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57 KB
  • 2021-12-23 发布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填空题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填空试题 一、观察物体 ‎1、根据从( )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不可以确定几何体的唯一形状 ‎2、根据从( )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可以确定几何体的唯一形状。‎ ‎3、能根据给定几何体画出前面、上面和侧面的平面图。‎ 二、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 )数,小数是大数的( )数。‎ 找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最小的倍数是( )。‎ 因数与倍数是相对存在,不能脱离开来:2是4的因数,4是2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指的通常是整数,不能针对小数。2.4×5=12,所以5是12的因数(×)‎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 偶数 ‎( ):不能被2整除的数 ‎( ):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 ‎( )都是2的倍数。‎ ‎( )都是5的倍数。‎ ‎( )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 )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 )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 )‎ ‎4、分解质因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最大公因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 7 / 7‎ ‎(1)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2)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3)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4)2和所有奇数互质;‎ ‎(5)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1、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 )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 )个面,( )个顶点,( )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6、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 )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 L= ( )‎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L=a×12 ‎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7、长方体或正方体( )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 7 / 7‎ 长方体的表面积= ( )‎ S= ( )‎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 S=( )‎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 S=( )‎ 正方体的表面积=( )S=( )‎ ‎8、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 )‎ V=( )‎ 长=体积÷宽÷高 a=V÷b÷h ‎ 宽=体积÷长÷高 b=V÷a÷h ‎ 高=体积÷长÷宽 h= V÷a÷b 正方体的体积=( ) V=( )‎ ‎9、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 )和( ),也可以用字母写成( )和( )。‎ ‎1升=( )立方分米 ‎ ‎1毫升=( )立方厘米 ‎ ‎1升= ( )毫升 ‎10、a³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单位换算】‎ 体积单位进率: ‎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面积单位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长度单位进率:‎ ‎ 7 / 7‎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重量单位进率:‎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 ‎1吨=1000000克 时间单位进率: ‎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本章重点、难点:‎ ‎1、求棱长问题:‎ ‎2、求面积问题:‎ 最大占地面积(平放桌面的物体求接触面的面积、游泳池求5个面的面积)。‎ 不规则图形面积(?切割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求面积;?补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求面积)。‎ 分割立体图形表面积变化问题(若分割成n段,则增加(n-1)2个切割面的面积)‎ ‎3、求体积(容积)问题:‎ 分割问题(将正方体铁块熔化成长方体,就根据他们的体积不变去求相关的量)。‎ 排水法(排开水的体积或升高的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 7 / 7‎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 7 / 7‎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 ‎(2)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1)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 )。‎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 ),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 ‎(2)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 ‎4、分数加减的简便计算。‎ ‎(1)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2)连减: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里面要变号,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编号。‎ ‎(4)带符号搬家: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 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 本节重点、难点:‎ ‎1、分数的意义,重点区别带单位分数与不带单位分数。‎ 如:用去跟用去米一样吗?( )‎ 把3米平均分为五段,每段长几分之几?( )每段长几分之几米?( )‎ ‎2、单位一的确定:一般把整体看作单位一 ‎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4、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确定,约分和通分的区别。‎ 六、统计与数学广角 ‎1、众数:( )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2、中位数:‎ ‎(1)按( )排列;‎ ‎(2)如果数据的个数是( ),那么( )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 ‎(3)如果数据的个数是( ),那么( )就是中位数。‎ ‎3、平均数的求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 ‎ 7 / 7‎ ‎4、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 ‎(1)当一组数据中没有偏大偏小的数,也没有个别数据多次出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 ‎ ‎(2)当一组数据中有偏大或偏小的数时,用中位数来表示一般水平。‎ ‎(3)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多次出现,就用众数来表示一般水平。‎ ‎5、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 ‎①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 ‎ ‎②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 ‎③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6、统计图: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 条形统计图优点:条形统计图能形象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 折线统计图优点: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注:‎ ‎① 画图时注意:一“点”(描点)、二“标”(标数据)三“连” (连线) 。‎ ‎②要用不同的线段分别连接两组数据中的数。 ‎ ‎7、 打电话:规律——人人不闲着,每人都在传。‎ ‎(1)逐个法:所需时间最多。 ‎ ‎(2)分组法:相对节约时间。 ‎ ‎(3)同时进行法:最节约时间。‎ 七 数学广角:用天平找次品规律。‎ ‎1、把所有物品尽可能平均地分成3份,(如余1则放入到最后一份中;如余2则分别放入到前两份中),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2、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 ‎2~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1次 ‎4~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2次 ‎10~27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3次 ‎28~81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4次 ‎82~24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5次 ‎244~72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6次 ‎ 7 / 7‎