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3.00 KB
  • 2021-11-17 发布

2020苏教版上册数学一年级第6单元教案等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抽签 古时候,有一位糊涂的县官,因为听信他师爷的谗言,就把无辜的张三抓了起来,在审问时,他对张三说:“明天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到时我这里有两枚签,一枚签上写着‘死'字,另一枚签上写着‘生'字,你抽到哪一枚签,就判你什么。”小朋友,如果让张三抽的话,可能会怎样呢?‎ 可是,一心想害死张三的师爷却在两枚签上都写了一个“死”字,小朋友,如果再让张三抽的话,结果会怎样呢?幸亏张三的一位朋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第二天,县官在开堂时,让张三抽签。张三抽了一枚签,连忙吞进肚子里。县官只好打开另一枚签,发现上面写着“死”字,以为张三抽到的是“生”字签,就只好放了张三。‎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材第30、第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各自的特征。‎ ‎2.能对物体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知道各自的名称。‎ 难点:联系生活加深对各形体特征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 模型,图形卡片,积木,实物,每组一个袋子等。‎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导语:同学们,你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老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礼物倒出来看一看。‎ 请各小组用这些积木拼搭一个自己喜欢的模型。‎ 交流拼搭的模型。‎ 二 探究新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智慧老爷爷还提了一个新的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各组分类,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说说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有棱有角的;一组是像柱子似的;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实物放在一起,说明这些都是长方体。(板书:长方体)‎ 再拿一个长方体进行翻转,让学生认识摆放不同的长方体。‎ 然后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试着起个名字。‎ 直观揭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看一看,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还有圆圆的面。‎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六个面等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到抽象图形。‎ 出示积木、牙膏盒等,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的方法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 ‎①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卡片贴在黑板上,最后拿出相应的实物。‎ ‎②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说一个图形,学生想想这个图形的样子。‎ ‎③让学生闭上眼睛摸,并说说是什么。如摸到一个球,说“这是一个球”。‎ ‎④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区分辨认。‎ ‎(3)让学生找一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可先找眼前的、教室里的,然后找生活中的)‎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让学生连线。‎ 教师指导做第一个,学生独立做其余的题,教师巡视、指导。‎ ‎2.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1)教师读要求,引导学生做第一个。如这些图形里有几个长方体,学生数,老师填数。‎ ‎(2)学生独立完成剩余的几个。‎ ‎(3)集体交流。‎ 若学生把球说成圆,教师可以拿出一个药丸或球,把它从中切一刀,把横截面展示给学生,这个面是圆。若学生把长方体说成正方体,可做两个形体的翻转对比实验,找到各自的特点。长方体的面不一样大,有长有方,正方体每一个面都一样。‎ ‎3.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同桌说说,然后教师订正。‎ 板书设计 认 识 立 体 图 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课后反思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经历对简单的几何形体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有趣的拼搭 教学内容 有趣的拼搭 教材第32、第3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动手拼搭,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通过拼搭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特征。‎ 教具学具 模型,每人一袋学具。‎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数一数,填表。‎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  )个 ‎(  )个 ‎(  )个 ‎(  )个 二 拼搭活动 ‎1.出示小明用废品拼搭的小坦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你看,小明用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还有圆柱搭出了他最喜欢的小坦克。‎ 提问:小明为什么把圆柱放在最下面?‎ 小组讨论。‎ ‎2.其他的物体又有什么特点呢?‎ ‎(1)做滚一滚的实验。说出圆柱和球易滚动,圆柱放倒以后才能滚动,球能任意滚,还可以转;长方体、正方体不易滚动。‎ ‎(2)做堆一堆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长方体、正方体在拼搭时不易倒塌,而球不易拼搭。通过实践,让学生找出最难堆的图形——球。‎ ‎3.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下面做一个游戏。‎ 游戏规则: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蒙上眼睛摸一摸,并说出摸到图形的名称,另一人评判,然后交换。比比谁摸对的次数多。‎ ‎4.搭一搭。‎ 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搭出自己喜欢的组合图形和同伴交流。‎ ‎5.数一数。‎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课后反思 ‎1.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学生能很快地认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 ‎2.有一部分学生容易混淆圆和圆柱、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 ‎3.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具体说出圆柱、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作用。‎ 第六单元跟踪检测卷 一、连一连,画一画。(第1题6分,第2题10分,共16分)‎ ‎1.把物体与中间相应的图形连起来。‎ ‎2.下面物体是长方ɡ体的画“√”,是正ɡ方ɡ体的画“△”,是圆柱画 ‎“☆”。‎ ‎ (  )   (  )  (  )  (  )  (  )‎ 二、数一数,填一填,圈一圈。(第1题20分,其余每空2分,共 ‎34分)‎ ‎1.‎ ‎(1)图中一共有(  )个图形,其中正方体有(  )个。‎ ‎(2)从左数起,第(  )个是正方体,第(  )个是球,第(     )个是圆柱。‎ ‎(3)图中有(  )个圆柱,(  )个长方体。(  )最多,比球多 ‎(  )个。‎ ‎(4)从右数起,把第3个圆柱圈起来。‎ ‎2.‎ ‎ ‎ ‎3.‎ ‎ ‎ 三、想一想,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8分)‎ ‎1.(  )是圆柱。‎ ‎①       ②       ③ ‎ ‎2.下图中,(  )是正方体。‎ ‎① ② ③ ‎ ‎3. 的上下两个面(  )。‎ ‎① 一样大 ② 不一样大 ③ 无法确定 ‎4. 中共有(  )个正方体。‎ ‎① 3 ② 4 ③ 5‎ ‎5.先放一个长方体,再在长方体上面放一正方体,最后在正方体上面放一个圆柱。正确的搭法是(  )。‎ ‎6.按规律排列,袋子里应该放(  )。‎ ‎① ② ③ ‎ 四、生活中的图形。(第1题3分,第2题9分,第3题12分,共 ‎24分)‎ ‎1.下面哪组物体能站稳?在能站稳的物体下面的框里画“√”。‎ ‎2.把每组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1)‎ ‎(2)‎ ‎(3)‎ ‎3.数一数,填一填。‎ 五、智慧大挑战。(第1题2分,第2题6分,共8分)‎ ‎1.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要(  )个ɡ这样的小正方体。‎ ‎2.按规律接着应该摆什么图形?请圈一圈。‎ 附加题:(10分)‎ 叔叔把一块长方体木块中间一圈涂上黑色,再切成24块,如下图。‎ 一面有黑色的小木块有几块?两面有黑色的小木块有几块?‎ 答案 一、1.‎ ‎.‎ ‎2.‎ ‎ ‎ 二、1.(1)8 1‎ ‎(2)2 1 3,5,7,8‎ ‎(3)4 2 圆柱 3‎ ‎(4)‎ ‎2.3 3 4 1‎ ‎3.7 4 6‎ 三、1.① 2.② 3.①‎ ‎4.② 5.① 6.①‎ 四、1.‎ ‎2.(1)‎ ‎(2)‎ ‎(3)‎ ‎3.2 2 6 6‎ 五、1.8 ‎ ‎2.‎ 附加题:4块 4块 伽利略与比萨斜塔 ‎ ‎ 传说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几乎同时落地,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此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 但是,伽利略的两个球体并非像传说中的一样一起落下,即使重力加速度不变,两个球体受到空气阻力影响,是不会一起落下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鹅毛和铅球不会一起降落的原因。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两个球体不能看作自由落体。但是伽利略的实验理论是正确的,在真空中,无论多重的物体,都遵循自由落体定律。‎ 周测培优卷5‎ 一、照样子,连一连。(18分) ‎ ‎ ‎ 二、想一想,填一填。(每空2分,共38分) ‎ ‎1. ‎ ‎        (  )个 (  )个 (  )个 (  )个 ‎ ‎2.‎ ‎(1)一共有(  )个图形; ‎ 有(  )个,有(  )个,有(  )个,有(  )个。 ‎ ‎(2)从左数起,是第(  )个; ‎ ‎ 从右数起,是第(  )个。 ‎ ‎(3)从左数起,第(  )个和第(  )个是。 ‎ ‎3.‎ ‎ ‎ 的上面是(     ),下面是(      ), ‎ 左面是(     ),右面是(     )。 ‎ 的左边有(   )个图形,右边有(   )个图形。 ‎ 三、数一数,填一填。(24分) ‎ ‎1.‎ ‎(  )个   (  )个    (  )个    (  )个 ‎ ‎2. ‎ ‎(  )个    (  )个 ‎ 四、涂颜色。(20分) ‎ 把长方体涂成红色,正方体涂成绿色,圆柱涂成蓝色,球涂成 黄色。‎ 答案 一、‎ 二、1.4 1 4 2‎ ‎2.(1)8 2 3 2 1‎ ‎(2)5 4‎ ‎(3)1 6 【点拨】注意方向,注意几和第几的区别。‎ ‎3. 1 5‎ 三、1.5 4 7 3‎ ‎2.5 6‎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