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 MB
- 2021-12-2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月是故乡明
1.
认识“徘、徊”等
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
2.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抒发了哪些感受。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4.
再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学习目标
季羡林
(1911—2009)
,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在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被收入
《
天竺心影
》《
朗润集
》《
季羡林散文选集
》
等。
我会认
pái huái miǎo gōu méng
徘 徊 渺(小) 篝(火) 萌(发)
chéng chè yǐ nǐ ruì lái
澄 澈 旖 旎 瑞(雪) (蓬)莱
yín
qǐng é zhuì
(无)垠 顷(刻) (巍)峨 (点)缀
多音字
燕
yān
(燕园)
yàn
(燕子)
数
shǔ
(不可胜数)
shù
(数以万计)
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抒发了什么感情?
2.
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抒发了哪些感受?
阅读思考:
文章以“
月”为线索,开篇点题,由月写到山和水,进而写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一
感受:在作者的故乡,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坑边的月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他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通过对故乡往事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与怀念之情。
(
1
)想到了小时候在故乡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梦月亮等往事。
二
①作者离乡背井,在世界各地见到过许多美妙绝伦的月亮,但念念不忘的还是故乡的小月亮。②作者居住的朗润园景色幽美、环境优雅,是赏月的胜地,但作者心中所想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平凡的小月亮。
(
2
)想到了离开故乡后的一些故事
二
感受:无论是在莱芒湖上、非洲大沙漠中、大海中,还是在高山上,都看到过美妙绝伦的月亮,甚至作者居住的朗润园这样的赏月胜地见到的奇景,都无法撼动故乡的小月亮在作者心中的地位,足见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怀念,对故乡的怀念。
本文在语言和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总结思考:
(
1
)本文语言平淡质朴,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讲述着发生在家乡的平静而美好的故事。
(
2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故乡苇坑里的小月亮在作者心中的地位,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与眷恋之情。
思考:
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
在故乡的月夜,“我”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梦月亮,月亮成为“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无可替代。月亮无论在何处都是同一个月亮,也许他乡的月亮景致比故乡的月亮景致更美好。只是,人不仅用眼睛看月亮,还会带着情感去体味月亮,所以会感觉“月是故乡明”
。
搜集关于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们交流
。
拓展探究: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