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8.63 KB
  • 2021-11-12 发布

北京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解析)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年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1.本试卷共 6 页,共两部分,24 道小题,满分 45 分。考试时间:与生物合计 90 分钟。 2.在试卷和草槁纸上准确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画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Cl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12 分) 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为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 A. 钙 B. 铁 C. 锌 D. 碘 【答案】A 【解析】 【详解】A、骨质疏松是由骨组织中钙盐流失引起的骨病,缺钙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因此补钙可以预防骨 质疏松,选项 A 正确; B、人体缺铁会得缺铁性贫血,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 B 不正确; C、缺锌会影响人体发育,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 C 不正确; 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A。 2.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 O2 B. H2 C. N2 D. C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 A 正确; B、氢气不能供给呼吸,故 B 错误;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也不能供给呼吸,故 C 错误; 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故 D 错误。故选 A。 3.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 H2S B. P2O5 C. AgNO3 D. 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H2S 中氢元素、硫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P2O5 中磷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AgNO3 中银元素为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D、H2O 中氢元素、氧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4.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A. 放出热量 B. 产生大量白烟 C. 火星四射 D. 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不会产生大量白烟。 故选:B。 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取用固体粉末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浓硫酸稀释时,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 图示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存在安全隐患,酒精灯的酒精容易溢出,造成火灾等不可控的后果, 图示错误,符合题意。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使用注意事项:1、用试管夹或铁架台上的铁夹夹持试管时,应夹在离试管口 1 3 处,以便于加热或观察。试管内盛放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 1 2 ,以便振荡,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 1 3 , 防止液体冲出。给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成 45°以扩大受热面;给固体加热时,管口略下倾斜,防止冷凝 水回流而使试管炸裂,图示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示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6.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A. Cu B. Zn C. Al D. Mg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在这四种金属中,只有铜排在氢后,因此它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故选:A。 7.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2 B. H2O2 C. H2CO3 D. S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含有氧分子,故选项 A 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 C、碳酸由碳酸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解答这类题目,分清楚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什么分子构成。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铜用于制作导线 B. 干冰用作制冷剂 C. 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 赤铁矿用于炼铁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B、干冰用于制冷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是利用铜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 D、赤铁矿用于炼铁,将铁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9.氯化钯(PdCl2)可用于检测 CO。PdCl2 中 Pd 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 【详解】氯元素通常为-1 价,设 PdCl2 中 Pd 的化合价为 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可得:x+(-1)×2=0,x=+2。 故选 B。 10.不同温度下 KNO3 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A. 20℃时,100gKNO3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31.6g B. 30℃时,100gKNO3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5.8% C. 30℃时,将 50gKNO3 放入 100g 水中得到 150g 溶液 D . 40℃时,100g 水最多溶解 63.9gKN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1.6g,表示 20℃时,100g 水中溶解 31.6gKNO3 达到饱和状态,也 就是 131.6g 的 KNO3 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 31.6g ,故选项 A 不正确; B、30℃时,KNO3 的溶解度是 45.8g,要计算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 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100% +100g 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 得,30℃时,100gKNO3 饱和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5.8g ×100%31.4%45.8g+100g  ,故选项 B 不正确; C、30℃时,KNO3 的溶解度是 45.8g,表示 30℃时,100g 水中溶解 45.8g KNO3 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 30℃ 时,100g 水中最多只能溶解 45.8gKNO3,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145.8g,故选项 C 不正确; D、40℃时,KNO3 的溶解度是 63.9g,表示 40℃时,100g 水中溶解 63,9g KNO3 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 40℃ 时,100g 水中最多只能溶解 63.9gKNO3,故选项 D 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有关固体溶解度的题目,必须准确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定义。 11.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 . 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 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 40mL 刻度线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装置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反应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 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装置漏气,外界 空气进入,会使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B、白磷的作用是将试管内的氧气耗尽,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 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不符合题意; 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否则,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会使进入 水的体积偏小,从而使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故进入水的体积大约是:130mL× =26mL,故最终量筒中液面 约降至 50mL-26mL=24mL 刻度线处,符合题意。 故选 D。 12.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1:2 B. 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1:2 C. 46g 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 2g D. 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 的 化学方程式为 22HCOOHH+CO  一定条件 。 【详解】A、甲酸化学式为 HCOOH,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 2 =1:1 ,故 A 不正确; B、乙是 CO2,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 12 :216=3:8 ,故 B 不正确; C、甲酸化学式为 HCOOH,46g 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 1246g100%=2g12+12+216  ,故 C 正确;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故 D 不正 确。故选 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33 分) 【生活现象解释】 13.垃圾分类是新时尚。补齐废弃物与垃圾桶的连线_______。 【答案】鱼刺、菜叶——厨余垃圾;空矿泉水瓶——可回收垃圾 【解析】 【详解】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根据垃圾的分类方 法可知鱼刺、菜叶属于厨余垃圾;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 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 0.3 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其他垃圾 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 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 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故鱼刺、菜叶——厨余垃圾;空矿泉水瓶——可回收垃圾。 14.二氧化氯(ClO2)是安全消毒剂,杀菌能力优于 Cl2,可由 Na ClO2 与 Cl2 反应制得。 (1)配平化学方程式:__ 2NaClO  1 2Cl 2 2C l O  ___ N a C l 。 (2)71gCl2 完全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 ClO2 的质量为_______g。 【答案】 (1). 2 (2). 2 (3). 135 【解析】 【详解】(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就是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 学计量数,使得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故该化学方程式配平为:2 1 2 2 ; (2)解:设理论上最多生成 ClO2 的质量为 x 2222NaClO+ Cl= 2ClO+ 2NaCl 71135 71g x 7171g=135 x x=135g 答:设理论上最多生成 ClO2 的质量为 135g。 15.我国大力推广在盐分高,pH>9 的土壤中种植海水稻。 (1)pH>9 的土壤呈___(填“酸性”或“碱性”)。 (2)大米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______。 (3)稻壳可用于制纳米 SiO2,SiO2 属于_______(填序号)。 A 氧化物 B 化合物 C 混合物 【答案】 (1). 碱性 (2). 糖类 (3). AB 【解析】 【详解】(1)土壤 pH 就是指土壤的酸碱度。酸碱度的量程为 0 至 14,依据 pH 从小到大分别为酸性、中性 和碱性,pH 值为 7 时则表示土壤呈中性,小于 7 为酸性,而大于 7 则为碱性。因此 pH>9 的土壤呈碱性。 (2)大米中含糖类 75%左右,蛋白质 7%-8%,脂肪 1.3%-1.8%,并含有丰富的 B 族维生素等。因此大米中 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糖类。 (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即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SiO2 符合氧化物的特征,同时氧化物也是一种化合物,因此 SiO2 也是化合物。因此 SiO2 属于 A 氧化物,B 化 合物。此处填 AB。 〖科普阅读题理解〗 1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氢能是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目前,氢气的来源如图 1 所示。化石资源制氢最为 成熟。水煤气变换反应: 2 2 2CO+H O CO +H 催化剂 加热 ,是化石资源制氢过称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北京大学 团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多种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 CO 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2 所示。 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造太阳”的探索也就应运而生。 我囯“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 1 亿摄氏度、持续时间超 过 1000 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2020 年 4 月,“东方超环”实现了 1 亿摄氏度运行近 10 秒,取得重大突破。除了氢气的生产,其运输、储存和利用等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_____。 (2)图 2 中,催化剂为 2%Au/a-MoC 时,CO 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 (3)根据下表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________。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氘 1 1 1 氚 1 2 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 a-MoC 可使 CO 转化率接近 100% B 水电解制氢的不足是造价高昂 C 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 D “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 【答案】 (1). 化石资源制氢 (2).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范围在 50℃~400℃之间,CO 转化率随温 度的增大先上升再下降 (3). 氘和氚的质子数为 1,属于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都属于氢元素 (4). BCD 【解析】 【详解】(1)目前,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化石资源制氢; (2)图 2 中,催化剂为 2%Au/a-MoC 时,CO 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范围在 50℃~400℃之间,CO 转化率随温度的增大先上升,达到一定数值后,温度继续升高时,转化率又下降; (3)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质子数相同, 都是 1; (4)A、由图可知,催化剂为 2%Au/a-MoC 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使 CO 转化率接近 100%,选项错误; B、由题中信息可知,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选项正确; C、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选项正确; D、我囯“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 1 亿摄氏度、持 续时间超过 1000 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选项正确。 故选 BCD。 〖生产实际分析〗 17.CuO 是某种无机胶黏剂的组分之一,制备的部分流程如下图。 已知:CuO 难溶于水。 (1)反应釜中发生的反应有:① 42422NaOH+CuSO=NaSO+Cu(OH)  ② 22 ΔCu(OH)CuO+HO ,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填“①”或“②”)。 (2)过滤器分离出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答案】 (1). ① (2). Na2SO4 【解析】 【分析】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的反应。 【详解】(1)① ,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 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② ,反应符合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属 于分解反应,故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①。 (2)反应釜中生成硫酸钠、氧化铜和水,故过滤器分离出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钠,化学式为 Na2SO4。 18.从氯碱工业产生的盐泥中回收 BaSO4,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①盐泥的主要成分为 BaSO4、NaCl、Mg(OH)2 和 CaCO3。 ②BaSO4 难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1)除去 NaCl,利用的性质是____。 (2)酸溶槽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过滤器中分离出来的固体是____。 【答案】 (1). NaCl 可溶于水 (2). 2 2 2Mg(OH) 2HCl MgCl 2H O   (3). BaSO4 【解析】 【详解】(1)除去盐泥中的 NaCl,是利用了 NaCl 可溶于水的性质; 故填:NaCl 可溶于水; (2)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所以酸溶槽中发生的中和反应是盐泥中的氢氧化镁与所加 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22Mg(OH)2HClMgCl2HO ; 故填: ; (3)盐泥的主要成分为 BaSO4、NaCl、Mg(OH)2 和 CaCO3,NaCl 可溶于水,Mg(OH)2 和 CaCO3 能与 加入的盐酸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氯化镁和氯化钙,BaSO4 难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所以过滤器中分离出 来的固体是 BaSO4; 故填:BaSO4。 【点睛】解答流程题目,理解各个流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和题目所给的信息,便能解答。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19.请从 A 或 B 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 A 计分。 A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B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答案】 (1). 4 2 4 2 2 Δ2KMnO K MnO +MnO +O↑( 3222CaCO2HCl=CaClH O CO ) (2). 木炭燃烧,发白光,放热(湿润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解析】 【详解】A、( 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422 Δ2KMnOKMnO+MnO+O ↑;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 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3222CaCO2HCl=CaClHOCO ;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湿润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20.下列是两个关于水的实验。 (1)实验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实验 1,试管 a 中得到的气体能燃烧 B 实验 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 C 实验 2,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答案】 (1). 2222H O2H+O  通电 (2). AC 【解析】 【详解】(1)通过观察实验 1 为水电解的实验,水电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A、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氢气(H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氧气(O2),a 为负极产生的氢气,氢气能燃烧,正确,符合题意。 B、原子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最小微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发生改变,错误,不符合题意。 C、实验 2 为加热水生成水蒸气的实验,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变化前后分子 的种类不变,正确,符合题意。因此填 AC。 21.补全实验报告。 装置及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1)向 1 中滴 加______溶液 铁片上附着红色固体, 溶液颜色变浅 Fe 的金属活动性 比 Cu 的强 (2)向 2 中滴 加盐酸 固体减少,得到黄色溶 液 化学方程式:___ (3)向 3 中滴 加足量盐酸 ________ Ca(OH)2 能与 盐酸反应 【答案】 (1). CuSO4 或 CuCl2(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 2332FeO+6HCl=2FeCl+3HO (3). 溶 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解析】 【详解】(1)现象:铁片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结论:Fe 的金属活动性比 Cu 的强,可知实验是 铁和含铜的盐溶液反应生成铜,所以向 1 中滴加含铜元素的可溶性的盐溶液,如 CuSO4 或 CuCl2(其他答案 合理即可); (2)向 2 中滴加盐酸,固体减少,得到黄色溶液,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 方程式为 ; (3)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而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酚酞试液为无色,向 3 中滴 加足量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 Ca(OH)2 能与盐酸反应。 22.从下图选择仪器,配置 6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Cl 溶液。 (1)需要称量 NaCl 的质量为____g。 (2)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____(写名称)。 (3)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 10g,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 【答案】 (1). 6 (2). 100mL 量筒、胶头滴管(顺序可变) (3). 1:9 【解析】 【详解】(1)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量乘以溶质的质量分数 ,配制 6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Cl 溶 液,需要称量 NaCl 的质量为 60g×10%=6g; (2)量取一定量液体时应先倾倒至接近刻度,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所用量筒的量程应略大于或等 于量取液体的体积,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 100mL 量筒、胶头滴管; (3)溶液是均一的,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 10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10:90=1:9。 23.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 40℃、240℃。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及现象 Ⅰ将一定量 的 白磷、红磷分別浸入 80℃热水中(如 左图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1)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2)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 【答案】 (1). 白磷未与氧气接触 (2).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 【详解】(1)Ⅰ中白磷达到了着火点,但是隔绝了氧气,故不燃烧的原因是:白磷未与氧气接触; (2)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红磷 的着火点; 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且达到了着火点,白磷燃烧,由此可得 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科学探究〗 24.酸钙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作食品防霉剂,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用于制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 的最大使用量。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和防霉的效果。 I.探究丙酸钙的性质 【进行实验】用下图裝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完成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① ② 装置 现象 试管内壁有水雾 注入酸后,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1)②中现象说明有 CO2 产生。CO2 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由实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Ⅱ.探究丙酸钙防霉的效果 【进行实验】分别按下列①~⑧的配方蒸制 8 个馒头,冷却后置于密封袋中,记录如下: 组别 第 1 组 第 2 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配 方 面粉/ g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酵母/ g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蔗糖/ g 0 0 0 0 5 5 x 5 丙酸 钙/g 0 0.06 0.10 0.15 0 0.06 0.10 0.15 开始发霉时 第 3 第 4 第 5 第 6 第 3 第 4 第 5 第 6 间 天 天 天 天 天 天 天 天 【解释与结论】 (3)设计第 1 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 (4)第 2 组,⑦中 x 为_______。 (5)对比第 1 组、第 2 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6)某同学认为“制作面食、糕点时,丙酸钙用量越大越好”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 【答案】 (1). 2232CO+Ca(OH)=CaCO+HO (2). 丙酸钙受热后产生的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且 生成二氧化碳 (3). 探究丙酸钙的质量大小是否对于丙酸钙防霉效果有影响 (4). 5 (5). 在加入面 粉质量相同,酵母质量相同时以及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无蔗糖对丙酸钙防霉效果无影响 (6). 不同意。 国家标准规定了丙酸钙用于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说明过量使用可能有害。故不是 越多越好 【解析】 【详解】Ⅰ、解释与结论: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丙酸钙加热后生成的固体却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 碳气体,故可得出:丙酸钙受热后产生的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 Ⅱ、解释与结论: (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 1 组实验,其它因素相同,只有丙酸钙的质量不同,故该实验是探究丙酸钙的质 量大小是否对于丙酸钙防霉效果有影响; (4)由表中数据可知,第 2 组与第 1 组其它数据相同,只是第 1 组无蔗糖,而第 2 组有蔗糖,且第 2 组加 入蔗糖的质量应相同,故 x=5; (5)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加入面粉质量相同,酵母质量相同时以及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无蔗糖,开始发霉 的时间相同,故说明在加入面粉质量相同,酵母质量相同时以及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无蔗糖对丙酸钙防霉 效果无影响; 反思与评价: (6)由题干信息可知,丙酸钙属于食品防腐剂,且国家标准规定了丙酸钙用于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 中的最大使用量,说明过量使用可能有害。故不是越多越好。 故填:不同意;国家标准规定了丙酸钙用于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说明过量使用可 能有害。故不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