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9.00 KB
  • 2021-12-10 发布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人教部编版 (1)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 1.认识“钝、仅”等 13 个生字,会写“笨、钝”等 15 个字,正确读写“恐 龙、笨重”等 15 个词语。 2.默读课文,写下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体会课文中词句表达的准确性,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过程中,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2.体会课文中词句表达的准确性,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膨”为后鼻音;“钝、吨、斤、仅、崭”读前鼻音,其中“崭”又读翘舌 音;“辟”读“pì”,不要读成“bì”。“末”与“未”容易混淆,利用说文解 字区分;“隧”字的笔画比较多,重点指导书写。 2.阅读理解 理解“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去 读书、去学习,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细心体会课文在 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3.语言运用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等语言实 践的过程中,都以学生为主体,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钝、仅”等 13 个生字,会写“笨、钝”等 15 个字,正确读写“恐 龙、笨重”等 15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导入新课,了解恐龙 1.导入新课,引起联想。 (1)师导入: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板书:恐龙) (2)师引导联想:看到“恐龙”这个词,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形象? 请用一个词语概括。 预设:高大、凶猛、笨拙。 2.交流资料,了解恐龙。 (1)师引导:关于恐龙,你们了解多少呢?现在请大家交流课前查阅的文 字或图片资料。 (2)师指名交流。 (3)课件出示查找到的恐龙图片及文字资料。 (4)生小声读资料,提取信息。 3.设置疑问,引出课题。 (1)师设疑:从大家的交流中,我们知道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 灭绝了。然而谁会想到这种庞然大物竟然很可能与小巧玲珑的鸟儿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呢? (2)课件出示鸟儿飞翔图片。 (3)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板书课题) 4.读题质疑。 (1)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预设: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飞向蓝天的恐龙和地上行走的恐龙一 样吗?…… 【设计意图】从课前查找到的相关恐龙资料入手,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了 解,启发谈话,丰富学生的认知,在交流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相机导入课 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读题之后,启发学生质疑,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 渡。 板块二 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1)师述: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课件出示 阅读要求) 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 遇到难读的字、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也可以向同学请教,把课文读 通、读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预习。 (1)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①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字。 ②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膨”为后鼻音;“钝、仅、衍、吨、斤、崭” 是前鼻音,其中“崭”又读翘舌音;“辟”读“pì”,不要读成“bì”。 ③生开火车认读。 (2)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①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②生自由认读。 ③师指名认读,并引导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形的? ④生交流。 示例 1:可以用形近字识字法来记忆。钝—吨;翼—冀;膨—澎;末—未; 毫—豪。 示例 2:说文解字分辨“末”与“未”。 课件出示: ,末,树的顶部叫“末”。字形采用“木”作偏旁,指事符号“一”表示 位置在树的上部。 ,未,字形像树上枝叶重叠的样子。所有与未相关的字,都采用“未”作 偏旁。 ⑤师指导书写“隧”字。(视频出示书写笔顺) (3)学习本课词语。 ①课件出示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 ②反复认读。师指名认读;生开火车认读;全班齐读。 ③理解词意。 师:你能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吗?(师指名回答)(出示课件, 相机出示课件中括号内的字) 课件出示:  颜色多,灿烂多彩。 (五彩斑斓)  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上的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的精辟语句。 (点睛之笔)  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茹毛饮血)  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毋庸置疑)  形容高兴、兴奋到了极点。(欣喜若狂) 3.理清层次。 (1)师引导:现在请大家把生字新词送回课文中,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思 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生交流。 (3)师小结。(出示课件) 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 化,变成了飞翔的鸟儿。  第二部分(第 3、4 自然段):科学家推测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 第三部分(第 5 自然段):科学家希望能通过化石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 程。 4.整体感知。 (1)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同桌交流。 (3)师指名回答。 (4)出示课件。 课文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 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生字新词较多,学生运用已经 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教师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 了教学活动的目的性。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培养了学生分析观察的 能力,突破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板块三 合作朗读,提出疑问 1.合作朗读。 (1)师述:学会了生字新词,弄清了文章的层次,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后,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阅读要求:  四人一组,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 边读边思考,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 读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四人一组合作朗读。 2.提出疑问。 (1)生读后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要求:先提出不懂的问题,再说说解决的方法) 示例 1:我不懂什么是中生代,通过查阅资料我弄明白了。 课件出示: 中生代:地质年代上的中生代距今约 2 亿 5 000 万年至 6 500 万年,持续的 时间长达 1 亿 8 000 万年左右,又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那时,在陆地上 有恐龙,海里有蛇颈龙,空中有翼龙。 示例 2:我不明白什么是化石,小组交流的时候,通过请教同学知道了。 课件出示: 化石:指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3.讨论解惑方法。 (1)师提问: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2)预设: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解决;也可以通过与同学讨 论解决。 4.师:同学们真不错!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尝试着自己解决,下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 再次通读全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边读 书边思考的习惯,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1.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 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中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文,概括本文内容,并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这是对 全文整体的把握,为更好体会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描写做铺垫。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2.体会课文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认读词语,导入新课 1.复习巩固。 (1)课件出示词语。 (2)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发现词语规律。 (1)生自由读词,边读边观察:这些词语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示例:第 1 组词语是描写恐龙的;第 2 组词语是描写鸟儿的;第 3 组 词语是描写科学家的研究价值及表现的。 3.导入新课。 师:如此凶猛、笨重、迟钝的恐龙,是怎样变成轻灵、五彩斑斓、凌空翱翔 的鸟儿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着科学家一起去探索恐龙的奥秘吧! 【设计意图】掌握生字新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课前巩固复习,以便 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通过交流,归纳总结词语规律,激发其学习的 主动性。而问题的设置则达到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的目的,这样的方式更利 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二 深入研读,交流感悟 1.感悟“欣喜若狂”。 (1)读词理解“欣喜若狂”。 ①课件出示“欣喜若狂”。 ②师指名认读,要求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③全班齐读,读出“欣喜若狂”的感受。 (2)直接描写,感悟“欣喜若狂”。 ①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研究者们欣喜若狂的句子,在句子下面画横线。 ②师指名回答。 ③出示课件。 20 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④师指名读句子,要求生读出“欣喜若狂”的语气。 ⑤课件出示恐龙和鸟儿的骨骼图片。 ⑥师:瞧!图片中恐龙和鸟儿的骨骼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一发现会 让人感受如何? ⑦生齐读。 (3)发现证据,感悟“欣喜若狂”。 ①课件出示句子。 ②师指名朗读。 ③师引导:读着读着,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预设:欣喜若狂) ④指导朗读。 (4)结合资料袋,感悟“欣喜若狂”。 ①师课件出示课后资料袋。 ②全班小声读后师指名读。 ③指导生带着想象朗读。 师引导:如果你是一名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的发现,你会怎么样?(生齐 读) (5)发现成果,感悟“欣喜若狂”。 ①师引导:为什么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会使全世界 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②出示课件。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 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③理解“点睛之笔”。(课件出示“点睛之笔”)师:什么是“点睛之笔”? 示例: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④生小声读句子,结合课文内容想想:这些发现有什么作用? ⑤预设:这无疑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 程。 ⑥师指导朗读:这样巨大的研究成果,会让人怎么样? 生齐读:20 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 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2.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1)了解恐龙的庞大家族。 ①课件出示表格。 ②生默读课文第 3、4 自然段,与小组同学合作填写表格。 ③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④师引导讨论:通过这份表格,你知道了什么?(示例:我知道了恐龙的生 活习性、形体特征等) (2)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①师:那么恐龙究竟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 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 ②生读第 4 自然段,思考:陆地的恐龙演化成天空中的鸟类要经历哪几个阶 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列提纲。 ③师引导列提纲:先说说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再找出每个阶段最关键的一 个词句。 示例:“第一种恐龙”。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相机板书:第一种恐龙两亿四千万年前) ④同桌合作完成提纲,师巡视指导。 ⑤师根据生的回答依次板书:数千万年后庞大家族(一些猎食性恐龙体表长 出羽毛,树栖生活)亿万年前学习飞行 ⑥课件出示提纲。  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 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庞大家族…… 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  为了躲避敌害或……具备了滑翔能力……飞向蓝天 ⑦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假如你是一个讲解员,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恐龙飞 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⑧同桌自由练说;师指名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3.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1)师: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恐龙都演化成了鸟类呢?是哪一类恐龙演 化成了鸟类?这个演化过程是不是一蹴而就的呢? (2)课件出示第 4 自然段相关内容。 (3)师指名读文字,引导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师指名回答。预设: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 大家族。 (5)生自由读句子,师引导:从加点的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 (6)预设:用对比强烈的词语、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表现了恐龙的形态、 性情各异。 (7)师生合作朗读,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 (师)有些恐龙——(生)像它们的祖先…… (8)仿写练习。师:拿起你手中的笔,照样子也写一段话,介绍一种动物 或植物吧!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朗读,先让学生找出让研究者们“欣喜若狂”的句子, 结合资料的内容和相关图片,让学生品读感悟。接着让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 演化过程,先列提纲,再进行情境介绍,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在介绍 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 板块三 总结全文,鼓励探索 1.总结全文。 (1)师激情讲述:科学家们经过百年的努力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了体态笨 重的恐龙最终演化为轻盈灵活的鸟儿的过程,这一切凝结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血 啊!科学家们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们心中还有一个更为美好的愿望呢! (2)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3)生齐读。 (4)引导交流。师:你认为科学家们的这一愿望有没有实现的可能?说说 你的想法。 2.感悟品质。 (1)师引导讨论:通过恐龙化石,科学家能推测出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对于致力于研究的科学家们,你想说点什么? (2)生交流感受。 3.课堂总结。 师:越来越多恐龙化石的发现,给科学家们的研究提供了帮助,他们不断探 索,通过科学技术手段,现在已经能够形象直观地再现恐龙生活的画面、演化的 过程、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对于你们这些未来的接班人寄予了厚望,希望你们 能进一步揭示这一演化的历史进程。 【设计意图】新课结束之时,引导学生讨论,目的是激起学生热爱科学、主 动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也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表达自己的看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 法和朗读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课堂上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抓住契机,激发兴趣。 “恐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吸引着学生的好奇 心。教学中要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网络,收集有关恐龙 的资料,丰富知识,以自主学习唤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用智慧的眼光 去观察与发现,开启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 2.反复诵读,自主阅读。 恐龙演变成鸟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理清恐龙 的演变步骤,在反复诵读中学习科学的推理想象与生动有序的表述,并体会科学 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 3.体会语言,学以致用。 类文链接这篇科普课文语言生动,特别是用词十分准确。教学时引导学生通 过对重点词句进行细心体会,感悟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对比写法的好处, 并让学生仿写一个句子,达到从学习过渡到学会运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