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 MB
- 2021-12-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走月亮-(含答案)+最新四上语文园地一(教案)
课课练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
走月亮
课前预习
一、朗读——查阅
读一读(题文)
①读课题,我联想到的画面是
②我把课文读了( )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 家长签字:__________
二、默读——笔记
圈一圈(字词)
③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牵_____( ) 卵_____( ) 填_____( ) 俗_____( )
跃_____( ) 葡_____( )
萄_____( ) 载_____( )_____( )
④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弄清它们的意思并造句,重点理解画线词语。
坑坑洼洼 拨刺 汩汩 浇灌 招待
标一标(句段)
⑤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⑥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设问句。
⑦找出串联全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精读——思考
想一想(主题)
⑧本文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月景图,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亲情。
问一问(疑难) ⑨通过预习,我还有一个问题想和老师、同学们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业设计
夯实基础
一、在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后打“√"。
1.牵手 柔和 河床 鹅卵石 ( )
2.风俗 庄稼 填补 招带 ( )
3.跳跃 葡萄 满义 传说 ( )
4. 稻穗 淘洗 甜香 新鲜 ( )
二、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月亮 ( )的夜晚 ( )的星星
( )的月光 ( )的小路 ( )的鹅卵石
( )的花瓣 ( )的果子 ( )的小水塘
三、选词填空。
和柔 柔软 柔弱
1.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 )。
2.( )的幼芽哪能禁得起暴风雨的洗礼?
3.那位表演杂技的大姐姐身体很( )。
铺满 洒满
4.阿妈喜欢牵着我,在( )月光的路上散步。
5一夜的秋风过后,地上( )了金色的梧桐叶。
四、下面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1.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 )
2.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 ( )
3.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 )
4.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 )
巩固提升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走月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____次,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
,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面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l.用选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溪岸是“月光闪闪”,而果园却“月影团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有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月下散步的经历吗?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形呢?用几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走月亮
课前预习
3. qiān luǎn tián sú yuè pú táo zǎi zài
(组词略)
4. 9
6.排比句示例: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拟人句示例: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设问句: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7.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8.如诗 如梦 如世外田园般 温馨 快乐 幸福
课业设计
1.√
二、明亮 奇妙 闪闪烁烁 柔和 弯弯 灰白色
新鲜 好吃 可爱
三、1.柔和 2.柔弱 3.柔软 4.洒满 5.铺满
四、1.设问 2.反向 3.拟人 4.比喻
五、1.在月光下散步
2. 4 着力强调并充分感叹“我”跟阿妈走月亮
时的幸福与喜悦之情,起到了串联全文的作用。
六、1.示例:天气变化无常,一天中,有时阳光灿烂,
有时乌云密布。
2.月光照在水面上,随波荡漾,所以“月光闪闪”;月光照在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团的了。
3.提示:表达真情实感即可。
【创新教案】
《走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在教学本文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避免把文章“讲”没味儿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首先,我们先来观看一段flash动画。
(多媒体播放flsh动画: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对儿母女悠闲地漫步。此间,配以优雅的音乐。)
师:同学们,这种情景美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走月亮”,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看着美丽的景色,感受着妈妈浓浓的亲情。
二、品读课文,深入学习
1.找出文中喜欢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并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根据学生朗读的具体内容,随机点拨。)
设想学生找到的语句:
a:“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呀?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回答,教师相机引导作答。
师:这么美的景色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指导学生读出那种美好的意境,在读中,在倾听别人读中仿佛看到了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秋天月光下的美丽景色。
多媒体出示静态画面:柔和的月光下,高高的山,村头的树,村间的路,一片幽静、祥和的景象。进一步体会自己那种美好的境界,使学生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秋天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b: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教师相机提问: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月光下小溪、山草、野花构成的一幅甜美画面,体会到正是这种语言,才将本无情感的自然之物附着上甜美、欢快、幸福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
多媒体出示动态画面: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淙淙地流着,鹅卵石布满河床,小水塘映着月光。
从而让学生体会“我”
和阿妈欣赏到的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
师:这么美好的画面,谁能用你的朗读来体会体会呢?
学生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出欢快、幸福的语气。
c:“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走过……走过……走过……走过……”“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多媒体展示flash动画:月光下,秋虫鸣唱,夜鸟飞翔。妈妈拉着“我”的手,走过溪岸、走过石拱桥……漫步的画面。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师: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三、思想感悟,情感体验
师:你们觉得“我”和妈妈幸福吗?体现在什么地方?
使学生体会到:“我”和阿妈在美丽的月光下散步非常幸福,充满情趣。
师:你有没有和妈妈或者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或者家人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感受妈妈、家人身上的温暖气息。
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总结
《走月亮》这篇文章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幅如诗、如画、如室外田园般的画卷中。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学生轻声感情朗读。
五、尝试着背诵全文
六、布置 作业
小练笔: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学会了独立行走,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写一写。
提示:过年过节、生日、爸爸妈妈带你出去玩……
板书设计:
2 走月亮
小路 温馨
溪边 快乐
景美 情浓
田埂 甜美
…… 幸福
4* 繁星
1.认识“昧、坠、怀”这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3.通过把握重点词句来感受作者的童心、童趣,体会作者酷爱繁星的美好情感。
4.学习运用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通过感受作者的童心、童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难点
通过感受作者的童心、童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1.字词教学
这篇文章共有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并且很容易就能记住。在生字教学中,可以把生字放到文章中去认识。在识字的过程中,对于“昧”字,可通过编顺口溜“太阳(日)(未)出来”来记忆,效果较好;“坠”为上下结构,可通过“队伍爬上土坡”来记忆;“怀”字可通过“心里放不下”来记忆。通过这样的记忆,学生能更快地记住生字。
2.阅读理解
这篇文章的生僻词语不多,因此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进行充分阅读,在读中感悟作者情感的变化,这也是我们要着重训练的内容。
3.表达运用
学会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教他们用“通过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的句式进行表达,并学会运用。
1.预习提纲
(1)“繁星”的“繁”字的意思,理解题目。
(2)搜集作者巴金的资料,并整理成简洁的文字介绍材料。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要求会认的生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四字词语要弄懂意思。
(4)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5)深入阅读,看看作者介绍了哪些时期在哪里看繁星的事情。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大家一定都看过星星吧?那满天的繁星充满了神秘感,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有一位文学巨匠非常喜欢繁星,而且对繁星有着独特的感受,这位文学巨匠是谁呢?他面对星空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文坛巨匠——巴金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板书:繁星)
2.交流作者的信息资料。
课件出示:
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其代表作有《家》《春》《秋》《雾》《雨》《电》等。
师: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仰望星空,都有怎样不同的感悟?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繁星》。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个环节,既能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又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引出下面的环节。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交流生字词认读理解情况,注意加点字的识记。
课件出示: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怀抱
(1)我们识记生字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记忆。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2)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教师及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预设:识记生字时,可以把生字拆开来记,如:昧=日+未坠=队+土怀=忄+不
师:同学们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好,老师也有一种识记生字的方法,那就是“编顺口溜法”,就是根据字的结构或者意义来编顺口溜。
2.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表格,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完成填空。(先出示空白表格,再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显示答案)
时间
地点
所见
感受
第一次
从前
家乡
密密麻麻
最爱
第二次
三年前
南京
星群密布、微小
光明无处不在
第三次
如今
海上
星半明半昧
,在动,摇摇欲坠,仿佛对“我”眨眼,仿佛在小声说话
微笑着,沉睡着,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
3.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三次看到的星空和看到星空的感受会不同?
预设: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细微了。第一次从“我最爱看”一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依恋。第二次“光明无处不在”表达了作者心中充满光明和希望。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母亲的怀抱总给人以温馨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和家乡的依恋之情。
4.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吗?
师引导:大部分精彩语句在第3自然段,请同学们细读第3自然段,找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品味、交流并发表感悟。
设计意图:
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句子,剖析重点句子,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三、把握顺序
1.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课件出示:
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学生读课文,找出关键词,教师巡视并指导,指名在全班发言。
师总结:本文是按时间顺序行文的。我们可以通过找表示时间的词语来印证。
课件出示:
从前→三年前→如今
老师指导:时间顺序是我们在写作中常用到的写作顺序。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介绍从前、三年前、如今这三次看繁星的情形,表达了不同的感受,结构层次清晰明了。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学习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来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无形中让困难的问题简单化,同时对学生的写作也有一定帮助。
四、拓展延伸
小练笔:你看到星空时会有怎样的感悟?怎样的心情?试着写下来。
老师指导:看了文中作者对星空的描述,想一想,我们看到星空时又有怎样的感受呢?要完成这个练习,我们要先对星空进行详细描写,在描写星空的同时,把自己想到的和自己当时的心情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
把所学运用到实践当中,既有利于深入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星空的诗句并积累下来。
《繁星》是巴金的名篇,文章通过描写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欣赏到的繁星,表达出作者心境的变化,体现出作者的童心、童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设计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上课刚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首先设置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打开思路,踊跃发言,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随后开展的深入理解课文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二、通过编“顺口溜”指导识字。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其中编“顺口溜”是一种既有趣又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编“顺口溜”,我们既可以牢记生字,又可以把握生字的意思,可谓一举两得。
三、通过朗读来把握情感。
读是重点,在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是训练的重点。因此,我注重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重点句子的意思,在读中感受重点句子所承载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园地
1.学习边读边想象,让课文中的情景在脑海中再现,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具体形象。
2.读“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和“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等场面描写的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并想象词语所描绘的画面,找出每组成语的规律。
3.学习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写一件事物。
4.能规范书写一段文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5.朗读《鹿柴》这首诗,了解诗的意思,并背诵。
重点
1.了解、积累成语,能发现两组词语的规律。
2.学会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描述事物。
3.积累古诗《鹿柴》,了解诗的意思。
难点
学习边读边想象,让课文中的情景在脑海中再现,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具体形象。
1.交流平台
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根据本单元文章中描写的场面想象画面。然后出示重点词语、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想象,学会让文字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2.词句段运用
第一题中首先了解成语的意思,并想象成语所描绘的画面。其次,找出两组成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二题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加点词语,发现加点词语的相同点,并选择一件事物,用表示时间的词语进行描述。
3.书写提示
教学时,引导学生注意字的布局、字距等,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4.日积月累
教学时,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意思,并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够当堂背诵。
1.预习提纲
(1)再次朗读本单元的课文,并根据文字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2)借助工具书或上网查阅等方式了解“词句段运用”中的成语的意思,并根据成语的意思想象画面。
(3)尝试用“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4)借助互联网了解王维的生平及作品,了解《鹿柴》这首诗的意思。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读课文,在脑海中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2.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并想象成语所描述的画面。
3.学会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描述事物。
一、激趣导入
谈话入题:同学们,请认真听下面的录音。(播放清晨树林中鸟儿鸣叫的录音)听了这段录音,你们想到了什么?
预设:这是一段清晨树林中鸟儿鸣叫的录音。听了鸟儿的鸣叫,我可以想象到鸟儿们刚“起床”时那种精神抖擞的劲头,可以想象鸟儿们再次见到朋友时的兴奋,可以想象鸟儿们看到日出时高兴的心情。
设计意图:
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展开想象,也可以通过声音展开想象。播放录音,可以通过让学生描述听录音后想象到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激发想象
1.交流平台。
(1)导入:这段录音能引起我们的联想,唤醒我们的想象。同样,很多优美的句子也能引起我们的联想,唤醒我们的想象。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几个优美的句子,看看你能联想出什么样的画面。
课件出示:
1.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4.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2)任选一个句子,读一读,在脑海中想象画面,并把想象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
(3)学生读句子,并交流发言。老师及时进行评价。
预设:读《观潮》时,我们通过读潮来时的文字进行想象,仿佛看到了大潮浩浩荡荡奔腾而来的场面,体会到了大潮雄伟壮观的样子。
师总结:我们在读文字的过程中,可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来想象描写的场面。
2.词句段运用。
(1)我们来看看“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中的这些成语。
课件出示: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①在预习时,我们了解了每个成语的意思,请同学们把预习成果展示出来。(学生交流成语的意思)
②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成语各有什么特点?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生:第一行的成语都可形容声音很大,适合描写宏大的场面;第二行的成语都可以形容声音较小,适合描写安静的场合。
③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成语之间有什么关联?
生:这两组成语互为反义词。
(2)了解了这些成语,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一组词语。
课件出示:
风 烟花 雷雨 小狗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①认真观察加点词语,找出这些词语的相同点。(学生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这些词语都表示时间很短。
②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述它。(教师及时作出评价)
预设一:忽然,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它是那么绚烂夺目。一阵风吹过,烟花猛然发生了变化,顿时,天空中更美了。
预设二:雷雨过后,小狗欢快地跑到水洼里打滚,一会儿工夫,原本干净的小狗就变得脏兮兮的了。
设计意图:
文字和声音都能激发人的想象,通过想象使抽象的东西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使理解更加深刻。这个环节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加深理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句子、词语的练习,丰富了我们的想象,锻炼了我们的想象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要充分发挥想象,让文字、声音通过想象变成形象的东西。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书写,引导学生把字写美观。
2.了解古诗,积累古诗。
一、书写提示
1.直接导入:俗话说“字如其人”
,写一手好字能让人终身受益。那么,怎样才能写得一手好字呢?
课件出示:
(1)看看这段文字的书写,你认为这段文字的书写好在哪里?(整齐、美观等)
(2)你觉得要想写一手好字,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读文字,并各抒己见。
师总结:我们在横线上写字应注意,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只要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我们就能写得一手好字。
2.当堂练习书写。
(课件出示语句)先读一读这几句话,再按照我们刚才说的书写提示练习写这几句话,看谁写得好、写得美观。
课件出示: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学生练字,教师巡视并指导书写。把写得好的作品通过投影展示出来,并让写得好的学生说说写字好的心得。
设计意图:
书写非常重要。写一手好字,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因此,我们要通过书写指导来规范学生写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喜爱之情。
二、日积月累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幽静景色的古诗。
课件出示: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教师指名读这首诗,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学生说古诗的意思,教师及时引导并评价。
3.教师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录音,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描述出来。(学生听朗读,交流诗中描绘的画面)
4.学生反复朗读古诗并背诵。
设计意图:
古诗非常凝练,理解古诗主要是靠学生的想象力。先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园地”重点是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调动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感兴趣,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才能发挥学习的能动性。在教学开始时,我让学生听录音,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我趁热打铁,出示课本中场景描写的句子,让学生们朗读句子并进行想象,然后表达出来,学生们各抒己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自主学习,激发潜能。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非常重要。在课前,我让学生们充分预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边教学,一边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在成语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并及时评价,这样会让学生对预习重视起来,无形中增强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以读促想,从想中悟。
在这次教学中,让学生反复阅读,读句子,读词语,读诗歌,在读的过程中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古诗教学中,我通过问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古诗的描述想象当时的情景,这样既能让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又能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2 走月亮
课题
走月亮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
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
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教师板书:走月亮)(课件出示2)
师: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课件出示3)
【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计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出示生字“鹅、卵、俗、跃、穗、踱、烁”(课件出示4)
“鹅”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跃、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俗—浴”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淘、牵、鹅、卵、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 (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淘、鹅、填、稼、俗、跃、稻”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牵”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宽一些。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3.词语理解及运用。 (课件出示6、7、8)
淘洗:用水洗去杂质和污垢,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坏的。造句:我们煮米饭之前要好好淘洗大米。
柔和:柔软,温和。造句:傍晚,柔和的月光洒在海面上。
鹅卵石:指被流水磨圆了的石头。造句:我家门前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
运载:装载和运送。造句: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识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秋天,运载粮食的汽车在公路上来回奔跑着。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造句:少数民族有很多风俗习惯。
汩汩:拟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造句:那条小溪汩汩地流过岩石。
浇灌:本课指把水输送到田地里。造句:农民伯伯用河里的水浇灌土地。
镀亮: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造句:太阳升起时,天边就像被月光镀亮了似的。
奇妙:稀奇神妙;美妙。造句:弟弟的小脑袋瓜里有许多奇妙的想法。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课件出示9)
课下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采蜜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设计意图:激发了他们主动搜集资料的兴趣。】
课堂作业新设计 (课件出示10)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风俗(sú gǔ) 稻穗(huì suì)
二、看拼音写汉字。
pú tɑo tiào yuè zhuāng jiɑ qiān shǒu
( ) ( ) ( ) ( )
三、仿写词语。
闪烁——闪闪烁烁
( )——( ) ( )——( )
【答案】
一、sú suì
二、葡萄 跳跃 庄稼 牵手
三、香甜——香香甜甜 高大——高高大大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歌曲导入,复习生字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播放《月亮船》这首歌。边听边和老师一起感觉)怎么样,好听吗?(课件出示12)
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
(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
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走月亮》。(板书课题:2 走月亮)
2.检查生字读音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熟悉的歌曲出发,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月亮是从哪儿升起来的吗?(课件出示13)
2.预设:秋天月夜是怎样的景象?
第2自然段: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
【设计意图: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体会看到这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课件出示14)(教师板书: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
师:让学生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指导朗读: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朗读。
第4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课件出示15)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第6自然段: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课件出示16)
(1)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2)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3)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4)引导学生想象第6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3.师: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课件出示17)
第3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4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想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并个性化的朗读。】
(教师板书:想到:洗衣服 做小船 看水塘)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
第6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教师板书:闻到:阿妈的气息)
第8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教师板书:看到: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4.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教师板书:美好景色 浓浓亲情)
5.背诵第四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交流情感
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课件出示18)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四、扩展阅读,延伸感悟。(课件出示19)
选择《童年书架》的两篇文章——《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盼雨》,让学生任选一篇谈感受。
《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用童话般的语言描写了美丽的海滨夜景。《盼雨》以诗歌的体裁突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
板书
内容
2 走 月 亮
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
“我”和阿妈 想到: 洗衣裳 做小船 看水塘 美好景色
闻到:阿妈的气息 浓浓亲情
看到: 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20)
一、比一比,组词语。
牵( ) 填( ) 饿( )
奇( ) 镇( ) 鹅( )
二、写出加横线词语的反义词。
1. 月盘是那么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 )
2.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
三、我会填。
秋虫( )着,夜鸟( )着翅膀,鱼儿( )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四、 填一填。
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shuò)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和阿妈在月亮下散步的幸福和温馨。
【答案】
一、牵手 好奇 填写 城镇 饥饿 白鹅
二、1.黑暗 僵硬 2.平平整整
三、唱 拍打 跃出
四、拟人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导课部分一曲《月亮船》,激起了学生们学习课文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认识。
不足之处:
通过教学,我发现个别学生在体会月夜的美时,想象仍不够丰富,朗读仍没感情,这与他们不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有关。因此,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并创设好情境,让大家一起畅谈与家人的美好时光。
【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得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本文的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很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体验,激起孩子们爱的涟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吴然,1945 年生,云南宣武人。散文集《小鸟在歌唱》《小霞客西南游》《天使的花房》分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图书奖、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并有作品获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和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项。代表作品有《珍珠雨》《和花朵说悄悄话》《雪人胖胖》《太阳鸟》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是诗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还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哲思的文字。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文学体式,是诗歌大类中的一个成员。
走月亮:也指中秋时吴地的一种风俗。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
吴地:指江苏、浙江、安徽省的某些区域。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é luǎn shí pú tɑo fēng sú
( ) ( ) ( )
二、精挑细选。
明亮 柔和
1.月儿是那样( ),月光是那样( )。
铺满 洒满
2.阿妈喜欢领着我,在( )月光的小路上漫步。
运载 搬运
3.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 )许多新鲜的花瓣。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地面高低不平。( )
2.形容光忽隐忽现。( )
四、基础积累大巩固。
从文中抄写你觉得描写生动的两个句子。
1.
2.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
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走月亮,先走过( ),看到每个小水塘里都抱着一个月亮。又走在( )听到( ),看到了(
),闻到了( )。
六、重点段落品析。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小水塘 ( )的鹅卵石 ( )的花瓣
2. 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3. 想象一下“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是什么画面?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写几句描写月亮的诗句。
1.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
2.小时不识月,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鹅卵石 葡萄 风俗
二、1.明亮 柔和
2.洒满
3.运载
三、1.坑坑洼洼
2.闪闪烁烁
四、1.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2.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五、小溪 村道 秋虫唱歌 夜鸟、鱼儿 果香
六、1.可爱 灰白色 新鲜
2.溪水 鹅卵石 小水塘
3.每个小水塘里都倒映着一个月亮,就像水塘抱着一个月亮。
七、1.疑是地上霜 2.呼作白玉盘
2走月亮
1.认读“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淘洗、柔和”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在朗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感受作者的无限快乐。
4.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感受作者的无限快乐。
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体现景物特点的写法,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
1.字词教学
本文有1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在识字教学中,可以把这些生字集中起来进行指导。其中,特别强调“卵”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的两个点;“填”字,右半部分是“真”,里面有三横。“牵”可以用“大力扣着牛”这句话来加深理解记忆。“葡”和“萄”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注意下半部分的书写。生字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便于学生识记。
2.阅读理解
这篇文章结构较为清晰,在教学中,可以以“读”
贯穿,让学生通过读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脉络,然后层层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精读句子,并抓住重点词语,感受句子中蕴含的情感。同时,在头脑中想象画面,进一步加深对作者情感的认识。
3.学会表达
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我们可以通过“通过走月亮,体现了……”的句式进行表达,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得出深层次感悟。
1.预习提纲
(1)读题目,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走月亮”的风俗。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类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组不同的词语;二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可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理解生词的意思。
(3)再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思考:“走月亮”时,“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读“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淘洗、柔和”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这幅画。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预设:明亮的月光下,周围是那样静谧、美丽。在小路上,小姑娘牵着妈妈的手,走在月光下。她们看起来是那样幸福而美好。
2.题解: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风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板书:走月亮)
设计意图:
展示课件,用生动鲜明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描述画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表达看到这幅画面的感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交流预习,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认读生字。
教师指导学生识字,重点指导辨析易混字和易读错的字。
课件出示:
淘 牵 鹅 卵 坑 洼 填 庄
稼 俗 跃 葡 萄 稻 熟
重点指导:“卵”读“luǎn”,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里面的两个点;“填”是左右结构,右边是“真”,里面有三横,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葡”和“萄”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下半部分的笔画比较多,书写时要注意。
2.指导学生读生词,注意纠正字音。
课件出示:
淘洗 柔和 灰白色 鹅卵石
河床 新鲜 修补 坑坑洼洼
庄稼 风俗 甜香 葡萄 满意 水稻 成熟 招待 传说
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读音和字形。
①读音:鹅卵石(luǎn)
②字形:辨析“招待”的“待”与“侍候”的“侍”。
3.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
自读提示
1.“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了哪些景象?
2.课文是用哪一句话将这些内容串起来的?用横线画出来。
3.根据以上两个问题,试着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内容,解决课件出示的问题。教师巡视并适当引导:文中表示地点的词语有哪些?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哪一句?
(3)指名学生分享结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师生总结:“我”和阿妈走过了“村庄”“小溪边”“田埂上”。
师:文章通过“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将这些内容串起来。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大家分得是否正确。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1~3):写“我”和阿妈在村庄的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4~5):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第三部分(6~7):写“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8~9):写走月亮时“我”的感受。
设计意图:
通过检查预习,一方面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另一方面能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给文章划分段落,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感受作者的无限快乐。
2.进行寓情于景的写法教学,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一、谈话导入
谈话入题:“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走过了村庄,走过了溪边,走过了田埂。文章一句“我和阿妈走月亮”贯穿全文,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读读这篇文章,看看作者在走月亮时看到了哪些景物,作者又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体现“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的。
设计意图:
总结上节课的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我”与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
二、精读感悟,品味人物情感
1.品析:走过村庄。
第1~3自然段写“我”和阿妈走月亮,走到村庄。请同学们读一下,看看“我们”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三个自然段。
(2)指名读这三个自然段,并让学生给出评价。
(3)学生默读这三个自然段,找出与景物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①课文中写的月光下的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预设:月光笼罩下的点苍山、村头的大青树以及大道和小路,让我们感受到月光下的村庄是那么静谧,那么美丽,那么令人向往。
②作者在写这些景物的时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读第2自然段,思考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师总结: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这句话,从远到近,描写了月光下的山、树、路,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2.品析:走过溪边。
在“走过村庄”的时候,作者看到了月光下的山、树、路,那么在“走过溪边”
的时候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第4自然段。首先请同学们认真朗读第4自然段。
(1)课件出示问题,指名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
1.走过溪边,“我”看到了哪些景物?
2.这一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除了现实描写,作者还想到了什么?
(2)学生再默读第4自然段,用三角符号把景物标出来,把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画出来,并注明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3)老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
师总结:在溪水边,“我们”闻到了香味,看到了白色的鹅卵石,看到了小水塘,看到了小水塘里面的月亮。我们来看看这句话(课件同时出示句子: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是一个拟人句,“抱”字既写出了小水塘中月亮的状态,又充满了感情,因而非常生动。
除了现实描写,作者还进行了回忆。这里的每个景物都隐藏着阿妈辛勤劳作的身影。通过景物描写和回忆,体现了“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表达出“我”对阿妈深深的爱。
3.品析:过田埂。
在溪边,“我们”闻到了花香,看到了小水塘。那么,在田埂上,“我们”又会看到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读第6自然段,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在写走过田埂的内容时,作者为什么先介绍修路?这部分描写了什么内容?从作者的回忆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最喜欢哪句话?用横线画出来。
(1)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2)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流利、正确、有感情。
(3)默读第6自然段,思考并完成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指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给出评价。
师
总结:先介绍修路,体现民风的淳朴。这段文字先写了秋虫、夜鸟、鱼儿,接着描写了果园里硕果累累的景象,然后详细描写了稻田,回忆了过去在稻田的有趣活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风景、生活的热爱。一句“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更是体现了作者对家人深深的爱。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水流的“满意”,更是体现自己的满意,表达出作者对家乡景色的喜爱之情。
“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低垂着头”形象地写出了稻穗的饱满,预示着今年又是丰收年;“镀亮的银毯”写出了月光下稻田的颜色、质地以及给人的感觉。想象一下,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呀!
4.品读第四部分:走月亮给“我”的感受。
“我”和阿妈不止一次走月亮,也不知走过了多少地方,那么,走月亮的过程中,“我”有怎样的感受呢?请阅读第8~9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课件出示: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学生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指名读,看谁读得富有感情。
(3)默读这一部分,完成练习,老师巡视指导并指名回答。
师总结:此处写阿妈讲故事、静静地走,虽然平静,但是却充满了温馨和爱。作者更是通过“月亮牵着小星星”来比喻母亲和自己此时的情景,表现出自己和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四个“走过……”的连用构成了排比,这个排比句详细描写了走月亮走过的地方,体现出村庄夜晚景色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走月亮的喜爱。(板书:与阿妈浓浓的亲情,“我”的幸福与快乐)
设计意图:
仔细品读每一部分的重点词句,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习抓住细节描写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三、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1.学生再读课文,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教师在与学生梳理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抓住细节描写来体现景物特点的写法,如第4自然段中,作者抓住月光下的小水塘倒映出月亮这一景象,写出了月色的美丽。
设计意图:
以本课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细节描写体现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将其应用于习作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拓展练习
1.查找并背诵有关月亮的诗歌。
2.景物描写习作练习:用一段话描写月光下的景物。
《走月亮》是一篇生动而优美的散文。文章通过景物及心情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母亲、对家乡的美好感情。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
在教学的开始,我展示图片,通过让学生描述图片,表达感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图片导入本课的学习。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也更浓厚了。
二、生字教学。
生字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识字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因此,我在教学易错、易混的字时,从结构上、写法上进行指导,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在识字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认真书写、快速识记,个别学生写的字质量不高、写得不漂亮。写一手好字,是语文学科对学生的要求,是每节课都必须要训练的。
三、读中感悟。
充分阅读能让学生产生不一样的感悟,能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走月亮”的每一个段落,并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想象,同时理解走月亮时人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