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7.50 KB
- 2021-11-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双语学校中考化学模拟提升训练试卷(五)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用活性炭净水
B.聚四氟乙烯做电线外皮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水浇灌植被
2.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1
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3.下列是分析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变质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
确定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C
测定含量
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直接用排水法收集VmL气体
D
除去杂质
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A B.B C.C D.D
4.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O2和CO的化学性质相同
B.CO2和CO都能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5.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 验 方 案
实 验 目 的
A
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烧杯,内壁上出现无色液滴
证明该气体为氢气
B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
C
分别取少量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
D
将Fe和Ag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
A.A B.B C.C D.D
7.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H2SO4 NaCl Na2CO3 CaCl2
B.HCl NaOH CuSO4 MgSO4
C.Na2CO3 K2SO4 BaCl2 HCl
D.NaNO3 HCl CaCl2 KOH
8.将一定量碳酸钙纯度为80%的石灰石粉末放入烧杯中(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加入未知浓度的稀盐酸至恰好不再有气泡产生,过滤后得2.5g的滤渣,和55.6g的滤液(假设实验中滤液无损失).则实验中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
A.14.6% B.10.95% C.7.3% D.21.9%
9.MgO和Mg(OH)2固体混合粉末24g,其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恰好与两种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加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
A.21.16% B.12.27% C.17.75% D.10.18%
二.填空题
10.用化学用语填空:
(1)汞元素 。
(2)三个铝原子 。
(3)铵根离子 。
(4)标出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
11.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学品。用某种石英砂矿石(主要成分是SiO2,还含有少量的CuO、Na2SO4、Na2CO3 )制备硅酸钠(Na2SiO3)的流程如下:
资料: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磨”的目的是 。
(2)制备过程中要进行“洗涤a”,它的目的 。
(3)“酸浸”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碱浸”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操作a”包含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等一系列操作。
12.杭州地铁 4 号线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工程技术人员点燃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 混合物),利用铝热剂燃烧释放大量的热来焊接铁轨。
点燃铝热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 Al2O3+2Fe.上述反应中还原剂 。
三.解答题
13.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下面是兴趣小组同学围绕过氧化钠进行的一系列探究,请你参与到其中.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与CO2反应产生Na2CO3(Na2CO3溶液呈碱性)和O2.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同学通过右图装置探究CO2与Na2O2的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1)测定过氧化钠样品中过氧化钠的纯度.
用上图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的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定过氧化钠样品中过氧化钠的纯度,则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 ,若没有B瓶,则测出的过氧化钠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检验U型管中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
A.【对固体的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2CO3;
猜想Ⅱ. .
B.【实验和推断】
(1)步骤②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玻璃棒在步骤①中的作用是 .
(2)步骤③说明白色固体A是 (填化学式),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现象a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猜想Ⅱ成立,现象a是 .
【反思与拓展】①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过氧化钠作潜水艇的供氧剂的优点是 (答一点).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验,其中三次检验的结果如右表所示.阅读右表后回答:
序号
溶液中检验出的物质
1
KCl、K2SO4、Na2CO3
2
Na2SO4、BaCl2、K2CO3
3
Na2SO4、KCl、K2CO3
(1)表中第 次结果肯定不准确,理由是 ;
(2)为验证其他两次检验结果中是否存在SO42﹣、CO32﹣和Cl﹣,又另取某溶液分别进行以下操作:
①加入过量的 (填物质名称),目的是检验 并除去该微粒;
②加入过量的 (填物质名称)溶液,过滤;本操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向滤液中加入 (填物质名称)溶液.
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可以利用焰色反应来确定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
(3)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还是觉得无法确定其他两次检验结果中哪一次是正确的,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四.实验探究题
15.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镁粉,碳粉、氧化铜、硫酸钾、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验中生成白色滤渣乙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
(3)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4)实验结束后,该兴趣小组将滤液C和滤液D都倒入废液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3)如果滤渣丙的质量等于固体残留物丁的质量,则气体F与固体残留物丁的质量比为 。
2020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双语学校中考化学模拟提升训练试卷(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用活性炭净水
B.聚四氟乙烯做电线外皮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水浇灌植被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正确;
B.聚四氟乙烯耐腐蚀、摩擦系数小,常用于制造容器、管道和阀门等,也常用于器具的不粘涂层;聚氯乙烯塑料没有导电性,可用于制电线外皮,错误;
C.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D.水是植物生长必须的物质,所以要用手浇灌植被,正确。
故选:B。
2.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1
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a的质量.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10g+10g+10g+2g=2g+2g+21g+x,解得x=7g。
A、a、b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c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d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10g+10g+10g+2g=2g+2g+21g+x,解得x=7g.故B说法错误;
C、此题不能判断b物质的类别,因此b物质可能是单质,故C说法正确;
D、a、b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c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3.下列是分析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变质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少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
确定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C
测定含量
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直接用排水法收集VmL气体
D
除去杂质
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A B.B C.C D.D
【分析】A、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证明变质即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盐的检验: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气体;
B、根据石灰水显碱性进行分析;
C、根据实验室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进行分析;
D、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的碳酸钠即杂质,除去杂质即去除混合溶液中的碳酸钠.
【解答】解:A、证明变质即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应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证明已变质;若滴加少量稀盐酸,即使部分变质,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也不会产生气泡,故错误;
B、确定成分即检验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存在,采取加入石灰水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此时滴加酚酞变红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不正确;
C、测定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的含量,采取加入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用排水法收集VmL气体;但由于二氧化碳还可以溶于水,因此所测得体积并非二氧化碳的体积;故不正确;
D、除去杂质即除去混合溶液中的碳酸钠,采取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全部转变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钙,过滤去碳酸钙沉淀即可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故正确;
故选:D。
4.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O2和CO的化学性质相同
B.CO2和CO都能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考虑;
B、根据它们的溶解性考虑;
C、根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用途考虑;
D、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和一氧化碳的毒性分析。
【解答】解:A、CO2和CO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A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B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人工降雨,故C说法错误;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5.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分析】A.根据生石灰和水反应,消耗一部分水进行分析;
B.根据盐酸的质量相等,生成的氢气相同进行分析;
C.根据往酸性溶液中逐渐加入碱溶液,溶液的pH会逐渐变大进行分析;
D.根据生成的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碱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消耗水,随着生石灰的不断加入溶液中的水不断减少,溶质也不断析出,溶质的质量会不断减少而不是不变,故A错误;
B.在刚开始反应到金属反应完之前,加入的盐酸一样多,生成的氯化锌比氯化镁的质量多,相同质量的锌和镁与完全反应,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比氯化锌的质量多,故B正确;
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pH值不断增大,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的pH不断增大,无限的接近12,但不会等于12,故C错误;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一开始滴加稀硫酸就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
故选:B。
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 验 方 案
实 验 目 的
A
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烧杯,内壁上出现无色液滴
证明该气体为氢气
B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
C
分别取少量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
D
将Fe和Ag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干冷烧杯的可以检验水蒸气的存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烧杯,内壁上出现无色液滴,说明生成了水,但证明该气体为氢气,也可能是甲烷等气体,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Ca(OH)2 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Na2CO3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将Fe和Ag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Ag与硝酸铜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铁与硝酸铜溶液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Fe>Cu>Ag;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7.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H2SO4 NaCl Na2CO3 CaCl2
B.HCl NaOH CuSO4 MgSO4
C.Na2CO3 K2SO4 BaCl2 HCl
D.NaNO3 HCl CaCl2 KOH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2SO4,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Cl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Cl 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B、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Cl,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Cl,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Cl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K2SO4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只有盐酸与KOH溶液混合时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D。
8.将一定量碳酸钙纯度为80%的石灰石粉末放入烧杯中(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加入未知浓度的稀盐酸至恰好不再有气泡产生,过滤后得2.5g的滤渣,和55.6g的滤液(假设实验中滤液无损失).则实验中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
A.14.6% B.10.95% C.7.3% D.21.9%
【分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题意,过滤后得2.5g滤渣即为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由碳酸钙的纯度可以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进而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过滤后得2.5g滤渣即为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5g÷(1﹣80%)×80%=10g。
设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10g x y
x=7.3g
y=4.4g
实验中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0%=14.6%。
故选:A。
9.MgO和Mg(OH)2固体混合粉末24g,其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恰好与两种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加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
A.21.16% B.12.27% C.17.75% D.10.18%
【分析】根据Mg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计算Mg元素的质量,利用反应后的溶质为硫酸镁,根据Mg原子守恒来计算硫酸镁的质量,混合物与酸的质量和为溶液质量,最后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混合物中Mg元素的质量为24g×50%=12g,
设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x,加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为y,
Mg(OH)2+H2SO4=MgSO4+2H2O;MgO+H2SO4=MgSO4+H2O;
由镁元素守恒可知,
Mg~H2SO4~MgSO4
24 98 120
12g y x
解得x=60g,
y=49g
反应后溶液质量为=300g,
加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7.75%,
故选:C。
二.填空题
10.用化学用语填空:
(1)汞元素 Hg 。
(2)三个铝原子 3Al 。
(3)铵根离子 NH4+ 。
(4)标出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
【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进行分析;
(3)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
(4)根据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配。
【解答】解:(1)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有一个字母组成的必须要大字;由两个字母组成的第一个必须大写,第二个必须小写,汞元素可表示为:Hg;
(2)标在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三个铝原子可表示为:3Al;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铵根离子可表示为:NH4+;
(4)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1)Hg;
(2)3Al;
(3)NH4+;
(4)。
11.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学品。用某种石英砂矿石(主要成分是SiO2,还含有少量的CuO、Na2SO4、Na2CO3 )制备硅酸钠(Na2SiO3)的流程如下:
资料: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磨”的目的是 增大物质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率 。
(2)制备过程中要进行“洗涤a”,它的目的 除去表面的硫酸钠、碳酸钠 。
(3)“酸浸”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2HCl═CuCl2+H2O 。
(4)“碱浸”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SiO2═Na2SiO3+H2O 。
(5)“操作a”包含蒸发浓缩、 降温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等一系列操作。
【分析】物质接触面积越大,溶解速率越快;
碳酸钠、硫酸钠易溶于水,沉淀上沾有硫酸钠、碳酸钠;
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
【解答】解:(1)“研磨”的目的是增大物质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率。
故填: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溶解速率。
(2)制备过程中要进行“洗涤a”,它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硫酸钠、碳酸钠。
故填:除去表面的硫酸钠、碳酸钠。
(3)“酸浸”时,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
故填:CuO+2HCl═CuCl2+H2O。
(4)“碱浸”时,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iO2═Na2SiO3+H2O。
故填:2NaOH+SiO2═Na2SiO3+H2O。
(5)“操作a”包含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一系列操作。
故填:降温结晶。
12.杭州地铁 4 号线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工程技术人员点燃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 混合物),利用铝热剂燃烧释放大量的热来焊接铁轨。
点燃铝热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 Al2O3+2Fe.上述反应中还原剂 Al 。
【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反应2Al+Fe2O3 Al2O3+2Fe可知,在此反应中铝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Fe2O3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故答案为:
Al。
三.解答题
13.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下面是兴趣小组同学围绕过氧化钠进行的一系列探究,请你参与到其中.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与CO2反应产生Na2CO3(Na2CO3溶液呈碱性)和O2.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同学通过右图装置探究CO2与Na2O2的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1)测定过氧化钠样品中过氧化钠的纯度.
用上图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的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定过氧化钠样品中过氧化钠的纯度,则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 除去未反应的CO2 ,若没有B瓶,则测出的过氧化钠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检验U型管中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
A.【对固体的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2CO3;
猜想Ⅱ. 是碳酸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 .
B.【实验和推断】
(1)步骤②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玻璃棒在步骤①中的作用是 加速溶解 .
(2)步骤③说明白色固体A是 Na2CO3 (填化学式),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CaCl2═CaCO3↓+2NaCl .
(3)若现象a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Ⅰ 成立.猜想Ⅱ成立,现象a是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
【反思与拓展】①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2O2+2CO2═2Na2CO3+O2 .
②过氧化钠作潜水艇的供氧剂的优点是 在常温下反应(或能吸收人呼出的CO2等) (答一点).
【分析】【设计实验】(1)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反应的结果,故应该除去;
(2)A、根据反应的进行可以对固体的成分作出推测;
B.【实验和推断】(1)根据过滤操作来选择装置;
(2)能够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钠;
(3)加入酚酞若仍然呈现无色说明没有过氧化钠,若变为红色则说明存在着过氧化钠;
【反思与拓展】①根据提示可以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反应的产物和反应条件来进行分析.
【解答】解:【设计实验】(1)由于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反应的结果,如果不除去则会使量筒中水的体积偏大,所以应该除去;
(2)A、根据反应可以判断出该固体混合物可能为碳酸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
B.【实验和推断】(1)过滤需要用的漏斗,而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2)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可以判断碳酸钠的存在;
(3)过氧化钠可以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若a为无色,说明没有过氧化钠,若无色酚酞变红则说明存在着过氧化钠;
【反思与拓展】①根据题给的资料可以知道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②在潜水艇中有限的空间内,可以利用过氧化钠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设计实验】(1)除去未反应的CO2;偏大;
(2)A猜想:是碳酸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B;
B.【实验和推断】(1)漏斗;加速溶解;
(2)Na2CO3Na2CO3+CaCl2═CaCO3↓+2NaCl;
(3)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反思与拓展】①2Na2O2+2CO2═2Na2CO3+O2;
②在常温下反应(或能吸收人呼出的CO2等).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验,其中三次检验的结果如右表所示.阅读右表后回答:
序号
溶液中检验出的物质
1
KCl、K2SO4、Na2CO3
2
Na2SO4、BaCl2、K2CO3
3
Na2SO4、KCl、K2CO3
(1)表中第 2 次结果肯定不准确,理由是 氯化钡与碳酸钾能生成碳酸钡沉淀 ;
(2)为验证其他两次检验结果中是否存在SO42﹣、CO32﹣和Cl﹣,又另取某溶液分别进行以下操作:
①加入过量的 稀硝酸 (填物质名称),目的是检验 碳酸根离子 并除去该微粒;
②加入过量的 硝酸钡 (填物质名称)溶液,过滤;本操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
③向滤液中加入 硝酸银 (填物质名称)溶液.
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可以利用焰色反应来确定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
(3)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还是觉得无法确定其他两次检验结果中哪一次是正确的,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因为溶液中溶质存在的形态主要是离子,1、3中的离子组成是相同的,区别仅仅是呈现形式不同而已 .
【分析】(1)根据各种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进行分析;
(2)在检验氯离子时,我们可用硝酸银和稀硝酸;在检验硫酸根离子时,我们可用硝酸钡和稀硝酸;为了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我们可以先加硝酸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3)根据在溶液中溶质存在形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1))因氯化钡与碳酸钾能生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所以我们判断第2个方案是错误;
(2)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要确定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必须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所以首先应检验并除去碳酸根离子.所以可先加过量的硝酸,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检验并除去碳酸根离子.在检验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要先检验硫酸根离子,因硝酸银能跟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银,是一种微溶性物质干扰检验.所以先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反应的方程式为:Na2SO4+Ba(NO3)2═BaSO4↓+2NaNO3;最后再用硝酸银来检验氯离子;
(3)无法确定其他两次检验结果哪次正确,因为溶液中溶质存在的形态主要是离子,1、3中的离子组成是相同的,区别仅仅是呈现形式不同而已;
故答案为:(1)2;氯化钡与碳酸钾能生成碳酸钡沉淀;
(2)稀硝酸;碳酸根离子;硝酸钡;Na2SO4+Ba(NO3)2═BaSO4↓+2NaNO3; 硝酸银;
(3)因为溶液中溶质存在的形态主要是离子,1、3中的离子组成是相同的,区别仅仅是呈现形式不同而已.
四.实验探究题
15.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镁粉,碳粉、氧化铜、硫酸钾、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验中生成白色滤渣乙的化学方程式是 K2SO4+Ba(NO3)2=BaSO4↓+2KNO3 。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氢氧化钠 。
(3)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硫酸钾、碳粉、氧化铜、镁 。
(4)实验结束后,该兴趣小组将滤液C和滤液D都倒入废液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硝酸钾、硝酸铜、硝酸钡 。
(3)如果滤渣丙的质量等于固体残留物丁的质量,则气体F与固体残留物丁的质量比为 11:15 。
【分析】根据氧化铜、镁粉、碳粉都不溶于水,碳粉不溶于酸,氢氧化钠和硝酸铜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钾和硝酸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氧化铜、镁粉、碳粉都不溶于水,碳粉不溶于酸,氢氧化钠和硝酸铜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钾和硝酸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1)生成白色沉淀滤渣乙的反应是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化学方程式为:K2SO4+Ba(NO3)2=BaSO4↓+2KNO3;故填:K2SO4+Ba(NO3)2=BaSO4↓+2KNO3;
(2)通过推导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原因是:滤液A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故填:氢氧化钠;
(3)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乙,所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硫酸钾,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体E生成,说明含有镁,生成的滤渣丙在空气中灼烧,有气体生成,说明含有碳,有固体丁残留,说明有氧化铜,氧化铜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和镁反应生成金属铜,Cu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所以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硫酸钾、碳粉、氧化铜、镁;故填:硫酸钾、碳粉、氧化铜、镁;
(4)滤液C中的溶质有Cu(NO3)2,Ba(NO3)2和KNO3,故填:硝酸钾、硝酸铜、硝酸钡;
(5)滤渣丙是碳和铜,固体残留物丁是氧化铜,二者质量相等,说明滤渣丙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若氧化铜的质量为80,则碳元素的质量为16,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6,故二氧化碳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故填:11:15。
相关文档
- 中考数学选择填空压轴题汇编:规律探2021-11-1219页
- 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部分学校中考数2021-11-1220页
- 北京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主题四生2021-11-125页
-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试卷2021-11-128页
- 2019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1225页
-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21-11-1211页
- 中考复习化学习题课件第五部分-第2021-11-1212页
- 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129页
- 2019浙江省嘉兴、舟山市中考数学试2021-11-1229页
- 备战2021 2020中考化学真题 考点12021-11-12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