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1-11-23 发布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变化第5课水珠从哪里来教学材料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第 5 课 水珠从哪里来 (一)背景和目标 在第 4 课中,学生们观察了冰块的融化过程,他们不仅发现了冰从固态变成了液态的水, 同时还发现了盛冰的玻璃杯外壁、塑料袋外壁上也有许多小水珠。对于这些小水珠的来源, 学生们一开始往往会有多种解释。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本课就是由这一问题引发学 生的思考,鼓励他们做出尽可能多的解释(或假设),并寻求证据以检验假设。学生们通过分 析、检验假设的过程,将会获得更多新的证据,从而做出新的解释…… 科学概念 .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过程与方法 .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 自己的解释。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3 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水珠是冰化成的水吗 本课一开始就向学生呈现一个现象:往玻璃杯里装满碎冰块,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 壁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继而提出本课的探究问题: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这个问题是上节课里就已形成了的,这里只是问题的再现。 产生问题后,希望学生能尽可能多地做出解释或假设。比如:“可能是从杯子里渗 出来的”“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漫出来的吧”“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 下来了”……学生能做出的解释越多越好,只要符合逻辑。有了多个解释,接下来就需要对 各种解释进行分析和验证。教科书希望学生回}h}生活中是否见过类似的现象,并根据已有 的经验分析,排除不合理的解释。比如:“不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的,因为玻璃杯是可以 盛水的”“也不可能是漫 出来的,因为杯子里的水位还没有杯沿高”……总之,通过分析和讨论,要让学生认 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 第二部分: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 关系吗?我们来做一组对比实验:再拿两只同样的玻璃杯,其中一只杯里加满自来水,一只杯 里什么也不加,静静地放在桌子上。隔几分钟时间后,观察两个玻璃杯的外壁上是否也会出 现许多小水珠。很显然,这两只玻璃杯的外壁上都不太可能形成小水珠。加满自来水的玻璃 杯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壁不渗水;“空”玻璃杯的外壁也没有出现小水珠,而 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却有许多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是有关系的。 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但是,与杯内的冰似乎又 是有关系的。小水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形成的?希望学生根据观察及原有的生活经 验,重新作出假设。有的学生平时可能阅读过相关资料,或许会说到关于“空气”“水蒸气” “水汽”“凝结”等一些词汇。当学生对小水珠的形成有一些模模糊糊的认识时,我们正好 2 可以让他们去寻求一些证据: 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是从哪来的?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水蒸气怎样才能变成 水?……这些问题,就由学生们课外先去寻求答案,下次课则重点展开这方面的观察、研究 活动。 (四)教学建议 1.本课探究的问题是“水珠从哪里来?”但是,本课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一课 只是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假设、寻求证据、修正假设……”等一 系列探究活动过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水珠从哪里来”做出尽可能 多的解释,对每种可能的解释又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质疑和分析。引导学生通过不断 质疑和作进一步观察等活动,获得更多的证据,从而帮助学生修正、完善原来的假设,或做 出新的假设(解释)。 2.由于现在学生们课外获得信息的渠道比较多,对于“水珠从哪里来?”这个问题, 很可能一开始就会有学生说是“由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如果课堂上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妨 碍课堂探究活动的持续。对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解释,我们不必做出特殊的处理和回应,只要 把它当作学生们众多解释中的一个即可。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对这种解释进行分析和质疑。 因为即便这种解释是成立的,它同样也必须用事实证明玻璃杯外壁的水珠的形成与杯内的冰 是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