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5 MB
  • 2021-11-18 发布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二6千人糕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千人糕》精品教案 ‎—、文本教学解读 ‎ ‎《千人糕》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课文通过一对父子的对话,说明了一块普通的糕点是很多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告诫人们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课文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展开,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课文配有多幅插图,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言语表达的重要凭借。‎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3项:‎ ‎1.识写生字。‎ 本课16个生字要求会读,9个生字要求会写。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有了些识字量,具备了一些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结合上下文、联系已识生字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自主识字。‎ 文中出现的一些多音字是本课的读音难点,如:好奇、磨成粉、种稻子、种子、的确、应该。教学时可先将多音字归类出示,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掌握音义对应关系,从而在具体的语境中据义定音。‎ 在识记生字时,可根据字形字义的特点巧妙理解字词的意思,丰富学生的字词积累。在理解“的确、销售”时,可找它们的近义词“确实、出售”来理解;“糕、粉、糖、蔗、菜、汁”均出自文中事物的名称,可在学生认识事物时指导识记,将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熬”字是“火字底”,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插图来理解,通过观察插图,了解熬糖需要的工具有木铲、大锅等,在熬制的过程中需要加热,不断搅动。将课文与插图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认识文中出现的事物,积累运用文中的字词。“买”和“算”可展示这2个字的字形演变,激发学生的识记兴趣;“嘛”识记字形时可与“磨”进行比较,强化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鼓励学生去发现,让主动学习成为习惯。文中分别在两个不同的语境中出现词语“特别”,可让学生反复读句子,联系已有积累,尝试用“设想中的近义词”来“更换”的方法理解,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结合课后的习题“读一读,记一记”, 可设计“生字开花”的游戏,引导学生积累生字扩展的新词,丰富词汇量,为三年级的习作奠定基础。‎ 要求会写的生字中“能”字笔画较多,学生可用个性化的方式记字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每个部件,提炼书写要领:左窄右宽下齐平,右边两“匕”下稍宽。“具”是独体字,极易写错,教学时可结合要领口诀“具中三短横,间隔要均匀”来提醒强调。“味”‎ 8‎ 是左右结构,字形简单,学生可用加一加,记一记的方法识记。“桌、买、菜、劳”都是上下结构,教学时注意指导学生先找准这些字的中心点,再分别指导上下两部分的宽窄注意点。“甘”和“甜”在字形上有关联,“甘”是“甜”的组成部件,教学时重点指导两竖的长短和位置,在此基础上再写“甜”。‎ ‎2.朗读课文。‎ 这篇文章内容形式以人物对话为主,朗读的目标应定位在指导读出人物的语气上,通过朗读对话想象体会人物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 朗读课题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什么是千人糕?”初读文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文通字顺。读文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长句。‎ 指导学生读出人物的语气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提示语和不同的标点,想象人物心理,辨析比较对话中的语气助词,使学生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在语境中巩固积累语气助词,在今后的表达和习作中正确运用语气助词,通过辨析“嘛”和“吗”,了解“吗”大多用于疑问句后,而“嘛”大多用于肯定句后。通过比较朗读文中的句子,了解“吧”用在句末,可表示提议的语气,也可表示疑问、猜测的语气。在准确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之后,再进行分角色朗读。‎ 课后习题要求默读课文,说说米糕的制作需经过哪些劳动。二年级的学生在默读时,还不能把看到的文字转换成意义,大部分学生仍然需要依靠小声朗读才能领会。所以在指导学生默读时,不能只建构空中楼阁,可先让学生从句子入手,出示句子,“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要求学生不出声,从这句话中找一找米糕用什么做成的。接着通过增加句子的练习告诉学生:不读出声就知道文章的意思,这就是默读。教师先让二年级学生对默读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随后再让学生默读整段,完整地说一说米糕制作过程中需要的劳动。如此降低要求和坡度,更符合低年级默读能力形成的规律,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 ‎3.活学活用。‎ 千人糕的制作涉及许多人的劳动,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时可能很难讲清楚,教学时可借助多种策略帮助学生。首先学生默读相应段落,结合课文语句,说说千人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制成的,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将短文中两处“……”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补充。文章配有多幅插图,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接着让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再说一说,并在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说说还需要哪些劳动。随后再将思维导图引人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8‎ 引导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米糕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的劳动,帮助他们更加清晰地说出制作米糕需经历的劳动。‎ 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举例说说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经过的劳动,可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成员合作绘制思维导图,最后借助思维导图清晰地对身边事物进行举例阐述,也可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我是某某某(物品)”,谈谈某一物品是怎样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通过举例让学生发掘平常事物的不寻常,从而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二、教学活动设计 ‎ 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16个生字,学写“能、桌、味、买、具、甘、甜、菜、劳”9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对话,想象体会人物心理,借助语气助词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并在朗读中积累运用语气助词。‎ ‎3.学习默读,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了解米糕制作需要的劳动。‎ ‎4.绘制思维导图,举例阐述米糕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哪些劳动,懂得珍惜粮食及与人合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 读课文,正读音,巧记生字词 ‎1.读课题,认识“糕”字。‎ ‎(1)出示糕点图片,看图说话: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糕”这个字?‎ 提示:“糕”是一个形声字,右边“羔”字表读音左边“米”字表意思,说明糕点与粮食有关,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帮助记字形,可以让我们记得更牢。‎ ‎(2)出示生字:糖、粉,用上刚才的方法记一记这2个生字。‎ ‎(3)读了课题有什么想同的吗?预设:什么是千人糕?怎么做成的?‎ ‎2.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文通字顺。3.识记字词。‎ ‎(1)正确认读多音字。‎ 出示词语:好奇 种稻子 种子 的确 应该。‎ 提示:这些多音字还有什么读音?能组个词吗?‎ ‎(2)认识事物,巧记生字。‎ 出示词语:甘蔗汁、甜菜汁。‎ 读这两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根据偏旁记住这里面的生字吗?‎ 8‎ 预设1:这些词语都是事物的名称,糖就是用甘蔗汁和甜菜汁做出来的。‎ 预设2:“蔗”和“菜”都是“草字头”,说明它们与草本植物有关。‎ 预设3:“汁”是一种水,所以它的偏旁是“三点水”。‎ ‎(3)书写生字“甘、甜”。‎ ‎①出示,观察这2个字,说说发现。‎ 教师补充:“甘”和“甜”都是“甜”的意思。甘 ,外面部分表示口和舌,里面加一短横,整个字形表示用口、舌品尝美味。平时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大多用“甜”字。‎ ‎②当“甘”作为“甜”字的一部分,书写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甘”字来到“舌字旁”,两竖靠近横穿插。‎ 板块二 读对话,解词语,认识千人糕 ‎1.刚才有同学问什么是千人糕,读了课文找到答案了吗?‎ 预设1:千人糕是很多很多人做成的糕。‎ 预设2:千人糕是平常吃过的米糕。‎ 提示: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很多很多人 平常 ‎2.出示第1至第5自然段,品悟人物语气,读好对话。‎ 提示:同学通过读爸爸和孩子的对话认识了千人糕,那怎样读好他们的对话呢?‎ ‎(1)抓提示语,想象心理,练读对话。‎ 从提示语“好奇地问”和“急忙尝了尝,笑了”,猜猜孩子在想些什么,你能读出他内心的想法吗?‎ ‎(2)抓标点符号,体会语气,练读对话。‎ 提示:根据不同的标点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3)揣摩语气助词,读好对话。‎ ‎①出示:‎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这两句中都有语气助词“吧”,读一读,分别表示怎样的语气?‎ 提示:第一句中“吧”表示提议的语气,第二句中“吧”表示疑问、猜测的语气。‎ ‎②出示:‎ 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 8‎ 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 辨析“嘛”和“吗”,这2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放在对话里语气一样吗?‎ 提示:“嘛”在这里表示很明显,事理就是如此;“吗”表示疑问的语气。‎ ‎3.理解“特别”。‎ 出示:‎ 一定特别大。‎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这两个句子中都有“特别”一词,意思一样吗?‎ 提示: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我们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 ‎4.识写生字“买”。‎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提示:‎ 出示:买,本义为用网兜装贝,到市场购物。‎ ‎5.分角色朗读对话。‎ 提示:同桌分别扮演爸爸和孩子的角色,读出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板块三 习默读,借插图,解说千人糕 导语: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我们再一起去听听父子俩的对话。‎ ‎1.学习默读,借助文本说一说。‎ ‎(1)出示句子:‎ 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提示:从这句话中,你知道千人糕是用什么做成的吗?不要读出声音,快速找到答案。‎ 板书:大米 糖 ‎(2)出示句子:‎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提示:仍然不出声读,从爸爸说的这段话中找找大米又是怎么来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稻子 种子 农具 肥料 水……‎ 8‎ 追问:省略号省略了什么?种稻子还需要什么?‎ 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不出声了解文章的意思,就是默读。‎ ‎(3)出示第9自然段。‎ ‎①现在请大家默读这一自然段,思考糖是怎么来的。‎ 提示:‎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甘蔗汁 甜菜汁 工具 火 ‎②结合插图,说一说“熬糖”需要哪些工具,是怎样熬的?‎ 提示:熬糖需要的工具有木铲、大锅等,在熬制的过程中需要加热,不断搅动。所以“熬”这个字下面是“四点底”,表示熊熊燃烧的火焰。‎ ‎③我们能吃上一块米糕,还得需要哪些劳动?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包装 送货销售。‎ 提示:引导学生找近义词理解“销售”,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销”。‎ ‎2.借助插图说一说。‎ 出示插图,书上的插图也向我们展示了米糕需要的劳动,你能看着插图说一说吗?‎ 提示:出示插图时,应根据文章内容有序排列出示。‎ ‎3.拓展说一说。‎ ‎(1)师结合板书讲述:将板书和插图结合起来,形成思维导图,它能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说出制作米糕需要经过的劳动。‎ 8‎ ‎(2)如果我们要继续往下画这幅思维导图,应该添一些什么内容呢?‎ 提示:引导学生拓展制作米糕还需要哪些劳动,相机补充思维导图。‎ 板块四 合作说,绘导图,列举身边物 ‎1.课文读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文中的孩子也有跟你们一样的想法。‎ 出示句子:‎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1)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气读这段话?提示:指导朗读.读出感叹语气。‎ ‎(2)句子里的“的确”可以换成哪个词?‎ ‎2.结合板书提问:你还觉得这是块平常的糕吗?‎ 小结:这块糕看着平平常常,可是它经过了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是很多很多人的劳动造就了它,它又显得那么不平常!‎ ‎3.生活中,很多像米糕这样看似平平常常的东西,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劳动与心血,你能举个例子吗?把这个事物的名称写在中间,把它经过的劳动过程像黑板上这样,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清楚地展示出来。‎ 出示学习要求:‎ ‎(1)小组里选择一个物品说一说,借助绘制思维导图来清晰地表达。‎ ‎(2)交流时,可按照书上可式来说,也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是某某某(物品)”,谈谈某个物品是怎样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提示:每个小组发一张大一点的纸,学生交流时把纸贴在黑板上,教师和其他同学随机补充。‎ 8‎ 板块五 析字形,练书写,巩固识写字 ‎1.巩固字词。‎ 复习巩固本课生字词,抽读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能。‎ ‎ 这个字笔画较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每个部件在田字格的位置是怎样的呢?‎ ‎(2)“具”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桌、买、菜、劳”都是上下结构,教学时注意指导学生先找准这些字的中心点,再分别指导上下两部分的宽窄注意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