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9 MB
  • 2021-11-24 发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详细讲解

  • 4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返回 山行 远处/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坐:因为、由于。 于:比。 你可以說出這首詩的大意嗎? 「提示」 作者上山時,看到了什麼? 想到了什麼? 「參考答案」 深秋,駕車行於山中, 被火紅的楓葉深深吸引。 远上寒山石径斜 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了( )。 —远山 | 径 山 小路 远远的山上有一条斜斜的石头小路。 jìng xié 9 白云生处有人家 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了( )。 白云 —人家 在那飘着白云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房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两 行 描 绘 了 秋 山 远 景 。 第 一 行 描 写 了 秋 山 高 远 的景 象 , 表 现 了 诗 人 勇 于 攀 登 的 精 神 。 第 二 行 描 写 了秋 山 中 的 一 个 特 定 场 景 , 在 白 云 浮 动 的 天 空 下 山 窝窝 里 有 几 户 人 家 隐 约 可 见 。 远远的山上有一条斜斜的石头 小路,在那飘着白云的地方有几户 人家。 停车坐爱枫晚 停下车来欣赏这美丽的 风景。 fēng 12 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了 ( )。 那红色的枫叶比那二月 的花还要红。 枫叶 yú 14 霜叶 后 两 行 描 绘 了 秋 山 近景 。 “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 一 行 , 生 机 勃 勃 , 鲜 艳 夺 目 , 清 新 刚 劲 , 形 象 鲜 明 , 给 人 一 种 秋 光 胜 似 春 光 的 美 感 。 这 行诗 成 为 千 百 年 来 人 们 广 为 传 诵 的 名 句 。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车来欣赏这美 丽的风景,那红色的枫 叶比那二月的花还要红。 【诗文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 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据说是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 市)岳丽山时所写的。秋天在诗人的 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的样子,不是 萧瑟灰暗的,而是挺拔向上和充满生 命力的。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 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深山密林中升腾这屡屡炊烟 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 经霜的红叶比春花更加鲜艳 這首詩的結構… 山 行 遠 景 寒 山 石 徑 白 雲 人 家 近 景 楓 林 晚 因為愛看 停 車 楓 葉 比 二 月 花 還 紅 认真思考 1.“停车坐爱枫林晚”诗中的“坐”是什 么意思?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 ) 所看到的( )时节的枫林景色,描 绘了一幅由( )构 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 ( )之情。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的意 思是:( )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间)所 看到的(深秋时节 )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 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 叶)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 的(喜爱)之情。 因为 苏轼简介: •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在诗、词、散 文以及书法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是 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 北宋金山寺有一位名僧,为佛印禅师。苏轼与其为好友, 二人相处的过程中便产生了不少趣事。苏轼被贬黄州之 后,因与佛印所居相近,便常相往来。一日,二人泛舟 长江之上,举杯畅饮。酒过三巡,苏轼突然用手往江岸 边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苏轼所指看去,原来岸边有 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时明白了。 原来苏轼是在给自己对哑联,随即佛印便将手中题有苏 轼诗句的扇子抛进江中,以对下联。这上联便是:狗啃 河上骨。下联为:水淹东坡诗。大家看出来什么没?没 错,“河上”即为“和尚”,苏轼说狗正在啃佛印的骨 头。佛印哪肯示弱,于是便有了“东坡诗”,即为“东 坡尸”。佛印是说水把苏东坡的尸体都淹了。、 两人说的,这可是真正的“尸骨未寒”啊。能这样互怼 而不生气,不是关系特要好的朋友,恐怕做不到吧。别 看苏轼和佛印关系这么要好,那全靠了佛印的学问以及 修养。 有一天,东坡居士突然灵感来了,随即写了一首自许为 不朽的五言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 不动,端坐紫金莲。」 他再三吟咏,感到非常的得意,认为这首颇具修持工夫 的创作,如果让佛印禅师看到,一定会赞不绝口。 於是赶紧派书僮过江,专程送给佛印禅师去欣赏印证。 谁知禅师看後,不禁莞尔而笑,略一沉吟,只批了两个 字,便交给书僮原封带回。 苏东坡在期待中接回「佳音」,总以为禅师会赞叹一番, 急忙打开一看,只见禅师歪歪斜斜地写了「放屁」两个 大字。 「岂有此理」!苏东坡拍著桌,胡子都气得翘了起来: 「好,我要找佛印去理论」! 苏东坡忍不住这一招,随即叫书僮赶忙再备船过江,要 亲自到金山寺去找佛印禅师兴师问罪。 船才靠了岸,便 发现佛印禅师已站在江边含笑相迎了。 东坡一见佛印禅师,怒气冲冲地吼道:「佛印!我们一 向相处得很好,纵然我的文字不够水准,你是一个有修 养的出家人,怎可随便恶口骂人」? 「什麼?」禅师若无其事的问道:「我骂你什麼」?东 坡一听,脸都胀得通红,已气得说不出话来,只颤抖著 手,指著「放屁」两个字,让佛印自己去看。 禅师不禁哈哈大笑道:「大学士!你不是自夸『八风吹 不动』吗?怎麼一个屁就把你打过江来了呢」? 苏东坡到此才恍然大悟,只好低头不语,唯有惭愧而已! • 赠刘景文创作背景 •   这首诗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 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 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 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 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 以勉励之。(苏轼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 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 •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 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正是/橙黄/橘绿时。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你知道叶绍翁吗?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 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 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 本。他别著《四朝闻见录》,叙宋高宗、孝宗、 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 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解说]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 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 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 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一阵阵 吹动 , 发出 的声音,让人 感觉 , 江上的秋风使 不 禁 。 知 有 儿 童 挑 促 织 , 夜 深 篱 落 一 灯 明 。 他知道 , 你 看, 。 你还读过哪些描写 秋景的诗?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书河上亭壁(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 独凭危栏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 一半秋山带夕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