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3 MB
  • 2021-11-19 发布

二年级数学下册讲课稿《 观察物体练习》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 观察物体练习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借助学生的操作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细致的良好的习惯,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布老虎等实物模型 学生准备:正方体学具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观察物体,你们都学会了吗?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怎样来观察物体。(出示课件)‎ ‎1.独立回顾、整理。‎ ‎ 提醒学生:在回顾整理时可用文字描述,也可举例说明。对于后进生,教师重在以实例为引导,帮助他们有序地回顾。‎ ‎2.小组交流。‎ ‎ 把你的整理结果说给小组的伙伴们听一听,有不正确的地方相互纠正,有想不到的地方相互提醒、补充,最终要形成小组一致意见。‎ 3. 全班汇报交流。‎ 师: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说一下?‎ ‎ 预设:生1:小红可以看到布老虎的正面。小丽可以看到布老虎的侧面。小刚可以看到布老虎的后面。‎ ‎ 生2:我们可以从前面观察物体,也可以从后面观察物体,或者从侧面,也就是从左面或者右面观察物体,还可以从上面观察物体。‎ 生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4.揭示课题:大家说的都很好啊,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些练习题来巩固一下所学的知识,欢迎同学们进入“眼力大比拼”环节。(板书)‎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在电脑的哪个位置看到的?‎ 温馨提示:‎ ①这道题目没有出示原物体,需要学生靠已有的经验来完成题目。‎ ‎②引导学生回忆家里的电脑是什么样子的,都有哪些部分。‎ ‎③观察图片,分析这几张图片上的电脑都有哪些特点。对照印象中的事物电脑分析分别是哪个位置观察的。‎ ‎【设计意图:进一步向学生渗透“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这一观点】‎ 2. 右边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师:可爱的熊猫宝宝来了,乐乐和云云都举起相机抓拍熊猫憨厚可掬的样子,这两幅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呢?‎ 温馨提示:①‎ 这是一道出示物体单个角度的图像,让学生选择不同角度图像的题目,旨在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②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 ‎③汇报时先说明乐乐和云云分别在哪里观察,看到了什么,再对应照片。‎ 评价小结:同学们不仅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还有一个会想象的大脑。今后判断时,一定要再接再厉哦!‎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3.下面三张照片,哪张是在小狗的后面拍的?哪张是在小狗的侧面拍的?‎ 师:这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卡通人物,知道它是谁吗?‎ 生:小狗史努比。‎ 师:对,这就是可爱的史努比(出示实物小狗)。想必大家已经非常熟悉它了,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幅照片,你能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在史努比的哪个方向拍摄的吗?(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 温馨提示: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人物,先让生结合生活经验回忆熟悉的卡通人物的集体形象,再分别说一说这几张图片的拍摄角度。先正面让学生观察,提问:看到了物体的哪一面?(物体的正面);再侧面让学生观察,提问:看到了物体的哪一面?(物体侧面);最后让学生观察后面,提问:看到了(物体的后面)。‎ ‎4.谁看到的?请同学们连一连。‎ ‎ 首先让学生读懂图意和题意,再独立解决,教师点评。为巩固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教师需要强调:连一连的时候,同学们不要忘了用直尺哦!‎ 5. 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 温馨提示:仔细观察观察者的特征,想一想他们分别在闹钟的哪个位置观察的。让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关注中下等生的做题方法。 ‎ 小组汇报:小组一:第一个小朋友跟第三个闹钟连,因为第一个小朋友在后面看到的是闹钟的后面。‎ 小组二:第二个小朋友跟第一个闹钟连,因为第二个小朋友在前面看到的是闹钟的前面。‎ 小组三:第三个小朋友跟第二个闹钟连,因为第三个小朋友在左面看到的是闹钟的侧面。‎ 讲评:对本题的教学,学生首先要细心观察图片中各个人物的观察角度,将自己想象成图片中的人物再深入观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让每个人都全面地观察闹钟,怎么办。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思维。‎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 探究活动:用5个正方体摆一摆,什么样的物体摆出来以后从上面看是下面的图形。‎ ‎(1)明确要求,准备活动。‎ ‎(2)小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按活动要求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 由于此题具有一定的推理性和开放性,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处理时,可选取其中一种情况为例师生共同研究 ,其它情况小组内讨论完成。‎ 6. 请写出右面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你们要认真听,故事里有问题需要你们来解决呢!(多媒体播放故事)‎ 同桌相互说一说,找学生回答并说明自己的想法。‎ 预设:生1:因为小鸟飞在屋的上面,看到的是屋顶,所以画的就是屋顶。小猫看到的是前面,画的是房子前面的形状,所以他们画的不一样。第一幅是小鸟画的,第二幅是小猫画的。因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所以画的不同。‎ 生2:我和他的想法是一样的,小鸟画的是第一幅图,因为小鸟在屋的上面,所以看到的是屋顶,画的就是屋顶的形状。而小猫在屋的前面,看到的是正面,所以是屋的前面。因为一个在上面一个在前面,位置不同,所以他们观察的物体形状是不同。‎ 教师小结:是的,就像他俩说的一样,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小鸟和小猫它们一个在上面一个在前面,所以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所以画的也不一样。‎ 我学会了吗?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请同学们连一连。‎ 温馨提示:‎ ①先请学生讲一段小故事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孩子思考,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 ②集体交流汇报的是要让学生说清它们分别从哪个方向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四)梳理总结,提升认识 ‎1.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大家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谈谈你的收获,与大家一块分享。‎ 预设:生1:我们可以从前面观察物体,也可以从后面观察物体,或者从侧面,也就是从左面或者右面观察物体,还可以从上面观察物体。‎ 生2: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生3: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可以转圈看,也可以转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 提升认识:‎ 是的,同学们总结地很全面,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也不同。角度相同,不同的物体观察到的形状也不同。我们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同时还解决了许多生活问题。老师相信,只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世界,一定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现在,我们来欣赏几幅有趣的图画。‎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图画,感受数学的美和趣味性,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来讲,让学生懂得对于同样的事物,如果换个角度看待,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感受】‎ 板书设计: ‎ ‎ 观察物体练习 ‎ 正面 ‎ 侧面 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 后面 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也不同 ‎ 上面 角度相同,不同的物体观察到的形状也不同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反思课堂教学,我觉得亮点之处有下面三点:‎ ‎(1)回顾时有层次。回顾环节分独立回顾、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三个层次进行。独立回顾,根据学生各自的认知水平自主梳理,凸显主体性;小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醒,查漏补缺,体现合作性;全班交流,使知识系统、条理。‎ ‎(2)练习中有梯度。基本练习面向全体学生而偏重于后进生;解决问题的综合练习由层次好些的学生解决;而拓展练习则由优等生尝试完成。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不同的训练和提升,较好地落实了课标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 ‎(3)寓教于乐。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在探究环节,让学生用正方体学具动手摆一摆,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总结后有提升。课尾梳理总结时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及时总结:“‎ 只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世界,一定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这既是一种认识上的提升,又是对学生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2.使用建议:练习时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暴露自己的想法,才能有效发挥练习课查缺补漏、巩固提高的功能;拓展题目如果课上没有充分的时间讲解可作为思考题,让学生课下讨论解决,教师下节课再点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