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8 MB
- 2021-11-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主题
2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1
929
年
——
1945
年)
1922
年
1929
年
1931
年
1933
年
1935
年
~
1936
年
1936
年
中国最早开始抗击法西斯
罗斯福
新政开始
日本发动
九一八事变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意大利侵略埃塞尔比亚
日本法西斯专权建立
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二战
亚洲战争
策源地形成
经济大危机
主题时序
1937
年
1944
年
6
月
二战全面爆发
规模扩大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增强
了反法西斯力量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39
年
9
月
1941
年
6
月
1941
年
12
月
1942
年
1
月
1
日
1942
年
7
月
1943
年
2
月
1945
年
2
月
1945
年
5
月
8
日
1945
年
8
月
15
日
1945
年
9
月
2
日
诺曼底登陆
德国投降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日本偷袭珍珠港
德国进攻苏联
英法对德宣战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欧洲战事结束
二战结束
周年
75
75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开辟二战东方主战场
德国突袭波兰
太平洋战争爆发
《
联合国家宣言
》
签署
雅尔塔会议
主题阶段特征
世 界
中 国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29年
—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国内矛盾,德国、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和意大利形成轴心国集团。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告结束。这次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也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初
——
1945年,中国经历了国共 十年对峙和抗日战争时期。
政治:
国共之间经历了从合作到对峙到再合作的历程。
经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思想:
民族意识觉醒,毛泽东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1945
年中共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山西三年考情分析
年份
考查知识点
题型、分值
2019
年
罗斯福新政
探究题第
19
题(
3
)
2
分
2018
年
经济大危机
选择题第
14
题
2
分
2017
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选择题第
14
题
2
分
总结与预测
本讲内容
3
年都
涉及,需要重点掌握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德日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原因及意义、启示
;特别注意知识间的联系
经济大危机
原因
(1)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
主要原因:
贫富差距增大,生产相对过剩,与实际消费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3)
直接原因:
股票投机活动猖獗,股市崩溃
(美国纽约)
时间
1929
~
1933
年
爆发
1929
年
10
月下旬,美国纽约股票价格突然暴跌
特点
(1)
持续时间长;
(2)
波及范围广
;
(3)
破坏性大
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引发各国政治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应对措施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
考点
1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课标导航:
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
背景
1929
~
1933
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时间
1933
年
目的
消除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特点
采用国家
干预
手段扭转经济形势
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局部调整
主要内容
(1)
整顿金融体系;
(2)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3)
调整农业政策;
(4)
推行“以工代赈”
;
(5)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项目
具体措施
整顿金融体系
通过
《紧急银行法案》
,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通过
《全国工业复兴法》
【目的
: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市场过剩】
,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调整农
业政策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推行“以工代赈”
通过
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
,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
《社会保障法》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罗斯福新政
影响
对内
经济
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政治
(1)
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2)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对外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国家所效仿,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局限性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教材图片解读
图名:
罗斯福发表演说
背景:
经济大危机
事迹:
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
图名:
新政期间,美国政府投资建设田纳西水利工程,这是推行“以工代赈”的典型事例
事件:
罗斯福新政
拓展
1.
比较
苏联模式和罗斯福新政
项目
苏联模式
罗斯福新政
不同点
背景
面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无成功经验可借鉴
资本主义面临
严重经济危机,传统经济制度受到考验
目的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消除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特点
以国家计划为核心的行政命令体制,高度集中、僵化
国家干预、指导经济
相同点
(1)都是主动动用国家力量来参与经济活动。
(2)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3)都客观上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4)都有局限性,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拓展
2
.
比较
苏俄(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
项目
苏俄(联)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不同点
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形势;苏俄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需要恢复与发展
美国遭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
文化大革命
”
结束后,人们急切期盼中国能迅速摆脱经济困境,迈步前进
特点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内容
征收粮食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实行自由贸易
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整顿金融体系;调整农业政策;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等
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
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项目
苏俄(联)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不同点
作用
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1)
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
(2)
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
。
(3)
为二战中战胜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4)
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同点
(1)都是在
经济面临
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2)都促进
了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4)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认识
结合国情进行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拓展
3
. 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的突出贡献
人物
重大活动
历史影响
华盛顿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主持制定
1787
年宪法
结束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确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林肯
领导北方军队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扫清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
罗斯福
推行新政,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带领美国参与世界反法西战争
使美国渡过经济大危机;为世界反法西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考点
2
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的侵略扩张
课标导航:
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德意日
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扩张
意大利
政权建立
1922
年,
法西斯党
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侵略扩张
1935
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
埃塞俄比亚
的战争
德国
背景
经济大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政权建立
1933
年,
纳粹党
领袖
希特勒
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欧洲
战争策源地形成
政策
(1)
对内恐怖独裁:
打击德国共产党,解散工会;加强思想控制;残酷迫害犹太人。
(2)
对外侵略扩张:
1938
年,吞并奥地利;
1939
年
3
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德意日
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扩张
日
本
背景
(1)
日本觊觎中国之心由来已久;
(2)
经济大危机中,日本国内外矛盾激化,出现了法西斯组织
——
军部
政权建立
1936
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亚洲
战争策源地形成
侵略扩张
发动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
法西斯同盟
1940
年
9
月,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法西斯同盟
正式建立,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拓展
4
.
比较德意日法西斯政权有哪些异同点?
内外政策相同:
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 对外侵略扩张
。
①
建立背景不同:
意大利是在一战后建立;德日是在经济大危机后建立的。
②
德意建立了法西斯政党
(德国纳粹党;意大利法西斯党),而日本没有(日本是军部法西斯专政)
③
方式不同:
德国经过宣传、竞选逐步建立起来,而意大利、日本是通过对内发动政变,对外侵略扩张后建立起来的。
相同点:
不同点:
考点
3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标导航: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
(1)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各国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
直接原因:
1929
~
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激化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
(3)
间接原因:
英、法采取的“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时间
1939
~
1945
年
主要进程
局部战争爆发
1935
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7
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全面
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英、法被迫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主要进程
逐步扩大
欧洲西线战场
1940
年,德国进攻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打败法国,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英国军民坚持战斗
欧洲东线战场
1941
年
6
月
,
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
,
10
月,德国逼近莫斯科。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
莫斯科
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最大
规模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军偷袭
位于
珍珠港
的美国海军基地,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走向联合
1942
年
1
月,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转折
(军事)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
年
7
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军民英勇抗敌,最终取得胜利。
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也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主要进程
转折
诺曼底登陆:
1944
年
6
月
,美、英盟军成功登陆 法国
诺曼底
,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
场的夹击之中
(意义)
走向胜利
协调行动:
1945
年
2
月
,美、英、苏三国首脑在
雅尔塔
召开会议,协调了盟军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创造条件。
意大利投降:
1943
年
7
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
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德国走向败亡:
1945
年
4
月
16
日,苏军攻入柏林市中心,希特勒自杀身亡;
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日本走向败亡:
(1)1945
年
8
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
(2)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
性质
世界人民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原因
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②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
各国人民的英勇作战
影响
积极:
①
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
②
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③
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④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⑤
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
⑥
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消极:
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
②
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
启示
①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各种挑战;②珍爱和平,远离战争;③国家间应和平共处;④团结就是力量
教材图片解读
图名:
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
事件:
太平洋战争爆发
意义:
标志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图名:
诺曼底登陆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
意义:
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图名:
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时间:
1945
年
9
月
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考点
4
《联合国家宣言》 雅尔塔会议
课标导航:
知道《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
《联合国家宣言》
(政治)
概况
1942
年
1
月,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
华盛顿
签署了
《联合国家宣言》
内容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
意义
标志着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雅尔塔会议
概况
1945
年
2
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
雅尔塔
召开会议
目的
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内容
(1)
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2)
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3)
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
3
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意义
(1)
积极:
进一步协调盟国对法西斯国家的行动,加快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为战后新的世界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消极:
会议背着中国政府作出有损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决定,带有大国强权主义色彩
开罗
会议
1943
年
11
月
,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会晤,并发表《开罗宣言》,
规定:日本所窃据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波茨坦会议
1945
年
7
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召开会议。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拓展
5
.
巴黎和会与雅尔塔会议有哪些相同点?
①
大国强权政治明显
②
确立战后欧亚政治版图
③
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内容
④
有关于处理德国的内容
拓展
6
.
哪些行动体现了《联合国家宣言》的精神?
①
军事行动:
诺曼底登陆
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②
政治行动: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晤 开罗会晤
拓展
7
.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首次合作典型事例?
①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②
召开雅尔塔会议
拓展
8
. 比较两次世界大战
战争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7——1918.11
)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9——1945.9
)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
开始标志
1914.7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39.9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结束标志
1918
年
11
月,德国投降
1945.9.2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性质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战争
交战双方
同盟国 协约国
轴心国集团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主要战场
欧洲战场
欧洲西线、东线战场、东方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
一战转折点
①莫斯科保卫战
—
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神话;②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日本向东南地区发动进攻
—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战争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7——1918.11
)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9——1945.9
)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
一战转折点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
—
二战转折点;④二战中与苏联有关战役
—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⑤诺曼底登陆
——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⑥二战中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三次突袭:德国闪击波兰、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结果
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
轴心国失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胜利
影响
①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②促进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③出现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④改变世界格局;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启示
①应该发扬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精神,加强国际间的支持与协作,团结就是力量;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③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如何避免战争
①提高综合国力;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③加强国家间友好合作
真题演练
1
、
[
2019年19(3)题2分
]
任务三
【保障民权
——
关注政治文明】(
2
分)
美国历史上的法律文献(部分)
·1787
年 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862
年 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933
年 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先后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障法》等
上述法律文献保障了人民的哪些权利?(
2
分)
保障公民自由、平等的权利;人身自由权;获得土地的权利;获得工作的权利;各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2.
(
2018
年
14
题)安娜是
1930
年毕业的一名美国大学生,当她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时,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
A. “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B. “
政府无限量免费供应牛奶面包
”
C. “
美国社会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
D. “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A
3
、
[
2016年20(4)题4分
]
任务四 【构建联系
——
阐述历史过程】(
4
分)
请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组,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组:
1924
~
1929
年经济繁荣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五四运动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组:
1929
~
1933
年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七七事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杜鲁门主义
一组: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展开激烈争夺,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构建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的世界新秩序;(1分)
在巴黎和会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被列强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中国国内的五四运动;(1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1924~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一时。(1分)
二组: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各国纷纷寻找出路,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1分)在经济危机打击下,日本逐步建立起法西斯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七七事变;(1分)日本、德国等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分)二战结束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国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于1947年出台了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分)
课堂巩固训练
1
、
(
2020
原创
·
教学活动建议)下面四幅图片是
20
世纪
30
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
B.
民族复仇主义的兴起
B.
恐怖主义的泛滥
D.
世界反法西斯的联合
A
2
、
(2020原创)“侵华战争使日本经济危机愈发严重,对南方资源,特别是石油和橡胶的需求,南进的呼声越来越高了。但是英美在太平洋的利益使得日本无法从南太平洋大量获取资源。”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签订《九国公约》的结果 B. 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原因
C.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 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
3
、(2020原创)“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 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 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材料中提出的决议发生在(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B
D
4
.(2020原创)战争是影响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下列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是( )
①两次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都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 ③战后都建立了国际新秩序 ④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5
、
(2019湖州)历史场景再现历史事件。以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历史场景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直接相关的有( )
①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达成共识并合影留念
②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游说斯大林对日作战
③盟军部队横渡英吉利海峡发起大规模登陆战役
④美国珍珠港海军突然遭到日军飞机的疯狂轰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B
6
、
(2019重庆A卷)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政策。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该政策( )
A. 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
B. 使银行的信用得到了恢复
C. 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
D. 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C
7.(2019青岛)下图漫画中,罗斯福和丘吉尔手中各拿着一根魔术棒,在庆祝一个1942年诞生的被称为“联合”的新生儿。这个“新生儿”是( )
A. 《凡尔赛条约》
B. 《波茨坦公告》
C. 《开罗宣言》
D. 《联合国家宣言
D
8
、【
小短文】在人类历史上
,
不同国家和地
域
都曾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也出现过不同的解决方案
。
根据下面材料信息
,
结合世界现代史有关内容,以
“
危机·转机·发展
”
为题
,
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
各种经济形态大致上分成三个类型
:
市场经济
、
指令经济
(
计划经济
)
和
两者
的混合形态
——
混合经济
。
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经济体完全属于两中极端之一。
”
————
萨谬尔森
危机·转机·发展
计划于
市场
均是
资源配置的手段
,
计划不
姓
“
社
”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
市场不
姓
“
资
”
,社会主义
也有市场。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巩固了新生的
苏维埃政权
后,这种政策
引
起苏俄人民的不满
,制约了苏俄
经济的发展
。
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
,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
实行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1929年
,
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
1933年
,
罗斯福实施新政
,采用
加强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
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
、
巩固和发展
;资本主义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强
;
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面对危机,政府应根据本国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计划,从实际出发
,
把市场
与
计划
相
结合,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利益
,将
有利于解决危机并获得新的发展。
相关文档
- 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2021-11-1213页
- 江西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第四单元2021-11-1224页
- 济南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2021-11-1213页
- 2020年中考道法复习:遵守社会规则2021-11-125页
-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中考数学2021-11-1220页
- 2013年四川遂宁中考数学试卷(1)2021-11-1210页
- 铜仁市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试题及答2021-11-1211页
- 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物理试卷【2021-11-129页
- 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物理试卷2021-11-1210页
- 2017年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2021-11-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