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86 KB
- 2021-12-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及答案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姓名: 得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8 分)
外甥.(shēn shenɡ) 剖.成(pō pōu)
锥.子(zhuī zuī) 造诣.(yì zhǐ)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2 分)
1.在括号里写上近义词。
( )天( )地 眼( )手( )
2.在括号里写上反义词。
由( )及( ) 由( )入( )
三、街上的招牌、标语、广告中常出现错别字,请为它们诊治。(6 分)
付食商店( ) 欢渡国庆( )
庞物医院( ) 百衣百顺( )
烧胜一筹( ) 无屑可击( )
四、把下面带“如”字的词语补充完整。(8 分)
如( )得水 如( )添翼
如( )贯耳 心乱如( )
五、我会填。(7 分)
1.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是 。
2.传说 创造了文字,他模仿 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
画。
3. 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 、 等
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它大约产生于 多年前。
六、课文内容我熟悉。(共 11 分)
真的,它们可[ ]僵硬的符号,[ ]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
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看到“太阳”这两个字,你能(感触 感
觉 感受)到热和力,而望见“月亮”,眼前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
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
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
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 幽静 僻静)的院落。当你写下“人”这个
字的时候,不禁肃然起敬,并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用笔画组成
的美妙图画,这些由横竖撇捺构成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
1.在文中“[ ]”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 分)
2.在文中“( )”内用“√”选择恰当的词语。(2 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 分)
肃然起敬:
赞叹不已:
4.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3 分)
七、阅读直通车。(共 18 分)
广告滥用成语误导孩子
“‘默默无蚊’,就是这样写的嘛,外面的广告上都这么写,就是没有
声音,连蚊子叫的声音都没有。”面对读小学的儿子的这种解释,长沙
市芙蓉区的杜女士哭笑不得。她说现在这种广告滥用成语误导孩子的
现象越来越多了,让家长们担忧,让老师头痛。
如今漫步都.(dū dōu)市,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和杂志,随时都可发
现不少商家利用汉语成语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熟悉易记的特性,在做
产品广告时打上了用谐音字改造成语的主意,如:“衣衣(依依)不舍”
——某洗衣店广告,“随心所浴(欲)”——某洗浴中心广告,“万室(事)
俱备”——某房地产公司广告,“步步糕(高)升”——某蛋糕广告等等。
这些散.(sàn sǎn)落在大街小巷、电视报刊上的广告语,很容易让尚
缺乏识别能力的学龄期孩子产生混.(hún hùn)淆.(yáo xiáo),因为这
些同音字、音近字混用的成语,比书本上正确的成语频率更高地出现在
他们眼前。而且广告语本身又比书本内容更有感染力和冲击力,久而久
之,错误的写法就有可能被他们当成正确的了。这让家长和老师们无可
奈何。
1.用“ ”在括号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 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 分)
滥用:
误导:
3.摘抄文段首尾照应的句子。(4 分)
4.根据文段内容填空。(8 分)
(1)短文第二自然段内容紧扣标题中的“ ”两个字来写,第三
自然段则是紧扣“ ”这两个字来写的。
(2)第一自然段写到的杜女士的儿子误用误解成语的故事,其目的应该
有两个:一是 ;二是 。
八、写作乐园。(30 分)
通过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和收获吧,把你的感想
写下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参考答案】
一、sheng pōu zhuī yì
二、1.欢 喜 疾 快 2.表 里 浅 深
三、付—副 渡—度 庞—宠 衣—依 烧—稍 屑—懈
四、鱼 虎 雷 麻
五、1.王懿荣 2.仓颉 鸟 3.汉字 日本 韩国 4 000
六、1.不是 而是 2.感触 宁静
3.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不停地赞叹。 4.……精灵。∥你看吧……赞叹不已。∥这些用笔
画……
七、1.dū sàn hù n xiáo 2.文中指广告中成语被胡乱地改造和应用。 文中指滥用成语
的现象对小学生产生了严重错误的影响。 3.让家长们担忧,让老师头痛。 这让家长和老师
们无可奈何。 4.(1)滥用 误导 (2)引出下文 强调成语滥用对孩子产生的误导、危害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