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50 KB
  • 2021-12-10 发布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有答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试卷 第一单元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字词。(6 分) 我的家乡位于乡下,院子里的空地上种满了芍药花,没有一丝 zá( )草,几 只 qīng tíng( )在这里飞来飞去。几只小鸡在母鸡的 shuài lǐng( )下到 处 mì shí( ),sǒng( )着大尾巴的公鸡在旁边晃来晃去。这写场景 gòu( ) 成了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啊。 二、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剥.夺(bō) 捣.衣(dăo) 锄.头(chú)B.倘.若(shăng)稀疏.(sū) 附.近(fù) C.绮.丽(qĭ)应和.(hé)和谐.(xié)D.鸡冠.花(guàn)无赖.(lài)慰藉.(jiè) 三、“深”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篱落疏疏一径深”中的“深”,应选( )。(3 分) A.程度高 B.久,时间长 C.(颜色)重 D.从上到下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跟“浅”相对 四、读一读下列词语,按要求完成练习。(8 分) 繁华 麦浪 车水马龙 依山傍水 高楼林立 肥沃 璀璨 炊烟袅袅 大街小巷 鸡犬相闻 (1)描写城市生活的词语: 。 描写乡下生活的词语: 。 (2)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①城市里 ,街道上 。熙来攘往的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向四面 八方。晚上的广场,灯火 ,人们有的跳广场舞,有的练太极拳,最高兴的是 小朋友们,手拿荧光棒、玩具枪跑来跑去,玩的不亦乐乎…… ②我的家乡是个 的小村庄,这里有 的土地。春天,那绿油油 的麦苗,在微风的吹拂下翻成一道道 ,仿佛向我招手致意。 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 分) 2 A.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B.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唱着好听的歌儿。 C.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D.木板窗关起来后,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六、下列关于古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B.《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写初春时节江南的田园景色。 C.《四时田园杂兴》最后一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 显得更静。 D.《清平乐·村居》这首词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江南农村的田园景色。 七、品析句子,完成练习。(10 分) 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①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我也会用这种修辞方法来写句子:风 儿 。 ②句子中的“成群”一词说明了 。“ ”字用得好,让人感 到嫩笋的长势和春天的勃勃生机。 2.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①这句话是透过天窗 的情景,运用了 的修辞 手法,既表现了儿童丰富多彩的 ,又突出了天窗 在孩子们心中的重要作用。 ②仿写句子。 从那 ,你会看见 。 3.仿照例子,展开想象,把由词语想到的画面写下来。 高楼林立:繁华的城市里,各种建筑物拔地而起。 依山傍水: 车水马龙: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 分) 1.古诗中有很多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词,如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追 蝴蝶的两句是“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的 3 “ ”两句将儿童顽皮的样子写得生动形象。 2.《乡下人家》描写了 、 、 、鸡鸭觅食、院 落晚餐、月夜睡梦等六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展现了乡下人家 、 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 的美好品质。 3.《天窗》讲述了孩子们从屋顶的 观察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 了无穷无尽的 的事。 4.《三月桃花水》描写了桃花水动听的______和明洁的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桃 花水的_______和_______之情。 5.毛泽东在诗词中描写了梅花傲雪的风姿:风雨送春归, 。 ,犹有花枝俏。 九、口语交际。(4 分) 小刚原定与小明后天上午到蝴蝶山公园玩,因他有事不能如约,麻烦你转告小明, 并问小明能不能改到后天下午 3 点再到那里去游玩。 要求:根据上述的情境进行转述,一定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弄清要点。 十、课内阅读。(10 分) 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 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和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 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②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 “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 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③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文段中“向晚”一词的意思是 。(2 分) 2.对文段中“天高地阔”一词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形容乡村的环境非常开阔。 B.头顶高高的天,脚踏宽阔的地形容乡村居民胸怀坦荡。 C.指乡下人家在门前吃饭,地方开阔,也指他们在饭桌上谈论的话题广,聊起天 来毫无拘束。 4 3.第①②自然段描绘了两幅图,如果给这两幅图取名字第①自然段对应( ), 第②自然段对应( )。(2 分) A.瓜藤攀缘图 B.月夜睡梦图 C.门前晚餐图 D.鲜花轮绽图 4.用“_____”画出文段的中心句。这个句子在文中起到了 的作 用,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 的感情。(2 分) 5.读完文段,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简单写一写。(2 分) 十一、课外阅读(10 分) 炊烟 ①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 人心的 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我钟爱炊烟,一 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②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 而祥和的村庄上。 ③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④早晨,天色往往最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在清淡的天空下,伴 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我想, 这样的炊烟是最惬意的。 ⑤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乡村 里的炊烟不比城里的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儿里喜欢。这时的炊烟 应该是最随意的。 ⑥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 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抑或是一种归 心似箭的急切。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暮色四起的时候,乡间昏黄 的灯光从不同的窗户里透出,伴着徐徐升起的炊烟,的确是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我想, 这时的炊烟才是最纯粹的吧。 1.本文是按照 顺序来描写炊烟的。清晨的炊烟是 的,中 午的炊烟是 的,黄昏的炊烟是 的。(2 分) 2.短文的第⑤自然段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2 分) A.夸张 B.照应 C.对比 D.比喻 5 3.“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这句话中 的“ ”一词,写出了乡村的炊烟不张扬的特点。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作者对 的热爱之情。(3 分) 4.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十二、作文(30 分) 同学们,你一定有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吧。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在那儿你最爱干什么? 这个地方带给了你怎样的快乐?请以“我的乐园”为题目,把自己的乐园介绍给同学们吧。 要求:语句流畅,内容丰富, 350 字左右。 6 参考答案 一、杂 蜻蜓 率领 觅食 耸 构 二、 A. 三、 D. 四、(1)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大街小巷 肥沃 麦浪 炊 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2)①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璀璨 ②依山傍水 肥沃 麦浪 五、D. 六、B. 七、1.拟人 唱着歌,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②笋的数量多 探 2.①看到 拟人、比喻 想象 ②明亮的窗户 雪花在空中跳着轻盈的舞步 3.示例:幽静的小乡村卧在大山的怀抱里,村前一条清澈的小河静静流淌着,几只 鸭子在水上快乐地戏水。 上班高峰期,柏油马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煕煕攘攘 的人群在十字路口焦急地等待着绿灯。 八、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最喜小儿亡赖,溪边卧剥莲蓬 2.青瓜绿藤 鲜花盛开 雨后春笋 自然和谐 充满诗意 热爱生活 3.天窗 想象 4.声音 颜色 喜爱 赞美 5.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九、示例:“阿姨,你好,小刚原定与小明后天上午到蝴蝶山公园玩,因他有事不能如 约,麻烦你转告小明,并问小明能不能改到后天下午 3 点再到那里去游玩。” 十、1.天色将晚,傍晚 2.C 3. C B 4.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总 结全文 热爱乡村生活 5.景色是独特迷人的,生活是悠闲自在的。 十一、1.时间 惬意 随意 纯粹 2.C 3.温柔 拟人 炊烟和乡村 生活 4.表达了作者对炊烟和朴实的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十二、作文(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