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0 MB
  • 2021-11-12 发布

2020-2021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精品同步练习全套附解析(Word版共232页)

  • 2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第十三章 内能 第 1 节 分子热运动 1. 关于物质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的直径很小,一般为 B .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分子 C .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D .物体当中有些分子在运动,有些分子静止 【答案】C 【解析】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它直径数量级一般为 10−10m,故 A 错误; B、组成物质的分子体积非常小,如果将分子看成一个个的小球,其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一般显微镜看 不到,所以必须使用超级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故 B 错误; C、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故 C 正确; D、组成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D错误. 2.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室内打开酒精瓶盖,过一会,整个室内都有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运动引起的 B .固体分子作用力大,故固体分子是静止的 C .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 D .分子间作用力要么只有引力,要么只有斥力 【答案】A 【解析】A、在室内打开酒精瓶盖,过一会,整个室内都有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运动引起的.故 A 正确. B、固体分子间作用力大,但是分子也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 D 不正确. C、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不是一个铁分子,铁分子是用肉眼看不见的.故 C 不正确.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 D 不正确. 3. 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少数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 B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C .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 .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 2 【答案】A 【解析】A.少数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是由于废水中的一些分子运动到整个水库的结果,故能说明分子不 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 C.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 D.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是因为沙土小颗粒悬浮在水中造成的,不属于分子运动. 4.下面对于分子运动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物体是由大量的微小分子组成的 B .扩散现象是微观上大量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 C .阳光下可以看到漂动的灰尘是分子运动 D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答案】C 【解析】A、一切物体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 A正确; B、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故 B 正确; C、阳光下看到漂动的灰尘,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 C错误;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5. 美丽的成都,景色怡人.以下成都美景的形成,可以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 .西岭雪山,雪花漫天飞舞 B .问道青城,寺内暮鼓晨钟 C .荷塘月色,湖面荷花飘香 D .花舞人间,处处花团锦簇 【答案】C 【解析】 A.雪花漫天飞舞,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 A 不符合题意; B.暮鼓晨钟,是声现象,不是分子的运动,故 B 不符合题意; C.荷花飘香,是花香分子运动的结果,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 C 符合题意; D.花舞人间,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 D 不符合题意. 3 6. 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块的原因是( ) A .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B .两块玻璃的分子运动缓慢 C .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D .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表现为斥力 【答案】C 【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但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有范围的;由于玻璃之间的 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 10 倍,故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两块玻璃无法结合成一 块。 7. 关于分子运动论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正是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造成的(如图所示) B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C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D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都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引起的 【答案】D 【解析】A、沙尘暴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 A 错误; B、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距离越大,作用力越小,故 B错误; C、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 10 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 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故 C 错误; D、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物体的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 D正确. 8.将两个铅块表面用小刀处理平整清洁之后挤压在一起,发现它们会结合为一体,这个现象可以说明分子 之间存在着________力.要想实验做成功,用材质较硬的铁块是不行的,要利用材质较软的铅块,并且要 用力挤压.据此,请你推想分子间作用力的一个特点:________. 【答案】引 分子间的作用力只有在很短的距离内才起作用 【解析】将两个表面光滑清洁的铅块放在一起挤压后,发现它们会结合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 着引力; 要利用铅块较软的特点并且要用力挤压,它们才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的引力只有在分子间距很小的 情况下才起作用. 9.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清晨树叶上的露珠呈球状,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通常液体分 4 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________. 【答案】分子 引力 小 【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清晨树叶上的露珠呈球状,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通常液体分子 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 10.夏日清晨,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这 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力;阳光照在露珠上,一会儿露珠就不见了,这是________现象.(第二空填物态 变化名称) 【答案】引 汽化 【解析】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 分子间存在引力;阳光照在露珠上,一会儿露珠就不见了,露珠由液态变为气态,这是汽化现象. 11. 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越高,分 子热运动越剧烈。 【答案】引力 温度 【解析】(1)两铅块挤压后能吊住大钩码,不易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2)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原因是热水温度比冷水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 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变色快。 12.如图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 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 5 【答案】变大 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 【解析】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示数会大一些. 故答案为:变大;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 第十四章 内能 第 2 节 内能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 B .当物体被举髙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 C .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 D .物体的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答案】D 【解析】 AB、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故 AB 错误; C、0∘ C 以下物体依然具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故 C 错误; D、分子动能就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具有的动能。故 D正确。 2.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的冰块的内能为零 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C .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 D .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多 【答案】C 【解析】 A、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 0∘ C 的冰块具有内能,内能不为零。不符合题意。 B、在物体的状态和质量一定时,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没有前提条件不能判断内能的大 6 小。不符合题意。 C、物体确定,质量和状态确定,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符合题意。 D、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不能确定、状态不能确定、温度不能确定,内能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内能一定就越大 B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 .比热容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答案】D 【解析】 A、内能与质量并不是线性关系,也不成正比,内能的影响因素不只质量。故 A错误; B、由于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所以只知道温度的关系,不能确定内能的大小,故 B 错误; C、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热量无关,故 C错误; D、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故 D 正确; 4. 小册在家煮汤圆,有关煮汤圆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刚从冰箱冰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没有内能 B .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 C .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 .汤圆煮熟关火后水不再沸腾是因为为水分子停止运动 【答案】B 【解析】 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故 A错误; B.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吸收热量来实现的,属于热传递,故 B 正确; C.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了,故 C错误; D.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关火后水不再沸腾是水不吸收热量,水要想沸腾必须要吸热故 D 错误. 5.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在 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 B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答案】D 7 【解析】 A、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 A错; B、晶体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故 B错; 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 功,故 C 错;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 D 正确. 6.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C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D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答案】C 【解析】 A.说法错误,影响内能的因素不仅有温度,还有质量、状态等; B.说法错误,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是过程量,不说含有; C.说法正确,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D.说法错误,物体的温度升高,也可以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7.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冰没有内能 B .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 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 【答案】B 【解析】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 C 的冰也有内能,故 A 错误; B.冬天搓手,克服摩擦做功,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故 B正确;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 C 错误; D.机械能是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能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故 D错误. 8.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机消耗的燃料越多,效率就越低 B .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热的物体传给冷的物体 8 C .0℃的水变成 0℃的冰,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D .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 【答案】B 【解析】 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 C 的冰也有内能,故 A 错误; B.冬天搓手,克服摩擦做功,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故 B正确;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 C 错误; D.机械能是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能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故 D错误. 9. 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 .甲图:冷天搓手取暖 B .乙图: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C .丙图:烧水时水温升高 D .丁图:下滑时臀部发热 【答案】C 【解析】A.冷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烧水时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D.下滑时臀部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只有 C符合题意. 10. 端午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有吃粽子的习俗。下列与粽子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不具有内能 B .煮粽子时锅中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 .粽叶破裂露出馅后“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煮粽子的水沸腾后将火调成文火,水继续沸腾,说明水沸腾后不需要吸收热量 【答案】C 【解析】 9 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具有内能,故 A 错误; B、煮粽子时,锅上方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变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是液化现象,故 B 错误; C、粽叶破裂露出馅后“香气四溢”,是因为香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向四周扩散,故 C正确; D、水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故 D错误。 11. 下列关于内能和热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100℃的水比 8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B .0℃的冰块的内能为零 C .棉被晒暖,是用做功的方法增加了内能 D .锯木头时,锯片的温度升高是用做功的方法增加了内能 【答案】D 【解析】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 A错误; B、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 0∘ C 的冰块也有内能,故 B 错误; C、棉被晒暖,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内能,故 C错误; D、锯木头时,锯片克服摩擦力做功,即其温度升高,这是用做功的方法增加了内能,故 D 正确 12.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C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D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答案】C 【解析】 A.说法错误,影响内能的因素不仅有温度,还有质量、状态等; B.说法错误,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是过程量,不说含有; C.说法正确,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D.说法错误,物体的温度升高,也可以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 .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D .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B 10 【解析】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 故 A 错误; B、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所以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B正确; 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液化现象,故 C错误; D、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尘土飞扬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 D 错误.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杯水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B .0℃的冰比 0℃的水具有的内能少 C .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D .用火烧水,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答案】A 【解析】A、一杯水温度降低时,质量不变,内能减小,故 A正确; B、相同质量的 0∘ C 的冰和 0∘ C 的水相比,0∘ C 的冰具有的内能较多,冰熔化成水时要吸热,0∘ C 的水 具有较多的内能,冰和水的质量不同,无法比较其内能的多少,故 B 错误; C、锯木头时锯条发烫,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 C错误; D、用火烧水,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 D错误. 15. 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 小”),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发生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从而出现“白气”. 【答案】减小 液化 【解析】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里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当气压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气体对瓶 塞做功,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受温度降低的影响,瓶口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这些 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气. 第 3 节 比热容 11 第 1课时 1.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 .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 .物体的比热容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 .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答案】D 【解析】 A、比热容大的物体不一定吸热,更不要说吸收热量的多少,所以 A 错; B、比热容的大小和物体的温度无关,所以 B 错; C、比热容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无关,所以 C 错; D、物体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物体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温度、质量是无关的,所以 D 是正确的. 2. 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 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 ,这个过程中( ) A .煤油温度先升到 40℃ B .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 C .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D .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答案】A 【解析】 A、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相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少,需要的加热时间短,煤油先升 高到 40∘C,故 A 正确; B、由图可知,用同一个酒精灯加热,两试管的规格相同,则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但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水升高的温度值小,故 B 错; C、用同一个酒精灯加热,两试管的规格相同,则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故 C 错; 12 D、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需要的加热时 间长,故 D 错. 3. 关于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大、温度高的物体,比热容一定也大 B .一定质量的物体,吸收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C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D .比热容相同的,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答案】C 【解析】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种类、状态没变,比热容就是相同的,与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故 AB 错误, C正确;比热容相同的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如煤油和冰的比热容相同,故 D 错误. 4. 沿海地区的气温不如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显著,主要是因为水比砂石具有较大的( ) A .热量 B .密度 C .比热容 D .内能 【答案】C 【解析】 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 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 小 5. 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20℃的水变成 4℃的水 B .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 C .水结成冰 D .把开水倒入冷水中 【答案】C 【解析】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物质的温度、质量位置没有关系。 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通常比热容要发生变化。 6.. 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 ) A .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 B .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 C .水的热量大于沙石的热量 D .水的传热本领比沙石的传热本领差 13 【答案】B 【解析】 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冬 暖夏凉,昼夜温差小. 7. 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 却感到凉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 .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 B .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 C .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 D .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 【答案】D 【解析】 沙子烫,江水凉,跟它们的密度无关,故 A、B都错;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这样在同样的日照条件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沙子的温度变化大, 所以江水凉,沙子烫,故 C 错、D正确. 8. 与“热”相关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B .用水作汽车发动机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 .把冰放在手心,感到冷,是因为冰的内能为 D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答案】B 【解析】 A、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加快空气的流动,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 大的特点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该选项说法正确; C、把冰放在手心,感到冷,是因为冰熔化吸热,而此时的冰仍然具有内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9.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 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4 A .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 .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答案】D 【解析】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的比热容小,吸热能力弱,故 A错误。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加热时间决定的。故 B 错误。 C、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据比热容特点,水吸收的热量多。故 C错误。 D、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据比热容特点,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 10.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 温度比水温度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更强. 【答案】 1.(1)相同 高 2.(2)大于 3.水 15 【解析】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都是 60g,它们的质量相同, 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和水的温度分别为 68∘C、45∘C 食用油的温度高; (2)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水与食用油吸热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越长,液 体吸收的热量越多,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水的加热时间更长,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 的热量; (3)由比热容定义知,质量相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大,因为水和食用油 的质量相同,它们的初温相同,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所以水的比热容大,即水吸热的能力更强. 11. 如图所示,用相同的加热器给初温均为 的甲、乙液体加热( ),这两种液体的温度—— 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所示.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________ . (2)甲液体第 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 的内能. 16 (3)根据图中的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可得出:甲液体的沸点________乙液体的沸点(选填“高于”“等于” 或“低于”),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_乙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1)58 (2)小于 (3)高于 大于 【解析】 (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C,示数为 58∘C; (2)由图可知,物体从 30s 到 60s 时,一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变大,即甲液体第 30s 的内能小于 第 60s 的内能; (3)液体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由图可知甲液体的沸点是 100∘C,乙液体的沸点是 80 ∘C,所以甲液体沸点高于乙液体的沸点;由图可知,在 0∼60s 内,甲乙变化图象是重合的,即甲乙吸收相 同的热量,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根据比热容定义可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 热容. 12.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度相同且________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________,根据实 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吸热本领更强;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________的比热容较大. 【答案】 (1)质量 (2)受热均匀 (3)加热时间 (4)沙子 水 水 水 17 【解析】 (1)为了研究水与沙子比热的大小,实验时,要控制水与沙子的初始温度、质量相等; (2)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实验中应不断地用搅拌器搅拌; (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沙子,则沙子的吸热能力弱, 而水的吸热能力强;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较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水的比热容较大. 第 3 节 比热容 第二课时 1.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的是() A .炎热的夏天为降温在地面泼水 B .冬天睡觉时用热水袋取暖 C .初春的晚上向秧田里灌水防冻 D .汽车发动机用水循环冷却 【答案】A 【解析】A、炎热的夏天为降温而在室内泼水,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与水的比热容无关,符合题意; 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睡觉 时用热水袋取暖,不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 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不符合题意; 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 机用循环水冷却,不符合题意. 2. 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 A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 B .北方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C .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D .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 温 【答案】C 【解析】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 18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故 A 不符合题意; 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 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故 B 不符合题意; 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 的特点,故 C 符合题意; D、城市修建人工湖,使水的覆盖面积增大,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 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少,可以减弱热岛效应,故 D 不符合题意. 3. 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时,为了降低核安全壳周围的温度,采用水对其进行冷却,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 其值为 4.2×103J/(Kg•℃)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当水凝固成冰后,该值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 变”). 【答案】比热容 1kg 的水温度每升高 1∘C 吸收的热量为 4.2×10 3 J 改变 【解析】(1)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 当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时,为了降低核安全壳周围的温度,灌注海水降温; (2)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以知道,水的比热容为 4.2×10 3 J/(kg⋅∘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 的水温度每 升高 1∘C 吸收的热量为 4.2×10 3 J; 水凝固成冰以后,状态改变,冰的比热容为 2.1×10 3 J/(kg⋅∘C),所以,若水凝固成冰则比热容改变. 故答案为:比热容;1kg 的水温度每升高 1∘C 吸收的热量为 4.2×103J;改变. 4. 用电水壶烧水时,如果将壶内 20℃的水的温度升高 60℃,水吸收的热量是 ,那么壶内水的 质量是________ ;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此知识的地方,请举出一个实例:________. 【答案】2 汽车发动机里用水做冷却剂 【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 Q 吸=cm△t 即:5.04×105J=4.2×103J/(kg⋅∘C)×m×60∘C 解得:m=2kg; (2)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汽车发 动机的冷却剂. 故答案为:2;汽车发动机里用水做冷却剂. 5. 如图是刘星在“十一”假期探究“海水和海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画的一张示意图.根据图给 19 的信息,刘星观察的时间是________(选填“中午”或“夜晚”),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比 沙石的大. 【答案】中午 比热容 【解析】由图可知海滩上温度高,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因此白天升温和夜晚降温都比较快,因此, 白天海滩温度比较高,夜晚海水温度比较高.故观察时间是中午,产生这一现象的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大. 6. 小旺看见人们在冬天使用热水袋取暖,他灵机一动发明了“水床”–在床形的塑料袋内冲上水.冬天用 电热器给水加热,水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人睡在“水床”上面比直接睡 在床上感觉暖和.夏天冲入冷水,躺在上面又感觉非常凉爽.这种床用水作介质,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 比较大的原故. 【答案】升高 比热容 【解析】(1)冬天用电热器给水加热,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人睡在“水床”上面比直接睡在床上感觉暖 和;(2)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夏天 冲入冷水,躺在上面感觉非常凉爽;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用热水取暖. 7. 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_;若发动机的东箱中贮有 水,当水 温升高 1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 .水的比热容 4.2×10 3 J/(Kg•℃) 【答案】 大 4.2×10 5 【解析】(1)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 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 3 J/(kg⋅∘C)×10kg×10∘C=4.2×10 5 J。 故答案为:大,4.2×105。 20 8.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在标准大气压下,将 的水从 20℃加热到沸腾,需要吸收 ________ 的热量.当吸收 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升高到________℃. 【答案】6.72×105 24.7 【解析】(1)在 1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C.加热这些水到沸腾需要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 3 J/(kg⋅∘C)×2kg×(100∘C−20∘C)=6.72×10 5 J; (2) 吸收 4×10 4 J 的热量后水的末温: t'=Q 吸'cm+t0=4×104J4.2×103J/(kg⋅∘C)×2kg+20∘C≈24.7∘C. 9. 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________(选 填“较大或较小”);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使沙子受热________. 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 发现装________(选填“沙子或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较大均匀 2.水水蒸气液化放热 【解析】(1)由 Q 吸=cmΔt 得Δt=Q 吸 cm,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小于 水的比热容,所以温度变化较大;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使沙子能够均匀受热. (3) 装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的小水珠,是因为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在液化时要放热, 所以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 10. 小阳家的热水器装有质量为器装有质量为 的水,该热水器中的水的温度从 20℃升高到 40℃,求这 些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是 4.2×10 3 J/(Kg•℃) 【答案】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 4.2×105J. 【解析】 解:Q 吸=cm△t 21 =4.2×103J/(kg⋅∘C)×5kg×(40∘C−20∘C) =4.2×10 5 J. 11.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 ,质量之比是 ,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甲、乙升高的温度之 比为________;若它们升高相等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________. 【答案】1:6 6:1 【解析】 cmQttcmQ  , 根据公式进行推导: 16: mc Q mc Q Δt Δt 乙乙 乙 甲甲 甲 乙 甲  16: Δtmc Δtmc Q Q 乙乙乙 甲甲甲 乙 甲  答案为:1:6 6:1 12.如图甲所示是教科书上提供的“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1)实验原理: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________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在吸收热量相同时,通过比 较它们________的多少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 (2)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 易控制________相同. (3)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________相同. 【答案】1.质量 升高温度 2.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质量 22 【解析】 (1)采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在吸收热量相同时,通过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 多少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 (2)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实验装置乙,在同一酒精灯加热时,更容易控制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3)由图可知水和食用油的体积相同,由于水和食用油的密度不同,则水和食用油的质量不同;所以小雨 忘记了一关键的因素,就是保证:水和食用油的质量不变. 13.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 的铅块加热到 98℃,再投入到 的 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 度为 18℃.若不计热损失,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铅的比热容. 【答案】(1)水吸收的热量为 2.016×10 3 J;(2)铅的比热容是 126J/(kg⋅∘C). 【解析】 已知:m 铅=200g=0.2kg;t0铅=98∘C,m 水=80g=0.08kg,t0水=12∘C,t=18∘C; (1)水吸收的热量: Q 吸=c 水m 水(t−t0 水) =4.2×10 3 J/(kg⋅∘C)×0.08kg×(18∘C−12∘C) =2.016×10 3 J; (2)因为不计热损失,Q 吸=Q 放, 由 Q 放=cm(t0−t)得铅的比热容: c 铅=Q 放/m 铅(t0 铅−t 铅)=2.016×10 3 J/0.2kg×(98∘C−18∘C)=126J/(kg⋅∘C).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 2.016×10 3 J; (2)铅的比热容是 126J/(kg⋅∘C).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 1节 热机 23 1.下列的四幅图都是初中课本上给出的小实验,小红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做了这四个实验,下列实验结论 中正确的是( ) A . B .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瓶塞喷出时的原理和热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C . 测力计示数大于玻璃板重力的原因是分子间只有引力 D . 水烧开了纸锅也不会烧坏是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答案】B 【解析】A、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变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A 错误; B、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与做功冲程的原理是相同的, 故 B 正确; C、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水分子和玻 璃分子间存在引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 C 错误; D、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C,当水的温度达到 100∘ C 时,吸热温度不再升高;纸锅受水的 影响,纸锅的温度不会超过 100∘ C,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故 D 错误。 2. 下列与热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可以为零 B .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一种表现 C .内燃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压缩冲程 D .对流是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答案】B 【解析】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物体的内能不为零,故 A错误; B、扩散现象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故 B 正确; C、内燃机的四冲程中,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C错误; D、对流是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故 D 错误。 3. 下列所示的工具工作过程中使用热机的是( ) 24 A . 自行车 B . 柴油车 C . 脚踏船 D . 皮筏艇 【答案】B 【解析】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ACD.自行车、脚踏船、皮筏艇是消耗人体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ACD 错误; B.柴油机是热机的一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B 正确. 4.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各种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A、一个气阀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所以是吸气冲程; B、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是压缩冲程; C、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点塞点火,所以是做功冲程; D、一个气阀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所以是排气冲程. 5. 图是内燃机的某冲程工作示意图,以下改变内能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 .烤火取暖 B .搓手取暖 C .向手“呵气”取暖 D .用热水袋取暖 25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容积增大,因此是做功冲程,在做功 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ABD 错,C正确.6 6. 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________能的机器;热机工作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是________。 【答案】 机械 噪声(废气) 【解析】热机的原理是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推动活塞做功,从而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机工作时, 排气冲程排出废气,所以会造成大气污染。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要发出声音造成噪音污染。 7.内燃机是利用________做功的机械;常见的内燃机有四个冲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答案】内能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解析】 解:内燃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 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 8.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其中一个冲程的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冲程是压缩冲程 B .该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 C .该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D .该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答案】C 26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容积增大,因此是做功冲程,在做功 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ABD 错,C正确. 9.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 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乙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丁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A 【解析】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甲图: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故 A 正确; 乙图: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气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的过程,故 B 错误; 丙图: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故 C 错误; 丁图: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吸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的过程,故 D 错误. 10 世界上很多发明都是受到生活现象的启发而蒙生的创意,比如:蒸汽机和汽油机,它们工作时,能的转 化过程是________。图中________是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图。 【答案】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乙 【解析】蒸汽机和汽油机都属于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由图甲可知,燃料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内能,从玻璃管口喷出的水蒸气驱动叶轮转 动,水蒸气会对叶轮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此过程与蒸汽机的工作过程相似,反映 27 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在图乙中,火焰使上方空气温度升高、上升,热空气带动叶轮转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汽油机的工作 原理相同。 11.柴油机和汽油机属于热机中的________,它们都是靠活塞在________中做往复运动而工作的. 【答案】C 【解析】A.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A 错误; B.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所以 0∘ C 的物体仍具有内能,故 B 错误; C.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 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 小,故 C 正确;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是从内能大的物体 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故 D 错误. 12. 热机是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机器,四冲程内燃机的________冲程实现了这一能量转化. 【答案】内 机械 做功 【解析】(1)热机是利用热能来工作的机器,其中能量的转化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机的四个工作冲程分别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存在能量转化的是压缩冲程 和做功冲程,它们的能量转化分别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3. 如图所示的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该冲程中燃气的内能通过________(选填“做功” 或“热传递”)发生改变. 【答案】压缩 做功 28 【解析】如图,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上移,是压缩冲程,该冲程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气体的内能增 大. 14.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出 年度奇思妙想十大发明,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六冲程引擎”, 这种引擎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 程,为汽车提供动力.第六冲程是让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变成可再次注入汽缸的水.其中第五冲程相当于 四冲程内燃机的________冲程,在第六冲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请你指出该“六冲程引擎”的 一个优点:________. 【答案】做功 液化 节约燃料(或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等) 【解析】做功冲程是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对其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六冲程引擎中的第五冲程,是水变为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从而为汽车提供动力,所以相当于四冲程内燃 机的做功冲程.第六冲程中水蒸气变为水,所以属于液化.六冲程引擎不用燃烧燃料做功,所以节约能源, 同时无污染.防止燃气带走大量的热,提高了效率. 15. 如图 1 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其中压缩冲程是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如图 甲、 乙所示,是我们课堂演示的两个实验,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实验. 【答案】机械 内 甲 【解析】(1)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2)甲图是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 会燃烧.是通过对物体做功来增大物体内能的,即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乙图对试管中的水加热,加快水的蒸发,使试管中水的内能增大,体积膨胀,对外做功,使塞子飞出去, 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因此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甲实验.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29 第 2 节 热机的效率 1. 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 B .燃烧 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C .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 .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答案】A 【解析】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符合题意。 B、燃烧 1 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必须是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才是燃料的热值,不 符合题意。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热值与质量无关,只与燃料种类有关,不符合题意。D、 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燃料不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能称之为热值,不符合 题意。 2.“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 的数十倍,这表示“可燃冰”的( ) A .热量很大 B .温度很高 C .热值很大 D .比热容很大 【答案】C 【解析】 相同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热值大于煤气的热值, 即“可燃冰”的热值很大,C正确 .故选:C. 3.甲种燃料的热值小于乙种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种燃料比乙种燃料的热量少 B .完全燃烧 乙种燃料,刚好烧开一壶水,那么用 甲种燃料也能烧开这壶水 C .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两种燃料,乙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多 D .通风条件越好,供氧越充足,两种燃料的热值越大 【答案】C 【解析】 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的多少,所以甲种燃料的热值小于乙种燃料的热值,不能说甲 30 种燃料比乙种燃料的热量少,故 A 不正确;B、根据 Q=mq 可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燃料,乙种燃料完全 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甲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所以 mkg 乙种燃料刚好烧开一壶水,则 mkg 甲种燃料 不能烧开这壶水,故 B 不正确;C、根据 Q=mq 可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燃料,乙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比甲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 C 正确;D、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故 D 不正确. 4.汽车油箱的汽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汽油中,不变的物理量有( ) A .质量密度热值 B .质量密度比热容 C .密度热值比热容 D .质量热值比热容 【答案】C 【解析】一筒汽油用去一半后,所含的汽油减少,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但是热值、密度和比热容是不会 改变的,因为物质确定后,物质的这些属性与质量无关.A、B、D错误. 5. 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 A .较大的比热容 B .较低的沸点 C .较高的凝固点 D .较大的热值 【答案】D 【解析】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 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6.关于燃料不能被充分利用的原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燃料很难完全燃烧 B .高温烟气带走了一部分热量 C .散热损失一部分热量 D .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内能不易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答案】D 【解析】 A、现实生活中燃料燃烧时,会由于供氧不足造成燃料不能完全燃烧,故 A正确; B、高温烟气具有较大的内能,不能被有效利用,故 B 正确; C、燃料燃烧后,温度高,会以热传递的方式向空气等物体散热,造成能量的损失,故 C 正确;D、在一定 条件下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一样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故 D 错误. 7. 提高热机效率的有效途径是( ) A .采用优质的燃料 B .减少热机的各种热损失,保证良好的润滑 C .降低热机的效率 D .避免使用热机 【答案】B 【解析】A、采用优质的燃料,提高燃料的热值,并不能提高热机的效率.所以 A 说法错误. 31 B、减少热机的各种热损失,保证良好的 润滑,可以提高有效利用的能量与总能量之比,所以 B说法正确.C、 降低热机的效率很明显不符合题意,所以 C 说法错误. D、不使用热机,并不能提高热机的效率.所以 D 说法错误. 8.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 B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 C .用水而不用其它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最大的特性 D .严寒的冬天,有人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 【答案】A 【解析】A、使用热机不可避免的要克服机器部件摩擦做额外功,效率不可能达到 100%,所以 A是错误的; B、“绿色出行”可以减少热机工作时的二氧化碳和热量的排放,是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所以 B 是正确的;C、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利用水来降低热机的温 度,所以 C是正确的;D、水凝固时体积变大,就会胀坏水箱,所以冬天要把水箱中的水放出,所以 D 是正 确的. 9.下列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减少各种热损失 B .加润滑油,减少机器部件间的摩擦 C .减少消耗的总能量 D .充分利用废气的能量,如建热电站 【答案】C 【解析】在热机工作过程中,能量主要损耗在摩擦、机件散热以及废气带走的热量上.所以,我们可以通 过减少热量的损失方面来提高热机的效率.所以 A、B、D 都可行. 减少消耗的总能量,有效利用的能量也减少,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不一定大, 热机效率不一定得到提高,所以 C 不可行. 10.目前石油、煤炭消耗量的迅速增长,易导致能源危机.因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全世界最为关注 的问题之一.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 、25℃的水,经过一天照射后,温度升高了 50℃.则水 吸收的热量及至少可以节约煤的质量分别是() . 32 A . , B . , C . , D . , 【答案】D 【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 ∘ C)×100kg×50∘ C=2.1×107J; (2)由题知,这些热量由完全燃烧煤提供,即 Q放=Q 吸, ∵Q 放=m 煤 q, ∴至少需要煤的质量(节约煤的质量): m煤=Q 放/q=2.1×107J/3.0×107J/kg=0.7kg. 11.汽油的热值为 ,现有汽油 ,选其中一半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 ,剩余汽 油的热值是________ . 【答案】4.6×10 7 4.6×10 7 【解析】从题可知,燃烧汽油的质量为:m=2kg/2=1kg 而 q=4.6×10 7 J/kg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mq=1kg×4.6×10 7 J/kg=4.6×10 7 J∵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属性,不会随着 质量的改变而改变, ∴汽油质量变少后,剩余汽油的热值不变,仍为 4.6×107J/kg. 12.“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 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________很大.以 倍的关系粗略计算, “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 的热量为________ ,这些热量可以使________ 的水从 20℃加热至 100℃.c=4.2×10 3 J/(kg•℃),q 煤气 =4.2×107J/kg 【答案】热值 4.2×l0 8 1250 【解析】(1)在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热值 很大; (2)1kg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q=1kg×4.2×l0 7 J/kg=4.2×l0 7 J, 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10Q 放=10×4.2×l07J=4.2×l08J; (3)由题知,Q吸=Q 放=4.2×l0 8 J, ∵Q 吸=cm△t, ∴水的质量: m=Q/c△t=4.2×108J/4.2×103J/(kg⋅ ∘ C)×(100∘ C−20∘ C)=1250kg. 33 13. 水的比热容大,其值是__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火箭发动机利用液体氢作为燃料, 是因为它的________较大,其值为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燃烧 的液体氢最多可 放出________ 的热量. 14.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考虑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热已知.(注:燃料 完全燃烧放热用 放 计算,某燃料的热值用 表示;其质量用 表示).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 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 燃料燃尽后水 温/℃ 煤油 菜籽油 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考虑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热已知.(注:燃料完全 燃烧放热用 放 计算,某燃料的热值用 表示;其质量用 表示).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 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 燃料燃尽后水 温/℃ 煤油 菜籽油 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________ 相同、及________相同. 分析得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 34 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那么小明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 ________.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________(偏大/偏小).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 【答案】质量 水的质量 煤油 天平 偏小 燃烧放出的热会散失到空气中,又或被烧杯等实验装 置吸了热,使 Q 放大于 Q 吸或燃料没有完全燃烧 15.某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 ,在 内,汽油机完成了________个工作循环.若这台汽油机改用 天然气做燃料,完全燃烧 天然气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 ,若这些热量的 被水吸收,可以将 的 水由 加热到________℃[ , ] 【答案】15 2.8×106 70 【解析】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 2 圈,完成四个工作冲程,做功 1 次,活塞往复 2 次,四冲程 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 1800r/min,所以 1s 内,飞轮转 30 圈,共 15 个工作循环,60 个冲程,做功 15 次; 0.07m3 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Q 放=Vq=0.07m3×4×10 7 J/m3=2.8×10 6 J,这些热量的 30%被水吸收,Q 放×30%=cm 水Δt 2.8×10 6 J×0.3=4.2×10 3 J/(kg⋅ ∘ C)×4kg×(t−20∘ C)解得 t=70∘ C. 16.如图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若飞轮(曲轴)转速为 ,那么,每秒钟 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的次数为________次,完全燃烧 的汽油,放出的热量被质量为 、初温为 20℃ 的水完全吸收,可以使水的温度升高________℃. 【答案】做功 20 11 【解析】解:图中,两个气阀关闭,火花塞喷出电火花,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 飞轮转速是 2400r/min=40r/s,因一个工作循环有 4个冲程,飞轮转 2 圈,做功一次,所以汽油机 1s 可以 35 完成 80 个冲程,做功的次数:n=12×40=20(次); 完全燃烧 0.1kg 汽油放出的热量:Q 放=m煤油 q=0.1kg×4.62×10 7 J/kg=4.62×10 6 J; 根据 Q 吸=cmΔt=Q 放可知水温度升高值: Δt=Q 吸/cm=4.62×106J/4.2×10 3 J/(kg∗ ∘ C)×100kg=11℃. 17.小军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量是 ,早上他用温度计测得水的温度为 20℃,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 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 45℃. 求: (1)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如果用煤气灶燃烧煤气来加热这些水,则需要燃烧 的煤气,放出了多少热量? (3)煤气灶的效率为多少? (4)说出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说出两条) 【答案】(1)水吸收了 1.05×107J 热量; (2)放出了 2.625×107J 热量; (3)煤气灶的效率为 40%; (4)优点:安全清洁,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解析】(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 3 J/(kg⋅ ∘ C)×100kg×(45∘ C−20∘ C)=1.05×10 7 J; (2)用煤气灶燃烧煤气来加热这些水,放出的热量: Q放=mq=0.625kg×4.2×10 7 J/kg=2.625×10 7 J; (3)煤气灶的效率: η=Q 吸/Q 放×100%=1.05×10 7 J/2.625×10 7 J×100%=40%; (4)太阳能的特点是太阳能十分巨大,产生能源总量多,并且供应时间长,分布广阔,获取方便,安全清 洁,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18.如图所示的 大型客机,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于 年开始研制. 年将有三架 飞机完成首次飞行试验.某次试飞时,飞机发动机的水平推力为 ,飞机以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 ,消耗航空煤油 .求 内:(航空煤油的 热值为 ) 36 (1)发动机所做的功. (2)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发动机的热机效率. 【答案】(1)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9.6×1010J. (2)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1.6×1011J. (3)发动机的热机效率为 60%. 【解析】(1)由 v=s/t 得飞机航行的路程: s=vt=600km/h×1h=600km=6×10 5 m; 发动机所做的功: W=Fs=1.6×10 5 N×6×105m=9.6×10 10 J; (2)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m=4×10 7 J×4000kg=1.6×10 11 J; (3)发动机的热机效率: η=W/Q 放×100%=(9.6×10 10 J/1.6×10 11 J)×100%=60%. 19.一壶水质量为 ,放在煤气灶上加热,将水从 加热至沸腾(在标准大气压下),燃烧了 的 煤气,【 、 】,求在此过程中: (1)壶中水吸收的热量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烧水的效率. 【答案】(1)水共吸收的热量为 1.68×106J; (2)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共放出的热量为 6.72×10 6 J; (3)烧水的效率为 25%. 【解析】(1)由题知,水的质量 m=5kg,水的初温 t0=20∘ C,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C,即水的末 温 t=100∘ C, 所以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 3 J/(kg⋅ ∘ C)×5.0kg×(100∘ C−20∘ C)=1.68×10 6 J; (2)煤气的质量 m=160g=0.16kg,煤气热值:q=4.2×10 7 J/kg, 37 完全燃烧煤气放出的热量: Q放=mq=0.16kg×4.2×10 7 J/kg=6.72×10 6 J; (3)烧水的效率: η=Q 吸/Q 放×100%=(1.68×10 6 J/6.72×10 6 J)×100%=25%. 第 3 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关于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现存的石油、煤等燃料是有限的,所以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太阳的能量辐射到地球上,会使地球不断地吸热升温 C.“能源危机”的说法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矛盾的 D.只有在地球范围内,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才能成立 【答案】A 【解析】 解:A、石油、煤等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这些资源是有限的,用后不可能再生,不能依靠这些不可再 生能源,我们需要不断开发新能源,故 A 正确; B、太阳的能量辐射照到地球上,地球不断吸热,同时也会不断放热,地球温度不会持续升高,故 B 错误; C、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等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这些常规的不可再生能源在使用过程中越来越少,因此 有人提出了“能源危机”的说法,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一种责任规律,能源危机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定律并不矛盾,故 C 错误; D、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适定律,在地球范围之外也成立,故 D错误; 2.下列关于能的概念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具有能 B.运动物体具有能,静止物体没有能 C.具有能的物体一定在做功 D.物体的具有的能越大,它做的功一定越多 【答案】A 【解析】 38 解:A、一个物体如果具有了对别的物体做功的本领,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或者说具有能,A 说法 正确; B、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可能由于被举高具有重力势能,也可能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 所以 B 说法错误; C、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例如拉长的弹簧、吊灯等,所以 C说法错误; D、物体的具有的能越大,它能够做的功越大,做的功不一定多,故 D说法错误. 3.下列关于功、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B.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有潜在的危险性,是因为积蓄在高处的湖水有很大的重力势能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物体的内能越多,具有的功就越多 【答案】B 【解析】 A、飞船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一定时,速度变大,动能变大,上升时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机械 能变大,所以 A 是错误的; B、积蓄在高处的湖水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所以 B 是正确的; C、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来描述,所以 C 是错误的; D、物体的内能越多,能够做的功就越多,所以 D 是错误的。 4.下列事例中,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 . B. 水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 C . D . 电饭煲 火箭点火升空 【答案】D 【解析】 解:A、水力发电是由于水的流动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 A错误. 39 B、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利用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故 B 错误. C、电饭煲消耗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 C错误. D、火箭升空需要燃料燃烧放出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D 正确. 5.在空中飞行的小鸟既具有________能,又具有________能. 【答案】动重力势 【解析】 解:在空中飞行的小鸟,小鸟有质量、有速度,故有动能;又在高空飞行,它具有重力势能,所以在空中 飞行的小鸟既具有动能又具有重力势能. 6.飞行的子弹能穿透钢板,是靠子弹的________能,蓄在高处的水能用来发电,是利用水的________能, 钟表里的发条能带动时针走动,是靠发条的________能. 【答案】动重力势弹性势 【解析】 解:(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较大的动能,故可以穿透钢板; (2)物体被举高后,将具有势能;而当水从高空落下时,可以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发条具有弹性势能,通过缓慢释放可以带动指针转动; 7.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 生的能量转换是( ) A.电能 机械能 光能 B.光能 机械能 电能 C.光能 电能 机械能 D.机械能 电能 光能 【答案】C 【解析】 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即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供给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调节百叶窗的开合, 故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机械能,故 C 正确,ABD 错误. 8.关于做功或能量转化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0 B.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其弹性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 C.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吊车吊着货物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此过程中货物的重力对自身做了功 【答案】B 【解析】 A.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使它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 A 错误; B.当运动员将弓拉开时,弓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较大的弹性势能,当人松手后,弦对箭做功消耗了弹性 势能,箭的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所以弹性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故 B 正确; C.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了电能,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故 C 错误; D.吊车吊着货物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此过程中货物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 故 D 错误. 9.小明将铁丝快速弯折十余次,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能量转化与之不同的是 (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解: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通过做功使铁丝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A.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会燃烧, 此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A 不符合题意; 41 B.滑滑梯时,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B 不符合题意; C.水汽化,体积膨胀,对外做功,使木塞飞出去,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故 C符合题意; D.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缸内混合燃料,使燃料的内能增加,此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D 不 符合题意. 10.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总离不开能量及其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能量利用中的转化效率是节能问题的核心 B.全自动洗衣机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吊装码头上,只要货物受到的合力为 ,它的能量就不变 D.用燃气灶烧水,只要调大火力,燃气灶的加热效率就提高 【答案】A 【解析】 A、现在节能的主要措施中,提高能量利用中的转化效率是节能问题的核心,故 A 正确; B、全自动洗衣机工作时,大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还有少部分转化为内能,故 B错误; C、吊装码头上,如果货物匀速竖直上升或竖直下降,其受到的合力为 0,它的动能不变,但它的高度变化, 所以重力势能改变,则机械能就改变,故 C 错误; D、热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量占燃料完全燃烧释放总能量的百分比;用燃气灶烧水时,调大火力,散失的 热量也会增加,则水吸收的热量占燃气完全燃烧释放总能量的百分比不一定增大,因此燃气灶的加热效率 不一定会提高,故 D 错误。 11..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能量转化过程,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电动机在工作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小于 D.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其重力势能一定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A、所有能量转化过程,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故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动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因为还存在电能转化为内能,则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小于 1,故 C 正确。 42 不符合题意。 D、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其重力势能受其质量和离地高度的影响,若上升高度处于变化中,则其重力 势能是变化的,故 D 错误。不符合题意。 12..各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都伴随有摩擦,能量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进而散失到空气中,此过程中能量 的总和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摩擦消耗的能量越多,说明该机械的________越 ________. 【答案】不变机械效率低(或小) 【解析】 解: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使用机械时,能量发生转化和转移,但能量的总和不变; 机械效率是评价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使用机械做同样的功,摩擦消耗 的能量越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低,机械效率就越低. 13..如图是一种设想中的永动机,它通过高处的水流冲击叶片,叶片的转动用来带动抽水器从低处将水抽 到高处,从而循环工作.这种永动机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一直工作下去,你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 【答案】不能能量守恒定律 【解析】 解:设想中的永动机不能一直工作下去,因为抽水器在工作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即机械 能会逐渐减少,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最后会停止工作. 14..汽车刹车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散失到空气中,此过程能量的总和__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缩小”).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机械能再用来驱动汽车,这 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________性. 【答案】 不变方向 【解析】 解:据能量的守恒定律可知,汽车刹车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散失到空气中, 此过程能量的总和是不变的;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机械能再用来驱动汽车,这是因为能量 43 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1.下列关于机械功和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扇因为没有做功,所以不具有能量 B.洒水车在洒水的过程中匀速行驶,所以洒水车的动能保持不变 C.小明乘电梯上楼,电梯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在各种形式的能相互转化过程中,各种形式能的总量一定守恒 【答案】D 【解析】 A、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扇虽然没有做功,但它能够做功,故具有能量,故 A 错误; B、洒水车在洒水的过程中匀速行驶,质量减小,速度不变,故动能变小,故 B错误; C、小明乘电梯上楼,电梯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同时高度增加,故势 能增加,所以机械能增大,即消耗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C 错误; D、据能量的守恒定律可知,在各种形式的能相互转化过程中,各种形式能的总量一定守恒,故 D正确; 2.关于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没有做功,它也可能具有能 B.位置高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一定大 C.弹簧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D.质量大,速度大的物体,它的机械能一定大 【答案】A 【解析】 A、物体没有做功,它也可能具有能,如高处的大石头具有重力势能,但没有对外做功,故 A正确; B、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不知道质量的情况下,位置高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不一定 大,故 B 错误; C、弹簧只有发生弹性形变时才具有弹性势能,故 C错误; D、质量大,速度大的物体,它的动能大,由于不知道势能的大小,所以机械能不一定大,故 D 错误. 3.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44 A.洗衣机工作时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电水壶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C.用热水泡脚,身体会感觉暖和,说明内能可以转移 D.能量无论是转化还是转移,能量总和会逐渐减少 【答案】C 【解析】 A、洗衣机工作时,消耗电能,产生机械能,故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 A错误; B、电水壶工作时消耗电能,产生内能,故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 B 错误; C、用热水泡脚,内能从热水传递到脚,身体的内能会增加,会感觉暖和,说明内能可以转移,故 C 正确; D、根据能量守恒知,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会保持不变,故 D 错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能热水器将光能转化为内能 B.物体的内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C.世界上存在的电荷只有两种 D.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总有一天永动机可能被制造出来 【答案】C 【解析】 A.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故 A 错误; B.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 B错误; C.世界上存在的电荷只有两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故 C正确; D.任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总有能量损耗,所以不可能制成永动机,故 D 错误.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 第 1 节 两种电荷 1. 在研究静电现象的实验中,发现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中最合理的是( ) A .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异种的电荷 B .肯定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45 C .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同种的电荷 D .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答案】D 【解析】 解:两个轻小物体靠近时相互吸引,根据带电体的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一个物体可能不带电,再根据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个物体可能带的是异种电荷.故 D 符合题意. 2.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 .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 B .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 C .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 D .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 【答案】A 【解析】 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属于扩散现象,故 A符合题意; 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属于摩擦起电,故 B不符合题意; C、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是因为毛衣和衬衣之间相互摩擦带电,两者带有异种电荷, 放电产生的劈叭声,属于静电现象,故 C 不符合题意; D、冬季晴天,梳头时由于摩擦使梳子与头发间带有异种电荷,头发间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 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属于摩擦起电,故 D 不符合题意。 3.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 .灰尘的自然堆积 B .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 D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 【答案】D 【解析】 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而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 吸引到了屏幕上。 4.把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如图所示,手持带负电的橡胶棒, 靠近吸管 端, 端会远离橡胶棒.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 .吸管失去电子带正电 46 C .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带负电 D .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一直不带电 【答案】C 【解析】 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 A 端时,吸管 A 端远离橡胶棒被排斥,说明吸管 A端与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 橡胶棒带负电,吸管 A 端也带负电; 吸管与餐巾纸摩擦,吸管带负电,说明吸管得到了电子,同时餐巾纸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 C 正确. 5.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 ) A .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B .有电子发生了转移 C .摩擦创造了正电荷 D .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答案】B 【解析】 解: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 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因此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 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 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6. 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他擦过的镜面因 ________而带了电,带电体有________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答案】摩擦 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 解:用干绸布擦拭穿衣镜,擦过的镜面很容易吸上细小绒毛,这是由于此时的镜面因摩擦而带了电,带电 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7. 如图所示,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则金属箔片 带的是________电,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正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47 【解析】 解: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也带正电荷, 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 8. 丝绸与玻璃棒相摩擦后,玻璃棒带________(正/负)电,将丝绸靠近带负电的轻质小球时会相互________ (排斥/吸引) 【答案】正 排斥 【解析】 (1)正负电荷的规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 负电荷; (2)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9.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验电器金属箔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B .验电器不能精确的测出物体所带电荷量的多少 C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是因为橡胶棒失去了电荷 D .若用该橡胶棒靠近某轻质小球时互相吸引,该小球可能不带电 【答案】C 【解析】 A、据验电器的原理可知,验电器金属箔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的,故 A正确; B、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不能精确的测出物体所带电荷量的多少,故 B正确; 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负电,是由于有多余电子导致的,故 C 错误; D、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即使轻小球不带电,当靠近带电体时,也会被带电体吸引,故 D 正确; 10. 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这是因为桶内汽油会不断与桶壁 摩擦,使塑料桶带了________,造成火灾隐患。 48 【答案】电 【解析】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桶内汽油与桶壁 摩擦,塑料桶带电,引起火灾。 11.如图所示,把一根饮料吸管放在铁支架上,吸管能在平面内自由转动,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吸管带上 了负电,是因为吸管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再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电 吸管时,橡胶棒会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吸管. 1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__电子,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 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如图家所示,原因是________,若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 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如图乙所示,则此带电小球带________电. 【答案】得到 排斥 【解析】 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所以与带负电的吸管相互排斥. 13.干燥的天气里,小红在阳光下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头发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头发带上了 ________种电荷相互排斥,小红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电的头发时,发现头发吸了过来,说明头 发带的是________电荷. 【答案】同 负 【解析】 解: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头发与梳子摩擦而起电,由于头发之间带有同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越梳越蓬松,小红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电的头发时,发现头发吸了过 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说明头发带的是负电荷. 14.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金属半球壳合成一个球体,用一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乙球壳,并将两金属半球壳 49 分开后撤走带电小球.如果用一根绝缘导线连接甲、乙两半球壳,则导线中( ) A .无电流通过,因两半球均不带电 B .无电流通过,因两半球带同种电荷 C .有瞬间电流通过,其方向由甲半球流向乙半球 D .有瞬时电流通过,其方向由乙半球流向甲半球 【答案】C 【解析】 解:(1)用一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乙球壳,由于电荷间的互相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再次分布,异种电荷 被吸引到乙端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甲端. (2)将两金属半球壳分开后撤走带电小球.如果用一根绝缘导线连接甲、乙两半球壳,导线中出现瞬间电流, 负电荷从乙到甲,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导线中的瞬间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 15.两个完全相同的极轻小球,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将两球靠近时,所发生的现象是( ) A .带电小球向不带电小球靠近 B .不带电小球向带电小球靠近 C .两小球互相靠近 D .两小球互相排斥 【答案】C 【解析】 解:两个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靠近时一定会相互吸引、相互靠近,不会排斥. 16.一束带负电的电子流过一暗盒附近,运动的轨迹发生偏转,如图所示,则暗盒中可能存在的物体为 ( ) ①磁铁,②铅块,③带正电荷的物体,④带负电荷的物体.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只可能是③ 【答案】A 【解析】 解: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将由于惯性而匀速直线运动下去,但一束带负电的电子流过一暗盒附近,运动 的轨迹发生偏转,说明受到了力的作用,由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知,是受到了带正电荷 50 的物体的吸引作用或者是受到了磁场的作用. 17. 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 ) A .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 B .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 C .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 D .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 【答案】A 【解析】 解: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相对于塑料尺而言较弱,所以在两者摩擦的过程中,毛皮失 去电子而带了正电;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 18. 在研究静电现象的实验中,发现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中最合理的是( ) A .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异种的电荷 B .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同种的电荷 C .肯定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D .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答案】D 【解析】 解:两个轻小物体靠近时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①根据带电体的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一个物体可能 不带电, ②根据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个物体可能带的是异种电荷. 19. 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 图.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结合“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的知识,简要说明其操作意图. .找一块塑料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 .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一个“大”字 .将塑料板平放,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塑料板缓慢竖起,随着静止在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 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 【操作意图】 .________; 51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摩擦使整块塑料板带电 人将“大”字区域内的电荷导走 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大”字以外区域的塑料板吸附木屑 塑料板竖立时,“大”字区域内的木屑由于重力作用而滑落 【解析】 解:A、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塑料板面,由于摩擦使整块塑料板带电; 故答案为:摩擦使整块塑料板带电. B、由于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因此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大”字时,人将“大”字区域内的 电荷导走; 故答案为:人将“大”字区域内的电荷导走. C、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在平放的塑料板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时,塑料板上带电区域把 木屑吸住;将塑料板缓慢竖起,塑料板上“大”字区域内的木屑,由于没有电荷吸引而在重力作用下滑落. 故答案为: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大”字以外区域的塑料板吸附木屑;塑料板竖立时, “大”字区域内的木屑由于重力作用而滑落. 20 .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自己.可以说人类文明史,就是火的利用史.今天再 让你见一下具有灵性的火焰.灵性一:李斌用手摩擦一束细塑料包扎带,由于静电作用,包扎带会张开.当 他把火焰靠近包扎带时发现包扎带会合拢.灵性二:如图所示,李斌在带电体 的附近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 发现火焰会偏向 ,且离 越近,火焰偏得越厉害. 拓宽延伸 (1)从以上材料中你认为火焰灵性一的原因是________. (2)灵性二中其火焰偏向 的原因是________;就“火焰离 越近,偏得越厉害”的现象提出一个合理的猜 想________. 【答案】 1.火焰周围充满了正、负离子,细塑料包扎带靠近时,正负离子就会转移到塑料包扎 52 带上,塑料包扎带由于带上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2.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火焰离 A越近,吸引力越大 【解析】 解:(1)塑料包扎带带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塑料包扎带带正电或带负电,塑料包扎 带和火焰靠近时,火焰周围充满了正、负离子,细塑料包扎带靠近时,正负离子就会转移到塑料包扎带上, 塑料包扎带由于带上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2)带电体 A 的附近放置一只点燃的蜡烛,发现火焰会偏向 A,说明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火焰.离 A 越近, 火焰偏得越厉害,说明两者的相互作用跟距离有关,距离越小,吸引力越大. 21. 如图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 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制成一个简单的验电 器。当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止的铝箔条左端,再靠近其右端时,会观察到铝箔条________(均被吸引/ 均被排斥/一次被吸引,另一次被排斥)。此实验中,该验电器是利用了________的性质制成。 【答案】 均被吸引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 把折成 V 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由于铝箔条是轻小物体,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 用带电的橡胶棒先靠近静止的铝箔条左端和右端时,都会被吸引;则此实验中,该验电器是利用了 带电体 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制成。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 2 节 热机的效率 1. 关于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B .负电荷的定向移动不能形成电流 C .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53 D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答案】C 【解析】 解:A.只有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不是定向移动无法形成电流,故 A 错误; B.正电荷、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故 B 错误; CD.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故 C 正确,D 错误. 2. 下列有关电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的过程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C .验电器是利用了异种种电荷相互吸引 D .带电的物体只会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 【答案】B 【解析】 解:A.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转移的过程,故 A 错误. B.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 B正确. C.验电器张角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致张角张开,故 C错误. D.带电的物体还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故 D错误. 3.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成功观测到了电子的反物质-正电子(除带正电荷外,其它性质与电子相同),以 下关于电子和正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电子和电子互相排斥 B .正电子定向移动不能形成电流 C .正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正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D .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答案】C 【解析】 A、正电子带正电荷,而电子带负电荷,异种电荷会相互吸引,故 A 错误;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正电子定向移动也能形成电流,故 B 错误; C、因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正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正电子定向移 动的方向相同,故 C 正确; 54 D、因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子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 动的方向相反,故 D 错误。 4. 关于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B .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C .干电池外部的电流方向是“正极 用电器 负极” D .用电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答案】D 【解析】 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A 正确; B、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电源,二是电路是通路;所以电路只有闭合时才有电流,故 B 正确; C、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故 C正确; D、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量的装置,故 D 错误。 5.2018 年 11 月 6 日,珠海国际航展上展出了不少遥控飞机.明华在试玩遥控飞机时,发现要使遥控器中 有电流通过,首先电路中要有________,其次电路必须是________. 【答案】 电源 通路 【解析】 解:要使遥控器中有电流通过,首先电路中要有电源,其次电路必须是通路. 6.根据图中的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答案】 【解析】 55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原子核是由电子构成的 C .原子核不带电 D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答案】D 【解析】 A、有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有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故 A 错误。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 B 错误。 C、原子核带正电,故 C错误。 D、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 D 正确。 8. 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和,使带正电,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和连接起来.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流向,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B .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瞬间电流方向由到 C .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同时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 D .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瞬间电流方向由到 【答案】D 【解析】 解: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 A和 B 连接起来,B 上的部分负电荷会转移到 A上,因此验电器 B 的金属箔 56 由于带正电会张开,B 金属箔的张角增大,金属棒中能够自由移动的只有负电荷,瞬间电流方向由到 A通过 金属棒流向 B,故 ABC 错误,D 正确.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负电荷的定向移动不能形成电流 B .在电路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C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D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答案】B 【解析】 解:A、不管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是发生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 B、在电路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它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C、导体和绝缘体内部都有大量的原子核、正负电荷和质子,但为什么导体容易导电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呢? 原因是: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而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而不一定是自由电子. D、金属导线里面作定向移动的为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故选 B. 10. 小明同学准备有:①铅笔芯、②金属刀片、③塑料三角尺、④塑料笔袋、⑤橡皮等物品,以备考试之 需,其中属于绝缘体的有( )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解:铅笔芯、金属刀片、塑料三角尺、塑料笔袋、橡皮这六种物质中属于绝缘体的是:塑料三角尺、塑料 笔袋和橡皮; 11. 如图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通过小灯泡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选 填“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 【答案】 57 由右到左 由左到右 【解析】 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为: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所以,图中小灯泡中的电流方 向是由右到左; 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而自由电子 带负电荷,所以通过小灯泡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正好是由左到右. 12. 如图所示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答案】 【解析】 解:先画出电源的符号,按电流流向法,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开关、灯泡回到电源的负极即可,如图 所示: 13.一实物电路如图所示,与之相对应的电路图应是( ) 58 A . B . C . D . 14.为避免高大建筑物遭受雷电的破坏,常在建筑物的顶端安装避雷针,并用粗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当一大 片带负电的云接近建筑物时,云层中的负电荷通过避雷针经金属线导入大地,则此时金属线中的电流方向 是从________流向________.(选填“云层”或“大地”) 【答案】 大地 云层 【解析】 解:当一大片带负电的云接近建筑物时,负电荷从避雷针经金属线导入大地,电流方向与负电荷的移动方 向相反,所以电流方向从大地流向云层. 15. 图中,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答案】 59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 第 3 节 串联与并联 1. 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对此电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 A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B . 与 属于并联 C .开关 能控制整个电路 D .如果用导线将 两端直接连起来,则 发光 发光 【答案】D 【解析】 解:A、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分别经过两个灯泡,回到电源的负极,故 A 正确; B、电路中电流有两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两个灯泡并联,故 B正确; C、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故 C 正确; D、如果用导线将 L1 两端直接连起来,形成电源短路,两灯泡都不发光,故 D 错误. 2. 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答案】A 【解析】 60 解:A.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经过一个灯泡到开关再经过另一个灯泡回到电源负极,故 A正确; B.电源没有接入电路中,故 B 错误; C.闭合开关,电源被短路,会把电源烧坏,故 C 错误; D.闭合开关,电源被短路,会把电源烧坏,故 D 错误.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 闭合时,两个灯泡都发光的是( ) A . B. C. D. 【答案】C 【解析】 解:A.当开关 S 闭合时,两灯泡都短路路,不发光,故 A 错误; B.当开关 S 闭合时,灯泡 L1 短路,不发光,故 B 错误; C.当开关 S 闭合时,两灯泡并联,正常发光,故 C正确; D.当开关 S 闭合时,灯泡 L1 短路,不能发光,故 D 错误. 4.下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当开关 闭合后,两盏灯并联的电路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解:ABC 图中闭合开关,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依次经过这两个灯,因此是串联电路,故 ABC 选项不符合题意; 61 D 图中闭合开关,电流有两条路径,分别经过这两个灯泡,是并联电路,故 D 选项符合题意. 5.厨房安装抽油烟机都有照明灯和换气扇(电动机 ),使用时,有时需要它们各自独立工作,有时又需要 它们同时工作.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照明灯和换气扇都能各自独立工作,说明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且两支路上各有一个 开关来控制灯与换气扇,干路没有开关,故 B 图符合要求.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小灯泡 和 组成串联电路,应闭合开关________,要使小灯泡 和 组成并联 电路,应闭合开关________,同时闭合 、 ,电路会形成________. 【答案】S1 S2 和 S3 电源短路 【解析】 解:若使灯 L1、L2 串联,电流只有一条流通路径,由电路图知,电流路径应为:电源正极→开关 S1→灯 L2→灯 L1 电源负极,由此可判断出:开关 S2、S3 应断开,而开关 S1 应闭合; 灯 L1、L2 并联时,电流有两条流通路径,由电路图知:开关 S2 与 S3 闭合,而 S1 应断开, 当闭合 S1、S3,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电源的正极流入电源负极,从而形成电源短路. 7.某小区安装了自动售水机.售水机既可以通过刷卡闭合“感应开关”,接通供水电机取水,也可以通过 投币闭合“投币开关”,接通供水电机取水;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自动闭合,接通灯泡提供照明.以 下简化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62 A. B. C . D . 【答案】B 【解析】 解:由题知,售水机既可以通过刷卡闭合“感应开关”,接通供水电机取水,也可以通过投币闭合“投币 开关”,这说明刷卡和投币互不影响,故感应开关和投币开关应是并联的; 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自动闭合,接通灯泡提供照明,这说明灯泡能独立工作,故灯泡与电动机是并联 的,结合图示可知,只有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8. 城区新投入的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均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如图),每个按钮相当于一个开关,当乘客 按下任一按钮,驾驶台上的指示灯亮,提醒司机有人下车,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解: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装在驾驶台上的指示灯都会发光,说明这两个开关互不影响,两开关是并联 的,灯泡串联在干路中,由图示电路图可知 B 正确. 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3 A .闭合 、 ,断开 ,则 、 均不发光 B .闭合 、 ,断开 ,则 、 都能发光 C .闭合 ,断开 、 ,则 和 串联 D .闭合 、 ,断开 ,则 和 串联 【答案】C 【解析】 解:A.闭合 S1、S2,断开 S3,L1 被短路,L2 正常发光,故 A 错误. B.闭合 S2、S3,断开 S1,电源被短路,烧坏电源,L1 与 L2 均不发光,故 B 错误. C.闭合 S2,断开 S1、S3,两灯泡与电源串联,正常发光,故 C 正确. D.闭合 S1、S3,断开 S2,两灯泡并联发光,故 D 错误. 10.如图所示的大厦扇(又名塔扇),通过风叶电机带动风轮转动,把风通过灌流风机“甩”出,形成气流, 再经过内部导风片电机的导风壁将风传送出去,因此,送风均匀柔和,非常接近自然风,没有头晕感,适 合老人、幼儿使用.大厦扇的风叶电机与导风片电机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联;电风扇与电视机之间的连 接方式是________联. 【答案】并,并 【解析】 解:风叶电机与导风片互相独立工作,所以是并联连接方式; 电风扇与电视机是单独工作的,互不影响,所以连接方式是并联. 11.如图所示,汽车在转向前,司机会拨动方向盘旁边的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 同时熄灭,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________;司机所拨动的这根横杆就相当于电路中的 64 ________. 【答案】并联 开关 【解析】 解: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转向灯可以单独工作,所以它们是并联的. 司机拨动了这根横杆,转向灯才会工作,所以这根杆子起到了开关的作用. 12. 如图所示,当 、 断开时,能亮的灯它们是________的(选填“串联”“并联”或“混联”).当 、 闭合时,能亮的灯有___________.(能亮的灯都需要填在横线处) 【答案】串 L2、L3 【解析】 解:(1)当 S1、S2 断开时,灯 L1、L3 首尾顺次连接,接入电路与电源构成闭合回路,则 L1、L3 都能发光, 它们是串联关系,灯 L2 断路不能发光,等效电路图如图一所示 (2)当 S1、S2 闭合时,灯 L2、L3 先首首相连、尾尾相连,再接入电路与电源构成闭合回路,则 L2、L3 都能发光;它们是并联关系,灯 L1 被短路不能发光,等效电路图如图二所示 65 13.如图,把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因_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造 成的危害.开关闭合并且两灯都发光时,取下其中一个灯,可观察到另一个灯________(选填“亮”或“不 亮”)现象; (2)在串联的两个小灯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闭合开关后可观察到原来的两个灯泡________(选填“变 暗”或“变亮”)现象; (3)以上两个现象都说明了串联电路各用电器________(选填“相互影响”或“不相互影响”)这一特点; (4)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5)如图 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将开关分别接在 、 、 三点开关的作用________(选填“不变”或“改 变”). 【答案】 1.(1)断开 短路 不亮 2.(2)变暗 3.(3)相互影响 4.(4)不相同 5.(5)不变 【解析】 解:(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这样是为了防止因接线时短路造成危害;由于两灯是串联,取下 一个灯泡后电路断路,故另一个灯泡不亮. (2)在串联的两个小灯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原来两灯泡两段分得的电压降低,灯泡变暗. (3)前两个现象都表明了串联电路中一个用电器对其他用电器有影响. (4)实验中,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 (5)因为电路是串联的,故开关接在任何两个用电器之间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14.在“连接串联电路”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________状态.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 ,小慧发现 、 两只灯泡都不亮,她用手按一下灯泡 , 、 仍然都不亮, 按一下灯泡 ,两灯都亮,松开手两灯又不亮,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选填“灯丝断了”“ 灯丝断 了”“ 短路”或“ 与灯座接触不良”) 66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两灯同时亮,断开开关两灯同时灭;将开关 换接到 和 之间、 和电池负极 之间,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 【答案】 1.(1)断开 2.(2)L2 与灯座接触不良 3.(3)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 【解析】 解:(1)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开关 S,L1、L2 两只灯泡都不亮,电路可能为断路或短路或接触不良,当用手按一下灯泡 L1,L1、 L2 仍然都不亮,说明故障可能没有在 L1,按一下灯泡 L2,两灯都亮,则故障在 L2,松开手两灯又不亮, 说明故障可能是 L2 与灯座接触不良; (3)串联电路的特点: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的位置变化时,控 制作用不变,闭合开关两灯同时亮,断开开关两灯同时灭,将开关 S 换接到 L1 和 L2 之间、L1 和电池负极 之间,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探究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 第 4 节 电流的测量 1. 普通家用灯泡的电流最接近于(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考对电路中的电流的常识问题,灯泡的电流看哪个更接近实际情况. 2.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流表能够测出总电流的是( ) A . B . 67 C . D . 【答案】D 【解析】 解:电流表要测量总电流,在使用中要串联在干路中,图 BC 中电流表串联在支路中,BC 错误;图 AD 中电 流表都串联在干路,测两个小灯泡的总电流,但 A 图中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A 错误,D 正确. 3. 某同学用电流表测电流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电流值可能是( ) A 或 B 或 C 或 D 或 【答案】C 【解析】 解:当电流表的量程为 0∼3A 时,分度值为 0.1A,示数为 2.6A; 当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 时,分度值为 0.02A,示数为 0.52A. 4. 连接如图所示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时,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 和 , 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 .灯泡 和 在电路中的位置 B .灯泡 和 的电阻不同 C .导线有电阻 D .电流表的缘故 【答案】D 【解析】 68 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和两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而实验时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 0.18A 和 0.16A,图中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两个电流 表的读数误差或指针未调整,与灯泡 L1 和 L2 在电路中的位置、灯泡 L1 和 L2 的电阻不同、导线有电阻等 因素无关.故 D 正确. 5.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________ ________ . 【答案】7.5×103 20 【解析】 解:1A=103mA,1μA=10−6==10−3mA,所以 7.5A=7.5×103mA, 20000μA=20mA. 6. 电流是表示________的物理量,电流用字母________表示,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 表示. 【答案】电流强弱 I 安培 A 【解析】 解: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字母 I表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 A. 7.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的用电器________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电流表使用的是 小量程,其示数为________ . 【答案】串 0.28 【解析】 解: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的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图中电流表使用的是小量程 0∼0.6A, 分度值为 0.02A,电流表的示数为 0.28A. 8.小丽在做实验时将电流表的“-”接线柱和“ ”接线柱接入电路中进行测量,但是在读数时粗心的她却 69 按照“ ”的量程读数,读出的电流值为 ,而电路中实际的电流值应是________ . 【答案】2.4 【解析】 读数是 0.48A,是按 0∼0.6A 的量程读数; 而实际使用的 0∼3A 的量程; 故实际电流示数是 0.48A 的 5 倍;I=0.48A×5=2.4A. 9. 如图甲所示,是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连接图,请按要求回答: (1)图甲中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________的电流.(选填“ ”或“ ”),如果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所 示,则电流表测出的电流是________ . (2)如果要用电流表测通过 和 的总电流,且只允许移动一根导线,应将导线________(选填 “ ”“ ”“ ”)的右端接在电流表的________接线柱上(选填“+”或“-”). 【答案】1.L1 2.5 2.b - 【解析】 解:(1)由图甲可知,灯 L1、L2 并联,L1 与电流表串联,因此电流表测 L1 的电流;图乙中电流表使用了 0∼3A 的量程,分度值为 0.1A,其读数为 2.5A. (2)要用电流表测通过 L1、L2 的总电流,应把电流表接在干路上,导线 b 的右端改接在电流表的负接线 柱上即可. 10. 如图 所示电路,当开关 、 闭合后, 与 是________(选填“串”或“并”)联的,电流表 测 量的是通过________(选填“干路”“ ”或“ ”)的电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 所示,电流表的示 数为________ 。 70 【答案】串 干路 0.28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 A1 测干路的电流,A2 与 R2 串联,即 A2 测量 R2 的电流;由图可知: 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分度值为 0.02A,示数为 0.28A。 11. 房间灯泡中的电流约 ,等于________ .半导体收音机正常工作的电流约 ,等于________ . 【答案】200 5×104 【解析】 (1)因为 1A=1×103mA,所以 0.2A=0.2×103mA=200mA. (2)因为 1mA=103μA,所以 50mA=50×103μA=5×104μA. 12.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 闭合后,两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其中 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 ________(填“电源”“灯 ”或“灯 ”)的电流, 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 . 【答案】灯 L1 1.2 【解析】 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 b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 测灯泡 L1 电流;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因为电流表 b 干路电流偏转角小于电流表 a 灯上的电流偏转角, 所以 a 的量程为 0∼0.6A,b 的量程为 0∼3A,b 电流表的分度值为 0.1,所以 b上的读数为 1.2A. 71 13. 某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量通过某一灯泡的电流的实验,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如图所 示的位置,于是他立即断开开关.则: (1)在连接电路前开关应________ (2)测量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改正错误后,该同学再闭合开关,发现指针的读数是 ,请你在图中画出指针的位置. 【答案】1.断开 2.电流表所选量程太小 3.如图所示. 【解析】 解:(1)根据电路连接的基本要求可知,在连接电路前,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由图可知,指针偏转到最右边,且超出了刻度盘上的最大刻度,所以是选用的电流表的量程太小了; (3)为了能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必须将电流表的量程更换为 0∼3A; 电流表大量程 0∼3A 对应的分度值为 0.1A,根据分度值,电流值 1.8A 就可在图中标出 14. (1)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下图甲中的电路连线完成.要求:灯泡 与 并联;用电流表测 中的 电流. (2)连接电路前,应该将开关处于________状态,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通过 的电流 为 ,通过 电流为________ ,则通过干路的电流为________ . 72 【答案】1.(1)如上所示;2.断开 0.44 0.74 【解析】 (1)灯泡 L1 与 L2 并联;用电流表测 L1 中的电流,电流表与其串联,由图乙,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如下 所示: (2)连接电路前,应该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通过 L2 的电流为 0.3A,图乙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 0.02A,示数为 0.44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则通过干路 的电流为 0.3A+0.44A=0.74A. 15. 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电流表应先用________量程试触. (2)若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则电流表测的是灯________的电流.闭合开关后,如果电流表的示 73 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该灯的电流是________ . (3)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就可测得总电流,请在图中用“ ”号指出需改动的导线,并在原图中画出正确的 电路连线. (4)若合上开关后,灯均亮,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 .电流表内部开路 B .开关处接触不良 C .电流表被短路 D .电源供电不足. 【答案】 1.(1)断开 0∼3A 2.(2)L2 460 3.(3)答案如解答图所示.4.C 【解析】 解:(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先用 0∼3A 大量程试触. (2)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与灯 L2 串联,测 L2 的电流;由图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 0∼0.6A,分 度值是 0.02A,示数为 0.46A=460mA. (3)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测干路电流,电路图如图所示. (4)灯泡不亮,可能是灯泡短路或电路存在断路造成的; A.如果电流表内部开路,电路开路,没有电流流过灯泡,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故 A 错误; B.开关处接触不良,电路开路,没有电流流过灯泡,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故 B 错误; C.电流表被短路,电流表指针不偏转,但灯泡发光,故 C 正确; D.电源供电不足,电流表指针偏转,灯泡不发光,故 D错误. 第 5 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74 1. 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如图中 A、B、C 三处的电流大 小.为了进一步探究 A、B、C 三处的电流大小的关系,总结普遍规律,他下一步的操作最合理的是() A .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 B .改变开关 的位置,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 C .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 D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 【答案】D 【解析】 解:A.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电压、电流,实验数据不变,不符合题意; B.改变开关的位置,不能改变电路的电阻、电压和电流,实验数据不变,不符合题意; C.两只灯泡的位置对调,不能改变电路的电阻、电压和电流,实验数据不变,不符合题意; D.更换不同的灯泡,电阻变化,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得出几组不同的实验数据,在分析实验数据得出 结论,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减小了偶然性,符合题意. 2. 一同学在学习《电路初探》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认识,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在串联电路中,尽管灯泡的亮度不尽相同,但是流过每一灯泡的电流一定是相同的 B .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一定不相等 C .在并联电路中,欲研究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普遍规律,所选用灯泡的规格最好不同 D .电压表之所以并联在待测电路的两端使用,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并联各支路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 【答案】B 【解析】 解:A、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中,尽管灯泡的亮度不尽相同,但是流过每一灯泡的电流一定是 相同的,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若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即使两灯泡串联,电压也是相等的,故错误但符合题意; C、为了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所以在并联电路中,欲研究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普遍规律,所选用灯泡 的规格最好不同,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75 D、电压表之所以并联在待测电路的两端使用,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并联各支路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故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 3. 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 a、b、c 三处的电流分别为 Ia=0.2A, Ib=0.2A,I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A .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D .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 【答案】C 【解析】 解:只进行一次实验,只根据一次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得出普遍结论, 做完一次实验,得出数据后,应依次换用不同规格的实验器材,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 然后再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4.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比较 a,b,c,d 四处电流的大小,其中不正确的是() A.Ia=Id B.Ia>Id C.Ia>IbD.Id>Ic 【答案】B 【解析】解:由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知,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 A、C、D 中反映的关系 正确,B 中的错误. 5. 右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后,a,b,c,d四处的电流中最大的( ) A. a 处 B.b 处 C.c 处 D.d 处 76 【答案】A 【解析】 解:读电路图可知,这是一个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aa 在干路中,bb、cc、dd 均在支路中,因此 a 处的电流最大. 6. 实验室有甲、乙两只电阻,甲标有“ “字样,乙标有“ “字样.现把它们并联 起来,则该并联电路干路的最大电流为( ) A.10A B.0.5A C.0.75A D1.5A 【答案】C 【解析】 解:甲电阻的额定电压 U 甲=I 甲额R 甲=1A×20Ω=20V, 乙电阻的额定电压 U 乙=I 乙额R 乙=0.5A×10Ω=5V; 两电阻并联时,两端所能加的最大电压 U=U 乙=5V; 两电阻并联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I 甲=U/R 甲=5V/20Ω=0.25A,I 乙=I 乙额=0.5A, 最大干路电流 I=I 甲+I 乙=0.25A+0.5A=0.75A. 7.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 ,当开关 从断开到闭合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闭合后电流表 、 示数相等 B. 闭合后电流表 的示数比 大 C. 闭合后电流表 、 示数大小无法判断 D. 闭合后电流表 的示数比 小 【答案】B 【解析】 解:当闭合 S,断开 S1时,等效电路图如图 1所示;当 S、S1都闭合时,等效电路图如图 2 所示. 77 因为并联电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开关 S1从断开到闭合的过程中,通过上面灯泡的电流不变,即 A2的示数不变;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开关 S1从断开到闭合的过程中,电流表 A1的示数变大,即 A1的示数比 A2大. 8. 如图,已知电流表 的读数为 ,电流表 的读数为 ,则通过灯 的电流为________ ,如果灯 短路,电流表________将可能被烧坏. 【答案】0.2 A 和 A1 【解析】 解: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灯 L2的电流为 0.3A−0.1A=0.2A; 如果灯 L1 短路,则形成电源短路,因此电流表 A 和 A1将被烧毁. 9. 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 、 、 的示数分别为 、 和 ,则通过灯 、 、 的电流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答案】0.3 0.3 0.6 【解析】 解:由电路图知,三个灯泡并联,电流表 A1 测干路电流, 78 电流表 A2 测流过灯 L2 与 L1 的电流,电流表 A3 测流过灯 L2 和 L3 的电流;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1.2A=IL1+IL2+IL3① IA2=IL2+IL1,即 0.6A=IL2+IL1② IA3=IL2+IL3,即 0.9A=IL2+IL3③ 由①②③解得:IL1=0.3A;IL2=0.3A;IL3=0.6A. 10. 如图甲所示,当开关 闭合时,两只电流表 和 的示数分别由乙、丙两图读得,则电流表 的示数是 ________ ,通过灯 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_ . 【答案】1.9 1.38 【解析】 解:分析电路,两灯泡并联,电流表 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 A2则量通过灯泡的 L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 的电流特点可知:电流表 A1的示数大于电流表 A2的示数.再根据乙、丙两图可读出示数分别为 0.52A,所 以电流表 A1的示数是 9A,通过灯泡 L2的电流为 0.52A,所以通过灯泡 L1的电流 I1=I−I2=1.9A−0.52A=1.38A. 11. 如图 所示,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发现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在同一个位置,则电流表 的示数为 ________ , 的示数为________ ,灯 中的电流是________ . 【答案】1.8A 0.36A 1.44A 【解析】 解:分析电路,两灯泡并联,电流表 A1 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 A2 测量通过灯泡的 L2 的电流.根据并联电 路的电流特点可知:电流表 A1 的示数大于电流表 A2 的示数.图中可读出示数分别为 1.8A,0.36A,所以电 流表 A1 的示数是 1.8A,通过灯泡 L2 的电流为 0.36A,所以通过灯泡 L1 的电流 I1=I−I2=1.8A−0.36A=1.44A. 79 12.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 和 中的电流分 别为() A.1.2A,0.22A B.0.98A,022A C.0.96A,0.24A D 0.24A.1.2A 【答案】C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 A1 测干路电流,A2 测 R2 支路的电流,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大于各支路电流,且两指针的位置相同, ∴A1的量程为大量程,即为 0∼3A,分度值为 0.1A,干路电流 I=1.2A, A2的量程为小量程,即为 0∼0.6A,分度值为 0.02A,通过 R2支路的电流 I2=0.24A, ∴通过 R1 的电流 I1=I−I2=1.2A−0.24A=0.96A。 13.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电流表应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 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________点. (2)小明同学在测量 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__,在排除故障后,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 . (3)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 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80 【答案】 1.(1)断开串联 C 2.(2)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0.24 3.(3)①没有多次实验求普遍规律②没有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 【解析】 解:(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故电流 表应接在甲图中的 C 点. (2)小明同学在测量 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原因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在排除故障后,如图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 0.02A,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0.24A. (3)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原实验中用规格相同的灯泡,只测量了一组数 据,结论有偶然性. 14.如图所示电路,电流表 A1读数为 0.18A,电流表 A2读数为 0.32A,通过灯泡 L3的电流为 0.15A, (1)通过 L3和 L2的电流分别是多大? (2)电流表 A3的读数是多少? 【答案】 1.L1的电流为 0.18A,L2的电流为 0.14A; 2.电流表 A3的读数是 0.47A。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三灯泡并联,电流表 A1测 L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 A2测 L1和 L2支路的电流之和,电流表 A3 测干路电流,等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81 则通过 L1的电路:I1=IA1=0.18A,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通过 L2的电流: I2=IA2−IA1=0.32A−0.18A=0.14A; 电流表 A3的读数: IA3=IA2+I3=0.32A+0.15A=0.47A 第十六章电压与电阻 第 1 节电压 1.关于电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B . 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 C .电路中有电流,则电路中一定有电压 D . 电路中有电压则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2.测量电压的仪表是() A.电流表 B.电压表 C.电能表 D.电阻箱 3.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________V 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要立即________电源. 4.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V,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V;电视信号在天线上感应的电压约为 0.1mV,合________V;电鳗是淡水鱼中放电能力最强的,若一条电鳗输出电压是 0.85KV,合________V. 5.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某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82 A.1.5A B.7.5A C.1.5V D.7.5V 6. 下列各电路图中完全无误的是() A . B . C . D . 7.如图所示,当量程为 0∼3V 时,电压表指针的读数为________V;当量程为 0∼15V 时,电压表指针的读数 为________V。 8.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 ,灯泡发光,电路正常.若将电压表与电流表交换位置,电路可能出现的情 况是( ) A .灯泡正常发光 B . 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 C .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 D . 电流表不会损坏、电压表被烧毁 9.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测量的是( ) A . L1两端的电压 B . L1和 L2两端的电压 83 C . L3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D . 电源两端的电压 10.一只电压表有 0∼3V 和两个量程,小明在某次实验中使用的是 0∼3V 量程,分度值为________V,但他却 错从 0∼15V 量程的刻度盘上读出电压值为 6.5V,则实际测得的电压应是________V. 第十六章电压与电阻 第 2 节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 6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L1两端电压为 1.8V B . L1两端电压为 4.2V C . L2两端电压为 1.8V D . L1与 L2两端电压之和为 6V 【答案】A 【解析】 解:由图可知,开关闭合后,电路是由两个电灯串联而成,V测量的是 L2 两端的电压; 电源电压 U=6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L2 两端电压小于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使用的是 0∼3V 量程, 示数为 1.8V,即 L2 两端的电压为 1.8V,故 C 正确; 灯 L1 两端电压为 6V−1.8V=4.2V,故 A错误,B正确; L1 和 L2 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6V,故 D 正确. 2.如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 V1的示数为 6V,电压表 V2的示数为 3.4V.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可知电源电压为 6V B .可知 L1两端电压为 2.3V 84 C .将电压表 V2换成电流表,则 L1亮,L2不亮 D .将电压表 V2换成电流表,则 L1与 L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上的电流 【答案】D 【解析】 解:A.由图可知,电压表 V1 测量的是灯泡 L1 和 L2 组成的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电压表 V1 的示数为 6V,即 电源电源为 6V,所以选项 A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 B.电压表 V1 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 V2 测量的是灯泡 L2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 V1 的示数为 6V,电压表 V2 的示数为 3.4V,因此 L1 两端电压为 2.6V,所以选项 B 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 C.将电压表 V2 换成电流表,则灯泡 L2 被短路,因此灯泡 L1 亮,L2 不亮,所以选项 C 的说法是正确的, 但不符合题意. D.将电压表 V2 换成电流表,则灯泡 L2 被短路,电流表测 L1 的电流,所以选项 D 的说法不正确,符合题 意. 3.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 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灯 和 两端的电压分 别为( ) A .1.2V 4.8V B.4.8V 1.2V C.1.2V 6V D.6V 1.2V 【答案】A 【解析】 解:两个电压表的指针位置相同,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 V1的示数应大 于 V2的示数,则电压表 V1 的量程是 0∼15V,分度值为 0.5V,示数 UV1=6V,电压表 V2的量程是 0∼3V,分度 值为 0.1V,示数 UV2=1.2V,电压表 V2测 L1 两端的电压,所以 L1两端的电压 U1=UV2=1.2V,由于 L1、L2 串联, 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L2 两端的电压 U2=UV1−UV2=4.8V. 4. 图中,和是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表和的示数应分别为() 85 A .4V 0V B.4V 8V C.4V 4V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因为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L1 和 L2 是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V1 的示数为 4V,所以 V2 的示数为 4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可知:U=4V+4V=8V, 因为 V3 与电源并联,所以 V3 的示数为 8V。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并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则() A . L1两端的电压为 3V B . L2两端的电压为 3V C . L2两端的电压为 2V D . L1两端的电压为 5V 【答案】B 【解析】 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 L2 两端电压, 电压表示数是 3V,则 L2 两端电压 U2=3V,故 B正确、C错误; 灯 L1 两端电压 U1=U−U2=5V−3V=2V,故 AD 错误; 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 S1断开,S2接通时,电压表示数为 4.5v,当开关 S1接通,S2断开时, 电压表示数为 3V,则灯 、 两端电压分别为() A.3V 5V B.1.5V 4.5V C.3V 1.5V D.1.5V 3V 86 【答案】C 【解析】 解:(1)开关 S1 断开 S2 接通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为 4.5V,故可知电源电压为 4.5V; (2)当开关 S1 接通 S2 断开时,两灯串联,电压表测 L1 两端的电压,则可知 L1 两端的电压为 3V;根据串联 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L2 两端的电压为 4.5V−3V=1.5V.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由干电池串联组成.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读数为 4.5V,灯泡 比 亮些,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电源是由三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 B .灯泡 两端的电压为 4.5 V C .灯泡 和 是串联在一起的 D .通过灯泡 的电流比通过 的电流大 【答案】D 【解析】 解:AB.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对于第一个图,因为 L1 电阻小于 L2 电阻,则有 V1 示数小于 V2 示数,V1 和 V2 的示数之和为 V示数,AB 错误. CD.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则 A1 示数大于 A2 示数,A示数等于 A1 与 A2 示数之和,C错误,D正确. 8.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 6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L1两端电压为 1.8V B . L1两端电压为 4.2V C . L2两端电压为 1.8V D . L1与 L2两端电压之和为 6V 87 【答案】A 【解析】 解:由图可知,开关闭合后,电路是由两个电灯串联而成,V测量的是 L2 两端的电压; 电源电压 U=6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L2 两端电压小于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使用的是 0∼3V 量程, 示数为 1.8V,即 L2 两端的电压为 1.8V,故 C 正确; 灯 L1 两端电压为 6V−1.8V=4.2V,故 A错误,B正确; L1 和 L2 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6V,故 D 正确.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 的示数是 7.5V, 的示数为 9V,若电源电压为 12V,则 两端 电压为( ) A . 4.5V B.5.5V C.3V D.2V 【答案】A 【解析】 解:由电路图可知,三灯泡串联,V1 测 L1、L2 两端的电压,V2 测 L2、L3 两端的电压, 由于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阻电压之和, 则 U1+U2=7.5V,U2+U3=9V, U=U1+U2+U3=12V, 解得 U2=4.5V. 10.如图所示电路,两个灯泡完全相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是 1.5V.关于电源电压和灯 两端的电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V 3V B.1.5V 3V B. 3V 1.5V D.6V 3V 【答案】C 【解析】 88 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灯 L1 两端的电压; 因为流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并且两个灯泡完全相同,所以 U1=U2=1.5V; 电源电压:U=U1+U2=1.5V+1.5V=3V.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 S,已知电源电压为 6V,L1 两端的电压为 2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压表的示数为 2V B . 电压表的示数为 4V C .电压表的示数为 6V D . 电压表的示数为 10V 【答案】A 【解析】 解: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 L1 两端的电压,已知 L1 两端的电压为 2V,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2V. 12.小宇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时,得到“电源两端电压总大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的结论,这与之前“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猜想不符,小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继续 进行探究. (1)测量电源及灯泡两端电压,电压表接在 AB 两点,是为了测量灯________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电 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________V. (2)接着小宇直接将电压表接 A点的接线改接到 D点,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小宇测出导线 BC 间的电压大约为 0.05V,由此得知导线分压可能是造成结论与猜想不符 的原因,为了能更明显地观察到导线分压的现象,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粗”或“细”)的导线,原 因是在长度和材料相同时,________电阻越大. 【答案】 1.(1)L1 1.7 2.(2)指针反偏 89 3.(3)细横截面积越小 【解析】 解:(1)电压表接在 AB 两点,与灯泡 L1 并联,测量灯泡 L1 的电压, 闭合开关,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分度值为 0.1V,则电压表的示数 1.7V; (2)将电压表接 A点的接线改接到 D点之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电压表指针反偏; (3)为了明显观察导线分压现象,应选择电阻大的导线,在长度和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故为了能更明显地观察到导线分压的现象,需要选用较细的导线使导线的电阻大,分压多. 7.小明选用了一些实验器材来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及电压的关系”实验: 13.小明按图甲的电路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压表 V1和 V2的指针完全一样,如图乙, 则 L1 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若灯泡 L2 灯丝烧断,则电压表 V2的示数为________V。 【答案】8 10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L1、L2 串联,电压表 V1 测量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电压表 V2 测量 L2 两端电压;由于串联电 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 V1 选的是大量程,V2 的是小量程,即 V1 的量程为 0∼15V,分度值 为 0.5V,示数为 10V,既电源电压是 10V;V2 的量程为 0∼3V,分度值为 0.1V,示数为 2V;即 L2 两端电压 为 2V; 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灯 L1 两端电压:U1=U−U2=10V−2V=8V。 当 L2 灯丝断开时,则电压表 V2 与 L1 串联,因此电压表 V2 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10V。 14.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V1 和 V2 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造成这 一现象原因是( ) 90 A .可能 L1 开路 B .可能 L2 短路 C .可能 V1 和 V2 所选量程不相同,L1 短路 D .可能 V1 和 V2 所选量程不相同,电路各处完好 【答案】D 【解析】 解:A、若 Ll 开路,V2 没示数,V1 测的是电源电压,有示数,不符合题意; B、若 L2 短路,V2 没示数,V1 测的仍是电源电压,有示数,不符合题意; C、若 Ll 短路,V1 和 V2 都测量 L2 两端电压,所用量程不同时,指针位置不可能完全一样,与题意不符; D、电路完好时,V1 测的是电源电压,V2 测的是 L2 两端电压,两表指针一样,说明 V1 选的是大量程,V2 用的是小量程,故 D 是正确的. 15.小芳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她的探究步骤如下.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可能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 两端的电压. (3)在测 两端的电压时,小芳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 接点不动,只断开 接 点,并改接到 接点上. (4)测出 间的电压. 91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2)小芳用上面的方法________测出 两端的电压(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 (3)方法改进后,所测出 、 、 间的电压记录在上面表格中.分析小芳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串联电路总电压________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4)小芳只测一组数据就得出以上结论,你觉得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 【答案】 1.(1)断开 2.(2)不能正负接线柱接反导致电压表指针反偏 3.(3)等于 4.(4)不可靠一组实验数据具有偶然性,应更换不同规格小灯泡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 【解析】 解:(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2)当电压表 B 点不动,只断开 A 点,并改接到 C 点上时,虽然电压表此时与 L2 并联,但电压表的正负 接线柱却是反的,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 L2 两端的电压; (3)由表中数据可知:UAB+UBC=3.8V,这与 UAC 间电压相等,所以可得结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各用电 器两端电压之和; (4)由实验可知,该实验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只测出了一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太少,得出的实验结论不 可靠,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改变灯泡的规格进行多次实验或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多次 实验. 16.小明选用了一些实验器材来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及电压的关系”实验: (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并用电流表测量 、 、 三处的电流,电流表示数如表 ,小明同学 92 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小华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用来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________, 改进后并多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________. (2)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实验,测量完 L1 两端的 电压后,在测量 L2 两端的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小明将电压表的 b 接点不动,只断开 a 接点,并改接 到 c 接点上,你认为小明用上面的方法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出 L2 两端的电压,原因是 ________. (3)图乙中,小明通过实验操作,测得 ab、 ac 间电压表示数如表 ,其中 bc 间电压如图丙所示,其大小 是________v,小华认为小明在测量 bc 间电压时操作还有待改进,接下来应该________. 【答案】 1.(1)采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2)不能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3)2 断开开关,电压表换用 0∼3V 的量程 【解析】 解:(1)之所以得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和欧姆定律知,是因为 选用的灯泡规格相同,故可采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用来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改进后并多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在测量 L2 两端的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小明将电压表的 b 接点不动,只断开 a 接点,并改接到 c 接点上,用上面的方法不能测出 L2 两端的电压,原因是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电压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 0.5V,其大小是 2V,为提高测量准确程度,故应选用小量程,接下来 应该:断开开关,电压表换用 0∼3V 的量程. 第十六章电压与电阻 第 3 节电阻 93 1.下列有关导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都是通过自由电子导电的 B.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D.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答案】D。 【解析】A、导体只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电荷,但不一定是通过自由电子导电的,故 A 错误; 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同样有电阻,故 B 错误; 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中的电流无关,故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不变,故 C 错 误; D、由欧姆定律可知,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故 D 正确。 2.在相同温度下,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线的电阻一定比铝线的小 B.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相等 C.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大 D.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长的那根电阻较大 【答案】D。 【解析】 A、导体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与横截面积有关,只知道导体的材料,不知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关系, 无法确定铜线与铝线电阻的大小,故 A 错误。 B、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由于材料不同,则电阻不相等,故 B错误; C、在材料、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导体越粗,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所以,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 那根电阻较小,故 C 错误; D、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导体越长,导体电阻越大,所以,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长的那根电 阻较大,故 D 正确。 3.相同材料制成的甲、乙、丙三个导体,相关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导体 长度/cm 横截面积/mm 2 甲 10 10 乙 20 1 94 丙 30 0.1 A.甲导体电阻最大 B.乙导体电阻最大 C.丙导体电阻最大 D.三个导体电阻一样大 【答案】C。 【解析】由表中数据知,甲导体的长度最小,其横截面积最大,故甲导体的电阻最小, 丙导体的长度最大,且横截面积最小,故丙导体的电阻最大,故 C 正确,ABD 错误。 4.一根铜导线的电阻为 R,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变为 4R,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A.将铜导线对折起来,接在电路中 B.将铜导线用拉丝机缩短至原来 倍 C.将铜导线用拉丝机拉长至原来 2 倍 D.将同样长,同样粗的铝导线代替铜导线接在电路中 【答案】C。 【解析】 A、将铜导线对折起来,导体的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则电阻变小,故 A 不符合题意; B、将铜导线用拉丝机缩短至原来 倍,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 2 倍,则电阻变小,故 B 不符合题意; C、将铜导线用拉丝机拉长至原来 2 倍,由于铜导线的体积不变,长度变为原来的 2 倍,横截面积变为原来 的二分之一,所以电阻变为原来的 4 倍,故 C 符合题意; D、其它条件相同,铝导线的电阻大于铜导线的电阻,但不是 4倍的关系,所以将同样长,同样粗的铝导线 代替铜导线,电阻不会变为原来的 4 倍铝的电阻率不是铜的 4 倍,故 D 不符合题意。 5.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则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运用了转换法 B.利用该电路只能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C.将电流表换成小灯泡,实验效果会更明显 D.用电流表示数反映电阻大小,说明电阻大小与电流有关 【答案】A。 95 【解析】 A、实验中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反映电阻大小,用到了转换法,故 A 正确; B、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实验中通过改变 AB 在镍铬合金丝上的位置改变连入电阻丝 的长度,从而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将电阻丝的一半接入电路和对折后接入电路相比,控制了长度相同, 改变了电阻丝的横截面积,可以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故 B 错误; C、实验中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反映电阻大小,电流表示数越大,表示电阻越小,由于小灯泡的电阻大于电 流表的电阻,电路中的电流更小,实验效果会更不显著,故 C 错误;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 D错误。 6.国家启动“绿色照明”工程,城乡居民和企业使用中标企业节能灯,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补助。近年来 LED 灯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LED 灯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 A.绝缘体 B.半导体 C.导体 D.超导体 【答案】B。 【解析】LED 灯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7.电子体温计由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器、纽扣电池、专用集成电路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组成,通过感温头 中电流的大小来反映人的体温。感温头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这是应用了半导体的( ) A.良好的绝缘特性 B.单向导电特性 C.电阻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D.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答案】D。 【解析】半导体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根据欧姆定律,流过感温头的电流也随之发生变化, 以此来反映人的体温,故 D 正确。 8.现代生产生活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导体是一种电阻超级大的材料 B.橡胶、铝、塑料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C.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输电导线 D.有些半导体材料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 【答案】D。 【解析】 96 A、超导是在温度极低时电阻为零的现象,故 A错误; B、橡胶、塑料是绝缘体,而铝是导体,故 B 错误; C、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而输电线应选用导电能力强的材料;故 C错误; D、根据半导体对光比较敏感,可制造光敏电阻;故 D 正确; 9.2018 年 3 月 5 日,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主刊在其网站连发两篇第一作者为中国 21 岁博士生曹原的 长文,对有关石墨烯超导的最新成果予以报道,毫不夸张的说,这项研究打开了非常规超导体研究的大门, 或将引发一场超导材料领域的新革命。以下各项适合用超导材料制作的是( ) A.高压输电线 B.电热毯内的电阻丝 C.白炽灯泡的灯丝 D.滑动变阻器的线圈 【答案】A。 【解析】A、导体有电阻时,输电线会产生热量,把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浪费掉;如果没有电阻,输电线不 会产生热量,不需要浪费电能,所以超导体适合做高压输电线,故 A 符合题意; BC、电热毯内的电阻丝、白炽灯泡的灯丝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如果导体没有电阻,通电时,电热 毯内的电阻、白炽灯泡的灯丝不会产生电热,故 BC 不符合题意; D、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若用超导体做,电阻为零,移动滑片时,不能 起到变阻的作用,故 D 不符合题意。 10.晓宇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 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a 比 b 细。关于 此实验,以下说明正确的是( ) A.断开开关,镍铬合金丝 a和 b没有电阻 B.利用此装置还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C.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压表 D.用夹子分别将 a、b 接入电路,接入 a 时小灯泡更亮,原因是 a 的电阻比 b 小 【答案】B。 【解析】 A、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97 所以断开开关,镍铬合金丝 a 和 b 仍然有电阻,故 A 错误; B、利用此装置中的一根电阻丝,用夹子改变电阻丝的长度,也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长度的关系,故 B 正确; C、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根据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电阻的大小,故 C错误; D、a、b 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a比 b细,所以 a 的电阻大于 b 的电阻,故 D 错误。 11.如图是学生设计的模拟调光灯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回形针,发现灯泡发光,但亮度几乎不变,产生 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泡的阻值相对铅笔芯太大 B.铅笔芯的总阻值太大 C.灯泡被短路 D.电源断路 【答案】A 【解析】 铅笔芯和小灯泡串联分压,在移动回形针的过程中,发现灯泡发光,但亮度几乎不变, 根据公式 P= 可知,灯泡实际功率和其两端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灯泡实际功率几乎不变,是因为两端的 电压几乎不变, 原因是铅笔芯的电阻相对于小灯泡来说,其电阻太小,也就是说,小灯泡的电阻值相对铅笔芯太大,故 BCD 错误,A 正确. 12.周末,小明发现家里连接空调和台灯的电源线虽然都是铜线,但规格明显不同,这主要是因为 (选 填“长度”或“横截面积”)对导线电阻的影响。 【答案】横截面积。 【解析】 空调与台灯的电源线虽然都是铜线,但规格明显不同,因为空调线的横截面积大,电阻小,故这主要是因 为横截面积对导线电阻的影响。 98 13.如图所示,有一个长方体金属电阻,材料分布均匀,边长分别为 a、b、c,且 a>b>c.电流分别沿图 中的甲、乙两种方式流过该金属电阻时,其中电阻值较小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把这个长 方体金属电阻分别按图中的两种方式接在同一电源的两端,则流过 (选填“甲”或“乙”)的电流较 大。 【答案】 甲甲 【解析】由电阻的决定式可知,甲中电阻 R 甲=ρ ;乙中电阻 R 乙=ρ ; 因为 a>b>c,所以乙中电阻 R 乙=ρ 最小, 由 I 可知,把这个长方体金属电阻分别按图中的两种方式接在同一电源的两端,流过甲的电流较大。 14.汽车在转向前,为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司机会拨动动方向盘边的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 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若一个灯泡坏了,另一个还能发光,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 ; 司机所拨动的这根横杆相当于电路中的 。家庭电路中传输电流的导线在导线芯外面包有一层橡胶或塑 料,是因为橡胶和塑料是 体,使用时比较安全;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则灯丝电阻会 (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并联;开关;绝缘;变大。 【解析】 (1)拨动方向盘旁边的横杆,尽管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是为尽量起到安 全警示的作用,应使同侧前后转向灯可以单独工作,若一个转向灯坏了,另一个仍能发光,则它们是并联 的。 司机拨动这根横杆,转向灯才会工作,所以这根横杆起到了开关的作用。 (2)橡胶和塑料都是绝缘体。 (3)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是固态的钨升华为钨蒸气,由于灯丝发生升华现象而变细,即横截面积变小, 则电阻变大; 99 15.小红在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三: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 4 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 编号 材料 横截面积 S/(mm 2 ) 长度 L/(m) A 镍铬合金 1.0 0.25 B 镍铬合金 1.0 0.50 C 镍铬合金 2.0 0.25 D 锰铜合金 1.0 0.25 (1)如图甲所示电路。实验前最好在导线 a、b 间连接 (选填“导线”或“电阻”),闭合开关后,在 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导体,通过观察 来比较导体电阻大小。 (2)为了验证猜想一,可依次把 M、N跟 (填“A“、“B、“C'或“D”)的两端相连,闭合开关,记 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3)依次把 M、N 跟电阻丝 A、C 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分析比较 A、C 两根电阻丝 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 的关系,其结论是 。 (4)若某次实验电流表示数是 0.50A,请在乙图中标出电流表指针的位置。 (5)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吋经常用到,被称为控制变量法。下列四个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有哪 些: 。(只选填字母即可) A.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B.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关系实验 100 C.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D.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答案】(1)电阻;电流表示数;(2)A、B;(3)导体横截面积;其它条件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 越大;(4)见上图;(5)AB。 【解析】 (1)为了保护电路,实验前最好在导线 a、b 间连接电阻; 在 M、N 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这里用到了转换法; (2)要验证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控制导体材料与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由 表中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 A、B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 (3)分别将 A 和 C 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 M、N两点间,导体 A、C 的材料与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可以 探究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实验中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导 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时,电阻的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4)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5)A、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到的是等效替代法; B、探究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改变物体质量,得到对应的重力,是采用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的方 式进行的,没有用到控制变量法; C、因为电流与电压、电阻都有关系,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以上 4 个实验中没有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B。 16.为了探究方形金属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选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方形金属导体, 利用电子万用表测量方形金属导体的电阻大小,如图所示,小明将测量的相关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方形金属导体 A B C D E F G 长度(厘米) 10 10 10 10 20 10 20 宽度(厘米) 10 15 20 10 20 20 20 101 厚度(厘米) 5 5 5 20 5 10 10 电阻大小(×10 欧) 6.0 4.0 3.0 1.5 6.0 1.5 6.0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 中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方形金属 导体, 。 ②分析比较试验序号 1、4 中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方形金属导 体, 。 ③根据实验序号 4、6 或 5、7 中的数据,分析比较方形金属导体宽度与厚度的乘积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 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方形金属导体, 。 ④小明认为方形金属导体的电阻可能还与材料有关,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需添加 的方形金属导 体继续实验。 【答案】(1)厚度相同时,电阻大小与宽度成反比; (2)宽度相同时,厚度越大,电阻越小; (3)宽度与厚度的乘积相同时,电阻大小相等; (4)与金属导体 A(或 B)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均相同的不同材料。 【解析】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 中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方形金 属导体,厚度相同时,宽度越大电阻越小,电阻大小与宽度成反比; (2)分析比较试验序号 1、4 中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方形金属 导体,宽度相同时,厚度越大,电阻越小; (3)根据实验序号 4、6或 5、7 中的数据,分析比较方形金属导体宽度与厚度的乘积及相关条件,可得出 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方形金属导体,宽度与厚度的乘积相同,电阻大小相等; 102 (4)小明认为方形金属导体的电阻可能还与材料有关,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根据控制变量法,需控 制金属块的长度、宽度、厚度相同,而材料不同,故需添加与金属导体 A(或 B)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均相 同的不同材料的方形金属导体继续实验。 第十六章电压与电阻 第 4 节变阻器 1.下列各组应用中,不属于滑动变阻器的是( ) A.调台灯亮度的装置 B.调收音机音量大小的电位器 C.调收音机频道的装置 D.调节电动车速度的装置 【答案】C 【解析】 解:调台灯亮度的装置、调收音机音量大小的电位器、调节电动车速度的装置都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 的大小,使电路中电流发生改变的; 调收音机频道的装置是通过改变电磁波波段的接受信号的。故 C 选项与滑动变阻器无关。 2.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线方法。把它们分别连接在电路中,当滑片 P 向左移动时,可使滑动变阻器 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接法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解:A、图中接了下面两接线柱,相当于定值电阻,不合题意; B、图中当滑片 P 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使电阻变小,不合题意; C、图中接了上面两接线柱,相当于导线,不合题意; 103 D、图中当滑片 P 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使电阻变大,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当滑片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解:A.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方接线柱和左上方接线柱接入电路中,当滑片向左滑动时,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 度变短,所以电阻变小,故 A 不符合题意; B.滑动变阻器的两个上方接线柱接入电路中,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且不变,故 B 不符合题 意。 C.滑动变阻器的两个下方接线柱接入电路中,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且不变,故 C 不符合题 意; D.滑动变阻器的左上方接线柱和右下方接线柱接入电路中,当滑片向左滑动时,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变 长,所以电阻变大,故 D 符合题意。 4.将两滑动变阻器如图所示串联起来,如果把 a、b 两条导线接入电路后,要使这两只变阻器的总电阻最 大,滑片 P1和 P2所处的位置是( ) A.P1在最右端,P2在最左端 B.P1在最左端,P2在最左端 C.P1在最左端,P2在最右端 D.P1在最右端,P2在最右端 【答案】C 【解析】 解:如图,要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则两个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都应连入电路,故 P1在最左端,P2在 最右端。 104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凋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 P向左端滑动时逐渐变暗,则下列接法 正确的是( ) A.M接 A,N 接 D B.M接 A,N 接 B C.M接 C,N 接 D D.M接 C,N 接 B 【答案】A 【解析】 解: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左移时,灯泡变暗,功率变小,根据 P=I 2 R,电路中电流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电流 变小,说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则 D 必须接入电路,然后 再选择 A 或 B.对照选项可知,只有 A选项的接法符合要求。 6.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 ) A.温度 B.横截面积 C.长度 D.材料 【答案】C 【解析】 解: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7.将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D 端滑动时,接人电路中的电阻变大, 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 ) A.A和 B B.A和 D C.B和 C D.C和 D 【答案】B 【解析】 解:A、当 A 和 B 接入电路时,将下面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定值电阻, 并且滑片失去调节电阻的作用,故 A 不符合题意; B、当 A 和 D 接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将左半部分电阻接入了电路,滑片向 D端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线变 长,即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 B 符合题意; C、当 B 和 C 接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将右半部分电阻接入了电路,滑片向 D端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线变 105 短,即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 C 不符合题意; D、当 C 和 D 接入电路时,将上面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并且滑片失 去调节电阻的作用,故 D 不符合题意。 8.如图所示,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当滑片向左滑动时,要使电阻减小,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 A.C和 D B.A和 D C.B和 A D.B和 D 【答案】B 【解析】 A、选择 C和 D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不能起到变阻作用,故 A错; B、选择 A和 D时,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左半段,左移电阻变短,电阻变小,符合题意,故 B 正确; C、选择 B和 A时,滑动变阻器相当于定值电阻,不能起到变阻作用,故 C错; D、选择 B和 D时,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右半段,左移电阻变长,电阻变大,不符合题意,故 D错。 9.在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的实验中,下面关于连接实验电路时的注意事项,其中不必要的一点是 ( ) A.连入变阻器时,应使滑片位于阻值最大的位置 B.连接电路时,应先将开关断开 C.开关、电流表应接在靠近电源“+”极的一端 D.电流表应与灯泡串联 【答案】C。 【解析】AB、连接实物图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必须是断开的,滑动变阻器必须滑到最大值;故 AB 正确; C、开关、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与所在的位置无关,故 C 错误; D、电流表电阻很小,与被测电路串联,故 D 正确。 10.如图所示是变阻器连入电路的四种不同的接法,那么,在这四种接法中,哪一种具有这样的功能:当 金属滑片 P 向右滑动时,电路中的灯光变暗( ) 106 A. B. C. D. 【答案】C 【解析】A、此时滑片最上面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既相当于导线,移动滑片,不能改变电阻,故不能改 变灯泡的亮度,故 A 错误; B、此时滑片最下面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既相当于定值电阻,移动滑片,不能改变电阻,故不能改变灯 泡的亮度,故 B 错误; C、据图可知,此时滑片左侧的电阻丝接入电路,向右移动滑片,有效长度变大,故电阻变大,电流变小, 故灯泡变暗,故 C 正确; D、据图可知,此时滑片右侧电阻丝接入电路,向右移动滑片,有效长度变短,故电阻变小,所以电流变大, 故灯泡变亮,故 D 错误; 11.如图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它是根据导体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的原理做成的。把滑动变阻器滑 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连入电路中的导体 不同,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将滑动变阻器的两 个接线柱接到电路中,要求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变小,连入电路的是 两接线柱上。 【答案】长度;AD 或 BD。 【解析】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从而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大小;当滑片 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变小,根据欧姆定律知,连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大,则连入电路的电阻长度变 长,故接 AD 或 BD 符合要求; 12.2018 年 11 月 6 日﹣11 日,中国第 12 届国际航展在我国珠海举行。在航展会上,小宇同学买了一架如 图所示的遥控飞机。小宇发现该遥控飞机的飞速可调。爱动脑筋的小宇拆开后发现电路中有改变飞行速度 的滑动变阻器,它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的 工作的,且其与电动机之间是 (填“串联”或“并联”) 的。 107 【答案】导体长度;串联。 【解析】遥控飞机的飞速可调,是因为电路中有改变飞行速度的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接入电 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能改变电路中电 流的大小,从而改变飞行速度,所以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之间是串联的。 1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电键 S,向左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C 【解析】 由图将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滑片左移电压表示数 变大,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变小,故应将其左下接线柱接入电路,如图所示: 14.如图为“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的实验: (1)请连接好实物图,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B 端滑动时,灯泡的亮度增加。 (2)在闭合开关前,滑片 P应移动最 端(选填“左”或“右”)。 108 (3)开始实验后,甲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P,灯的亮度都不发生变化,而且一直很暗,这可能是 ; (4)在方框中按照题目的要求画出你所连的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1)如图;(2)左;(3)滑动变阻器把下面的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4)见图。 【解析】 解:(1)因为两节电池,电源电压为 3V,电压表的示数为 0﹣3V;要使滑片向 B 移动时灯光变亮,也就是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变小,因此下端必须选择 B 接线柱,如下图: (2)实际连接实物的过程中,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下端选择的是 B 接线柱,因 此滑片移到左端。 (3)如果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 A、B,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被成为定值 电阻,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表示数都不变,而且灯泡的亮度比较暗。 (4)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若使电流增大,那么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应减小,由于滑动变阻器的下端连接的是 A,所以滑片需向 B 端移动; 15.在收音机中,有一种叫电位器的变阻器。电位器的外形及其内部构造如图所示。图中 A、B、C 三个焊 接点相当于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使用电位器 109 (1)只把 A 和 C 接入电路,旋动滑片时,是否能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 A.能 B.不能 C.无法确定 (2)只把 A 和 B 接入电路,当顺时针旋动滑片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答案】B;A。 【解析】 电位器是一个滑动变阻器, (1)当把 A、C 接入电路时,相当于定值电阻,旋动滑片时,不能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故选 B; (2)当把 A、B 接入电路时,接入了左半段,滑片顺时针转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流减小,故选 A。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 1 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用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得到 I﹣U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解:在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只有 B 正确。 2.小刚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 A、B 两点间的电阻 110 由 5Ω更换为 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将电池个数增加 【答案】C 【解析】 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 Rp 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由于将 5Ω的定值电阻换成 10Ω的定值电阻,使整个电路 的总电阻增大。 利用公式 I= 可知,电路中的总电流减小。 根据 U=IR 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的减小,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 要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只能减小电路中的电流,所以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即滑片 P 向右端移动增大 电阻。 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榕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 6V 不 变,定值电阻 R的阻值分别为 5Ω、10Ω和 20Ω,电压表示数保持 2V 不变。为完成实验,应选取的滑动变 阻器的规格为( ) A.10Ω 2A B.20Ω 1A C.30Ω 2A D.50Ω 1A 【答案】D 【解析】 解:电源电压为 6V,电压表示数保持 2V 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6V﹣2V=4V, 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 倍,根据分压原理,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至少为 2×20Ω=40Ω,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 = =0.4A<1A,故只有 D 正确; 111 4.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 4.5V,三个阻值分别为 5Ω、15Ω和 30Ω的定值电阻。他们先将 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使其两端电压为 2.5V.读取了电流表示数。为完成探 究任务,断开开关后,接下来该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调节滑片至另一位置,再闭合开关,读取电流表示数 B.用 15Ω或 30Ω的电阻替换 5Ω的电阻,闭合开关,读取电流表示数 C.用 15Ω或 30Ω的电阻替换 5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向右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2.5V,读取电流表示 数 D.用 15Ω或 30Ω的电阻替换 5Ω的电阻,闭合开关,将滑片从最右端逐渐向左调节使电压表示数为 2.5V, 读取电流表示数 【答案】D 【解析】 解:5Ω的电阻接入电路,电压表示数为 2.5V,用 15Ω或 30Ω的电阻替换 5Ω的电阻时,串联电路的总电 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电阻分得的电压变大;由于电 阻换成 15 欧时,定值电阻分得的电压超过了 3V 的量程,所以换成 15Ω的电阻时,在保护开关前将滑片放 在阻值最大处再逐渐从最右端向左调节使电压表示数为 2.5V,读取电流表示数,故 D 正确。 5.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 3V 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A”。实验中,先在 a、b两点间接入 5Ω的电阻,闭合开关 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使电压表的示数 为 2V,读出并记录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接着需要更换 a、b 间的电阻再进行两次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进 行,应选择下列的哪两个电阻( ) A.10Ω和 40Ω B.10Ω和 20Ω C.30Ω和 40Ω D.20Ω和 30Ω 【答案】B 【解析】 112 解: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 滑=U﹣UR=3V﹣2V=1V,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 = = = ,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10Ω时,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 Rmax=2R 滑 max=2×10Ω=20Ω, 即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不能超过 20Ω, 结合选项可知,ACD 不符合,B 符合。 6.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 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 1V 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 0.1A D.将甲、乙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 3V 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0.2A 【答案】A 【解析】 A、由图象知,在电阻两端电压都是 2V 时,通过甲电阻的电流为 I 甲=0.4A,通过乙电阻的电流为 I 乙=0.2A。 所以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R 甲= = =5Ω, R 乙= = =10Ω,即甲的电阻较小。此选项错误; 113 B、对于甲导体,电阻一定,通过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此选项正确; C、由图象知,在导体乙的两端加 1V 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 0.1A.此选项正确; D、甲乙两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为 R 串=R 甲+R 乙=5Ω+10Ω=15Ω 串联后的电流为 I= = =0.2A.此选项正确。 7.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小刚先用 5 欧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3V,记下电流表的 示数,接着换用 10 欧的定值电阻后,闭合开关,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恢复 3V C.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恢复 3V D.增加电阻的数直至电压表示数恢复 3V 【答案】C 【解析】 解: 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由于将 5Ω的定值电阻换成 10Ω的定值电阻,根据串分压的 知识,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将会变大,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应该 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由图知,要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需将滑片向右端滑动。 所以 ABD 错误,C 正确。 8.小刚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他测量完 5Ω电阻的相关数 据替换上一个 10Ω的电阻后,为了完成上述问题的探究,他应该选取下列操作中的方法是( )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增加电源电压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D.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114 【答案】D 【解析】 解:当 A、B 两点间的电阻由 5Ω更换为 10Ω后,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由 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由 U=IR 可知,滑片不动时,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 因探究“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所以,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增大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即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 动,故 AC 错误,D正确; 滑片不动时,增加电源电压,会使电阻两端的电压更大,故 B 错误。 9.物理学习小组完成“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后,讨论该电路(如图)还能完成哪些实验,在如下列出的 四个实验中,你认为能完成的是( ) 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C.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D.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R 为定值电阻,电压表测 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的阻值不变,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 R 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 流,能完成该实验,故 A 正确; B.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改变电阻的阻值,实验装置 中无法控制通电时间相同,且无法判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完成该实验,故 B 错误; C.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应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从而得 115 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中缺少可更换的定值电阻,不能完全该实验,故 C 错误; D.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应控制电阻的阻值和通电时间相同,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 R中的电流,但实验装置中无法控制改变电流后的通电时间相同,且无法判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完 成该实验,故 D 错误。 10.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大小关系”时,我们一般需要先预设一个电压值,实验中保持电阻两 端电压为预设值不变,现采用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探究,器材:学生电源(6V)、滑动变阻器(15Ω,1A)、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及导线若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要获得 3 组实验数据,电压预设值可以为 2V﹣4V 中的某个值 B.电压预设值越大,在获得 3 组实验数据过程中,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节范围越大 C.所选器材可以获得 3组实验数据 D.实验电压预设值为 1.5V.要获得 3组实验数据,要更换最大阻值为 40Ω的滑动变阻器 【答案】C 【解析】 (1)由图知,R 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 R 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 当定值电阻最大 R=15Ω,当电压预设值最小为 2V 时,电路中电流最小:I 最小=IR= = = A,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R 滑最大= = = =30Ω >15Ω,所以此预设电压值不正确,即 A 错误; (2)电压预设值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大,变阻器两端电压越小,由欧姆定律可知,变阻器连入阻值越小, 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节范围越小。故 B 错误; (3)若预设为 3V 时,当 R=5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 5Ω;当电阻为 10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 10Ω, 当电阻为 15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 15Ω,可以完成获得 3 组实验数据,故 C 正确。 (4)实验电压预设值为 1.5V 时,当 R=15Ω时,变阻器需连入阻值最大, 116 此时电路中电流 I= = =0.1A, 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 = =45Ω,故 D 错误。 11.小明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要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下列办法不可行的是 ( ) A.改变干电池的个数 B.改变电阻的阻值 C.改变电阻器的滑片 D.调节学生电源的调压旋钮 【答案】B 【解析】 解: A、改变干电池的个数,电源电压发生变化,从而电阻两端的电压也改变,故 A不符合题意; B、在探究电阻上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不变,故 B符合题意; C、改变电阻器的滑片,会使电路中的电流发生改变成,从而改变电压,故 C 不符合题意; D、调节学生电源的调压旋钮能使电源电压发生变化,从而电阻两端的电压也改变,故 D不符合题意。 1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当把 AB 间电阻由 10 欧更换为 20 欧后,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 B.闭合 S,记录电流表示数 C.提高电源电压使电流表示数保持不变 D.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并记录电流表示数 【答案】D 【解析】 解: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当 AB 两点的电阻由 10 欧换成 20 欧后,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 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AB 两点的电压变大, 故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并记录电流表示数,故 D 正确,ABC 错误。 13.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17 (1)请根据图(甲)中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乙)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 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某小组在 ab 间接入电阻 R1,移动滑片 P,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当电压表示数为 2.0V 时,对应的电流值如图(丙)所示,为 A.另一小组使用其它阻值的电阻 R2,测 量数据如表二所示,根据两组数据描绘出相应的 I﹣U 图象。 表一(R1) U/V 1.0 2.0 3.0 I/V 0.20 0.60 表二(R2) U/V 0.8 1.6 2.6 I/V 0.08 0.16 0.26 (3)根据描绘出的 I 一 U 图象可以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 其中图线 表示的是 R1的 I﹣U 图象。 (4)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进行了多组数据的测量,其目的是为了 (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某同学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先测出了 5Ω电阻在 2.0V 电压下的电流,然后断开开关, 将 5Q 电阻换成 10Ω电阻,闭合开关,直接读出电流值,这种做法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 由是 。 【答案】(1)如上左所示;(2)0.4;(3)正比;a;(4)A;(5)错误;没有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 【解析】(1)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 如下左所示: 118 (2)当电压表示数为 2.0V 时,对应的电流值如图(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 0.02A,电流 为 0.4 A; (3)根据描绘出的 I 一 U 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故可以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由欧姆定律,R1 5Ω; R2 10Ω>5Ω; 故电压相等时,通过 R1的电流大, 其中图线 a 表示的是 R1的 I﹣U 图象; (4)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进行了多组数据的测量,其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选 A; (5)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先测出了 5Ω电阻在 2.0V 电压下的电流,然 后断开开关,将 5Q 电阻换成 10Ω电阻,闭合开关,直接读出电流值,由分压原理,电阻的电压大于 2V, 故这种做法错误,理由是没有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 14.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 (1)请在方框中画出能够改变定值电阻的电压、并可以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 (2)通过实验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R=10Ω 119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电压 U/V 2.0 2.2 2.4 2.6 2.8 3.0 电流 I/A 0.20 0.22 0.24 0.26 1.40 0.30 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实验序号 ,排除错误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 (3)如果想用此电路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每次更换电阻后,可以通过调节 ,使电阻两端 的电压不变。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见解析图;(2)5;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3)滑动变阻器;在导体两端电压一 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解析】(1)实验中要能够改变定值电阻的电压需要用滑动变阻器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电流用电流表, 电路如图: (2)根据数据分析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在增大,并且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 = ﹣﹣=10, 所以第 5 次实验中的电流数应当是错误的,应该为 0.28A,且可看出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每次更换电阻后,需要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可以得出结论: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15.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的实物电路如图,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①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大;②连线不允许交 又)。 (2)某同学连好最后一根导线发现两表均有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时,首先接入的是 5Ω电阻,当滑片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 0.5A,记下两表读数;接 下来换用 10Ω电阻继续实验,须向(选填填“左”或“右”)移动滑片,同时眼睛注视(选填“电压表” 120 或“电流表”),直到其示数为时,记下电流表示数。 (4)换用其他电阻进行多次实验,得得到多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 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比。 【答案】(1)见解析;(2)闭合开关前,开关没有断开;(3)左;电压表;2.5V;(4)反。 【解析】(1)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大,即电阻变小,故 P 以右电阻丝连入电路中,电压表与 R 并 联,如下所示: (2)某同学连好最后一根导线发现两表均有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闭合开关前,开关没有断 开; (3)接入的是 5Ω电阻,当滑片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 0.5A,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表示数: U=IR=0.5A×5Ω=2.5V; 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 5Ω改接成 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 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左端移 动,同时眼睛注视电压表直到其示数为 2.5V 时,记下电流表示数; (4)换用其他电阻进行多次实验,得得到多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 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第 2 节欧姆定律 1.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用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得到 I﹣U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正确的是( ) 121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解:在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只有 B 正确。 2.由公式 UI R  变形为 UR I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无关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答案】C 【解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只由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 由公式 UI R  变形为 UR I  ,只是提供了求解电阻大小的一个方法。不能说明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 成反比。 3.当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8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 ______ Ω,当两端电压为 0V 时,则导体的电阻为 ______ Ω。 【答案】16;16 【解析】由 I= 体的电阻: R= = =16Ω;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0V 时,导体的电阻仍为 16Ω不变。 4.当导体两端电压为 6V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0.6A,则导体的电阻为 ______ Ω,当导体两端电压为 0时, 导体的电阻为 ______ Ω(忽略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答案】10;10 【解析】解:由 I= 体的电阻: 122 R= = =10Ω,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0V 时,导体的电阻为 10Ω不变。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5Ω,R2=1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0.3A,则电源电压为 ______ V, 通过 R1的电流是 ______ A。 【答案】3;0.2 【解析】 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 R2并联,电流表测 R2支路的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由 I= 可得,电源的电压: U=U2=I2R2=0.3A×10Ω=3V; 通过 R1的电流: I1= = =0.2A。 6.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为 6V,电流表的示数为 0.4A,电压表的示数为 2V,求: (1)R1两端的电压; (2)R2的阻值; (3)电阻 R1。 【答案】 (1)U1=U-U2=6V-2V=4V 123 (2)R2=U2/I=2V/0.4A=5Ω (3)R1=U1/I=4V/0.4A=10Ω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R1与 R2串联,电压表测 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求出 R1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 R1、R2的阻值。 7.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R2是定值电阻,R1=10Ω。闭合开关 S,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当 R1由于某种原因开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 0.10A。 (1)图乙中电流表的示数为 ______ 。 (2)求定值电阻 R2的阻值。 【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A; (2)当R1由于某种原因开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10A,即通过R2的电流为0.1A,则通过R1的电流为: I1=I-I2=0.4A-0.1A=0.3A; 则电源电压为:U=I1R1=0.3A×10Ω=3V;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2的阻值为: R2= = =30Ω。 8.已知 R1:R2=2:3,将它们接在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12V 的电路中,闭合 S 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及它们 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 124 A.I1:I2=3:2 U1:U2=1:1 B.I1:I2=3:2 U1:U2=3:2 C.I1:I2=2:3 U1:U2=1:1 D.I1:I2=1:1 U1:U2=2:3 【答案】A 【解析】解:因为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因此将它们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1:1;故 BD 错误; 由 I= 可得:电流之比: = = = ,故 A正确,C 错误。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 A1的示数为 0.5A,A2的示数为 0.3A,电阻 R2的阻值为 10Ω.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通过电阻 R1的电流为 0.5A B.电源电压为 5V C.电阻 R1的阻值为 15Ω D.若断开开关 S2,电流表 A1示数变大 【答案】C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 A2测 R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 A1测干路的电流;开关 S1控 制整个电路,开关 S2控制电阻 R1;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电阻 R1的电流: 125 I1=I﹣I2=0.5A﹣0.3A=0.2A,故 A错误; 又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故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的电压: U=U2=I2R2=0.3A×10Ω=3V,故 B 错误; 电阻 R1的阻值: R1= = =15Ω,故 C正确。 若断开开关 S2,电流表 A1只测量 R2的电流,电流表 A1示数变小,故 D错误。 10.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 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 1V 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 0.1A D.将甲、乙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 3V 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0.2A 【答案】A 【解析】 A、由图象知,在电阻两端电压都是 2V 时,通过甲电阻的电流为 I 甲=0.4A,通过乙电阻的电流为 I 乙=0.2A。 所以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R 甲= = =5Ω, R 乙= = =10Ω,即甲的电阻较小。此选项错误; B、对于甲导体,电阻一定,通过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此选项正确; C、由图象知,在导体乙的两端加 1V 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 0.1A.此选项正确; D、甲乙两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为 R 串=R 甲+R 乙=5Ω+10Ω=15Ω 串联后的电流为 I= = =0.2A.此选项正确。 126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先闭合开关 S1,电压表示数为 U1;再闭合开关 S2,电压表示数为 U2,电 阻 R1、R2的阻值之比为( ) A.U1:U2 B.U2:UI C.U2:(U2﹣U1) D.U1:(U2﹣U1) 【答案】D 【解析】解: 闭合开关 S1、S2时,只有电阻 R1连入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则电源电压为 U=U2, 只闭合开关 S1时,定值电阻 R1、R2串联,电压表测量 R1的电压,则 R1的电压为 U′=U1; 因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所以 R2的电压:U″=U﹣U′=U2﹣U1; 串联时通过 R1、R2的电流相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R1、R2的阻值之比: = = = 。 1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 3 伏,更换 5个定值电阻 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 图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 0.5 伏不变 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 1欧~5 欧 D.将 Rx从 5 欧换成 10 欧后,应将滑片 P 向左移 【答案】C 127 【解析】A、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由图乙知,电阻是变化的,故 A 错误; B、由题意和图象可知,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 Rx两端的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示 数不变); 由图乙知,电流与电阻之积(即 Rx两端的电压):U=IRx=0.5A×5Ω=﹣﹣﹣﹣﹣0.1A×25Ω=2.5V,即电压 表保持 2.5 伏不变,故 B 错误; C、由图乙知,电流最大为 0.5A 时,对应的电阻为 5Ω,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变阻器连入电路 中的电阻: R 滑 1=R 总﹣R1= ﹣R1= ﹣5Ω=1Ω; 由图乙知,电流最小为 0.1A 时,对应的电阻为 25Ω,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 的电阻: R 滑 2=R 总′﹣R2= ﹣R2= ﹣25Ω=5Ω; 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 1 欧~5欧,故 C正确; D、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 5Ω改接成 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大于 2.5V);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 得的电压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为 2.5V,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 右端移动,故 D 错误。 13.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A1,A2为实验室用电流表(接线柱上标有“﹣”,“0.6”, “3”),闭合开关后,调节滑片 P.使两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 A1与 A2的示数之比为 1:4 B.通过 R0与 R1的电流之比为 4:1 C.R0与 R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1:4 D.R0与 R1的阻值之比为 4:1 解: 【答案】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0与 R1并联,电流表 A1测 R0中的电流,电流表 A2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两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相同, 128 所以,电流表 A1的量程为 0~0.6A,电流表 A2的量程为 0~3A, 因指针位置相同时大量程示数是小量程示数的 5 倍, 所以,电流表 A1与 A2示数之比为 1:5,即 I=5I0,故 A 错误;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通过 R0与 R1的电流之比: = = = ,故 B 错误; 因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所以 R0与 R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1:1,故 C错误; 根据并联电路的分流特点可知,R0与 R1的阻值之比: = = ,故 D正确。 14.如图甲所示,R2为电阻箱调节 R2时电流表示数 I随之变化。如图乙所示是电阻箱阻值 R2与电流表示数的 倒数 的图象。则定值电阻 R1与电源电压 U的大小分别为( ) A.5Ω 30V B.5Ω 2.5V C.10Ω 20V D.10Ω 10V 【答案】B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 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图乙可知,当 R2=0Ω时, =2A﹣1,则电路中的电流 I1=0.5A, 此时只有 R1接入电路,则由 I= 可得,电源的电压: U=I1R1=0.5A×R1,﹣﹣﹣﹣﹣﹣﹣﹣﹣﹣﹣① 当 R2=10Ω时, =6A ﹣1 ,则电路中的电流 I2= 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源的电压: U=I2(R1+R2)= A×(R1+10Ω),﹣﹣﹣﹣﹣﹣﹣﹣②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 129 所以,0.5A×R1= A×(R1+10Ω), 解得:R1=5Ω, 电源的电压 U=I1R1=0.5A×5Ω=2.5V。 15.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将元件甲、乙并联后 接在电压为 2V 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甲的电流是 ______ A,流过元件乙的电流是 ______ A,电路中的 总电流为 ______ A。若将元件甲、乙串联后接在电流为 0.2A 的电路中,则电源电压为 ______ V。 【答案】0.4;0.2;0.6;3。 【解析】 解:(1)由图象可知,电压U=2V时,I甲=0.4A,I乙=0.2A; 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时, 总电流I=I甲+I乙=0.4A+0.2A=0.6A。 (2)由图象知,电流为0.2A时,U甲=1V,U乙=2V; 则甲、乙串联后的总电压U=U甲+U乙=1V+2V=3V。 16.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压力报警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O 为一水平杠杆,OA 长 120cm,O 为 支点,AB:OB=5:1;已知报警器 R0的阻值恒为 10Ω,压力传感器 R 固定放置,R 的阻值随所受压力 F 变化 的关系如表所示。闭合开关 S,水平踏板空载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2V;当水平踏板所受压力增大,电压表 示数达到 5V 时,报警器 R0开始发出报警信号。踏板、压杆和杠杆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 F/N 0 5 10 15 20 25 30 … R/Ω 45 34 24 18 14 12 10 … (1)电源电压为多少? (2)当报警器开始报警时,踏板设定的最大压力值为多少? (3)若电源电压变为 14V,为保证报警器仍在踏板原设定的最大压力值时报警,应在杠杆上水平调节踏板 触点 B 的位置。试计算说明触点 B 应向哪个方向移动多少厘米? 130 【答案】(1)电源电压为 11V; (2)当报警器开始报警时,踏板设定的最大压力值为 150N; (3)若电源电压变为 14V,为保证报警器仍在踏板原设定的最大压力值时报警,应在杠杆上水平调节踏板 触点 B 的位置,触点 B 应该向左移动 8cm。 【解析】 解: (1)闭合开关时,压力传感器 R和 R报警器 R0串联,电压表测报警器 R0两端的电压,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踏板空载时(F=0N),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为 R=45Ω,已知 R0=10Ω,电压表的示数为 2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 =0.2A, 电源电压为:U=I(R+R0)=0.2A×(10Ω+45Ω)=11V; (2)报警器 R0开始发出报警信号时,其电压为 U0′=5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 =0.5A, 传感器两端的电压:U 传=U﹣U0′=11V﹣5V=6V, 此时传感器的阻值:R′= = =12Ω, 由图象可知,当传感器的阻值为 12Ω时,对应的压力 F 压=25N, 由题知,ABO 为一水平杠杆,O 为支点,AB:OB=5:1,则 OB= OA= ×120cm=20c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 压×OA=F 踏×OB,即 25N×6=F 踏×1, 解得 F 踏=150N,即踏板设定的最大压力值为 150N; (3)若电源电压增大变为 14V 时,R0两端分得的电压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应增大压敏电 阻分担的电压,保证 R0两端分得的电压不变,此时就应该增大压敏电阻的阻值; 131 因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应该减小压杆对传感器的压力,由杠杆平衡条件 F 压×OA=F 踏×OB 可知,OA 不变,F 踏不变,所以 F 压和 OB 成正比,要减小压杆对传感器的压力,应减小 OB,即把踏板 触点 B 向左移动。 若电源电压变为 14V,为保证报警器仍在踏板原设定的最大压力值时报警(即电压表示数仍然为 5V),电 路中的电流仍为 0.5A; 报警时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 = =18Ω; 由图象可知,当传感器的阻值为 18Ω时,对应的压力为 F 压′=15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 踏×OB′=F 压′×OA,即 150N×OB′=15N×1.2m, 解得 OB′=0.12m=12cm; 移动的距离:s=OB﹣OB′=20cm﹣12cm=8cm, 故触点 B 应该向左移动 8cm。 17.体感器的可以把力学物理量转化成电学信号,然后通过相互之间的函数关系,直接引用力的大小。测 量压力大小的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 M、N 均为绝缘材料,M、N 间有可收缩的导线(电阻大 小不计),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 P 固定在一起,电源电压恒为 12V,已知压力 F 的大小与 R2的 阻值大小成正比例关系。闭合开关 S,压力 F0=0 时,滑片 P 在最上端;压力 F1=1N 时,电流表示数为 1A, 电压示数为 3V,当滑片 P 滑至最下端时,电压表示数为 7.5V.求: (1)定值电阻 R1的大小;压力 F1与 R2阻值之比 k; (2)当滑片 P滑至最下端时,压力 F2的大小; (3)压力 F 的大小与电压表示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表达式。 【答案】1)定值电阻 R1为 9Ω;压力 F1与 R2阻值之比 k 为 N/Ω; (2)当滑片 P滑至最下端时,压力 F2为 5N; (3)压力 F 的大小与电压表示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表达式为 F= (N)。 【解析】 132 解:(1)由图可知,R1、R2串联,电压表测 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 当 F1=1N 时,电流表示数为 1A,电压数为 3V,由串联电路特点可知,此时 U1=U﹣U2=12V﹣3V=9V,并且:I1=I2=1A, 由欧姆定律可得,R1的阻值:R1= = =9Ω; 此时 R2连入电路的阻值:R2= = =3Ω, 所以压力 F1与 R2阻值之比:k= = = N/Ω, (2)当滑片 P滑至最下端时,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电压表示数为 7.5V, 此时电路中电流:I'=I2′=I1′= = = =0.5A, 所以 R2的最大值:R2 最大= = =15Ω, 因为压力 F 的大小与 R2的阻值大小成正比例关系,即:F=kR2, 所以压力 F2= N/Ω×R2 最大= N/Ω×15Ω=5N; (3)由 F=kR2有:R2= = , 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电压表示数: UV=IR2= •R2= = , 化简可得:F= (N)。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 3 节电阻的测量 133 1.实验室测导体电阻的方法叫( ) A.欧姆法 B.电阻法 C.伏安法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 解:如果用电压表测量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导体的电流,用欧姆定律 的变形公 式 就可以求出导体的电阻,由于用到了电压表(又称伏特表)和电流表(又称安培表),因此这种方 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故选:C。 2.某同学指出: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必须注意下列几点,你认为其中不必要的一 条是( ) A.向电路中连接滑动变阻器时,应该使滑片位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 B.向电路中连接开关时,应该将开关断开 C.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串联 D.开关应该接在靠近电源电流流出的一端 【答案】D 【解析】 解:A、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在开关闭合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处可以防 止电流过大烧毁元件,故 A 是必要的; B、实验开始前,开关应处于断开的状态,防止在连接线路时,某些地方不合适引起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烧坏 元件;故 B 是必要的; C、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电流表与被测电阻串联,属于正确的接法。故 C 是必要的; D、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与开关是否靠近电源正极一端无关;故 D 是不必要的。 故选:D。 3.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雪和晓彤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 分别画出了 U﹣I 的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对于图象的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134 A.由甲图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1Ω B.由甲图可知,电阻不随其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而改变 C.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 D.由乙图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C 【解析】 AB、根据图甲可知,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因此该电阻为定值电阻,即电阻是导体自身的性质,它不随导体 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改变而改变, 根据图示可知,当电阻两端电压为 3V 时,通过的电流为 3A,由 可知,定值的电阻 , 故 AB 正确; C、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时,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不能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故 C 错误。 D、由乙图可知,电压与电流不成正比,即当灯泡两端电压发光改变时,灯泡的阻值也随之发生变化,且电 压变化比电流变化快,因此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故 D 正确; 4.小明同学练习用伏安法测电阻,他所测电阻的阻值约为 2Ω.电压表的量程为 3V,电流表的量程为 3A.测 量结束后,他得到的结论是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10Ω,则他在测量中所出现的错误可能是( ) 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接反了 B.他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致使误差过大 C.电压表按 15V 量程读数,电流表按 3A 量程读数 D.电压表按 15V 量程读数,电流表按 0.6A 量程读数 【答案】C 【解析】 A、如果电流表和电压表位置接反了,电路相当于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接近为零。此选 项错误; B、已知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 2Ω,测量值应该接近或等于 2Ω,不可能为 10Ω,与测量次数多少没有关系。 135 此选项错误; C、电压表按 15V 量程读数,电流表按 3A 量程读数,得到的电压是实际电压的 5倍,所以本该是 2Ω的电阻 测成了 10Ω.此选项正确; D、电压表按 15V 量程读数,电流表按 0.6A 量程读数,得到的电压是实际电压的 5 倍,电流是正确电流的 , 测量的电阻是实际电阻的 25 倍。此选项错误。 故选:C。 5.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某同学列出了下列注意事项,其中没有必要的是( ) A.连接电路时,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 B.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C.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时要选择量程 D.电路连接好后,应先用电键试触 【答案】A 【解析】 解:A、没有必要,只要能正常快速连接即可。 B、说法正确,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始终处于断开状态,是为了防止短路。 B、说法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时要选择量程,是为了准确读数。 D、说法正确,电路连接好后,应先用电键试触,是为了防止短路的发生。 6.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被测电阻的阻值是 Ω.欧姆定 律告诉我们,电路中的 是怎样决定于电压和电阻的。 【答案】5;电流。 【解析】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被测电阻两端电压和电流, 由图知,电流表使用 0﹣0.6A 量程,分度值 0.02A,示数为 0.5A;电压表使用 0﹣3V 量程,分度值 0.1V, 示数为 2.5V, 由 可得被测电阻的大小: 136 R=5Ω; 欧姆定律告诉我们,电路中的电流是由电压和电阻决定的。 7.在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 Rx时,如果缺少电流表或电压表,可以通过增加一个定值电阻 R1和开关来解决, 下面的四种方案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B. B.C. D. 【答案】B 【解析】 解:A、当开关 S1、S2闭合时,R1被短路,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再断开开关 S2时,电压表测量 Rx两端的电压,则可计算出 R1两端的电压,即可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从而 可计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A能测出,不符合题意; B、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其示数始终等于电源电压,不可知被测电阻的电压和电流,不能测出其阻值,B 符合题意; C、只闭合 S2可测出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两个开关都闭合,可测出干路电流,则可计算出 R1的电流,由 U=IR 可得 R1两端的电压,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的关系可得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从而计算出 待测电阻的阻值,故 C 能测出,不符合题意; D、当 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测出通过 R1的电流,由 U=IR 可计算出电源电压; 当两开关都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则可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计算出通过 Rx的电流, 从而计算出 Rx的阻值,故 D 能测出,不符合题意。 137 8.在“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U=2.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P 使电压表示数为 2.5V,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 I= A,则小灯 泡的电阻 R= Ω。 (4)如图丁所示,是小华同学利用图甲电路做实验时,测绘出的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在 图甲电路中,电源电压 U=4.5V 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取值 Rp=10Ω时,小灯泡电阻值为 RL= Ω(保留 两位小数点) 【答案】(1)见图;(2)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0.5;5;(4)2.86。 【解析】 (1)在“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中,电压表应与灯泡并联,因为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所以电压表的量 程为 0~3V;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后,图乙中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是因为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由图丙知,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分度值为 0.02A,示数为 0.5A; 则小灯泡的电阻:RL=5Ω; 138 (4)由图丁知,当电流为 0.35A 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1V, 滑动变阻器的电压:UP=I′RP=0.35A×10Ω=3.5V, 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得:UP+UL=3.5V+1V=4.5V=U 电源,符合题意, 则小灯泡的电阻为:R′≈2.86Ω。 9. 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 和 ,为了分辨它们的阻值大小,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 种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电源电压未知)()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A、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故 A 可 行。 B、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故 B 可 行。 C、两电阻并联,当只闭合 S1 时,电流表测量 R1 中的电流,再闭合开关 S2 时,电流表测量 R1 和 R2 中的 总电流,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以确定电阻的大小,故 C 可行; D、将开关拨到位置 1 或位置 2 时,有种情况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了,无法测量电压,故 D 不行。 10. 在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 时,如果缺少电流表或电压表,可以通过增加一个定值电阻 和开关来解决, 139 下面的四种方案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A、当开关 S1、S2 闭合时,R1 被短路,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 再断开开关 S2 时,电压表测量 Rx 两端的电压,则可计算出 R1 两端的电压,即可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从 而可计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A 能测出,不符合题意; B、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其示数始终等于电源电压,不可知被测电阻的电压和电流,不能测出其阻值,B 符合题意; C、只闭合 S2 可测出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两个开关都闭合,可测出干路电流,则可计算出 R1 的电流,由 U=IR 可得 R1 两端的电压,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的关系可得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从而计算 出待测电阻的阻值,故 C 能测出,不符合题意; D、当 S1 闭合,S2 断开时,电流表测出通过 R1 的电流,由 U=IR 可计算出电源电压; 当两开关都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则可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计算出通过 Rx 的电流, 从而计算出 Rx 的阻值,故 D能测出,不符合题意。 11.如图甲是小明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 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 . 140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检查电路无误后进行实验,乙是实验时记录的数据,由此可知,该未知电阻的阻值约是________ (计 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 (4)同桌小红利用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 、一个电压不变且电压值未知的电源、一个电流表、两个开 关、若干导线,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也测出了未知电阻 的阻值,请帮她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 写出 的表达式. ①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 ②________; 则未知电阻阻值的表达式: ________(用已知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答案】 1.(1)如解答图所示. 2.(2)Rx 处断路 3.(3)5.3Ω 减小实验误差 4.(4)闭合开关 S2,断开开关 S1,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I2 【解析】 解:(1)电源电压为 3V,故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电压表并联到待测电阻的两端,根据题意可知电流表的 量程为 0∼0.6A,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中,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较大示数,故障是与电压表并联的待测电阻 Rx 处断路. (3)根据欧姆定律 R=U/I,将对应的电压、电流值代入计算电阻的大小分别为 5.0Ω、5.4Ω、5.6Ω,则 其平均值为:R=≈5.3Ω,该定值电阻的阻值约是 5.3Ω. (4)①断开 S2、闭合 S1,记录电流表示数为 I1, ②断开 S1、闭合 S2,记录电流表示数为 I2, 141 ①中,为 R0 的简单电路,电源电压为 U=I1R0,②中,只有待测电阻接入电路中,因电源电压不变, 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有:Rx=(I1R0)/I2. 1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连接的测量标有电压为 的某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滑到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 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说明电流表________;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读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 , 此时灯丝的电阻为________ ;(保留 位小数) (4)小明同学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丙所 示的图象,通过图象可以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一现象表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选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电压表发生故障,但在有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 可提供的情况下,下列电路中不能测出小灯泡电阻 的是________. 【答案】 1.(1)如解答图所示; 2.(2)左正负接线柱接反 3.(3)0.28 8.9 4.(4)增大 5.(5)C 142 【解析】 解:(1)电路连接如下所示: (2)为保护电路,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接入电路,即滑片滑到左端; 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3)电流表选择量程为 0∼0.6A,所以电流表分度值为 0.02A,电流表读数为 0.2A+0.02×4A=0.28A,当灯 泡正常发光时电流为 0.28A 时,此时灯泡两端电压为 2.5V,此时灯泡电阻 R=2.5V0.28A≈8.9Ω; (4)根据公式 R=UI 可知,IU=1R=k,由丙图线可知,k 逐渐减小,所以灯泡电阻 R 逐渐增大,所以此现象 表明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电压表发生故障,由 A 可知,灯泡与定值电阻并联,灯泡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U,电流表测得干路 电流 I,流经定值电阻的电流 I1 可以求得,所以 I灯=I−I1,灯泡电阻 R=UI−I1,可以测出; 由 B 可知,S1 断开,定值电阻与灯泡串联,电流表测得电路中的电流 I2,灯泡两端电压 U1=U−I2R0,所以 小灯泡电阻 R1=U1I2,可以测得; 由 C 可分析,小灯泡电流无法得到,所以无法测得小灯泡电阻. 第 4 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 两个电阻 、 ,分别用下列方式接入 6V 电路中,通过电路中总电流最大的是哪种接连方式 ( ) 143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解: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串联时,电阻越串越大、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所以当 R1 和 R2 并联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由 I=U/R 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最大.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何一个电阻 B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何一个电阻 C .串联电路中的某个电阻越大,它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D .并联电路中的某个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大 【答案】D 【解析】 解:A.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大,故 A 正确; B.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 值都小,故 B 正确; C.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电阻越大,它两端的电压就越大,故 C正确; D.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小,故 D错误. 3. 如图所示,如果 ,则图中电阻的四种不同接法,其总电阻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解:已知 R1P 乙>P 丙 B.P 甲

P 丙 【答案】B 【解析】 160 根据 P=UI,电压一定,比较电流。这三个电路中甲是两灯串联,总电阻等于两灯电阻之和;丙图中两灯并 联,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何一灯泡的电阻。所以这三个电路的总电阻 R 甲>R 乙>R 丙,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 电流 I 甲P 乙>P 丙 B.P 甲

P 丙 【答案】B 【解析】 根据 P=UI,电压一定,比较电流。这三个电路中甲是两灯串联,总电阻等于两灯电阻之和;丙图中两灯并 联,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何一灯泡的电阻。所以这三个电路的总电阻 R 甲>R 乙>R 丙,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 电流 I 甲R 导线,∴电流产生的热量:Q 电炉丝>Q 导线,从而出现电炉丝放出大量的热,而输电导线几乎不发热的 现象. 196 2. 家庭电路中的电灯比往常的同一时间显得暗一些,观察电能表的表盘转得很快,这种情况说明电路中发 生的现象可能是下列四种原因中的哪一种( ) A. 电源电压供电不足 B. 火线和零线发生短 路 C. 有人接入大功率用电器 D. 零线在某处形成开路 【答案】C 【解析】电能表的表盘转得很快表明电路的总功率较大,此时干路中的电流也大,导线上有电阻,因此导线也 分得一部分电压,使用户家的电压低于正常值,所以电灯比往常的同一时间显得暗一些. 3. 在家庭电路中,闭合某一用电器开关,发现原来亮着的灯光先变暗,然后熄灭.经检查发现保险丝熔断 了.产生这一故障的原因是( ) A. 开关接触不良 B. 灯座中两个接线柱松动 了 C. 灯泡的灯丝断了 D. 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答案】D 【解析】“先变暗,后熄灭”现象说明了电路不是由于短路或短路造成的. 4. 家庭电路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来各用电器都在正常工作,当再将一个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插 座时,家里所有的用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关于这种现象以及形成的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这个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原来就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B. 可能是这个用电器的插头与插座没有形成良好接触,仍然是断路状态 C. 可能是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D. 可能是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过多,导致干路中总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 【答案】C 【解析】由电器全部停止工作可知,干路上的保险丝被熔断了,保险丝被熔断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产生 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另一个是发生短路.由生活常识可知,手机充电器的功率 比较小,说明不是由于总功率过大造成的,只能是电路中有短路现象发生. 5. 在某家庭电路中,接入了规格符合要求的保险丝,当开关一闭合,电灯不亮且保险丝立即熔断,发生此现 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电路某处断路 B. 将开关一端接零线,一端接火 线 197 C. 将开关接在零线上 D. 电路中的电压过低 【答案】B 【解析】闭合开关,保险丝就立即熔断,说明电路中某处有短路. 6. 小红家里的空气开关有一天突然“跳闸”了,她赶紧关掉家里所有的用电器,然后再去将空气开关复位, 但开关又立即跳闸,这可能是因为( ) A. 电路中有短路现象 B. 电路中有断路 现象 C. 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D. 空气开关的额定电流过 小 【答案】A 【解析】关掉家里的所有用电器,然后再去将空气开关复位,但开关又立即跳起,因此可以排除总功率过大的 可能,只能是电路中有短路现象发生. 7. 职业学校电气专业的小强同学在学习安装照明电路时,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开关中两个接线柱接到一 起。这样产生的后果是( ) A. 灯不能正常发光 B. 熔丝迅速熔断 C. 开关依然起作用 D. 灯总是亮着 【答案】D 【解析】开关中两个接线柱接到一起,说明开关被短路,在电路中开关不起任何作用。 8.在家庭电路中从进户线到用电器之间应有总开关、电能表和熔断器,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 A.熔断器、电能表、总开关 B.总开关、熔断器、电能表 C.电能表、总开关、熔断器 D.电能表、熔断器、总开关 【答案】:C 【解析】:家庭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顺序是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开关和用电器等。 总开关应在熔断器前,在更换熔断器时断开总开关,防止造成危险。 198 9.李明同学 家的所有家用电器都不工作了,他用测电笔检查时,发现所有的家用电器都不带电,保险丝也 没有断。发生此现象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A.停电了 B.进户火线断了 C.保险丝接线处接触不良 D.火线与零线相碰了 【答案】D 【解析】家庭电路中线路都不带电,说明火线与家庭电路断开,停电也是可能的。保险丝是接在火线上的, 所以也可能是保险丝接触不良。火线与零线相碰就造成短路了,电路时电路中电流很大,保险丝会烧断, 所以 D 选项也不正确。 10.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说法正确的是( ) A .家庭电路中,开关一定要接在灯泡和零线之间 B .试电笔只要接触火线,氖管就会发光 C .站在地面上的人,因碰火线而触电时,漏电保护器会切断电路 D .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电路中出现了短路 【答案】C 【解析】 A.家庭电路中,开关一定要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故 A错误. B.试电笔接触火线的同时,人体要碰触笔尾的金属体,氖管才会发光,故 B 错误. C.人体应碰触火线而触电时,漏电保护器会切断电路,故 C正确. 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也可能是电功率过大,故 D错误. 11.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些情况:在下述情况中,会造成因电路中电流过大而引发空气开关跳闸的 是( ) ①控制灯的开关中两个线头相碰; ②插座中分别与火线和零线连接的两个线头相碰; ③电路中增加多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④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 199 A .①和② B . ②和③ C . ③和④ D . ①和④ 【答案】B 【解析】 解析:①开关中的两个线头相碰,会导致开关无法控制用电器,用电器将一直工作,但不会导致电流过大, 不会引起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 ②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碰,会造成电路短路,从而造成电流过大,引起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 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用电器,会导致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会导致电流过大,引起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 跳闸; ④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会造成该用电器不能工作,不会引起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 12.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中造成电线燃烧的两种常见情况,其中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所示情 况是总功率过大.另一种情况是________现象. 【答案】 甲 短路 【解析】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用电器短路,二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从甲图中可以看出,用电器较多,并且还有大功率的电炉,因此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而造成的. 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导线直接将火线和零线相连,因此是短路造成的. 13. 学了有关电学知识,小刚观察了家里的用电器发现;电饭煲、电水壶和电熨斗分别标有 “ ”、“ ”和“ ”的字样.电能表上标有“ ”的字 样. (1)它们各自正常工作相同时间,________(选填“电饭煲”、“电水壶”和“电熨斗”)产生的热量最 多. (2)计算,标有“ ”的电饭煲正常工作 ,电流所做的功为多少 ? (3)小刚家有时会出现“跳闸”停电现象,请你帮他分析一下“跳闸”可能的原因. (4)小刚发现熨衣服时,电熨斗中电热丝热的发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是为什么? 【答案】 200 1.(1)电水壶; 2.(2)电饭煲正常工作 0.2h,电流所做的功为 0.2kW⋅ h; 3.(3)“跳闸”可能的原因:电路中发生短路故障,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造成干路电流过大; 4.(4)电热丝与导线串联,而电热丝电阻比导线大的多,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相同时间里电热丝产生的热 量比导线大的多,因此电热丝热的发烫而导线却不怎么热. 【解析】 解:(1)电饭煲、电水壶和电熨斗三个用电器都为纯电阻,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热量, 由用电器的铭牌可知,电水壶的额定功率最大,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最大, 由 Q=W=Pt 可知,时间相同内,电水壶产生的热量最多; (2)由 P=W/t 可得,电饭煲正常工作 0.2h 电流所做的功: W=P 电饭锅 t=1000×10−3 kW×0.2h=0.2kW⋅ h (3)在家庭电路中,因电流过大导致开关“跳闸”的原因有:电路中发生短路故障,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 率过大造成干路电流过大; (4)电熨斗在使用时,电热丝和导线串联,I电热丝=I 导线 I 电热丝=I 导线,通电时间 tt 相同, 因 Q=I 2 Rt,R 电热丝>R 导线, 所以,电流产生的热量:Q 电热丝>Q 导线, 从而出现电熨斗中电热丝热的发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怎么热的现象.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 3 节安全用电 1.对于家庭电路中的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201 A .发生如图甲所示的触电时,漏电保护器不起作用 B .发生如图乙所示的触电时,空气开关不起作用 C .发生如图所示的两种触电时,漏电保护器都能自动断开电路 D .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空气开关能够自动切断电路 【答案】C 【解析】 发生如图甲所示的触电时,电流会从人的右手边到左手边回到零线,相当于人是一个负载,不存在漏电, 所以漏电保护器不会起作用,另外这种触电方式由于电流流经了心脏,是很危险的,会造成人体的触电事 故,故 A 正确,C 错误. 发生如图乙所示的触电时,不会使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所以这种情况的触电,空气开关不起作用,故 B 正 确. 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空气开关会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故 D 正确. 2.有关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作用相同可以相互替代 B.不同时触摸到火线和零线也可能触电 C.电灯开关短路时,可引起空气开关跳闸 D.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尖金属体 【答案】B 【解析】(1)空气开关是防止线路短路或者超负荷用的,而漏电保护器只有漏电的时候会跳闸,所以漏电 保护器和空气开关作用不相同,在电路中要同时安装漏电保护器原理是当火线电流比零线电流大太多的话 就说明电路的某个地方可能接地漏电,电流从大地跑了,此时漏电保护器起作用; 空气开关在电路过载或短路时,即通过电流过大时起到保护作用。 (2)触电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且和零线或地线构成电流的路径,包括单相触电和双相触电; (3)控制用电器的开关短接时,相当于开关闭合,用电器正常工作,不会引起电流过大,空气开关跳闸不 会跳闸; (4)试电笔在使用时手要碰触笔尾金属体,如接触试电笔的笔尖,相当于直接用手接触导线会有触电危险。 A.空气开关是防止线路短路或者超负荷用的,而漏电保护器只有漏电的时候会跳闸,所以漏电保护器和空 气开关作用不相同,在电路中要同时安装,但不可以相互替代;故 A 错误; B.站在地上的人手接触火线,电流会从火线经过人体流到大地,发生单线触电;所以,不同时触摸到火线 202 和零线也会发生触电事故,故 B 正确; C.电灯开关短路时,相当于开关闭合,灯泡一直发光,但不会引起空气开关跳闸,故 C 错误; D.正确使用测电笔的方法:笔尖接触检测的导线,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才能检测导线是零线还是 火线,故 D 错误。 3.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 B.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C.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D.家庭电路中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答案】D 【解析】(1)生活中的水是导体,不能用湿的物体接触带电体; (2)在更换灯泡时,应先断开开关; (3)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造成干路电流过大,引起 火灾; (4)家庭电路中必须要有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A.生活中的水是导体,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 A 错误; B.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灯泡处仍带电,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 B 错误; C.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造成干路电流过大,容易引 起火灾,故 C 错误; D.家庭电路中必须要有保险丝或空气开关,这样在电流过大时可自动切断电源,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故 D 正确。 4.电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用电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会危及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 用电原则的是( ) A.使用试电笔时用手指抵住笔尖金属体 B.在高压线下钓鱼 C.在家庭电路中使用绝缘层老化破损的导线 D.搬动电器前先断开电源开关 【答案】D 【解析】A.使用测电笔时,手要与笔尾金属体接触,这样才能辨别零线和火线,但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 203 故 A 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高压线下钓鱼,鱼线很容易接触到高压线,会发生触电事故。故 B 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电线的绝缘皮破损老化、破损时应及时更换,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或短路(即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 故 C 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为避免触电,在搬运电器之前必须切断电源。故 D 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5.有关安全用电,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使用验电笔时手要接触验电笔后端金属部分 B.为了使用方便,可以剪掉三脚插头中保护接地线的插脚 C.接入漏电保护器,可以在导线漏电、电器短路等故障时断开电路起保护作用 D.高压线发生断线落地时,人不能靠近落地处 【答案】B 【解析】A.使用测电笔时,手要与笔尾金属体接触,这样才能正确辨别零线和火线,故 A 做法正确; B.若去掉三脚插头中接地线的插脚,当用电器外壳漏电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 B 做法错误; C.由漏电保护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可知,漏电保护器可以对人身触电、导线漏电以及用电器短路等故障起保 护作用,故 C 做法正确; D.高压线发生断线落地时,当人经过这个区域时,两脚之间存在相当高的电压,同样会发生触电事故,所 以人不能靠近落地处,故 D 做法正确。 6.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高大建筑物的顶端都要安装避雷针 B.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C.及时更换家庭电路中绝缘皮老化、破损的导线 D.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答案】B 【解析】(1)高大建筑物的里里外外都有金属,如不加避雷针,闪电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击中建 筑物顶端的金属物体,从而放电,这样会损坏建筑物。; 204 (2)用电器的三脚插头能防止金属外壳漏电而触电,不能用两脚插头代替; (3)电线的绝缘皮破损,人去接触时,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4)安全用电原则有: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A.高大建筑物为避免发生雷击,顶端要安装避雷针,故 A 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即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没有接地),这样当金属外 壳漏电时,电流不能导向大地,会发生触电事故,故 B 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电线的绝缘皮破损老化、破损时应及时更换,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或短路(即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 故 C 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故 D 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7. “珍爱生命,远离危险!”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用铜丝替代保险丝 B .更换灯泡时断开电源开关 C .开关接在灯泡和零线之间 D .使用试电笔时手接触笔尖金属体 【答案】B 【解析】 解:A.保险丝是根据焦耳定律工作的,铜丝的电阻很小并且熔点很高,产生的电热很少,即使电流很大, 铜丝也不会熔断,不能起到保险作用,故 A 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B.更换灯泡时容易碰到金属部分,切断电源可以保证金属部分不带电,故 B 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C.开关接在灯泡和零线之间,当断开开关,火线和灯泡还处于连接状态,人接触灯泡就是间接接触火线, 容易发生触电,故 C 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D.使用试电笔时,手一定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如果试电笔接触火线,手接触笔尖金属体会发生触电事故, 故 D 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8.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 A.雷雨天时,不要在开阔地行走,但可躲在大树下 B.家庭电路中,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 C.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以免触电 D.家用电器起火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答案】B 205 【解析】A.雷雨天气要在开阔地行走,不能在大树下避雨,因为树比较高,而且树上带有水,树木就成了 导体,容易将雷电引下来,人在树下避雨就可能会触电,故 A 错误; B.在家庭电路中,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这样断开开关时,便于维修,故 B 正确; C.使用测电笔时,笔尖接触待测物体,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故 C 错误; D.家用电器着火时,用水灭火会造成短路,会损坏电器,故 D 错误。 9.下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雷雨时在大树下躲雨 B.在高压线下钓鱼 C.在同一个插排上同时使用了多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切断电源 【答案】D 【解析】A.雷雨时,不可以在大树下避雨,要注意防雷电,故 A 错误; B.高压线下钓鱼,鱼线很容易接触到高压线,容易会发生触电,故 B 错误; C.在同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了多个大功率的用电器,会使干路中的电流过大,容易发生电路火灾,故 C 错 误; D.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 触电的人,这样自己也会触电,故 D 正确。 10.如图所示,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乙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到零线;丙站在干燥的木桌 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丁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丙。则( ) 206 A.甲、乙都会触电 B.甲、丙都会触电 C.乙、丁都会触电 D.丙、丁都会触电 【答案】D 【解析】触电的实质是当有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就会引起人体触电; 家庭电路的触电事故有两种:单相触电和双相触电。单相触电是站在地上和火线接触或间接接触火线;双 相触电是人体一端接触火线,一端接触零线。 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无法形成电流的通路,故不会发生触电; 乙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到零线,因此零线与大地之间没有电压,因此没有电流通过人体,不会发生触电; 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丁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丙,这样电流可以从火线经丙、丁 导向大地,会造成丙、丁两人同时触电。 综上所述,甲、乙都不会触电,丙、丁都会触电。 11.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原则的是() A.雷天站在大树下避雨 B.用手指触碰插座的插孔 C.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 D.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答案】D 【解析】A.雷雨天站在大树下避雨时,由于大树是导体,且较高,有可能将雷电传导下来,可能会发生触 电,不符合题意. B.用手指触碰插座的插孔,一旦碰到火线,会造成触电事故,不符合题意; C.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水是导体,容易造成触是,不符合题意; D.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可防止因外壳漏电而使人触电.符合题意. 207 12.下面哪些图所示情况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丁 【答案】B 【解析】人体触电,原因是有电流流过,形成通路.人体为导体,一边与火线相接,一边与零线相接或与 大地相接,都会形成通路, 图甲、丙中有电流流过人体,会触电,图乙、丁中没有电流流过人体,不会触电.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 1 节磁现象磁场 1. 下列四种磁体中产生的磁场,其磁场分布与其他三种磁体的磁场分布不同的是( ) A.条形磁铁 B.地磁场 C.通电直导线 D.通电螺线管 2.如图中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磁铁才有磁场 B.磁感线是由铁屑形成的 C.磁感线是客观存在的闭合曲线 D.越靠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 4.如图所示的几个图中,小磁针会发生转动的是(小磁针涂黑端为 N极)() 208 5.小明用水平放置的一根条形磁铁的一端吸起一根较重的铁钉,如图所示,若他用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 N极与原来的磁铁 S极靠近合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钉的尖端被吸向右端磁铁 B.铁钉的尖端被吸向左端磁铁 C.铁钉将落下 D.铁钉被吸得更牢 6.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的一端吸引着两个大头针的针尖部,则这两个大头针的针帽将() A.互相排斥 B.互相吸引 C.既不排斥也不吸引 D.无法确定 7.如图所示,用钢棒去接近磁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相互排斥,说明钢棒可能具有磁性,也可能不具有磁性 B.两者相互吸引,说明钢棒可能具有磁性,也可能不具有磁性 C.两者相互排斥,说明钢棒一定不具有磁性 D.两者相互吸引,说明钢棒一定具有磁性 209 8.有三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金属棒 A、B、C,将 A棒用线悬挂起来,静止后它的两端分别指向南、北。用 B 棒 与 C 棒的一端分别靠近 A 棒的一端,B 与 A 之间相互吸引,C 与 A 之间相互排斥。由上述现象可知,下列说 法中错误的是() A.A棒一定是磁铁棒 B.B 棒一定是铁棒 C.C棒一定是磁铁棒 D.B 棒可能是铁棒,也可能是磁铁棒 9.为了判断一根钢棒是否有磁性,小明进行了如下小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让钢棒靠近铁屑,铁屑被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 B.用细线将钢棒吊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则钢棒具有磁性 C.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排斥,则钢棒具有磁性 D.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 10.如图所示,有两根外形一样的钢棒,当钢棒如图甲放置时,不能看到 a、b相互吸引;当如图乙放置时, 能看到 a、b 相互吸引,由此可知() A.a不是磁铁,b 是磁铁 B.a是磁铁,b 不是磁铁 C.a、b 都是磁铁 D.无法判断 11.在一个纸盒内放着一个条形磁体,在盒子周围放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端为 N 极),这些小磁针静止 时的指向如图甲所示,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的是() 210 12.将重力均为 G 的两磁环 A、B 套在光滑的塑料架上,磁环 A“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设 B 环所受的支 持力为 F,则() 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