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50 KB
- 2021-11-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一、课前知识准备
1.冰的熔点是 ℃,熔化时要 。 答案:0;吸热
2.电冰箱是利用 起到致冷作用的。 答案:蒸发吸热
二、名师解读点拨
知识点1:凝固
【思考】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称为 ; 是放热过程。
答案:凝固;凝固
【注意】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想一想】南极地区的最低气温达-88.30℃,在这样冷的环境中,能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点拨】水银的凝固点是-39℃,若在南极使用水银温度计,里面的水银会凝固,无法测量。可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辨析】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
熔化图象 凝固图象
知识点2:液化
【思考】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 , 是放热过程。
答案:液化;液化
【易淆点】“白气”和水蒸气
水烧开后,从壶口冒出的“白气”,冬天人们嘴里哈出“白气”,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这里的“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水蒸气无色无味看不见的气体。
【辨析】如果被100℃的水蒸气烫伤会比100℃的水烫伤更为严重。
水蒸气遇到相对较冷的皮肤会在上面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所以会放出更多的热量。
知识点3:凝华
【思考】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称为 , 是放热过程。
答案:凝华;凝华
【举例】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都是凝华现象。
知识点4:物态变化的应用
【想一想】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窑的菜冻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点拨】当气温下降时,桶里的水会凝固成冰,在凝固过程,水会放热,该热量可使地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
【想一想】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点拨】电冰箱通电后,压缩机将蒸发器内的气体制冷剂吸出,并将其压缩,在冷凝器中液化成液体,由于液化放热,所以人们会感受到冰箱后背发烫。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并被汽化为气体,由于汽化吸热,所以冰箱内的温度降低了。
4
三、拓展整合创新
类型之一: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例1】(05年福州市课改区)福州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我的猜想:呈在_____________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
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水雾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有降温和加压两种方法。卧室内空气中水蒸气的温度与窗玻璃温度相同,不具备液化条件,而室外空气中水蒸气的温度比窗玻璃温度要高,水蒸气在窗玻璃室外侧遇冷液化形成水雾。
答案:室外;室外空气中水蒸气在窗玻璃室外侧遇冷液化形成水雾
变式题: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选填“内”或“外”)
解析:凝华过程也要降温才能实现。室内的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窗玻璃凝华成“冰花”,它总出现在窗玻璃的内表面。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低,窗玻璃温度也低,不存在凝华条件。
答案:内
【例2】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解析: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使液体温度达到沸点,二是保证继续吸热,在“扬汤止沸”过程中,被扬起的汤和空气发生热传递,结果使锅中水的温度降低,低于沸点,使沸腾的条件不满足,沸腾现象停止,但由于锅下热源继续加热,使锅内的水又很快达到沸点,沸腾现象继续发生,因此,“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是把热源抽掉,液体因沸腾的条件被破坏而终止沸腾,因此“抽薪”才能彻底止沸。
答案:C
类型之二:物态变化的应用
【例3】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解析:因为干冰在常温下易升华,干冰升华时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热,使周围的气温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就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部分小水珠又继续放热凝固形成小冰晶,这些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空中。就是我们看到的漂渺的雾气。
答案:D
【变式题】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放热
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放热
解析:干冰的凝固点在-78℃左右,手接触到干冰会冻伤。
4
在常温度下极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达到很好的致冷的效果。
答案:C
类型之三:综合应用创新
【例4】(05年南通海门)第三学习小组在探究冰熔化的特点时将挑选好的两支规格相同、满足测试要求的温度计分别插入不同的深度,如图显示了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现象.小明负责把两支温度计的读数记录下来,读数见下表。
甲、乙温度计读数记载表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甲温度/℃
-5.0
-2.9
-0.9
0
0
0
0
0
0
0
0
0
0.2
乙温度/℃
-5.0
-2.4
0
0
0
0
1.0
1.8
2.5
3.1
3.6
4.0
4.0
状态
固
固
固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液
在以上表格中, 温度计的读数验证了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只要是冰水共存状态,温度就为0℃.
在交流中,小明又有了一个新发现,根据课本上的数据,酒精的沸点是78℃,而实验中使用的酒精温度计的量程是-10℃~100℃,经过调查他们确认所使用的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所使用的温度计的量程超过了酒精的沸点?请你根据所学到的知识作出猜想.
猜想: 。
你猜想所依据的知识是: 。
解析:本题涉及到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猜想。体现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于它是科学结论的先导,如果猜想与假设一旦能得到实验结果的支持,它就可能发展成为科学结论。因此,猜想与假设能帮助探究者明确探究的内容和方向,指导探究的沿预定目标展开,避免探究的盲目性。
猜想不是胡猜乱想,猜想是应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中的事实寻求可能解释的过程。尽管所提出的猜想不一定是最终的科学结论,但对问题成因的猜想仍需要有一定的依据,这依据有两点,一是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二是科学事实,即所遇到的“问题”。
本题可通过对温度计的构造进行分析,温度计的玻璃管是封闭的,液体没有充满整个玻璃管,进而分析液面上方空间里会有什么,联想到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这样猜想就形成了。
答案:甲;温度计内液面上方的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升高而升高。
四、当堂检测反馈
1.图中,表示晶体熔化的图像是_______.
答案:丙
4
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如果对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加热,首先分离出来的是________,生产中常用此方法提高酒精的浓度.
答案:酒精
3.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
A.早晨有浓雾
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了冰
答案:B
4.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60℃的水,正在沸腾中
B.用纸盒装水,放在火上加热,可将盒中的水烧开
C.液体吸热后,温度却不升高
D.用水银温度计测得南极考查站的温度是-60℃
答案:D
5.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下列哪种现象 ( )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先升华后凝华
答案:D
五、资料链接
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在寒冷的冬季,我国北方各地经常受到寒潮的侵袭.寒潮是从北向南流动的一股强烈的又冷又干的气流.当它的前缘和南方的温暖而潮湿的空气一接触,因为冷空气比暖空气重,所以会把暖空气顶到高空.高空气温低,暖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小冰晶变成了云,然后又集结成雪花落到地面.下雪前,一般是受暖湿气流的影响,所以天气不是很冷,而水汽凝结成雪花会散发出很多热量;下雪时天空还会有大量的云,这层云就好像棉被一样罩在大地的上空,不让地面散发的热跑远.由于上述的三种原因,所以下雪前和下雪时天气并不会很冷,气温还可能略有升高.
下过雪后,云层散去,天空变得晴朗无云.大地由于失去了云层的保护,散发出的热量不再停留在低空,而是很快升到高空,使气温有所下降.另外一点积雪在太阳的照射下发生融化,雪融化成水的过程要吸收大量的热.这样,一部分热量跑掉了,一部分热量被雪吸收了,因此,天气反而变得冷了.气温降低,我们当然就觉得比下雪时要寒冷。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