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6.63 KB
  • 2021-12-06 发布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 圆明园的毁灭《语文要素教学设计》统编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4 圆明园的毁灭 语文要素 阅读:‎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感情的变化。‎ ‎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3.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感情的相似之处。‎ 人文主题 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感情的变化。‎ 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相关课件。‎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根据课后练习,默读课文,完成本课预习卡。‎ ‎2.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课时目标 ‎1.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生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3.能借助资料,初步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借助资料,整体感知,引导质疑 ‎1.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教师依次出示两段文字并指名读。‎ 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雨果 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雨果 教师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2)指导“毁”字的书写。‎ 提示:“毁”字左边上面是一个臼齿的“臼”,下面则是“工”,且“工”最后一笔要变成提。‎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分享“导学单”中的课文内容结构图。‎ ‎(2)结合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梳理疑问。‎ ‎(1)学生交流预习中的疑问。‎ 教学预设:‎ ‎①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当时的政府为什么不制止英法联军的入侵?‎ ‎②圆明园中现在还有哪些景点和历史文物?‎ ‎③当年圆明园的美景是怎样建造出来的?‎ ‎……‎ ‎(2)梳理归纳,师生共同确定研学目标。‎ 一起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圆明园的“毁灭”(在题目“毁灭”一词下加上重点号),以及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板书:不可估量)‎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引导学生交流: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根据段意说一说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预设:‎ ‎(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和文物,再现昔日辉煌。‎ ‎(3)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三、互助学习,识字写字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找规律识字,规范书写,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1)让学生说说怎样认清字形。‎ 预设:可以用形近字辨析的方法,如“估—古”“珑—笼”“烬—尽”“剔—踢”等。‎ ‎(2)出示词语,检查学生是否能读准字音。‎ 估计 金碧辉煌 殿堂 安澜园 玲珑剔透 武陵 宏伟 奉命 灰烬 ‎3.让学生读一读本课要求会写的15个生字,观察后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点拨:‎ ‎(1)毁:左上“臼”字的笔顺是难点,里面的两“短横”不相连。‎ ‎(2)拱:提手旁“提”笔的落笔要与右边的“共”实现穿插避让。‎ ‎(3)辉煌:注意“辉”“煌”两个字的偏旁不同。‎ ‎(4)殿:顶部和底部左右齐平。“共”字的最后一笔“点”与右边的“又”字要注意穿插避让,“又”的“捺”脚收笔超出上部。‎ ‎(5)览:上面扁,下面的“见”长。最后一笔“竖弯钩”的“钩”部要超出上部。‎ ‎(6)宏:“宀”扁,要盖住下面。注意“厶”‎ 的位置,与上面不相交。‎ ‎(7)唐:被包围部分要写得紧且稍靠右。被包围部分上面的“肀”要写宽些,中间的“横”要出头,下面的“口”要写得扁些。‎ ‎(8)奉:上面宽,下面窄。上面三“横”间距相等,长短不同。“撇”和“捺”不要相交,要舒展地覆盖住下面。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4.让学生在方格纸中正确书写,要求正确、端正,力求美观,要求一定的速度。提示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坐姿和握笔姿势)。‎ ‎5.学生写完后,引导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再进行同桌相互评价,接着把自己不满意的字再写一遍。‎ ‎6.教师针对全班书写的共性问题,进行统一指导。选择书写优秀的学生作业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 四、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订正本课预习卡。‎ ‎2.同桌听写本课词语。‎ 课时目标 ‎1.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 ‎2.反复朗读,能读出情感的变化。‎ ‎3.能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 ‎4.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感情的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 一、借助资料,自主探究,“再现”辉煌 ‎1.初识圆明园。‎ 学生活动: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圈点勾画出圆明园给你的印象。‎ 交流重点:‎ ‎(1)理解词语“众星拱月”,整体感受园内美景。‎ 学法预设:课件演示法(出示星空与园内景致对比图)。‎ ‎(2)语言范式:对比描写。‎ 学法预设:运用课前收集的图片等资料,将课文的描写与图片进行对比,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 ‎2.走进圆明园。‎ ‎(1)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展学习时空。‎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蓬鸟瑶台、武陵春色的景点图片和文中没有提及的景点的图片。‎ ‎(2)运用“对比描写”的语言范式。‎ 结合收集到的资料,仿照例句,尝试用“有……也有……”“……或者……”“……还有……”等关联词语,说一说圆明园其他景点,体会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朗读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3.引导学生回顾第2~4自然段,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1)结合课文和搜集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预设:圆明园是一座宏伟的皇家园林,无论是布局上、建筑上,还是所收藏历史文物的价值和数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说它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全班朗读第2~4自然段,读出欣赏、自豪、赞叹之情。‎ 点拨:语气可自然、从容一些,语速宜缓,娓娓道来。‎ 二、了解毁灭,不忘国耻 ‎1.过渡:了解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我们不禁为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感到惊叹,走进它,就像是走进了一座艺术宝库。然而今天我们看到的却是残垣断壁。看了课文中的插图,你有什么感受?‎ ‎2.出示学习要求: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侵略者实施暴行的句子,再结合具体的词语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追问:‎ ‎(1)把“闯进”换成“进入”,把“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点拨:“闯进”写出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点明了英法联军暴力的强盗行为。它既暗示了圆明园的命运,也批评了清政府的无能,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凡是、统统、实在、任意”能让我们了解侵略者是如何破坏圆明园的,了解到他们破坏的力度之大、之快。‎ ‎(2)“掠走”“搬运”“毁掉”这三种破坏行径能不能变换顺序?为什么?‎ 预设:不能换顺序。“掠走”“搬运”“毁掉”一步步写出了侵略者的贪婪、无耻,还从侧面说明了圆明园很大,珍奇异宝很多。这么多的瑰宝就这样化为了灰烬,揭示出侵略者践踏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 ‎(3)联系上下文思考:表示时间的词语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预设:从10月6日到10月18日,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搞破坏的时间长达十几天;10月18日和19日,竟然连着两天在园内放火;“三天”说明这把大火烧的时间之久、破坏力之大,导致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 ‎3.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发挥想象力,说说圆明园里都有什么化为灰烬。用上“有……也有……,有……也有……”“不仅有……还有…”这样的句式。‎ 三、讨论交流,感悟写法 ‎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预设:这样写,更能凸现这样一座文化艺术宝库的毁灭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的事,从而激发我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 ‎2.指导朗读:读描写圆明园毁灭的段落时,语速要稍慢,语气要沉重,读出痛惜、愤怒之情。‎ 让学生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结合背景资料谈一谈为什么圆明园会被侵略者掠夺并烧毁。‎ ‎3.小结:“落后就要挨打。”圆明园的毁灭让每一个中国人心痛,大家应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它那汇集天下风光和融入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以及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奇迹,会永远铭记于史册。‎ 四、拓展延伸,反复朗读,升华情感 ‎1.引导学生结合査找的资料谈谈对《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的理解,体会其与课文表达感情的相似之处。‎ 预设:一方面发出了为人类祈福,呼唤远离战争、珍重生命的心声,另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憎恶。‎ ‎2.全班再次朗读课文,读出情感的变化。‎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观看电影《圆明园》。‎ ‎2.完成本课《随堂练》。‎ ‎3.完成本课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感觉《圆明园的毁灭》再现的毕竟是历史,与学生生活的年代实在太远了,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形象思维,学生很难理解和想象这么一座历经几代皇帝辛辛苦苦设计、建立起来的美丽皇家园林就这样在三天的时间里,在英法联军的手里化为灰烬。这是多么令人感到惋惜和可恨的事,这是我们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一个耻辱。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具体的形象思维,我特意播放了《圆明园》的纪录片,映入学生眼帘的是圆明园的设计、建造、毁灭这一完整的历程,呕尽几代皇帝心血的皇家园林就这样化为灰烬已清晰地印入学生的脑海里,顿时引起了学生们的愤怒、激起了他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之情,告诫他们不要像统治者们那样昏庸无能,激起他们发奋图强、热爱科学技术、振兴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学生们纷纷在课上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是那么热烈、那么深刻、那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