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17 MB
  • 2022-04-06 发布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科学课件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全套

  • 18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精编版课件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教育部新审定教材]JK·科学 目录使用说明:点击对应课时,就会跳转到相应章节内容,方便使用。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JK·科学第四课第八课 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你养过蚕吗?说说你知道的蚕的情况。你养过蚕吗?说说你知道的蚕的情况。 新课聚焦聚焦一:蚕卵是什么样的?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一个蚕卵就是一条生命。蚕卵很小,颜色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呈椭圆形。 新课聚焦聚焦二:怎样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观察蚕一生的生长变化,首先我们要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查阅资料,大致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了解养蚕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如:进食呼吸健康住处 新课聚焦聚焦二:怎样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其次我们要制订观察计划,准备观察器材,如放大镜。在每天的观察中要把蚕的各项变化记录下来,如蚕的大小、颜色、食量、蜕皮等情况都要详细记录。记录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用文字、画图或者拍照等方法都可以。 科学探索探索一:观察蚕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观察准备:蚕卵、尺子、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观察方法:先用眼睛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再借助放大镜、尺子等工具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科学探索探索一:观察记录。(1)大小:(2)形状:蚕卵长约1毫米,厚约0.5毫米。用放大镜观察,蚕卵近似圆形,很像小米粒,仔细观察,可看到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 科学探索探索一:观察记录。(3)颜色:刚产下来的蚕卵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随时间延长逐渐变成灰绿或紫黑色。时间较长的卵如果仍呈现黄色,可能是未受精,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 科学探索探索二: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为蚁蚕准备一个盒子作为“房子”,保证“房子”的清洁卫生。把蚕盒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在蚕盒盖上扎些小孔,但不要扎得太多,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养蚕的相对湿度为75%~80%,如果湿度过高,可在蚕盒底部铺纸或开盖饲养一段时间。如果湿度过低,则可以在蚕盒旁边加放浸湿的纱布增加湿度,但不要让蚁蚕直接浸在水里。 科学探索养蚕需要的条件:(1)空气:准备一个盒子,在盒盖上扎些小孔,作为蚕的“房子”。(2)适宜的湿度: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一些水。(3)适宜的温度: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25℃。 科学探索蚕卵的孵化过程:孵化前蚕卵颜色逐渐变成紫黑色刚穿破蚕卵的蚕宝宝蚕宝宝的头已微微弹出蚕卵外即将脱离蚕卵的蚕宝宝已经爬出蚕卵的蚕宝宝爬行中的蚁蚕看起来就像一只小蚂蚁 科学探索蚕卵的孵化所需的条件:(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2)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3)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4)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科学探索小组讨论制定计划观察蚕的一生 交流研讨研讨一: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经过1~2天变成淡红色或者浅褐色,再经过3~4天变成灰绿色或者紫黑色。蚕卵的孵化注意保持温度在25℃左右,保持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湿度。 交流研讨研讨二: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做?蚕的一生经历蚕卵--幼虫--蚕蛹--蚕蛾四个阶段,我们应注意观察不同阶段的蚕大小、外形、颜色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蚕的特征用文字或者画图等多种方法记录下来。我们要遵循科学探究的程序,即先查阅相关资料,再制订观察计划,确定观察方法,然后进行观察最后将观察得到的信息汇总,总结观察成果。 拓展提高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科学拓展 拓展提高日期气温(℃)蚕卵的变化我的发现5月7日20蚕卵是紫黑色的、非常小的颗粒,长约1毫米,宽不足1毫米。刚孵出的蚕宝宝黑黑的,极细小,且多细毛。蚁蚕长约2~3毫米,体宽约0.5毫米,样子看起来像蚂蚁。5月16日25从卵壳外隐约看见里面有黑色的环状物在蠕动,小蚕破壳而出。5月17日25卵壳变成灰白色。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用感官及工具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能用收集资料或访谈的方法获得养蚕的相关知识;能制订切实可行的观察计划,并用于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课堂总结 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颜色:淡黄色→紫黑色蚕卵大小:小米粒大小形状:中间凹陷的圆饼状板书设计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新课聚焦不同动物的卵一样吗?蜗牛卵青蛙卵蚕卵 新课聚焦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最常见的就是鸟类和昆虫。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动物的卵有鸡蛋、鸭蛋、鹅蛋、鹤鹑蛋等,这些动物的卵的大小和颜色都不一样,如鸡蛋是白色或棕色的,鸭蛋和鹅蛋是青灰色的,鹌鹑蛋是带花纹的。但是这些动物的卵的内部结构都相似,都有蛋黄和蛋白。各种各样的卵不同动物的卵是不一样的。动物的卵里有什么呢? 科学探索探索一:观察不同动物的卵,与蚕卵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观察材料:鸡和鸡卵(鸡蛋)、鱼和鱼卵、蛙和蛙卵、龟和龟卵、蚂蚁和蚂蚁卵5种动物及其卵的图片。 科学探索探索一:观察不同动物的卵,与蚕卵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科学探索探索一:观察记录。大小颜色形状有无硬壳鸡卵(鸡蛋)长约5cm,宽约3.5cm白色或棕色椭圆状有鱼卵米粒般大小酒红色或黄色球状或椭圆状无蛙卵绿豆般大小外面层透明,里面有个小黑点球状无龟卵长约3cm,宽约1.5cm白色椭圆状有蚂蚁卵长约0.5cm白色或淡黄色米粒状无 科学探索观察分析:通过了解不同动物的卵的特征后,根据其特征给这些卵确定一个标准进行分类。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卵可以看到卵的内部特征,而有些卵被硬壳包裹住,看不到其内部特征。可以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对它们进行分类。有硬壳无硬壳鸡卵(鸡蛋)、龟卵鱼卵、蛙卵、蚂蚁卵观察结论:不同动物的卵有不同的特征。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为有硬壳和无硬壳。 科学探索探索二: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实验材料:一个生鸡蛋、一个熟鸡蛋、一把小刀和一个盘子。实验步骤:(1)将生鸡蛋打开放入盘中,观察生鸡蛋的内部结构,并将观察到的结构记录下来。(2)小心地用小刀纵向切开熟鸡蛋,观察熟鸡蛋的内部结构,并与生鸡蛋进行比较。 科学探索探索二: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 科学探索探索二: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卵壳卵黄卵白卵黄上面有一个小白点 科学探索实验现象:熟鸡蛋由外到内可以观察到:卵壳、气室、卵白、卵黄。生鸡蛋由外到内可以观察到:卵壳卵白、卵黄,卵黄上面有一个小白点。实验分析:因为生鸡蛋打开后,卵内液体形状改变,看不到气室的存在,熟鸡蛋不容易看到卵黄上面的小白点,所以应该采取生鸡蛋和熟鸡蛋结合的方式观察卵的结构。 科学探索卵黄上面的小白点是胚胎所在位置,叫做胚盘,是发育成小鸡的部位。卵黄主要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白为胚胎提供营养物质和保护内部结构;卵壳具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是外层的保护结构;卵壳附近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孔,外面的空气能够通过小孔进入气室并贮存在气室里,供小鸡破壳前呼吸。实验结论:鸡蛋是有卵壳、卵黄、卵白、胚盘、气室等结构组成的。实验分析: 交流研讨研讨一:推测鸡蛋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 交流研讨研讨一:推测鸡蛋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卵黄主要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白为胚胎提供营养和保护内部结构,卵壳具有与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是外层的保护结构。卵壳附近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孔,外面的空气能够通过小孔进入气室并贮存在气室里,供小鸡破壳前呼吸。同时,在外界温度的影响下,卵内液体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有了这个气室,卵内液体体积增大时,卵壳就不波胀破。 交流研讨研讨二:鸡蛋的哪一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 交流研讨研讨二:鸡蛋的哪一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小鸡由胚盘发育而来,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发育而来,为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是胚胎发育的部分。胚胎发育的营养是由卵黄提供的,未受精的卵的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的胚盘色深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 拓展提高我们要坚持做好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的活动,这样的观察要持续到整个单元教学活动结束。要记得收集蚕生长变化的完整信息,养成坚持长期观察记录的意识和习惯。可选择一只蚕做上记号作为重点观察对象,记录它的生长变化情况。将一枚一元硬币放在蚕宝宝中间作为参考,观察并比较蚕宝宝身体长度的变化。科学拓展坚持观察并及时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鱼等动物的卵外部没有硬壳,鸡等动物的卵外部有硬壳;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了解鸡卵中各个结构的功能作用。课堂总结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板书设计鸡蛋的结构卵壳:保护卵卵白、卵黄:提供水分和营养气室:提供空气胚胎:发育成小鸡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 2.3蚕长大了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新课聚焦不同动物的卵一样吗?刚出生的蚕的幼虫与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有什么区别? 新课聚焦蚕卵已经孵化出了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刚出生的蚕的幼虫是什么样的?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又是什么样子呢?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变白了,变大了,会吐丝和蜕皮。刚出生的蚕的幼虫:黑色的,很小,像蚂蚁一样。 科学探索探索一:观察蚕房中的蚕的生活。1.观察蚕房中蚕的生活和它们的“家”的变化。观察方法:从蚁蚕孵出开始,观察蚕宝宝的吃食、排便和活动等情况,了解蚕的生活和它们的“家”的变化,并记录下来。(例:课堂观察4龄蚕)不要用手触摸蚕,因为它们非常柔弱。不要用手触摸蚕,因为它们非常柔弱。 科学探索探索一:观察蚕房中的蚕的生活。观察结果:蚕的生长需要食物,会排便,需要定期清理蚕沙,保持蚕盒的卫生。蚕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蜕皮的过程,蜕去旧皮后,蚕进入新的龄期。观察对象进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4龄蚕食量大,能吃下一整片叶子。墨绿色、颗粒状,能看见棱角。有些在蚕盒里爬动;有些在吃食,有些蚕的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在休眠;有些蚕在蜕皮,蚕盒里能看到蚕蜕下的旧皮。 科学探索探索一:观察蚕房中的蚕的生活。2.怎么知道蚕还活着呢?蚕会运动、进食、排便,这说明蚕还活着。3.这一次看到和上一次有什么不一样?这一次看到的蚕比上一次看到的大了一些,颜色也变白了,蚕房里的丝更多了。 科学词汇幼虫通俗来讲就是“幼虫小时候”。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有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官或构造,以适应其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通俗来讲就是“幼虫小时候”。 科学探索探索二: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科学探索1、头部(1)形态:较小,位于蚕体的最前方,呈扁圆形。(2)组成:有咀嚼式口器、单眼(蚕头左右各分布有6只单眼)等。2、胸部(1)位置:头部后面的三个体节(环节)。(2)胸足:①数量:3对,胸部每一环节的腹面各有一对。②协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吐丝时用于结茧;对爬行仅起辅助作用。 科学探索3、腹部胸部后面的环节,由10个体节组成,第3、4、5、6节各有1对腹足,为蚕的运动器官。第10节有1对尾足,可用来挟持他物,固定身体。5、蚕的尾角:雌蚕尾角往前翘且有黑点;雄蚕尾角往上翘而无黑点。4、呼吸器官--气门(1)形态:分布在身体两侧的黑色的小圆点。(2)数量:共有9对,胸部1对,腹部8对。(3)作用:气门和蚕体内的器官相连,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进出口。 科学探索观察蚕的食物蚕的口器与蚊子的刺吸式口器不同,属于咀嚼式口器,非常适于咀嚼桑叶。进食时,使用胸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由上到下进食桑叶,在桑叶上会留下弧形的痕迹。随着蚕的生长,食量会慢慢变大。蚕在进食后,就会开始排泄,排泄物是墨绿色颗粒,随着蚕的长大,排泄物的颗粒也渐渐变大。尤其是4、5龄蚕的排泄物,可以看出其形状近似短圆柱形。正在吃桑叶的蚕 交流研讨研讨一: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蚕刚孵化出的样子:很小,很黑,像蚂蚁一样,身体很柔弱。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身体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由黑色变成白色,身体表面有许多细毛变的光滑等。 交流研讨研讨二:蚕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的环境?蚕宝宝头上虽然有六个单眼,但是视力非常不好,只能大概感受亮和暗,看不清具体东西,所以大部分情况下,蚕是靠嗅觉和味觉器官来寻找和辨认食物的。 交流研讨研讨三: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食物,还要注意保持蚕盒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拓展提高(1)含义: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蜕皮观察蚕的蜕皮(2)原因:蚕蜕皮是因为蚕的外皮不会随着蚕体的增长而增长,所以当它的身体增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就会换下较小的旧皮。(3)次数:蚕从蚁蚕到结茧前会蜕4次皮。 拓展提高(1)含义:蚕在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观察蚕的蜕皮(2)时长:眠期长短不一,从数小时到一天。幼虫发育到5龄末期,逐渐停止取食,蚕体收缩,排空消化道,呈透明状,此时叫熟蚕,开始吐丝。熟蚕眠 拓展提高蚕到了5龄末期(蜕皮四次以后的5~8天),就逐渐老熟,停止进食,开始吐丝。在蚕房中搭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一些小格子,为蚕宝宝结茧做准备。一旦发现蚕成熟了,就可以把它们放在架子或格子房上;如果没有架子或格子房,蚕也会在盒子的角落里结茧。观察蚕吐丝的过程,用图画记录下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蚕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由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对养蚕活动和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课堂总结 2.3蚕长大了板书设计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 2.4蚕变了新模样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新课聚焦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裹起来呢?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它们还活着吗?我们怎么知道? 新课聚焦蚕茧的形成:蚕吐丝了,许多蚕的幼虫都被蚕丝包裹了起来,形成了蚕茧。聚焦:蚕茧是怎样形成的?蚕茧中的蚕蛹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新课聚焦蚕茧的样子:拿着蚕茧摇一摇,放在耳边会听见声音,还能感觉到里面有东西在动。对着光亮照一照,可以看见蚕茧里有一个纺锤形的影子。我们用剪刀小心地把蚕茧剪开,会看到茧内有一个体型短粗的深褐色的东西,它与蚕的身体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这就是蚕宝宝变成的蛹。聚焦:蚕茧是怎样形成的?蚕茧中的蚕蛹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蚕蛹会动的,它是活的。 科学探索探索一: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交流。观察准备:熟蚕、硬纸板搭的格子房。观察方法:重点观察蚕的行为及丝的特点。蚕吐丝结茧的过程蚕在吐丝的时候,头部有哪些典型的动作? 科学探索观察分析:图1是即将5龄蚕,这时的蚕身体缩短,发黄而透明;图2是蚕依托用纸做的格子房吐丝的全景图;图3是蚕吐丝的样子,此时蚕体头胸昂起,口吐丝缕,头部来回摆动寻找可以固定蚕丝的地方;图4是蚕已经用蚕丝将自己包裹起来的样子,这时的蚕丝尚少,可以看到蚕的身体已经开始变黄变干。蚕吐丝结茧时,它的头总是时而抬高,时而垂下,并不停地来回摆动,将自己的身体包裹在里面;图5是一个蚕已经被完全包裹在里面的完整的蚕茧。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科学探索探索一: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交流。蚕在吐丝的时候,头部以S形或8字形方式摆动进行吐丝。蚕在吐丝前后的变化:(1)吐丝前,蚕食欲下降,躯体发黄发亮,变透明。(2)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3)吐丝后,蚕身体变小,潜伏在茧内。观察结果:熟蚕吐丝结茧需要经历结制茧网、结制茧衣、结制茧层、结制蛹衬四个过程。 科学探索探索二:观察蚕茧中的蚕蛹。1.观察蚕茧(1)形状:椭圆形(2)大小不同,长约3~4cm,宽约2cm。(3)颜色:白色、黄色等。(4)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可以将蚕茧剥开。一只蚕所得到的蚕丝长度一般为1000米左右。 科学探索探索二:观察蚕茧中的蚕蛹。2.观察蚕蛹(1)从蚕茧中取出蚕蛹。将蚕茧倾斜竖起,让蚕蛹靠近下端。然后用剪刀或刀片从上端剖开一个细口子即可。 科学探索探索二:观察蚕茧中的蚕蛹。(2)蚕蛹的结构等观察发现。(1对)(3对)蚕蛹一般情况下不动,收到外界刺激时,蚕蛹的体节会轻微弯曲。蚕蛹的头部长出了触角,胸部长出了翅膀。 科学探索推测: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呢?在剪开的蚕茧里发现了一层蜕下来的皮,它是蚕吐完丝化成蚕蛹之前蜕下的第5次皮。蚕一生共蜕皮6次,第6次是在化蛾之前。猜想:蛹还会变化,因为它发育出了两对翅膀,之后会变成蚕蛾。 科学探索观察记录总结蚕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蚕蛹呈纺锤形,黄褐色。蚕呈长圆筒形,青白色。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能找到眼睛和足,身上还有环节。蚕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蚕蛹会动,它的背后长出了盾片。在剪开的蚕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还有一层皮,它是蚕第5次蜕的皮。其他发现。蚕蛹的颜色是黄褐色的,蚕蛹有触角原始体和气门。推测:蚕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呢?蚕蛹还会变化,会变成蚕蛾。 交流研讨研讨一:蚕蛹与蚕的幼虫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相同点:都有头、胸、腹三部分,都有体节、气门等。蚕蛹呈纺锤形,黄褐色。蚕的幼虫呈长圆筒形,青白色。不同点:与幼虫比较,蚕蛹的身体缩短了,颜色由青白色变成深褐色,身上的体节减少了,腹部的足消失了,长出了复眼,出现了盾片,已有翅的雏形。 科学探索探索二:蚕蛹还会变化吗?它有可能变成什么样子?我觉得蚕蛹会变化,因为有个成语叫做破茧成蝶,所以我推测蚕蛹会长出翅膀……我觉得蚕蛹会变化,蜕掉外壳后会出现更大。更白的蚕宝宝…… 科学探索探索三:蚕茧对蚕起到什么作用?蚕蛹是蚕的幼虫阶段和成虫阶段的过渡,既保留有幼虫时期的特点,又有成虫时期的特点。蚕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另一种形态。蚕蛹一般情况下不会动,没有反抗能力,如果不用茧把自己包裹住,会被鸟类等动物吃掉,或者被雨淋死。所以蚕蛹把自己包裹住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蚕茧包裹着蚕蛹,对蛹起到了保护作用。 拓展提高拓展还有哪些动物一生中也会经历蛹的阶段?除了蚕,还有很多动物的一生也会经过蛹的阶段,如苍蝇、蜜蜂、蝉和蝴蝶等。但是不同的蛹有不同的特点。蝴蝶的蛹一般是幼虫在植物叶子背面隐藏的地方用几条丝将自己固定住,之后直接化蛹,无茧。蚊子的蛹与其他昆虫的蛹不同,它可以跟幼虫一样活动。 拓展提高还有哪些动物一生中也会经历蛹的阶段?苍蝇的蛹蜜蜂的蛹蝉的蛹蚂蚁的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经历对蚕蛹和蚕茧的观察、描述过程,用画图、文字记录观察结果并交流和简单的推测、验证的过程。课堂总结 2.4蚕变了新模样板书设计蚕的幼虫蚕蛹圆筒形纺锤形头、胸、腹(有足)头、胸、腹(无足)白色深褐色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 2.5茧中钻出了蚕蛾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新课聚焦蚕卵孵化出蚕到结茧变成蚕蛹,我们通过养殖观察,已经基本了解蚕蛾的幼虫和蚕蛹,蚕蛹经过十几天的孵化,蚕茧里钻出了蚕蛾。 新课聚焦蚕蛾与蚕的幼虫和蚕蛹有巨大的不同,蚕蛾有雌雄之分,刚羽化的蚕蛾的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变干。蚕蛾用足在地面爬行,不能用翅膀飞行,此外蚕蛾不吃任何食物。聚焦:蚕蛾长什么样?与蚕的幼虫和蛹相比,蚕蛾的生活习性发生了什么改变?结论:我们通过观察对比可以发现蚕蛾、蚕茧和蚕三者有许多共同之处,由此推断出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与蚕、蚕茧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科学探索探索一:交流这段时间我们新发现。观察蚕茧发生的变化。观察工具:放大镜,蚕茧。观察方法:先观察并比较完整的蚕茧,再观察钻出的蛾子。要点提示:刚羽化的蚕蛾的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变干,因此,要将其安置在宽敞干燥的地方。 科学探索探索一:交流这段时间我们新发现。(1)蚕蛾吐出一种汁液,使蚕茧中的丝胶溶解。(2)蚕蛾用头和足把丝拨开,形成一个圆洞,头部先从茧中伸出。 科学探索探索一:交流这段时间我们新发现。(3)蚕蛾全部从茧中钻出。刚羽化的蚕蛾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变干。(4)雌雄蚕蛾交尾(交尾也称为交配),之后不久雄蛾就会死亡。 科学探索探索一:交流这段时间我们新发现。(5)雌蚕蛾产卵。交配与产卵都是动物的繁殖行为。(6)蚕蛾活动场景图。有些蚕蛾正在交配,有些蚕娥在产卵,有些蚕娥已死亡。 科学探索观察分析:(1)蚕蛹在蚕茧里待上10~15天后,茧里钻出了蛾子。茧上的洞是蚕蛾钻出时留下的。(2)蛾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因此我们把它称作蚕蛾。(3)雄蚕蛾不断地扇动双翅、打转,寻找雌蚕蛾。雌蚕蛾不断放出信息素(身体分泌的物质,通过嗅觉器官察觉),吸引雄蚕蛾。 科学探索观察分析:(4)蚕蛾羽化不久就会交配,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蚕蛾就可产下受精卵。产卵可持续2~3天。一只雌蚕蛾可产400~500粒蚕卵。(5)蚕蛾留下后代,不久之后便会死去。刚产下的卵是黄色的。观察结果:蚕蛹变成了蚕蛾,蚕蛾会交尾、产卵。 科学探索探索二:观察蚕蛾。1.蚕蛾的形态。观察准备:蚕蛾、放大镜。观察方法:先观察蚕蛾身体的组成部分,再观察各部分器官。观察记录:蚕蛾的形态。蚕蛾吃什么?雌蛾与雄蛾有什么不同?蚕蛾的身体是怎样的? 科学探索1.蚕蛾的形态(1)蚕蛾全身披着白色的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以及口器,但口器已退化,不再进食。(3)胸部:有3对足、2对翅膀,翅膀短小,不能飞行。(4)腹部: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科学探索2.蚕蛾的运动和进食情况。(1)蚕蛾的运动方式:用足在地面爬行,不能用翅膀飞行。(2)蚕蛾的进食情况:蚕蛾不吃任何食物。3.区别雄蛾和雌蛾。分类体型触角颜色腹部翅膀爬行速度雄蛾小黑色肥大短小慢雌蛾大灰色狭长大快 科学探索观察结果: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各部分都有重要器官。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昆虫。蚕蛾是昆虫的一种。蚕蛾是蚕的成虫,全身披着白色鳞毛。头部小,复眼一对,一对触角呈羽毛状,口器退化,不能吃食物。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由于人工长期饲养,飞行能力退化。昆虫是节肢动物的一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两对或一对翅膀,也有没翅膀的。多数昆虫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发育阶段。词汇科学常见的昆虫:蚕、蚂蚁、蜻蜓、蝴蝶。蚂蚁蜻蜓蝴蝶 科学探索探索三:比较蚕蛾与蚕蛹的外部特征。(1)蚕蛾的头、胸、腹部分别由蚕蛹的头、胸、腹三部分发育而来。(2)蚕蛹和蚕蛾的身体结构相同,蚕蛾是蚕蛹发育成长起来的。(3)蚕蛹和蚕蛾都是蚕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蚕蛾是蚕的成虫。 交流研讨研讨一:哪些动物形态结构和蚕蛾相似?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1)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与蚕蛾形态结构相似的动物有蚂蚁、蜻蜓、蝴蝶、蜜蜂、蝗虫、螳螂等。(2)昆虫的共同特征:以蝗虫为例,它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之一,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具有共同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通常有两对翅膀(有的昆虫的翅退化)和三对足,翅和足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进一步集合成三个体段(头胸和度),头上有对触角。 科学探索探索二:蚕蛾的哪些行为与繁殖后代有关?观察发现:蚕蛾羽化钻出蚕茧后,体型小的雄蚕蛾就开始不断地扇动双翅、原地打转,寻找雌蚕蛾,而体型大的雌蚕蛾则不断放出信息素(身体分泌的物质,通过嗅觉器官察觉),吸引雄蚕蛾。随后雌蚕蛾和雄蚕蛾尾部相交在一起,雌雄蚕戴尾部相交实则是在进行交配,3~4小时后,雌蚕蛾就产下受精卵。雌蚕蛾产卵就是蚕蛾繁殖后代的行为。 科学探索拓展:观察我们周围的动物,利用昆虫的特征判断哪些动物是昆虫。判断:蚂蚁、蝴蝶、蜻蜓是昆虫。判断依据:蚂蚁、蝴蝶、蜻蜓都有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而蝙蝠和蜂鸟有一对足,壁虎有两对足。 科学拓展蜘蛛是昆虫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蚕蛾有雌雄之分,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蚕是昆虫,蚕和昆虫具有共同的特征。课堂总结 2.5茧中钻出了蚕蛾板书设计蚕蛾的身体头(一对触角)胸(三对足、两对翅)腹(交尾、产卵)昆虫的共同特征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 2.6蚕的一生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新课聚焦经过近2个月的辛苦养蚕,同学们见证了蚕一生的生长过程。现在打开蚕房看看,里面是什么状况?我们饲养的蚕现在大部分已经死亡了,蚕房中留下了许多新的蚕卵。有些蚕卵可能又孵化出新的蚁蚕,开启了新一代的生命历程。 新课聚焦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我们亲身经历了养蚕的过程,对蚕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进行了观察记录。 新课聚焦我们在养蚕的过程中,会用到各种方法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况。我用画简图的方法来观察。我采用拍照的方法来观察。没有我,你们什么也观察不到!我制作了详细的观察日记。 科学探索探索一:开个展示交流会。我们可以用视频、照片、画图、记录表、观察日记展示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科学探索(1)视频法:用手机或相机拍摄蚕生长变化的视频,展示关键时期,如蜕皮、结茧、破茧、产卵等视频记录视频记录 科学探索(2)照片法:用手机或相机拍摄照片并整理,可以直观的呈现蚕不同时期的特点。比如蚕幼虫的特点、蚕在进食、蚕卵和茧的特点等。照片记录 科学探索(3)画图法:用简图和图示记录蚕的一生。比如画出蚕卵。幼虫、蛹、成虫等形态。 科学探索(4)记录表:记录表是观察时经常运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结论。比如: 科学探索(5)观察日记:观察日记能详细、有效地记录蚕在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可以记录时间、温度、蚕的身体情况、蚕的活动特点等,方便按日期或生长阶段进行检索。比如:2019年5月13日晴温度:22℃早上7:30米白色的幼蚕,体长3.5厘米。刚吃完一片桑叶,一动不动地正在休息。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观察日记中插入照片或简图,记录表中使用照片,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记录。 科学探索我们可以通过拍视频或照片、画图画、做记录表以及写观察日记等方法观察蚕的一生。你对这样长期的观察有什么体会?只有坚持、及时、真实做好观察记录,研究结果才有意义。 科学探索探索二:蚕的一生经历哪些生长变化。 科学探索整理观察记录,按生长顺序将不同时期蚕的图片进行排列。请先对上面八张图片进行编号,分别说明是蚕的什么时候或在干什么,并对这几张图片进行排序。 科学探索①卵②蚕蛹③蚕幼虫④产卵⑤蚕茧⑥蚕蛾交尾⑦吐丝结茧⑧蚁蚕你排列对了吗? 科学探索请将这八张图片的序号填入到对应的表格中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产卵后不久便死亡①⑧③⑦⑤②⑥④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研讨一:我们可以将蚕的一生分为哪几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大约经历多长时间?算一算蚕的一生是多长时间?不同阶段外形特征行动食物时间从蚕了卵变成蚕宝宝(蚕卵孵化期)椭圆形,紫黑色,比芝麻粒还要小不会动不吃食物卵的第2天~第5天孵出蚁蚕从蚕宝宝变成蚕蛹(幼虫期)圆筒形,身体有环节。从黑褐色逐渐变成青白色,从约1毫米长到5厘米左右爬行吃桑叶,随着身体不断长大,食量也逐渐增大33~35天从蚕蛹变成蚕蛾(蛹期)纺锤形、黄褐色一般不动,受到刺激体节会扭动不吃食物10~13天从蚕蛾出现到死亡(成虫期)白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有两对翅用足爬行,不会飞,能振动双翅不吃食物6~8天合计多少天49~56天 交流研讨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2.从卵孵化开始,到吐丝结茧,蚕的幼虫要经历四次蜕皮,大约35天。蚕蛹变成蚕蛾的阶段大约13天。蚕蛾不吃食物,产卵后不久便死去,这一阶段大约8天。 交流研讨2~5天33~35天10~13天6~8天49~56天一般不计入周期蚕的一生,从蚕卵中破壳而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终止,大约为56天 交流研讨如果条件适宜,新的蚕卵将孵化出新的蚁蚕,新的生命周期又开始了。研讨二:推测一下,如果条件适宜,新的蚕卵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交流研讨1、气候条件研讨三:蚕适合在什么气候条件下生长?(1)温度:20~30℃。(2)湿度:60%~90%。(3)光照:避免阳光暴晒。2、其他条件(1)食物:新鲜的桑叶,要洗净晾干,不能带水。(2)香味:蚕对香味特别敏感,不能用香水、蚊香、空气清新剂、香味化妆品等,禁止使用杀虫剂。自然条件下,蚕宝宝一般在春天或夏天出生,不在秋天和冬天出生的主要原因是秋天和冬天的温度低于蚕生存的温度,此外秋天和冬天蚕的食物桑叶缺乏。 拓展提高卵幼虫蛹成虫菜粉蝶,别名菜白蝶,幼虫又称菜青虫,是我国分布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经常成灾的害虫。跟蚕一样,菜粉蝶的一生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拓展提高卵幼虫蛹成虫从雌蜻蜓要在水中产卵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发展和循环,依次是卵→水虿(chài)→水虿蜕皮上岸→变成蜻蜓→雌雄蜻蜓交尾→雌蜻蜓在水中产卵。蜻蜓一生不经历蛹的阶段,包括卵、幼(稚)虫、成虫三个阶段,幼虫和成虫身体形态差异不大。无 拓展提高菜粉蝶的一生(完全变态发育)蜻蜓的一生(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的叫不完全变态。蚕蛾、蝴蝶、蚊子、飞蛾、苍蝇、甲壳虫、瓢虫、蜂类等蜻蜓、蝗虫、蟋蟀、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湿度;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身体形态、行为表现各不相同。在科学探究中,能采用适合的方式交流观察记录的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能基于观察记录,描述蚕一生经历的生命过程;能用数学的方法统计蚕的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蚕的寿命。课堂总结 2.6蚕的一生板书设计卵幼虫成虫蛹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 2.7动物的繁殖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新课聚焦春天到了,孔雀开屏、丹顶鹤跳舞、百鸟和鸣;夏天到了,池塘处处蛙声一片。你知道动物的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吗?它们是在求偶,以便繁殖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 新课聚焦有些动物生小动物的方式像蚕一样产卵,如蝴蝶、小鸟、老鹰等。蝴蝶小鸟老鹰 新课聚焦有些动物生小动物的方式与蚕不同,它们不产卵,而是直接生产幼体。如猫、狗、猪等。猫狗猪 新课聚焦地球上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生小动物的方式与蚕相似?哪些与蚕不同呢? 科学探索探索一:调查还有哪些动物是靠产卵繁殖后代的。鸡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 科学探索(1)昆虫。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两对翅和三对足。绝大多数昆虫是卵生,蚕属于昆虫,还有蜻蜓、蝴蝶、蚂蚁、蜜蜂、飞蛾、瓢虫、蝗虫、螳螂等。还有哪些动物是靠卵繁殖后代的?能不能给它们分类。 科学探索(2)鸟类。鸟类体表有羽毛,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的退化,多营飞翔生活。我们常见的鸟类都是卵生,比如麻雀、孔雀、鹦鹉、燕子、老鹰、鸽子、乌鸦、海鸥等。还有哪些动物是靠卵繁殖后代的?能不能给它们分类。 科学探索(3)鱼类。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大多数鱼类终年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辅助身体平衡与运动,产卵繁殖。比如金鱼、鲤鱼、草鱼、鲫鱼、泥鳅等。还有哪些动物是靠卵繁殖后代的?能不能给它们分类。 科学探索除了上述这些动物,还有一些动物类别也是卵生,比如蜘蛛、蜈蚣等节肢类动物,虾、蟹等甲壳类动物,乌龟、蜥蜴、鳄鱼等爬行类动物,青蛙、蟾蜍等两栖类动物,蚯蚓、蚂蟥等环节动物,蜗牛、章鱼、田螺、扇贝等软体动物。可以说,卵生是动物繁殖方式中种类最多的。 科学探索小鸡是怎么孵化出来的?正在孵卵的母鸡孵化9天的卵孵化13天的卵孵化21天破壳而出的小鸡出壳一天的小鸡孵化过程鸡蛋受精→小鸡孵化→新生命诞生 科学探索探索二:调查猫或狗的繁殖过程。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后代。 科学探索这种用这种用乳汁哺育后代的动物又被称为哺乳动物,这类动物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体表被毛,体腔内有隔,雌体有乳腺,用乳汁哺育幼体。绝大多数为胎生,有胎盘。除了猫和狗,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哺乳动物。 科学探索观察周围的动物,你认为哪些是哺乳动物?说说你的理由。蝙蝠大熊猫大象穿山甲树懒河马 科学探索1.在陆地上行走的:大熊猫、狮子、老虎、狼、羊、鹿等。2.在树上生活的:猴子、松鼠、树袋熊等。3.在地下居住的:老鼠、兔子、穿山甲、鼹鼠等。4.在水中生活的:鲸、海豚等。5.在水边生活的:水獭、海狮、鸭嘴兽等。6.在天空飞翔的:蝙蝠类。这些动物有卵生(比如鸭嘴兽),有胎生(比如大熊猫),但是它们都是用乳汁哺育幼体,都属于哺乳动物。 交流研讨研讨一: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你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有分裂生殖。有胎生。有卵生。常见的繁殖方式有胎生、卵生。有些动物会采取分裂生殖、出牙生殖等。 交流研讨1.卵生。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一般的鸟类、爬行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如鸡、鸭、鱼、青蛙、乌龟、蝴蝶等都是卵生动物。卵生动物产下卵(蛋)后,经过孵化,变成动物,其营养来自卵本身。 交流研讨2.胎生。胎生动物是指直接生下胎儿的动物。胎生动物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需要从母体获得,直至出生时为止。哺乳动物一般为胎生。脊椎动物中哺乳类的高等类群如猴、虎、牛、羊、狼等,都是胎生。 交流研讨草履虫,通过分裂生殖,可以由一个分裂成两个大小一样的草履虫;水螅,通过出芽生殖,从母体上长出一个相同的个体。3.出芽生殖、分裂生殖。草履虫水螅 交流研讨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胎生(猪、狗等)卵生(鸡、乌龟等)分裂生殖(草履虫)出芽生殖(水螅)断裂生殖(涡虫、海葵等) 交流研讨研讨二: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哪一种呢?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是胎生。父亲体内的生殖细胞(精子)和母亲体内的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母亲肚子里(子宫)生长发育,经过大约280天(40周)的时间,胎儿就会从母亲体内生出来。胎儿在母体内刚出生的叫婴儿,我们每个人都是由母亲孕育出来的。婴儿通常通过母乳获得营养。人类属于灵长目的哺乳动物。 拓展提高动物产卵或生小宝宝前一般都会建一个“家”,作为后代的庇护所。动物一般选择在哪里建“家”? 拓展提高(1)在树上建“家”。如喜鹊、织布鸟等。(2)在树洞里建“家”。如啄木鸟、松鼠、蚂蚁、蛇等。(3)在山洞中建“家”。如狮子、老虎、狼、蝙蝠等。(4)在地下建“家”。如蚂蚁、蟋蟀、老鼠、兔子等。(5)在地上隐蔽处建“家”。如野鸡、野鸭、野猪等。还有在沙滩上产卵的海龟,在悬崖峭壁筑巢的老鹰,在地上挖浅窝的鸵鸟等,动物建“家”的本领五花八门。我知道的动物的“家” 拓展提高人类有哪些行为会破坏动物的“家”?(1)乱砍滥伐,破坏森林植被。(2)过度放养牲畜。(3)大量开发耕地,造成林地、湿地不断减少,动物生态破坏。(4)大量开发旅游区,破坏自然环境,扰乱动物生活。(5)环境污染,导致水土污染严重,动物无法生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常见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一般都是卵生动物,胎生动物一般都是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我们还了解到动物生存依赖于植物,有些动物以植物为食,有些动物依赖植物筑巢繁殖后代,作为庇护场所。使我们懂得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是建立和谐家园的重要因素。课堂总结 2.7动物的繁殖板书设计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胎生(猪、狗等)卵生(鸡、乌龟等)分裂生殖(草履虫)出芽生殖(水螅)断裂生殖(涡虫、海葵等)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 2.8动物的一生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新课聚焦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的过程。其他动物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动物的一生都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 新课聚焦动物经历的生命阶段可能不相同,不同种类动物的寿命不同。有的动物生命周期的时间较长,达到几十年,如大熊猫。有的动物生命周期的时间较短,仅几个月或者几十天,如蚕。 动物的一生观看视频科学探索 科学探索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鸡的一生大概经历:探索一:了解鸡的一生。 科学探索探索一:了解鸡的一生。母鸡将鸡蛋放在身体下面孵化,21天左右小鸡(雏鸡)破壳而出。刚孵化的小鸡全身披着湿湿的绒毛,1小时左右就会干,几小时后就会进食。30天后雏鸡身上的绒毛变成了羽毛,雏鸡变成成年鸡,再过6个月母鸡就会下蛋繁殖后代了。成年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衰老,直至死亡,一只鸡的寿命大约为6~7年。 科学探索像鸡一样,其他鸟类也是如此,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后代-衰老死亡的过程。鸟类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经历卵、幼年、成年三个主要阶段,幼年期生长较快,成年期开始繁殖后代。成鸡卵雏鸡卵雏鸟成鸟 科学探索探索二:了解狗的一生。狗的一生大概经历:像狗那样,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叫哺乳动物。 科学探索母狗受精形成胎儿,怀孕两个多月后幼狗出生,刚出生的幼狗眼睛闭着,耳朵听不见,靠母狗乳汁喂养,两至三周幼狗眼睛睁开,食物还是母狗的乳汁。到6个月长成小狗,长出牙齿可以咀嚼食物。9~12个月长成大狗。狗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特征,即身上长毛、胎生吃妈妈乳汁长大。狗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外部形态特征相似,幼年期生长较快,成年期开始繁殖后代。狗怀胎两个月左右,会生出小狗。 科学探索像狗一样,其他哺乳类动物一生的共同特点:都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无论胎生还是卵生,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科学探索探索三:了解我们的一生。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叫胎儿。观察我们周围不同年龄的人,想一想,出生后,我们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科学探索人可以按年龄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划分的方式有很多,有一种方式是: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儿童组(0~15岁)青年组(16~35岁)中年组(36~60岁)老年组(60岁以后) 黑色幽默:人的一生观看视频科学探索 交流研讨相同: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研讨一:比较不同种类动物的一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不同:1.出生方式不同:比如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2.寿命长短不同:比如比如狗的寿命一般是12~16年,鸡的寿命一般是6~7年。 交流研讨3.生长发育过程不同:有的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形态与生活习性相差极大,称为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经过变态;有的动物则形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称为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经过变态。 交流研讨研讨二:我们的一生与哪类动物相似?我们是吃母乳长大的,这一点又与哺乳动物相似。我们的出生方式是胎生,这一点与胎生动物相似。人类的一生与哺乳动物相似,两者的出生方式都是胎生,都要乳汁喂养。哺乳动物的特点:身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哺乳;胎生。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兽直接产出胎儿。母兽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仔兽。 交流研讨研讨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又发现了动物的哪些共同特征?1.无论寿命长短,动物都会死亡。2.动物都会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并得以不断延续。3.动物的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拓展提高有趣的动物故事变色龙,善于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变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猎物。 拓展提高一些动物从外表的颜色上看与环境一致,比如变色龙,竹节虫。变色龙的颜色会随着周图的颜色变化而变化,竹节虫不但颜色与周围的树草一样,而且形状也一样,想发现它们很难。 拓展提高还有一些动物会根据季节的变化来改变外表的颜色,比如,繁殖期到来时,有些鸟类的羽毛颜色会变得格外鲜艳,这样可以让自己更加明亮突出,从而得到异性的青睐;但当它们度过繁殖季节之后,鲜艳的羽毛颜色会为它们增加被捕食的风险,因而在繁殖季节之外的季节,将自己的羽毛更换为更暗的色彩。我能变许多种颜色 新课聚焦白鼬、雪兔和银鼠的皮毛,在春天和夏天是稀疏的棕黄色或者褐色,但是到了冬天,就变成了白色。夏天冬天 新课聚焦寒冷的冬季气温较低,不同种类的动物采取不同的方法应对严寒。(1)迁移。比如秋天到来之际,北方的燕子和大雁会往南方迁移过冬。 动物的迁徙观看视频科学探索 新课聚焦(2)换毛。比如兔子、猫、狗等动物,在冬季到来之前会换上厚厚的毛。(3)冬眠。比如蛇、蛙、熊等动物,在冬季到来之前会找到合适的洞穴,进行冬眠,等天气暖和之后再起来活动。 新课聚焦与植物一样,动物要适应干旱,也要减少体表水分蒸发,而且体内能够储存水分。比如沙漠中的骆驼。但有一些动物会在干旱到来之前迁移,或者采取夏眠的方式来适应干旱。比如非洲的肺鱼。当雨水充沛的时候,它可以用鳃痛快地呼吸。等到了干早季节,沼泽地带干涸了,非洲肺鱼便钻进烂泥堆里睡眠。它能在泥洞里不吃不喝地夏眠几个月,待到雨季来临,便又会重新回到水中生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不同动物一生所经历的时间不同,身体形态发生的变化不同,繁殖后代的方式也不同。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像狗那样,胎生、身上长毛、吃妈妈乳汁长大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特点各不相同。课堂总结 2.8动物的一生板书设计动物的一生鸡狗人卵生动物哺乳动物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