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50 KB
- 2021-11-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词语的运用,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2.体会成语的特点,学会成语的运用。
3.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根据文章描写想象画面,更能根据声音
描写想象声音,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更好地表达。
4.学会运用表示时间词语描述一个事物的变化。
5.学会写字。
6.熟读并背诵古诗《鹿柴》,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从古诗中感受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体会诗的绝妙处在于
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教学重点】词语的运用; 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根据文章描写想象画面,更
能根据声音描写想象声音,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更好地表达。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词语的运用,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重点)
2.体会成语的特点,学会成语的运用。(重点)
3.学会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描述一个事物的变化。(重点)
4.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根据画面描写想象画面,更能根据声音
描写想象声音,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更好地表达。(难点)
【教具准备】 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内 容 课件
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教师口述:这一单元学完了,我们有了许多收获,比如,
了解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自然景观的。现在,让我们进入
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学习里面的内容吧。
(板书:语文园地一)
二、学用结合
板块一: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话题。
(1)引出话题
教师口述:同学们,你们一定游览过许多名胜古迹和名
山秀水,在电视、书本上也观赏过许多风景优美的山山水水,
你们游览或见过的自然景观应该怎样向大家介绍呢?(板
书:想象画面)
①课文《观潮》一文中第 4 自然段:“那条白线很快地
向我们移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话运
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大潮由远及近时的样子和声音穿插描
述,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观。
作者是怎样描写想象画面的?(板书:仿佛看到)
②课文《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
鸣叫声……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想象画面的?(板书:似乎听
(1)
(2)
(3)
(4)
(5)
到)
读了文章你还能“闻”到什么?(板书:好像闻到)
a.小组交流
b.构思巧妙、大胆合理、感情真实。
c.介绍时,要观察生活,表现生活,想象不是胡编乱想。
d.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以四人为小组共同交流,互相评议。
2.练一练,学运用。
读下面一段话,想一想在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出示:
每天太阳一出来,就可以看见数不清的黄蝴蝶,在树林
花丛间、山石溪水边翩(piān)翩起舞,把谷底的绿草和鲜
花全遮盖了,仿佛仙女从空中撒下密密麻麻的花朵一般。每
一朵鲜花的花蕊(ruǐ)上,都有一只或几只蝴蝶在吮(shǔn)
吸花蜜。乍(zhà)一看,真分不清哪是鲜花,哪是蝴蝶。
奇异的景色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穿着花衣服的游客一走进山
谷,一群群蝴蝶就会围着他们飞舞,有的还往他们脸上扑去。
这时候,连游客们也仿佛变成美丽的花蝴蝶了。。
3.我拓展,我积累。
采用上面的表达方法,写一写公园、广场、商场等。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一)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词语。
(6)
(7)
(8)
(9)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1)读一读:自己自由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
(2)想一想: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3)说一说:先小组内各交流,再选小组代表说一说。
(4)试一试: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段话。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
样。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
击鼓指挥进退。后多
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震耳欲聋:欲: 快要,就要。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
像可以穿过云层,直
达高空。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私:私下;语:说话。背
地里小声说话。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泛指什么声音都
没有。形容非常静,
人们默不作声。
悄无声息: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
知道。
( 10-
17)
( 18
(人声鼎沸可以想到观潮时的热闹场景。鸦雀无声可以
想象到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学习时的情景。)
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是描写场景的,我们可以在理解
词义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的方式,理解时间词语的意思,
感受时间词语运用的准确恰当。】
2.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说一说句子描述
的画面。
(1)八月十五那天,来看钱塘潮的人熙熙攘攘、
( ),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一个人迹罕至
到角落,眼前渊博的潮水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勾起了我
对大海深深的趣味。
(2)开始,雪花还伴着雨点,可能是小雪花怕孤单,
所以就约上了小雨点儿,我仿佛看见它们在空中嬉戏、聊天。
雪花飞舞、纷纷扬扬,细一听,就能听见“沙沙沙”的声音,
仿佛小雪花和小雨点儿在( ) 呢!雪下了整整一
夜。
3.我拓展,我积累。
这样描写场面的成语还有很多。
千军万马 浩浩荡荡 枪林弹雨 势如破竹
群魔乱舞
眼花缭乱 天花乱坠 载歌载舞 欢天喜地
人来人往
词句段运用(二)
)
( 19
)
( 20
)
( 21
)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词语:
风 烟花 霎时.. 顿时.. 忽然..
雷雨 小狗 过了一会.... 一会儿工夫.....
a 说一说每组加点词语的意思。
b 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对比不同。
(第一组中的词语表示时间短。第二组中词语的意思表
示时间比第一组长一些。)
2.练一练,学运用。
(1)出示“风 烟花 雷雨 小狗”四个词语,选择
其中一个事物,用上加点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描述这个事物,
再写下来。
(2)出示例句:
一阵风吹过,天空顿时..尘土飞扬。
我家的小狗一会儿...功夫就把一盘肉吃完了。
a 读一读。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的用法。
b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可以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画面。)
3.我拓展,我积累
结合日常生活,用上加点的词语,根据意思自由描写画
面。
(板书:根据意思 写画面)
板块三:书写提示
(22)
( 23
)
( 24
)
1.读一读,找规律。
看提示:旁边的小朋友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
意什么?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
的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板书:保持平衡 保持距离 养成好习惯)
2.练一练,学运用。
①举行书写比赛。
②先同桌评、小组评,选出小组最漂亮的字。
③比一比找差距,再重新写一遍。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写想象画面、词语的运用以及写字
的要求,希望同学们多积累好词好句。
( 25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古诗《鹿柴》,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重点)
2.从古诗中感受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体会诗的绝妙
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 德
基 课
件 页
码
一、课前导入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具
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我们同学已经学习了许多优美的古诗,
谁愿意把自己最喜爱的古诗诵读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鹿柴》,“柴”在这里读
作“zhài”,齐读题目。(板书:鹿寨)
二、介绍作者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音乐家,号摩诘居士。有“诗
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代表作有《相思》《山
居秋暝》《使至塞上》等。
5.释题:
鹿柴是什么意思?
鹿柴: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请一个同学把题目的意思完整说一遍。
师配乐范读全诗。
三、讲解诗意。
1.读第一、二句。
观察课文插图,这是怎样的一幅图?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
(3)
(4)
但:只。闻:听见。
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影,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但由
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将
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表
现,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音乐,随着老师描述,想想你看
到了什么? 谁来说一说你仿佛看到的景象。
指导朗读: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进一步指导诗的意境:
诗开头的“空山”,二字,是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
明诗人的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如果置身于隐天蔽
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从这两个字,
也可以窥见山中的景物形势特点。对句的“响”字与“空山”
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
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
2.读第三、四句。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指导朗读: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前二句写幽静,因声传神;后二句写幽深,以光敷色。
山中景色会因朝夕晦暝、风雨因时而变化。此诗则选取傍晚
时分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
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
斑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近处,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树影
(5)
(6)
(7)
渐渐拉长;树林深处,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这种景观的
最佳时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须是晴朗的傍晚,阴雨绵绵是
不行的。(建议:四年级的学生应注重古诗的积累与诵读,
而不需繁杂的讲解,难度太大)
3.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
作者在深幽的修禅
过程中的豁然开朗。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
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
4. 齐读古诗,比赛背诵古诗。
四、课后小结
古诗是一块美玉,愿你们走近它、欣赏它、领会它,课
下去学习更多的古诗,送给大家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
有心人。
五、作业:课下搜集并背诵写景古诗。召开古诗朗诵会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本练习的“词句段运用”和“写字提示”都有写字教学方面的
涉及。所以我加大了词句、写字在教学中的分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
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教师范写,学生临摹,这样
在写字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把“眼”中字变成“心”中字。同时再展评
激趣,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2.教学《鹿柴》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反复诵读后,提
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有的问题其实已
经解决,有的问题没有价值。我正为孩子们没有深入的体会而体会而
遗憾时,突然一个孩子提出:“诗人为什么写的是‘深林’而不是‘森
林’?”多好的问题呀,这个深字不正是诗人为表现山之空旷、林之
深邃静谧而用的吗?这个孩子是真正地用心去品、去感悟的。因此,
我大大地夸赞这个孩子会读书会思考,夸赞他的问题提得好,鼓励其
他学生向他学习,在品读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在独特的感悟中产生
独特的思考。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了,潜心品读,产生了许多
独特地思考,在分组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时,十分投入热烈。在这样
一种学习氛围中,孩子们更深层次地领悟了这首诗的意境及诗人的情
感。
不足之处:
通过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增大了学
生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