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61 KB
- 2021-11-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课题 长度比较 教时 1 课时 日期
一. 教学目标:
1.在物体长短比较的活动中,初步形成长度概念。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长度比较的各种方法。
3.通过操作、体验活动,理解要用统一的度量标准进行测量比较。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比较方法进行长度比较,并能够完整地表达。
教学难点: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铅笔、丝带、方形纸、多媒体课件等
二.制定依据
1. 内容分析
小学阶段关于图形测量概念的教学主要包括长度测量概念、面积测量概念和体积测量概念。
而《长度比较》是长度测量概念教学的第一课时,教材是将物体长短的直接比较方法作为教学重
点。让学生在比较物体长短的过程中,初步建立起一维长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帮助学生形成对
长度的初步感知。本课时一个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探究运用不同方式,进行测量比较的活动
中,体验到统一测量比较标准的重要性,这也为后续度量教学,统一长度单位作铺垫。
2. 学生实际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早有了“长”与“短”的认知经验,也能够通过观察来比较物体的长短。
同时,他们在比身高或者其他比较活动中经历过一端对齐的直接比较方法,而且他们对度量的工
具:尺,应该不陌生,甚至部分孩子可能也会使用并知道一些度量的单位。但是,学生可能缺乏
的是对于抽象的长度概念的理解,这也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时,我们设
计了较多的学生自主操作、体验的活动,促使学生在比较的活动中深入的认识长度,建立起长度
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应用 设计意图
常规积累(课
前 2 分钟)
请同桌两人比一比,说一说
开放式导入
(一) 感知长度的含义:
1.小朋友们最近都在学认字,现在张老
师写两个字,请你们认一认(板书:长
短)
2.揭示课题
生活中物体有长有短,今天这节课我们
就一起来探究“长度比较”。(板书课题)
学生独立尝试,
通过识字引出
课题,认识生
活中的物体有
长有短。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一)初步感知目测和重叠法
第一放:
1. 比丝带活动
三条丝带比长短,包含长度接近的 2 条
丝带(红 1,绿 2,黄 3)进行比较
1.老师这里有三根丝带,它们谁最长谁
最短呢?(放在手心里)你们也有几根
这样的丝带,请你们比一比谁最长谁最
短?
2.师:谁来比给大家看,并说说是怎么比
的?比较的结果如何?(注重生动作---结
果。生:我是这样比的……,发现了()
比()长)
师小结:一条丝带的长度就是指丝带这
一端到另一端之间的距离。1、2 这样比
较都是将丝带的一端对齐,怎么比较他
们的长短呢?(生反馈:看另一端)(师
梳理学生语言:“这边、这头”,数学上
我们称一端”,“两根或三根”放在一起
数学语言我们称“重叠”)
师小结:在长度比较过程中,差别明显
的物体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谁长谁短,这
种目测的方法数学上称为(板书:观察
法);当 2 条丝带的长度差别不明显时,
我们可以把物体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就
可以比较出谁长谁短。这种方法称为(板
书:重叠法)
3.巩固练习,感悟概念
小丁丁和小胖也在学习“长度比较”
(1)小丁丁说:蓝色铅笔比较长。
师追:我们看笔尖知道蓝长,红短,(拿
开纸,揭开真相 1,学生惊讶)师追:到
学会长度比较的方法,
初步建立起长度概念。
学生独立尝试,动手操
作
反馈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第一收:
(一收):三根重叠放在
一起(凭借生活经验,
机械式操作)
预设 1:
预设 2:
师追:
这 样 放 为 什 么 不 可 以
呢?(生反馈)
(二收):先目测红最
长,再比较绿黄:师:
老师刚刚看到有的同学
把红丝带放在一边,直
接比较绿、黄丝带,他
为什么这么做?(生追:
一眼就能看出红丝带最
长)师:小结观察法(思
维灵活性强)
预设 1:对(说理由)
用 多 媒 体 PPT
课件展示授课
过程,生动形
象的映射孩子
们最初的思考
过程,帮助其
想到周密的方
法
利用学生的生
活经验,运用
一端对齐,看
另一端的方法
比出长度差别
不明显的 2 条
丝带的长度,
在比铅笔的活
动中进一步巩
固这一方法。
学生在自己动
手比丝带长短
的过程中体会
一端对齐,看
另一端。充分
关 注 学 生 的
“学”。
遮 住 铅 笔 一
端,引出“两
端都要露出才
能比较”,培养
底哪支铅笔长?(生反馈:红色)为什
么我们会判断错误呢?(生反馈)
小结:仅仅看笔尖的一端而不能看到另
一端的时候,是不能确定两支铅笔的长
短的,所以我们比较物体长短时一定要
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板书:一端对齐,
看另一端)
预设 2:错(说理由)师小结(同上)
(2)小胖说:红色跳绳比蓝色跳绳短
小结:对了,在比较绳子长短时,先把
曲线变成直线再比(板书:曲 直)
第二放:
(二)灵活运用一端对齐的比较方法,
介绍间接比较的方法
1.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难题,我这里有
一张纸,要比较这张纸的两条边,到底
是横长还是竖长。为了让小朋友们便于
比较、表达,横边描上了一条红色的线
段,竖边描上了一条蓝色的线段。你们
每人都有一张这样的纸,红边和蓝边比,
哪条边长?你有什么好办法?请你动手
试试看。
(1)学生自主尝试
(2)收集学生资源并交流、尝试
(3)边小结边指向板书
预设 1:错误
追 问 : 为 什 么 是 错 的
呢?
生:虽然一端对齐了,
但是没有拉直。
师(拉直生判断)
第二收
(一收)预设 1:同桌合
作促使两条边的一端对
齐。
师小结:他们通过同桌
合作把蓝边和红边重叠
在了一起,比出红边比
蓝边长
(二收)预设 2:对折,
使两条边的一端对齐
(一收、二收遇到困难,
教师给予过程指导:小
朋友们先停一下,刚刚
我们用一端对齐的方法
比较物体的长短,那么
红边在这里,蓝边在这
里,我们怎样才能将它
们重叠放在一起呢?手
势指一指)
(三收)预设 3:借助身
边的丝带、铅笔、尺等
工具进行测量比较。
1 一根丝带:两
边都比丝带长或短。(教
师引导:做记号)
2 两根丝带:做
记号,比丝带
3 尺:生投影反
孩子思考问题
的全面性。
比较一张纸相
邻的两条边有
多种方法,这
里要鼓励孩子
方 法 的 多 样
性,肯定他们
的方法,并适
时引导通过对
折和叠一叠的
方法其实也是
在利用“一端
对齐,看另一
端”的方法。
培养思维的灵
活性。
师小结:有的小朋友把纸对折、同桌合
作目都是为了把红边和蓝边重叠在一
起,比出红边比蓝边长。也有小朋友借
用了身边的工具进行间接比较(板书:借
用工具)。
馈,师记号笔写长度红:
9.5,蓝:9.0
4 用手:一扎或
是用铅笔
开放式延伸
第三放:
(一):辨析比较,分配任务,体会统一
测量标准的重要性
任务:量一量,课桌的这条边有几根丝
带长
师:最后张老师还有一个动脑筋的任务,
那么你能用老师提供的丝带测量你们课
桌这条边的长度吗(它有几根丝带长
呢)?
师:用同一颜色的丝带测量,为什么同
一条边,我们会有三种不同的答案呢?
师小结:因为我们用来测量的丝带长短
不一样,所以同样一条边测量的结果也
不同。因此度量工具不同,结果也不同。
师带领学生先指一指:
从左边一端到右边一端
的长度
动手测量,汇报结果
第三收:
(一收):不同丝带
预设 1:桌子的这条长边
有 1 根红丝带+1 根黄+1
根蓝这么长
预设 2::桌子的这条长
3 根黄+1 根蓝这么长
师(追):过程指导:有
的同学用不同颜色的丝
带测量的,这种方法好
么?
生:不好。因为丝带不
一样,会说不清楚到底
是几根丝带长。
(二收):相同丝带
预设 1:桌子的这条长边
有 2 根红丝带这么长
预设 2:桌子的这条长边
有 3 根绿丝带这么长
预设 3:桌子的这条长边
有 3 根多黄丝带这么长
(师追:要是再短一些
的 丝 带 可 能 要 几 根 长
呢?生:4 根、5 根、6
根等)
从直接比较过
渡 到 间 接 比
较,让学生在
动手操作活动
中,探究各种
比较的方法。
通 过 引 发 争
议,从而产生
统一度量单位
的需要,为下
节课引进长度
单位做准备。
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长度的比较,学会
了长度比较的方法,我们发现了度量工
具不同,结果也不同。我们需要统一度
量的单位(板书),开展长度的测量(板
书),下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个内
容。
板书设计:
长度比较
长 短 曲 直
观察法
重叠法 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借助工具
测 量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