阴谋诡计"大发雷霆,用水杯砸碎了镜子。气得当天就决定回大西北,我和哥哥将父亲送到火车站。列车开动前,父亲从车窗口探出身,对哥哥说:"老大,听爸的话,别考大学!咱们全家七口,只有我一人挣钱,我已经五十出头,身板一天不如一天了,你应该为我分担一点家庭担子啊!"父亲的语调中,流露出无限的苦衷和哀哀的恳求。列车开动时,父亲流泪了。一滴泪水挂在父亲胡茬又黑又硬的腮上。我心里非常难过,却说不清究竟是为父亲,还是为哥哥。‎ ‎⑩几天后,哥哥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母亲欣慰地笑了,哥哥却哭了。‎ ‎⑪我无法长久隐瞒哥哥已上了大学这件事,不得不在信中告诉父亲实情。‎ ‎⑫哥哥在第一个假期被学校送回来了,再也没能返校。他进了精神病院,一个精神世界的自由王国,一个心理弱者的终生归宿,一个明确的句号。‎ ‎⑬我从哥哥的日记本中,翻出了父亲写给哥哥的一封错字和白字占半数的信:老大!你太自私了!你心中根本没有父母!根本没有弟弟妹妹!你只想到你自己!就算我白养大你!就算我没你这个儿子!我再也不会认你!所有这些"!"号,似乎也无法表达父亲对哥哥的憎怒。‎ ‎⑭这封信,使我想起父亲的教导:"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大概倘一个人明明可以靠力气吃饭而又并不想靠力气吃饭,也许竟是真有点大逆不道的吧?父亲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却并不因此自卑自贱。相反,还盲目自尊,崇尚力气,对凡是不靠力气吃饭的人,都一言以蔽之曰:"吃轻巧饭的!"心里隐含着一种藐视。‎ ‎⑮父亲第四次探家前,我去了北大荒,一直再没见过父亲。第七年,连队第二次推荐我上大学。我并不怎么后悔地放弃了第一次上大学的机会,然而这是最后一次。我不会再获得第三次被推荐的机会,那一年我25岁了。‎ ‎⑯录取通知书没交给我之前,我能否迈入大学校门还是一个问号。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请求他汇给我200元钱。信一投进邮筒,我便追悔莫及。没想到父亲很快就汇来了钱。二百元整,电汇。附言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不勾(够),久(就)来电"。‎ ‎⑰看着父亲歪歪扭扭的字迹,我一时间感慨万分,人的一生总会犯错,或许父亲想明白了,所以将对哥哥的愧疚弥补到了我的身上。‎ ‎⑱最终,那一年我还是上了大学。‎ ‎1. 文章第④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在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从母亲的"服帖"反衬出父亲的态度的坚硬与严厉;同时交代了母亲是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儿,她希望孩子有出息,这为后文写她偷偷支持哥哥考大学做铺垫。‎ ‎【解析】语段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2. 文章一开始强调父亲"是令我惧怕的人",下列不能体现出我惧怕父亲的是(3分)(  )‎ A. 喝完一碗苞谷粥想去再盛一碗时,瞥见父亲在瞪"我"。‎ B. 父亲去支援大西北后,始终坚守三年探一次家。‎ C. "我"去北大荒后,放弃了第一次上大学的机会。‎ D. "我"上大学前请父亲汇钱,信发出后追悔莫及。‎ ‎【答案】B ‎ ‎【解析】作者写父亲去支援大西北后,始终坚守三年回一次家的铁律,是为表现父亲的坚定和强硬。B项表述有误,故选B项。‎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全家天天都在'吃'父亲"中的"吃"指的是全家人靠父亲一个人的劳力生存。‎ B. 父亲之所以反对哥哥去上大学,有一方面是因为父亲觉得家庭压力比较大。‎ C. 文中父亲盲目自尊,崇尚力气,认为有力气就能有饭吃,看不起吃"轻巧饭的"。‎ D. 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含蓄、轻松、欢快,但结尾处又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喜悦。‎ ‎【答案】D ‎ ‎【解析】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深沉、悲慨、压抑的。D项表述有误,故选D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