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 MB
  • 2021-11-20 发布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名优精品课件新人教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 清 · 曹雪芹的 《 红楼梦 》 猜一猜 请你写一段话,把上面这幅图画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观察 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 位 置 人 物 动 作 近处             远处 说一说 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 可能说了哪些话? 把 “蝴蝶”风筝 拿 在 胸前 , 歪头 看着 右手 拿着 线 轴 ,左手 抻着 风筝线, 一边向前 跑 一边 回头看 放 起 了一架“三角”风筝 爸爸妈妈 仰 望 着 空中 飞舞的风筝 将一只“沙燕”风筝 高高 举 过头顶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 托着 ,另一个人 牵着线 ,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 “放” ,那线 一紧一松 ,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 飞快地跑起来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 快活地喊叫 着,在田野里 拼命地奔跑 。村里人看见了,说: “放得这么高!” 读一读 《风筝》 中的片段,看看作家贾平凹先生是怎么写放风筝的。 习作要求: 1. 请你写一段话,把图画的内容介绍给大家。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2. 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一写 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 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火眼金睛看问题: 星期天,放风筝的人可真多呀!蓝蓝的天空中飘着五颜六色的风筝。有鼓着眼睛的大“金鱼”,有长长的“蜈蚣”,还有凶猛的老鹰……小强将一只“沙燕”高高地举过头顶,小军拽着风筝线,向前跑着。小英手里拿着一只大“蝴蝶”,歪头看着小军他们,好像在说:“哇,好棒啊!” 远处,一家三口 望着天上的风筝, 高兴地交谈着。 集体讨论来完善: 习作构思 ◇ 拟定题目。(题目简洁,可抓住活动名称来拟) ◇ 确定重点。(重点写放风筝的过程) ◇ 动笔写作。(忠于图片,又要适当展开想象) 评一评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师评 写出了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人物的动作介绍清楚。       展开想象,人物的语言介绍清楚。       书面整洁、字体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总评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拓展发散 拓展阅读 风筝 的 起源 风筝源起久远,起初以木头和竹子为材料,东汉时因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而开始用纸裱糊,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 纸鸢。据记载: “ 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 ” 可见纸鸢再经改良,才成了现在大家所见的风筝。 清明时节,人们喜爱放风筝。那时春风始拂,万物生发,踏青游戏,好不自在。但风筝最初却是作为军事信息传递工具而被使用,南北朝梁武帝遭遇 “ 侯景之乱 ” 被困台城时就曾用风筝向外求救。唐朝太平盛世,风筝才渐渐流传民间,转为日常娱乐之用。因丰富的造型和图样,也被人们赋予了诸多吉祥寓意,并成为文人墨客传情达意的符号和时常萦绕脑海的回忆。 《风筝》节选 作者:贾平凹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苇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 作 “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