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9.50 KB
- 2021-11-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9* 那一定会很好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了一粒种子成为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那一定会很好”贯穿全文,是这粒种子自始至终贡献自己的感受。这篇童话与前一篇课文都是写树,但主旋律不同。如果说前一篇课文带有淡淡的忧伤,那么这一篇课文自始至终洋溢着喜悦和对奉献的赞扬。
学生之前学习了《去年的树》,对童话有很浓厚的兴趣。而这篇童话与前一篇童话都与树有关,虽然基调不同,但学生运用前一课的学习方法,应该很快就能感受到这篇课文中的童话形象,领悟到童话寓意。
以对比教学导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根据文前的提示,找出含有短语“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讨论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从而感悟童话形象。
【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这粒种子走过了一段怎样的生命历程。
3.能发现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
1.以默读为主,通晓课文内容,感悟童话中的形象。
2.圈点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种子蓬勃向上、勇于前行、甘于奉献、追寻梦想的品质。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这粒种子走过了一段怎样的生命历程,感悟童话形象。
难点
通过比较,能发现本文与《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积累本,预习课文。
1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去年的树》吗?那只遵守承诺的鸟儿历尽艰难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真是“一诺千金”。我记得同学们当时说到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对树的砍伐,才让鸟儿找不到它的朋友了。但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的这篇童话将会颠覆大家的思维和看法,一起来学习吧。(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齐读)
二、默读课文,认识生字
1.默读课文,圈出下列生字。
缩 努 茎 推 吱 拆 旧
2.同桌互认生字。
3.全班交流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自读课文,把含有短语“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教师纠正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3.交流含有短语“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
(1)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2)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3)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4)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4.说一说这粒种子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四、品读“那一定会很好”,交流体会
师:刚才我们找出了含有短语“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读一读这几个句子。
1.品读第1个句子。教师朗读,学生想象种子此时的状态。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读出种子的难受和对向上生长的渴望。
2.品读剩余的几个句子,想一想,这几句话分别是谁说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种子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1)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是树说的。种子钻出地面,努力地生长成了一棵大树。此时的树渴望像人和动物那样在山路上走来走去。)
(2)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是手推车说的。由种子长成的大树被农夫做成了一辆手推车。此时手推车变老了,它希望能休息一会儿。)
(3)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是椅子说的。手推车被拆了,拆下来的旧木料被做成了把椅子。椅子希望自己能躺下。)
3.师:同学们,一粒种子变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4.学生讨论交流。
5.教师小结: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一颗甘于奉献的心,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梦想,有行动,这不就是我们该有的生活状态吗?
五、回忆比较,求同存异
师:想一想,这篇童话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相同点:两篇课文都是关于树的童话故事,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都蕴含了一定的人生道理,给人以启示。不同点:所蕴含的道理不同,《去年的树》告诉我们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本文告诉我们要乐于奉献。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回家后把这个童话讲给家人听一听,再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那一定会很好
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教学本课时,我紧紧抓住“那一定会很好”这个短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种子的生命历程,感受种子的变化,想象种子的心理活动,进而感悟每次“那一定会很好”的不同含义。课堂中我将本篇课文与前一篇课文《去年的树》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交流同样一件事物,却有不同的故事结局、不同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