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50 KB
  • 2021-11-12 发布

2015中考物理徐州解析试卷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2015•徐州)课堂发言的同学声音一定要洪亮,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 ‎  A.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 专题:声现象.‎ 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音色又叫音品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课堂发言的同学声音一定要洪亮,是要求增大声音的响度,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听到.‎ 故选C.‎ 点评:此题要结合声音的特征响度定义进行分析解答,注意与其它特征的区分.‎ ‎ ‎ ‎2.(2分)(2015•徐州)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熔化特点的是(  )‎ ‎  A. B. C. D. ‎ 考点: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首先明确熔化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物体的温度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次要分清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时的最大区别,那就是一个有熔点,一个没有熔点.‎ 解答: 解:A、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在上升、不变、上升,说明物体在吸热,并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符合题意;‎ B、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一直在下降,说明这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不符合题意;‎ C、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在下降、不变、下降,说明物体在放热,且有一段时间放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凝固的图象;不符合题意;‎ D、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一直在升高,说明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解决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明确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二是分清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 ‎ ‎3.(2分)(2015•徐州)下列属于弹力的是(  )‎ ‎  A.重力 B. 磁极间作用力 C. 电荷间作用力 D. 压力 考点: 弹力. ‎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相互接触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称为弹力;由弹力的定义可判断.‎ 解答: 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属于弹力,不合题意;‎ B、磁极间作用力属于磁力,不属于弹力,不合题意;‎ C、电荷间作用力不符合弹力的定义特点,不合题意;‎ D、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指向接触面的力,属于弹力,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由本题可知弹力的条件:一:物体发生了形变;二、两物体相互接触.‎ ‎ ‎ ‎4.(2分)(2015•徐州)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是1.5V,的示数是4.5V,则电源电压是(  )‎ ‎  A. 1.5V B. 3V C. 4.5V D. 6V 考点:‎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 专题:‎ 电压和电阻.‎ 分析:‎ 先分析电路的结构和电压表测量的对象,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求出电源电压.‎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连接,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即灯L1两端电压:U1=1.5V;‎ 电压表测量灯L2两端电压,即U2=4.5V,‎ 则电源电压U=U1+U2=1.5V+4.5V=6V.‎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辨别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关键是知道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 ‎ ‎5.(2分)(2015•徐州)利用如图所示实验原理工作的是(  )‎ ‎ ‎ A.‎ 电动机 B.‎ 电炉 C.‎ 发电机 D.‎ 电饭煲 考点: 电磁感应. ‎ 专题: 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发电机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发电机的原理图中没电源,有电源的实验装置图是电动机的原理图.‎ 解答: 解:‎ 由图可知:该实验中无电源,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原理图.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即发电机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也考查学生对电磁学中一些重要实验原理的掌握 ‎ ‎ ‎6.(2分)(2015•徐州)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  A.甲车 B. 乙车 C. 两车都是 D. 两车都不是 考点: 力与图象的结合. ‎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以及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2)物体受平衡力时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 解:(1)图象的纵轴是速度,横轴是时间,所以这是一个速度﹣﹣时间图象;‎ ‎(2)由图象可知:甲车先静止,然后的一段时间内,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做匀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 乙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 故选B.‎ 点评: 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 ‎(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4)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 ‎ ‎7.(2分)(2015•徐州)让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透镜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7cm处,经这个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  A.缩小的实像 B. 放大的实像 C. 缩小的虚像 D. 放大的虚像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 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利用题目中提到的物理过程,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再利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来得到成像的情况.‎ 解答: 解: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亮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5厘米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这是利用平行光聚焦法测得了透镜的焦距.现在的物距是7厘米,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B.‎ 点评: 凸透镜焦距的确定一般可用下面两种方法:①平行光聚焦法,如此题;②二倍焦距成像法,即u=2f时成等大的实像.根据像与物等大,利用此时的物距来确定焦距.‎ ‎ ‎ ‎8.(2分)(2015•徐州)GPS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简称,它传递信息依靠的是(  )‎ ‎  A.电磁波 B. 超声波 C. 紫外线 D. 次声波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 ‎ 专题: 信息的传递.‎ 分析: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GPS接收器接收的是电磁波.‎ 解答: 解: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并导航.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电磁波.‎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利用电磁波的地方非常多.如:卫星通信、无线电视、无线广播、手机等,是一道基础题.‎ ‎ ‎ ‎9.(2分)(2015•徐州)下列微粒中最小的是(  )‎ ‎  A.原子 B. 夸克 C. 质子 D. 原子核 考点: 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物体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根据上述知识来分析.‎ 解答: 解:根据分子的结构可知,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因此,在各选项的粒子中,最小的是夸克.‎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我们对于微观世界的了解,熟练掌握物质的微观结构可顺利解答,是一道基础题.‎ ‎ ‎ ‎10.(2分)(2015•徐州)2014年12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赞扬了海军372潜艇官兵.372潜艇在海上正常航行时,突然遭遇海水密度变化,引发潜艇“掉深”,即突然快速向海底沉降.指战员临危不惧,冷静处置,转危为安.造成潜艇沉降的原因可能是(  )‎ ‎  A.潜艇所受浮力突然增大 B. 潜艇所受压强突然增大 ‎  C.潜艇所受浮力突然减小 D. 潜艇所受压强突然减小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 专题: 应用题;浮沉的应用.‎ 分析: 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浮沉的,海水中不同深度下海水的密度不同,这给潜水艇的下潜会带来极大的危险.‎ 解答: 解:由于海水中不同深度下海水的密度会是变化的,所以潜艇突遇“断崖”险情是因为遇到海水的密度突然变小,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海水gV排可知浮力会突然变小,潜水艇突然遭遇海水密度突变引发潜艇“掉深”,“掉深”到潜艇的极限深度便会艇毁人亡,由此分析可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潜水艇的原理和海水深度不同密度不同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 ‎ 二、物理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3分)(2015•徐州)据5月29日《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拟推出和谐配乐版广场舞.广场舞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 振动 产生,经 空气 传播到人耳.音乐声过大会形成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受信号.关掉音箱是在 声源 处控制噪声.‎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 ‎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3)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 解:(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我们听到的音乐是由音箱中的纸盆振动产生的.‎ ‎(2)音乐声是通过介质,即空气传到人耳.‎ ‎(3)关掉音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及控制噪声的途径等知识,比较简单,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 ‎ ‎ ‎12.(3分)(2015•徐州)小明想知道所喝奶茶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杯子和奶茶的总质量为76.2g,倒入量筒中40cm3后,再用天平测出杯子和剩余奶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示,则倒入量筒中奶茶的质量为 42 g.经过计算可知,奶茶的密度为 1.05 g/cm3,喝掉一部分后,奶茶的密度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考点: 固体密度的测量. ‎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弄清楚标尺的分度值,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由此读出量筒中奶茶质量;‎ ‎(2)根据公式ρ=计算奶茶密度;‎ ‎(3)密度是物质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由此可知喝掉一部分后奶茶的密度.‎ 解答: 解:‎ ‎(1)由图可知,标尺上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剩余奶茶的质量20g+10g+4.2g=34.2g,‎ 则量筒中奶茶的质量m=76.2g﹣34.2g=42g.‎ ‎(2)奶茶的密度:ρ===1.05g/cm3.‎ ‎(3)密度是物质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由此可知喝掉一部分后奶茶的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42;1.05;不变.‎ 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悉测量固体密度的基本实验程序、天平的正确读数以及密度公式ρ=的熟练运用.‎ ‎ ‎ ‎13.(3分)(2015•徐州)太阳能属于 可再生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某太阳能热水器能使100kg的水温度由室温升高50℃,那么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 2.1×107 J,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 热传递 方式改变的[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考点:‎ 热量的计算;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能源的分类. ‎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1)由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分类要求来看,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 ‎(2)知道水的质量、温度升高值,根据吸热公式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3)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 解:(1)太阳能可从自然界不断获得,属可再生能源;‎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100kg×50℃=2.1×107J.‎ ‎(3)水从太阳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水的内能.‎ 故答案为:可再生;2.1×107;热传递.‎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Q吸=cm△t、能源的分类、内能改变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 ‎ ‎14.(3分)(2015•徐州)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移动了1m,则木块移动的速度为 0.1 m/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大小为 2.4 N,拉力所做的功为 2.4 J.‎ 考点:‎ 速度的计算;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功的计算. ‎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重力、弹力、摩擦力;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已知物块10s内移动了1m,可求得木块移动的速度;‎ ‎(2)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的读数,然后从小数字向大数字开始读.‎ ‎(3)知道拉力大小和距离,根据W=Fs求出拉力做功多少.‎ 解答:‎ 解:木块移动的速度v===0.1m/s,‎ 每一个大格代表1N,每一个小格代表0.2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4N.‎ 拉力做功:W=Fs=2.4N×1m=2.4J.‎ 故答案为:0.1;2.4;2.4.‎ 点评:‎ 此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功的大小等知识点的理解,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 ‎ ‎15.(3分)(2015•徐州)书包带做的比较宽,是为了 减小 压强.如图所示,将纸条的一端按在嘴唇的下方,向前吹气时,会看到纸条向 上 (选填“上”或“下”)飘动,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气体压强越 小 .‎ 考点: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1)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2)从纸条上方和下方空气的流速和所受压强的大小去分析回答.‎ 解答: 解:(1)书包带做的宽些,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 ‎(2)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 故答案为:减小;上;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的了解与掌握,本题反映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现的新课标的要求.‎ ‎ ‎ ‎16.(2分)(2015•徐州)如图是自动回转的“魔罐”,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当你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它能自动滚回来的原因是 弹性势 能转化为 动 能.‎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 专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动能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形变程度.‎ 解答: 解:魔罐在开始滚动的时候,具有动能,滚动的过程中,罐子动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当动能为0时,弹性势能最大,魔罐开始向回滚动,在魔罐滚回来的过程中橡皮筋弹性势能减小,罐子动能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弹性势;动.‎ 点评: 本题考查动能和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 ‎ ‎17.(3分)(2015•徐州)登山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健身方式,露水常使山道变得湿滑,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形成的,因此登山时应选择一双鞋底比较 粗糙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登山鞋,以防止滑倒.登山时为避免后仰,上身应稍向前倾,同时背囊中较重的物品最好放在图示中的 A (选填“A”或“B”)位置处.‎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杠杆的应用. ‎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重力、弹力、摩擦力;简单机械.‎ 分析: (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体叫液化;‎ ‎(2)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 ‎(3)旅游登山时,为了使人不易向后倾倒,背囊中的重物到人的重心的竖直线的距离最短.‎ 解答: 解:‎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的液态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为了登山安全,防止打滑,要增大鞋与山道之间的摩擦,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要选择鞋底比较粗糙的登山鞋;‎ 人的行走时,人的重心向前倾,为了使人不易向后倾倒,背囊中的重物到人的重心的竖直线的距离最短.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上部,应放在A处.‎ 故答案为:液化;粗糙;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液化现象、增大摩擦的方法以及人在行走时和站立时,重心是变化的,本题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 ‎ 三、物理解答题(34题4分,35、36题各6分,37~39题各8分,共40分.解答35、36题应有解题过程)‎ ‎18.(4分)(2015•徐州)按要求作图 ‎(1)如图a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如图b所示,重10N的小球在空中飞行,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它所受的重力.‎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重力示意图. ‎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2)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解答: 解:(1)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画一个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大小为10N,如图所示:‎ 点评: (1)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2)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的作法.不管物体怎样运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 ‎ ‎19.(6分)(2015•徐州)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重为3N,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N.求:‎ ‎(1)小石块的质量(g取10N/kg);‎ ‎(2)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考点: 重力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 ‎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 分析: (1)知道小石块的重,根据G=mg求出小石块的质量;‎ ‎(2)知道小石块的重和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F浮=G﹣F′求出受到的浮力.‎ 解答: 解:(1)由G=mg可得,小石块的质量:‎ m===0.3kg;‎ ‎(2)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F′=3N﹣1N=2N.‎ 答:(1)小石块的质量为0.3kg;‎ ‎(2)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和称重法测浮力,是一道基础题目.‎ ‎ ‎ ‎20.(6分)(2015•徐州)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灯L标有“6V 3W”字样.开关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1.2A.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在10s内,电流通过电阻R所做的功.‎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的计算. ‎ 专题: 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1)根据P=计算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 ‎(2)灯泡正常发,先计算灯泡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计算R的电流,由W=UIt计算在10s内电流通过电阻R所做的功.‎ 解答: 解:由图R与L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 ‎(1)根据P=,‎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12Ω;‎ ‎(2)由题,开关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 所以U=UL=UR=6V,‎ 根据P=UI,灯泡电流:IL===0.5A,‎ 所以R的电流:IR=I﹣IL=1.2A﹣0.5A=0.7A,‎ ‎10s内电流通过电阻R所做的功:‎ W=URIRt=6V×0.7A×10s=42J.‎ 答:(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Ω;‎ ‎(2)在10s内电流通过电阻R所做的功为42J.‎ 点评: 此题考查并联电路特点,电功率、电能公式及其变形应用的计算题,难度适中,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悉公式及其变形,在具体问题中能迅速确定适合的公式.‎ ‎ ‎ ‎21.(8分)(2015•徐州)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如图a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 旋(选填“左“或“右”).‎ ‎(2)如图b所示,在A位置上挂两个相同钩码,应该在B位置挂上 1 个同样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图c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使用杠杆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图d所示,下列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 D .‎ 考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调节杠杆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2)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一个钩码重为G,根据杠杆平衡求出钩码的个数.‎ ‎(3)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减小,动力变大;‎ ‎(4)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省力的费距离、费力的省距离.‎ 解答: 解:(1)由图a知,杠杆的右端较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 ‎(2)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一个钩码重为G,‎ 因为,F1l1=F2l2,‎ 所以,2G×2L=nG×4L,‎ 所以,n=1,所以在A处挂1个钩码.‎ ‎(3)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4)A、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B、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C、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D、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故答案为:(1)右;(2)1;(3)变大;(4)D.‎ 点评: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在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是杠杆平衡计算的基础内容,一定要掌握.‎ 此题同时考查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 ‎ ‎22.(8分)(2015•徐州)小华用如图a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其原因可能是 电阻R断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电压U/V ‎0.5‎ ‎1.0‎ ‎1.6‎ ‎1.9‎ ‎3.0‎ 电流I/A ‎0.1‎ ‎0.2‎ ‎0.3‎ ‎0.4‎ ‎0.5‎ ‎0.6‎ ‎(2)故障排除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压表示数会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当电流表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其值为 2.5 V.‎ ‎(4)补齐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c中画出I与U关系的图象.‎ 考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常见的电路故障有断路与短路,根据电路故障现象分析电路故障原因;‎ ‎(2)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然后结合欧姆定律分析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3)由图示电表确定电表的量程与分度值,然后读出其示数;‎ ‎(4)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解答: 解:(1)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存在断路;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并联电路之外电路不存在断路,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断路.‎ ‎(2)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总电阻变小,根据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由UR=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3)由图b可知,电压表量程为0~3V,其分度值为0.1V,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4)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电阻R断路;(2)变大;(3)2.5;(4)见上图.‎ 点评: 此题是“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考查了电路故障分析、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电表读数、描点法图象的画法等,难点是根据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分析电路中其他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是实验的常考问题,一定要掌握.‎ ‎ ‎ ‎23.(8分)(2015•徐州)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 坦克炮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将举行盛大阅兵仪式.99式主战坦克预计会再次成为本次阅兵的一大亮点.‎ ‎99式主战坦克为我国自行研制,火炮威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炮弹初速为1940m/s,居世界第一.炮管中部的抽烟装置,由储气筒、喷嘴等组成.炮塔内炮手发射炮弹,弹丸经过喷嘴时储气筒会充入高压气体,弹丸飞离炮口后,储气筒内的高压气体便由喷嘴向外冲出,迫使炮塔中的有害气体沿炮口流出,净化了车内空气.‎ 炮管外装有隔热套,隔热套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为了减少环境对炮管的影响,内层是为了能使火炮发射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使炮管温度趋于一致,减少变形.‎ ‎99式坦克还配备红外夜视仪、激光测距仪等先进设备,能够全天候作战.‎ ‎(1)高速飞行的炮弹能够击穿2000m外900mm厚的装甲,是因为它具有较大的 动(机械) 能.‎ ‎(2)抽烟装置喷嘴的开口方向,你认为图中哪一选择最符合要求 A ‎ ‎(3)炮管隔热套内层材料的性质最应该具有 C ‎ A.熔点低 B.熔点高 C.导热性好 D.导热性差 ‎(4)红外夜视仪夜晚能够识别人体、岩石、坦克,是因为被识别物体的 温度 不同,发出的红外线强度不同.‎ 考点: 动能的影响因素;物质的基本属性;红外线. ‎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1)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物体具有能,据此结合能量的类型作答;‎ ‎(2)根据抽烟装置的要求,可判断哪种设计更适合这一功能;‎ ‎(3)根据炮管隔热套内层的作用特点可判断其材料的性质;‎ ‎(4)任何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越强.‎ 解答: 解:(1)高速飞行的炮弹能够击穿2000m外900mm厚的装甲,说明能对外做功,因此它具有较大的动(机械)能.‎ ‎(2)由题意可知,炮塔内炮手发射炮弹,弹丸经过喷嘴时储气筒会充入高压气体,弹丸飞离炮口后,储气筒内的高压气体便由喷嘴向外冲出,迫使炮塔中的有害气体沿炮口流出,净化了车内空气.从开口的方向来看,最符合要求的应该是A;‎ ‎(3)由题意可知,炮管内层是为了能使火炮发射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使炮管温度趋于一致,减少变形,因此,炮管隔热套内层材料的性质最应该具有导热性好的特点,故C符合题意.‎ ‎(4)红外夜视仪夜晚能够识别人体、岩石、坦克,是因为被识别物体的温度不同,发出的红外线强度不同.‎ 故答案为:(1)动(机械); (2)A; (3)C;(4)温度.‎ 点评: 本题以“坦克炮”为背景,考查了与能量、物体的属性、红外线等相关的多个知识点,体现了物理在高科技领域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